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国小学教育评价中主要存在什么样的问题该如何解决
第一、教育资源分配不均。 邓小平同志在改革开放时期提出让一 部分人先富起来以带动全民富裕的发展战略,不知从何时起这一量变到质变的战略思想也被用在了教育改革上,这一远用实质上是非常科学的。但是将其用在了教育 资源配置方面就显得有些欠妥了。其结果并不像原先预料的那样达到全教育体系共同进步,而是导致了现在的教育资源严重失衡,各个学校的“贫富差距”越来越 大,造成了马太效应的产生。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是要让各个学校从教育大局出发,鼓励其办出自己的特色,但不鼓励其进行不合理的资源流动,不仅不鼓励,而且 地方教育主管部门还要进行适当的干涉和控制。眼下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的问题不仅发生在城乡之间,城市内部、乡镇内部也同样存在,所以解决这一问题任重而道 远。
第二、教师的权利和义务失衡。前段时间有规定说教师有批评教育学生的权利,想想是多么可笑,也是多么可悲呀。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家长的维权意识 已经蔓延到了孩子身上,这原本不是什么不好的事情,但是如果将其冠以宠爱的动机那就使这种行为失去它本来的意义了。众所周知,目前教师的权利与几年之前相 比在一点一点地减少,而与之对应的义务却在 一步一步地加强,这一方面给教师管理教育学生增添了很大困难,另一方面也大大降低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家长的意 见固然重要,但是由于家长的地位特殊,建议难免存在诸多的情感因素,从而在某方面反而阻碍了教育的改革。
第三、侧重才智教育,忽视品德政治教育。 相 信所有的家长在孩子拿到成绩单后都会先问一句“语文考多少啊?数学考多少啊?”然而很少有家长会关心孩子的思想品德考的怎样,在学校帮助过同学吗等等 这些问题。你可以将这个现象归咎于社会发展需要,但这也证明了学校和家长两方面都缺乏重视孩子的品德素质教育。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我们对教育的改 革,并不是一场革命。古人的教育思想大多虽已不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但古代的品德教育做的还是远远胜于现代的。所以我们不要一味的学习和照搬国外所谓先进 的教育制度和教学方法,我们应该在古代教育和国外先进教育理念的基础上综合发展创新出适合于我国国情的教育方针。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不是用来充当科学发 展的工具的,而是要有优秀的品质,先进的思想,过硬的政治素养,能够做合格社会主义接班人的人才。而不是那些自私自利、只顾各人享乐不顾国家使命的庸才。 不然我们培养出的人才有可能会学成出国“深造”,也有可能对社会发展起不到应有的促进作用。所以,既然国家提出要加强素质教育就应该在素质培养上下大功 夫,而不是在什么所谓的减负上做文章。
第四、教师水平参差不齐。 这里所说的水平不光是指教学水平,同时也包括其 个人素质水平。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就要求做老师的不仅要有其独道的科学的教学方式和方法,还要有园丁般高尚、乐于奉献的精神。
想要达成这一目 的,需从三个方面努力:首先,加强师范院校的学风校风建设,提倡并积极开展大学生下乡支教帮教活动,以培养师范学生的奉献精神和乐于吃苦的高尚情操。
其 次,各学校要定期开展教职工培训活动;增加校与校之间教职工学习交流的机会;奖优罚劣,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选拔优秀教师以激励先进带动后进,另一方面 对暂时达不到要求的教师进行适当的批评教育。
最后,加强宣传教育事业,引起全社会对教育事业的关注。这样就从无形中满足了教师们的社会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 要,使其内心充满优越感和荣耀。他们就会更加注重自身素质的修养和教学水平的提高。
第五、学校做为学生的监护人,忽略了对学生心理方面的指导和关心。小学生正处于心理发育的初期阶段,正如一棵正在生长杨树一样,如果不对其修剪,任由其发 展,则很难成为栋梁。所以做为学校,要真正做到对学生负责、对家长负责、对社会负责,就必须全面的关注学生。现代社会要求下的教师不仅仅停留在传统的教书 育人层次上,同样重要的还有关心学生的生活和心理教育,成为学生生活中的朋友和精神上的导师。
2. 小学语文教学中在实际中存在哪些问题,应怎样解决
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也只能从农村教育的实际情况来说。这几年大部分老师都学习了新的课程标准,在课堂上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围绕“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课堂教学,但大多数只是流于形势而已。从目前情况看,我认为,当前语文教学,除了教学目标定位不准,关注教材多,关注学生较少以外,主要有几个方面。
1、课堂教学形势化
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很多老师对“合作学习”的要旨不能正确理解,只是把它当作了一种课堂教学的插花点缀而已。如,把几张课桌并在一起,同学间互相交耳,管他们在说什么就成了“合作学习”。
2、课堂提问不当,难易无度,不能把握合作的时间
在教学中,不能根据课文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提问,而是根据自己的主观想象,不加思索地随意提问,学生张口就能喊出。要不,问题难度太大,让学生摸不着头脑,只好胡乱八扯,行不成完整的答案,延误了时间,老师只好打住,转入新的内容。如何做到恰到好处,还真的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究和摸索。
3、课堂中过分的激励与表扬
学生都有显示自己的欲望,特别是小学生。但我们的老师在课堂中,滥用激励与表扬,不管学生说什么都是一味地表扬,管它正确与否。学生说得好,好在哪里?学生说错了错在什么地方?不管三七二十一,先给他个表扬再说。
4、提问作用缺乏启发性
提问作用要具备启发性,它是指通过提问能诱发学生积极思维、联想而有所领悟的特性,它不但能使学生获得知识,而且能开发智力、培养能力。当然,并非所有的提问都具有启发性,教师必须精心设计才能提出高质量的有启发性的问题,否则只能做表面文章。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表面上气氛热闹活跃,而学生的思维能力却得不到真正的培养。总是会不自觉地提一些琐碎的、肤浅的、甚至是无聊的问题。成了学生在课堂上不加思索的乱说、胡说现象。
我认为,为了解决当前语文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关键在于不断开展师资培训,使他们真正更新教育理念,把握新的课程标准,达到课程改革的目的,使农村教育真正能够向前发展。
3. 你认为当前语文教育中存在哪些问题或弊端,你觉得应该怎么做
一、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时代不同,学生的学习观念不同。现在上学不是唯一的出路,再加上学生在家都是娇生惯养,怕吃苦,不够重视学习。因此,很多学生在课堂上比较懈怠,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缺乏学习兴趣。
二、学生过度依赖资料,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新课改下的课堂,要求学生要积极参与课堂,可很多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堂上无法与老师配合。或者过度依赖资料,抱着资料上课,回答老师的问题,照着资料念,个个都是标准答案,这样的课堂失去了意义。
三、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不能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
语文教学中一直存在的一个现象就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通过课本、板书和多媒体等教学手段给学生传递知识,而学生要做的就是在下面记笔记,接受教师传递的知识。这样下去,学生就习惯了老师把一切都做好,“学生的思维习惯了顺从接受,渐渐对变化和发展产生抵制,不肯接受新事物、新知识;自己也忘记了是一个有着独立思想的活生生的人。语文是极其灵活的一门学科,只要理解了文章中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学生就可以自己组织语言来表达出来,也是正确的答案。搞好初中语文教育应采取的措施 1.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学生对于学习语文不感兴趣,那么他们就会对语文的学习、阅读等产生抵触心理,这样,就算语文教师再努力地教学,也无济于事,因为学习的主体根本不想接受语文方面的知识,更谈不上提高文学素养。因此,在做好初中语文教学方面,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是最重要的也是首要的一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教师激发了学生对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喜欢上语文这门课程,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配合教师完成教学内容,并且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和开拓性学习也会明显提高。