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小学语文 >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每课重难点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每课重难点

发布时间:2021-03-01 23:35:26

⑴ 八年级下册人教版语文课本有那些重点学习的课文

书目中课文题目前不带星号的是重点课文。

⑵ 人教版八年级下语文期末课内阅读重点文章

八年级下册文言文重点篇目练习
一.阅读《岳阳楼记》,完成1—13题
1.本文作者 是我国 代的政治家、文学家。(1分)
2.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每句只标一处)(2分)
①前 人 之 述 备 矣。 ②然 则 何 时 而 乐 耶?
3.下列加点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樯倾楫摧 倾家荡产 B.忧谗畏讥 乐以忘忧
C.去国怀乡 触目伤怀 D.或异二者之为 神情异常
4.解释下面加点词语的意思。 (2分)
(1)山岳潜形 ( ) (2)薄暮冥冥 ( )
(3)把酒临风 ( ) (4)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
(5)谪守巴陵郡 ( ) (6)百废具兴 ( )
(7)朝晖夕阴 ( ) (8)去国怀乡 ( )
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
(1)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2)微斯人,吾谁与归?
(3)商旅不行,樯倾楫摧。
6.用原文语句填空。(2分)
选文第③段“是进亦忧,退亦忧”一句中,“进”指的是 , “退”指的是 ;“古仁人”能够做到“进亦忧,退亦忧”的原因是 。
7.根据你的积累,请写出文中的“前人”描写洞庭湖景色的一个完整诗句。(2分)

8.登楼者面对两种不同景色产生了“悲”和“喜”的感情,作者写这一内容的目的是什么?请结合选文回答。(2分)

9.文章第二段作者用神来之笔再现了岳阳楼的宏伟景象,照应了文题,此外还有什么作用?(2分)

10.作者用两段文字来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其用意是什么?(3分)

11.请在文章第三、四段中任选一段,就其内容或写法写一段评注性文字。(3分)

12.世上因好文好诗而闻名的景观很多,岳阳楼就是因文质兼美的《岳阳楼记》而名满天下的。然而与众不同的是,岳阳楼更令许多仁人志士向往。阅读全文,根据你的理解说说其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13.岳阳楼风景管理处拟在门票上印制“岳阳楼简介”,请你根据文章内容代写一段说明性的文字。(3分)

二.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14~17题。
【甲文】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节选自《岳阳楼记》)
【乙文】
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依,再适①长山朱氏。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饘粥不充②,日昃③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节选自《宋名臣言行录》)
注:①再适,改嫁。②饘(zhān)粥,稠粥;不充,不足,此指喝不上。③昃(zè),太阳偏西。
1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2分)
①或异二者之为( ) ②去之南都入学舍( )
15.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微斯人,吾谁与归?
②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
16.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句在甲、乙两文中都起 的作用;但两文采用的表达方式不同,甲文主要运用了 的表达方式,乙主要运用了 表达方式。(3分)
17.从乙文看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一伟大抱负的思想基础是什么? (3分)

三.阅读《小石潭记》,回答后面的问题。
1.文章的作者是唐代的文学家 (人名)。(1分)
2.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2分)
①潭 中 鱼 可 百 许 头 ②其 岸 势 犬 牙 差 互
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
(1)潭中鱼可百许头( ) (2)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
(3)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 (4)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2分,共4分)
①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②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
○3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5.作者抓住小石潭的________________特点,写出了自己_______________的感受。(2分)
6.请从文中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并说明理由。(3分)
句子:
理由:
7.为了发展旅游事业,当地拟开发小石潭景点,请你根据文章内容为该景点写一则简介。(4分)

8.理解填空。(2分)
课文多角度描写景物,其艺术手法主要有:①点面结合。如写石:“ ”是面,“为坻、为屿、为嵁、为岩”是点。②远近交错。如写潭:“闻水声”是远,“下见小潭”是近。⑧动静结合。如写鱼:“影布石上”是静,“ ”是动。④虚实相生。如“潭中鱼可百许头”表面写 ,实为写 ,以实写虚,虚实相应成趣。
9.读了第②段文字,你最深的感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10.古诗词中,有许多像本文一样将思想情感融入自然景物描绘中的名句,请写出你最喜欢的相连的两句,并简要赏析。(5分)

四.阅读《醉翁亭记》选文,完成第1——2小题。【本题满分8分】
醉翁亭记(节选)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讶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日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名之者谁 有仙则名
B.其西南诸峰 诸郡县苦秦吏者
C.醉翁之意不在酒 宾客意少舒
D.故自号日醉翁也 公问其故
2.文言文阅读重在积累。请依据下面卡片中的提示,将“文言文阅读积累卡片”填写完整。(6分)
文言文阅读积累卡片 编号:068
字词 意思 例 句 译句
蔚然 茂盛的样子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玡也。 远远望去,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是琅玡山。

翼然

五.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3——6题
【甲】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隔绝。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 (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
【乙】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坐起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然白发,颓乎其间者,太守醉也。(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3分)
(1)悉如外人 悉:
(2)无论魏晋 无论:
(3)临溪而渔 渔:
4.翻译下面句子。(4分)
(1)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2)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5.根据选段内容,在下面的空格处填入适当的成语。(4分)
欲脱尘网,陶渊明志寄□□□□;
□□□□,欧阳修情醉滁西琅琊。
6.【甲】【乙】两段文字都描写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请说说它们所表现的生活有哪些共同之处。(4分)
六.阅读《醉翁亭记》选文,完成第7——9小题。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
①饮少辄醉。 辄:
②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翼然:
8.翻译下面句子。(3分)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9.根据作者对文中饮酒赏景的描述,下面对“山水之乐,得之于心而寓之酒也。”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欣赏山水自然景色的乐趣,必须借助喝酒才能在心里领会得到。
B.山水的景色领会在心里,陶醉于喝酒之中。
C.欣赏山水得到乐趣,心中畅快,自然酒兴大发。
D.欣赏山水自然景色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之中。

