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培养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好习惯 教育叙事
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曾经说过,习惯能造就第二天性。这是说习惯对人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是至关重要的,好习惯能使孩子更聪明。《语文学习标准》中也明确指出要使学生“养成语文学习的良好习惯”。所以,培育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言而喻。就小学语文学习来说,我认为要培养以下三种习惯: 一、要培养勤用工具书的习惯 工具书是学习的拐杖,是无声的老师。学生如能主动借助工具书就能自行解决许多学习上的疑难,提高语文学习的意识,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小学生最重要的工具书是字典。即使是对于五年纪的学生而言,查字典的练习也是学生认识生字的主要方法。但是目前,我们班孩子们的书包中很少有字典的身影,就是有,在遇到问题时,也不愿拿出来查找,以便解决问题。而是寻求最直接的方法,求助于老师、同学,在家求助于家长,他们一般情况下认为翻字典是十分麻烦的事,实际上求助别人远不如求助字典更印象深刻。所以,我的建议是:我们班的学生在课文预习时至少查五个生字词;在课堂上尽量选择典型的字词当堂动手查字典,重在义项选择;在课外阅读时,遇到不懂的字词务必翻阅字典,逐渐培养孩子们勤查字典的好习惯。 二、要培养勤于背诵的习惯 背诵是大量积累材料的最有效方法。书读百遍,其义自显。古人很重视背诵,所以古人对于文字的锤炼和掌握远远高于我们现代人,古代优美绝伦的诗词歌赋正体现了这一点。现代的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小学阶段是机械记忆的黄金时期,不可错过,背诵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记忆力,规范学生的语言,对学生今后的人生道路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课本中要求背诵的课文,我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读成诵。今后,我将适时举行古诗词朗诵比赛,检查学生背诵水平。学生要主动背诵在课外阅读中遇到的佳句名篇,家长对此也应当支持和鼓励,强化孩子的背诵水平,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要培养勤于实践的习惯 叶圣陶先生说:“工具拿在手里,必须不断地使用才能练习成熟练技能的。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举一反三,练习阅读和写作的熟练技能。”因此,学好语文必须多听、多读、多说、多写,养成勤于实践的习惯。就以学生习作为例,每一名学生都要养成写日记的习惯,实践证明:写日记是积累作文素材,促使学生留心观察的有效方法;是练习作文基本功的最佳方式。在实际操作中,我们要学校、家庭教育相结合,家长们要认真检查孩子的日记,给予提示和鼓励,这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有效手段。 我相信,我们班的孩子如能形成这些语文学习的良好习惯,必将是“好习惯,终受益”,不愁学不好语文。
⑵ 300字左右语文教育叙事
高中语文教育叙事故事高中语文教育叙内事容故事
⑶ 小学语文教师教育叙事论文怎么写
教师教育叙事
这些的文章帮忙,是还可以帮助完善而已的。几号需要的呢 ?
⑷ 中小学教师如何撰写教育叙事——校本研修专题之三(上)
它是当今世界课程改革背景下广泛流行的一种教育科研方法,近十年来也颇受我国教育界关注,一线教师和研究者也乐于使用。但是对于农村学校尤其小学教师来说,还存在一定的误区:其原则、特点、操作策略如何?它与教案、教学设计、教学随笔、教育论文、教学案例等几种文体的写作有什么不同?究竟怎样的教育叙事才是优秀的?为此,本人不揣浅陋,再谈校本研修专题之二——教育叙事——的撰写,以便厘清,有裨益于同仁。 一、什么是“教育叙事研究”概念(一)叙事与教育叙事“叙”是叙述,“事”即故事。合言之,叙事(narrative)就是陈述人、动物、宇宙空间各种生命事物身上已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情。教育叙事(narrative in ecation)是从文学叙事迁移到教育研究领域中的一种方法。教育叙事就是“讲教育故事”,讲述叙事者亲身经历的教育故事。它是以叙事、讲故事的形式记录自己的教育实践、教育生活中发生的各种真实鲜活的教育事件和发人深省的动人故事,表述自己在实践过程中的亲身经历、内心体验和对教育的理解感悟。