“比如,可以让学生在课下准备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收集充足的相关材料,然后在课堂上向其他同学讲述、分析和评价,其他同学听完之后还可以提问。这就是一种很好的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方法,而且可以很好地锻炼学生的表达、收集资料、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学生有了学习语文的兴趣后,我们应该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因为习惯决定一切。初中生相对于高中生来说,还没有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和习惯,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其逐渐地形成学习语文的习惯。习惯的形成是长期的过程,所以语文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有耐心。当一个好的学习习惯形成后,就会对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产生深刻的影响。所以,教师在引导学生形成一个好的习惯后,要努力引导学生实现下一个目标,形成另一个好的习惯。比如:在开始学习语文时,在每篇课文讲解之前,让学生先预习课文,一段时间过后,学生自然就养成了自主预习课文的习惯。在这个习惯形成后,逐步地让学生在预习过后总结每段的段意,理解作者想要给读者传输的思想,以及在文中找出好词好句来积累。这样,就使得学生形成自主学习课文的习惯,而不是依靠老师来讲解,来灌输知识。语文教师在引导学生形成良好习惯的过程中,要尽量使良好的习惯不断地在更广阔的空间发展,并且时刻注意学生动态,避免不好的学习习惯形成。经过在学习的不同阶段的引导,学生的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就会养成。3.培养学生提问意识,鼓励学生发散性思维。学习的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教师只是起着引导作用。长期的应试制度,使得我们的语文教学一直存在着“老师讲课,学生埋头做笔记”现象,学生的思维钝化。在当前实行素质教育的情况下,我们必须打破这种枯燥无味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提问意识。学生通过先预习课文,提出和文章相关的一系列问题,通过查阅资料和询问老师,从而解决疑难问题。这样会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也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的学习。语文的学习主要靠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对于一个问题,不同的学生对于其看法可能千差万别。语文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应经常组织学生展开对问题的讨论,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不够在找我,字太多打的很累!
4. 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小学语文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可能是比较多的,
其中最主要的就是,
如何解决语文课的枯燥乏味的问题。
5. 我国小学教育评价中主要存在哪些问题
我国小学教育评价中现存问题:
教育测验和评价应当以激励学生和改进教学为目标。对这一观点,多数教育工作者都很认同。但在实际教学中,某些教师往往只采用测验一个尺度,从学业成绩一个方面衡量学生的发展水平,这样不仅会妨碍学生的全面发展,也会对教学改革形成阻力。当前教育测验与评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
1.重知识轻能力
尽管从理念上看,学校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但实际上,即使在小学阶段,以考试为中心的现象也很普遍。测验命题死纠知识的细枝末节,忽略了记忆以外高层能力的评定,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死记硬背的学风。其后果是学生学习负担沉重,影响了多元能力的发展。
2.片面追求分数
分数成为学习目标,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内在求知动机。从教育心理学的观点看,学生的学习动机有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两种。外在动机是为了获得外在奖励而激发出的学习动机,比如为了获得高分而努力学习。内在动机是因为喜欢、有兴趣或活动本身的原因而激发起的学习热情。考试使很多学生为考试而学习,抑制了内在求知动机的发展。仅仅用测验分数评价学生,也容易挫伤困难学生的积极性。国外研究显示,那些比较聪明的学生在有评分的学校里学习态度更为积极,而那些学习比较慢的学生在不评分的学校里学习更积极有效。在小学低年级,分数对差生的不良影响尤为明显。
3.影响学生心理健康
学校在评价学生时,学业成绩往往是主要的评价标准。有些老师会因为学生成绩不好而当众批评学生,甚至羞辱学生,使学生的自尊心受到很大伤害。许多成年人在回忆自己的小学生活时,不能忘怀的是老师的一次表扬或一个意想不到的鼓励;同时久久不能遗忘的是老师的蔑视或嘲讽。生活中经常有这样的情形,学生考了高分,就被认为是好孩子,并获得奖励;而考得不好,就会受到老师和家长的责难。考试压力给学生带来沉重的心理负担,引起考试焦虑,危害儿童的心理健康。考试竞争不利于学生间的互助与合作,还会导致一些不良习惯的产生,如抄袭、说谎、攻击性过强等。
4.制约教学改革
由于测验对教育活动起着导向和控制作用,任何教育改革如果没有测验观念和测验内容及方法的变革都难以行之有效。在不合理的考试制度下,一些好的教育思想、好的教材和教法无法在实践中推行的事情时有所见。如学校开展“愉快学习”教学改革,但评价时仍然盯着学生在传统测验中的得分高低,则改革必然受阻。因为改革意味着采取新措施,改革初期可能会对常规教学带来影响,不仅不能保证使学生取得更高的考分,有时还会因追求一些素质发展使学生的某些分数下降。正是因为这一原因,有一些学校不敢改革,也不愿改革。
6. 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哪些问题
(一)课堂成了舞台而不是平台
当前的小学语文课堂正在改变过去那种封闭、死板的状况,日益走向开放,日益充满活力。但也应当看到,许多语文课堂不再是书声朗朗,课后学生对生字词依然陌生,课文主题一知半解。课堂上,说学逗唱、琴棋书画群英荟萃,就像是文艺汇演的舞台,并不再是师生学习交流的平台。
1、双基倍受冷落。在新课程教学中,因为课标提出了对人文精神的培养,教材在课前的“预习提示”和课后的“研讨与练习”均将知识性内容作了弱化处理,有些教师便在教学中便不大重视文本的解读和基本知识的理解、掌握,不注重语文基本能力的培养,对课文内容匆匆带过,字词难点都没理解清楚,就跨过课文做了许多迁移和发挥,做些思想教育与精神培养的工作,好像教学中涉及“双基”就不是在搞新课程,仅把目光聚焦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光环上,将“知识与能力”束之高阁。
2、课堂无限开放。一些教师没有真正领会《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这一理念,片面追求跨学科的学习,片面追求愉快教学,片面追求活跃的教学气氛,从而导致初中语文教学中出现了非语文活动过多的现象。例如,有的教师在语文课堂上热衷于游戏、表演,有的教师在语文课堂上热衷于实验、操作,有的教师热衷于让学生叠纸、绘画、唱歌,等等。这些活动使小学语文教学表面上看起来热热闹闹,但由于有很多活动游离于理解和运用语文之外,加之耗时多,实际上使小学语文教学陷入了一种新的少、慢、差、费的境地,语文学科基本特点丧失,语文课程根本目标迷失,语文课成了大杂烩。
(二)教师成了主席而不是首席
根据新课程理念理解,教师应该是教学中的首席,但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由于部分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理解的偏差,践行的机械,导致了一些课堂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看似平等,实质上却流淌着不和谐的音符。教师俨然以主席的身份出现在课堂。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
1、启发无处不在。由于课堂中问题设计太多太碎,一个套一个,学生马不停蹄跟随;表面看,教师尊重学生,学生围绕着教师的问题在不停地思考,但这种缺乏系统性和弹性的发问,极易将学生引向单向思维的死胡同,长期以往,学生学会的是迎合教师的意图,而缺失自我富有个性的解读。
2、学生不由自主。如今的课堂流行一些这样的语言:“你喜欢读哪一段就读哪一段!”,“你喜欢怎样读就怎样读!”,“你想和谁交流就和谁交流!”……由于不得精髓,不分场合机械追“新”,加之引导功力不够,不和谐的现象接踵而至:不少学生读最简单的一段,唱读、乱读,胡乱交流……此时,教师要不要收回成命,实施干预?退一步,学生奉命而动,但因能力所困,选择没有深度,游离于文本重点之外,又该怎么办?课堂上看到的更多的是——真主意,假商量!表面“自主”之后依然是“专制”,是“注入式”!
