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上,我也做到了尽善尽美,从以下三个方面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一)兴趣阅读抓课外。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学生有了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
(二)读好书好读书,审美观悄然而生。
居里说:“书,就是社会,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好的社会,它能陶冶人的感情和气质,使人高尚。”好书,以它的健康的思想教育人,以感人的事迹鼓舞人,以高尚的情操陶冶人,以紧张、惊险、曲折的情节吸引人,以科学的知识丰富人。教育学生读好书,才能使学生从好书中受到劳动美、人物美、社会美、自然美感染和陶冶,才能认识真、善、美,才能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三)学生的审美能力是在阅读中萌发的。
抓人物的外貌、神态、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体会读。言显心声,行露思想。一个人的言行举止反映了他的内心,展现着他的精神风貌。作者写人,正是通过对人物想的、说的、做的及脸部表情的描写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的。因此阅读时,要抓人物的神态、语言、动作、心理活动和外貌描写体会着读,才能很好地感受人物的精神风貌,感受到人物之美、作品之美。
抓精彩句段琅琅地读。学生课外阅读时,大多是无声的读,即默读。默读较利于理解内容和中心。课外阅读中的精彩句段,则应要求学生琅琅地读。通过眼、口、脑、耳化无声的文字为琅琅有声的语言的阅读,使学生多种感官同时活动,有助于记忆精彩句段内容,想象情境,感受作品中的意境美、人物美和文辞美。
抓意境想象读。为了引人入胜,作者都比较注意意境描写。如有的在开头,或揭示故事的广阔背景,或渲染某种浓烈的情调,产生强烈的感染力,吸引读者往下读;有的在文中,对具体事物作细致而传神的描绘,激发读者的思绪,使之生发想象和联想,得到美感体验;有的在结尾,对故事的结局或人物命运或作品的旨意给读者留下思维的空间,让读者体味、辨析、感悟。因此,阅读作品中这部分内容,应要求学生根据内容展开合理想象,使自己入境入情,和作者产生共鸣,从而感受和鉴赏作品的意境美。例如,在教《台湾蝴蝶》一文时,教师引导学生抓住“它们成群结队在树木花丛间、山石溪水畔偏偏起舞,犹如片片彩霞,在空中袅袅飘动。”“这些蝴蝶谷温暖如春,流水潺潺,古木参天,野草翠绿,鸟语花香,环境十分清幽”这两句话展开想象,把头脑中能想到的蝴蝶样子及其周边环境通过添画方式表现出来,使原来由三个个体组成的单调板画顿时活跃起来,黑板上出现了各种形形色色的大小蝴蝶,它们形状、颜色、飞行的姿态各不相同,山、石、水、花等组成的背景更是烘托出一片群蝶飞舞的热闹场面。学生的审美兴趣得到激发,他们在平淡之中发现了神奇,获得了审美的愉悦和满足,他们感受到的不只是审美对象外现的形、质、色,还有画面所内涵、所跃动的灵性之美。
抓构思、布局联系地读。小学生口述见闻或作文,常常是平铺直叙,教师总叹学生说话、写文章层次不清或谋划篇布局能力差,其实是学生缺少见识和锻炼。课外阅读时,应要求学生读了后面联系到前面是怎么写的,读到结尾联系到开头是怎么写的,读了这篇文章的构思、布局,联系自己平时是怎样布局谋篇的。在联系比较中知道一篇文章应该是一个精心雕刻的艺术品,不仅要文辞优美、形象生动、意境深远,还要巧妙布局,有独具匠心的构思,从而使感受读物的结构美,提高鉴赏美的能力。让阅读教学成为学生成长的大舞台。
如何引导学生在作文中完成对美的创造呢?在作文教学中,我采用如下三个步骤:1、指导观察;2、启发讨论;3、完成创造。有一次我出了这样一个作文题《发现生活中的美》,我先给学生一天的观察时间,让他们寻找观察生活中美的人、事,第二天上课启发学生当堂讨论,由于学生有了前一天的准备。因此发言的积极性很高,很多学生都观察到了生活中的美的事物。有的说,我的妈妈长得美;有的说,××同学的心灵美;还有的说,家里的某一盆花长得美。通过启发讨论,学生的思路打开,创作热情高涨,在此情况下,让学生进行写作,在写作过程中完成对美的创造。
四、在生活中体现美,坚持以美育人,提高审美情趣。
