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小学语文 > 小学语文与图书馆的融合

小学语文与图书馆的融合

发布时间:2021-02-27 15:31:40

小学语文教学可以从哪些方面与信息技术融合

论文摘要: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是当前教学改革中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如何实现计算机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呢?1.将信息技术融合到语文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2.创设情境,丰富的猜想和联想。3.生动、具体的再现时代背景4.设置动态教学,让学生主动的探索突破难点5.利用网络,创设开放的学习环境主题词:现代技术的发展,给我们的语文教学带来了一股新的活力,我们很多老师利用现代化技术,上出许多精彩的课。正文: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正在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学习方式,正在对教育产生着影响。语文教师应当从自己学科的角度来研究如何使用计算机帮助自己的教学,把计算机技术融入到语文学科教学中——就象使用黑板、粉笔、纸和笔一样自然、流畅,这里是一个“揉合”的含义,这就是“课程整合”的核心。“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是我国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它的研究与实施为学生主体性、创造性的发挥创设了良好的基础,使学校教育朝着自主的、有特色的课程教学方向发展。所谓课程整合,就是要把各种信息技术手段完美、恰当地融合到课程中——就像在教学中使用黑板和粉笔一样自然、流畅。要达到“课程整合”的目标,教师不仅要熟练掌握信息技术手段,准确理解信息技术内涵,更重要的是要深刻了解教育的本质,了解本学科教学的根本目的,了解教学中的难点重点所在,了解传统教学的优点和局限性,有意识、有目的地实现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教学的整合,最终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更好地进行教学活动。那么,如何实现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呢?一、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形式的整合即将信息技术无缝的融合到语文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它在教育教学中的全面应用已成为现实,为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方法、手段提供了机会,给教育教学领域改革带来了新的机遇。现代教育模式与传统教育模式的根本区别,就是一个是以"教师教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另一个是"学生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传统教育是以教师传授知识为指导思想,采取以"教师教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一个教师面对着全班不同智力、不同水平、不同要求的学生,按照同一进度、同一方法进行教学,即使教师希望对每一个学生进行适应其能力的个别教育,他也是很困难实现的,由于处在不利的学习环境中,不可能有效地提高学习效果。现代教育是以学生主动建构为指导思想,采取以"学生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师通过适当的教学设计,使学习者可以按照自己的认知水平任意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以及各种工具。