(三)学生成了上帝而不是主体
教师是“主席”是课堂的一个极端,而“学生是上帝”使得课堂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一堂课,教师按照自己的设计,让学生做上帝,就若干问题去读读念念,说说讲讲,纷纷攘攘,畅所欲言;而教师则只作为点名者、赞赏者,于是,在“把学生失去的课堂交还给学生”的绝妙好辞中,把课堂于“一言堂”一下子变为“大放羊”。主要表现在:
1、个性至上。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小学生的生活阅历比不上教师广大,生活体验比不上教师丰富,人生感悟比不上教师深刻……文本解读的多元化,对学生来说是“言者无罪”。但不少教师曲解了“个性化”和“独特感受”,对学生非理性的解读,不置可否,不及时纠偏,更有甚者视之为创新!对脱离文本主旨,对游离文本语境天马行空式的“独特体验”置之不理。
2、赏识“泛滥”。随着新课程理念的学习和渗透,为了保护学生自尊心,唤发他们的心理自信,赏识评价在课堂上得到越来越多教师的认同。然而在“赏识”评价的幌子下,奉命式表扬不绝于耳,绝对化高帽随便派发,赏识评价一统天下。教师否定了学生间的差异,漠视了学生表现的智慧成分,忽视了学生回答的个性化内涵,不同的答案贴上了相同的评价标签。教师好像既怕得罪了这个神仙又怕得罪了那个菩萨,本应是引导者、组织者、首席的教师完全成了一位陪客。
(四)合作成了说法而不是做法
部分教师片面把“小组合作学习”视为 “金字招牌”,仿佛课堂上不用“小组合作学习”就不是新课堂了!不管什么教学内容,不问哪个年级,都要安排小组合作讨论。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时机和过程缺乏应有的整体把握。有的学生还没有进入合作状态,就被要求交流成果。其结果只能是学习合而不作,各自为战,用个人意见替代小组观念。有的没有明确的分工,各自为政,不知道如何合作,只能随性乱说一气。有的小权威一言九鼎,学困生只能依赖盲从。还有的争执吵闹不休,沟通合作无从谈起……
(五)课件成了主角而不是配角
课件可以生动、形象的描述各种教学问题,增加课堂教学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宽学生的知识视野,但它毕竟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近年来,它却因为部分教师的不当适用由配角的身份摇身变成了课堂中的主角,主要表现为:信息超量,学生只能在五彩缤纷的信息包围之中“如痴如醉”;整个课件都是已有的问题和“标准答案”,学生只能在课件的框架内戴着镣铐跳舞;大量的动画和音响,学生“乐不思课”,冲淡了对学习重点、难点的关注。
(六)重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全面发展
学生的全面发展固然要以知识的掌握为基础,但知识的掌握并不能代替对学生全面发展的关注。一些教师在学生掌握知识方面虽然取得了偶然的成功,而在学生的全面发展上取得的成效是很低的,主要原因是:
现在的课堂教学忽视了语文具有人文性和工具性两重性,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教学中重工具而轻人文。如:着重讲字的笔画、结构和词义,段意等,而忽视其运用。考试中出现了字的笔顺,而且要学生不能写错顺序,而且常考的字中有些笔顺本身也有争议。这主要表现在对分数的追求上,只要学生能取得高分,不管这种教法是否符合教学规律,是否符合学生身心发展,都是好教法,都是值得推广的。比如单调刻板的条文背诵这一方法得到了多少人的推崇,有多少学生正在重点背诵“标准答案”,原因就是考试考条文,学生背是背会了,但却不能真正掌握它,一考完,就差不多都“还给老师了”。
(七)教学方法落后僵化
一是教案为主宰教学:课堂教学是按计划进行的,每节课无一例外地必须按照教案完成规定的教学进度(课时任务),本无可厚非,但如果决不能越教案一步,不管学生是否知道了、掌握了、提高了,赶着学生往指定的步骤走,把教案完成了,教学目的也就算达到,那就大错特错了。这一点在青年教师中表现得比较突出奇制胜。这实际上是一种封闭性的教学,使课堂教学变得机械,缺乏生气和乐趣。
二是以统一为标准的一致性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习惯于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的学生,强调以中间状态的学生作为授课的标准,这就导致超过一般水平的学生感到太简单,缺乏挑战性而出现心理抑制,分散注意力;而发展状况低于一般水平的学生,因跟不上节奏而十分吃力,产生失败和无助感。这种状况的存在,难以实现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的目标。而在现在有不少课堂教学出现这样的现象:教师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而主体作用发挥得好的学生恰恰是接受能力较快,学习成绩较好的同学,他们往往能提出一些比较新鲜的见解和主张,教师却误以为自己引导得法,就跟着这些“主体作用”发挥得好的学生“走”,而中等生和相对比较差的学生则丧失了“发挥”的机会。这种现象在公开课中比较常见,违背了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从而限制了大多数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针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就要在课堂教学中做到以下几点:
(一)让平等交往成为师生关系的主线
课堂是教学的主要场所,教学任务主要在课堂完成。在这个师生交往的平台上,学生不仅仅需要教师的微笑和赏识,需要教师有的放矢的评价,更需要教师营造一个相对平等的竞争氛围,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精神层面深层次的平等。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处理好以下关系:
1、处理好学生自主与教师主导的关系。我们反对过去教师在教学中带强迫性地要求学生接受结论的做法,也反对现在过分地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而弱化教师主导性的现象。教学中,教师是组织者和引导者,如果说教师在教学中按照设计的问题和步骤让学生去完成,是履行了组织者角色的职责的话,那么,教师在教学中凭借自己深厚的语文素养,对文本的独特体验、感悟、把握和可能高于学生的深刻见解而对学生正确导向,开启思维,适时示范,精要点评,高效对话,就是履行了引导者角色的职责。试想,如果把课堂交给学生,课堂就任由学生决定一切,一盘散沙、放任自流也不用教师组织和引导的话,那还要教师干什么?学校也许都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2、处理好张扬个性与价值引导的关系。追求“个性化”阅读,让学生有“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这是对的。问题是语文教师要有灵心慧眼在独特体验和价值取向之间找到支点!必须清楚,新课标中要求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是建立在“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的基础上的。否则,我们的教育将在失重与倒错中制造隐患。语文教育的根砥就在于提契生命的韵味,陶熔人文情怀,蕴涵精神意韵……文与心一体,书与人俱化。
3、处理好赏识评价与是非分辨的关系。赏识评价的方向是对的,但教育不能没有批评和惩罚。在课堂中我们要根据思维的层次,分层赏识,同时也要正视问题,艺术地实事求是地指出不足。给学生明确的“是非准则”,让他们的思维都集中到课堂教学中来。因而,在课堂上科学的做法是,弄清学生的思维轨迹,当学生的观点正确独到时,就理直气壮地给予表扬、肯定,放大“亮点”;当学生的见解不够完整时,就应该不厌其烦地进行点击,培植“生成点”;当学生的认识出现偏颇时,就该直言不讳地加以引导,纠正“错误点”,从而让学生在平等课堂上有个性地发展。