审美情趣指的是审美上的格调和趣味。由于每个人的生活环境、个人经历以及文化教养等不同,就形成各自不同的性格、需要、爱好和情感体验,这些也就决定了一个人的审美情趣。小学语文课本中有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从不同的侧面描绘了丰富多彩的自然美景,赞颂了人类社会中的美好事物和崇高品德,揭露和批判了落后和丑陋的东西。我们在指导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和审美活动的时候,勿忘“教书育人”,要及时引导他们鉴别什么是美的,什么是丑的,帮助他们养成高尚、健康的审美情趣。
(一)美同样存在于童话故事中,讲述童话故事,丰富美的形象。
小学语文教学主要是利用文学作品进行美育。
2.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美育教育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语文教学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修订后的新大纲提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感染,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培养爱美的情趣。”改版后的低年级语文教材,安排了大量精美的图画,生动直观,与旧教材相比,更具有趣味性、可读性,更贴近生活,更有利于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
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美育,培养学生的爱美情趣呢?笔者认为,必须根据小学语文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围绕小学美育的基本任务,遵循美学的有关原理来进行。下面谈谈几点粗浅的见解。
一、创设情境,调动情感美。
人并不是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能同样地感受到客观事物的美的,事实上,在某种状态下,主体甚至感觉不到客体的美。马克思说过:“焦虑不堪的穷人甚至对最美的景色也没有感觉;珠宝商人所看到的只是商业的价值,而不是珠宝的美的特性。”这说明了情感和注意直接影响着审美活动。因此,我们在对学生进行美育时,必须设法调动他们的注意,激发他们的情感。
1、用美的教学设计来调动学生的注意。儿童天性爱美,美好的事物最容易引起他们的注意。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注意精心创设教学情境,或是展示美的画面,或是播放动听的乐曲,或是生动形象的表演,或是绘声绘色的描述,将学生一下子带入特定的情境之中,不仅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而且也为进一步学习课文确定基调。例如在教学《比尾巴》一课时,课一开始,我是这样引入课题的:“同学们,这节课老师带你们去一个好玩的地方,好吗?”学生齐声回答“好!”“去哪里呢?到动物园去吧!”同学们高兴雀跃,鼓起掌来。接着,我播放了各种动物的录像,让学生说说自己认识的动物;按动鼠标,闪动着各种动物的尾巴,让学生看一看,比一比,引出课题。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结合课文的描述,师生齐齐来做“给动物添尾巴”的游戏,增加了学生的趣味性,同学们学习起来,兴致很高,效果更好。
2、以教师的情感来唤起学生的情感。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著名小学语文教师特级教师李吉林指出:“在让学生感受形象的过程中,教师的情感对学生的内心体验、情感的产生,是非常重要的外部条件。”
的确,美感的产生不是靠“传授”得来的,而是要靠学生自己亲身去感受和感悟。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指导、熏陶和感染无疑起到激励和唤醒作用。例如在教学中,可以通过教师富有感情的范读,或激昂,或深沉,或轻快,将学生带入文章的意境;可以通过指导学生反复吟诵一些感情丰富的语段,让学生出于口,入于耳,了然于心,使作者与教者、读者感情融于一体;还可以通过精心设计疑问,以问促读,激发学生智慧的潜能,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二、再现画面,领略自然美。