学习是学生主动参与完成的真正实现个别化的教学。如果学习中遇到了问题,可以通过协作学习,通过学生与教师或学生与学生,甚至与认知工具之间的交互得到解决。当计算机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时,教育领域同样面临挑战。信息技术对语文教育已不仅仅是单纯的辅助教学的问题,教学方法和手段都将产生深刻的变化。《基础教育改革纲要指出》加快推进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首先要实现观念的转变,一是把信息技术从学习对象转变为学习工具,要把信息化作为提高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载体,信息技术的应用要和日常的教育教学结合起来,真正把信息技术运用到学习之中。二是要把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教学的手段转变为学习的方式,发挥信息技术在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等方面的优势。由于信息技术可以实现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的展示功能,在教学方面,完全可以提供一个便于学生学习的理想教学环境,它必然会对教育、教学过程产生深刻的影响,而网络通信技术的日益成熟,教师可以有效地组织教学资源,学生能够随时利用网络环境进行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共享非常广泛丰富的各种资源,而且能够彼此协作、进行适应个别化的学习,同时进行网上交流。通过电子邮件或视频、音频、文字的会议系统,教师可快捷地与学生通信、交流。所以现代媒体对于教师解决各种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起到了不可代替的作用。二、信息技术与语文模式的整合即将信息技术融入教学设计之中,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可在更高的层次上发挥自己的创造性,让学生自主探索,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在备课时,就要考虑怎样将信息技术融入到整个教学计划中,考虑怎样指导学生参与学习,还要考虑怎样把丰富的教学经验、最佳的教学策略和信息技术结合起来,启发学生在原有的语文知识的基础上自己去探索。语文教学同其他学科相比,在利用多媒体技术方面,更具特殊意义。音频、动画、录像和音乐等丰富多彩的媒体使原本单调变得更为生动有趣。过去的历史在小小屏幕中再现,突破了课堂狭小天地,大大加深、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对键盘、鼠标的触击更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参与历史的感受。视、听、触多感官相结合对学生观察、想象、分析、推理能力的培养能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因此,多媒体技术是中学语文教学最佳的教学手段。例如:《边城》一课中,学生对湘西是怎样的风情,边城所展现的那种湘西小城的美究竟是怎样的模样,他们是不清楚的。教学中适时地播放根据《边城》改编的片段,通过这样一种情境的再现,他们仿佛置身于湘西小城风光当中,自然对小说描绘的情境有了更深刻的感受。学生不仅记住了课文内容,理解了文字的作用。他们对于湘西小城的样子,对于翠翠和傩送是怎样的样貌,他们都了丰富的想象,应该说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对提高学生创造性思维方面,多媒体技术也可以应用上去。如:《天净沙秋思》一课中,在音乐声中让学生闭上眼睛尽情想象,把脑海中听到音乐想到夕阳西下的画面画出来,并且请学生自由发言听到这个音乐,你脑海中浮现的是个什么画面。这对激发学生的想象,给了他们一个很大的空间。让他们尽情地去发挥他们认为的夕阳西下的场面是什么样的。经过这样的激发,学生脑海中夕阳西下就不是课文上面仅仅有的那个图画,可以有很多的场景。