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小学语文 > 中小学语文课堂评价研究

中小学语文课堂评价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15 19:57:07

㈠ 对农村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策略的研究专家有什么评议

正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的一个环节,也是有效学习不可或缺的部分,小学语文版口语交际教学也不权例外。笔者在调查中发现,绝大多数老师都认为有必要在考试中加进口语方面的测试。在调查实施口语交际教学最困难的选项:不考试,缺乏教材,教学时数不够,上级主管部门不支持,学生没兴趣,学生之间差异大,教师缺乏教学能力。各选项都有所涉及,但比例最大的还是"不考试"。所以,我国口语交际教育专家王群指出:要想引起师生对语文交际的认识。

㈡ 小学生学业测试报告如何写

连云区东港小学 刘虎平
一、课题研究背景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要突出语文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评价和考试改革是语文课改的有机组成部分,对课改的顺利推进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作为学生的学业评价无论在功能和价值上,还是在学科内容、呈现方式以及对考试结果的处理上,都要力争体现新课标所倡导的“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评价理念和工作思路,形成适合本校学生的学业评价内容、形式、手段,以利于新课程的深入实施。从传统的语文评价情况看,距离新课程理念,存在如下不足:
1、评价方式的传统。“穿新鞋,走老路”是在实施新课程中对学生学业评价的偏颇做法。传统的学生语文学业评价以考试(已经具有指挥棒的功能)为主要方式,(或成为唯一的学业评价方式)单一乏味,缺少灵活,重结果、轻过程,重终结性评价、轻形成性评价,忽视学生学习能力及潜在力的培养,更无益于语文素养的综合提高。
2、评价手段的滞后。语文课改中,理念新,教材新,学生的学习方式新,教师的教学行为更新,但是学生学业到底怎么评价,至今还没有一个大家公认为最好的方式。
3、统一格局的沿用。学生学业评价长期以来就是沿用“大统一”的格局思想,单元试卷、期中试卷、期末试卷不是市级统一,就是区级统一,统一试卷、统一时间、统一批卷、统一答案、统一的结果处理……学校、教师缺乏一定的选择自主权,评价缺乏一定的灵活性、公正性和客观性,学校特色和教师教学艺术更是无法评价。
二、课题的界定
《新课程理念下小学生语文学业评价研究》课题,是以新课程下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语文学业评价为研究对象,以义务教育阶段中语文课程标准和“三维”目标作为基本检测依据,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为课题研究的行动指南,以学生生活学习的基本环境——班级为研究单位,主要研究学生语文学习活动过程中比较明确化的学习水平测试,以及在学习活动过程中所反映出来的学习质量或学业水平的价值检测评估和确认。本课题对于小学生语文学业的评价涵盖语文素养的诸多方面,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等五个板块的目标均要在评价中体现。
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学生语文学习评价与新课程实施同步,“学习水平测试”应该有多元化的评价指标,包括书面测试、口头测试、实践测试等,它既属于阶段性的评价,又属于终结性评价;“学习质量或学业水平”则属于形成性的评价,立足语文课堂,就是关注学生求知的过程、探索的过程和努力的过程,关注学生在各时期的进步状况,记录收集学生成长的经过和学习的收获,不追求大统一,而力争体现年级特色、班级特性、学生个性。学生学业评价除了检测“学生学习质量” 外,还要与学生“学习态度”、“学习品质”相联系,从而建构一个较为完整的学生学习评价体系。
三、研究的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
学生学业评价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有机组成部分,对课程改革的顺利推进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新课程理念下小学生语文学业评价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具体表现为:
一是价值判断的需要。课程改革的瓶颈是教育评价,而学生学业评价是课程改革的瓶颈之瓶颈。学业评价关系到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的问题,在一定的教育价值观指导下,根据一定的标准,运用一定的方式方法,对学生的学业成绩及身心素质进行价值判断,作出公正、公平、均等的评判是本次语文课改的需要。
二是评价功能转变的需要。为配合课程功能的转变,作为教育杠杆的评价功能也应该发生转变,改变过于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反对急功近利,改变评价功能的单一性,对学生的一切语文学习评价工作都应着眼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处境和需要,尊重和体现学生的个别差异,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实践意识,最终将学生的发展为评价服务转为评价为学生的发展服务。
三是评价主体扩充的需要。课程改革使得教学过程越来越民主化、人性化,评价的主体再也不是以往的管理者,也不再局限于被动地接受评价,“学生语文学业成绩”不再是评价老师和学校的唯一指标。管理者、教师、学生、家长等都是评价的主体,他们对学生学业的评价必须要有一个相当明白的、可操作的指标体系,这个体系只有是利于学生生动、主动、生成发展。
新课程理念下小学生语文学业评价研究,应坚持学生语文学业评价和语文课改同步进行,研究“知识与能力、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落实,通过研究与实践,培养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坚持从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出发,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情感体验,注重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和生成,培养和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也注重教师主体作用和个性能动作用的发挥。