语文教学由于受到时空等各种条件的限制,学生主要通过有关文字、图片和声像资料来认识客观世界。如台湾的日月潭,黄山的奇石,东北的小兴安岭,黄果树的瀑布等,我们不可能一一带领学生去领略、感受这些自然美,于是,就要充分利用课本的插图、幻灯片和声像资料来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帮助理解课文内容。例如,在教学《雪地里的小画家》一文时,为了帮助我们这些南方的孩子感知雪的表象,我利用课件,播放一段录像:北国的树林里,雪花飞舞,白雪皑皑。雪地上,走来了一群小动物,它们身后,留下了几行不同形状的脚印……学生边看录像边读书,感受了自然美,领悟了诗中情。于此同时,我们要教会学生按一定的顺序去观察,如先看整体,再看部分,最后回到整体,从上到下,由远及近等;要注意引导学生从不同的方面去观察,如形状、颜色、声音等;还要注意指导他们用不同的方式去观察,如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运用对比、夸张的手法展开合理的想象等等。
三、训练语言,感受意境美。
文学,本身就是一部高度的艺术品,其旨在以情动人。文章的意境美,都包蕴于语言文字之中,因此,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是使学生受到美育的最根本途径。
1、加强朗读,领悟情感。
“读与感受”是学生的一种主题活动。近十年的教学实践使我深深体会到:“读与感受”比分析更重要。“读与”的过程是任何“精妙”的分析所无法替代的,没有充分的读书,就谈不上深入的分析,更谈不上深刻的感受。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如何指导学生去:“读与感受”呢?我觉得应该注意三点:(1)读有目的。多读不是随便读,每读一遍,要解决什么问题,读前要提出明确要求,要加强引导。(2)读有层次。注意由浅入深,由整体到部分,再由部分到整体,由读得准确到读得有感情。(3)读要选择。注意精读于泛读相结合,既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泛读全文,又要指导学生精读重点语段,做到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思想、情感的熏陶;既要抓好课内精读,又要引导学生课外泛读,拓宽视野,增长知识。
2、训练想象,丰富情感。
爱因斯坦曾经断言“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我们知道,形象思维是人类主要的思维方式之一,它的整个思维过程都离不开具体形象,而想象则是形象思维的主要形式,美感中的理性认识和情感体验的和谐统一是在想象中实现的。在教学中,如果能选择那些反映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事物,让学生在初步建立美感的基础上展开想象,有利于学生从中受到美育。如观察一幅图画,可引导学生去想象当时的季节、天气、环境和人物的语言、心理,动作;学习课文,可引导学生补充想象一些课文中没有直接叙述出来的情节;活动课时,可通过听音辨响,将人类社会活动、日常生活及自然界发出的一些声响有机糅合在一起,引导学生去想象一些情景片段等。
四、丰富实践,创造生活美
人类的美感不是余生句来的本能,它是社会实践的产物,并随着客观世界的发展变化而发生变化,知识和生活经验的多寡直接关系到审美认识的程度。作为一个语文教师,不应该把目光盯在课本上,而应该结合课堂教学的需要带领学生走进社会大课堂,让学生拓宽视野,丰富知识,才能培养出有实践能力的、社会适应性强的人才。
丰富学生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可以从下面几方面进行:(1)根据课文内容,补充必要的知识。如讲授《雪地里的小画家》一课,教师可适当补充一些动物冬眠的知识,说说哪些动物需要冬眠。(2)根据教学的要求,组织适当的活动。如参观访问、兴趣小组活动、办手抄报、开故事会、演课本剧等。例如教学《秋天到了》后,我在班中组织了“找秋天活动”,并举办以“秋天到了”为主题的展览,让学生把自己在“找秋天”活动中拾到的树叶、采摘到的果子或拍摄到的秋景照片等展览出来,既丰富了孩子们对秋天的认识,又陶冶了孩子们的情操。(3)运用对比方法,学会鉴赏美。如学习《水乡歌》一文后,教师可带领孩子们到附近的农村去走一走,看一看,使他们了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发生的巨大变化,在幼小的心灵播上勤劳致富的种子,还可以让学生用画笔画一画,画出现代农村的美。
3. 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实现美育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每篇课文都给老师提供了很好美育素材,老师可以充分的挖掘教材,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让学生懂得不仅外表美,心灵美更重要。