七.阅读欧阳修的《醉翁亭记》(选段),回答10—14题。(13分)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0.下面加点的词语,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 B.已而夕阳在山 游人去而禽鸟乐
C.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D.颓然乎其间者 在乎山水之间也
11.解释加点的词语。(2分)
①负者歌于途 负: ②杂然前陈者 陈:
③觥筹交错 觥: ④山肴野蔌 蔌:
12.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 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②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13.文中不仅写了太守与众宾客的游乐,还写了滁人的游乐。这样写有什么作用?(2分)
14.文中极力渲染了一个“乐”字,表达了作者怎么样的思想感情?(3分)
参考答案:
《岳阳楼记》
1.(共1分,每空0.5分) 范仲淹 宋(北宋)2.(2分)①前人之述/备矣。②然则/何时而乐耶? 3.D
4.(1)隐没 (2)迫近 (3)持、执 (4)曾经(5)古代官员降职或远调(被贬) (6)同“俱” (7)日光 (8)离开
5. (1)波动的光闪着金色,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
(2)(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3)商人和旅客无法通行,桅杆倾斜,船桨折断。
6.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7.(2分)示例一: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示例二: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8.写登楼者以物喜、以已悲的感情,是为了引出“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思想感情,也表明作者希望像“古仁人”那样“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9.(共2分)领起下文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或为写法下文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作铺垫。
10.(3分)意在与“古仁人之心”作对比,突出“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豁达胸怀和高尚情操。
11.(共3分,“内容和写法”写一方面即可,鼓励有创意的表达,不要求面面俱到。)
第三段内容提示:写迁客骚人在阴雨连绵之时登楼览物而产生的感伤之情。
第三段写法提示:多用骈句,句式工整,语言简洁生动;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排比、对偶);与下段文字形成对比。(说出其中一点即可)
第四段内容提示:写迁客骚人在春和景明之时登楼览物而产生的喜悦之情。
第四段写法提示:多用骈句,句式工整,语言简洁生动;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排比、对偶比喻、借代);与上段文字形成对比。(说出其中一点即可)
12.(共2分)《岳阳楼记》道出了许多任人志士的心声,即旷达的胸襟、远大的政治抱负、忧国忧民的情怀。(答案体现胸怀、抱负、情怀其中一点即可)
13.(3分)示例:岳阳楼位于湖南岳阳,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名胜之一。登上此楼,可以观赏洞庭湖的壮美景象。历代文人墨客登临抒怀,留下了许多名篇佳作。宋代文学家范仲淹曾写下千古绝唱《岳阳楼记》,岳阳楼因此闻名天下。

14.答案: ①为:心理活动,心情;②去:离开,离家。
评分:本题共2分,答对一个得1分。
15.答案:①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②有时夜里昏沉困倦,常常用冷水冲头洗脸。
评分:本题共4分,译对一句得2分,意思对即可。
16答案:揭示主题(点明文章中心) 议论 记叙评分:本题共3分,答对一空得1分。
17.答案提示:从家世贫苦了解人民的疾苦,从小立志苦读大通六经之旨奠定了儒家“仁爱”思想 等方面回答。评分:本题共3分,意思对即可。

《小石潭记》
1.(1分)柳宗元
2.(2分)
①潭中/鱼可百许头(或:潭中鱼/可百许头) ②其岸势/犬牙差互
3.①大约(表数目不确定)②像蛇一样③使……寒④离开
4.(4分)
①砍掉一些竹子,开出一条路来,往下走就看见一个小潭,水特别清澈。
②四周被竹子和树木环抱着,寂静冷落没有来往的人。
○3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茎蔓,覆盖、缠绕、摇动、连接着,参著不齐,随风飘动。
5.(2分) 幽静。(1分)幽深冷寂,孤凄悲凉。(1分,语意相近即可)
6.(3分)示例:句子:佁然不动;俶而远逝,往来翕忽
理由:这几句描写游鱼,动静结合,充分显示出游鱼的情趣;也间接地表现了小石潭水的清澈。
7.(4分)示例:小石潭位于小丘西南面120步,这里石奇水清,游鱼相戏,四周竹树环抱,环境十分优美,是观光旅游、愉悦心情的好去处。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曾来过这里,写下了千古传诵的优美散文《小石潭记》。小石潭由此闻名遐迩。
8.①全石以为底③俶尔远逝④鱼 水
9.(2分)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能写出自己的独特体验和个性化的感受即可)
示例:看到游鱼的怡然自得,我的灵魂仿佛得到了净化。
10.(5分)答案不唯~:写出相连的两句写山水的古诗词2分,能合理赏析3分。
示例:山随平野尽,江人大荒流。
用“随”“入”两字将“山”、“江”、“半野”、“大荒”四个意象贯穿,抽绘出气势磅礴的万里长江图,抒发了诗人离家渐远、乡情渐浓的思乡情。

《醉翁亭记》
1.B(2分)
2.(共6分,字词解释各1分,大意正确即可得分,出现错别字该项不得分;例句各0.5分,出现错别字该项不得分;译句各1.5分,大意正确即可得相应的分,每句有2个或2个以上错别字该句不得分)
文言文阅读积累卡片 编号:068
字词 意思 例 句 译句
蔚然 茂盛的样子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玡也。 远远望去,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是琅玡山。
环 环绕,围绕 环滁皆山也。 环绕着滁州城的都是山(滁州城四面环山)。
翼然 像鸟张开翅膀的样子(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有一个亭子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在泉水上边的,是醉翁亭。

3.(3分)(1)“全”或 “都” (2)“不要说”或“更不必说” (3)钓鱼 (每小题1分)
4.(4分)(1)村中的人听说有这样一个人,都来打听消息。
(2)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唱歌,走路的人在树下休息。(每小题2分)
5.(4分)世外桃源 与民同乐 (各2分)
6.(4分)共同之处:①人民生活安逸。②民风淳朴。③人与人和乐相处。(答出两点就得满分,意思对即可)

7.①就②象鸟展开翅膀的样子
8.远望那长满茂盛树木的山峰和显得幽深秀丽的山谷,就是琅琊山。 9.D
10.B 11.背 摆放 酒杯 蔬菜 12.①背东西的人在路上唱歌 ,走路的人在树下休息。② 游人们知道跟随太守游玩快乐,而不能知道太守把他们的欢乐当作乐趣。 13.为下文写太守乐作铺垫,反映欧阳修治理有方,这里政通人和,人民安居乐业。14.写欧阳修与民同乐的思想。

