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教研论文交流 小学语文怎么进行深度学习
深度学习为有效课堂提供了新的方向和思路。从理论上说,深度学习是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一种学习方式,是在理解学习的基础上,学习主体能够批判性地学习新知识、新理论,学习的感受、感知与感悟有机地融入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中,进而提升学习层次,强化学习能力,去适应新情境、探究新问题、生成新能力的综合学习。[1]它是有效学习、高效学习的必然要求。
为了帮助学生在美好的语文世界里倘佯、想象、创造、发展,不断吸引学生投入深度学习,我们要让语文课堂成为一个磁力充足的强“磁场”。笔者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探索,发现了促进深度学习的几个有效策略:
一、多角度建设:让深度学习“磁场”更丰厚
语文教学要“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养成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2]。我们应从不同角度去建设文本教材,既要利用丰富的生活资源,也要融入学生的主观创造,促使学生变被动的文本“接受者”,成为文本“创造者”、“享受者”。
1.删“繁”就“简”,话题提炼突出“精”字。要想让学生进入深度学习,进行个性化的感悟,教师需从课文众多的信息中提炼出最本质的核心信息(最具有教与学价值的“精华”),它可以是一个字词、一个句段、一个技能点、一个情感点等等。教师可通过一个精当的、观点鲜明的话题,来切入文本建设。
2.由“薄”变“厚”,资源整合突出“巧”字。语文教学要引导学生走进生活,博览群书,开阔眼界,扩展视野。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既要重视文本的规定性,又要补充教材,拓展内容,重组资料,要充分利用、合理开发、有效整合各种资源,实现对教材、课堂、教师自身的不断超越。
3.由“静”变“动”,实践方式突出“活”字。为了进一步强化和内化文本内容,可开展一些语文实践活动,如当小导游、演课本剧等,通过师生共同研读文本、挖掘语言实践点,让活动过程本身也成为一份丰厚的课程资源。这些活动过程促使学生应用语言、内化语言,使学生真正将学习的感受、感知与感悟有机地融入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中,进而提升学习层次,强化学习能力,适应新情境、探究新问题、生成新能力。
二、多方面激活:让深度学习“磁性”更强烈
层次性需要是发展性教学主体参与内在机制的动力性环节。无论是利用超出学生预期的“新异刺激”去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还是挖掘文本空白,精心营造拓展空间……教师通过把目光“锁定”在学生的学习内在需要上,呵护童心,满足他们与生俱来的“四心”——好奇心、好动心、好胜心、创造心,通过多方面激活,让深度学习的“磁性”更强烈,促使学生更好地享受语文课堂学习。
例如,一位教师教《清平乐·村居》(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时有这样一个片段:
师:读着“醉里吴音相媚好”,你仿佛看到翁媪在干什么,彷佛听到他们在说些什么呢?
(同桌同学边想象边进行分角色模拟表演,师指生上台表演。)
生1(媪)拍拍生2(翁)的肩膀:老头子,你一生都是我们家的顶梁柱,现在好了,三个儿子多能干啊!
生2(翁)拉着生1(媪)的手:老婆子,你才能干呢,给我生了三个好儿子啊!
师:就这样,老两口聊啊聊,这让我想起了一首歌:一路上收藏点点滴滴的欢笑,走到以后,坐着摇椅慢慢聊……此情此景可以凝聚成一个字,那就是——
生:媚。
师:不仅她媚,他也媚,这就叫——
生:相媚好。
师:这是怎样一个“醉”呀,因媚而醉!