四、课题研究目标
1、构建新课程下学生语文学业评价的理论体系。在研究过程中,本课题将组织学习各类评价理论书籍,概括和形成有关学生语文学业评价的理论体系,以指导评价工作的开展。立足多元主体的评价地位,使评价者拥有更丰富的、更多的评价选择权和参与权,最终发挥更大的教育教学潜力和主观能动的作用。使得学生语文学业评价成为学校、教师、学生、家长主动参与、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过程。
2、建立新课程下学生语文学业评价的操作体系。学业评价是随着学习课堂的发展而发展的,先有学习课堂,然后才有学业评价,学业评价指标反过来又促进学习课堂的生成。要建立相应的较为完善的语文学业评价指标和学生语文学业评价手册。结合新课程的要求,本课题坚持整体性与综合性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单向评价和互动评价相结合,逐渐建立客观、科学、公平的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3、确立激励、教育和反馈的评价功能机制。学生语文学业评价淡化或没有了甄别和选拔的功能,主要是为了激励学生,促进学生的发展,成为激励学生上进的机制,让每个学生树立起自尊心和自信心;同样也应该是全面的、整体的,不仅看学生语文学业的检测水平,更要看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教的态度,学生学的态度,学生成长和进步的状况,学生学习的潜能和个性发展。
4、建立新课程语文学业评价题库。与将要建成的我校的城域网相结合,建立语文题库,鼓励形成有班级特性的检测评价试卷,培养教师出题能力、综合评价能力,形成资源共享、共同进步的新格局,以适应新课程学业评价的需要。
5、实现语文学业评价基本内涵。结合评价发展的特点,本课题将努力实现语文学科评价的基本内涵,以评价形式多样化、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结果实效化为原则,帮助学生在评价中享受成功、建立自信、认识自我、反思自我、完善自我。
(1)学生语文学业评价的方向转变到与语文课程改革的方向保持一致。课程标准的一些新理念、新思想、新思路,可以作为语文学业评价的指导思想,语文学业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既要关注学生学业的阶段性评价,又要关注学生学业的形成性评价,更要关注学生知识技能、方法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达成度。
(2)学生语文学业评价的方式转变到更加关注质的分析和把握。实行评价的过程化、阶段化,建立开放型的学生学业评价方式,变以前平面单一评价为立体综合评价,即除了纸笔测试以外,包括书面测试、口头测试、实践测试等,还包括平时的课堂行为记录。强调学生学业评价方法的多样化、综合化,变以前一次定格评价为多次激励评价,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形成良好的自我调整、自我需要、自我激励的学习机制。
(3)学生语文学业评价的内容转变到体现语文课程标准内容。以课程标准为依据,按学段目标要求,实行多元评价。每一学段的目标是评价学生学业的最低、最起码的要求,每个学科必须设计促进学生学习发展的评价指标,加强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采用多元评价,真正加以检测。
五、课题研究内容
对于小学生语文学业的评价应涵盖语文素养的诸多方面,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等五个板块的目标均要在评价中体现。实施评价的主要内容为:
(一)日常性评价
1、口头评价: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能用鼓舞、激励、肯定性的评价语言进行评价,关注学生课堂上参与的水平和生成的空间,在学生学习活动过程中形成师生互动的微观评价,师生评、自评、互评相结合。
2、书面评价:在学生的作业、作品上,用肯定、富有激励的话写出对学生学业的评语。校评与家评相结合。
3、班级语文综合活动评比:由班委负责,每月评一次上墙报。个人自评、小组互评相结合。
4、成长记录袋评价:每位学生一学期内都要精选自己保存最优秀的证书、自我小传、作业、书法作品、歌唱(朗诵、演讲)磁带、通讯报道等,装入成长记录袋,期末由班主任、语文教师及班委就上述内容进行等第评定,再统计合并,得出这学期每位学生日常性评价的总等级:优秀、良好、需努力。自评、互评、师评相结合。
(二)终结性评价
1、水平测试:
(1)闭卷:选用上级试卷在期末进行。
(2)开卷:可当堂查阅资料,可回家或到社会上完成。如:社会调查、观(读)后感、信息收集、综合实践活动报告。
2、面试:由语文教师或语文教研组长在班级、年级组举行,对学生进行面对面问答,如:口语交际、朗读、背诵、口头习作等。
3、综合实践活动:学期末由学校或年级组组织,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在语文运用实践中对学生综合能力、才艺特长、语文素养进行全方面的测评。
终结性评价总分为100分,其中,闭卷50分,开卷20分,面试20分,综合实践活动10分,期末由班主任教师汇总统计。
六、课题研究方法及条件
本课题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不断地实践、修改、完善,力争做到可操作性强。另外辅之问卷调查法、座谈讨论法、经验总结法等。
本课题组单位的科研氛围浓,教师科研意识强,课题组聘请我区小学界唯一一名具有中学高级职称的李彩玲校长做顾问,其他成员均是校语文教研组长,有参与或承担过省、市级课题研究的实践和经验,均参加过市、区级语文公开教学,并都担任学科教学任务,有一定研究时间和研究条件,对研究过程提供了一定的保障。
七、研究步骤(略)
八、课题研究成员与分工(略)
九、课题研究过程及实施
(一)亲近评价
学生评价方式的改变,首先就是要对评价观和评价方法进行改革。我们的语文学业评价研究立足服务于受教育者的心理需求,从小学生渴望被关注和表扬的心理特点出发,让教师的爱体现在一个个可感知的动作、语言上,让学生生活在爱和希望之中,这样才能保持学生和种兴趣的持续增长和良好品格的逐步形成。评价过程本身就是对人的具体关注,说必须要加强情感渗透,成为师生彼此亲近的中间地带。让学生亲近评价,就是让学生从情感上喜欢评价,行为上主动进入评价的过程,又能积极地运用评价的结果完善自我。
我们首先从学生的情感需要出发,改变评价语言的角度,自觉将自己作为学生成长中的引导者,朋友,因人而异,体现明显的个性特征。形成指导性评语、谈心性评语、激励性评语。
1、谈心式。通过亲切的话语,文字性的描述,将对学生的细致观察记录下来,真切地指出或展现在笔端,真实地反映学生一段时间的思想、行为特征与学业进展,体现对学生的深深关怀,以实现师生心灵间情感的沟通,让学生在娓娓动听的推心置腹的谈心中,体会到教师的拳拳爱心,成为激励学生主动发展的重要力量。如“你的活泼热情给老师留下了很深印象,你的钢笔字写得越来越好,作文进步也很大,真为你高兴,不过你……如果你……该有多好啊!”