这样的话,对他的视觉、听觉等多方面的感觉都得到了训练。学生的想象力和联想力是无穷无尽的,学生的思维已经在多媒体的过程中得到了突出体现。因此,视、听、触多感觉结合的多媒体技术势必成为中学语文教学的最佳手段。三、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方法的整合即通过计算机的强大功能让学生的学习具有开放性、全球化;学习过程具有交互性;内容形式呈现多媒体化。1.生动、具体的再现时代背景在我们教学过程中,学生面临的大多是文字。作为一种抽象的存在,对于我们初中生来说,肯定有一个接受程度上的难度。多媒体最大的作用就是将这些情境再现,能够创设更好的情境,便于学生去理解和把握文字内容。比如我们学习一些小说,尤其是年代久远的小说,对它的时代背景却不太清楚。《药》那个年代是怎样的学生可能不太清楚,如果这个时候能放一段影片,把他们那个时代的情景再现,学生可能对当时的历史背景、当时的人物一下就领悟了。2.设置动态教学,让学生主动的探索突破难点初中学生思维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但一些问题由于客观的局限性只能言传却不能直观。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碰到一些难点的问题。这些问题我们往往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让他们更深入、更快捷地去掌握它。如:《林黛玉进贾府》一课中,林黛玉进贾府的过程及路线,对于我们理解课文有着重要的作用。因为学生对于这个故事情节、络线图并不熟悉,而计算机的出现却能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可以利用计算机设计动画将静态的想象变为动态的形象、直观,我们可以利用动画制作软件FLASH、GIFANIMATOR、AUTHORWARE、3DMAX等设计出林黛玉的行走路线,将人们想象的东西变为实际的、模拟操作的东西,即将静态的想象变为动态的观察。在走的过程中,把人物关系基本上理清楚了,林黛玉的心态基本上理清楚了,难点也就突破了。从而变抽象为直观,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加深了对知识的印象和理解,巩固了知识,取得动感、美感、直观、易学的效果。这是一般的教学媒体效果和计算机的效果无法相比的。另外,信息技术的引入也让教师在互动教学中向学生学习。教学深化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就是数字化学习的目标,教师通过改革又有了新的认识:师生之间不是老师倒学生装的关系,而是老师的“大桶”与50个“小桶”连在一起形成的连通器。老师通过教学设计把知识之水送过去,激发学生去思、去想;学生又通过主动的探索与教师的知识交融。所以信息技术带给这个平台一种互动开放的形式:给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台,尽情发挥了自己的特长;给老师创设了无限研究的空间。3.利用网络,创设开放的学习环境网络环境下的教育,可以成为课堂教学的得力助手,校园网络的推广,使得基于网络环境的课堂教学模式有了发展的前景,而且基于网络的课堂教学模式也有它很大的优势。基于网络环境的教学设计,应了解基于网络环境下,教学资源具有信息资源开放性、跨越时空限制、传递系统是多媒体的、传播媒介可多向交流等特点,就决定了网络环境下的学习过程的开放性、交流性,学习者对学习内容选择的自主性和个性化,内容形式的多媒体化等,这些都要在教学中进行选择和运用。比如:我们在校园网或教师的个人主页上,延续课堂教学的内容要求学生“在生活中寻找答案”。许多学生兴致勃勃地参加,围绕选题,或个人或结合成学习小组,通过网络资源,查找有关资料。然后在老师的指导下,整理自己的成果,写成小论文在网上发布。这样学生的学变得更为主动。他们在交流研讨中,不仅学习他人的研究成果,而且对自己所研究的成果有喜悦感,成就感,同时感受到与他人讨论、探究的乐趣。所以,网络环境下开放的教学设计,学生学习环境的设计较灵活,能够支持和帮助学习者达到他们的学习目标。总之,教师和计算机在解决语文教学中的问题时都显示了他们的实力,两者既不能互相完全代替,也不能互相排斥,而是应用一种新的方法把他们结合起来,减少各自的不足,使两者的优势变得更加有效。