4. 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美育
在小语教学中渗透美育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一语道出人们对美的需求已是生回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因为答美是人们精神生活的一种享受,一种乐趣,一种陶醉。真正的美应当是纯洁的,真实的,善良的。他能使人的内心产生无比的喜悦和兴奋,在欣喜中受到启迪,领悟生活的真谛,从而完善自己的道德,陶冶自己的情操。
陶冶儿童美感,培养审美感受力是小学语文教学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小学语文教材中,无论是语言文字的表述,还是从内涵意义的阐明都充满了美的因素。面对这样的教材,作为语文教师,其本身具有双重任务:不仅自己需要从教材中领悟美,而且还得教会学生从课本中学到美。那么,教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呢?我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去尝试。
一、教师语言揭示艺术美
教学语言是教师传授知识给学生时最重要工具。著名的教育家斯霞曾指出:对于教师来说,他的语言恰似一面镜子,通过它,可以看出教师思维的逻辑性、感情的丰富性、知识的广阔性、认识的深刻性、表达的艺术性以及反映问题的敏捷性。可以想象,教师语言缺乏美感,学生就会感到枯燥乏味;教师语言深奥,学生就难以接受和理解。
5. 如何将美育工作渗透小学语文课堂
宇宙的高深莫测,我们仅仅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是无法彻底探究的。但宇宙给人类发出的任何“信号”、“信息”却可以给我们启示,从而得出结论。 但没有惟一的答案。 你可以说暴风雨是可恶的,它毁坏了设施,吹毁了民宅。
6. 怎样进行小学语文中的美育教育与人格创新
小学语文中的美育教育和人格创新更多的是要实践,
个人觉得适当的户外
适当的文学熏陶
7. 语文教学中如何实施美育
浅谈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美育 在我国,美育思想和美育实践有着悠久的历史。孔子提出:“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诗和乐就是君子修身养性的重要途径。 我们过去的语文教学存在偏重智育的倾向, 现在语文新大纲提出了语文的工具性、 人文性和审美性并重的指导思想。那么, 如何在语文课中有效地实施审美教育, 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首先,创设美的氛围。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审美教育的前提。 美的氛围,可以通过多种渠道,综合地、 整体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因而有利于调动受教者产生审美激情、 审美体验,从而全面塑造人的审美心理结构。氛围中最有价值、 最活跃的是人的活动和人的情感, 教师应当成为学生的审美对象和美感的诱发者, 教师应当充分地利用45分钟使学生自始至终地在充满情趣的愉快气 氛中获得知识,发展能力,陶冶情操。兴趣是学习的先导, 是推动学生求知的一种内在力量。 教师应当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使他们把学习语文看作是一种乐趣, 使他们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能得以充分的发挥。 这样他们就会主动地愉快地参与到整个教学活动中来,与教师“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美的氛围是师生合作共同创造的。 语文课创设美的氛围的方法有很多,如教师的语言艺术、 心理沟通艺术、 利用多媒体教学的技能等等都能成为激发学生审美心理的诱因和创造 美的氛围的因素。如教《荷塘月色》、《天山景物记》 可播放配乐的朗读音响;教《南州六月荔枝丹》、《景泰蓝的制作》 就可绘制画面图片。这些作法,都能创造美的情境, 使学生产生美的追求。 其次,挖掘美的内容。设计出富有创造性的教学方式方法, 是提高课堂教学艺术的基础。古人云:“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 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教师的讲课要充满艺术魅力, 必须首先对课文深入钻研,充分体会文章的美感,咬文嚼字, 从教材所蕴含的丰富的感情和潜在的精妙之处去寻求教学的乐趣和情 趣,然后进行巧妙地设计。