这样以具体的描写和亲切的对话方式,让学生体会到教师对学生日常生活的关、成长的关切和悉心的指导。借助评价在关键时刻对学生进行适时的点拨,采取鼓励与指点相结合的写法,有助于学生增长信心,同时给学生和家长指点迷津,在评价过程中产生了特殊的导向作用。

2、指导式。教师了解学生后,在原有的发展水平上为其指出新的发展方向,以商洽的口吻,让学生发自内心地接受,并形成的新目标奋斗的决心。重在体现目标和情感的双重激励,让学生深切感到老师强烈的期望情感,仿佛是一位慈爱的长者,又像是一位亲切的大姐姐与小妹妹轻声耳语。这种方式,以学生最希望达成的目标为切入点,给学生指出一条实现理想的快捷途径。如“某某同学,想得到一把开启知识宝库的金钥匙吗?许多同学是这样做的:上课专心+作业认真+不懂就问+举手发言+多读课外书。你做到了吗?快朝这个方向努力,定能得到这把金钥匙。”

3、激励式。借助激励性的语言,给学生指出一个更高的目标,鼓励学生向更高更好的方向发展,实现超越个人已有基础的新飞跃。所以,用极具感染力的语言,尽情赞扬学生的成绩,再以充满信心的语句,对学生指出更具挑战意义的奋斗目标,激起学生强烈的向上心。

这种让学生亲近评价的方式的启动,真正拉近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已逐步建立。学校记录下了一个实验班学生学业评价手册下发以后的真实一幕:当手册发到孩子手,学生们不再淡然对之,许多学生都兴奋地嚷开了,一时间全班同学都沉浸在喜悦的体验中,继而开始搜寻老师的视线,在师生眼光的交汇点上,评价不再是生硬的评判,而是教师智慧的结晶,学生心理的安慰,师生共同享受与成长的新起点。

教师评价方式的改变,使我们认识到评价是师生情感沟通的桥梁,当教育有情时,学生就渴望亲近,评价就如同教师送给学生的一面整理衣冠的镜子,而不是对学生强烈的威胁控制;是教育者给学生的一次成长中的指导,而不是严厉的斥责;是给学生一份信心的良机,而不是显示教育者权威的契机。这样的评价,使学生心灵中真正产生激励效应,起到了积极有效的引导作用,使学生真正亲近了评价。

(二)开放评价

评价理论中,目的确定是极其重要的部分,当我们将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人来对待时,检测目标不再是一组生硬的数字,而是对一个个充满活力的生命的关注,于是伴随而产生的就是各种各样非预期的结果,在实现目标过程中就必然会产生众多发展中的问题,过程的不可确定性,让我们展开思考,于是我校的语文学业评价呈现出开放性特征。

1、目标的发展性。

我们实施的学业评价是以实现全体学生全面生动发展为目的,结合学生特定的年龄,认知水平和生活环境确定相应的目标。目标是阶段性的,发展性的,按照人的需求理论,个体的目标在实现过程中,我们针对不同时期,不同的起点,不同的环境,作出相应的调整,或提升,或降低。每一次的目标调整必定是使目标更贴近人的最近发展区,向着更有利于人的发展水平接近,这种不断矫正的过程,正是推动人持续发展的最佳原动力,是人持续发展的内在增长点。

实验教师在工作中探索中形成了若干操作方法:

如心灵沟通法:用一个眼神传递一份关怀,一个勾手,许下一个约定,一次耳语,激起一份信心,一个微笑,给予一种鼓舞。

榜样激励法:利用学生主体乐观向上的主流心态,在不同成长期,树立不同的楷模形象,适时对学生进行教育,鼓励超越他人,实现跳跃性发展。

2、主体的多元性。

传统的学业评价中,教师作为评价的主体,学生处于评价的客体位置,使评价成为教师制约学生的法宝,这种评价主体的单一性,严重影响到了评价结果的合理性。我校语文学业评价的主体是教育活动的直接负责人,主要包括学习者本人、教师和家长。学校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探索形成“人人都是教育者,人人都是教育评价者” 的格局,突破了评价局限在学校内的传统做法,探索形成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社区家长参与的机制。学生对自己学业情况作出评价,使学生关心自己的行为与评价结果之间的相应关系,起到了导向和制约学生行为的作用,也让学生明确了评价是学习生活中的重要环节,自己是评价的主体。家长反映,教师参与评价,孩子的自觉性提高了,学习习惯改观了,学习也就更积极主动,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3、过程的开放性。
学习的意义不在于最终获取了什么,而在于学习过程中投入以及能力的增长,因而在学业评价中,我们淡化了终端评价,而强化了过程中的形成性评价。实行了二次评价,允许学生对自己的成绩不满意可申请复考(具体体现在阶段性的语文综合素养考察活动中),从而让其知道在评价过程中不断向新的目标迈进,以达到激励的最佳效果。通过修正完善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学生明白什么样的学习生活是有利于自身发展,教师明白什么样的教育方式学生乐于接受,能促其主动探究,家长明白,在构建学习型家庭中,家长要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以身示范,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学生、教师、家长全面参与评价过程中,各司其职,真实记录学生时间段内的表现,不仅把握了达标要求,学生也有了前进的目标,也让教师、家长能结合学生发展要求为其搭建发展平台,进行有个体针对性的指导和教育。这种过程的开放性,充分以学生为本,使之有较多接受评价的机会,能预设目标,自我评价,生生互评,了解自我,发现他人,公开记录过程,并及时反馈评价结果,开放评价的各个环节,扬长避短,体验成就感,获得机会,增强自信,从而愉快地面向未来。
(三)学会评价
在评价过程中,人人都可以成为评价者,人人也可以成为评价者。从理论上讲,评价是一种综合能力,只有学会评价,才能参与评价。在培养学生评价能力的过程中,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评价能力,有意识地让其在评价中学会评价,在实验中形成交互性评价的方式,师生、生生互动,实现教学相长。
1、在交互中学会评价。这种评价形式,旨在让学生主动提前介入教学,在即时评价中,指导学生学会评价,鼓励学生在评价中发展能力,提高兴趣。
我们的做法就是借助教师示范性评价,吸引学生产生对评价的兴趣,领会评价原则和基本方法,然后主动参与评价;在集体教学活动中,通过学生间充分的学习交流,相互启发,逐渐形成学生自主学习和参与评价的能力;通过独立性的自我评价,让学生在自我评价和自我矫正中,促进认知能力的发展,使评价成为个人学习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课堂教学涌动师生双方智慧的激情。
2、在评价中学会评价。在学业学习中,创造条件让学生形成初步正确的评判标准,先从评价他人入手,在活动过程中,诱发学生观察分析他人的意识和愿望,引导评价同伴,学会发现他人,从而完善自己。在评价过程中,学生们不仅有意识地开展自评、互评,而且逐渐学会评价老师,形成了不唯书,不唯上的胆识,也引发了对家长的评价,实现小手牵大手,共同进步的格局。学生在评价中学会评价的实践活动,使评价活动成为一种机制,成为推进学业进步的重要载体,学生在评价中既增长了能力,又加快了自身的发展,实现了学习与能力发展的同步推进。