② 浅谈如何通过学科融合丰富小学语文课堂

趣味性教学是一场变革,如何实现趣味性与课堂的融合成为教学的制胜点。
主要探究趣味性教学在小学语文学科中的运用,
旨在更好的促进小学语文教学的开展。

③ 如何实现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融合

怎样实现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有机结合在科技发展日益迅猛的今天,作为教师,教会学生求知是义 不容辞的,而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使教师从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 者转型为学习的合作者和引导者;一位教师是否优秀,已经不是 看他掌握了多少知识, 而是看他能否让学生主动学习, 学会学习。 那么,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今天就必须会使用现代信 息技术,下面我就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实现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机 结合进行阐述。 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是“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 中的一个部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包含两层意思:①利 用现代信息技术去整合学科课程;②现代信息技术既是整合的手 段,也是“整合”好课程的有机要素。整合在它的初始阶段,可 能与“计算机辅助教学”没有多大区别,但实质上二者很不相同。 二者不是谁辅助谁的关系,而是要逐渐融为一体。一方面,现代 信息技术要广泛进入语文学科;另一方面,语文教学要广泛采用 现代信息技术。这种信息技术不是强加的、附带的、可有可无的, 它是与语文教学紧密融合在一起的,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不可或 缺的有机要素。也就是说, “整合”是二者双向互动的过程。 要实现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有机整合,首先必须明确 二者整合的目的。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目的是实现语文教 学目标。我们不能为整合而整合。整合是手段,实现语文教学目 -1- 标才是我们的目的。整合,一是要与我们的语文教学融为一体, 不要生硬的使用网络技术,使其简单的混合在一起;二是要达到 好的目的,而不仅仅是换一种展示的方式,要真正提高教育教学 效果。既然是手段,应有助于教师形成和发展自己的教学特色和 风格,而不是搞成千篇一律的东西,因此在开展课程整合研究与 实验的时候,决不能忽视教师的作用、教师的特色和风格、教师 的创造力,只有这样,我们的语文教学才有生命力。 那么怎样实现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有机整合呢? 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首先应是教师的教学理念要与 现代教育理论融合。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的自主、探究、协作学 习搭建了广阔的学习平台,为此教师必须从传统的教学理念中走 出来,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引导和帮助学生在“平台” 上施展才华,动手、动脑,学会思维,学会学习。现代教育理念 要求信息化时代的语文教师要把信息技术完美地融合到课程之 中---就像“黑板”和“粉笔”二者完全融入到传统的教学中一 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在适当的时候为了教学的需要完美的 使用信息技术,这就要求教师熟练掌握常用信息技术的操作。很 难想象不能熟练使用黑板和粉笔的语文教师能胜任传统的语文 教学,同样,很难想象不能熟练操作常用信息技术的语文教师能 够开展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整合教学。 信息化时代的语文教师应积极学习有关教育教学理论,努力 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无法想象一个自身的信息素养不过关的教 -2- 师能够将信息技术和语文课程进行有效的整合。此外,教师在美 术、音乐等方面也应有不俗的修养。 利用网络教学,需要比相 对简单的多媒体教学有更高的技术支持。教师要熟练掌握现代信 息技术,还需要掌握必要的网络知识,构建利于学生浏览的资料 库。为了增加教学的互动性,方便学生交流,可以创建网上论坛。 因此,为了适应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教师必须不断 地学习现代信息技术,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操作能力,把自己 首先融进现代信息技术中去。 但是,在语文教学中如果没有正确的态度和明确的教学目的 而滥用信息技术, 忽视了教师个体形象, 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不仅无益于语文教学, 反而有害于语文教学。 语文教学中一个词、 一个句子、一个段落、一个篇章怎么写,怎么读,怎么领会,都 要倾注教师的心血和智慧, 要靠教师的引导。 现在的一些优质课、 观摩课、示范课,教师甚至从头到尾不写一个字,不读一句书, 全部让计算机代替。这样的课是不太适合语言文学知识的传播 的,它过分强调了视觉和听觉的冲击力,忽视了师生教学活动中 的情感交流,这样的课难以体现语文教学的个性化特征。要使信 息技术与语文文本内容相融合,正如《新课程标准》中所说,语 文教学必须遵循“语文学习的规律” 。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 合,自然也不应例外。任何游离于语文学习规律之外的信息技术 表演,都是不可取的。这就需要教师对文本内容有深刻的理解, 融会贯通,根据语文学习的规律,找准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融合 -3- 的切入点,将两者融为一体,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其次,要从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和能力的基础出发,使之 能够跟上信息技术教学的要求,才能实现二者融合。因为信息技 术与语文课程的整合,唱主角的是学生,学生对计算机的操作能 力,对网络知识的了解,决定着教学活动能否顺利进展。在目前 的语文课堂教学中,虽已开始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信息

