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小学语文合作学习怎样评价
小学语文中小组合作激励评价方案
一、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
小组合作学习是现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最常用的组织形式。教师在运用合作学习时,首先应注意激发起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针对这一种情况,老师如果在刚引入合作学习时,则必须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合作学习动机以及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逐渐改变学生以往的学习习惯,使他们愿意合作,乐于合作。
1、给予外部激励
由于小学生年龄、心理等特殊的原因。一些小小的外部的奖励就可以激起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乐于参与其中。如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为了激起小学们的合作热情和意识,教师可以预先准备一些小奖品,如五角星、小红花等,当学生们在小组合作中表现良好时,及时给予奖励。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从而不断地培养他们合作学习的良好意识。
2、给予小组表扬
小学生一般都有强烈的荣誉感和集体归属感。为了激发学生在小学语文课堂上的合作学习意识,教师可以利用小组表扬。如,在小组成员取得进步时,教师不是表扬个人,而是转向表扬整个小组,这样做会使学生产生集体荣誉感,能更加快速地培养小组合作学习的动机以及合作意识。
二、评价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评价应注意多元性:
与其他学习方式不同,合作学习的评价应注重多元性,其具体含义为:
(一)评价等级的多元性:
“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是合作学习的真谛。我根据任务难易程度的不同在评价时采用“小星星、中星星、大星星”的混合等级方法,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可以达成的目标,只要努力就有所收获,收效很好。
(二)评价角度的多元性:
除采用普通的分组计分评价外,应拓宽评价的视野,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如:每组学生除有一个基础分以外,还可以根据组内个人测试成绩的提高而获得相应的提高分;学生对合作技巧的运用程度也应纳入评价之中;另外,学生对其他组汇报的内容提出合理的质疑,也可以考虑加分;热心帮助其他成员,使学习困难的学生有所进步,也应从评价角度加以鼓励。
(三)评价方式的多样化:
1.自评:
“合作不仅是一种学习方式,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其中,能够清醒的认识自己当前的学习状况与合作技能的掌握程度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可以通过自评的方式让学生首先对自己的学习成果及合作过程加以评价与反思。
2.互评:
包括组内互评和组间互评。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发动学生积极展开互评。诚实是立人之本,更是合作学习中重要的心理品质。在以往的合作学习中我们往往看到这样的情况: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学习,虽然具有集体荣誉感,但却又将其他组成员当作竞争的对手。他们只关心自己组的成绩是否领先,甚至为了小组争得第一而不惜挖空心思为“对手”设置障碍,以他组的失利作为自己胜利的基石。这样的合作有意义吗?答案是否定的。这看似“聪明”之举恰恰违背了合作学习的根本宗旨。因此,在学生心里树立诚实的良好品质是当务之急的。我在组内设置诚信监督员,定期以自查或互查的方式检查成员的诚信情况;
学生在互评过程中可以充分阐述自己的观点,养成认真倾听他人意见的习惯,能对他人的成绩做出客观、公正的评判,从别人的意见中汲取营养来完善自我,借鉴他人好的学习方法及思路,真正达到全员参与、积极互动的目的。同时,互评也是对学生合作品质的训练与考验,需要学生把握“针对问题而不是针对人”的原则,与他人真诚相待,共同提高学习质量。
3.展示性评价:
合作学习的评价不一定以评比方式出现。教师应潜心为学生创设展示自己合作成果的机会,使每个组或每个成员都有可能将自己的成果向全班展示。“角色扮演”是合作学习的一种独特方式,而它又为实施展示性评价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在日常教学的讨论中我们不难发现:总是有一些思维敏捷、学习基础较好的学生占据着“主体”地位,而另一些学生却被晾在一边。这就需要在组内建立平等参与的机制,保证学生用“我们而不是我”来思考问题。而为小组每一个成员确定相应的角色和责任正是促使这种机制快速形成的途径。学生角色的确立应该是多元的。一个人可以扮演很多可能的角色,教师也可以根据课程内容、合作学习任务要求随机创设角色。对于角色的创设应本着具体、指向性强的操作原则,尽可能多的提供一些有价值、符合学生个人实际能力(即“能胜任”)的角色让学生选择,如:记录员、总结者、检查员、提问者、信息员、解释者……而且每个角色应定期轮换,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尝试扮演不同的角色;另外,学生应该在扮演角色的同时作为一个平等的组员参与工作。这样,不同的角色在组内同时发生作用,将问题或困难分解为若干块,每个成员都有责任在自己的角色范围内努力完成任务的一部分,最终达到每一个成员都能出色地解决这一问题的目的。
2.评价的标准应避免相对性:
教师在评价前,应提供给学生一个清晰而一致的预期目标,每组学生都朝着这个目标努力,学生的注意力自然就集中到目标的达成上,这就避免了“别人失败→我成功”的心理产生。例如:通过合作努力,小组成绩达到10分制的8分即可获胜。学生群体积极性就会极大调动,有利地促进合作氛围的生成。
3.评价的结果应淡化:
顺利地完成评价环节,并取得及时反馈、激励的效果并不是唾手可得的事情。我们经常会看到这种场面:学生为1分的成绩争得面红耳赤,不欢而散;教师为繁杂的分数累计而忙得不亦乐乎,耽误了课上许多宝贵的时间。这种情况如果一直延续下去,学生必然会感到乏味,而评价也失去了其本质的意义。因此,教师应将精力更多的放到评价的过程中,而尽量淡化评价的结果,力争使每组都获得成功感。
评价方式的转变是一项长期的、任重道远的工作,需要教师积极开动脑筋,不断更新方法,创设和谐、愉悦的合作氛围,多以正面心理暗示为主,引导学生向着积极互动、合作探究的轨道上迈进。
②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巧妙运用评价性语言