十、课题研究成果
本课题研究价值在于解决实践操作中若干具体问题,这是一种源于实践、基于实践、高于实践、指导实践的发展过程。评价改革是推进新课程的制度保障,《纲要》提出了评价改革的目标: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我校立足评价的目标,围绕突出语文评价的发展性功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一)教师观念显著变化,教学行为明显优化。
1、通过两年的评价课题实验,教师的理念得到了进一步更新,学习意识逐步浓厚,能不断地学习新知,立足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用新课程的评价理念,指导教学实践,实现了角色的转变,已经成为了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合作者、服务者,以学论教的教学评价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他们能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参与状态、交往状态、思维状态和学习达成状态,使学生学得主动,善学、乐学、会学,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
2、评价也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他们的学习行为实现了多样化、个性化。课堂上,学生头抬起来了,手举起来了,话多起来了,在读中学,玩中学,做中学,听中学,思中学,合作中学,了解和掌握了多种学习方式,从而获得了学习的乐趣与全面和谐的发展。

实验班级研究风气浓厚,学生学习方式已逐渐转变。由课堂走向生活,语文课堂向纵深发展。学生对教学中的问题常常是通过讨论、实践探索、协作攻关的方法解决,所以实验班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协作攻关的习惯基本养成,对各门功课“喜欢”的人越来越多,在课堂内外的学习中显得主动、思维活跃,学习效果良好,不断涌现有进步的同学(包括“学困生”在内),尤其语文成绩逐步提高。以四(2)班、原三(2)班为例:
3、学习态度和方式方法的转变带来了学生精神面貌和思想品德行为的良性变化:
实验班学生对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表现出非常积极踊跃参与的态度,且在活动中创新意识很强。例如:五年级实验班,学校号召学生自己用平时节约的零用钱为雷锋车捐款,该班学生自发捐款全校之最;在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中,如区“科技小制作”、市“给奥委会的一封信”等活动中,参与率最高。
(二)制定语文学业评价方案。
方案在评价的理念上,突出评价的发展性功能。在评价的目标上,涉及教学目标的三大领域。在评价的标准上,既努力体现对学生的基本要求,又努力体现评价标准的差异性。在评价主体上,包括:教师、学生、家长、学校领导。在评价的内容上,包括一般性发展目标和学科学习目标。在评价的方式、方法上,主要包括:书面检测、考试,教师观察记录——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学生学习过程的活动与实践,语文综合素养考察,学生成长记录袋。在评价工具上,主要设计、选择单元期中期末形成性测试卷,教师、学生、家长调查问卷,学科学生发展性评价表,学生家长参与评价表,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表,学生个人成长袋等。
(三)形成《新课程理念下小学生语文学业评价操作体系》。(略)
(四)形成《新课程理念下小学生语文学业评价学段方案》。(略)
(五)形成《新课程理念下小学生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指标》。(略)

互联网

㈢ 如何提高语文水平

了解小学阅读教学的要求:

阅读能力是指孩子看懂书报的能力。对不同的年级段,要求也有所不同。在小学阶段,要培养孩子具有初步的阅读能力,能阅读比较浅显的适合年龄特点的书报。阅读能力是一种综合性的能力。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主要是指读懂文字,理解思想内容的能力。

具体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读懂文字的能力。做到会读、会写、会用

2、理解思想内容的能力,理解词语、句子、篇章的能力。要求孩子不仅要了解文章中字词句的含义,而且还能划分段落层次,并会概括段意和中心思想,具有初步的分析和概括能力;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进而比较熟练地默读课文;

4、使用工具书的能力。阅读时遇到不认识的字词、不理解的词义,可以通过查阅字典、词典等自己来解决。

孩子从小就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时要边读书,边思考,边勾划。好的习惯可以使孩子受益终生,坏的习惯可能贻害终生。所以要十分重视对孩子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

培养读善思勤于动笔的习惯:

孩子从小就应该养成多读善思,勤于动笔的读书习惯。文章的内容是通过语言文字来表达的。

只有通过读,才能把无声语言变成有声语言,把语言文字所描写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表达出来。学贵有疑,思维总是从问题开始的。

孩子在学习有了疑问,才能产生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才能有所创见。家长对这一点要热情鼓励。

例如:孩子在学《一个降落伞》这篇课文后问,周总理为什么把自己的伞包让给了别人呢?这个问题正是这篇课文的中心所在。

解决了这个问题,也就掌握了这篇文章的中心――周总理在飞机遇到危险的紧急关头,把生的希望让给了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了自己。

这种积极的思考,既掌握了课文内容,又了解了作者的表达方法。经常引导孩子这样阅读,有助于提高他韵阅读能力。

家长要做表率:

一个故事说的是,在犹太人家里,小孩稍微懂事,母亲就会翻开圣经,滴一点蜂蜜在上面,然后叫孩子去吻圣经上的蜂蜜。让孩子从小就感受到书籍之甜,阅读之美!

在人均拥有图书和出版社以及每年人均读书的比例上,以色列超过了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到目前为止,犹太人诺贝尔获奖者累计已达130多人。

虽然获诺贝尔奖与从小读书的关联性多大不好简单地用该例子评判,但现实生活中,很多家庭没有形成良好的读书氛围。家长接孩子回家后,自己往电脑电视前一趴,或者窝沙发上玩手机,却要求孩子去读名著,这样的情形在很多家庭都存在。

有人认为,应该实施全民读书计划,就像实施九年义务教育一样。计划是美好的,也是长远的。就目前来说,摆在家长们面前最紧迫的任务,是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在下一代的教育上,相信多数人不愿听到“没读过书”“缺乏教养”等类似的评价吧?