课内的现代文重点阅读篇目都有可能出,最好都看看

⑶ 求 八年级下人教版语文上半学期重点课文复习要领

八年级(下)语文总复习之文言文阅读

一《马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解释下列加点字词。
(1)才美不外见 同“现 ” 显露 (2)一食或尽粟一石 有时
(3)策之不以其道 方法 (4)只辱于奴隶人之手 受屈辱
2.下列加点字词意思一样的是( B )
A 故虽有名马 虽有千里之能
B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食之不能尽其材
C 马之千里者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D 虽有千里之能, 安求其能千里也
3.表示作者观点的句子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文中揭示千里马悲惨命运的句子是“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揭示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的句子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4. 翻译下列句子。
(1)且欲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尚且想普通的马等同也不可能,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2)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驱使它不能按照正确的方法,喂养它不能竭尽它的才能,它叫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
5.课文说的是马,其实论的是人,想一想“千里马”“伯乐”“食马者”各比喻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指人才,识别人才的人,淹没人才的人。
表达作者对朝廷淹没人才的愤慨不满。
6.千里马只有靠伯乐的慧眼才能被发现吗?谈谈你的看法。
一方面要有千里马的才能,还要善于抓住机遇,也离不开伯乐的赏识
二《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将横线上的内容填好。
2.解释下列加点词。
(1)往来无白丁 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2)可以调素琴 不加装饰的琴
(3)无案牍之劳形 使 ``````劳累 (4)惟吾德馨 品德高尚
3.课文的中心句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围绕中心句从自然环境优美的角度写的句子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从交往人物不俗的角度写的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从生活情趣高雅的角度写的是:“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表达了作者 不慕荣利,保持高尚节操的愿望和安贫乐道 的生活情趣。
4. 课文开头结尾都运用了类比的手法,试分析它们有什么作用。
开头以山水类比引出主题,通常陋室不陋,结尾以古人自比,暗示陋室不陋

5.仿写开头填空的一段话。

三《短文两篇》
(一)《活版》
庆历中有布衣毕升,又为活版。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低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粘污。
1 解释下列加点字。
(1) 火烧令坚 使 (2)一板已自布字 另外
(3) 更互用之 接替 (4)殊不粘污 一点儿也不
2.同字异义
(1)又为活版 发明 不以木为之者 刻
(2)持就火炀之 靠近 瞬息可就 完成
(3)则以纸帖之 用标签标出 每韵为一帖 标签
3.活板的主要特征是:“ 活 ”,(用一个字概括) 课文是按 工作程序 顺序来介绍的;用“胶泥刻字”而不用木头刻字的原因是:“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低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 ”
4.翻译:
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
有平时没有准备的生弊字,立即刻它,用火烧,一会儿就完成了
5.文中运用多种说明方法,试说出其中两种并各举一例。
如打比方:“薄如钱唇”
例数字:“ 若印数十百千本”
(二)《核舟记》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中轩敞者为舱,箬蓬覆之 。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坦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1.将文中内容填好。
2.解释加点字。
(1)高可二黍许 左右 (2)雕栏相望焉 相对
(3)神情与苏黄不属 类似 (4)诎右臂支船 同“屈”弯曲
3.翻译:
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他们的相互靠近的两膝,都被遮蔽在手卷下面的衣褶里
4.核舟的主题是“大苏泛赤壁”,选文是如何突出这一主题的,请找出相关句子加以说明。
用核舟窗户上刻是苏轼的诗句“山高月小,水落石”, “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
来暗示的
5苏黄二人与佛印的神态有什么不同?
如有所语 矫首昂视
6试分析这两段选文在作者写作意图上有什么相同之处。
都表现古代人民的聪明才智
四《口技》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未几,夫篌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1. 将文中内容填好。
2. 解释下列加点字。
(1)便有妇人惊觉欠伸 惊醒 (2)两股战战 大腿
(3)几欲先走 跑 (4)妇抚儿乳 喂奶
3. 选文按 时间设想 顺序描写的三个场面是 惊醒 , 入睡 , 起火
其中正面描写了表演者表演的内容,侧面描写了 宾客的反应 ,(请用波浪线画出),其作用是 从侧面突出口技表演者技艺的高超 。
4.翻译:
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
妇人抚摸小儿给他喂奶,小儿含着乳头啼哭,妇人拍他轻声哼唱哄呀入睡
5试分析这三个场面中声音的特点。
由远到近,由外到内,由小到大,由少到多

五《送东阳马生序》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览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苦此。
今诸生学于太学,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与之论辩,言和而色夷。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是可谓善学者矣。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1.本文是一篇 赠序 ,是临别赠言性质的文体。内容多为 勉励 称许 之辞。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手自笔录 用笔 (2)先达德隆望尊 学术界的前辈
(3)不敢出一言以复 辩解 (4)卒获有所闻 终于
(5)腰白玉之环 挂在腰间 (6)父母岁有裘葛之遗 给予
3.翻译
(1)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美滋味之享。
住在旅店,主人每天提供两顿饭,没有新鲜肥美的滋味的享受
(2)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
朝庭每天有米粮供应。父母每年给予冬夏的衣服
4、“嗜学”和“家贫”是一对矛盾,作者是如何解决的?(用文中原话回答)选文第一段作者吃的穿的都不如别人,他为什么“略无慕艳意”?(用原文回答)。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
“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
5.课文第一段从哪三个方面来表现作者自己求学的艰难?
一是幼时求学艰难,二是成年后求师艰难,三是学习条件艰苦