在现实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评价语言常常是“是的”、“正确”、“你真棒”、“不错”、“好极了”、“答得很好”、“是吗”等,这些评价语言不仅过于单一、笼统,而且缺乏针对性与激励性。好在哪儿,不足在哪儿,从教师的评价中很难找到答案,更无法让学生从中获得启迪,从而进一步打开思路。可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恰当有效地运用评价语言是一种能力,也是一门艺术。下面就小学语文教师如何有效应用课堂评价语言谈谈自己的肤浅看法: 一、注重课堂评价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时机 在语文课堂上,要为学生创设一个和谐的生态评价环境,以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关爱学生的生命发展,运用有效的评价手段,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导向、调控、诊断功能,促进学生的提高。 1.正确运用评价,帮学生树立语文学习的信心 课堂上,我会根据多元智能理论发现学生的优点,以激励性语言为主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如:“你的发言触动了我的思维,震撼了我的心灵!”“你理解透彻,语言精当,表达流畅且自信满怀,我非常欣赏你!”“我有‘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感觉了!”“你懂得比老师还要多!”课堂上,我的每一个动作、每一句话都能传递给学生一种信息,那就是让学生感到自己能行、是最棒的,只要自己敢想、敢说、敢动、敢尝试,就能得到老师的肯定、同学的认可。 例如:在学习《跨越百年的美丽》一课时,我让学生谈一谈居里夫人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学生们纷纷发言,对于玛丽居里这样一个鲜活的人物形象,孩子们的理解又怎会和我们这些大人相同。因此,对于孩子们的发言我没有做任何牵引,而是放手交给了学生,只是给他们鼓励性的评价。有了一个可以充分展示自己思维的空间,孩子们的热情空前高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玛丽一个个性格特点被找到了,她来到了孩子们的中间,在你一言我一语中,原本不易理解的课文“解决”了。 2.注重互评与自评,让学生逐步成长 作为教师,我们深知激励性的评价确实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我们不能忘记我们教的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有生命力的群体。他们有思想、有意识,我们千万不能忽视了同伴之间的互相评价和学生个体的自我评价。我在教学中经常开展同桌互评、小组互评及全班范围内对学生进行评价,如朗读、背诵等,在自评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互相评价。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你认为他做得怎样?”“好在哪里?”“还有哪些要改的?怎么改?”“如果是你,应该怎么做?”这样,既让更多的学生有了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发挥学生的互补作用,做到培优帮差,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使学生在团结、协作的学习氛围中得到了发展。在学生的互评中,我欣喜地发现孩子们学会了审视自己、评价自己。在评价过程中,每个同学都会看到自己的不足,汲取别人的优点,使自己有更大的进步。 二、语文作业评价的应用,会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语文作业贯穿学生学习的始终,是学生学习情况反馈的第一手书面材料,最能凸显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最能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不应忽视的形成性评价内容。作业评价将由对纯知识结果的关注转向对学生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其评价功能将重在帮助学生发现与发展潜能,认识自我、展示自我,促进学生生命整体的发展。 1.多元化作业设计,促进学生整体发展 对于学生的作业,我们应该用更开阔的视野去给予评价,采用动态、灵活的评价方式。这一点首先要体现在作业的设计上,可以设计集开放性、创新性、趣味性、分层性于一体的作业。这样做能较好地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有效地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拓展学习的空间,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个性,从而为学生的终身学习、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比如我在任教低年级时,常常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布置分层的作业,采用分层评价。只要学生完成相应层次的作业,便可以得到肯定。例如:全做对的,即可得一面小红旗;书写工整的,在小红旗后面再加一颗五角星;有进步的,再画上一个笑脸娃娃或写一两句评语。这一面面红旗、一颗颗五角星、一张张笑脸、一句句富有期待和鼓励的话语,使学生产生了成就感,更加喜欢做作业,从而体会到学习语文的快乐。 2.评价主体多样化,提升学生的自主性 我着眼于“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在作业评价中,不再是“老师一人说了算”,教师、学生、家长都成为了作业评价的主体。教师及家长对学生作业的评价不但要像一把尺子,使学生通过它来衡量自己知识的掌握情况,找出自己的进步和不足;更要像一把钥匙,开启学生的心扉,唤起他们更深层次的思考与体验,促进知识的内化和升华。所以,我更注重对学生的作业进行面批,给予点拨、指导性的评价,利用评价引导学生的发散思维。并联合家长力量,让学生体会来自作业中的亲情动力,让他们不断完善自己,形成良好习惯。 与教师、家长评价相呼应的是伙伴间的互相评价和学生进行作业的自我评价。同伴互评不但可以使学生在评价中互相激励或互相帮助找出不足,还能促使学生主动加强对学习的体验与感悟,加深理解。检查作业时,我注重为学生搭建互相评价、交流碰撞的桥梁,形式有同桌互评、小组互评等等。在评价过程中,我们找不到以往学生因成绩不好而悲观失望的眼神,看到的只有学生乐观进取的目光。这就有效地激发了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拓展了学习语文的空间,真正地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为学生撑起了一片自由翱翔的天空。
③ 如何评价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
如何评价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的课程理念极力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合作学习需要在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下进行,研究目标的一致性、研究内容的兴趣性、研究方法策略的互补性,营造了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研究环境,学生之间互相支持配合,特别是面对面的促进性活动,易产生学习之间的情感沟通,从而在互敬、互爱、互帮、互动下学习。但同时我们又注意到,合作学习绝不能完全依赖于帮助学习,那样,对于学生来说,学习仍然是被动的,不仅收效不大,还会导致学生的讨论流于形式,久而久之,培养了部分学生的惰性。
