⑴ 小学语文短文阅读方法与技巧
一、做阅读理解的两个步骤
1、通读全文,掌握大意。在解答阅读理解时,同学们先要快速的浏览一下整篇文章,重视标题(中心)、开头段(观点)、结尾段(结论)及各段落的首句(主题句),理清脉络,了解基本梗概,不要把时间花在生词难句上。每认真读完一段,要及时概括段意。
2、浏览考项,细读答题。在掌握文章的大意之后,同学们可浏览一下短文后面的题目,然后带着这些问题仔细的阅读第二遍,以做到有目的的阅读。(要做到认真读题目中的每个字,并在原文找出大体范围,就等于答对该题的一半了。)
3、复读全文,验证答案。答题完毕时,同学们应对照答案将整篇文章从头到尾再看一遍,以确保答案的正确,同时答案要求:准确,简洁,全面。
简要概括来说:一、纵观全文,把握主旨。二、认真审题,定向扫描。三、筛选组合,定向表述。
二、阅读理解答题技巧点拨
1、某段或某句在文中的作用。
在首段----总领全文、首尾呼应、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为下文做铺垫、与下文进行对比,反衬出……
2、概括某段大意---
(1)要准确的概括出段意,首先要读懂段落每句话的意思,还要弄清楚段内各句的相互关系,找出能揭示全段意思的主要句子,即所谓的中心句(中心句的位置多数在段首或段末,个别也有在段中的)。如果没有中心句的,就要抓住全段的中心意思,自己总结概括。
(2)摘句法,即找出段落中的中心句。例如《我的老师》中的第二自然段,就可摘取其中的“她从来不打骂我们”一句来概括段意。
(3)概述法,用自己的语言概述全段的主要意思。例如《故乡》的第二部分,内容很丰富,记述的人物事件很多,可用自己的话概括:“我”回到故乡的所见、所闻、所感。
(4)联合法。有些段落讲的不止一个意思,概括时必须用简练的语言把几个意思表述出来,缺一不可,这就是联合内容要点加以概述。例如《记一辆纺车》的第四段,就要综合三层意思:纺线使衣着自给,纺线使大家爱惜自己制作的衣服,纺线是大家形成了新的美的观念。
3、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的答题模式:谁----为了什么-----做了什么----结果怎样
4、说说主人公思想性格变化题型----关键要答出“变”来,如:他从以前……变得……
5、五种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
记叙文中的议论是作者在记叙中所记事物发表自己的看法。或赞扬,为什么赞扬;或反对,为什么反对。
记叙文中的抒情是作者在记叙的过程中对所记事物抒发自己的感情。它一般可分为两大类: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托物言志、借景抒情)。
6、怎样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
文章的中心思想就是作者的写作意图、目的。它是通过文章的字、词、段、篇的结构形式表达出来的。我们要归纳中心思想,首先必须读懂文章的主要内容、段意或文章的中心句来概括总结,也可以从审题、文章的开头、结尾、重点段、议论部分或从考题中得到提示入手。其主要方法有:
(1)先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再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些内容,然后领会写作目的,即中心思想。如《穷人》主要描写了渔夫和他的妻子桑娜,不管自己家境困难依然收养了自己已故邻居的两个孤儿这件事,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些呢,从文中可以分析出作者的写作目的是:反映沙俄时代渔民的悲惨生活和穷人宁可自己吃苦,也要互相帮主的高尚品质。
(2)分析课文的重点段。从文中找出中心思想,如《卖火柴的小女孩》的第二段,描写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几次擦燃火柴所产生的美好的幻觉以及幻觉瞬间消逝,重新回到冷酷的现实,再联系第一段和第三段“惨死接头”就不拿找出中心:作者的目的就是要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表达了他对小女孩的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
(3)从文题找中心,有些文章的题目就直接点明了中心。如《伟大的友谊》,文章歌颂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伟大的革命友谊。
(4)、从中心句找中心,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最后一句:“伯父就是这样一个人,他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的少。”又如《我的心事》中反复出现的一句话:“说话要算话”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
7、景物描写的作用----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表现人物性格;推动情节的发展。
⑵ 小学语文阅读
发的是规范和共和国海关
⑶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各学段对阅读有哪些具体要求
1-2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3-4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5-6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第一学段(1~2年级)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
