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小学语文课程的性质,对语文改革会带来哪些积极的影响
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版祖国语文,丰权富语言的积累,培
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另外,在课程总目标中,又对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提出了十项具体要求。我们从中体会到,语文素养重在综合,它以语文能力(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为核心,是语文知识、语文能力、语言积累、审美情趣、思想道德、个性品质、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融合。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不仅表现为使学生有较强的识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能力,而且表现为使学生有较强的综合运用能力──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并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意志品格、健康的个性等。
新课程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倡导师生、学生间的交流、合作、探究。
⑵ 语文课程的性质和地位是什么
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点教学科目,其教学的内容是语言文化,其运行的形式也是语言文化。语文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等的工具。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特点。《语文》也是中国的学校等教育机构开设的一门主要学科,中国语文教科书一般讲授的是中国通用语言文字(即汉语文)。
语文学是偏重从文献角度研究语言和文字的学科总称,一般包括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学、校勘学等。中国由于古代文献丰富,文字比较特殊,语文比较发达,广义的语文也应该包括语言学,也就是语言学和文字学的总称,但由于国际学术分科中语言学是一大类,所以反而是语文学从属于语言学,成为语言学的一个分支。
“语文”的语源是“语言文字”,“语言文字”缩略为“语文”一词出现在19世纪80年代。1905年,清朝在废除科举制度以后,开始开办新学堂。国文一科,教授的仍是历代古文,故当时称为“国文”课。五四运动爆发以后,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国文课受到了冲击,小学于是改设“国语”。教材具有鲜明的口语特点,选用的都是白话短文或儿歌、故事等,中学仍设国文课。
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魏冰心、程其保、叶圣陶、朱自清、夏丏尊等人大量使用“语文”一词,当时已经出现“语文课程”的说法(《在母语课程的源流中重新审视课程的目标取向》),叶夏二人亦开始尝试编写新的语文教材,可惜因日本侵略中国而被迫终止。全国解放后,叶圣陶先生等人再次提出将“国语”和“国文”合二为一,改称“语文”。这一建议被华北政府教育机关采纳,随后推向全国,从此,“语文”成了中小学母语课程通用名称。
⑶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的性质是什么
课程性质与地位: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版具性与人文权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
⑷ 小学语文课程性质的认识和体会
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它揭示了语文最本质的特点,即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⑸ 语文课程性质的认识
“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它揭示了语文最本质的特点,即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1)语文是语言,语言是工具或交际工具,所以语文(学科)是工具性学科。
(2)语文是精神文化,精神文化具有人文性,所以语文(学科)是人文性学科。
(3)语文既是交际工具,又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语文(学科)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课程。这个观点已被写进2001年颁发的《语文课程标准》。
这三种理论都存在下面3个问题。
(1)这三种理论都把独立于语文学科之外并先于语文学科而存在的语文混同于指称语文学科的语文,把“语文学科的性质是什么”偷换成“语文是什么属性的学科”,然后便简单机械地由语文有工具性或人文性推出语文学科是“工具性学科”、“人文性学科”或“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课程”。这样的思维方法岂不是太幼稚可笑了吗?如果因为语文是交际工具或者说有工具性,语文学科就成了工具性学科,那么,计算机学科岂不就成了“办公助手性学科”?历史学科岂不是要定性为“镜子性学科”(因为历史是现实的镜子)?如果因为语文是人文精神或者说有人文性,就必须把语文学科说成是人文性学科,那么,政治、历史、音乐、美术等许多学科的性质同语文学科的性质不就完全相同了吗?
(2)这三种理论都把人们约略明白的东西说得叫人一点也不明白。争论语文学科的性质是什么,无非是要弄清语文学科究竟是教学生掌握什么对象的课程,即语文教学的目的任务是什么。语文学科无非是教人识字、写字、读书和写文章的课程,这是文盲都会脱口而出的。可是现在把语文学科说成是“工具性学科”、“人文性学科”或“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课程”,能够说明语文学科究竟是教什么的课程吗?这岂不是“你不说我倒明白,你越说我越糊涂了”吗?