(二)让自主合作成为学习方式的主流
目前我们所遇到的问题并不是教师没有给学生自主合作的机会与时间,而是教师在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时缺乏相应的方法指导,使得合作学习流于形式。因此,教学生合作学习的方法,成为当务之急。教师要倡导的是在自学、自悟基础上的各种形式的合作学习,通过学生互相启发、共同探究,不仅有所发现、学有所得,而且可以培养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只有在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才能使他们互相取长补短,变得知识更加丰富,能力更加全面。教师要精心组织学习活动。一是要组织好自学,核心是使每个学生都能独立思考;二是要组织好合作学习,既做到在互动中把学习引向深入,又做到因材施教,加强个别辅导;三是要组织好全班交流,在交流中加强引导、调控,以全面实现教学目标。总之,教师要通过有效的学习活动,通过师与生、生与生的交流,使学生不断进行自我组织、自我建构,在这种组织、建构中,逐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让文本解读成为语文教学的主题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体验品味。要做到这些,必须解决好以下问题:
1、解决好人文精神与落实双基的问题。新课程语文教学注重人文性,但也不能忽视其工具性的一面,应当使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水乳交融,而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从教学目的上看,如果一个学生连字音都要读错,又经常出现错别字、病句连篇,那么即使他文学感悟力再强,也是难以表达出来的。我们不能以牺牲学生的综合语文能力为代价,来换取语文课堂的热热闹闹。要使学生在学习语文基础知识、形成语文基本能力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并获得这门学科的正确的价值观。
2、解决好拓展创新与解读课文的问题。课程标准要求强化学生阅读,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如果学生对文本没有充分研读,那么拓展和创新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要倡导学生与文本、学生与教师、学生与不同文化的对话。尤其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要重视朗读,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品味、揣摩语言,从而有所感悟,这是拓展和创新的基础。要让学生在充分研读课文的基础上理解和积累语言,逐步学会欣赏,防止把理解与欣赏变成支离破碎的作品分析和文学知识传授,也要防止脱离文本的架空分析与拓展,提倡学生在读书思考的基础上,发表独立见解,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学会思考,学会读书。
3、解决好媒体运用与以课为本的问题。课件是课堂“要”件。但这个“要”并不是指的主要、必要,而是重要。我们不能否认课件在课堂的某些环节与知识点上的重要作用,但并不是所有的课堂都需要它,课堂的所有环节都离不开它。我们始终要明白课件是为教学服务的这一点,如果它起不到服务的作用,就是画蛇添足,就是喧宾夺主,我们的运用就是失败的。因此,课件制作者制作前要树立现代化的教育思想,以课为本;制作时,要着眼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超越传统媒体的局限,变抽象为形象,化繁为简,更好地帮助学生突破重点难点,而不是将精力放在流光溢彩的图片、活泼生动的动画上。这样制作后才没有或少有遗憾,课件才能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繁华过尽见真淳。
7.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哪些问题
小学语文教学存在哪些突出问题呢?
小学语文教学现状,苦了老师,害了学生。这不是危言耸听,也不是对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全盘否定,而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现状与课程标准之要求、与经济发达地区小学语文改革之形势存在突出矛盾之现状的真实反映。那么,小学语文教学存在哪些突出问题呢?
阅读教学硬性灌输。阅读教学方法陈旧、呆板、满堂灌、注入式,老师讲,学生被动听的情况在不少班级仍然普遍存在。没有给学生留一定的时间朗读、感悟、写作训练;课内阅读背诵的机会少,文学教育不突出,语感训练不到位。课文上完了,学生还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甚至整整一节课也听不到教师的范读、看不到教师对重点语句、难读语段的指导性朗读与感悟。许多语文老师上阅读课就是讲内容,讲思想感情,讲语言知识;把好好的文章肢解得支离破碎,讲解得味同嚼蜡;学生围绕老师设置的问题,或举手回答,或小组讨论,或看着“语文课本诠释”之类的辅导性材料回答得十分准确、完美。讲课几乎占用了全部课内时间,课外时间又几乎被大量的训练题挤满。课内学习不仅不能与课外阅读 有机结合,反而硬性切断与课外学习的联系。学生原本具有的阅读兴趣与好奇,在这种冗长的阅读教学中丧失殆尽。
作文教学脱离实际。教语文难、教作文课大为其难,这已经是小学语文教师的共识。究其原因,是作文的命题往往不能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又不能直接从课本的范文中得到借鉴。平时的指导既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写作时过细过严的要求又限制了学生的思路,束缚了学生的手脚。作文量练习不足,又没有自改作文的能力,教师批改反馈不及时,这些都挫伤了学生学习写作的积极性,导致了学生作文水平低下。课文中优美的词汇、语句,不能与学生生活经验和大自然相联系,也很少在习作中出现。写《妈妈的爱》就一定是“我病了,妈妈冒雨背到医院,妈妈出了许多汗,妈妈晕倒了……”写《我与同桌》,就一定是“先有矛盾,后又重归与好……”同时,学生阅读量远远达不到课程标准所提出的要求,学生的文学语言积累匮乏,对生活素材的理解、整理、加工、利用,缺乏有效的指导。学生学习习作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写作之难、背诵作文、抄袭作文就不足为怪了。
8. 目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主要存在哪些问题
教师像‘实话实说’的主持人了”,“ 学生学得主动了,变得大胆了”,“ 学生的学习方式开始转变了”,“ 学生‘动’起来了,语文课堂活起来了” ……新课程语文课堂教学好评如潮,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课改实施以来,语文课堂教学的确存在一些值得我们注意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堂成了舞台而不是平台
当前的小学语文课堂正在改变过去那种封闭、死板的状况,日益走向开放,日益充满活力。但也应当看到,许多语文课堂不再是书声朗朗,课后学生对生字词依然陌生,课文主题一知半解。课堂上,说学逗唱、琴棋书画群英荟萃,就像是文艺汇演的舞台,并不再是师生学习交流的平台。