第二学段(3~4年级)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
第三学段(5~6年级)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3)小学语文组合阅读扩展阅读: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规定:
1、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不应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
2、教材应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像世界,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
3、教材应注意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语文知识、课文注释和练习等应少而精,具有启发性,有利于学生在探究中学会学习。
⑷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
1、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凸显小男孩的心灵之美、对父母的孝心以及对生活充满内信心,不放弃。其次,显示父母是容盲人。
2、一楼答得很好
3、为小男孩一家的不幸而哭
为小男孩的坚强、乐观、对父母的爱而感动
(自己明白了要积极乐观的对生活之类的,可写可不写)
⑸ 如何有效进行小学语文扩展阅读
1、培养良好的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在阅读中采用多种方式引导获得多种信息及独特体验,鼓励学生不仅要“读进去”,还要“吐出来”,更要“说开去”,进而在阅读时间、形式、速度、方法、内容等方面均能取得较大的突破。
2、在丰富学生语言积累的同时,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提高各学科的学习水平。
3、开阔视野,拓宽知识面,体现语文学习的开放性。
4、以读促说,以说促写,真正使“作文”和“阅读”相互交融,相得益彰,彼此成为深化优化课改实验的最佳支撑和组合。
阅读要求
(一)数量要求:
1、一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拼音读物为主);
2、二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万字;
3、三年级不少于20万字;
4、四年级不少于40万字;
5、五年级不少于70万字;
6、六年级不少于100万字。
7、每生每学期至少平均读五本书(包括假期)。
在阅读前,做必要的指导,指导学生读书方法,鼓励学生多读书,多积累,多抒发感想,多学以致用,自己解决在阅读中遇到的问题。同时,鼓励每天为自己留有有半小时的自由阅读时间。
(二)速度要求:
低年级提倡朗读,每分钟不少于50至60字;中年级朗读和默读相结合,平均每分钟在100至120字;高年级提倡默读,每分钟为160字左右。
(三)内容要求:
1、童话:《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中外现当代童话等;
2、寓言:《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中国古今寓言等;
故事:成语故事、神话故事、中外历史故事、中外各民族民间故事等;
诗歌散文作品,如鲁迅《朝花夕拾》、冰心《繁星·春水》等;
长篇文学名著,如吴承恩《西游记》、施耐庵《水浒》、老舍《骆驼祥子》、笛福《鲁滨逊漂流记》、斯威夫特《格列佛游记》、罗曼·罗兰《名人传》、高尔基《童年》、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
当代文学作品,建议教师从“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以及近年来发表的各类中外优秀作品中选择推荐;
科普科幻读物和历史、文化各类读物可以由语文教师依据年部、班级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兴趣特点、年龄特征,结合时代特点进行年组商议,并选择推荐。
具体操作:
(一)阅读实践方面。
1、积累笔记:
(1)按照语文教材要求,积累相关课文的词、句、段、篇;
(2)三-六年级每周一次课外积累(与日记相结合),提倡围绕习作主题进行有所为的积累;
(3)三-六年级每月一篇读后感,建议内容包括摘录有教育意义或精彩生动词句段落,包括按照书中的故事情节、段落、层次进行综合提炼的主要内容,更包括写自己阅读后的心得体会(一月一次,每学期三次,汇报后在日记本上积累好,学期末学校进行抽测)。
2、背诵古诗词:
(1)必背篇目:
①一、二、三、四年级背诵古诗共计80首(选自《小学生必背古诗80首》),一年级两学期背诵古诗16首,二年级两学期背诵古诗18首,三年级20首,四年级26首;
②五、六年级增设宋词背诵(题目附后),其中,五年级两学期共背诵宋词14首,六年级两学期共背诵宋词16首。
(2)推荐背篇目: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本着因材施教的原则,对于积累素质高的学生,进行相应的篇目推荐,以进一步增强其阅读积累的拓展面。
3、背诵古文:
(1)一、二年级《三字经》每学期背诵四分之一;
(2)三、四年级《弟子规》每学期背诵四分之一;