如一位老师在教五年级《司马迁发愤写史记》这篇课文时,提问:“司马迁为什么能忍辱负重发愤写《史记》的?”教师要求学生小组讨论。顿时前排学生唰地回头,满教室都是嗡嗡的声音。有的小组你一言我一语,每个都在张嘴,谁也听不清谁在说什么;有的小组组长一人唱“独角戏”,其余学生当听众,不作任何补充;有的小组的学困生把此时作为玩耍的最好时机------几分钟后,学生代表发言,“我怎么怎么看”,“我觉得应该如何如何”,“我的意见是------”。
上述片段中,整个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表面上热热闹闹,但在热热闹闹的背后更多的是放任,随意和低效。大多数讨论仅仅停留在形式上,学生关注的仍然是“我怎么样”,而不是“我们小组怎么样”。很明显,这并不是真正的合作。
我们知道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重要的讨论交流的方式。它是指学生之间就某一问题相互交换观点和看法,并针对问题的某些方面进行争论和辩解,最终达到共同理解以及求同存异。通过这种形式,“有利于在互动中提高学习的效率,有利于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能使学生“善于倾听、吸纳他人的意见,学会宽容和沟通,学会协作和分享”。因此,合作不只是教学方式,还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学习内容,一种资源共享。然而,从我们平时的课堂教学现状来看,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却常常不如人意。如,当教师要求学生分小组讨论时,有的小组成员你推我让,讨论结束时,没人发表意见;有的小组虽在讨论,可却没有围绕论题展开,而说一些无关的话题;有的小组能围绕论题讨论,可只是个别人在说,其余的成员无动于衷;有的老师宣布让学生讨论时,自己却一个劲儿地看表,显得很急躁,没有深入到学生中去进行师生对话交流,等预定的时间一到,没待学生讨论充分,就匆匆收场。很显然,这样的小组讨论只流于形式,图个热闹,对学习收效不大,甚至是无效的。
如何组织学生展开有效的合作学习,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我们可以尝试运用以下四点:
第一:明确分工,各负其职。
首先要组织合作小组。好的合作小组应保证每位成员都有参与的可能,这样各成员才能促进高级思维技能,实现知识上互补,形成合作的社会行为和良好的个性品质。教师应采取一定的规则和要求形成不同组合的小组,按学习差异搭配,把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分配到一组,可形成帮带机制,实现共同提高的目的;按性别差异搭配,性别的差异必然会带来知识组成的差异、认知方式和认知风格的差异,合作小组中既有女生又有男生,必然在交流过程中实现优势互补,形成异性效应;按个性差异搭配,不同个性的成员可使合作交流不至于过于热烈或过于沉闷,通过合交流,认识不同成员个性中的优点,帮助成员纠正自己个性中不利的一面。教师在教学中进行分组,可因时、因地、因人和主题而采取一种或多种形式。
其次,每个成员在小组中都要被赋予特定的职责。如“小组长”要掌握小组学习的进程,安排发言顺序;“记录员”要记录小组学习的过程和结果;“监督员”要监督小组成员的学习情况,确认每位成员是否都完成了学习任务------为了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可让小组成员定期交换分工。如一位教师在组织学生学习《蘑菇该奖给谁》这一课时,在设计中有这样一个合作学习的环节:“请以四人为一组讨论,蘑菇为什么要奖给小白兔?一人当小白兔,一人当小灰兔,一人当兔妈妈,另一人当组长。”随后学生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几分钟过后,各小组踊跃发言,把各个人物的思想理解得非常透彻。达到了预期的学习目标。
第二:把握机会,巧妙设计。
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和教学的需要出发,紧扣课程标准,目的明确,选好讨论题目。问题设计内容要科学,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需要讨论,因为讨论不能代替独立思考。教师设计的问题不能太容易,学生张口就会,看起来气氛活跃,学生容易形成思维惰性。问题设计苍白、难度很低或难度过高都不容易激起学生的兴趣。教师设计的问题要有利于促进学生主动探究知识,有利于集体研究,促进讨论学习,因此要精选问题,把具有开放性、探究性的问题,或趣味性、生活性的问题,或热点性、规律性的问题作为小组合作学习的载体。通过这些问题的讨论,能引起学生在认知上产生矛盾和冲突的情境,能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讨论的热情,使每个学生的高级思维得到发展。
第三:明确要求,善于调控。
在小组合作学习时,要求每位学生做到: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每位学生都应积极参与不同形式的合作学习团体,并且谈话内容应与讨论问题有关,而不是与问题相违背的内容,这样不但有利于目标的获得,而且能保证团体的凝聚力。积极倾听,适时反馈。合作学习是一个互动沟通的过程,因此积极地参与合作讨论不仅表现为积极发言还要注意其他团体成员的发言,适时作出合理的反馈。这既是一种礼仪和教养的表现,同时也使对方的想法和体验得到尊重,甚至可以成为双方继续交流的催化剂。倾听他人的发言可通过身体语言(如点头、微笑等)和眼神的接触来体现;还可以表现为在适当的时候对他人的谈话做出一定的总结、阐述或质疑;还可以是自己的谈话内容应与他人的谈话有关。③控制自己的谈话时间。每位成员的发言时间不能过于冗长,内容要清晰、简洁明了,以免其他成员丧失倾听、思考、发言和沟通的兴趣,影响讨论的继续进行。
在合作学习环节中,教师要善于随时调控,合作交流讨论不仅仅局限于小组中,还可以小组与小组的相互交流。如《景阳冈》一课中武松“三闪”一段中的“闪”字用得好,生动准确,深刻地写出了武松的勇敢、机智。教师紧紧抓住了这个关键词,设计几个问题,让学生读书、思考、讨论,活跃了课堂气氛,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三闪”一段写老虎对武松进攻了三次:一扑、一掀、一剪。而武松都用闪的办法对付。初读此段后,教师设计的第一个讨论问题是:既然“闪”就是躲的意思,为什么这里作者用“闪”不用“躲”?这个问题很有深度,有思考性,答案不能直接从书中找出来。教师就采取了既可以小组讨论,也可以打破常规,让学生小组间交流,形成大组讨论的方法。学生们带着这个问题认真读书,仔细思考后,他们展开了小组间的交流,有的小组说“闪”显得动作快,而“躲”则比较慢;有的小组说“闪”动作灵活,而“躲”则显得笨手笨脚;还有小组的说“闪”是主动地躲开,而“躲”则显得胆小,被动。各小组不同的答案经过综合,终于弄明白了“闪”虽然就是侧转身体躲避,但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有着特定的含义,和一般的躲开有所不同。大家都认为,这儿用“闪”比用“躲”好,能够突出武松的动作灵敏,灵活,胆子大。教师就随机表扬大家能够小组间交流,而且读书认真,会动脑筋,学生高兴劲溢于言表。
