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小学语文 > 小学语文蜂

小学语文蜂

发布时间:2021-03-11 11:08:14

㈠ 小学三年级语文,蜂的诗意

不论平地与山尖, 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 为谁辛苦为谁甜? 【诗文解释】回 无论是平地还是山尖答,凡是鲜花盛开的地方,都被蜜蜂占领。它们采尽百花酿成蜜后,到头来又是在为谁忙碌?为谁酿造醇香的蜂蜜呢...
这首诗赞美了那些终日辛勤劳动、为国家创造财富的人们,讽刺了那些不劳而获、剥削别人的统治者。
诗的前两句写的是蜜蜂采集百花、酿造蜂蜜的情景,无论是在平原还是在高山,都有它们忙碌的身影,这和封建社会中千千万万的普通劳动人民,祖祖辈辈辛辛苦苦地劳动的情景很相似。后两句诗人使用问句结尾,引发读者的思考。蜜蜂终日辛苦,到头来是为谁酿造出这甜蜜的蜂蜜呢?诗人其实是说蜜蜂一无所获,这正如劳动人民们成年累月地劳动的成果,都被统治者掠夺而去。
全诗用蜜蜂比喻劳动人民,抒发了对剥削者的痛恨和斥责,深刻有力。

小学语文第15课,蜜蜂

从你第15课课文里面找就行

㈢ 请问字哪里找小学课文<<蜜蜂>>的原文

直接网络搜索“小学课文《蜜蜂》”,搜索结果中就有所要的原文。

1、[人教版课标本第五册课文]

蜜 蜂
听说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无论飞到哪里,它总是可以回到原处。我想做个试验。
一天,我在我家花园的蜂窝里捉了一些蜜蜂,把它们放在纸袋里。为了证实飞回花园的蜜蜂是我放飞的,我在它们的背上做了白色的记号。然后,我叫小女儿在蜂窝旁等着,自己带着做了记号的二十只蜜蜂,走了两里多路,打开纸袋,把它们放出来。那些被闷了好久的蜜蜂向四面飞散,好像在寻找回家的方向。这时候起风了,蜜蜂飞得很低,几乎要触到地面,大概这样可以减少阻力。我想,它们飞得这么低,怎么能看到遥远的家呢?
在回家的路上,我推测蜜蜂可能找不到家了。没等我跨进家门,小女儿就冲过来,脸红红的,看上去很激动。她高声喊道:“有两只蜜蜂飞回来了!它们两点四十分回到蜂窝里,满身都是花粉呢。”
我放蜜蜂的时候是两点整,也就是说,在四十分钟的时间里,那两只小蜜蜂飞了两里多路,这还包括了采花粉的时间。
天都快黑了,我们还没见到其他蜜蜂飞回来。第二天我检查蜂窝时,又发现了十五只背上有白色记号的蜜蜂。这样,二十只蜜蜂中,十七只没有迷失方向,准确无误地回到了家。尽管它们逆风而飞,沿途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但它们确确实实飞回来了。
蜜蜂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而是一种我无法解释的本能。

2、[冀教版第六册课文]

蜜蜂

我希望能够更多地了解关于蜜蜂的故事。我曾听人说起过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无论它被抛弃到哪里,总是可以自己回到原处。于是我想亲自试一试。
有一天,我在屋檐下的蜂窝里捉了四十只蜜蜂,叫我的小女儿爱格兰在屋檐下等着,然后我把蜜蜂放在纸袋里,带着它们走了二里半路,接着打开纸袋,把它们抛弃在那里,看有没有蜜蜂飞回去。
为了证实飞到我家屋檐下的蜜蜂是被我扔到远处的那群,我在它们的背上做了白色的记号。在这个过程中,我的手不可避免地被刺了好几下,但我一直坚持着,有时竟然忘记了疼痛,只是紧紧地按住那蜜蜂,把工作做完。结果有二十多只蜜蜂受到损伤。
当我打开纸袋时,那些被闷了好久的蜜蜂一拥而出,向四面飞散,好像在寻找回家的方向。
放走蜜蜂的时候,空中吹起了微风。蜜蜂们飞得很低,几乎要触到地面,大概这样可以减少风的阻力。可是我想,它们飞得这样低,怎么可以眺望到它们遥远的家园呢?
在回家的路上,我想到它们面临的恶劣环境,心里推测它们一定都找不到回家的方向了。可是没等我跨进家门,爱格兰就冲过来,她的脸红红的,看上去很激动。她冲着我喊道:“有两只蜜蜂飞回来了!这;它们在2点40分的时候到达窝里,还带来了满身的花粉。”
我放蜜蜂的时间是2点整。也就是说,在40分钟的时间里,那两只小蜜蜂飞了二里半路,这还不包括采花粉的时间。
天快黑的时候,我们还没见到其他蜜蜂回来。第二天,我检查蜂窝时,又发现有十五只背上有白色记号的蜜蜂回到窝里。这样,有十七只蜜蜂没有迷失方向,它们准确无误地回到了家。尽管空中吹着逆向的风,沿途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但它们确确实实是回来了。也许是它们怀念巢中的小宝贝和丰富的蜂蜜。凭借这种强烈的本能,它们回来了。这不是一种超常的记忆力,而是一种无法解释的本能,这种本能正是我们人类所缺少的。