6.作者说“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请你用一句名言或者是格言、俗语来概括这种情况。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7.本文运用了对比手法,如从师生态度,生活情况,学习条件等方面来写的,请结合第二段谈谈在学习条件方面作者是怎样进行对比的,得出了一个什么结论?
“ 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与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行深山巨谷中 ”与“坐大厦之下而诵 ” “未尝稍降辞色”与 “ 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8.第二段中《诗》《书》分别指的是 《诗径》 和 《尚书》
9.第三段说写这篇序的目的,这就是勉励马生努力学习。从行文上看,作者之所以写这篇序赠给马生不是轻率的,这当中有别人对他的称赞,即“__流辈甚称其贤______”;有“乡人子”这一层关系,还有自己对他的好印象,一是“___辞甚畅达 ”,二是“__言和而色夷”(摘用文中字词填空,后两空不超过6字)揭示作者写作意图的句子是“ 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
11.认为读书苦,几乎是所有中学生的共同感受。宋濂之苦,闻所未闻;诸生之福,过之不及。当你深谙了宋濂之苦及宋濂之累时,你对读书之苦想必会有新的认识,结合课文,说一说你的认识。

12我国古代有不少勤学的故事,并演变出很多成语,试举出两个成语,并说出主人公。
如祖狄“闻鸡起舞”,匡衡“凿壁偷光”

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总复习之现代文阅读(课外部分)
江苏省东台市台南中学 方银官
第一单元——咏物抒怀:金色花
偶尔看见人家阳台上花草缤纷,煞是艳羡,激起我养花的兴致。我从朋友家里陆续弄了一些花来,海棠,月秀,文竹……开始还能记着浇水、松土,但到底很难始终不渝。我这才意识到,养花并非什么闲情逸致,完全是勤快人的事情。
只有仙人掌活下来了。
不论阴晴雨雪,也不论那一小盆泥土如何枯涸龟裂,它总是绿色挺拔,每一根毛刺都伸出渴求的喙,贪婪地啄食着阳光和空气。
可这并未给我带来欢欣。它既不美,也不雅。我只是不无遗憾地想,为什么美的总是那么娇弱,而不美的却总是那么倔强呢?要是海棠、月季、文竹也是这样易于生活该有多好啊。对于它的存在,我却不再关心。
许久后的黄昏,我倚着阳台望远,无意瞥见了这盆仙人掌。它竟横竖添了许多新节,刀戟般凛凛叉开,待细看时,我却忍不住大笑起来。
不是么,且不说它的大小掌节是怎样歪歪斜斜,怪模怪样,只看那绿色的掌面吧,竟皱皱巴巴,细纹密布,像一张老人的脸。我越看越觉得它丑……
我真不知道,它还会怎样疯长下去。也许叫它死去比叫它活着困难一百倍,这可怕的东西!
我的养花历史就此告一段落,自然是没有养出一朵花来。谁想夏天以后,竟发生了奇迹。
久雨后的清晨,推开阳台门,蛋青色的光亮和泉水般的空气扑面而来。我感到那盆仙人掌上有一大团很耀眼的东西。是霞光吗?是雨水折射的太阳吗?我定睛一看,什么,是花?
是的,是一朵花,并且是一朵异常漂亮的花,金黄色,12片绸缎般富有光泽的花瓣,敏感地轻颤着流苏般柔软的花穗,细密地遍布着雪乳般滋润的花粉。它凝然静立,却闪烁着宫殿般辉煌灿烂的光芒……
这是我看过的最美的花!
此刻,仙人掌骄傲的高擎着它。仙人掌上的皱纹是愈加深刻了。是啊,它赖以立身的不过是一捧泥土。要开出这样震撼人心的金色花,它不能不倾注全部心血。
我面对这皱纹满面的仙人掌和它的美丽辉煌的金色花,竟酸楚地流下了眼泪。我想起去年秋天曾无所顾忌地痛笑过它的丑陋,深为自己的浅薄庸俗而感到惭愧。
可以想象,这仙人掌,它曾经有过柔软的叶,窈窕的枝。但为了抗拒沙漠的压榨,它才变得冷峻而坚强,在沙漠吞噬掉无数娇美的花卉之后,我们还能欣赏仙人掌神奇的金色花。
它并非一朵仅仅使人赏心悦目的花,它的不甘泯灭的美令弱者也令强者肃然起敬。
美,一旦与顽强结合,就是不可摧毁的。 (作者:蓝兮,选自《散文》)
1.本文的线索是
2.说说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表达作用。
①它竟横竖添了许多新节。

②只看那绿色的掌面吧,竟皱皱巴巴。

3.仙人掌花是我看过的最美的花,它不仅形美,而且神美。根据原文回答。
形美:
神美:
4.文中能点示文章主旨的句子是
5.“我面对这皱纹满面的仙人掌和它的美丽辉煌的金色花,竟酸楚地流下了眼泪”一句中加点词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6.本文主要写的是仙人掌的金色花,可在文章的开头为什么要写海棠、文竹、月季花?

7.读了本文,你从中悟到做人的什么道理?