1、双基倍受冷落。在新课程教学中,因为课标提出了对人文精神的培养,教材在课前的“预习提示”和课后的“研讨与练习”均将知识性内容作了弱化处理,有些教师便在教学中便不大重视文本的解读和基本知识的理解、掌握,不注重语文基本能力的培养,对课文内容匆匆带过,字词难点都没理解清楚,就跨过课文做了许多迁移和发挥,做些思想教育与精神培养的工作,好像教学中涉及“双基”就不是在搞新课程,仅把目光聚焦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光环上,将“知识与能力”束之高阁。
2、课堂无限开放。一些教师没有真正领会《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这一理念,片面追求跨学科的学习,片面追求愉快教学,片面追求活跃的教学气氛,从而导致初中语文教学中出现了非语文活动过多的现象。例如,有的教师在语文课堂上热衷于游戏、表演,有的教师在语文课堂上热衷于实验、操作,有的教师热衷于让学生叠纸、绘画、唱歌,等等。这些活动使小学语文教学表面上看起来热热闹闹,但由于有很多活动游离于理解和运用语文之外,加之耗时多,实际上使小学语文教学陷入了一种新的少、慢、差、费的境地,语文学科基本特点丧失,语文课程根本目标迷失,语文课成了大杂烩。
(二)教师成了主席而不是首席
根据新课程理念理解,教师应该是教学中的首席,但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由于部分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理解的偏差,践行的机械,导致了一些课堂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看似平等,实质上却流淌着不和谐的音符。教师俨然以主席的身份出现在课堂。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
1、启发无处不在。由于课堂中问题设计太多太碎,一个套一个,学生马不停蹄跟随;表面看,教师尊重学生,学生围绕着教师的问题在不停地思考,但这种缺乏系统性和弹性的发问,极易将学生引向单向思维的死胡同,长期以往,学生学会的是迎合教师的意图,而缺失自我富有个性的解读。
2、学生不由自主。如今的课堂流行一些这样的语言:“你喜欢读哪一段就读哪一段!”,“你喜欢怎样读就怎样读!”,“你想和谁交流就和谁交流!”……由于不得精髓,不分场合机械追“新”,加之引导功力不够,不和谐的现象接踵而至:不少学生读最简单的一段,唱读、乱读,胡乱交流……此时,教师要不要收回成命,实施干预?退一步,学生奉命而动,但因能力所困,选择没有深度,游离于文本重点之外,又该怎么办?课堂上看到的更多的是——真主意,假商量!表面“自主”之后依然是“专制”,是“注入式”!
(三)学生成了上帝而不是主体
教师是“主席”是课堂的一个极端,而“学生是上帝”使得课堂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一堂课,教师按照自己的设计,让学生做上帝,就若干问题去读读念念,说说讲讲,纷纷攘攘,畅所欲言;而教师则只作为点名者、赞赏者,于是,在“把学生失去的课堂交还给学生”的绝妙好辞中,把课堂于“一言堂”一下子变为“大放羊”。主要表现在:
1、个性至上。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小学生的生活阅历比不上教师广大,生活体验比不上教师丰富,人生感悟比不上教师深刻……文本解读的多元化,对学生来说是“言者无罪”。但不少教师曲解了“个性化”和“独特感受”,对学生非理性的解读,不置可否,不及时纠偏,更有甚者视之为创新!对脱离文本主旨,对游离文本语境天马行空式的“独特体验”置之不理。
2、赏识“泛滥”。随着新课程理念的学习和渗透,为了保护学生自尊心,唤发他们的心理自信,赏识评价在课堂上得到越来越多教师的认同。然而在“赏识”评价的幌子下,奉命式表扬不绝于耳,绝对化高帽随便派发,赏识评价一统天下。教师否定了学生间的差异,漠视了学生表现的智慧成分,忽视了学生回答的个性化内涵,不同的答案贴上了相同的评价标签。教师好像既怕得罪了这个神仙又怕得罪了那个菩萨,本应是引导者、组织者、首席的教师完全成了一位陪客。
(四)合作成了说法而不是做法
部分教师片面把“小组合作学习”视为 “金字招牌”,仿佛课堂上不用“小组合作学习”就不是新课堂了!不管什么教学内容,不问哪个年级,都要安排小组合作讨论。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时机和过程缺乏应有的整体把握。有的学生还没有进入合作状态,就被要求交流成果。其结果只能是学习合而不作,各自为战,用个人意见替代小组观念。有的没有明确的分工,各自为政,不知道如何合作,只能随性乱说一气。有的小权威一言九鼎,学困生只能依赖盲从。还有的争执吵闹不休,沟通合作无从谈起……
(五)课件成了主角而不是配角
课件可以生动、形象的描述各种教学问题,增加课堂教学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宽学生的知识视野,但它毕竟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近年来,它却因为部分教师的不当适用由配角的身份摇身变成了课堂中的主角,主要表现为:信息超量,学生只能在五彩缤纷的信息包围之中“如痴如醉”;整个课件都是已有的问题和“标准答案”,学生只能在课件的框架内戴着镣铐跳舞;大量的动画和音响,学生“乐不思课”,冲淡了对学习重点、难点的关注。
(六)重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全面发展
学生的全面发展固然要以知识的掌握为基础,但知识的掌握并不能代替对学生全面发展的关注。一些教师在学生掌握知识方面虽然取得了偶然的成功,而在学生的全面发展上取得的成效是很低的,主要原因是:
现在的课堂教学忽视了语文具有人文性和工具性两重性,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教学中重工具而轻人文。如:着重讲字的笔画、结构和词义,段意等,而忽视其运用。考试中出现了字的笔顺,而且要学生不能写错顺序,而且常考的字中有些笔顺本身也有争议。这主要表现在对分数的追求上,只要学生能取得高分,不管这种教法是否符合教学规律,是否符合学生身心发展,都是好教法,都是值得推广的。比如单调刻板的条文背诵这一方法得到了多少人的推崇,有多少学生正在重点背诵“标准答案”,原因就是考试考条文,学生背是背会了,但却不能真正掌握它,一考完,就差不多都“还给老师了”。
(七)教学方法落后僵化
一是教案为主宰教学:课堂教学是按计划进行的,每节课无一例外地必须按照教案完成规定的教学进度(课时任务),本无可厚非,但如果决不能越教案一步,不管学生是否知道了、掌握了、提高了,赶着学生往指定的步骤走,把教案完成了,教学目的也就算达到,那就大错特错了。这一点在青年教师中表现得比较突出奇制胜。这实际上是一种封闭性的教学,使课堂教学变得机械,缺乏生气和乐趣。
二是以统一为标准的一致性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习惯于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的学生,强调以中间状态的学生作为授课的标准,这就导致超过一般水平的学生感到太简单,缺乏挑战性而出现心理抑制,分散注意力;而发展状况低于一般水平的学生,因跟不上节奏而十分吃力,产生失败和无助感。这种状况的存在,难以实现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的目标。而在现在有不少课堂教学出现这样的现象:教师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而主体作用发挥得好的学生恰恰是接受能力较快,学习成绩较好的同学,他们往往能提出一些比较新鲜的见解和主张,教师却误以为自己引导得法,就跟着这些“主体作用”发挥得好的学生“走”,而中等生和相对比较差的学生则丧失了“发挥”的机会。这种现象在公开课中比较常见,违背了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从而限制了大多数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针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就要在课堂教学中做到以下几点:
(一)让平等交往成为师生关系的主线