作者简介:

让·亨利·卡西米尔·法布尔(Jean-Henri Casimir Fabre)(1823-1915),法国著名昆虫学家,动物行为学家,文学家、昆虫科学家。被世人称为“昆虫界的荷马(相传荷马为古代希腊两部著名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的作者)”,昆虫界的“维吉尔”。

㈣ 学习小学三年级语文蜜蜂这种伟大精神和品格受到了什么启示

不论平地与山尖,

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

不知辛苦为谁甜。

记忆中的这首诗已经忘记了作者哪朝哪代,姓字名谁,只知道这是一首咏叹蜜蜂的诗,诗写得很平淡,平淡之中透露出由衷的赞叹,也流露出一种伤感和无奈。

蜜蜂的确是一种神奇的小昆虫,它酿造的蜂蜜为人类带来多少甜美!从古到今,有多少文人墨客赞美过它,咏叹过它,已无从知晓,单是近代的散文大家杨朔、秦牧的描述与赞美之词,足以令我们对蜜蜂产生好感。更何况,制糖企业的整个工艺流程同蜜蜂酿蜜的过程何其相似!

清晨,太阳刚刚露出笑脸,蜜蜂就迎着朝阳,身披霞光,飞向花丛,开始了一天的劳作。

蜜蜂采蜜时的辛勤令人无法想象。有人曾计算过,采回一公斤酿蜜的原料,一个蜜蜂就要在蜂房与花丛之间往返十五万个来回,必须在一百万朵花上采集原料。假如蜜蜂采蜜的花丛同蜂房的距离平均是一公里半,那么,一只蜜蜂采一公斤蜜,就得飞上四十五万公里,差不多等于绕地球赤道飞行十一圈,这是何等惊人的数字啊!

采集原料如此艰辛,酿制蜂蜜也并不轻松,也需多道工序,也有一条长长的流水线。它们每两个小工蜂组成一个协作小组,一个先把原料的甜汁吸到自己的蜜胃里,经过蕴酿,过一会儿吐出来。另一个就伸出舌头来,把这些蜜汁吸到自己的蜜胃里,然后,再吐出来,由另一个再吸进蜜胃里,就这样,它们相互交舌吞吐,经过一百到二百四十次左右,甜汁变蜜汁,蜜汁才被酿制成又香又甜的蜂蜜。但是,这还没有完成最后的酿蜜过程。为了浓缩蜜汁,它们还要长时间扇动着翅膀,使蜜汁风干。它们不仅把全部的劳动成果献给了人类,还酿制出营养丰富的蜂乳,用来喂养蜂王和幼蜂,而自己却只吃用花粉和花蜜做出的蜂粮。

多可爱的小生灵啊!对物质世界无奢望,对人类无所求,给人给这个世界的却是极好的,极甜美的东西。从人类的角度而言,这是典型的吃苦耐劳、先人后已、甘愿牺牲、无私奉献的精神和品格,在这个充满万物的生命的世界里,它是渺小的,却又多么高尚啊!

据有关资料介绍,蜜蜂的生命是极其短暂的。蜂王可以活三年,而不停劳作的工蜂从初生到死亡,能活五十多天,寿命最长的顶多也只能活六个月。蜜蜂轻易不蜇人,当遇有危险时,它会豁出生命向敌方进攻,当它蜇完了敌方,它自己就耗尽了生命,也活不久了。此举让人觉得可怜,又令人感到不可思议。那些正常的,自然死亡的蜜蜂呢?它一旦感觉自己力竭气衰,就再也不飞回蜂巢,悄悄找一个去处,静静地死去,真是“生如夏花之烂漫,死如秋叶之静美”!

蜜蜂之死,带有一定的悲剧性的崇高感。

我想,在蜜蜂的王国里,生命的三年、六个月乃至五十天,同人生百年的意义应该是完全相同的吧?从蜜蜂身上让我感觉到;生命的价值不在于时间的长短,有长度更要有宽度宽度。

在这个世界上,我们人类同蜜蜂等一切万物都是一样的,都只不过是匆匆的过客。其实我们人类都在同蜜蜂一样不断地做着这样的努力,都在用自己的行动来证明:在这个世界上,我来过一趟,走过一遭,这个世界曾留下我生命的痕迹,我对这个世界还曾做过一些有益的事情,甚至还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白走一回,没白活一回!