第二单元——道德修养:宽容是一种爱
有一首小诗这样写道:“学会宽容/也学会爱/不要听信青蛙们嘲笑/蝌蚪/那又黑又长的尾巴……/允许蝌蚪的存在/才会有夏夜的蛙声。”
宽容是一种爱。
在激烈的竞争社会,在唯利是图的商业时代,宽容同忠厚一样都成了无用的别名,让位于针尖对麦芒的斤斤计较,最起码也成了你来我往的AA制的记账方式。但是,我还要说:宽容是一种爱。
18世纪的法国科学家普鲁斯特和贝索勒是一对论敌,他们关于定比这一定律争论了9年之久,各执一词,谁也不让谁。最后的结果,是以普鲁斯特的胜利而告终,普鲁斯特成为了定比这一科学定律的发明者。普鲁斯特并未因此而得意忘形,据天功为己有。他真诚地对曾激烈反对过他的论敌贝索勒说:“要不是你一次次的质难,我是很难深入地研究下去这个定比定律的。”同时,他特别向公众宣告,发现定比定律,贝索勒有一半的功劳。
这就是宽容。允许别人的反对,并不计较别人的态度,而充分看待别人的长处,并吸收其营养。这种宽容是一泓温情而透明的湖,让所有一切映在湖面上,天色云影、落花流水。这种宽容让人感动。
我们的生活日益纷繁复杂,头顶的天空并不尽是凡•高涂抹的一片灿烂的金黄色,脚下的大地也不尽如水泥方砖铺就的天安门广场一样平平坦坦。不尽如人意、烦恼、忧愁,甚至能让我们恼怒、无法容忍的事情,可能天天会摩肩接踵而来,才下眉头,又上心头,抽刀断水水更流。我所说的宽容,并不是让你毫无原则去一味退让。宽容的前提是对那些可宽容的人或事;宽容的内心是爱。宽容,不是去对付,去虚与委蛇,而是以心对心去包容,去化解,去让这个越发世故、物化和势利的粗糙世界变得湿润一些。而不是什么都要剑拔弩张,什么都要斤斤计较,什么都要你死我活,什么都要勾心斗角。即使我们一时难以做到如普鲁斯特一样成为一泓深邃的湖,我们起码可以做到如一只青蛙去宽容蝌蚪一样,让温暖的夏夜充满嘹亮的蛙鸣。我们面前的世界不也会多一份美好,自己的心里不也多一些宽慰吗?
宽容是一种爱,要相信,斤斤计较的人、工于心计的人、心胸狭窄的人、心狠手辣的人……可能一时会占得许多便宜,或阴谋得逞,或飞黄腾达,或春光占尽,或独占鳌头……但不要对宽容的力量丧失信心。用宽容所付出的爱,在以后的日子里总有一天一定会得到回报,也许来自你的朋友,也许来自你的对手,也许来自你的上司,也许更来自时间的检验。
宽容,是我们自己一幅健康的心电图,是这个世界一张美好的通行证!(作者:肖复兴)
8.选文以一首小诗开头,请你谈谈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

9.选文既摆事实,又讲道理,正反结合,逻辑严密。请用一句话概括文中所举的正面事例。

10“宽容是种爱”,你同意这个观点吗?为什么?请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第三单元——事理说明
①水是人类及其他生物繁衍生存的基本条件,是人们生活不可替代的重要资源,是生态环境中最活跃、影响最广泛的因素,具有许多其他资源所没有的、独特的性能和多重的使用功能,是工农业生产重要资源。工业生产中,水具有冷却、加工、沸腾、蒸发、传送等一系列功能。农业用水占了全球使用量的73%,这里主要指灌溉用水。
②全球有水139万亿立方米,其中97.3%是咸水。2.7%的淡水中又有69%以冰雪形式存在或作为冰帽集中在南北极的高山上难以开发利用。只有很少的水可供人们使用,有直接经济效益。水的数量虽在一定时期内是保持平衡的,但在一定的时间、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又是非常有限的。目前,世界上早已有出现了水危机的国家,如埃塞俄比亚。联合国已发出警告:“水将成为一种严重的社会危机。”水资源已成了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持续发展的非常稀缺的资源。现在世界上约2/3的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反映出水的危机。
③我国是一个水资源十分短缺的国家,人均水资源量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4。尽管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左右,但地区分布十分不均,有八成分布在南方,而南方耕地只占全国耕地面积的1/3左右。水土资源不相匹配,生态环境相对脆弱。我国地域广阔,南北跨度极大,远距离调水的难度可想而知。因此,总的水资源可利用量并不很大。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2300立方米,到2030年人口高峰将达到16亿,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1700立方米,将接近或达到世界公认的用水警戒线。缺水将越来越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中国平均每年因旱受灾的耕地面积约4亿亩。正常年份全国灌区每年缺水300亿立方米,城市缺水60亿立方米。全国年排放废污水总量近600亿吨,其中80%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域。在全国调查评价的700多条重要河流中,有近50%的河段、90%以上的城市沿河水域遭到污染。
④供需失衡的结果,一是国民经济用水挤占生态环境用水,二是城市与工业用水挤占农业用水。目前,北方水资源开发程度已超过50%,导致河道断流和湖泊萎缩;南方水网地区污水超标排放,造成水体污染;西北干旱区大量挤占生态用水,荒漠化趋势蔓延;西南山丘区坡陡田高水低,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艰巨。从全国看,水资源现状承载能力和生态环境容量已经明显不足。
11.①段中“繁衍”的“衍”读音是 ,加点词“这里”指的是 。
12.根据语境,③段中加点词“脆弱”的意思是 。
13.这篇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 ,说明顺序是 。
14.这篇说明文采用的说明方法有 、 等。
15.从③段中看,我国水资源十分短缺的主要原因是



16.第③段中“人均水资源量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4”一句中的“仅”能否删去?为什么?

17.第④段中,作者举出北方地区、南方水网地区、西北干旱区、西南山丘区等几个地区的用水情况,是为了具体说明 。
18.针对我国目前水资源现状,请你提两条合理化建议,并简要说明理由。