(3)五、六年级《论语》及古文。其中五年级上学期《学而篇》,下学期《为政篇》;为了体现中小衔接,六年级上学期背诵《论语十则》(初一课文)、沈复的《童趣》(初一课文)和周敦颐的《爱莲说》,六年级下学期背诵陶渊明的《陋室铭》和《桃花源记》。
4、课内、外名篇佳作积累成诵,进而丰富自己的文学底蕴。
⑹ 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应用小组合
001年6月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作为新课程改革的总纲,其核心理念是:“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遵循“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新的学习方式,建设开放而具活力的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中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发生了一些的变化,自主学习、小组教学、探究合作的课堂改革教学观正在形成。广大教师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指导,积极投身于教学研究与课改之中,实践《语文课程标准》,令人欣喜。但是,反思课改十多年来的语文教学,课堂教学实践效果却并不理想,无论是老师们的教学思想、观念,教学方式、方法,还是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方式、方法,与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还相差甚远,“教”与“学”的方式没有发生根本的变革。
一、中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中出现的新问题
语文作为母语教育的载体,应该是学生最感兴趣,学得最得心应手的学科,学习的效果也应该是令人满意的,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课改以来,由于在理论层面多数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领会、理解不到位,甚至出现了偏差,加之初期通识培训和学科培训不能有效落实,致使在实践层面的课堂教学出现了各种各样不容忽视的问题,形式大于内容,学生语文素养没有得到明显提高,语文教育效率不高,学生对语文的兴趣与日俱减。
一是狭隘理解削弱基础。部分教师对语文 “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 的性质深入理解不到位,忽视了传统教学中的“双基”训练,不重视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不重视遣词造句的训练,反而为了实施人文教育,只展示老师如何深挖人文内涵。新课程改革提倡开放性学习,在语文教学中“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对文本加强渗透、大胆整合”,有的教师由于对此理念理解的偏差,把语文课上成了综合表演课、科学探究课,根本没有重视学生“说”和“写”能力的发展与提高。
二是肢解文本淡化整体。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讲解每篇课文,都只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句段读书,把课文肢解得支离破碎,形成知识碎片堆积,根本不顾课本编排的系统性,不能面向整体任务和聚焦核心问题,孤立了文本,使学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断章取义。
三是形式作祟表面自主。学生自主原则的实质在于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读书,有足够的空间思考,有较多的机会实践。只有这样,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伙伴,才是有价值的。目前,语文课堂中的所谓自主是学生整堂课都在教师预设的活动中“忙碌”,好像“被绑架”一样,按照交流、汇报、操作、检查的编程进行,很难看到学生的个体思考;有的课堂没有了教师的主导,一切让学生自己说了算,“想读哪一段就读哪一段”,“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交流读书感受”,失去了“主心骨”。其结果是学生无所适从,表面上获得了自主,实际上却是放任自流,学生的“自主”没有与教师的“主导”达到有机结合。
四是没有预设随机探究。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自主的尝试、体验、实践,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升华认识,学会学习。中、小学语文的探究性学习主要体现在探究性阅读上——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文本的深层含义进行开放性的、多元化的探究阅读活动。教学实践中常常会看到:“请同学们读一遍课文,思考以下问题”,“读课文,理清文章的结构分几部分”等随意探究活动。语文的探究学习不同于科学探究,但在操作上也要讲究科学性,可操作性,适宜性,随机随意探究只会浪费时间。