(3)这三种理论谁也没有说清楚独立于语文学科之外并先于语文学科而存在的语文和语言究竟是什么。说语文是语言,进而说语言是工具或交际工具,这只是一种蹩脚的比喻,而不是科学的定义,它丝毫也没有说明语文或语言之所以为语文或语言的本质属性,就像说电脑是助手或工作助手,丝毫也没有说明电脑究竟是什么东西一样。说语文是精神文化或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不能叫人明白语文究竟是什么,因为天下任何一门学问、任何一门课程的教学内容都是精神文化或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究竟是哪一种精神文化或人类文化的哪一部分呢?这岂不是如同仅仅说基因是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不能叫人明白基因究竟是什么一样没有意义吗?
⑹ 简述语文学科的性质
首先,我们从语文学科教育的任务上看。语文学科的主要任务是要培养学生的基本的语文素质。语文素质是什么呢?用韦志成教授的话就是:“能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积累了丰富的语言材料,具备熟练的语文交际能力和深厚的语言文化,即民族文化。”(《现代阅读教学论》)这里的语文素质,一言以概之,即语言素质。在中小学学生所学的学科中,惟有语文学科把培养学生的语言素质当作根本任务和目的。对此,韦志成教授在其《教学语言论》一书中还有更明确的阐述。“语文学科是一门教学生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学科,教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会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表情达意,达到掌握语文这门工具之目的。”“语文学科教学的实质:以语文教科书为书面目标语言为范例,以教师教学语言为口头目标语言为榜样,以学生的语言训练为主线,以联系生活之用语言为根本达到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形成语文素质的目的。”“语文学科教学的目的是:教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能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提高他们的语文素质,以适应社会运用语言交际的需要。”据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语言不仅是语文学科教学的立足点,而且也是语文学科教学的归属。
其次,从语文学科的教学内容来看。“语文课程的主要学习材料是母语文字语言及母语文字语言构造的文章。”语文教材中无论是文学作品,还是一般性文章,都以语言为表现手段和表达形式,不过风格各异而已。区培民先生把这种区别进行了辨析。他在《语文教师课堂行为系统论析》一书中指出:“语文课程的教材文本语言基本分属两类:一类是逻辑语言,一类是艺术语言,它们分别位于日常语言的两侧。前者构成说明文、议论文等文体的主要语言,后者则是记叙文:小说、文艺性散文及诗歌的通行语言,在报告文学、杂文、剧本中,艺术语言亦占较大比例。”可见,语言是构成语文教材的基本材料。之所以在语文教材中选文不同,主要是要学生掌握不同文体的不同语言风格。这一点,就把语文学科与政治、历史、地理等区分开来。
第三,从语文学科的教学实践来看,语言性也体现得十分明显。“言语—语言—言语”的模式,是古今中外人们学习母语的基本模式。这一模式道出了人类学习语言的一般规律。人类学习母语,都是从模仿他人的言语行为、言语作品开始,入学后逐渐学习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的语言规则,最终用于自己的言语行为——听、说、读、写之中。这里不愿辨析“言语”和“语言”的区别,只想说明,语言学习始终贯穿于人们学习母语的整个过程。从另一角度看,语文教学过程是从语言到学习课文内容,再到领会课文思想的过程。课文是语言的集合体,语文学科应以语言教学为核心。因为在内容、思想、语言这些矛盾中,语言的学习是“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没有语言的学习,学习课文内容,领会课文思想显然都是空虚的东西。正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这里顺便提一下。思维和语言的关系也是这样一种关系。
最后,语文教学实际上就是语言教学的艺术。为此,人们都十分重视语文教师教学语言和课堂语言的训练和提高。这也说明语言性是语文学科的独特性质。为此,区培民先生曾有这样的精辟论述:“就语文课程人文目标的达成而言,在师生共同面对的文本面前,如何把生机勃勃的意义从‘死’的文字中‘活化’出来感受、体认其中的人文内蕴、精神气息,便成为师生的共同课题。而精神资源的非传习性则使教师被赋予了‘活化’的主导者的角色使命:‘教师要在这些具有文化意义的世界里通过自身的语言的表述进行再创造’,‘将文字还原为言说,将死的文字转化为活的语言’,这一言语行为‘并不是仅仅将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文字而已——不是照本宣科,不是从语言(文字)到语言(口说),而是透过文字去看思想后重新形成言说’,从而衍化出源于文本内容异于文本文字的语言,通过‘活化’的言语行为,消除文本精神与学生情感的疏离,沟通文本与学生二者的精神空间。”我们很难想象,如果没有教师“活化”的语言,怎么能够“消除”“疏离”、“沟通”“精神空间”。事实上,是语言把教师与学生连在了一起,是语言把教材与学生连在了一起,是语言把文本与学生主体世界的对元文本的“意义转换”连在了一起。没有语言,这一切都不可能发生。数、理、化的学习显然不具备语文学科这种语言的性质。从这点也能看出语言性是语文学科“区别于其它事物的根本属性“之一。