④ 小学语文什么样的图书馆

美丽的。

⑤ 如何实现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的融合

由于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所提供的教学信息的多样化,使得学生与计算机的交互具有更广阔、更自由的空间;它所提供的交互性,使得学生更自主地控制和使用信息资源;它所提供的集成性使得学生对于语文信息的感知更加丰富;它所提供的教学反馈信息的实时性,使得教师对于学生的学习提供实施个性化的帮助或指导,对于课堂实现高效率、高质量提供了保障。下面,结合自身实际,谈一下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的体会。
第一,丰富了语文学习情境,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
多媒体计算机教学具有形象直观、内容丰富、动态呈现、信息容量大等特点,它所提供的外部刺激――图片、图像、动画、声音、文字等等是多样而丰富的。而小学生对具体形象事物感兴趣的心理特点,非常有利于他们知识的获取、存储与建构。教师在教学中,根据学生实际和教材特点及教学需要,恰当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计算机、实物展台、液晶显示仪、网络技术等创设教学的情境,让学生走进情境、体验学习。在优美的情境中去阅读、发现、质疑、思考、探究,领会文章的内容,体会文本的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语文学习的乐趣。
如教学《鸟的天堂》时,根据教学实际需要,我先请学生展示交流自己课前搜集到的鸟的天堂的图片及文字资料,激起学生了解鸟的天堂的兴趣,然后和学生一起读文,欣赏鸟的天堂的美。在学习“众鸟纷飞”这部分内容时,我引导学生适时播放了课前编辑的鸟活动时的声像资料。学生阅读的文本语言一下子活起来,动起来,众鸟纷飞的热闹场面自然铭刻在学生脑海里。然后再请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语言之精妙,水到渠成。
第二,为语文课堂教学提供学习“媒介”,解决了学生学习困难。
小学生的认知由于受年龄、生活经验等多方面的影响,他们理解、感受语言的能力比较弱,尤其对一些抽象的语言文字――离学生生活实际较远的内容,理解就更加困难。这就需要教师为学生提供学习的“媒介”,突破学习中的难点,转化学习内容的呈现形式,解决学生学习中的困难。
古诗的语言是高度凝炼的,所创设的意境是深远的。如何引导学生来学习古诗,感悟诗人语言之凝炼,体会古诗之神韵呢?信息技术与古诗教学的整合解决了这个难题。如潘文老师在教学杜牧《山行》这首诗时,为了让学生感受到诗人笔下深秋时节的美丽,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他设计制作了能体现诗情的课件,并选取了古琴曲作背景音乐。上课初,潘老师先以一张配有诗文的电子幻灯片呈现教学内容,在具有古风古韵的音乐声中,教师诵读全诗,激起了孩子学习的热情,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在理解诗意时,潘老师演示了课件。在红红的枫叶缓缓飘落的画面出现时,学生眼神中透露出异彩,不但对诗意的理解了然于心,而且感情得到了升华。
第三,为语文课堂教学增加学习信息量,丰富了学生课外知识。
语文教学如果依靠教科书、教师、学习的参考资料(书本)等的信息,那么是非常有限的,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意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体现了很强的网络优势,能收集更多的语文学习的信息资源,能将教师、学生、图书室及自建的资料库的信息有机结合起来,增大教学的信息量,充分地开发了语文资源。师生双方以多媒体计算机为操作平台,教学活动基于网络环境下,在交流、讨论、启发等活动中实现资源的共享。在听、读、说、看、操作活动中,大量信息刺激着学习主体,学习的容量增加了,信息量加大了。同时信息和知识紧密联系在一起,由于使学生能获取大量的知识信息,这样就可以更好的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也有利于知识的保持。如教完《草船借箭》之后,为了让学生的知识面不只停留在书本上,不只对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有所了解,还要对其他人物有所了解,课后布置学生收集大量有关《三国演义》中其他人物的故事,经过加工整理办一期“三国群英传”的板报。同学们马上分工合作,有的在互联网上搜索图片,有的上图书馆查找资料,通过各种途径同学们把收集到的各种资料汇总,这样学习小组的同学可以做到资源共享,可见信息技术给学生提供了生动、丰富、快捷的资源,这样既学到了课本上的知识,又在现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了延伸,学生也受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第四,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之一。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一切都由教师主宰:从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到教学步骤,学生被动地参与多。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在多媒体计算机这样交互式的学习环境中,学生可以平等地共有、共享人类的学习资源,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学习内容、方法、策略和发展目标,学生在这种开放式的学习空间有了主动参与的可能,有了自主学习的天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们要发展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就应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引导他们主动学习,积极参与,从而培养语文的应用能力及其他综合能力。如在《倔强的小红军》一文教学前,我发现学生对红军革命战争时期的背景了解甚少,直接影响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可是,学生的信息来源之一――校图书室这方面的资料很少,因此教师可以以革命战争为线索,上网进行拓展阅读。当学生坐在电脑前,便会觉得自己是学习的主人,没有陌生感,没有约束感,根据自己的意愿来学习。这样,他们有了更独立的思维空间和合作学习的机会,学生的自主精神得到了体现,教学氛围更加生动活泼。
总之,在教学中,我们要更有效地将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课程整合,将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加以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最终使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