(二)教育叙事研究将叙事研究运用于教育领域,就是教育叙事研究(narrative research in ecation)。最初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西方教育研究领域,经过80年代加拿大的几位课程学者的大力倡导,至90年代末开始引起我国教育研究者的关注,并被逐渐运用于教师的教育教学经验研究中。教育叙事研究又称“教育故事研究”,是由研究者(“我”,多数情况下是参与行动研究的教师本人,下同)以第一人称的方式叙述自己研究过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教育事件。其实它是自己对自己的研究,“是一种平民的思维和话语方式”。除了叙述之外,还要进行反思、评析,是“讲教育故事+反思或评析”。它是研究者采用“讲故事”的方式“叙述”自己的教育故事,实质是“反思”自己的教育,即“以叙事的方式反思并改变自己的生活”。 因此有人认为,教育叙事研究就是叙事化的教学反思。由于教育叙事研究是为改进教师的日常教学生活而进行的“行动研究”,因此也有人将它称为“叙事的行动研究”。可见,所谓的教育叙事研究,简单地说,就是指以叙事的方式开展的教育研究。它是研究者通过对有意义的教学事件、教师生活和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的描述和分析,发掘或揭示内隐于日常事件、生活和行为背后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教育信念,从中发现教育的本质、规律和价值意义。宏观上,它还能以此改进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以更鲜活的形式丰富教育科学理论,促使教育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更加完善和灵活。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开展这种研究活动就叫教育叙事研究,若将教育叙事研究活动撰写成论文,就称为“教育叙事研究报告(ecation narrative study)”,人们习惯将两者都简称为“教育叙事”。如《安庆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手册》中规定的“教育叙事”这一文体其实就是指“教育叙事研究报告”;本文标题亦然,后文中除大、小标题之外有时也简单称为“教育叙事”。二、教育叙事研究的理论策略既然教育叙事研究对象是教师的教育活动,那么它必须具备“有意义的校园生活、教育教学事件、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的描述与分析”的内容和特点。(一)教育叙事研究的内容1、学习理论、积累经验。学习有关教育叙事理论——理论支撑,这是研究前提,也是激发教师智慧的源泉、提升叙事研究的奠基石。积极关注教育经验、关注学生每一天的发展变化,注重教育叙事的方法研究与运用。2、研究教师的教育活动。研究教师的教育思想,寻找教师生活故事中所蕴涵的教育理念。研究教师丰富多彩、绚丽多姿的教育活动,不断提升自己的水平,并由此带来教育的整体升华。3、研究教师的教育对象。研究学生的认知与情意特点、人格特质,研究学生的年龄特征、个性差异、身心规律,研究学生感兴趣、常思考的学习活动等。(二)教育叙事研究的分类与层次根据不同的视角可将教育叙事研究分成不同的类型。1、教育叙事研究的类型。根据教育行为涉及对象,分为教学叙事、生活叙事(管理叙事或德育叙事)和自传叙事;根据教师行为,分为生活叙事、思想叙事、课堂叙事;根据叙事主体,分为个体叙事和群体叙事、自我叙事和他人叙事;根据叙事内容,分为教育行为者的思想叙事、教育活动叙事、教育行为对象叙事。2、教育叙事研究的层次。一个完整的教育叙事应包括叙述事件、反思事件和升华事件三个方面。据此,教育叙事研究也就相应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情景层(对教育、教学过程和细节的描述);二是经验层(对情景知识的讨论,对教育、教学经验进行总结和反思);三是理论层(情景中的具体经验在更大的教育、教学范围内的普遍性意义和价值,如启示、经验、教训)。(三)教育叙事研究的特点华东师大教授、博士生导师郑金州指出:“教育叙事研究的基本特点是研究者以叙事、讲故事的方式表达其对教育的理解和解释。”教育叙事研究最显著的特点,是以教师自我反思将教育实践与教育研究有机地融为一体。1、叙述过去的教育故事:叙述故事内容是实际发生、已经过去的教育故事。叙述者既是说故事的人,也是故事中的角色。2、故事情节完整曲折:叙事谈论的是特别的人和特别的冲突、问题,或使教育生活变得复杂的事情,是有曲折的情节、有意义的相对完整的故事,富于戏剧冲突。3、故事人物形象具体:特别关注叙述者的亲身经历,不仅把作者自己摆进去,把写作的对象从知识事件转换为人的事件,而且采用“心理分析”技术,对某个人或某个群体的行为作出解释和合理想象。