关于“人文性”,在性质的纷争中,已有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论述,不过多数人还是混淆了语文教育和语文学科的关系,因此谈的较多的是语文教育的性质。如李震在《一场重要的争论》一文中就曾这样指出:“语文教育人文性有这样几层含义:一是指汉语文字中所包含的民族的思想认识、历史文化和民族感情;二是指引导学生开掘汉语汉字人文价值,注重体验汉族人独特的语文感受,学习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三是尊重和发展个性,培养健全的人格。”
⑺ 怎么理解语文课程的性质
语文课程的性质,是语文课程区别于其他课程的根本属性,它是决定语文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根本依据。我们只有认清语文课程的性质和地位,才能明确语文教学改革的方向。
《语文课程标准》以全新的理念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一科学阐述,解决了长期以来在语文课程性质问题上存在的文与道、思想性与工具性、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矛盾之争。事实上,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只有与人文性统一,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只有以工具性为基础,它才能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才能真正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
要正确把握语文课程的性质,必须弄清三个问题:一是什么是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二是什么是语文课程的人文性,三是如何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一、什么是语文课程的工具性
语文课程的工具性是以语言的工具性为基础和前提的。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语文课程是认知的工具
叶圣陶先生曾经指出:“语文是工具,自然科学方面的天文、地理、生物、数、理、化,社会科学方面的文、史、哲、经,学习、表达和交流都要使用这个工具。”叶老的“工具论”把语文课程定性为基础工具,认为语文是学习其他一切学科的工具,这个论断是非常正确的。因为只有学会熟练地使用语言,才能进行阅读与表达,这是其他学科学习所必备的条件。有研究结果表明,学生的阅读能力在解答数学应用题中起主要作用。尽管阅读能力和计算能力对于成功地解答应用题都起作用,但阅读能力比计算能力起的作用更大。也就是说,学生阅读能力强,他的数学成绩也会相对地好,由此可以作出这样的推断:凡是以言语信息为主要内容的学科,其学习成绩与语言学科的学习成绩呈正相关。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语文课程是一门基础工具课程。
那么,作为学习语言的语文课程,如何充分发挥其认知工具的作用呢?首先,要引导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听说读写的言语实践中提高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并利用这些能力进行语言交流、解释和记忆。这种认知工具具有再认知的特点,学生只有掌握了语文能力,才能再学习。其次,要引导学生在言语实践中掌握获得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自学方法。因为语言是思维的外壳,两者密不可分,又因为任何学习方法都是和思维方法联系在一起的,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学生学习语言的过程也是获取自学方法的过程。学生一旦获得了自学的方法,就能大大提高语言学习的效率。
2.语文课程是表情达意的工具
语文和数学都是属于工具性课程,那么,这两门课程在体现工具性的作用上有什么不同呢?数学是通过对数与形的计算来体现工具作用的;而语文是通过表情达意来体现工具作用的。语言作为载体,它所负载的文化科学知识都具有一定的思想和情意的内涵,学生通过对文本的阅读与理解,不仅可以获得语言的知识,提高理解语言的能力,而且可以提高思想认识,受到情感的熏陶。同样,学生通过习作表达,不仅可以提高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而且可以使自己的情感得到抒发,个性得到彰显,人格得到培养。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看,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不仅表现在再认知上,同时也体现在表情达意上,体现在对学生人格的塑造上。
二、什么是语文课程的人文性
如果说语文课程的“工具性”着眼于学生的认知和再认知领域,那么,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则着眼于学生的精神领域。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只是揭示了语文课程的外在意义和价值;而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却揭示了语文课程的内在意义和价值。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强调语文学习的过程既是学生实现自我成长的过程,也是激发学生创造力和生命力的过程。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充分发挥语文课程人文性的功能呢?