课堂是教学的主要场所,教学任务主要在课堂完成。在这个师生交往的平台上,学生不仅仅需要教师的微笑和赏识,需要教师有的放矢的评价,更需要教师营造一个相对平等的竞争氛围,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精神层面深层次的平等。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处理好以下关系:
1、处理好学生自主与教师主导的关系。我们反对过去教师在教学中带强迫性地要求学生接受结论的做法,也反对现在过分地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而弱化教师主导性的现象。教学中,教师是组织者和引导者,如果说教师在教学中按照设计的问题和步骤让学生去完成,是履行了组织者角色的职责的话,那么,教师在教学中凭借自己深厚的语文素养,对文本的独特体验、感悟、把握和可能高于学生的深刻见解而对学生正确导向,开启思维,适时示范,精要点评,高效对话,就是履行了引导者角色的职责。试想,如果把课堂交给学生,课堂就任由学生决定一切,一盘散沙、放任自流也不用教师组织和引导的话,那还要教师干什么?学校也许都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2、处理好张扬个性与价值引导的关系。追求“个性化”阅读,让学生有“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这是对的。问题是语文教师要有灵心慧眼在独特体验和价值取向之间找到支点!必须清楚,新课标中要求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是建立在“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的基础上的。否则,我们的教育将在失重与倒错中制造隐患。语文教育的根砥就在于提契生命的韵味,陶熔人文情怀,蕴涵精神意韵……文与心一体,书与人俱化。
3、处理好赏识评价与是非分辨的关系。赏识评价的方向是对的,但教育不能没有批评和惩罚。在课堂中我们要根据思维的层次,分层赏识,同时也要正视问题,艺术地实事求是地指出不足。给学生明确的“是非准则”,让他们的思维都集中到课堂教学中来。因而,在课堂上科学的做法是,弄清学生的思维轨迹,当学生的观点正确独到时,就理直气壮地给予表扬、肯定,放大“亮点”;当学生的见解不够完整时,就应该不厌其烦地进行点击,培植“生成点”;当学生的认识出现偏颇时,就该直言不讳地加以引导,纠正“错误点”,从而让学生在平等课堂上有个性地发展。
(二)让自主合作成为学习方式的主流
目前我们所遇到的问题并不是教师没有给学生自主合作的机会与时间,而是教师在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时缺乏相应的方法指导,使得合作学习流于形式。因此,教学生合作学习的方法,成为当务之急。教师要倡导的是在自学、自悟基础上的各种形式的合作学习,通过学生互相启发、共同探究,不仅有所发现、学有所得,而且可以培养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只有在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才能使他们互相取长补短,变得知识更加丰富,能力更加全面。教师要精心组织学习活动。一是要组织好自学,核心是使每个学生都能独立思考;二是要组织好合作学习,既做到在互动中把学习引向深入,又做到因材施教,加强个别辅导;三是要组织好全班交流,在交流中加强引导、调控,以全面实现教学目标。总之,教师要通过有效的学习活动,通过师与生、生与生的交流,使学生不断进行自我组织、自我建构,在这种组织、建构中,逐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让文本解读成为语文教学的主题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体验品味。要做到这些,必须解决好以下问题:
1、解决好人文精神与落实双基的问题。新课程语文教学注重人文性,但也不能忽视其工具性的一面,应当使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水乳交融,而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从教学目的上看,如果一个学生连字音都要读错,又经常出现错别字、病句连篇,那么即使他文学感悟力再强,也是难以表达出来的。我们不能以牺牲学生的综合语文能力为代价,来换取语文课堂的热热闹闹。要使学生在学习语文基础知识、形成语文基本能力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并获得这门学科的正确的价值观。
2、解决好拓展创新与解读课文的问题。课程标准要求强化学生阅读,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如果学生对文本没有充分研读,那么拓展和创新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要倡导学生与文本、学生与教师、学生与不同文化的对话。尤其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要重视朗读,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品味、揣摩语言,从而有所感悟,这是拓展和创新的基础。要让学生在充分研读课文的基础上理解和积累语言,逐步学会欣赏,防止把理解与欣赏变成支离破碎的作品分析和文学知识传授,也要防止脱离文本的架空分析与拓展,提倡学生在读书思考的基础上,发表独立见解,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学会思考,学会读书。
3、解决好媒体运用与以课为本的问题。课件是课堂“要”件。但这个“要”并不是指的主要、必要,而是重要。我们不能否认课件在课堂的某些环节与知识点上的重要作用,但并不是所有的课堂都需要它,课堂的所有环节都离不开它。我们始终要明白课件是为教学服务的这一点,如果它起不到服务的作用,就是画蛇添足,就是喧宾夺主,我们的运用就是失败的。因此,课件制作者制作前要树立现代化的教育思想,以课为本;制作时,要着眼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超越传统媒体的局限,变抽象为形象,化繁为简,更好地帮助学生突破重点难点,而不是将精力放在流光溢彩的图片、活泼生动的动画上。这样制作后才没有或少有遗憾,课件才能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繁华过尽见真淳。
9. 目前教育评价主要存在哪些问题
英盛观察为您解答:新课程的改革,为我们的教育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的教育观念从此被彻底的更新,我们的教育与学习也有新的改观。
新课程的改革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新课程关注学生的和谐发展;新课程倡导个性化的教育;新课程带给学生宽松的学习环境;新课程着力开发丰富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学习,带给学生积极的感情体验和发展的机会。
在课改实验中,评价体系的改革是重头戏,它是我们课程改革的重中之重。新课程改革的教育评价,是我们教育改革的重要保证,评价带给我们改革中的得失,能及时地把我们的实验效果反馈给我们。给我们的改革指引方向,可以让我们少走弯路,以便我们的新课程改革能很好的走下去。
小学教育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教育评价应当以激励学生和改进教学为目标。对这一观点,多数教育工作者都很认同。但在实际教学中,某些教师往往只采用测验一个尺度,从学业成绩一个方面衡量学生的发展水平,这样不仅会妨碍学生的全面发展,也会对教学改革形成阻力。当前教育评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