讨论至此,“闪”字理解够了吗?教师并没有作罢,在学生思维活跃、渐入佳境的情况下,教师又提出了第三个问题:武松为什么一开始就用“闪”的办法来对付老虎的进攻?是啊,武松不是条好汉吗?他不是说就是有虎也不怕吗?怎么不和老虎拼呢?由于刚才学生已经知道了武松是个机智的人,虽然这个问题更深入了一步,但学生基本能解决了。此时教师就不需要小组与小组的交流讨论,而是让每一个小组单独读书、思考后,由他们派代表发表自己的见解。有的说武松没有防备,“吃那一惊”,自然要先闪开;有的认为老虎来势凶猛,此时和它硬拼不是好办法,“闪”可以避开老虎的锋芒,消耗老虎的体力;有的还有独到的见解:武松并不是单纯的“闪”而是边闪边看边想,摸清老虎的底细,寻找进攻的机会。可以看出,学生对“闪”在这段文字中的深刻含义,开始明白了,对作者推敲词语的功力,用词造句的匠心,开始领悟了。所以,当教师提出第三个带有总结性的讨论问题“从‘三闪’中你看出了什么”时,学生很容易有了答案。此时就不需要小组的讨论,学生都能轻而易举地发表意见。教师在学生学习讨论中调控自如,充分发挥了小组合作学习的群体效应。
第四:反馈及时,激励评价。
保证小组讨论学习取得理想效果的关键,是确立一种促进学生在小组活动中不仅个人努力上进,而且乐于互助、合作的良性制约机制。评价机制的建立是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提高小组合作效率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教师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多种评价方式:评价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与结果,侧重于对过程的评价,关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比关注结果更能提高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注重自评、互评和师评相结合,尽可能多地去发现每个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讨论中的情感态度以及交流的能力,尽力去捕捉每个成员的潜在优势,给予学生激励性的评价,在评价中及时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帮助学生寻找更高的发展目标。注重个体评价与小组评价相结合。教师既要重视对学生个体的评价,又要重视对合作小组的评价,做到个体与集体的有机统一。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引入,使课堂教学变得更加有活力和生机。有价值的合作学习,课堂上反映出的是民主的、和谐的、宽松的、开放的、张扬的教学氛围。如果合作学习的引入适时、适当、科学有效,课堂教学就能真正地面向全体,学生就从实质意义上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探究意识和合作能力的重要学习形式,也是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学会交往的重要形式,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努力研究,使这种学习形式更完整、更合理、更有效。
④ 语文教研组评语怎么写在线等
本学期我校区低年组抓好课程改革和课堂教学为重点。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努力把新课标的理念贯彻落实到实际教学当中。语文教师以前所未有的热情积极投入,学习、参与、实践,形成了浓郁的研讨氛围,新一轮课改带来了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的巨大变化。面对扑面而来的变革,我们全体语文教师都深深懂得:如果没有扎实的理论功底,不及时更新教育理念,很容易在改革的浪潮中迷失方向,在纷繁复杂的问题面前手足无措。
一、学习新的教育理论、教育政策,让理论成为工作的先导
我们全体语文教师以利用工作之余的休息时间为主,用自学的方式学习各种教育教学理论。一学期来,教师们撰写学习心得28篇之多,以科组为单位进行集体交流(2周一次),以年级组为单位进行交流则是经常性的。经过学习和交流,我们认识到了:现代语文教学必须是科研为先导,必须明了每一种教学方法的优劣,只有这样,我们的教学才会少走些弯路,才不至于盲目跟从。为此,我们在本学期开学初,组织一到三年级2名教师参加了教研室举办的新课程标准及教材培训,使老师们明确《语文课程标准》鲜明的理念、全新的框架、明晰的目标、有效的指导,是对修订大纲的新发展,明确所教学段的阶段目标及教材修订的意图,做到教学伊始,整体把握,有的放矢,许多教师已把这种认识化作了自觉行动,阅读理论专著、教学杂志、研读《新课程标准》。大家带着问题读,结合教学实际读,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将所掌握的新理念、新方法转化为平时的教学行为,不少教师还将自己在学习中得到的感悟、体验,以及教学实践中的反思,写成论文、随笔、案例分析。
二、以课堂为课程改革的主渠道,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转变观念是基础,但重要的是教师教学行为、教学方式的转变。课堂是课程改革的主渠道,而教师的参与则是关键。否则,教材再怎么改,观念再怎么新也无济于事。因此,我校大力开展课堂教学改革,推优扶新,初见成效。
1.开学第2周,科组长深入课堂,了解教师教学基本情况,归纳存在的问题报教导处,制定下一步听课计划,做到有针对性。
2.第5--8周左右开展教师互听课活动,通过交流展示教师教学风采,检验课堂教学改革的成果。每次活动前由教导处做好活动方案,要求同科组教师参与听课、评课,认真填写互听课科组反馈意见表,并及时做好科组授课总结。
3、全体语文教师从点滴入手,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查找资料,精心备课,努力创设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兴趣,教给了学生知识,更教会了他们求知、合作、竞争,培养了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及方法,使学生学得有趣,学得实在,确有所得,向40分钟要效益;分层设计内容丰富的课外作业,教法切磋,学情分析,扎扎实实做好常规工作,做好教学的每一件事,切实抓好单元过关及期中质量检测,真正将考试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教师提高改进教学的手段,对本班前后5名学生跟踪调研,细致分析卷面,分析每位学生的情况,找准今后教学的切入点,查漏补缺,培优辅差,立足课堂,夯实双基。期末,我们举办了写字等级评定活动。并通过同教材、同级组的教师集体备课,集众人之长,使语文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三、以教学活动为载体,为教师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
教研组的活动,能有效地激活学科的教学研究,营造互动式对话的氛围,引起教师个体之间的反思与共鸣,帮助教师实现理念的更新,观念的变革,行为的转变。本学期教研组本着活动宜精不宜滥的原则,精心组织了下列活动:
1、“教学设计——说课评点——课堂实践——评课研讨”开放式教学系列研讨活动。我们本着学校教学发展为本,教师业务发展为本,学生多元智能发展为本的主导思想,举行多种形式的赛课活动,促进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如: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比赛、课堂教学交流竞赛月等等。通过多种形式的赛课,年青教师教学设计能力、课堂驾驭能力大大增强。一批年青的实验教师肯钻研、敢突破,在赛课中脱颖而出。