⑥ 小学语文教学如何与各学科融合

葛慧玲(周口市纺织路小学,河南 周口 466000)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992(2010)08A-0263-01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针对这一要求,怎样把各学科渗透到语文中去呢?笔者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作了一些探索和尝试。 一、语文教学中融入音乐 音乐是人类的第二语言,对于净化孩子的心灵,陶冶性情,自然地形成良好完美的性格具有不可低估的功能。爱因斯坦就是在音乐中发展了自己的理想和梦想。罗曼·罗兰也是在音乐的海洋中发展了他的思维,获取了创作的源泉。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尝试从下面几个方面运用音乐辅助教学。 1.恰当运用名曲,提高教学效率。 小学生好玩、易动,课间常做一些运动量较大的活动,上课后一时难以安静下来。这时我设计“请你欣赏”的环节,让学生听一些节奏明快、优美动听、刺激性不强的音乐,如小提琴曲、钢琴曲、长笛曲等。这样不但起到转移兴奋、镇静安抚的作用,而且能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美育教育。儿童心理学告诉我们,儿童的脑神经易疲劳,有意注意能力较低,20几分钟的学习注意力已很难集中。这时我又让学生听一些节奏缓慢、匀称而庄严能给人以舒适安宁感的乐曲,如舒曼的《梦幻曲》、门德尔松的《春之声》等,同时让学生或默读课文或做巩固练习。实践证明这种方法效果较理想。 2.运用音乐,启发想象。 音乐也是一门富于幻想的学科。利用音乐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教《海底世界》一课中,在进入拓展练习环节时,我要求学生以《海底见闻》为题写一则短文。同时,我是这样运用音乐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想象的:边放课文录音,边放一曲有海浪、海鸟、海底动物叫声的自然音乐,让学生闭上眼睛边听边想。这样他们仿佛置身于茫茫大海中,看到了五彩斑斓的景色,摸到了形状各异的矿石,听到了各种各样的声音……之后,再让学生把自己的所见所想写下来,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语文教学融入美术 绘画对孩子的最大好处是可以丰富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而在语文教学中融入美术,则可把课文中平淡的语言描述化为形象生动的图形,学生在这过程中既理解了课文知识,又培养了他们的动手和想象能力。 1.以图激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即在授课时将一幅幅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挂图展示出来,或在上课时根据授课内容,边讲边作一些简笔画,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学《圆明园的毁灭》一文,在导入新课时,就用投影显示圆明园被毁灭后残垣断壁、破损不堪的景象,再通过声情并茂的谈话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圆明园曾经是一座建筑宏伟、收藏着无数珍奇异宝的皇家园林,却在8天之内化为一片灰烬。到底谁是罪魁祸首呢?此时学生处于“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的状态下进行学习,效果极佳。 2.以图诱说。图画的直观性在帮助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方面具有独特的功能。在看图说话、作文、编故事时可以应用。如指导二年级的看图编故事《小鸭子得救了》时,通过电脑显示画面,再引导学生观察,展开合理想象,诱导学生进行说话训练。 3.以图导思。教材中的插图除了画面上能看出的意思,往往还包含着深刻的“弦外音”。教学时,引导学生借助画面深入思考,配合文章重点段的描述,以领悟文章中心。如《丰碑》一文的教学,文中插图可与第七自然段文字结合教学,用投影显示画面、文字,然后指导学生透过军需处长的神态、动作、衣着等深入剖析,联系上下文描写,体会天气之“冷”及军需处长为了革命,勇于牺牲的精神。 4.以图促写。即让学生在作画中学写,在读文中学画。例如学生在学习美术第五册《玩具》一课时,语文教师可同美术教师联系,在学习画玩具后布置学生为自己美丽的玩具配上一篇小作文,题为《我喜欢的玩具》。又如在学习《美丽的公鸡》一文后,教师可让学生拿出自己的画笔,画画“我心中最美丽的公鸡”,看谁画得最美(外表、姿态、行为……)。 三、语文教学中融入自然学科 清华大学教授吴文虎说过:我们的教育教学中实践环节不够,使我们培养的学生动手能力不强。而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对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更是少之又少。在教学中对“是什么”讲的多而“为什么”讲的少,这种教学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发展。在语文教学中如引入小实验这一方法,既可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又可以培养他们合作、协同的精神。 在教《赵州桥》这课时,学生在预习中提出这样一个问题:“50多米长的桥,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怎么支撑得起那么长的桥面呢?如不做成拱形可以吗?”为体现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的“问题意识”,我指导学生做了一个小实验。先让学生准备一张长方形的画纸和两块小木块,之后让学生把小木块放在两边,再把画纸平铺其上,然后把橡皮放在纸中间,当放到两块时纸便完全陷下去了。第二次,让学生把两木块稍移近固定住,再把画纸弯曲呈拱形,两头分别顶在木块上,然后将两块橡皮放在顶部,纸不会凹陷,放三块橡皮仍不会凹陷。实验后,我让学生根据所提问题组织讨论,并说说从中懂得了什么?学生很快便得出了结论:拱形桥比平面桥能承受更大的重量。学生虽不懂其中的力学原理,但已为他们的继续学习设置了悬念,也培养了他们主动探索的精神。