1.重知识轻能力
尽管从理念上看,学校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但实际上,即使在小学阶段,以考试为中心的现象也很普遍。测验命题死纠知识的细枝末节,忽略了记忆以外高层能力的评定,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死记硬背的学风。其后果是学生学习负担沉重,影响了多元能力的发展。
2.片面追求分数
分数成为学习目标,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内在求知动机。从教育心理学的观点看,学生的学习动机有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两种。外在动机是为了获得外在奖励而激发出的学习动机,比如为了获得高分而努力学习。内在动机是因为喜欢、有兴趣或活动本身的原因而激发起的学习热情。考试使很多学生为考试而学习,抑制了内在求知动机的发展。仅仅用测验分数评价学生,也容易挫伤困难学生的积极性。国外研究显示,那些比较聪明的学生在有评分的学校里学习态度更为积极,而那些学习比较慢的学生在不评分的学校里学习更积极有效。在小学低年级,分数对差生的不良影响尤为明显。
3.影响学生心理健康
学校在评价学生时,学业成绩往往是主要的评价标准。有些老师会因为学生成绩不好而当众批评学生,甚至羞辱学生,使学生的自尊心受到很大伤害。许多成年人在回忆自己的小学生活时,不能忘怀的是老师的一次表扬或一个意想不到的鼓励;同时久久不能遗忘的是老师的蔑视或嘲讽。生活中经常有这样的情形,学生考了高分,就被认为是好孩子,并获得奖励;而考得不好,就会受到老师和家长的责难。考试压力给学生带来沉重的心理负担,引起考试焦虑,危害儿童的心理健康。考试竞争不利于学生间的互助与合作,还会导致一些不良习惯的产生,如抄袭、说谎、攻击性过强等。
4.教学改革受到制约
由于教育测验对教育活动起着导向和控制作用,任何教育改革如果没有测验观念和测验内容及方法的变革都难以行之有效。在不合理的考试制度下,一些好的教育思想、好的教材和教法无法在实践中推行的事情时有所见。如学校开展“愉快学习”教学改革,但评价时仍然盯着学生在传统测验中的得分高低,则改革必然受阻。因为改革意味着采取新措施,改革初期可能会对常规教学带来影响,不仅不能保证使学生取得更高的考分,有时还会因追求一些素质发展使学生的某些分数下降。正是因为这一原因,有一些学校不敢改革,也不愿改革。
对这些在科学课程改革评价研究中所表现出来的问题进行剖析和总结,结合新课程评价理念,提出了一些改进策略。
一、不断明确和加强评价的目的性和导向性
一个科学探究活动下来,或多或少要进行有关评价活动,看学生的发展如何,看教师的教学技能如何,但评者的头脑中要有清晰的认识,你搞的评价,主要目的是什么,为什么要组织这次评价,在评价活动开展前,明白评价的目的性是至关重要的,它对如何进行评价有着明确的导向性作用,那么我们老师怎样才能很清楚地认识评价的目的性是什么?
我认为有两种思路:一种是评价的“总目的”,任何一次评价活动都要考虑评价的总目的和目标,《标准》很明确地告诉我们,为什么要进行评价,就是要通过评价活动,最终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这就是我们在科学教学评价过程中的总目标,老师们要研读新课程标准,牢记在心,开展评价活动时做到有的放矢。而科学素养包括很多方面,有科学知识、科学探究、科学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等,每一个科学探究活动,不一定涵盖科学素养的多方面,怎么办?这就要求我们的老师考虑第二种思路:整合评价内容,形成和明确评价活动的分目标,也就是根据本次科学学习活动和当地、当时学生的素质特点,你在评价活动时要达成的具体目标是什么?建议老师们把要评价的内容,进行合理地整合,用目标分解法来考虑评价的重心和目标,对某次科学评价活动,可先列出本次活动的知识和技能型的目标,即认知领域的目标,再列出探究过程与方法的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目标,学生究竟要达到哪一个水平层次,看看联系本次科学学习的内容,哪一个目标是本次活动的侧重点,如本次活动是一个新闻发布会,发布探究周围环境问题的有关知识和搜集的资料,以引起同学们的共鸣。这个探究活动的目标就侧重于保护环境的情感和态度、价值观方面的,评价时就要有导向性,针对本次活动中学生表现出来的情意目标采用多种形式进行评价,发展和完善评价活动的导向性和针对性。
二、不断加强个性化评价和非学业性评价的实践与研究
针对目前科学教学评价内容项目繁多,在进行评价活动时,每一个项目都要评价一下,上一节已经很明确地指出,评价内容的繁杂性,势必会给评价活动带来负面影响,我们要对所评价的内容进行优化组合,除了考虑评价学生的科学探究过程和结果外,还要考虑生命个体化的评价和学生非学业性的评价研究,因为这两方面内容是学生生命个体在学习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独有的生命潜能,我们教师就要通过评价活动来释放和提升学生的生命潜能。
传统评价中,学生要尽力在他们可能并不擅长的学业领域中去适合评价的要求,从而不断发展自己的优势智能,而新课程的评价目的则在于通过评价来发展和识别学生的优势智能,为学生提供发展自己优势智能领域的机会。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发展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智能表现,或语言智能,或音乐智能,或数理智能,或空间智能,或身体运动智能等七种智能,不同个体在七种智能方面拥有的量各不相同,七种智能的组合和操作方式也不相同,因此在科学教学评价时,就要根据不同学生表现出来的不同智能情况给予随机评价,使每个学生首先发现自己的优势智能,同时又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从而协调起来发展自己,让自己在多方面找到成功的支撑,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作为教师,可以先通过诊断性的评价,来了解新的群体或特殊的个体,了解他们每个人身上的优势智能,然后设计多样化的评价方式,让学生去选择适合自己的评价方式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其次根据学生身上表现出来的欠缺的智能进行差异性评价,如有的学生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就是不肯说话,哪怕做对了,发现了新问题,他还是怕交流,这样教师在评价时,就可以把大胆发言作为重要的评价该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的目标,反复进行,学生的语言智能会有所提高。所以说,利用学生的多元智能进行随机评价,真正是从培养人的角度去做教学评价学问,我们的老师就要在这方面不断地挖掘新的评价形式和手段,来激发生命潜能的绽放。
重视非学业性的评价研究活动。所谓非学业性的评价,是指评价活动除了评价学生在规定的学业内容之外所出现的各种不同的结果和其他多方面的表现,如对本次探究活动的动机和兴趣、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在教学中,学业内容的学习和非学业内容的学习是密不可分的,既没有离开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又没有离开过程方法中的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因此非学业评价的内容是新课程评价内容整合观上的一个重要部分,教师在评价时应该与学业评价紧密结合,注重体验,注重实效,一般采用质性评价来描述评价结果。例如,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就可以采用激励性的语言对学生进行非学业性的评价,主要包括对学习内容、学习情感、学习方法、学习兴趣、学习习惯等方面的评价。再如,还可以通过各种评价手段来评定学生的非学业内容,我校就采用“五星级”评比方案来评比,在科学探究过程中,设计“合作星、探究星、习惯星、卫生星、爱护科学仪器星”,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哪一项做得好,就得哪颗星,这样的介质性评价,对学生非学业性内容的发展乃至整体素质的发展是有深远意义。