2、开展教师论坛活动:围绕新课程标准下,以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为重点,以《我与课改同行》为主题,谈教师的真实体会,议课改中的热点、焦点问题,了解教育教学中的难点问题。
3、“师徒结对”培养青年教师。青年教师是学校未来的生力军,学校将继续为青年教师提供各种岗位练兵活动,安排好师徒接对活动,本学期要求我们的青年教师在“课改”中,必须率先更新教学观念,提升学习品位,做“课改”的先行者,努力做好:①自我研读,做好笔记。②带着问题广泛收集相关资料,不断解决新问题。③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提倡青年教师网上学习和积极交流。④本学期上一堂足以反映自身水平的公开课。⑥认真做好“师徒结对”工作,明确师徒职责,通过师傅的导育人、导教学、导科研,促使徒弟教学水平不断提高。⑦期末写出一篇有较高质量的教学经验反思或案例剖析。⑧力争在相关学科竞赛中脱颖而出,取得好成绩。
4、经常观摩名优教师的录像课,取他人之长,令自身业务素质不断提高,不断地探索和积累,使教师在教学中成长。在这一学年,我们多次举行观摩课,展示课,讨论课等课例,全体老师互帮互学,取长补短蔚然成风。使得优秀科组无弱兵。在学校每次的教学开放日里,我们科组总是有大批老师积极参与,开出大批量的优质课,为学校的教学工作做出了贡献。
四、落实常规教学管理,健全教学管理机制
一学期以来,我们始终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强化管理,进一步规范教学行为,并力求常规与创新的有机结合,促进教师严谨、扎实、高效、科学的良好教风及学生严肃、勤奋、求真、善问的良好学风的形成。从下面几点进行考评:
1、自检——管理上,努力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 要求每位教师对照有关制度,检查自己所有的职业表现是否规范、得体。
2、互观——由组长牵头,组员间互观交流,取长补短,加强随机教研。
3、校查——A随机查:管理人员进课堂(通知听课、推门听课、跟踪听课),听课、看教案、查作业、查学生学习习惯、态度、效果等一条龙式的检查。B集中查:每周对不同年级、不同常规项目集中抽查。
4、坚持每周一次的教研组活动,矫正疏漏,抛砖引玉,反馈考核情况,并将常规环节量化在教研组活动中公布,增大考核透明度,把常规工作抓严、抓细、抓实,促进教学管理的良性循环。
我们还认真坚持“周查月报”制度。通过检查、督促,有效地提高了教师的备课质量,使全体教师养成良好的备课和办公习惯。本学期,在不断的周查月报检查中了解到,老师们都能针对班级学生的实际,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尤其是板书、练习设计及提问设计,甚至“教学后记”都作了详细记录,便于日后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涌现出一批表现优异的老师:谭秀霞、梁林英、温润笑、何丽飞等老师备课详细实用,质量很高。绝大多数教师布置的作业份量适中,并能突出重难点,作业都有明确要求,大多数学生也形成了良好的习惯,书写规范、整洁。教师的批改也十分认真,对于作业中出现的错误能及时纠正,班级作业批改认真,尤其是曾智嫦、向艳萍、李燕老师,作业批改个性化,把五星奖励、作业评语等引入作业,还有黄慧珍老师,作业批改认真及时,作文批改详细。对于作业中出现的错误能及时纠正并把检查的情况及时做好记录,做为期末评价教师的主要依据之一。批改作业也好,教案设计也好,其目的都是为了把课上活,上好!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我们语文科组的全体教师正以饱满的热情,继续努力,勇于改革创新,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全面推动素质教育。
⑤ 如何对小学生小组合作进行评价 语文教研组 冯艳丽
在日常的工作中,根据小学生的特点,我主要尝试用得大笑脸来评价学生。
老师这里有一些小笑脸,你们想要吗?但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得到,只有达到老师要求的小朋友,才能得到小笑脸。比如说,小组成员上课坐的端正,可以得到一面小旗;小组成员上课回答问题声音响亮,所在小组可以得到一面小旗;小组成员的作业写的干净整齐,可以得到一面小旗;小组成员劳动积极,扫除认真,可以得到一面小旗;小组成员积极参加学校和班级的活动,并获得好成绩的,可以得到一面小旗……统计达到十面小红旗,可以上一个大笑脸。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形式。
(1)设计适度的学习合作内容,合理安排时间。学生在学习时,不是任何内容都需要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师在选择合作学习的内容时,要深入研究教材,明确所要体现的新理念,合作学习的内容要有一定难度,有一定探究和讨论价值,问题要有一定的开放性,这样学生才有合作的热情。并且要根据合作学习内容的难度去合作学习时间。
(2)通过小组间的竞争,使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获得成功。争抢好胜是低年级学生特有的心理特征,开展小组间比赛,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还可以让学生懂得自己与小组同学是连在一起,也让学生知道自己一个人的成功不能使整个小组获得成功,依靠大家相互合作,相互努力,才可以让自己小组获得成功。
二、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则是合作学习中采用得较多的组织形式,它的方法有:
(l)协商法。讨论前,小组成员先独立思考,把想法写下来,再分别说出自己的想法,其他人倾听,然后讨论,形成集体的意见。这样可保证小组中的每个成员都有思考的机会和时间。小组集体回报,大家评价,根据情况决定奖励几面小红旗。
(2)打靶子。每堂课的复习环节,我就采取打靶子的方法。课代表指定谁来回答问题,即打靶子。被选中的同学就代表小组参赛。当然,成绩计在小组的头上。在这种有团体性质的争论中,学生们更容易发现差异,发生思维的碰撞,从而对问题的认识更加深刻。
(3)互相提问。这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能力的一种较好方法,且多用于教师提供材料的课堂讨论中。可要求学生在阅读课木或材料的基础上互相提问(小组内、小组间、男女生间)。在教学中发现,学生总期望能提出难住对方的问题,他们阅读得比以往更认真,提出的问题有已知的、大家不懂的,还有延伸至课外的,很能激活学生的思维与充分调动的兴趣。比如,闪电队的同学可以点霹雳队的体育课代表来回答,如果被难住,则闪电队得一面小红旗;相反,霹雳队则得一面小红旗。每次利用班会课,总结学生们一周来的表现情况,指出缺点,对表现好的同学进行表扬,同时分发大笑脸。只要有肯定之处,都可以得到,这样更能提高他们的参与积极性。
大笑脸可以让学生自己贴到荣誉台上去,这样更能增强学生的荣誉感和自豪感。
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发现学生的行为都有明显提高,很多事情无需老师督促,学生之间便会相互指出,然后加以改正
⑥ 如何提升小学语文教师的课堂评价语言水平