4、教育理念是归纳出来的:教育理论、教育信念是从过去的具体教育事件及其情节中归纳出来的,而不是演绎的。(四)教育叙事研究与相近文体的区别1、与教学论文的区别:表述方式上,教学论文以说理为目的,以议论为主,展开论证;教育叙事是以叙事为目的,通过故事说明道理,以记叙为主,兼有说明和议论。思维方式上,教学论文写作一般是演绎思维、从抽象到具体;而教育叙事则属于归纳思维,方式相反,从具体到抽象。2、与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实录的区别:教案和教学设计都是事先设想好的教育教学思路,写在教之前,是对准备实施的教育措施、教学过程的说明或表述,是预期、不是结果;教育叙事则是对已发生的教学事件的反映,写在教之后,是事实、是结果。教学实录与教育叙事都是描述教学情境,但内容的详略、描述的角度又有不同:教学实录有闻必录,它记录整个过程的全部内容;而教学叙事则依据不同的主题有所选择,甚至只是过程的某一方面、某一情境或某一片断。3、与教学案例(研究)的区别:教学案例与教育叙事都是以故事的形式呈现,但两者又有不同:教育叙事叙述的只有一个完整的故事,是个案;而教学案例则是教学的整合,在教育叙事的基础上,以某个核心主题为对象,可选取若干个有典型意义的、不同角度的教学故事进行研究、反思和讨论,是宗案。4、与教学随笔的区别:两者共同点是叙述教育情境,夹叙夹议,反映个人的思考。但教学随笔写作形式比较灵活,通常对教学活动有感而发,自由洒脱,属于感性化的教育故事式的散文;而教育叙事所叙述的教学事件必须有典型性,蕴含一定的教学理念、教育思想,反思也较深刻,其理性色彩浓厚,具有一定的启迪作用,能于平常中见深刻、于细微处见精神。三、教育叙事研究的操作策略教育叙事研究的操作过程其实就是研究者的具体设计并实施的过程。(一)确定研究问题教育叙事研究是有“教育”意义的问题:一是研究者对该问题确实不了解,希望通过此项研究获得一个答案;二是该问题对研究者来说具有实际意义,是他们真正关心的问题。(二)选择研究对象选好对象是确保研究顺利实施的前提。需要研究者与被研究者的互动与合作。研究者要有灵敏的“嗅觉”,能细致入微地把握研究环境、研究对象;研究活动要得到被研究者的认同、理解与合作。(三)进入研究现场这是研究者获取真实资料的直接来源。现场观察教师的生活,理解教师做法的背景,进而把握教师的行为、观念所赖以产生的深层原因。要善用慧眼发现和搜集鲜活的故事,并做好现场笔录(有人形象地称为“钢笔录像”),及时转化为教育故事文本。(四)开展观察访谈为获取更多的信息,需围绕研究问题开展观察访谈。观察力求客观,避免“先见”或“预设”的干扰,要求研究者具备敏锐的观察力、亲和力;访谈力求开放,使被访者能轻松思考并回答问题,以确保研究自然、真实。(五)整理分析资料从实际出发,力图创设现场感,既要淋漓尽致地展现真实的教育生活,又要剖析现场各种信息,解析故事现象所隐含的重要价值。研究者应注重从所收集的大量资料中寻找出“本土概念”,即被研究者经常使用的、用来表达他们自己看世界的方式的概念,凸现研究的“个性”特征,彰显研究报告的“个性”。
⑸ 随笔小学语文校本研修课题有那些
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幸福.杜甫有诗云:“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专颜.”这是杜甫认属为的幸福.“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自由自在的幸福是李白的人生写照.司马迁用“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诠释着自己对幸福的理解,而登上岳阳楼的范仲淹面对滚滚的江水,吟诵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以此为幸福.
感叹古人对幸福的深刻理解,我也渐渐得出自己要的幸福究竟是什么样的.它不是千金的财富,不是受人注目的地位,而是为人,为别人着想的奉献,是付出,这就是我要的幸福.
一份有自己声音的幸福
作家朵拉有一句至理名言:第一个孩子都是一滴有自己声音的水.因而引发了我,我觉得每一份幸福也正如那一滴有自己声音的水,你可以选择其滴落的方式,但它的声音你别无选择.
人打一落地,便是一个生命个体,有自己必须经历的人生,有自己的理想抱负,更有着对幸福不同的诠释.假如,真的只有当幸福失去后才知道幸福的可贵,那么还有谁有勇气去追寻幸福呢?
⑹ 怎样成长为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教育叙事
要多与同学们交流,要有一定的兴趣应该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了解他们的家庭背景,还有要学关于语文的各种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