第四单元——小说之林:两个鸡蛋
下午柱子就要返校了,父亲却歪在床上睡着了。
母亲要叫醒他,被柱子拦住了。
“让他多睡一会儿吧,爹太累。”
母亲便不再说什么。
收拾好柱子的东西,母亲照例出去借钱。
看着母亲的背影远了,柱子打开包袱,拿出两个鸡蛋,进了里屋,来到父亲的床前。
经过岁月无情的冲刷,父亲的头发早已花白;杂乱无章的皱纹,横七竖八地卧在他脸上,像黄土高原上沧桑的沟壑;一双眼睛仿佛承担了太重的压力,已深深地陷了下去;额头上汗珠点点,青筋隐约可见……
父亲老了,是他在顽强地支撑着这个家呀。柱子鼻子一酸,两颗泪珠滚下脸庞。
轻轻地把鸡蛋放在父亲床头,又看看他没什么动静,柱子悄悄出去,坐在矮凳上等母亲。
院子里似乎发出一阵响声,柱子以为母亲回来了,连忙跑了出去。没有人,只有几只麻雀在觅食。柱子就驻足四望。
不远处贫瘠的土地上是绿色的庄稼,在太阳的照耀下泛出青黄的光。四周黛青色的大山连绵不断,像一条锈得发黑的铁链,把这里的人世世代代牢牢地锁住。
柱子突然想起父亲的话:儿子,将来你要走出大山。
是的,我一定要走出大山。柱子在心里默默地说。
太阳太毒,皮肤被晒得火辣辣地痛,柱子只好回到闷热的小屋。
看到桌子上打满补丁的包袱,柱子突然意识到应该检查一下,以免带回来的书落到家里。
打开包袱,几件旧衬衣,一罐咸菜,五本书,没错。咦?
手触到两个圆圆的东西,掏出来,是两个鸡蛋。
柱子纳闷了:家里只有两个鸡蛋,全给煮了,怎么又冒出两个,怎么回事?
走进里屋,父亲依然打着微鼾,而床头的鸡蛋不见了。
我记得好像已经拿出来了呀?难道……难道我记错了?
柱子对自己的记忆力产生了怀疑。在校期间高强度的学习和严重的营养不良,早已使他患上了神经衰弱症,这点他是知道的。
于是,他又把那两个鸡蛋放在父亲床头,然后立在那儿想,还是有点不大明白。
脚步声由远而近,柱子连忙跑出去,果然是母亲,满头是汗。
又数了一下,母亲把那几张皱巴巴的票子递给柱子。
“好好读,别惹事。”
“嗯。”柱子擦去了泛滥而下的泪水,回屋拿包袱。
二十多里的山路,柱子走惯了。天没黑透,就到学校了。
打开包袱拿书,柱子触电一般呆住了,里面赫然躺着两个鸡蛋!
当天晚上,柱子跑到校外痛痛快快地大哭了一场。天亮的时候,他又异常平静地翻开了书页。 (选自《小小说选刊》)
19.第一段中写到“父亲却歪在床上睡着了”,从全文来看,父亲是不是真的“睡着了”?为什么?

20.文中有一个段落对父亲进行了详细的肖像描写,请问: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21.文中有一个段落是关于柱子家乡的环境描写,请问:这段描写的作用是什么?

22.文中有三次写到柱子流泪,请分别说出柱子流泪的原因。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23.柱子为什么在“天亮的时候”,“又异常平静地翻开了书页”?

第五单元——人生体验:生命的连接
女儿跑上了车厢,回头一挥手,转身就消失在门里,潇洒地走了。列车也开走了,眼前只剩下长长的铁轨,和女儿的母亲还挂在眼角的泪滴。那铁轨伸向远处,愈远愈细,细得像两条黑色的线,牵住了我们的心。
它也牵在女儿的心上么?
女儿长大了,终于要离开母亲了。昨晚,做娘的几乎絮叨了一夜,也不知第一次远出求学的女儿听进了多少。看到她挥手离开时的神态,唉,毕竟是年轻人!(记不得我们年轻的时候是否如此?)
五天以后,女儿来信了,看到邮戳,是她一到北京站就发出来的。信的开头她这样写道:在徐州车站,她一上了车厢,没有敢再回头,因为她不愿我们看到她的泪水,她的软弱。
我的鼻子突然酸了,我竟然还不够了解自己的孩子。连忙点了一枝烟,走到阳台上,久久地凝望着北方的星空。
那晚,我写了一封长长的信。我已经很久没有写这样的信了。逝去的岁月中,也只有和最亲密的朋友才这样写信。我告诉女儿自己的工作和生活,自己的写作和读书,自己的快乐和困惑……
女儿离自己很远很远,然而,我从未感到女儿离自己这么

⑷ 人教版 八年级下册语文课文 重点知识归纳

►整体扫描
本册课本共7个单元。五个现代文单元共19篇课文,分为记叙性散文、现代诗歌、戏剧文学、演讲词和报告文学。其中,戏剧文学、演讲词和报告文学是本册教材出现的新文体,也是教学中的新内容。两个文言诗文单元包括9篇古文和10首诗词,多为历代名家名作。全册还有三次综合性学习、两次写字练习。
►重点再现
第一单元是四篇课文都是记叙性散文,有的叙事,有的写人。结构上,都有一条明显的线索;写作手法上,以叙述、描写为主,夹以恰当的抒情、议论。首先,要掌握散文的线索,这是解读散文的关键。《背影》以父亲的“背影”为线索,《永久的悔》以吃的东西“白的、黄的、红的”为线索,《铁骑兵》以离开大队的骑兵的行踪为线索,《苏姗·安东尼》以苏珊·安东尼争取选举权的男女平等的斗争活动为线索。其次,在掌握了线索以后,还要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人物的性格。我们是否体会《背影》中儿子的真情挚爱、《永久的悔》中儿子的“悔”、《铁骑兵》中八路军的机智勇敢、《苏珊•安东尼》中主人公的信念和斗争精神?学会通过具体的事例去加以分析,进而把握散文中叙事与人物刻画之间的关系。
第二单元是五首现代诗歌。其中,《大堰河——我的保姆》是对养育之恩的讴歌,《樵夫,别砍那棵树》是对美好往事的留恋;《长城谣》抒发了绵绵不绝的思乡之情,《致空气》运用象征手法寄寓了对真善美的赞颂。欣赏这些诗歌,可以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可以获得审美享受。
第三单元是戏剧单元。走进文艺殿堂,欣赏戏剧人生,聆听独具韵味的百态生活。我们可以从《日出》中了解20世纪30年代半殖民地中国大都市光怪陆离的社会现实;可以从《钦差大臣》中认识沙皇专制制度下形形色色官僚的丑恶与腐败;可以从《 放下你的鞭子》了解父辈在外敌侵略下的遭遇,激发爱国热情。
第四单元是议论文单元。这些演讲词文章,思想性强,文化内涵丰富,不仅体现了正确的价值观,而且颇能启迪智慧。这对于发展学生思维,提高文化品位,具有重要意义。学会《为人民服务》一文中围绕中心论点进行写作的方法,激发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全心全意为他人服务的热情;学会《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一文中摆事实与讲道理有机结合的方法,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培养怀疑精神与探究意识;感悟马丁·路德·.金的那种为了实现自己梦想的崇高献身精神,体会文章激情飞扬、文辞优美、气势恢弘的写作特点。
第五单元是报告文学单元。品味报告文学《南京大屠杀》散文化的语言,体会作者隐含于文字中的悲愤之情,可以激励为中华崛起而奋斗的爱国热情;《寻找时传祥》一文于朴素中见奇崛,于平实中显机锋,学习时传祥实实在在干活,本本分分做人;掌握《阿 炳在1 9 5 0》电视解说词的特点,从阿炳坎坷的一生中汲取生活的营养成分;学习《滑铁卢之战》一文工笔细描和大笔勾勒相结合的写作方法,体会报告文学兼有新闻和文学两重特征的特点。