五是缺乏指导无效合作。进入新课改以来,合作学习成为中小学课堂上的一大“亮点”,越来越多的教师在教学中设计并运用了合作学习这一教学策略。但有些教师为了体现新课标精神,不管实际教学内容需不需要,每节课都要用上“合作学习”,表面上的热闹,“摆花架子”、“走过场”,徒有其形而不具有其神,随便4人组合或6人组合,讨论没主题,交流没规矩,缺乏合作学习指导,徒劳无益,其现状令人担忧。
六是脱离目标游离文本。《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行为。要尊重和珍视学生在与文本对话时所形成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有些教师为了体现这一理念,课堂上对于学生脱离文本的所谓“独特的体验”不敢否决,害怕一否定,就违背了新课标的精神。教师不置可否的态度,廉价的表扬充斥着课堂,导致偏离了课文原意,曲解了文本实质,脱离了核心价值观,从根本上扭曲了学习的方向和实质,失去了语文教学应有的真趣。语文教学中,不能为了自主就置文本的价值取向于不顾,学生的独特感受应以文本的价值取向为基点,努力实现文本的价值取向和学生的独特感受这两者的最佳契合。
七是情境缺位泛化体验。教学中,我们常看到这种现象:学生自由读课文,只草草地读了一遍、两遍,有些甚至连起码的字都没认清、句子还没读通顺,课文内容更不清楚,老师就要学生谈阅读感受,交流体会。常问学生:“你读懂了什么?”让学生信马由缰不着边际地说。有的甚至一节课下来,只是一味地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小组进行完了再全班讨论交流,完全成了“自读自悟,个体体验”,有些课堂老师没说几句话,没发表什么意见,没有任何情境的创设,没有了重点,没有了中心,反而淡化了体验。
二、当今中、小学生心目中的语文老师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通过发现和挖掘学生潜能带来学生身心的变化,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主动发展、个性发展。教育是人的事业,不是知识的事业,我们的任务就是把不同的学生变得更加不同,而不是把不同的学生变得更加相同。所以,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更多地走进学生心理世界,理解学生成长特征,体验学生生存状态,把握学生的生活方式,才能使课堂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和主观能动性,使课程更能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使语文教学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使师生交往与对话更进一步深入。为此,作为语文教师,就必须了解自己教育对象的内心需求。以下是笔者整理的当今中小学生的心里呼唤:
“我心目中的语文老师,应该有一种独特的文人气质。他(她)喜爱读书,喜爱散发着芬芳的油墨。他(她)无须熟识文人墨客的身世境况,却能以自己的视角评价迁客骚人的文学内涵。他(她)言行得体又富有品味,哪怕长袍马褂的混迹于闹市,也能让这酒肉人生充满灵动的色彩。”
“我心目中的语文老师,应该将语文融入生活。语文不该局限于课堂,汉语的博大精深源于生活并应归于生活。能够品出一个词的精妙,懂得说话的艺术,并将这份诗情画意融入真实丰富的大千世界,于举手投足间给学生以美的遐思,才是一位真正懂语文的老师。”
“我心目中的语文老师,应该善于倾听。在教育走向模式化、规范化的今天,语文课是一片难得的能够让学生各抒己见的净土,允许一篇课文在不同的学生眼里有不同的色彩,他(她)愿意倾听学生口中不加矫饰的想法,然后会心一笑,略加点拨,学生便有“拨开乌云见明日”之感。课堂值得尊敬,需要严肃,亦不乏活泼,善于倾听的老师总能对学生那一点小聪明、小心思温和以待,成全一桩两全其美的乐事。“
“我心目中的语文老师,我更愿意叫他‘先生’。‘先生’二字,总给人一种文质彬彬的感觉,头脑中浮现的,要么是一个捋着胡须和童子们一起摇头晃脑的慈祥老头,要么是身着长衫戴着眼镜站在三四十年代讲台上的学者。他应该有一个大容量的大脑,古今中外,从正史到轶事,从礼仪制度到新兴词汇,从上古神话到网络文学,凡是和语文有关的,都好好地在他的脑子里存着,至于其他的学科,也得略知一二,也就是说,他就像一部活的网络全书。”
从学生的期待中我们可以明白语文老师的不容易。有人说“语文教师就是一个杂家”,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来看,“语文教材包括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极其丰富的内容,反映了多姿多彩的社会生活,贯穿着语文的全部基础知识和语文能力,因而要有效地从事语文教学,就必须有广博的知识。”语文这门学科,覆盖面最为广泛,上至天文时空,下至地理人文,俯瞰芸芸众生,包罗世间万象。正在成长中的青少年兴趣广泛,求知欲强,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从远古到未来,从宏观到微观无所不想知,自然作为语文教师就必须要具有丰厚、系统、纯熟、全面的专业知识及其他科学、人文知识,对他们才有巨大的吸引力,从而能激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
三、中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几点想法