其实大人不爱读文学书、历史书、心理书、其他话题严肃的书也没关系,还有轻松的旅行书、美食书可以去读,还可以和孩子一起探索培养逻辑思维的书,开卷有益,只要给自己一些时间开始读书,乐趣自己会跳出来的。

㈣ 提供一份自行设计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表.并谈谈在教学实践中试用的效果如何

引子:随着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人,“教师成为研究者”的观念逐渐深人人心。开展和参与课题研究是教师获得自我持续发展能力的最佳途径。事实证明,通过开展课题研究,边学习边做课题,边研究边实践,逐渐成为研究型的教师不乏其人。“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对于课题研究,开题报告(计划或方案)如同建筑师的蓝图。有了好的开题报告,才能使研究工作者有计划、有系统、有组织地开展研究工作,以保证课题研究任务的顺利完成。因此,制定开题报告是课题由设想转化为实际行动的关键步骤。当前许多教师由于过去从未做过课题研究,现在要申报课题,撰写课题开题报告不知从何人手。为了使广大教师更加积极而有效地开展课题研究活动,培养、提高教师撰写课题开题报告的能力和水平,本文针对当前教育科研的实际,结合从事教育科研课题研究,从科研课题开题报告的含义、作用、结构等方面来谈教师应该如何规范撰写开题报告,力求对想开展教育科研的教师提供一点启示。一、开题报告的含义与作用著名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何谓有价值、有创见性的问题这样的问题从何而来呢这需要研究者长期实践、细心观察和深思熟虑。当课题或自己提出的问题赢得社会认可后,就要把自己的研究方案设计好,即撰写科研课题开题报告。开题报告就是课题研究方案的设计、规划和制定。换言之,就是当课题方向确定之后,课题负责人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撰写的报请上级批准的选题计划。开题报告主要说明这个课题有价值进行研究,自己有条件进行研究以及准备如何开展研究等问题,也可以说是对课题的论证和设计。撰写开题报告是提高选题质量和水平的重要环节。制定课题研究计划和安排,是为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提供探索的途径。科研课题开题报告,它初步规定了课题研究各方面的具体内容和步骤,对整个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起着关键的作用。可以说,课题开题报告水平的高低,是一个课题质量与水平的重要反映。没有科学的开题报告(研究设计),就没有科学而有价值的成果。随着教育科研管理工作规范化不断加强,开题论证问题越来越受到教育科研管理部门的重视。二、撰写开题报告的基础性工作写好开题报告要了解它们的基本结构与写法,做好基础性工作。首先,要了解别人在这一领域研究的基本情况。研究工作最根本的特点就是要有创造性,熟悉了别人在这方面的研究情况,才不会在别人已经研究很多、很成熟的情况下,重复别人走过的路,而是站在别人研究的基础上,从事更高层次、更有价值的东西去研究。其次,要掌握与研究课题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理论基础扎实,研究工作才能有一个坚实的基础,否则,没有理论基础,你就很难深人进去,很难有真正的创造。因此,我们进行科学研究,一定要多方面地收集资料。要加强理论学习,只有这样制定出的报告和方案才能更科学、更完善。三、开题报告(研究方案)的结构与写法撰写开题报告是进行科研课题申请的首要工作。通过开题报告的思考与写作可以帮助我们清楚地了解自己为什么要做这个课题,究竟想做什么,想得到什么,怎么做,能否达到自己的预期目标若分析后觉得不现实,则可以立即调整自己的方向和目标,使课题目标的达成有可能性,从而避免“大题小作”或“小题大作”。课题开题报告的写法根据课题研究的类别略有不同。但一般地说,科研课题开题报告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课题名称课题名称就是课题的名字。这看起来是个小问题,但实际上很多人写课题名称时,往往写得不准确、不恰当,从而影响整个课题的形象与质量。这就是平常人们所说的“只会生孩子,不会起名字”。那么,如何给课题起名称呢1、名称要准确、规范准确就是课题的名称要把课题研究的问题是什么,研究的对象是什么交待清楚,比如“初中语文指导自主教学模式研究”,这里研究对象就是初中语文教学,研究的问题就是指导自主教学法。有时候还要把研究方法写出来,例如“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验研究”,其研究的对象是小学生,研究的问题是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主要方法是实验法,这就说得很清楚,别人一看就知道这个课题是研究什么。规范就是所用的词语、句型要规范、科学,所有似是而非的词不能用,口号式、结论式的句型不能用。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个题目如果是一篇经验性论文,或者是一个研究报告,笔者觉得不错,但作为课题的名称就不是很好,因为课题就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这个问题正在探讨,正开始研究,不能有结论性的口气。2、名称要简洁、醒目不管是论文或者课题,名称都不能太长,要简明扼要,通俗易懂,能不要的文字就尽量不用,一般不要超过20个字。但要尽可能表明三点:研究对象、研究问题和研究方法。(二)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首先,要阐明课题研究的背景,即根据什么、受什么启发而进行这项研究的。因为任何课题研究都不是凭空来的,都有一定的背景和思路。