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小学语文所有写花诗句
语文课本描写花的诗句大全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不要人夸好颜色,要留清气满乾坤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荷香销晚夏,菊气入新秋
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当轩对樽酒,四面芙蓉开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竹色溪下绿,荷花镜里香
圆荷浮小叶,细麦落轻花
风含翠篠娟娟净,雨裛红蕖冉冉香
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荷叶似云香不断,小船摇曳入西陵
胭脂雪瘦熏沉水,翡翠盘高走夜光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燃
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
雨荒深院菊,霜倒半池莲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新年鸟声千种啭,二月杨花满路飞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
春风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扑行人面
不肯画堂朱户,春风自在杨花
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柳径无人,堕絮飞无影
坠粉飘红,日日香成阵
落絮无声春堕泪,行云有影月含羞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绝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
四月南风大麦黄,枣花未落桐叶长
更无柳絮因风起,唯有葵花向日倾
草暖云昏万里春,宫花拂面送行人
花枝草蔓眼中开,小白长红越女腮
花台欲暮春辞去,落花起作回风舞
落花如有意,来去逐船流
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
清香传得天心在,未话寻常草木知
香闻流水处,影落野人家
愿借天风吹得远,家家门巷尽成春
望去茫茫香雪海,吾家山畔好题名
和风和雨点苔纹,漠漠残香静里闻
入世冷挑红雪去,离尘香割紫云来
看来岂是寻常色,浓淡由他冰雪中
白梅懒赋赋红梅,逞艳先迎醉眼开
闲庭曲槛无余雪,流水空山有落霞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山边幽谷水边村,曾被疏花断客魂
风光人不觉,已著后园梅
寒梅最堪恨,常作去年花
柳垂江上影,梅谢雪中枝
天涯也有江南信,梅破知春近
应酬都不暇,一岭是梅花
剩水残山无态度,被疏梅料理成风月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野梅烧不尽,时见两三花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
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燃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癫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花逐水流
桃蹊李径年虽故,栀子红椒艳复殊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
况是青春日将暮,桃花乱落如红雨
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
一番桃李花开尽,惟有青青草色齐
东风着意,先上小桃枝
夹岸桃花蘸水开
柳叶乱飘千尺雨,桃花斜带一路烟
天上碧桃和露种,日边红杏倚云栽
碧桃天上栽和露,不是凡花数
乱点碎红山杏发,平铺新绿水苹生
日日春光斗日光,山城斜路杏花香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一段好春藏不住,粉墙斜露杏花梢
满阶芳草绿,一片杏花香
柳色黄金嫩,梨花白雪香
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
不向东山久,蔷薇几度花
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嫣然一笑竹篱间,桃李漫山总粗俗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
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
桂香多露裛,石响细泉回
何须浅碧轻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② 王维的杂诗中的最后一句,到底是寒梅著花未,还是寒梅着花未呢
君自故乡来,当知故乡事,冬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③ 王维杂诗中“寒梅著花未”的诗句应该是“著”还是“着”,读音是zhu还是读 zhuo
寒梅著(zhuó)花未
④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这首诗的赏析
赏析:
诗中用家常絮语的方式向友人询问家乡的情况。开头两句以设问口气,传神地表达了这种心情。“故乡”一词迭见,正表现出乡思之深之迫切;“应知”云云,近乎啰嗦,却表现出了解乡事之情的急切,透露出一种儿童式的天真与亲切。
纯用白描记言,却简洁地将“我”在特定情形下的感情、心理、神态、口吻等表现得栩栩如生,这其实是很省俭的笔墨。结尾两句问到窗前的寒梅,十分亲切而意味深长。这株寒梅,就不再是一般的自然物,而成了故乡的一种象征。
因此这株寒梅也自然成了“我”的思乡之情的集中寄托。从这个意义上去理解,独问“寒梅著花未”是完全符合生活逻辑的。
古代诗歌中常有这种质朴平淡而诗味浓郁的作品。它质朴到似乎不用任何技巧,实际上却包含着最高级的技巧。像这首诗中的独问寒梅,就不妨看成一种通过特殊体现一般的典型化技巧,而这种技巧却是用一种平淡质朴得如叙家常的形式来体现的。这正是所谓寓巧于朴。
原诗:
《杂诗三首·其二》唐代: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释义:
您是刚从我们家乡来的,一定了解家乡的人情世态。
请问您来的时候我家雕画花纹的窗户前,那一株腊梅花开了没有?
注释:
1、来日:来的时候。
2、绮(qǐ)窗:雕画花纹的窗户。
3、著花未:开花没有?著(zhuó)花,开花。未,用于句末,相当于“否”,表疑问。
简介: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
王维在孟津住了十余年,久在异乡,忽然他乡遇故知,激起了是作者强烈的乡思,因此做此诗表达自己强烈的思乡之情。
(4)寒梅著花未是小学语文诗吗扩展阅读:
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我”,不一定是作者),是一个久在异乡的人,忽然遇上来自故乡的旧友,首先激起的自然是强烈的乡思,是急欲了解故乡风物、人事的心情。
一个人对故乡的怀念,总是和那些与自己过去生活有密切关系的人、事、物联结在一起。所谓“乡思”,完全是一种“形象思维”,浮现在思乡者脑海中的,都是一个个具体的形象或画面。
故乡的亲朋故旧、山川景物、风土人情,都值得怀念。但引起亲切怀想的,有时往往是一些看来很平常、很细小的情事,这窗前的寒梅便是一例。
它可能蕴含着当年家居生活亲切有趣的情事。因此,这株寒梅,就不再是一般的自然物,而成了故乡的一种象征。它已经被诗化、典型化了。因此这株寒梅也自然成了“我”的思乡之情的集中寄托。从这个意义上去理解,独问“寒梅著花未”是完全符合生活逻辑的。
⑤ 小学语文所有古诗词
1.鹿柴
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2.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3.