在现实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评价语言常常是“是的”、“正确”、“你真棒”、“不错”、“好极了”、“答得很好”、“是吗”等,这些评价语言不仅过于单一、笼统,而且缺乏针对性与激励性。好在哪儿,不足在哪儿,从教师的评价中很难找到答案,更无法让学生从中获得启迪,从而进一步打开思路。可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恰当有效地运用评价语言是一种能力,也是一门艺术。下面就小学语文教师如何有效应用课堂评价语言谈谈自己的肤浅看法:
一、注重课堂评价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时机
在语文课堂上,要为学生创设一个和谐的生态评价环境,以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关爱学生的生命发展,运用有效的评价手段,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导向、调控、诊断功能,促进学生的提高。
1.正确运用评价,帮学生树立语文学习的信心
课堂上,我会根据多元智能理论发现学生的优点,以激励性语言为主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如:“你的发言触动了我的思维,震撼了我的心灵!”“你理解透彻,语言精当,表达流畅且自信满怀,我非常欣赏你!”“我有‘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感觉了!”“你懂得比老师还要多!”课堂上,我的每一个动作、每一句话都能传递给学生一种信息,那就是让学生感到自己能行、是最棒的,只要自己敢想、敢说、敢动、敢尝试,就能得到老师的肯定、同学的认可。
例如:在学习《跨越百年的美丽》一课时,我让学生谈一谈居里夫人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学生们纷纷发言,对于玛丽居里这样一个鲜活的人物形象,孩子们的理解又怎会和我们这些大人相同。因此,对于孩子们的发言我没有做任何牵引,而是放手交给了学生,只是给他们鼓励性的评价。有了一个可以充分展示自己思维的空间,孩子们的热情空前高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玛丽一个个性格特点被找到了,她来到了孩子们的中间,在你一言我一语中,原本不易理解的课文“解决”了。
2.注重互评与自评,让学生逐步成长
作为教师,我们深知激励性的评价确实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我们不能忘记我们教的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有生命力的群体。他们有思想、有意识,我们千万不能忽视了同伴之间的互相评价和学生个体的自我评价。我在教学中经常开展同桌互评、小组互评及全班范围内对学生进行评价,如朗读、背诵等,在自评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互相评价。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你认为他做得怎样?”“好在哪里?”“还有哪些要改的?怎么改?”“如果是你,应该怎么做?”这样,既让更多的学生有了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发挥学生的互补作用,做到培优帮差,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使学生在团结、协作的学习氛围中得到了发展。在学生的互评中,我欣喜地发现孩子们学会了审视自己、评价自己。在评价过程中,每个同学都会看到自己的不足,汲取别人的优点,使自己有更大的进步。
二、语文作业评价的应用,会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语文作业贯穿学生学习的始终,是学生学习情况反馈的第一手书面材料,最能凸显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最能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不应忽视的形成性评价内容。作业评价将由对纯知识结果的关注转向对学生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其评价功能将重在帮助学生发现与发展潜能,认识自我、展示自我,促进学生生命整体的发展。
1.多元化作业设计,促进学生整体发展
对于学生的作业,我们应该用更开阔的视野去给予评价,采用动态、灵活的评价方式。这一点首先要体现在作业的设计上,可以设计集开放性、创新性、趣味性、分层性于一体的作业。这样做能较好地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有效地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拓展学习的空间,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个性,从而为学生的终身学习、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比如我在任教低年级时,常常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布置分层的作业,采用分层评价。只要学生完成相应层次的作业,便可以得到肯定。例如:全做对的,即可得一面小红旗;书写工整的,在小红旗后面再加一颗五角星;有进步的,再画上一个笑脸娃娃或写一两句评语。这一面面红旗、一颗颗五角星、一张张笑脸、一句句富有期待和鼓励的话语,使学生产生了成就感,更加喜欢做作业,从而体会到学习语文的快乐。
2.评价主体多样化,提升学生的自主性
我着眼于“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在作业评价中,不再是“老师一人说了算”,教师、学生、家长都成为了作业评价的主体。教师及家长对学生作业的评价不但要像一把尺子,使学生通过它来衡量自己知识的掌握情况,找出自己的进步和不足;更要像一把钥匙,开启学生的心扉,唤起他们更深层次的思考与体验,促进知识的内化和升华。所以,我更注重对学生的作业进行面批,给予点拨、指导性的评价,利用评价引导学生的发散思维。并联合家长力量,让学生体会来自作业中的亲情动力,让他们不断完善自己,形成良好习惯。
与教师、家长评价相呼应的是伙伴间的互相评价和学生进行作业的自我评价。同伴互评不但可以使学生在评价中互相激励或互相帮助找出不足,还能促使学生主动加强对学习的体验与感悟,加深理解。检查作业时,我注重为学生搭建互相评价、交流碰撞的桥梁,形式有同桌互评、小组互评等等。在评价过程中,我们找不到以往学生因成绩不好而悲观失望的眼神,看到的只有学生乐观进取的目光。这就有效地激发了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拓展了学习语文的空间,真正地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为学生撑起了一片自由翱翔的天空。
⑦ 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对学习小组进行有效评价
一、 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首先要给学生合理分组
在组建小组时,分组应考虑到学生的性格、能力、学习成绩等方面的因素,组内一般要有优等生、中等生、学困生的搭配,依据自愿组合原则,一般以4—6人为一组,.教师一定要注意小组组员结构的把全班同学分为若干小组合理性.这是实现小组合作的前提和基础.