1.要引导学生大量阅读,让学生通过大量优秀作品的阅读,受到熏陶和感染
人类优秀的文化和文明精神,大都积淀在优秀作品之中,学生通过大量的阅读和感悟,可以吸收前人创造的文明结晶,从而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值得一提的是,学生通过阅读优秀作品,提升人文素养,需要经历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那种围绕语文知识点和能力点进行大运动量的训练的做法,是难以奏效的。
2.要牢固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策略
首先,在教学的指导思想上,要把学生当做真正的“人”来看待,学生是有思想有情感的,教师要学会尊重和唤醒;学生是有个性有过失的,教师要学会保护和宽容。只有这样,你才会真正体会到人文教育所独具的“感化”教育魅力。其次,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学生对文本、对生活的反应往往是多元的,这是正常的,也是非常珍贵的。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独特体验时,要唤醒学生的童心,鼓励学生讲真话,抒真情,显露思维的“原生态”。再次,在目标价值的导向上,要以塑造完善的人格为根本宗旨。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其核心是“人文精神”,它的教育价值,就是使人的思想更加健康,使人的品质更加高尚,使人的个性更加张扬。
三、如何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广大语文教师和研究工作者经过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和研究总结出来的,这是语文课程教学指导思想上的与日俱进。那么,在语文课程的实施中,如何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呢?
1、要把“工具性”与“人文性”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不能只偏重某一方面
那种“先实现工具性目标,后补充人文性内容”,或者“先实现人文性目标,后强化工具性训练”的做法都是不妥当的。为什么说“工具性”与“人文性”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呢?从语言的性质来看,语言既有语言形式,又有语言内容,语言形式和语言所负载的思想、情感、文化等内容是一个统一体,语言形式离开语言内容,将不复存在,语言内容总是要通过一定的语言形式表现出来。我们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必须把语言形式的教学与语言内容的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语文教学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语文课程的“工具性”着力解决“学什么、怎样学”的问题,而语文课程的“人文性”着力解决“为什么而学、将会怎样去学”的问题。这四个问题是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必须具备的要素。如果只解决前两个问题,将会使语文学习活动迷失方向,并失去学习的原动力;如果只解决后两个问题,将会使语文学习活动失去逻辑前提。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只有将这四个问题有机地整合起来,才能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效率。从人的发展角度来看,学生的全面发展,离不开理性与非理性,认知与情感,工具与精神,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层面的协调发展。“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提供了客观基础。
2、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必须寓教于文
编入语文教材的文章,虽然涉及历史、地理、社会、自然等学科方面的语言内容,但是,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只有作为文章去学习,理解章句间的法则的时候,才算做语文教材。所应着眼的是生字难句的理解和文章方法的摄取。”这就是语文课程区别于其他课程的本质属性。其他文科课程的教学着眼点主要是语言内容,而课文课程的教学的着眼点是语言内容与语言形式的有机统一,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寓教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