多么精彩的一个教学片断!教者引导学生在充分想象的基础上,入情入境,品析演绎,语文味十足。
儿童的内心是最无拘无束的,语文教学就要为课堂的有限时空注入无限的张力,增强课堂活力。教师应通过多种途径,把语文课上得生动些、活泼些,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玩。我们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求,激活了学生的学习需要,何愁学生不自然而然地走进深度学习呢? 三、多层次推动:让深度学习“磁力”更充足
实践证明,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四方面来不断增强学习“磁力”。
1.把握一个前提——深度参与,激活新知
要让学生进入深度学习状态,首先需要激励学生深度参与,只有深度参与,所学的知识才能被激活。我们可以在课堂上组织专题探究、主题拓展、观点争鸣、小组讨论等。如:《秦兵马俑》(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一课,可以设计表格式导读学案,从“课文介绍了哪几种兵马俑?各有什么特点?分别是如何抓住特点进行具体介绍的?”这几方面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课堂展示时,通过学生活动的参与面、探究的纵深点、思维的批判性、建构的生成度这四方面对学生参与的深度作出评价。
2.突出一个重点——深度思考,获取新知
学生在探究阅读中能否深入思考,取决于教师设计的问题是否精当。我们要层层深入、由表及里地引领学生经历从具体到抽象的转化,
『贰』 小学语文教育研究课题的主要来源有哪些
1、核心素养视阈下的“三核”阅读教学
如何以“语言建构与运用”为专逻辑主线开展阅读教学属,让核心素养的培育落地课堂,江华在《福建教育》撰文总结了“三核”阅读教学的实践经验,即基于“核心素养”设计“核心问题”,围绕“核心问题”搭建“核心结构”,有效组织课堂学习。
2、语文深度阅读教学的三个维度
深度阅读教学应以文章学、阅读学和思维科学为依据,深入到文章本体的内部,同时还要培养学生高层次的阅读能力,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
3、文本解读“三境界”
文本解读是语文教师的基本功,最能彰显语文教师的“功力”,历来为人们所重视。刘建功在《语文教学与研究》撰文提出,文本解读有一定的主观色彩。
『叁』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的现状
新课程改革六年来,语文阅读教学在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学方法、教学形回式上发生了重答大变化,但由于阅读教学的应试负担过重,功利目的过强,缺乏有效指导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使中小学生读书量普遍不够,读书时间少;课堂阅读教学仍以知识体系为主,过多注重词句、段落、写作方法等的分析和指导,讲问过多,忽视对阅读整体性的把握;对学生的阅读缺乏有人文意义的主题引领和深度指导,使阅读杂乱无章和浅尝辄止;忽略学生阅读时的独特思想感受和情感体验,形成共性突出、个性缺乏的阅读结果;忽视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使阅读成为暂时性功利的短期行为,最终使语文阅读形成重功利、轻发展;重共性、轻个性;重继承、轻创新;重认知、轻情感的反文化特征,造就有知识、没文化的阅读者。
由此可见:当前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在阅读目的、阅读内容、阅读方法、阅读数量、阅读时间等方面都存在着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的解决,将会在不同程度上会导致学生阅读能力的弱化,人文精神的缺失乃至民族文化的退化。
具体到各地区的现实,各地区中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的不平衡,学生阅读能力、阅读习惯、人文素养的不均衡发展的现状,
『肆』 小学语文教学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哪几个方面
太多了。
1.作文教学,比较大众化的课题。
2.阅读,同上。
3.学生写字研究。内如坐姿,握笔姿容势,笔种,纸张等对
写字的影响。
4.学生阅读速度与记忆。
5.小学生思维,心理对阅读写作的影响的研究。
6.学生背书方法的研究。
7.课堂提问问题设计研究。
9 课堂评价研究。
等等诸如此类,任何与语文有关的皆可。
『伍』 小学语文课堂如何实现深度学习
小学语文怎么进行深度学习
深度学习为有效课堂提供了新的方向和思路。从理论上说,深度学习是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一种学习方式,是在理解学习的基础上,学习主体能够批判性地学习新知识、新理论,学习的感受、感知与感悟有机地融入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中,进而提升学习层次,强化学习能力,去适应新情境、探究新问题、生成新能力的综合学习。[1]它是有效学习、高效学习的必然要求。 为了帮助学生在美好的语文世界里倘佯、想象、创造、发展,不断吸引学生投入深度学习,我们要让语文课堂成为一个磁力充足的强"磁场"。笔者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探索,发现了促进深度学习的几个有效策略:
多角度建设:让深度学习"磁场"更丰厚
语文教学要"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养成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2]。我们应从不同角度去建设文本教材,既要利用丰富的生活资源,也要融入学生的主观创造,促使学生变被动的文本"接受者",成为文本"创造者"、"享受者"。