三、发挥真实性评价的优越性
由郝京华教授主编的《小学科学教育概论》一书在评价部分明确指出:“公正、客观是教育评估的生命线,没有信度和效度的测试工具以及主观、偏袒的评估心态不仅毫无可取之处,而且会极大地伤害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严重的,甚至会影响学生今后的人生道路。这是教育评估要极力避免的。”这段精辟的语言就描述了我们在进行教育评价时要真实,真正让学生参与评价活动并且感受到这是真正的评价活动,能提高自己的能力。因此,我们科学教师在进行教学评价时应把真实性评价策略确定为评价导向的唯一标准,并且要在多种真实的情景中进行,重视形成性评价方式,尽量全面、真实地描述出教育对象的学习状况。这种真实性评价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第一,评价个体的真实性。上面已经很具体地指出学生是真实的生命个体,拥有不同的学习习惯,教师不能用统一的评价手段长期对某学生的行为习惯进行评价,这样做就是不尊重个体的真实性,如引导学生对其他同学进行互评时,不能老是用“啪啪啪,掌声响起来,表扬他”,不同的个体,有不同的评价方式,有的学生喜欢鼓掌,有的同学可以用微笑来表示对同学的肯定,也可以保持沉默,或提出建议。这种不同的互评方式是发自内心的,是个体情感在评价活动中的真实性表现,所以我们的科学教师更可以用一个微笑或轻轻的触摸等个性评价方式来触发个性生命的灵动,使得评价活动能够真实地成为学生学习生活中的一部分。
第二,评价结果的真实性。在教学评价中经常会听到“奖给你一样东西”,学生到头来还是空欢喜一场,因为教师事后根本就没有奖这样就给学生一种欺骗的感觉,从而对教师的信任度就降低。再如,我们在评价时会经常运用“你真棒,探究的态度真认真”,学生听了似懂非懂,虽有肯定的部分,但评价不明确,没有指明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究竟怎样棒,怎样认真,有时学生就在这种“好话”当中蒙骗过场,失去努力和自我构建的方向。所以我们在评价结果上要“真的给学生”,让学生感到自己在评价活动中有真实的收获,从而才有不断探究的动力。
第三,评价情景的真实示范性。小学科学探究活动包括许多环节,有提出问题、形成猜想、搜集信息、整理问题等环节,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充当了评价的主人,这就是评价的主体由教师走向了学生,然而我们经常执行评价活动的老师可以反思,我们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活动时的情景评价,学生真的做到评价的主人了吗?回答肯定是含糊的,因为受传统观念的约束,我们的学生不会评价同伴的表现,有时就干脆采用“优秀或好”等词语来评价同伴的表现,这样一来,虽然给学生评价的空间,但这种评价是笼统的,苍白无力的。我们的教师就要做好真实性的评价示范,在组织学生进行自评与互评时,就要对具体的科学学习活动作出真实的示范,让学生学会真实的评价。如评价学生活动记录,就可对学生作出真实而具体的评价示范:“评价记录全面认真,把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步骤都记下来了,有进步!但要学会科学地记录,可用图文等多种形式记录某一研究过程。”你看这样评价,学生是爱听的,既具体地肯定了记录过程的优点,又合理地提出了建议,学生通过这样的真实性评价示范,长期训练,学生的评价能力会提高的,评价语言、评价手段也会逐步走向真实具体。
四、强化评价的激励和导向功能
激励是评价过程众多环节中的一项,如果没有明确的评价目标,准确地观察和资料搜集,恰当的评价结论,最后的激励只会是盲目的或无效的。激励要建立在对学生学习的过程及其背景有深刻认识的基础上,没有目标的、片面的和随意的激励,无法起到对学生的促进作用,反而有可能对学生产生消极影响,造成很多学生只能听表扬,不能听不足,对自己盲目乐观。建议教师在实施评价手段时,首先要确定明确的目标,注重对学生的观察和资料积累,在此基础上强调对学生的发展进行纵向比较,运用新理念的教学评语,如“谁能试试看,自己来解决,能不能想出更好的办法,谁还能再举一些实例,同意他的说法吗”等,利用这些启发性和赏识性的评语,既能让学生看到自己的优势和进步,同时也能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不足。激励的关键在于教师与学生形成坦诚、关怀和相互尊重的关系,并用发展和全面的眼光看待学生,逐步培养学生对自己形成客观的认识,提高他们的自我反省能力,使学生在一生的求学生涯中感到激励意义的深刻与伟大。
五、加强评价的系统性和规范性
由于新课程改革的实践还比较短,总的来说评价与考查的系统性和规范性不强,当前我们所作的评价尝试,没有形成评价与考试改革的整体思路,没有找到改革工作的重点、难点和突破口。改革工作所关注的往往是众多评价环节中的某个环节,如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给学生建立成长记录等,或者着力解决某个问题,如怎样确定平时与期末成绩的比例,怎样编制评价的有关表格,怎样进行有效地观察等,这些问题都需要科学而严密地学习解决,根据《小学科学教育概论》中的有关观点,提供有效评价工具的三个要素:效度、信度和辨别度,以给老师们设计评价工具时逐步形成系统性和规范性。
总之,教育的评价是个能适应教育的发展,并对教育有促进作用的一种教育途径。为此,我们对教育评价的观念,应该是发展的、动态的,而绝不是一层不变得。随着教育的发展,我们对教育的评价也就会有相应的改变,新的教育理念也必将带来新的教育评价方法和方式,与之相适应的内容和标准也就会不断的变化。我们期待更科学、更合理、更全面、更可观的教育评价。
在新课程改革的进程中,一定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如果想等待所有条件成熟了再行动,经验告诉我们,通常就已陷入被动、落后的局面。因此,我们要一方面抓紧学习,另一方面大胆尝试,正如发展性评价思想所倡导的,以发展为目的,勇创佳绩!
10. 小学语文考试中存在哪些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一、存在问题
从整张试卷来看,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较好,从按要求写韵母专或音节一题和补充属音节、连线等题可以看出,学生基本上都满分,除了这些,其他的题失分的地方还很多。如第六题读一读,画一画一题,学生画的图与实物差距很大。还有第十题读儿歌,回答问题这一题,学生回答问题的能力较差。往往是牛头不对马嘴,答案令人啼笑皆非。在一个就是个别学生的字写的不规范,字迹潦草,卷面不整洁。
二、整改措施
1、虽然拼音学完了,但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要不断渗透拼音教学,努力让学生能灵活运用汉语拼音.
2、书写方面。平时每次作业都应该严格要求,对于不认真书写的作业应当坚决要求学生重写。平时要交给学生一些练字的方法。平时作业要少而精,要留充足的时间给学生,避免学生为了求快而降低质量要求的现象发生。
3、读短文回答问题方面。要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不断探究新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应变能力的培养。
4、教育学生平时学习中要注重知识的积累,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5、让孩子多见一些练习题型,有针对性地培养孩子仔细审题、独立答题、想好了再下笔、完成所有练习后还要认真检查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