送别
王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4. 相思
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5.《鹿柴》
作者: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6.
杂诗
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7.送崔九
裴迪
归山深浅去,须尽丘壑美。
莫学武陵人,暂游桃源里。
8.终南望馀雪
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9.
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10.
怨情
李白
美人卷珠帘,深坐蹙蛾眉。
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11.
八阵图
杜甫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12.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3.
送灵澈
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14.弹琴
刘长卿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15.
送上人
刘长卿
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
莫买沃洲山,时人已知处。
16.
秋夜寄邱员外
韦应物
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
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17.
听筝
李端
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18.
新嫁娘
王建
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
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
19.玉台体
权德舆
昨夜裙带解,今朝〔虫喜〕子飞。
铅华不可弃,莫是藁砧归。
20.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21.行宫
元稹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22.
问刘十九
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23.
何满子
张祜
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
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24.登乐游原
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25.
寻隐者不遇
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26.渡汉江
李频
岭外音书绝,经冬复立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27.
春怨
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28.哥舒歌
西鄙人
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
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
李白的
29.独坐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30.玉阶怨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31.对雪献从兄虞城宰
昨夜梁园里。
弟寒兄不知。
庭前看玉树。
肠断忆连枝。
32.口号 (一作口号留别金陵诸公 )
食出野田美。
酒临远水倾。
东流若未尽。
应见别离情。
33.别东林寺僧
东林送客处。
月出白猿啼。
笑别庐山远。
何烦过虎溪。
杜甫的
34.绝句
--[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35.八阵图
杜甫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36. 即事
百宝装腰带
真珠络臂鞲
笑时花近眼
舞罢锦缠头
小池
小 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分析】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他的诗意境鲜明,富有生活气息。
此诗是一首清新的小品。一切都是那样的细,那样的柔,那样的富有情意。它句句是诗,句句如画,展示了明媚的初夏风光,自然朴实,又真切感人。
题解:杨万里(1127—1206),吉水(今江西省吉安市)人,南宋著名诗人。与尤袤、范成大、陆游并称“南宋四大家”。
注释:
①泉眼:泉水的出口。
②惜:爱惜。
③晴柔:晴天里柔和的风光。
④小荷:指刚刚长出水面的嫩荷叶。
⑤尖尖角:还没有展开的嫩荷叶的尖端。
今译:泉眼很爱惜地让泉水悄然流出,映在水上的树阴喜欢这晴天风光的柔和。鲜嫩的荷叶那尖尖的角刚露出水面,就已经有蜻蜓落在它的上头。
诵读:
①内容浅析:诗人用清新活泼的语言,形象地描绘了初夏小荷花池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由衷热爱之情。
②写作特点:将蜻蜓拟人化,增添了诗的情趣。
③朗诵指导: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要突出“惜”、“晴柔”、“尖尖”、“立”等词。
[简析]
这首诗描写一个泉眼、一道细流、一池树阴、几支小小的荷叶、一只小小的蜻蜓,构成一幅生动的小池风物图,表现了大自然中万物之间亲密和谐的关系。
开头“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两句,把读者带入了一个小巧精致、柔和宜人的境界之中,一道细流缓缓从泉眼中流出,没有一点声音;池畔的绿树在斜阳的照射下,将树阴投入水中,明暗斑驳,清晰可见。一个“惜”字,化无情为有情,仿佛泉眼是因为爱惜涓滴,才让它无声地缓缓流淌;一个“爱”字,给绿树以生命,似乎它是喜欢这晴柔的风光,才以水为镜,展现自己的绰约风姿。
三、四两句,诗人好像一位高明的摄影师,用快镜拍摄了一个妙趣横生的镜头:“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时序还未到盛夏,荷叶刚刚从水面露出一个尖尖角,一只小小的蜻蜓立在它的上头。一个“才露”,一个“早立”,前后照应,逼真地描绘出蜻蜓与荷叶相依相偎的情景。
杨万里写诗主张师法自然,他对自然景物有浓厚的兴趣,常用清新活泼的笔调,平易通俗的语言,描绘日常所见的平凡景物,尤其善于捕捉景物的特征及稍纵即逝的变化,形成情趣盎然的画面,因而诗中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
⑥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是哪首诗里面的 麻烦您详细点
《杂诗》
作者: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注解】:
1、来日:指动身前来的那天。
2、绮窗:雕饰精美的窗子。
3、著花:开花。
【韵译】:
您是刚从我们家乡出来,
一定了解家乡人情事态;
请问您来时我家绮窗前,
那一株腊梅花开了没开?
【评析】:
??这是一首抒写怀乡之情的诗。原诗有三首,这是第二首。诗以白描记言的手法,
简洁而形象地刻划了主人公思乡的情感。对于离乡游子而言,故乡可怀念的东西很
多。然而诗不写眷怀山川景物,风土人情,却写眷念窗前“寒梅著花未?”真是“于
细微处见精神”,寓巧于朴,韵味浓郁,栩栩如生。
⑦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是什么诗
⑧ 寒梅著花未的意思这首诗是冬天写
《杂诗》
作者: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注解】:
1、来日:指动身前来的那天。
2、绮窗:雕饰精美的窗子。
3、著花:开花。
【韵译】:
您是刚从我们家乡出来,
一定了解家乡人情事态;
请问您来时我家绮窗前,
那一株腊梅花开了没开?
从诗中的寒梅可以看出应该是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