㈤ 小学三年级语文课本中蜜蜂课文得出一个什么结论

在这个世界上,我们人类同蜜蜂等一切万物都是一样的,都只不过是匆匆的过客。其实我们人类都在同蜜蜂一样不断地做着这样的努力,都在用自己的行动来证明:在这个世界上,我来过一趟,走过一遭,这个世界曾留下我生命的痕迹。

㈥ 小学语文六年级评价手册《蜂》阅读答案

说题!!!!!!!!!!!

㈦ 老师叫我在小学语文学科课堂五分钟上写古诗《蜂》的理解

《蜂》是晚唐诗人罗隐创作的一首咏物诗,也是一首寓理诗。这首诗赞美了蜜蜂辛勤劳动的高尚品格,也暗喻了作者对不劳而获的人的痛恨和不满。这首诗艺术表现方面的特点为:欲夺故予,反跌有力;叙述反诘,唱叹有情;寓意遥深,可以两解。


作者:罗隐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译文
无论是平地还是山峰,无限花开的风光,都被蜜蜂占领。
它们采尽百花酿成蜜后,到头来又是在为谁忙碌、为谁酿造醇香的蜂蜜呢。

赏析:
罗隐的咏物诗“切于物”而“不粘于物”,往往别出心裁,独具寓意,讽刺深峻犀利又耐人寻味。清沈祥龙《论词随笔》云:“咏物之作,在借物以寓性情,凡身世之感,君国之忧,隐然蕴于其内,斯寄托遥深,非沾沾焉咏一物矣。”罗隐正是在对物象深入细致的观察基础之上,对所咏之物融进他强烈的家国之忧与身世之慨,刺时讽世使得其能在晚唐诗坛脱颖而出。《蜂》通过吟咏蜜蜂采花酿蜜供人享用这一自然现象,表现了他对社会和历史问题的思考。
前两句写蜜蜂的生存状态,在山花烂漫间不停穿梭、劳作,广阔的领地给了它们相当大的施展本领的空间。“不论”“无限”,蜜蜂在辛勤劳动中“占尽风光”,简单写来看似平平无奇,纯行直白,几乎是欣赏、夸赞的口吻,实则是匠心独运,先扬后抑,为下文的议论做出了铺垫。
后两句紧乘“蜜蜂”这一意象,把它象征的“劳动者”意象加以引申、扩大,发出“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的一声叹息。同时也提出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已采的百花酿成蜜,辛辛苦苦的劳作终于有了可喜的成果,话锋一转,这般辛劳到底又是为了谁呢?在当时黑暗腐朽的社会里,为的正是那些不劳而获、占据高位、手握重权的剥削者,此中的讽意不言而明。诗人以反诘的语气控诉了那些沉迷利禄之人,感喟良久之余不禁又对广大的劳苦人民产生了矜惜怜悯之情,从另一个侧面对这种劳者不获、获者不劳的不平现实加以嘲讽和鞭笞,在为劳动人民鸣冤叫屈的同时也是对自己久沉下僚、大志难伸的境遇予以反省,表达对唐末朋党倾轧、宦官专权、战乱频仍、民不聊生的社会现象更深的痛恨之情。
这首咏蜂诗运用象征的手法、设问的形式反映了劳动者不能享受其劳动成果的社会现象,与张碧《农夫》中的“运锄耕劚侵星起”“到头禾黍属他人”以及梅尧臣《陶者》中“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可作同一理解,都是叹苦辛人生之历练,社会世道之多艰,于人于己都是一番深省之言。
罗隐此篇歌咏“蜂”之作,在艺术表达形式上独具特色。以“蜜蜂”为张本,所咏之物形神兼备,更为难得是所咏之物兴寄明显、寄慨遥深,“不粘不脱,不即不离,乃为上乘”(《带经堂诗话》),追求“神似”的工艺正如严羽《沧浪诗话·诗辨》云:“诗之极至有一,曰入神。至矣,尽矣。蔑以加矣。”体物工妙,词近旨远,夹叙夹议的手法配合默契,语言叙述中不尚辞藻,平淡而具思致,清雅辅以言深。

㈧ 小学语文蜜蜂引路列宁是个什么样的人

是个聪明,善于观察的人

㈨ 小学三年级语文《蜜蜂》

验证蜜蜂是否有辨别方向的能力
放飞蜜蜂
蜜蜂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而是一种我无法解释的本能

阅读全文

与小学语文蜂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浏览:59
变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660
2011台州中考语文 浏览:250
识字一的教案 浏览:85
语文作业本凡卡答案 浏览:619
300书信作文大全 浏览:227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补充成语ppt 浏览:891
爱的方式作文开头结尾 浏览:694
端午节的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70
3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答案 浏览:265
高考语文与小学的联系 浏览:965
2015北京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979
双分点地步法教学 浏览:714
小学二年级作文辅导课 浏览:693
关于成功条件的作文素材 浏览:848
建军节作文的结尾 浏览:88
五年级下册语文mp3在线收听 浏览:696
ie教案6 浏览:907
三年级语文培优补差计划 浏览:679
二胡独奏一枝花教学 浏览: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