二、让学生熟练掌握合作规则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小组合作也不例外。一般情况下的小组讨论,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未等其他学生发言,就把自己的意见说出来,这样一来,那些学困生相当于走了个形式,没有经过大脑思考便得到了现成的答案,结果,好的更好,差的更差。这时就需要教师事先作好安排,讲清合作规则,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合作技能:包括如何倾听别人的意见,在小组中如何开展讨论,如何表达自己的见解,如何纠正他人的错误,如何汲取他人的长处,如何归纳众人的意见等。
因此,可在小组合作前这样规定:讨论前,小组成员先独立思考,把想法记下来,再由小组长安排,各个成员各自说出自己的想法,其他人倾听,然后讨论,形成集体的意见后由记录员将其整理出来。这样,每个人都有了思考的机会和时间。
三、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会倾听
在开始合作时,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具有个人心理优势,一节课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过短,对于自己的发言比较认真,不容易接纳别人的意见,而对于同学的发言,却不重视。为此,在课堂上要求学生学会三听:一是认真听每位同学的发言,眼睛看着对方,要听完整,认真思辨,不插嘴;二是要听别人的发言要点,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三是听后须作思考,并做出判断,提出自己的见解,提高学生反思、评价的能力。在这样要求下训练,引导学生学会反复琢磨、体会,善于倾听同学意见,不随意打断别人发言,提供学生发表不同见解的空间,以达到相互启迪、帮助的功效,学生不但养成了专心听的习惯,调动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而且培养了学生相互尊重的品质,能体会他人的情感,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
四、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
语言表达是人与人交往的基础,也是自己实际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合作学习需要每个成员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互相了解对方的观点。教师重点要对不会表达的学生有意识进行示范指导,而全班汇报展示成果时,让更多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让别人听懂你的见解,不光是优生要会表达、善表达,那些性格内向,不善言辞的学生也要学会表达,整体提高学生的表达技能。为此,教师要深入到小组中,调动这些学生的参与欲望,培养他们敢说的勇气,把一些基础较差、思维能力弱、不善言谈的学生也有表现自我和获得成功的机会。 因此,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提供机会让学生多表达自己的观点,给学生的讨论提供时间和空间,使学生敢说、会说,培养学生善于倾听、思考、判断、选择和补充别人意见的好习惯,一旦发现问题及时给予指点,使学生逐渐学会用语言准确表达出自己的想法。
五、在合作中学会讨论
讨论交流是合作学习解决问题的关键。每个成员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后,意见不统一、理解不一致时,这就需要通过讨论、争辩,达成共识,解决问题。教师指导时,按一定的步骤和方法进行,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逐步学会讨论交流问题的技能。合作学习中,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通过共同讨论、相互启发,从而达到合作的目的。学生讨论问题后,各组由一人汇报自学或独立思考的内容,其他成员必须认真听,并且有自己的补充和见解。最后,还应将各自遇到的问题提供给全组成员讨论,对达成共识和未能解决的问题分别归纳整理,得出正确的结论。通过这样的讨论,可以培养学生的思考、分析、判断和表达能力。
六、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会组织
听、说技能是合作学习的基本技能,组织技能就是合作学习的重要技能。组织技能是听、说技能和独立思考的前提。合作讨论的成败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小组内的组织者,具体做法是:指导组织者进行组内分工、归纳组内意见、帮助别人评价等,另外,为了体现小组内的主体性,可定期培训、及时更换组织者。通过训练不但提高了合作学习的效率,而且为学生今后立足于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七、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会评价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在促进学生间的情感交流、互帮互学、共同提高,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作为课堂教学中的引导者、实施者,我们应该有意识、有目的、有方法的去组织学生开展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小组成员都应该有强烈的合作意识。
⑧ 如何对小学语文课评价
一堂小学语文课,从课堂教学的方方面面反映了执教者具有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素质,它体
体现在执教者对教学目标的确立,对教材的处理,教学过程的优化设计,教学方法的运用,媒体辅助教学的选择,教学产生的实际效果等几大教学体系中。小学语文课堂评价应从观念入手,整体考虑,讲究方法,全面评价。
一、 评价一堂小学语文课的教育思想。
教育思想是课堂教学的灵魂。当前,在贯彻落实新一轮课程改革纲要精神情况下,评价一堂小学语文课,应看执教者是否做到了如下几个思想观念转变:
(一) 重传授向重发展转变——树立目标意识。
重发展,就是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在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同时,使学生在语文课上得到人格、智力、能力、情感、态度、习惯等的和谐发展。要树立四会培养目标(学会认识、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与发展)
(二) 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树立个性意识。
每个学生,智力发展水平、个性特长、非智力因素、学习领域都存在差异,语文教学应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
(三) 由重教师“教”向重视学生“学”转变——树立主体意识。
语文教学过程,应该是在教师组织指导下,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要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而不是只关注学习的结果。
(四) 由单向信息交流向综合信息转变——树立研究意识。
单向信息交流主要是教师和学生交流,综合信息交流是以讨论研究为形式的课堂教学结构,信息在师生、生生间达到了最大限度的交流。
(五) 由居高临下向平等和谐融洽转变——树立情感意识。
学生学习过程,伴随着感受、情绪、意志等而展开,思维发展、创新意识培养需要民主平等的课堂气氛。要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
(六) 由教学模式化向教学个性化转变——树立特色意识。
教学活动是创造性的活动,教师要采用多种方法,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教出个性、教出风格。
二、评价一堂小学语文课的原则
(一)实事求是原则
实事求是指对语文课的分析要以课堂的真实情况为基础,以科学的理论为依据,不带任何偏见,不夹杂感情因素,不分厚薄亲疏,通用一把尺子,一个衡量标准。恰如其分地进行评价。
(二)坦率诚恳原则
所谓坦率诚恳就是对课的长处一定要充分肯定,看准了问题,一定要明确地提出来,不能含含糊糊,一味“好、好”无根据地唱颂歌。对缺点和不足,也不应顾及面子,遮遮掩掩,要直截了当地指出,成绩要说够,缺点要说透。
评课时要考虑教师心理承受力,对年长和心理承受力弱的教师应含蓄、客气一些,对年轻而心理承受力强的教师可坦率直爽一些。
(三)兼顾整体原则