挖掘美的内容可以从三方面入手。 1、抓住情感核心,体会作品的情感美。美育是一种情感教育, 它的主要特点是以美感人,以情动人, 用情感来撞开学生心灵的门扉。 我们的语文教材都是经过精心选编的名篇佳作, 都是现实世界形象的反映。作者通过观察慧眼和独特的视觉, 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经过选择和酝酿,用自己的匠心, 创造完美的艺术形象。这些艺术形象又无不寄寓作者的社会理想、 人生态度和道德观念。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进入特定的环境中去, 体会作家的人格情怀,与作品中的人物同呼吸共命运。如《 祖国山川颂》、《雨中登泰山》、《天山景物记》《海滨仲夏夜》 等课文从不同的角度描绘了自然之美,歌颂了祖国的壮丽山川。 读着这些文章,会使学生在美的享受中受到了感染, 从而激起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课堂教学时, 教师要设法引导学生完成与作者、作品中的人物的 “心理位置互换” ,将学生引入“角色”。学习《与妻书》, 可以让学生体会林觉民在信中洋溢着对妻子的爱,对生活的爱, 体会作者并没有停留在儿女之情上, 而是将儿女之情与革命利益相比较,使对妻子、 生活的爱与革命需要统一起来, 学生了解了林觉民烈士的崇高思想境界, 便能激发热爱祖国的美好感情。作为语文教师在教学中, 必须紧扣这些内容向学生进行教育,使学生在学好语文知识的同时, 在思想上受到美的享受,品德上受到美的熏陶, 心灵上受到美的净化。 2、吟咏诵读,品味作品的语言美。朗读是学习语文的传统方法, 它有利于我们深入品味文字作品, 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发挥语言的感染力,是一种高尚的精神享受。 边看边读,最有利于从遣词造句到思想感情的融汇贯通,步步深入, 乐趣丛生。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的: “叙事叙情的文章,最好还要‘ 美读’”,“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 不知不觉,内容与理法化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 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学习语文学科,必须达到这种境界, 才会终身受用不尽。”叶老所描述的这种境界, 就是通过吟咏诵读所达到的审美境界。在语文教材中, 有很多作品的语言是非常优美的。它们有的像高山流水,清脆悦耳; 有的如百鸟和鸣,婉转悠扬;有的似战鼓催征,高昂激越; 有的若叙家常,娓娓而谈。 品味诵读这些作品既可以使学生体验美感, 又能引导学生感知语言的语声美、达意美、描述美, 从而理解课文中人物的心灵美、事物美、 境界美和作者表达的情感美,激发学生仰慕美好人物, 热爱美好的事物,产生追求美好的明天的崇高美感。 3、训练想象,进行美的创造。文学形象是间接形象, 读者必须调动语言感受力、艺术情感力、艺术想象力, 才能唤起相应的审美、意象。在这个过程中, 由于作品具有许多不确定因素和艺术空白,读者的期待视野不同, 必然造成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现象”。 叶圣陶先生在论创作中谈到文艺作品的鉴赏时,举了读王维的 “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诗为例。他说:“要领会这两句诗, 得睁开眼睛看。看到的只是十个文字呀。不错,我该说得清楚一点: 在想象中睁开眼睛来看这十个字所构成的一幅图画。”他还说:“ 读到这两句,领会着作者的意境,想象中的眼界就因而扩大了, 并且想想这意境多美,这也是一种愉快。 假如死盯着文字而不能从文字看出一幅画来,就受不到这种愉快了。 ”叶老在这里生动形象地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读书要“ 驱遣我们的想象”。教师要善于挖掘材料, 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艺术感染力和想象力。例如《孔乙己》的结尾, 给人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孔乙己到底有没有死 如果没有死, 那么他的生活状况怎样呢 我们可以指导学生写《 孔乙己离开咸亨酒店以后》的续文。