其次,要阐明为什么要研究这个课题、研究它有什么价值,能解决什么问题。第三,要认真、仔细查阅与本课题有关的文献资料,了解前人或他人对本课题或有关问题所做的研究及研究的指导思想、研究范围、方法、成果等。把已有的研究成果作为自己的研究起点,并从中发现以往的不足,确认自己的创意,从而确定自己研究的特色或突破点。这样既可以更加突出本课题研究的的价值、意义,也可以使自己开阔眼界,受到启发,拓展思路。一般可以先从现实需要方面去论述,指出现实中存在这个问题,需要去研究,去解决,本课题的研究有什么实际作用,然后,再写课题的理论和学术价值。这些都要写得具体,有针对性,不能漫无边际地空喊口号,写成诸如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等一般性的口号。(三)课题研究的目标研究目标与研究目的是不同的。研究目的回答的是“为什么要进行这样的研究”,而研究目标阐述的是通过这样的研究,要达到什么目标,要解决哪些具体问题,要达成哪些预期的效果。研究的目标是比较具体的,不能笼统地讲,必须清楚地写出来。只有目标明确而具体,才知道工作的具体方向是什么,才知道研究的重点是什么,思路就不会被各种因素所干扰。如“参与式合作备课的研究”课题的研究目标:(1)有效落实课改理念。(2)提高教育教学效率。(3)促进教师专业成长。(4)有效凝聚集体智慧。(5)有效促进研究氛围。(6)促进学校全面发展。(四)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有了课题的研究目标,就要根据目标来确定这个课题要研究的内容,研究内容要比研究目标写得更具体、明确。目前在这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只有课题而无具体研究内容;2、研究内容与课题不吻合;3、课题很大而研究内容却很少;4、把研究的目的、意义当作研究内容。这对我们整个课题研究十分不利。因此,我们要学会把课题进行分解,一点一点地去做。这里给大家举一个例子:某省“十五”重点课题《初中语文活动课研究和实验》的研究方案指出,本课题研究的中心是,如何科学有序、切实有效地开展初中语文活动课。具体内容包括下列三个方面:1、根据初中各年级学生的情况和语文教学要求,对初中各年级语文活动课,对学生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素质的发展进行详细的目标规定,从而建立初中语文活动类课程的目标体系。2、根据初中各年级语文活动课目标和语文学科的特点,安排初中各年级语文活动课的内容,内容的安排力求充实、精确、有序,并初步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活动课内容体系。3、根据初中各年级语文活动课目标内容和初中各年级学生的特点,探索初中语文活动类课程的学习活动方式,确定活动类课程的教学时间、空间及程序,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多种切实可行的可操作的语文活动教学模式。(五)课题研究的方法任何科学研究除了要应用哲学方法和一般科学方法之外,还要有具体的研究方法、技术手段。“研究方法”这部分,主要反映一项课题的研究通过什么方法来验证我们的假设,为什么要用这个方法以及要“做什么”、“怎么做”。教育研究的方法很多,包括个案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实验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理论研究法、行动研究法等。一个大的课题往往需要多种方法,小的课题可能主要是一种方法,但也要利用其它方法。我们在应用各种方法时,一定要严格按照每一具体科研方法的要求,不能凭经验、常识去做。比如,我们要通过调查了解情况,我们如何制订调查表,如何进行分析,不是随随便便发一张表,搞一些百分数、平均数就行了。这是在今后的科研工作中必须解决的问题。(六)课题研究的步骤和实施计划课题研究的步骤,就是课题研究在时间和顺序上的安排。一般情况下,步骤基本上包括方案准备阶段,方案实施阶段,专家论证评价、总结验收和结题三个阶段。研究的步骤要充分考虑研究内容的相互关系和难易程度,一般情况下,都是从基础性问题开始,分阶段进行,每一阶段从什么时间开始,至什么时间结束都要有规定。每一阶段的工作任务和要求,不仅要胸中有数,还要落实到书面计划中。从而保证课题研究按时保质保量完成,课题研究的管理也可据此对课题研究进行检查、督促和管理。怎样组织实施?切实规范课题研究档案管理。完整、系统、准确的课题研究档案既是研究成果的展示,也是课题鉴定的重要依据。因此,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要善于形成和积累资料,建立好课题研究档案。课题研究档案资料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1)计划性资料。包括课题总体研究设计、实验研究方案和阶段性研究计划等。(2)教程性资料。主要是按计划开展研究的阶段性记录。如实验课教案,典型实验课记录,课外活动的设计,实验教师的观察、随笔,以及社会、家长、学校、学生的反应等。(3)专题性资料。如根据课题研究的需要所举行的专题研究、专题讲座和专题报告等研究资料。(4)效果性资料。包括个案变化及群体变化的资料。如测试成绩的统计分析,试卷及有价值的学生作业、作品和制作等成果,以及反映成果的音像资料等。(5)总结性资料。包括各学期、学年总结或专题研究的总结、论文和报告等。在具体进行研究资料归档时应注意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注意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要注意积累原始资料,及时做好记录,一般不要事后补记。即使追记,也要绝对尊重客观事实。二是注意资料的完整性、系统性。实验记录要详细。实验因子是如何操纵的,无关因子是如何控制的并发生了哪些变化,都应完整、系统地记录下来。三是注意建档的科学性、适用性。