小学语文教学过程是一个完整的过程。评课者应树立整体思想。通常,在分析课堂教学时常常会出现两种倾向。一是只注意到了一节课的整体分析,而忽略对局部的分析。二是脱离整体孤立地对局部进行评价。因此,评课者应注意树立整体意识;坚持在评课中,把点和面,局部和整体结合起来。
(四)激励性原则
评课者科学的艺术性的评课能激发教师钻研教材,研究教法的积极性。对于一些中青年教师如有几次成功的课得到恰当适时的鼓励和评价,可能使他们后来成为教学明星和能手的直接动力因素。运用激励的导向,可以达到:听一堂课促进多堂课,听一个人的课激励一批人,听一门学科推动多门学科。
(五)差异性原则
被评的教师情况不同,对课堂的要求不同,评课的侧重点也应有所不同,评课就应各有侧重。在评课形式上应该因人制宜,灵活多样,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以知导人。
(六)讲究方法原则
评课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所以应遵循人的认识规律,符合人的心理过程。首先,要充分尊重讲课者的劳动。一般来说,不管是成功的课,还是失败的课,教师都在不同程度上花费了心血,因此在评课时,评课者通过对问题的分析肯定这一点。其次,要褒贬得当。评课的褒奖与贬斥要有个“度”,决不是褒越多越好,贬越少越佳。过多而不切实际的肯定,会给人虚假逢迎之感。在谈到缺点时要讲分寸,应以商量和提建议的口吻与执教者交换意见。再次,要主次分明,评课时在关键重点问题上要多加分析,道理讲透,而在一般的问题上,则可一带而过。尤其对缺点问题要抓要害,予以分析,一般问题可轻描淡写,留给教者自己去玩味。
三、一堂小学语文课评价的具体内容
(一) 评教学目标与目标意识
1.教学目标要全面、具体、明确,符合语文课程标准、教材和学生实际。
①全面:指能从语文知识、能力、思维品质、思想品德和学习习惯等几个方面确定教学目标。
②具体、明确:指知识目标要有量化要求,要分清“了解”‘理解”“掌握”“运用”这四个层次。能力、思维品质、思想情感目标有明确要求。体现语文学科的特点。
所确定的语文教学目标,能以语文课程标准为指导,体现教材编写意图,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难易适度。
2.重点、难点提出与处理得当,抓住关键,以简驭繁。
能正确理解和掌握小学语文教材,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抓住教材特点和关键,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教师在处理教材时敢于对教材要求的教学内容及重点进行大胆的浓缩,不面面俱到,将知识归纳、分类整理。区分出哪些知识是本课学习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哪些知识是本课学习中要用到的,有助于知识的理解,但以后还要作为重点内容学习的;哪些知识是相关的。然后合理分配学习时间,从而突出重点内容。
(二)评教学程序与主体意识
3.教学思路是教师上课的脉络和主线,反映一系列教学措施的编排组合,以及内容的衔接过渡,安排详略等,而教学思路就是要看思路是不是清晰,符不符合教材和学生实际。
课堂结构是指一节课的组成部分及各部分之间的联系、顺序、过渡和时间过渡,时间分配,看课堂结构就是看结构安排严谨,一环扣一环,环环相扣,环节时间安排合理。
4.面向全体、体现差异、因材施教,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
面向全体,是要求教师在组织语文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学生,树立为全体学生服务的思想。确定的教学目标,运用的教学方法要照顾到面,体现差异,因材施教是指教师要区别不同对象,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分类指导。设计的问题要有层次性,要有针对性。
学生的基础,智力的水平,学习态度,家庭环境等不可能完全相同,这就要求教师正确、科学地认识每个学生的学习潜能和可塑性。用发展变化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不能随意放弃对某个学生的培养教育。既要面向全体学生,提出统一要求,又要照顾个别差异,把集体教学和个别指导结合起来,使每个学生的才能和特长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5.传授知识的量,训练能力的度要适中,突出重点、抓住关键。把教学目标里确定的教学内容教给学生就可以了,不要追求面面俱到,不要胡子眉毛一把抓,要分清层次、突出重点。不要片面追求传授知识的量,而要在乎传授知识的质。也就是说,既要让学生吃得饱、吃得好,还要使学生消化得了,吸收得好。
语文能力训练要有个度,要循序渐进,扎扎实实地一步一步走,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往上去。要知道量太大,要求过高,可能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所谓欲速则不达,过犹不及,就是这个道理。
6.给学生创造机会,让他们主动参与,主动发展。
课堂教学的侧重点由教师的“教”转变为学生的“学”,还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成为学习的主人。给学生创造参与教学全过程的机会,以此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爱学、乐学、会学,进而发展和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课堂教学中要多一些引导、点拨和指导,少一些讲解,改变那种牵着学生走的状况。让学生人人动脑、动口、动手,善于独立思考,让每一个学生思维活跃起来,多角度,多方向去分析问题,敢于质疑问难,主动去探索知识规律,获取知识。
7.教学民主,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学民主一方面是指教师以身作则,言行一致,以循循善诱的态度管理课堂,进行教学。教师信任学生,建立平等和谐的师丰系。另一方面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把自己看做是真理的化身,而是要注意倾听学生的意见,吸纳学生的观点,不可强求一致的标准答案,使学生改变记忆的机器之地位,真正成为学习的人。教师主导地位的发挥要通过学生学习主体作用来实现。学生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才能真正体现学生的聪明才智,使学生创新精神得到培养和发展。教师要保护学生的创新意识,要给他们提供能够创新的机会。要引导学生善于找到创新途径,学会创新的方法。
8.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结论由学生自悟与发现
让学生参与语文教学过程,通过学生的不断探索形成知识体系,从而培养学生表述、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参与学习、训练,给学生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一些结论的推导过程及结论的得出应让学生自己来完成。教师要相信学生,不能越俎代庖。只要通过教师的启发、点拨,学生能得出结论的,都可让学生去发现、去领悟。这样既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又能培养学生的多方面能力。
⑨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评价语言有哪些
词语教学要防止三种倾向。一是词语理解防止生吞活剥。“结合上下文理解”“结合专学生生活经属验理解”是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的重要方法。有的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词语时,基本脱离文本,忽视语境,不知不觉陷入了“望文生义”的偏狭境地,原本鲜活灵动的语词被师生生吞活剥得味同嚼蜡、索然无味。二是词语运用防止形式单一。经常看到这样的尴尬局面,课堂上选取两个词让学生造句,结果举手的学生一个也没有,这时教师只能用“点将”法,指令优秀学生勉强说了两个句子,其他学生做观众。词语的运用教学为什么会出现“冷场”?课后研讨时,我们找出了学生表达出现集体缄默的原因:教师的词语运用教学训练形式太单一。只有有机创设表达情境,有效激活表达欲望,词语才能化做具体的形象贮存于学生的记忆仓库,进而进入个人语言表达系统。
⑩ 小学语文教师常用表扬语
⒈谢谢你,你说得很正确、很清楚。
⒉虽然你说得不完全正确,但我还是要感谢你的勇内气。
⒊你很有创见,容这非常可贵,请再响亮地说一遍。
4、对!说得很好,我很高兴你有这样的认识,很高兴你能说得这么好!
5、我们今天的讨论很热烈,参与的人数也多,说得很有质量,我为你们感到骄傲。
6、说话,是把自己心里的想法表达出来,与别人交流。说时要想想,别人能听得明白吗?
7、说话是与别人交流,所以要注意仪态,身要正,不扭动,眼要正视对方。对!就是这样!人在小时候容易纠正不良习惯,养成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