在学了《甲骨文到缩微图书》 后,可引导学生想象“未来的书”, 既可加深对书籍演变历程的认识,又可激发学生献身科学, 创造未来的热情。进行这样的练习,既训练了学生的想象能力, 又能使作品的审美效应得到强化, 从而帮助学生达到从感受美到创造美的完美境界。 再次,诱发美的体验。美的体验本质是一种对象化的自我享受, 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就必须诱导激发学生对审美客体的喜悦感、 质疑感、惊异感等,调动学生的审美潜力,产生审美激情, 进行深刻的审美体验。如在学完《荔枝蜜》这篇课文后, 可引导学生重温另一篇著名散文《落花生》,可以这样对学生说: “ 在生活中,常常有一些东西可以启发我们。像这一课里的蜜蜂, 就启发我们懂得一个很深的道理,蜜蜂对人无所求,而给人呢, 却是极好的东西。它不是为自己,而是为人类酿造最甜的生活, 它是渺小的,却又是多么高尚啊 而落花生 它不是无用的, 而是有用的。——不是只讲体面而无用的。我们学了这些以后, 也来找找看,在自己生活中碰到哪些东西,也可以发人深省 ” 要求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学生们纷纷发表意见, 有的说要做形状虽小,但作用大的螺丝钉,有的说要做吃的是草, 挤出来是奶的牛;有的说做春蚕,做粉笔,做梅花,做煤……“ 要做一个怎样的人 ”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在思索, 在寻求答案,尽管这些回答还很稚嫩, 但它反映了学生对美的纯真的向往。 实践证明,美育能使学生在领略美的过程中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 并转化为强大的学习动力,不断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揭示奥秘、 探求真理。美育是一种情感教育,它通过美的形象,情感的中介, 逐步而非强制地使受教育者接受美的熏陶,这个过程正如杜甫诗云: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8. 语文美育能力的目标有哪些
美育即审美教育,语文教学中的美育问题10分重要,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本文拟从语文与美育的关系,语文中的美育因素以及美育的实施等方面作初浅的探讨,抛砖引玉,并就教于方家。
1、语文与美育
在青少年全面发展的诸因素中,美育有着特殊的意义。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美是道德纯洁、精神丰富和体育健全的有力源泉。”这点明了美育在个人发展中所占的重要地位。美育包括社会美育和学校美育,其中学校美育又包括各学科课程中的美育、环境的美化以有美育活动等方面。但在课程美育中人们往往认为责任只在音乐、美术等,却未能意识或重视到其它学科也都能够而且应该挖掘其中美的因素,适时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让学生从情感的体验中去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由于语文学科的特点,从某种角度看,它的美育任务更是责无旁贷,它的作用也许会更重大、更深刻。语文学科的美育,可以有效地净化心灵、陶冶情操,积累审美经验,提高审美鉴赏力,培养想象力,发展创造性思维的能力。总之,语文与美育关系密切,美育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着重大意义。
语文中的德育必须通过美育才能完美地实现。
“寓德于教”的提法是不错的,“文道结合”的观点也早已有之,如韩愈的“文以载道说”等便提供了理论根据。但是在具体实施中会产生种种困惑,如1篇游记教完了,于是总结说:“文中表现了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应该怎样呢?……”难道这样就算大功告成了?学生的确深受教育了吗?再说,语文有其自身的特点,诗赋文章中似乎并非篇篇“载道”,处处“寓德”,也就不宜1律牵强地给所有的作品贴上什么标签,这是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常遇到的情形。