⑸ 人教版八年级下语文重点知识掌握

八年级下语文重要知识点

散文阅读
1、反复读文,掌握具体内容:选用了哪些材料,所选材料的共同点是什么,作者思路是怎样的,文章中心线索是什么
2、领会文章的意境美:
(1)反复诵读,抓住“文眼”,从语言的变化、结构、用词、语气等方面体会作者感情变化,揣摩弦外之音。
(2)展开联想和想象,对文章所描写的生活景象有如临其境的感觉,产生与作者一样的感受,引起感情上的共振。
(3)准确把握散文的深刻寓意扣思想内涵,引起思想上的共鸣。
3、品位散文语言特色
(1)抓关键的字词,理解其言外之意。
(2)注意修辞手法的使用,特别注意句子的比喻义、象征义。
(3)注意句式的变化和语气的转换,理解作者的感情。
(4)正确朗读,反复地读,读出韵味,读出感情。

小说阅读:
1、理清故事情节发展线索
(写什么事,有哪些人物,人物之间有什么关系,发生了什么矛盾和冲突)
2、分析典型人物的性格特征
分析人物形象:如何描写人物的语言、行动、肖像、神态、心理以及细节描写。
3、分析环境描写
把这些描写与上下文的故事情节联系起来,分析其是衬托人物性格还是渲染人物活动的气氛,或者是为故事情节的发展埋下伏笔(作铺垫)?
4、分析小说的语言
小说表达方式主要是记叙和描写,而分析描写的词、句往往是要求考生去抓住某种描写分析其对刻画人物、情节发展等作用而考虑。

议论文阅读
议论文三要素:论点(作者的主张、见解);论据(证明作者见解的材料);论证(以材料证明观点的过程)
1、找出文中的论点和论据
论点位置:标题、开头、结尾、(归纳)每段的中心句
论据类型:说理、事例
2、分析论证方法
(1)和论据相联系的方法(要明白它们分别证明什么)
事实论证(举例论证),引用论证,比喻论证
(2)以逻辑推理为基础的方法: 因果论证,类比论证,引申论证
(3)综合性的方法: 对比论证,逐层深入论证
(这两种方法只提供行文思路,使用它要求助于前6种方法)
3、把握议论文的结构
引 论——本 论——结 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分析其结构,是分析“本论”的论证结构:
(1)纵式:逐层深入
(2)横式:并列式的
(3)综合式
4、领会议论文的语言特点:概括、严密、辨证

说明文阅读
说明文类型:解说事物(形状、性质、方位、构造、类别、功能)
阐明事理(概念、原理、成因、规律、联系)
1、理解文章对事物特征的准确概括
2、分析结构和说明顺序
总—分—总
结构: 总—分
分—总
过程(时间)顺序
空间顺序

“分说”的顺序 主 次
因 果/果 因
逻辑顺序 具体 抽象
现象 本质
简单 复杂
3、辨别说明的方法(弄清楚为什么采用这种方法)
下定义、举例子、打比方、列数据(数字)、分类别、作比较、引用、画图表……
(说明方法的作用:为了说明某项内容)
4、体会说明文的语言特点:准确、简明、周密
如:“几乎”、“左右”、“大约”、“最”、“绝大多数”……

⑹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文学常识

1. 《藤野先生》,作者:鲁迅。 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生于1881年,逝于1936年,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本文是一篇回忆性散文。本文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朝花夕拾》中的十部作品。有《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二十四孝图》《无常》《五猖会》《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他的小说集有《呐喊》《彷徨》《故事新编》,作者发表的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杂文集《坟》《热风》
2. 《我的母亲》,作者:胡适,原名:胡洪骍,字:适之,学者,曾用笔名:天风,藏晖,铁儿。
3. 《我的第一本书》,牛汉,原名:史成汉,诗人,作家。诗集:《彩色的生活》《温泉》。散文:《牛汉散文》《萤火集》《童年牧歌》
4. 《列夫•托尔斯泰》。作者:茨威格,奥地利作家,评论家,世界最杰出的中短篇小说家之一,获得过诺贝尔奖。
5. 《再塑生命》。作者:海伦凯勒,美国著名女作家(盲、聋、哑)。教育家。作品:《我生活的世界》《走出黑暗》《乐观》《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6. 《雪》,选自散文诗集《野草》
7.《雷电颂》。作者:郭沫若,原名:郭开贞,中国现代杰出的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著名社会活动家。
8. 《短文两篇》。作者: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现当代著名的文学家。
作品:中长篇《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爱情三部曲》《雾》《雨》《电》
9. 《海燕》,作者:高尔基。原名:阿列克赛•马克希莫维奇•彼什科夫。(马克西姆•高尔基)。前苏联作家,无产阶级艺术最伟大的代表(列宁语),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人,无产阶级文学的导师。作品: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10.《组歌》。作者:纪伯伦,黎巴嫩杰出的诗人,画家。
散文诗集《泪与笑》《先驱者》《先知》
短片小说集《草原新娘》
长篇小说《折断的翅膀》
21.《与朱元思书》。作者:吴均,南朝梁代文学家,字:叔庠
22.《五柳先生传》。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人,东晋著名诗人,作品:《归园田居》、《饮酒》、《归去来兮词》、《桃花源记》(散文)。
23.《马说》。作者:韩愈,字:退之,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24.《送东阳马生序》。作者:宋濂,字:景濂。号:潜溪,明初文学家,明朝开国文臣之首。作品:寓言体散文集《燕书》《龙门子凝道记》《宋学士文集》
25.《诗词曲五首》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作者:刘禹锡,字:梦得,唐代著名诗人,文学家,哲学家。与柳宗元合称“刘柳”,与白居易合称“刘白”。
作品:《竹枝词》《插田歌》《刘梦得文集》
《赤壁》。作者:杜牧,唐代著名诗人。字:牡之,与李商隐合称“小李杜”作品:《樊川文集》
《水调歌头》。作者:苏轼,字:字詹,号:东坡居士,宋代文学家,唐代八大家之一(散文),书画家,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三苏”,与辛弃疾合称“苏辛”(豪放派)。与黄庭坚合称“苏黄”(风格),与黄庭坚,米苇,蔡襄合称“宋四家”(书法)
《过零丁洋》。作者:文天祥。字:屡善,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浮休道人,民族英雄。作品《正气歌》《文山先生文集》
《山坡羊•潼关怀古》。作者:张养浩,字:希孟,号:云庄,元代散曲作家。
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王实甫、白朴。
作品:《云庄类稿》