删"繁"就"简",话题提炼突出"精"字。要想让学生进入深度学习,进行个性化的感悟,教师需从课文众多的信息中提炼出最本质的核心信息(最具有教与学价值的"精华"),它可以是一个字词、一个句段、一个技能点、一个情感点等等。教师可通过一个精当的、观点鲜明的话题,来切入文本建设。
由"薄"变"厚",资源整合突出"巧"字。语文教学要引导学生走进生活,博览群书,开阔眼界,扩展视野。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既要重视文本的规定性,又要补充教材,拓展内容,重组资料,要充分利用、合理开发、有效整合各种资源,实现对教材、课堂、教师自身的不断超越。
由"静"变"动",实践方式突出"活"字。为了进一步强化和内化文本内容,可开展一些语文实践活动,如当小导游、演课本剧等,通过师生共同研读文本、挖掘语言实践点,让活动过程本身也成为一份丰厚的课程资源。这些活动过程促使学生应用语言、内化语言,使学生真正将学习的感受、感知与感悟有机地融入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中,进而提升学习层次,强化学习能力,适应新情境、探究新问题、生成新能力
『陆』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研究性教学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即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活动,它是一种学习的理论、策略、方法,在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动精神、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化、特性化的发展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我国传统的教学观念就是重知识、重传授、重结果,而研究性学习则重过程、重应用、重体验,它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精神。而语文学科本身具有综合性和工具性特点,它涉及到学生的书本内外、学校内外、家庭内外的多方面内容,涉及到学生的道德水准、思想认识、审美教养、语言文字表达等不一而足,所以研究性学习在语文教学中尤为重要。
那么,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呢?笔者在高二时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取得了较好成效,多个学习小组的研究成果制作成电脑作品,获县一等奖。笔者认为在尝试研究性学习时特别要注意以下几点。
把课堂研究作为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的主旋律。
所谓课堂研究,就是内容在课本,研究在课堂。既可以是教师有计划、有步骤地指导研究,也可以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准课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它不是简单的问答,也不是一般的讨论,而是有课题、有研究、有总结、有报告的研究学习的过程。
课文研究。 直接有效的方法是将课文中的重难点问题或课后练习转换成研究课题。这样,学生对课文比较熟悉,便于开展讨论研究,又可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如莫泊桑《项链》一文中,可以让学生研究主人公玛蒂尔德的性格特征,玛蒂尔德的丈夫路瓦栽的性格特点,以及如果玛蒂尔德的项链没有丢失又会怎么样等。学生通过讨论,认为过去一直简单地把玛蒂尔德当作爱慕虚荣的小资产阶级妇女形象来批判、否定是不太公正客观的。认为她具有诚实、善良、质朴、坚韧、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1)她做衣服时能通情达理,善解从意;(2)尽管想入非非,但无非分之想,没有自甘堕落;(3)能按时归还项链,颇守信用;(4)没有为了占有项链而耍赖的不良想法,恪守道义等。这样,学生就能打破权威,给玛蒂尔德以全新的评价,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实属难能可贵。158班李斌同学负责的学习小组研究分析《失街亭》中的诸葛亮形象,通过上图书馆、上网等方式查阅了大量资料,写出的总结报告观点新颖独到,分析深刻透彻。他们认为诸葛亮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外交家,其品德高尚、智谋过人,是中国历史上杰出人物的代表,但也有自负和临机不决的一面。甚至大权独揽,独断专行,自恃清高,听不进逆耳忠言,错杀魏延等。160班姜政伟同学负责的学习小组研究鲁迅生平,更是成绩突出,制作成20多页的幻灯片,还打印了30多页文稿,分别从“鲁迅生平简介”“鲁迅杂文评价”“鲁迅 小说评价”“空白与繁琐——鲁迅语言艺术评析二题”“结语”等方面加以陈述,很有深度,博得了同学的称赞。这些研究性学习,既源于课堂,又不拘泥于课堂,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极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拓宽了学生的视野——这是一般的语文课堂教学难以做到的。