一是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不能让传统文化教育缺位。传统教育,注重人的道德品行、人格操守培养,秉持“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的理念来教育学生,以期最终“化民成俗”。传统教育,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老师是指导兼督导,学生的主要功课是朗读和背诵,老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轻松。传统教育由于有一套成熟的教材,使受教者语文功底扎实,常常是未到成年,写字、作文、思想已相当可观。传统文化书面语的优点在于端庄文雅,简洁精炼,妥帖适宜、字无可删、句无可削是它的行文标准,尤其是儒家文章,符合明道、传道的传统,历代都不允许淫思邪念和粗辞鄙语进入它的语用系统。我们欣喜地看到,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2014年3月26日教育部印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大量蒙学读物、国学书籍已在出版,许多地方自发地出现了私塾式的教学,成立了道德文化促进会,办起了国学馆,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此起彼伏,我们寄望于这样的语文教育。
二是语文课堂教学改革要着眼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就是对祖国语言文字的听说读写能力。语文课就是借一篇篇范文作为例子教会学生说话作文,口头说为话,书面说为文。如果一个班的学生张口能说,拿笔会写,就一定有一个好的语文老师。张庆先生曾说过:“语文教学要倡简,就是读读写写、写写读读。因此我们一定要认识课改过程中的窄语文、泛语文、非语文的种种现象,删繁就简,返璞归真,坚持读背写,简简单单教语文。”于永正老师也说过:“我们要把语文课上得简单。其实语文课就是识字,写字,就是朗诵背诵,就是教他们写作文,所以语文课上师生要潜心研读文本,不要一惊一乍。” 语文课一定要抓好语言文字训练,重视朗读、感悟,注重意文兼得。学语文就是为了“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我们提倡语文大阅读教学、主题阅读教学。好的语文课标准就是书声琅琅,议论纷纷。课堂上要恰当运用信息技术及教师的激情导语创设充满情境的学习氛围,引领学生入情入境去读去悟;读的形式应多样而灵活,如,初读强调疏通,要求读准、读顺、读通;精读课文时重在理解,让学生带着问题,边读边思考、边圈画,边批注,读中求解,读中感悟;赏析课文聚焦品味,让学生在对语言文字的欣赏品读中,感受语言的魅力,感悟表达的精妙,培养语感,领悟写法,当堂练笔。在具体教学中,抓住文章的关键点、训练点,以读代讲,以写代讲,以练代讲,让学生学会应用语言、内化语言,形成良好的语感,写出佳句美文。
三是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最终要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还给学生,对于老师来说,关键在于观念的更新、角色的转换。这也就是传统意义上所说的“授之以渔”、“教学相长”。如果把每节课比作一次野外探险,那么老师就要把目的地位置告诉学生,再给他指出一条或者几条通往那里的路,剩下的事情就由他来做好啦。这里面包含两个问题,即课堂定位、协作引导。课堂定位,也就是这节课的意图是什么,要想让学生掌握或了解什么,达到一个什么程度。协作引导,就是通过事例(方法)操作演示,让学生学会自己去做。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就决定了语文课堂旨在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创新能力与自我完善能力,倡导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美,学会学习应该成为语文课的一项重要任务。同时,作为一门工具课,应更多地体现出实用性、开放性、自主性的特点。所以,教师跟学生首先应该是一个合作的伙伴关系,让语文课堂充满人文关怀,因为相对于文本,教师与学生同样是习得过程的参与者,不存在高低之分,这就是民主语文和人文语文理念的体现。
四是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更要体现教师的“言传”和“身教”。对学生来讲,一堂好的语文课应是一次情感的体验,心灵的洗涤,思想的陶冶。教师的“言传”和“身教”正是缩短学生与作品的距离,使学生尽快“身临其境”,促进作者与读者的交流,促使学生与文中主人公产生共鸣的最有效的路径。首先,声情并茂的范读是教师情感融入文章的表现,而只有置情于文中,才能真正使学生身心受到感染,进而激活他们的情感细胞,渐入佳境;其次、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和激情灵活的手势是语文课的魅力所在,教师用艺术性的肢体语言激活作品中鲜活的面容,去感染学生纯真的心灵,使他们全身的每一个细胞都随老师的思维跳跃,达到“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的效果;第三、精彩的提问能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和兴趣,引发学生讨论,教师的“下水作文”更能拉近师生的距离,真正做到示范引领,达成“亲其师、信其道”之目的;第四、丰富激昂的表情是吸引学生注意力的绝佳手段,在课堂教学中配合抑扬顿挫的课堂语言能够把文章的意韵更好的表现出来,能够更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第五、信任、肯定、期待、鼓励的眼神是促使学生进入最好状态的催化剂,教师适时的点拨,不仅能使学生茅塞顿开,疑团尽释,还能使其鸿蒙初化,情感升华,认知理解能力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