⑺ 急求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点

八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梳理
单元
知识点 课题 知识点情况 备注
第一单元 1.重点词语积累。
2.文学常识积累。
3. 探究文中的思想感情,受到正确的人生态度、情感价值观的教育,进而了解社会人生。
4.掌握叙事抒情的写作特点,体悟人生奋斗和读书的意义
6.品位含义丰富的语句把握作者的情感 1.藤野先生 第一课时:
1.字词:
烂漫.绯红驿站不逊匿名瞥见畸形杳无消息
2.作者简介
鲁迅中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3.文章体裁:
回忆性散文。
3.文章思想内容:
文章记述了作者在仙台学医时候的生活,赞扬了藤野先生的正直、无私、没有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书法了作者对他的怀念。
4.文章结构:
全文38个自然段,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3,写在东京的所见所感
第二部分4-45,写与先生的相识、相处、相离。
第三部分36-38,写离开仙台后怀念先生的感情和行动。
第二课时.
1.文章线索:
①明线:以我和藤野先生交往为线索,围绕藤野先生崇高品质组织材料。
②暗线:作者感情变化为线索,写自己弃医从文,很多事情是围绕内在线索组织材料。
因此文章虽然长,却脉络分明,材料虽多,却井然有序。
2.人物形象:
①人物性格特征:藤野先生治学严谨、认真负责、正直、没有民族偏见
②塑造人物方法:
选择典型事例。为了突出藤野先生的品质,文章具体写了四件事:修改讲义,改正解剖图,关心解剖实习和了解中国女人裹脚情形。
白描手法:如藤野先生外貌、语调、衣饰等写出了他治学严谨、生活朴素的学者形象。载入对请过留学生辫子的描写,揭示了他们庸俗腐朽的思想,表达作者厌恶之情。
3.语言特点:
朴素含蓄,精炼深刻。
如:①东京也无非时这样
②中国时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时低能儿
③在那时那地,我的思想却变了
2.我的母亲 第一课时:
1.字词:
责罚、管束、广漠、宽恕、质问、轻薄、仁慈、文绉绉
2.文学常识:
胡适,字适之,安徽绩溪人学者。著作:《中国哲学史大纲》《胡适文存》《白话文学史》《戴东原的哲学》等。
3.文章内容:
首先继续了儿时的性格特点和给自己留下的深刻往事,主体部分记叙了母亲的几个事件:1.母亲对我的管教2.母亲处理家庭的难事和矛盾。3.母亲如何对待他人对自己的人格侮辱;最后写母亲对自己的影响。
4.作品情感:
对母亲的感激、怀念和敬爱之情。
第二课时:
1.人物形象:
①人物形象特征:为人克己谦让,宽容善待,和睦仁慈,教子严格。
②塑造人物的方法:选择典型事例;
2.情感抒发方法:
①质朴真切的叙述语言与自然流畅的结构与作者真挚的情感相辅相成;
②用童年视角回忆往事。
3.语言特点:
朴质、真切,不加修饰。
3.我的第一本书 第一课时:
1.字词:幽默、凄惨、奥秘、翻来覆去、温厚
2.文学常识:
牛汉,原名史成汉,现代著名诗人.七月诗派重要成员。主要作品有《华南虎》等

⑻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重点课文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所有的文言文,尤其注意岳阳楼记、醉翁亭记、马说。我以前每次考试都是这几个重点。敬畏自然。课外诗词 组歌 海燕 藤野先生 这些就是重点。注意课后读读写写,也是分值很大的,不要在简单的题目上丢分

⑼ 问一下,人教版初二下学期语文的重点课文都有什么要快!!急用!!明天就考试了!!

1.白杨礼赞
2.马说
3.纪念白求恩
4.敬业与乐业
5.陋室铭
6.短文两篇(活板。核舟记)
7.山市
8.孔已己
9.范进中举
10.口技
11.送东阳马生序
12.有的人
13.专题《水浒传》
最后,祝愿你考试成功

⑽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重点考点

你可以根据试卷题型来确定。
语文考试无外乎:一、基础知识的积累与运用;二回、综合性学习与答实践活动;三、阅读理解:现代文(课内外),文言文(课内外);作文
所以,你要复习:
1、生字、解词、文学常识、古诗默写、名著导读、活动课知识、语言的实际运用(即课后的知识小短文)知识、整体把握每课的中心、理解关键句;
2、记叙、说明、议论文的阅读方法;
3、文言文的字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意思、翻译、理解主旨句、受到启发等
4、作文的写法。
(如果这些你都掌握了,你就会无往而不胜的,祝你考出好成绩。)

阅读全文

与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每课重难点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浏览:59
变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660
2011台州中考语文 浏览:250
识字一的教案 浏览:85
语文作业本凡卡答案 浏览:619
300书信作文大全 浏览:227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补充成语ppt 浏览:891
爱的方式作文开头结尾 浏览:694
端午节的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70
3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答案 浏览:265
高考语文与小学的联系 浏览:965
2015北京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979
双分点地步法教学 浏览:714
小学二年级作文辅导课 浏览:693
关于成功条件的作文素材 浏览:848
建军节作文的结尾 浏览:88
五年级下册语文mp3在线收听 浏览:696
ie教案6 浏览:907
三年级语文培优补差计划 浏览:679
二胡独奏一枝花教学 浏览: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