然而有1种因素能够贯穿于诗文的始终而无所不在,这就是——美。社会生活、自然景物、人类语言等是10分丰富的,反映这1切的作品文章也是多姿多彩的,这些都能引起读者的美感。如果能引导学生“披文以入情”,细致地品味大自然的诗情画意,赏析性格各异的人物形象,体验人类丰富的思想情感,感受深刻的生活哲理,欣赏作品中各具特色的建筑、绘画、雕塑、音乐等艺术美,领略不同风格的语言美……1言以蔽之,让学生以审美的方式感受和认识世界,感染熏陶,潜移默化,从悦入、感人到育人,就能使他们培养起高尚的审美情趣,从心灵深处产生1种追求崇高、美好、文明的强烈欲望,从而使人的思想精神产生质的飞跃,较好地达到德育所企盼的目标。众所周知,《钢铁是怎样炼成的》1书以其活生生的艺术形象教育和激励了几代青年,使他们成为共产主义新人。有1位科学工作者曾经说过,就是那些优美的山水诗和写景游记散文使自己深受大自然的洁净美丽,并决心献身于祖国的环保事业的。这就是美育的伟大功绩。从这文教学中的德育的实质就是美育,只有这样地看问题和付诸实践,才能使语文学科不仅具有“工具”的特点,还能获得更为广阔、更为深刻的意义。
在语文学科实施美育是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的1个关键。
“语文难教”常听教师这么说,我也有同感;“语文难学”,不少学生这样反映。其实“难”的根本原因并不全在于教师的教学水平不高,也不能全怪学生不想学,而是难在未能真正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填鸭式”填得学生大倒胃口,“满堂灌”灌得学生晕头转向,纯知识性讲授使学生兴味索然,政治图解式分析让学生望而生畏,这些做法都严重地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了提高应试水平,人们重视了能力的培养,把教学活动的主要目标放在概括大意、归纳中心、理出思路举例分析写作特点以及强化语基训练等上面,尽管这些举措并非错误,而且就培养能力方面还是很有必要的,但若是天天如此,千篇1律,从介绍写作背景到总结写作特色,形成教学上的“8股”,就会显得程式化,公式化,缺乏新鲜感和吸引力,容易使学生厌倦,教师烦闷。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任何兴趣,被近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长此以往,教育质量可想而知。
希望在哪里,出路于何方?答曰:“在于美育”。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语文的内容极为广博,存在着丰富而深刻的美,自然美、人情美、精神美、艺术美、语言美、风格美、结构美等等,可谓异彩纷呈、美不胜收。青年学生感情丰富,易受感染,只要指导得法,效果会很理想的。每当年青人在学习中领略了1处风光,品味了1个意境,认识了1位典型人物,悟出了1条生活哲理,或是明白了1点科学原理,都会感到1种愉快和满足,似春雨“润物细无声”,在潜移默化中陶冶了美的情操,丰富了思想,增长了才智,正如培根所说的,“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在教学中,只要教师能注重诱导学生时时体验到美,处处感受到美,悉心地鉴赏美,努力地创造美,毫无疑问,就1定会培养起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把“苦读”变为“乐读”,在赏心悦目中掌握语文知识,开拓视野,领略人类丰富的思想和文化精粹;只要教师能巧炒地把美的因素结合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把发现美、鉴赏症状、创造美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来1个思想观念和方法的更新,语文教学将会象枯枝抽绿或锦上添花那样育着生机和活力,展示出1幅灿烂的前景,就有可能从根本上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
2、语文中美育因素
语文中的美育因素极为丰富而广泛。这里的“美”是1个广义的美学概念,1切内在的与形式的,具体的与抽象的,作品内容的与写作艺术的,真与善的,丑与恶的,欢乐的与痛苦的,可爱的与可怕的,自然的与社会的……凡是达到1定艺术水准的,能形成某种美感的事物都是我们审美的对象,亦即美育的因素。这里要说要说明的是“真与善”“欢乐”等是美的,这容易理解,至于“丑与恶”、“痛苦”等让人产生否定情感的事物又如何能形成美感呢?让我们来听听107世纪法国哲学家布瓦罗的见解吧,他说:“只有真才美,只有真才可爱”。“他认为只要逼真,艺术可以把丑恶的东西描写成为可以欣赏的对象,”他说:“绝对没有1条毒蛇或可恶的怪物经过艺术摹仿面晃能赏心悦目”“精炒的笔墨能用引人入胜的绝技,把最怕人的东西变成可爱有趣。”反面人物是可恶的,但我们又是那样津津津有味地评论其1言1行。巴尔扎克用夸张的艺术塑造葛朗台吝啬的形象,恩格斯指出,巴尔扎克就是把丑当作美来描写的。莎士比亚的4大悲剧足以使人痛苦悲伤以至潸然泪下,但我们仍推崇备至,对此,美国美学家休莫的“同情说”指出,这些对象之所以产生美感,往往是由于它符合和满足了人的同情心理,因此人们也就能欣赏它们了。