文学评论。 指导学生写文学评论,是基础研究的最佳方法。因为它给读和写找到了一个最佳的结合点,同样也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再认识、再创造的机会。例如,执教《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一课安排五课时:学生阅读课文1课时,确定课题;课外查阅资料2课时;交流评价2课时。在五个课时中写出文学评论在课堂上交流,既加深了课文的理解,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可谓一举两得。
比较赏析是进行文学评论的重要手段。同中求异,异中求同,它可以帮助学生打通思路,开阔视野。同是爱情诗,裴多菲的《我愿意是急流》与舒婷的《致橡树》就不同。教师可指导学生通过不同的途径查阅资料,充分酝酿,写出文章。
课外内容研究是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最佳体现。
笔者认为:课外研究是高于课本、高于课堂的研究,是“课堂研究”的延伸。过去,老师和学生在课本上特别是试卷上纠缠太多。学生视野不阔,思路不宽,知识不活,“高分低能”。因此,笔者认为语文教师应该树立大语文观(指语文的内容不仅涉及到各门学科的方方面面,而且还涉及到各种社会现象,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走出课本,走出课堂,学生才能真正学好学活语文。而每周一个课时的语文研究性学习为实现这个目标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老师可以自由挥洒才华,纵情享受教学的乐趣;学生可以在知识的海洋自由遨游。
让学生研究课外知识,主要是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对大语文的学习兴趣,教师对此进行适当的引导,并适时加以鼓励。158班樊琳、李竞超、钟精明等三个学习小组分别组织了《研究UFO现象》、《研究曾国蕃》、《千古一帝——秦始皇》的专题,160班郭幸敏、郭雪姝等学习小组则分别组织了《研究南宋爱国诗人陆游》、《建安诗人曹植》专题,都花了不少精力,效果也很不错。几个学习小组的研究成果还获得县一等奖。
此外,学生还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去采访地方领导、环保调查、到农村体验生活,写出内容详实的调查报告。
总之,研究性学习是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它更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如果在技术层面上注意策略,那么必将提高学生的语文研究能力,开创语文教学的新天地。
『柒』 小学语文怎么进行深度学习+博客
当视觉因太多浅表化、碎片化的语文教学而疲惫时,我们很渴望能看到有深度学习的语文课堂。不久前,在南通举行的第五届“中语杯”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初中组)观摩研讨会中,笔者看到了优秀同行为促成语文深度学习而做出的种种努力,很有感触,形成与深度学习路径的相关思考如下:
一方面,执教者在把语文课堂引向深度学习方面做出了有益尝试:
1.及时抓住关键,激发深度学习的兴趣
如果说一堂语文课就是一桌盛宴,那么桌上必定有令人向往的主打菜肴,好的厨师应该推算到食客的期待,在此尽显“烹饪”的功夫。本次活动中来自四川的邓湘娟老师在《定风波》课堂上有这样的环节:
师:有觉得难说或说不明白的句子吗?
生:也无风雨也无晴。
师:到底有没有风雨?(学生沉默)穿林打叶了啊,一蓑烟雨啊!怎么就无了呢?
生:自然界的风雨是有的,人生中却无风雨,从中可以看出作者的乐观和豁达。
师:那么什么是“也无晴”呢?荣耀的时候,显达的时候,风雨是外界的风雨,晴明是外界的晴明,我还是我。这是一种超脱,一种宠辱不惊!
邓老师抓住了“风雨”这个关键词语,启发学生思考“一蓑烟雨”与“也无风雨也无晴”之间是否矛盾。其实这个问题对初中学生来说是有难度的,因为他们既无苏轼那样的复杂经历,也缺乏一定的知识积累和理性思维,所以一开始学生是沉默的。而此时的沉默正标示着学生对这个问题是感兴趣的,他们的沉默正是深度学习的开始。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孙荣颖在《钱塘湖春行》的教学中也有这样一个片段:
生:第二联前一句主要写燕子,后一句“几处早莺争暖树”中的“争”写出了鸟很多。
师:他说鸟很多。
生:“争”写忙碌,显露了春的生机。
师:这里的“几处”能换成“到处”,“谁家”能换成“家家”吗?
生:不可以。这里写出了早春鸟的活泼和作者的惊喜。
孙老师首先抓住了“争”.这个关键字,注意对学生思维的深度挖掘。当学生领会了“争”的含义后,‘教师则用词语置换的方法,进一步启发学生思考“几处”和“谁家”的表达作用,可谓引导得力,且都落在关键处。
如果我们在课堂上能抓住几个关键点,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关注和思考这些点,那么我们的课堂就容易走向深度学习。
2.适时穿插知识,提供深度学习的支撑
美国深度学习的研究者Eric Jensen和LeAnn Nickelsen认为追求深度学习时,教师要想法帮助学生预备与激活先期知识,以实现新知识与学生现有背景知识的联结。本次教学观摩会中,执教者能适时穿插知识点,为学生提供知识基础和思维支撑:
内蒙古许彦老师教学《天上的街市》,在三读诗歌后,介绍写作背景和郭沫若相关作品,这有助于学生深入探寻诗人的内心世界;福建曾艳娟老师教学《梵天寺木塔》,是在体会了该文科学性与文学性结合的魅力之后,再介绍作者沈括和《梦溪笔谈》的,这不仅显得顺理成章,而且会把学生由一篇文章导向一本书的认知;山西李跃魁老师在教学《春》的开始,先从甲骨文和金文中关于“春”的字形分析来探究其涵义,不仅增添了课堂的文化气息,还兴味盎然地把课堂引向了关于春的特点的描述,为学生深入思考作品的内涵提供了铺垫。
3.结合语言训练,明确深度学习的方向
语言与思维如同一个硬币的正反面,它们是相辅相成、不可或缺的,实际课堂教学中的语言训练往往能为深度学习规定方向。广西龙起珠老师执教的《老王》课堂上有这样一幕:
师:请用两个词扩充题目为“____而
一的老王”,想想老王是个怎样的人?