⑦ 如何整合图书馆资源 优化语文课堂教学

语文课堂教学中,有些课文的学习对于小学生来讲显得枯燥,有的内容让
学生理解则有一定的难度。恰当运用图书馆中的音像资源,通过这些音像资源
呈现出情景交融、形声并茂的场景,可以增强语文课堂的感染力,激发学生的
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对教学难点的理解,为小学语文课堂注
入新鲜的活力。

1.
利用音像资源,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一旦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就会积极主动
地探索。同时对所学内容也会充满兴趣和期望,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益明显提
高。

在教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明天的太阳城》一文中,老师在备课时考虑到
学生对太阳能的认识仅仅局限于家庭太阳能,对课文中介绍的相关知识没有直
观的认识,教学效果可能不理想。于是,教师在图书馆借到相关的音像资料,
比如
2007
年美国在华盛顿举行的太阳能房屋大赛的录像,世界上第一个实现太
阳能发电的法国奥德约太阳能发电站,以及常见的太阳能汽车、太阳能帽子等。
课堂教学中,先让学生观看音像资料,学生的学习兴趣由此激发出来,同时理
解了课文第一节
“将来,地球上会出现„„太阳城”
,这里的“将来”并不遥远,
我们现有的太阳能技术已经日趋完善,这座“太阳城”一定会实现的。

2.
利用音像资源,解决教学难点

语文教学中,有些内容对不同地区、有不同生活体验的学生来讲是有一定
难度的,如果在教学中单纯的依靠文本解读,可能会浪费大量的时间,甚至理
解的结果也是“似是而非”
。为了避免出现这样的结果,提高语文课堂的效益,
我们就不如利用图书馆中的音像资源,给学生一个直观的认识,促进对教学难
点的解决。

比如在教学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雾凇》时,我们连云港的学生很
多都没有见过雾凇,只能从文字上理解雾凇的美丽,这时教师播放雾凇的录像,
亲眼看看画面上雾凇那如雪般洁白,似银光闪烁,晶莹的霜花缀满枝头,奇妙
的美景绵延十里,真是壮观。学生在朗读、感悟、想象语言文字的基础上,再
看到这样富有震撼力的画面,直观地验证了雾凇的特点,学生就自然而然入情
入境了,教学难点也是迎刃而解了。

同样,在课文后面练习
3
要求“读一读,并选用其中的词语说一段话,描
绘一处雾景或雪景。
”在教学中,很难恰巧出现片段训练的天气,这里就可以从
图书馆里借用一些雾景或雪景的音像制品,在组织学生观看的基础上进行模仿
写作训练。

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恰当地运用音像资源,呈现出生动活泼的场景,不
仅可以为学生提供感性直观的材料,而且加强了学生进行分析、综合、概括的
能力,解决教学的重难点。与此同时,教师对图书馆的开发利用,也激发了学
生对图书馆的兴趣,培养了学生利用图书加强学习的意识,潜移默化中让学生
主动走进图书馆。

二、借助纸质资源,开引语文学习的“有源之水”

科技迅猛发展,知识更新日新月异,语文学习的工具性凸显,如何让学生
通过在校学习获取终身学习的基本技能和知识,成为教师的最终追求。所以就
要求我们教师身体力行,让学生学会查找资料以及使用工具书的方法技能,通
过图书馆这个最完善的资源平台寻找知识的宝库,在纷繁的知识海洋中,选取
对自己有作用的资料和信息。

阅读全文

与小学语文与图书馆的融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浏览:59
变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660
2011台州中考语文 浏览:250
识字一的教案 浏览:85
语文作业本凡卡答案 浏览:619
300书信作文大全 浏览:227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补充成语ppt 浏览:891
爱的方式作文开头结尾 浏览:694
端午节的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70
3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答案 浏览:265
高考语文与小学的联系 浏览:965
2015北京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979
双分点地步法教学 浏览:714
小学二年级作文辅导课 浏览:693
关于成功条件的作文素材 浏览:848
建军节作文的结尾 浏览:88
五年级下册语文mp3在线收听 浏览:696
ie教案6 浏览:907
三年级语文培优补差计划 浏览:679
二胡独奏一枝花教学 浏览: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