要分门别类,列出目录,认真填写归档说明,突出重点,便于查找。在课题研究档案方面,我们应努力做到全,有全面的资料;要做到细,既有宏观的,又有微观方面的资料;要做到勤,要勤于及时积累,整理资料。(七)课题预期的成果与表现形式课题研究成果预测即研究过程可能出现哪些情况、问题研究会带来什么成果有什么对策课题研究的成果形式包括研究报告、教育论文、专著、软件、课件等多种形式。课题不同,研究成果的内容、形式也不一样,但不管形式是什么,课题研究必须有成果,否则,就是这个课题没有完成。在开题报告中设计出成果形式,可以使研究者明确将来用什么表现研究成果,以便从开始就可以着手努力积累材料、构思框架、进行分工,以利于研究成果的顺利问世。同时也有利于课题管理者据此对课题进行检查验收。教师对于自己研究结果的表述,不宜脱离自身的实际可能性去追求晦涩的理论阐述,应该力求避免空洞、抽象和程式化,而要通过生动的案例和个性化的语言来叙述自己的实践、提炼自己的经验、体现自己的特点。允许教师用自己的表现方式来展示成果。特别是允许教师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课题成果。小课题研究怎样表达研究成果?研究报告、论文是小课题研究成果的主要表达方式,但不是唯一的表达方式。中小学教师自始至终是生活在教育科研的现实场景之中的。其研究也应有自身独特的研究表达方式——日志、叙事、案例、反思等,这些方式便于操作,与教师工作实践相辅相成,能很好地解决工作与研究的矛盾,是教师教育教研活动的重要载体。它们既可以成为教师教科研活动过程的记录,也可以成为教育科研活动成果的表达方式。因此,我们都应做研究型的教师,要善于将自己的研究成果用恰当的方式表达出来,让研究为我们的教学生涯注入无限的生命活力。1、“教育日志”是教师对教育教学生活事件的定期记录,是用语言符号和文字梳理自身的行为,记载真实的生活场景,有意识地表达自己。通过撰写教育日志,教师可以定期回顾和反思日常的教育教学情境,地了解自己的思想和行为。2、“教育叙事”是以自我叙述的方式来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并通过反思来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其基本特征是研究者以叙事讲故事的方式表达自己对教育的理解和解释,它不直接定义教育是什么,也不直接规定教育应该怎么做,而是让你从一个或多个故事中体验到教育是什么或者教育应该怎么做。3、“教育案例”是教育教学过程中含有问题和疑难情境在内的真实发生的典型性事件。写作教育案例对教师有以下好处:①案例写作为教师提供了一个记录自己教育教学经历的机会;②案例写作可以促使教师更为深刻地认识到自己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③案例写作可以促进教师对自身教学行为进行反思,提升教学专业水平;④案例写作为教师之间分享经验、加强沟通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式。4、“教育反思”是个体对自身教育观念及行为的认识、监控和调节。美国学者布鲁菲尔德认为:“反思性实践过程的核心是通过不同的视角来观察我们是怎样思考和工作的。”教育反思的类型很多,有专题反思与整体反思,即时反思与延时反思,课前反思、课中反思与课后反思等。怎样总结反思?总结反思的目的在于改进。在总结反思方面,一是要对整个课题研究进行系统描述,勾勒出从确定问题、制订方案到组织实施的整体情况,二是要对课题研究的过程和结果进行判断和评价,并对有关现象和原因做出分析和解释,找出计划与结果的不一致性,进而确定原有的研究问题、研究计划和下一步的计划是否需要做出修正、改进,以及需要做出哪些修正、改正。反思的要求是:第一,以研究问题为基点。需要针对原来的问题具体地反思。通常反思的方式是:我们是否解决了原来的问题?或在多大程度上解决了原来的问题?还有哪些问题需要在下一步的计划中得到解决?等等。第二,以研究计划为参照。结合研究计划来反思,具有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方面是有助于考察原有研究计划的合理性。如果通过研究实践,未能解决现实的问题或改进原有的实践。如果通过研究实践,未能解决现实的问题或改进原有的实践。教师就需要进一步思考:这一状况是否与研究计划有关联?在多程度上有关联?由此是否可以判定原有计划是失当的,以至于可以放弃原有计划?等等。另一方面是有助于完善下一步的研究计划。无论原有计划的合理性如何,都能对下一步的计划提供参照的价值,因为我们在后续的计划中可以汲取其合理性的方面,摒弃其失当的或不合理的内容。第三,以改进实践为归宿。小课题研究是从教育实践的问题开始的,最终走向教师实践的改进。因此,在研究过程中,要思考教师的教育教学素养是否得到了提升?是否增进了教育教学实践的合理性?是否促进了学生的发展?是否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八)课题研究的组织机构和人员分工课题小组成员如何分工合作,在方案中,要确定课题组长、课题组成员以及分工。课题组组长就是本课题的负责人。课题组的分工必须明确合理,让每个人了解自己的工作和责任。当然在分工的基础上,也要注意全体人员的合作,大家共同研究,共同商讨,克服研究过程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同时,还要注意课题组成员的整体素质与水平,尤其是课题负责人的水平。如果课题组成员和负责人既没有理论又没有实践经验,这个课题就无法很好地完成,也就难以得到批准立项。(九)课题研究的经费及设备条件需要任何研究都需要一定的研究经费和设备条件,教育研究也不例外。对课题研究有价值的资料,如有关测验题和问卷题等研究工作与材料、经费预算及设备条件的需要,必须写清。但要实事求是,不能多多益善,胡写乱要,要加强管理,监督使用。总之,科研课题开题报告是研究人员科研知识和能力的“缩影”。只有重视并认真、科学地做好研究课题方案的设计,制定好开题报告,才能为获取教育科研优秀成果打开成功之门。