生:慷慨、热心而朴实的老王。
师:“而”在这里前后有转折关系,意思落在后面一个词语上。
生:不幸而善良的老王
师:不幸表现在哪里?哪里又能看出善良?
这里教师借助于讲解“而”的用法,启发学生从前后为转折关系的词语上探寻人物形象的不同侧面,避免了学生思维的天马行空,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陕西邱俊老师在教学《鸟》一文时,有一个环节,很受好评:
师:由“爱鸟”到“不忍看”似乎有矛盾。我们来看看,作者为什么“爱鸟”而又“不忍看”呢?请看屏幕,完成填空:
我爱听____,那____,让我感到____。
我爱看____,那____,让我感到____。
我不忍看____,那____,让我感到____。
我不忍看____,那____,让我感到____。
这个环节,思维的方向明晰,而且把思维训练和表达训练熔为一炉,对学生思维品质和表达能力的提升无疑起到了积极作用,有利于促使学生进入深度学习。
4.提供成熟范例,提升深度学习的层次
初中学生的思维和表达大多还停留在比较浅表的层面上,思考不到位或者表达不完善是课堂的常态,这就需要语文老师给予引导示范,帮孩子们打开思路,让他们有章可循,触类旁通,在模仿和举一反三中激活思维,促使学习由浅层走向深度。本次活动中不少老师做到了这点。
广东吴慧玲老师在执教《卖油翁》时,有一个“趣析故事”的环节,要学生说说卖油翁中的“两”。这样一个引自一篇已发表论文的创意,如果没有一定的示范和引领,学生必然会莫名其妙,不知所措。教师提供了两个相关的示例后,孩子们马上兴奋起来,他们围绕文本,开始了自己的发现与探究之旅,一气呵成地找出了四个与“两”相关的例子。
湖北胡家俊老师在教学《古诗二首》时,课堂结构极为精巧。《望岳》由教师引导学生详解,花了课堂近2/3的时间;而《春望》则依托教师的赏析思路,以学生自读为主,只用了课堂1/3的时间,学生也基本上读懂了诗歌内容和作者情怀。由教师的示范引路到学生的自主学习,标志着课堂学习走向了深入。
另一方面教者在探寻语文课堂深度学习路径时也存在不足:
1.课堂机智不足,错失深度学习契机
《记承天寺夜游》课堂上一学生提出“盖竹柏影也”一句流露出作者的失望,被教师以“这是陶醉啊,哪有失望呢”轻轻带过。其实仔细品味,作者在陶醉于美景之余,猛然发现“积水空明,藻荇纵横”的美景只不过是镜花水月的幻境,于是禁不住有些失望,进而产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的幽微感慨,这是极其合理的品悟,带着孩子可贵的发现的眼光。此时教师只要耐心一些,让孩子说说理由,或者交由大家讨论,便是把课堂引向语文深度学习的良好契机!这种由于文本解读不足和课堂机智的不够,导致课堂上深度学习的机会被忽略的情形在本次活动中不在少数。
2.教者用力过度,冲淡深度学习意味
相对于导向深度学习不足的情况而言,观摩中也发现一些“过分”追求语文深度学习的例子,尤其是读写结合的滥觞,有可能会冲淡阅读教学本身的味道,使得阅读在文本表面兜几个圈子,就匆忙走向所谓的写作深化训练,这样的课堂过犹不及,也不是我们所期待的语文深度学习。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治大国如烹小鲜”,意思是治国如同制作新鲜菜肴一样,既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怠慢,一切都要恰到好处,其实语文的深度学习也是如此。让我们随着这些优秀同行,积极投身语文课堂,去寻找和实践更多的通向语文深度学习的有效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