㈤ 结合《小学语文课堂学习研究与评价》课程的学习,用具体教学案例谈一谈如何构建以学为主的有效课堂

从说文解字的角度来分析语文:语=言+吾;文即纹。看明白了吧,答案很简单,就是说出自我真实的想法,特别要注意“真”这非常重要。万建归宗,就这么简单。

㈥ 在《 小学语文教育研究》里作文评改主要有哪些方法各有什么特地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的实践与体会 人类已进入信息时代,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正在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学习方式。教育部长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在开好信息技术课程的同时,要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鼓励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 我国教育部已决定,分三个层面在全国中小学推进信息技术教育,同时要加强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这个决定对于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将极大地影响教育的现状。因为只有这样,教师才能进一步从自己学科的角度来研究如何使用信息技术来帮助自己的教学,把信息技术融入到小学其它学科教学中——就象使用黑板、粉笔、纸和笔一样自然、流畅,这就是“课程整合”的核心。它的研究与实施将为学生主体性、创造性的发挥创设了良好的基础,使学校教育朝着自主的、有特色的课程教学方向发展。 本人结合我校承担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国家重点课题《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子课题《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就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整合的进行了研究与实践,现将一些体会总结如下。 所谓信息技术与小学课程整合,就是通过小学学科课程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教与学融为一体,让内容丰富的学科课堂教学作为信息技术的有效的载体,又把信息技术作为学科课堂教学的一种崭新的支撑,提高学与教的效率,改善学与教的效果,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朝基础教育现代化的目标靠拢。 一、以人为本,探索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的新途径。 在实践中我们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以计算机、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为手段,以先进的教育科学理论为指导,探讨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学科整合的途径、方法。经过研究学生不论在提高学生识字和用字的能力方面,还是在阅读、作文方面都有了一定的突破,不仅促进了语文教学结构的改革,较大幅度地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而且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的同时提高了信息素养。 (一)识字教学方面 识字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由于汉字音、形脱节、字型多,结构复杂,类似性大,多音多义字不少,学生学习起来有很大的困难。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的融合,尤其是使用计算机多媒体识字教学软件(课件),学生可以通过这些软件(课件)自由选择学习生字的笔画、笔顺、部首、间架结构、正确读音和汉字编码,同时跟随教学软件进行听、说、读、写、打(打字)的训练,通过人机交互进行自我学习、自我检查和自我提高。 (二)阅读教学方面 在阅读教学中,要完成教学目标,关键是要让每个学生都能全身心参与学习过程。在信息技术环境中,学生有充分的时间主动感悟、搜集和分析相关的信息,对所学的问题进行思考、讨论,提出各种假设并努力加以验证,再经过引导步入新的知识境界。使学习主体参与教学,形成发现问题——积极探究——追求创意的模式,促进学与教的优化。具体表现为:首先,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对教材进行分析找出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点”来,把教学内容细化为具体“学习任务”,通过“校校通”或“校园网”用课件、网页等形式呈现给学生;学生接受了学习任务以后,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个别化和协作式相结合的自主学习,并利用信息技术完成任务;最后,师生一起进行学习评价、反馈。如:《小猴子下山》的教学过程: 1、朗读入手,整体感知,体会特点。学生在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通过有感情地自读课文找出小猴子下山后都做了些什么,找出文中描写小猴子特点的词句。 2.创设情境,自主理解。根据课文内容,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段课文,通过计算机打开教师自制的课件,自主学习理解相关段落。教师先要求学生从文中圈出描写小猴子动作的词:掰、扛、扔、摘、捧、抱、追。要求学生各自通过操作看小猴子做的这些动作,再自己做做这些动作,分析扛、捧、抱的不同之处。然后请一位学生朗读课文,其它学生用上“桃子、玉米、西瓜”等学具上台表演课文内容:小猴子掰玉米扛玉米,摘桃子捧桃子,摘西瓜抱西瓜,看到小兔追小兔,以及小猴子空手而归的扫兴样子,掀起了课堂教学的高潮。学生通过说说演演,深刻地理解了这些动词。表演的学生把“扛、捧、抱”等动作演得准确而传神,活灵活现。看的学生津津有味,兴趣盎然,注意力格外集中。这样促使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加深了对词语的准确理解;同时使学生的认识水平得到了提高,思维得到了发展。 3.讨论汇报,深化理解。最后老师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先将小猴子的行为与小学生的实际挂钩,这种由物及人,从课文内容到生活实际的过渡,是同一现象的类比,属生动直观的感性认识,易被学生接受。再引导学生认真讨论,阐明自己的观点,把感性认识升华为理性认识,从中悟出一个道理,实现了认识过程中的第一次飞跃。然后,用“不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有始有终,认认真真地去做,做完一件再做另一件,这样才能有收获”的哲理指导学生日常行为。这一教学过程既体现了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又进行了思想教育。 阅读教学不能用固定的教学模式,要根据课文的内容和体裁而定。在教学古诗文时,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初步感知诗句,之后学生独立探究、互相协作,运用信息技术提供的广阔空间自主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并以多种形式汇报交流学习结果。学生有的把自己在网上查阅的背景资料说给同学们;有的把诗做成多媒体电子幻灯片展示给大家;还有的把自己熟悉的歌曲调子用在这首诗上唱出来;更有想象丰富的学生把自己学了某一句诗的感受谈出来。学生展开的想象翅膀,填补了诗中的空白,有利于领略诗人对思想感情的含蓄表达,正确理解其意。 (二)作文教学方面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我们在课程整合中也做了大胆的尝试。首先,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无论是打草稿、写文章,还是检查语法,都能较为方便地在计算机上进行。同时,在使用电子媒体工具的写作中,让学生能够使用符号、图像、声音乃至三维动画等各种形式创作出丰富多彩的写作内容。比如在科学、数学的写作中插入专业符号,在艺术与科学的写作中配上插图等。在这种模式下写作的学生,比使用传统的写作工具更能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其次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运用多媒体教学软件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兴趣,让学生看情境讲述或看情境写话。利用多媒体软件的友好交互界面和多媒体的超文本结构,采用网上互评、互议、互改的方式,让学生开展协作学习,提高鉴赏能力及写作水平,同时,培养学生收集、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积累写作素材。比如:学生在上描写景物的作文课时,教师让学生上网自由搜索,选择自己喜欢的景点资料,包括文字、图片、声音、视频资料等,像世界之窗、民俗文化村、野生动物园、黄山、故宫、颐和园等旅游风景区都有自己的网页。在这种教学环境中学生表现出很高的参与热情,写出了很多高水平的文章,收到了传统作文教学无法比拟的效果。 课程的整合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获取知识、提高能力的方式和渠道。学生到社会中搜集民间故事,到街头去搜集广告牌的错别字,到图书馆去查阅资料,到网上去说自己想说的话,探讨自己喜欢的问题,这些都可以成为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的新途径。

㈦ 小学各个学科教学目标之间有什么联系

课堂教学目标设计主要依据布鲁姆的目标分类知识和加涅的学习分类理论。加涅的学习分类理论把学习结果分为三类认知、态度、动作技能,其中认知又分为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三方面。根据学习结果的特点,他把教学目标分成了五种类型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态度。

结合具体的语文教学而言,研究者指出学生的语文素养可以用加涅的五类学习结果予以教完美的解释。言语信息在语文课程中主要表现为语文知识,主要指“语修逻文”方面的知识课文内容知识,指文章所陈述或蕴含的道理课文背景知识,指有关课文时代背景、作者生平与写作意图的知识。语文智慧技能是运用语言文字正确表述自己的思想的技能,主要体现在字词句篇的掌握之中,学生通过字词学习、句子学习、篇章学习获得字词句的积累,语感,识字写字,口语交际能力等。

语文认知策略是一套如何学习语文的程序,主要指语文学习的方法和习惯,如识字、阅读、写作的方法等。语文动作技能主要包括发音技能和书写技能。语文情感与态度主要指教材中的课文蕴含了许多情感态度方面的内容,包括道德和审美等。

加涅的学习分类结果主要对认知领域目标水平进行了划分,而布鲁姆等人则将教育目标按照预期学生学习之后所发生变化的行为分三个领域认知、情感、心因动作。

【借鉴布鲁姆的理论,结合我国的教育实际,新课程改革确立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其中“知识与能力”的“知识”目标分为了解、理解、应用三种水平,“能力”目标分为模仿、独立操作、迁移三种水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分为经历感受、反应认同、领悟内化三种水平“过程与方法”指运用相关的认知策略在达到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各教学目标水平的过程中获得的能力。

㈧ 小学教育的论文选题有哪些

你要看一下你自己究竟研究的是哪一方面,您小学教育只是代表你的专业,要看你具体研究的哪一个专业方向,跟你所擅长的去确定题目,你也可以找你的老师去商量。

阅读全文

与中小学语文课堂评价研究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浏览:59
变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660
2011台州中考语文 浏览:250
识字一的教案 浏览:85
语文作业本凡卡答案 浏览:619
300书信作文大全 浏览:227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补充成语ppt 浏览:891
爱的方式作文开头结尾 浏览:694
端午节的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70
3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答案 浏览:265
高考语文与小学的联系 浏览:965
2015北京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979
双分点地步法教学 浏览:714
小学二年级作文辅导课 浏览:693
关于成功条件的作文素材 浏览:848
建军节作文的结尾 浏览:88
五年级下册语文mp3在线收听 浏览:696
ie教案6 浏览:907
三年级语文培优补差计划 浏览:679
二胡独奏一枝花教学 浏览: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