在语文的不同文体、各种题材中都蕴含着丰富的美,这些美是渊远流长的历史文化长河的积累和沉淀,都可以作为教学中美育的内容。下面简要地作些阐述。
(1)主题、人物与环境
1、主题美。诗文何以能给人以美感呢?首先是它们有着鲜明而突出的主题,或歌颂某种精神,如记叙性作品,使人受到教益和感染;或阐述某个道理,如议论性文章,让人受到启迪;或说明某种事物或事理,如说明性文章,使人增加了知识。这也是1种功用,而功用是能让人感到愉悦和满足而产生美感的。例如散文诗《海燕》,通过描写在狂风巨浪、乌云压顶的大海上“高傲地飞翔”的海燕,歌颂了革命者渴望战斗,英勇无畏的精神,抒发的那份豪情深深地震撼着读者的心灵。我们要让学生具体地感受作品的内容,进而深入地挖掘主题的美,以此陶冶学生的心灵和情操。
2、人物美。记叙作品的主题是通过典型人物形象体现的,在古今中外的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作品中,作家塑造了众多人物形象,个个性格鲜明、栩栩如生而呼之欲出,如未觉悟的阿Q、忠贞的刘兰芝、勇敢的刘和珍、不屈的窦娥等。同时,作品中还表现出人类丰富的思想感情,如同志情、朋友情、夫妻情、师生情、父子情、思乡情、忧国忧民情等。我们应该引导学生通过人物形象的赏析深入认识生活的美,并不断地丰富自己的情感。
3、环境美。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先谈自然艺术美,这是指作家笔下经过艺术化的自然景物,从不同角度看,它们各具特色,如动态美、静态美、色彩美、立体美、想象美等等。如王维的诗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里是以流泉的动来衬画面的静,以流泉的声衬环境的静,而且色彩分明,有月的银白、松的墨绿,还有想象中树的倩影(黑)、天的黛青和石的各种颜色,这些组成了1幅令人陶醉的充满诗情画意的幽静图景。语言朴素自然,流露作者隐居生活的恬适之情。可见,在让学生接受自然艺术美的熏陶时,除了要细致品味其具体的景物形象,还要顾及作者的感情,因为景物描写往往寓情于景,体现着1种含蓄的美。
再说说社会环境艺术美。作家描述的许多具体而形象的典型社会环境,为学生提供了认识某个社会某个区域的风欲民情,人与人关系等社会风貌的机会。如吃掉祥林嫂的旧中国的鲁镇、产生革命母亲的大革命时代的俄国等,教学中必须让学生结合人物、主题等因素来鉴赏典型社会环境,使学生在艺术氛围中具体地认识客观世界的现在与历史。
(2)语言艺术及作家风格
诗文的语言艺术风格多姿多彩,极富于表现力,如“含不尽之意于言外”的含蓄幽默美,词约而意丰的凝炼刻美,近乎白描的相互自然美,色彩缤纷的华丽丰富美,各有千秋的变换句式美,颇具魅力的修辞艺术美,还有准确严谨美和音乐节奏美等不胜枚举。作家为增强语言的艺术魅力,呕心沥血地炼字、炼句、炼意,立誓“语不惊人死不休”,往往是“为求1字稳,耐得丰宵寒”,所以我们引导学生欣赏语言时,切不可孤立地进行,而是要看它如何准确、生动地表达出思想和内容。
此外,不同作家的语言艺术和作品风格千姿百态,如“铺陈始终,排比声韵”、用语严谨的杜甫,“放浪纵姿,摆脱拘束”,词藻华丽的李白;秦牧散文的广博,杨朔散文的诗意,朱自清散文的工笔描绘及细腻的语言等恰似璀璨的群星齐放异彩,教师不仅通过课内材料让学生知道特色,还要鼓励他们结合有关的课处阅读深入加以体会。
(3)作品结构形式
美学家休谟认为,合理的秩序和结构是1种美,因为“秩序和结构适宜于使心灵感到快乐和满足。”
1、完整和谐美。这是指文章各部分相对齐备,内部巧妙的联系和外部得体的组合,共同表现主题,体现着作者完整的思路。同时各部分的分量比重恰当,能有效地表现内容,如人们常说的“风头、猪肚、豹层”等。行文中详略得体,首尾呼应,体现出匀称和谐的整体美。
2、结构流畅美。这是指结构上的连贯性,即思路清晰、文脉贯通,起、承、转、合自然圆润。如朱自清的《绿》始终贯穿着对“绿”的赞美,文意顺畅,有着行云流水之美。
3、逻辑严谨美。这说的是结构中内在联系的严密性和合理性。内在联系本质上体现着因果关系,如记叙文写清楚前因后果,议论文阐明诸多的“为什么”等,这些深层的联系显得10分清晰。又如情节安排的恰当,观点与材料的高度统1,说明对象的特点与顺序安排的和谐等都体现出1种合理性。
结构属于形式,它是为内容服务的。和语言1样,结构艺术的欣赏也应该和具体内容的需要联系起来,否则将失去实质的意义。
语文中的美育因素远不止这些,只要我们深入挖掘,就会有许多新的发现;只要我们合理的运用,就能让学生受益非浅。
3、美育的实施
上文初浅地讨论了美育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作用和因素,那么它究竟如何实施呢?下面列举几种1般性的方法。
精心设计赏析点。
教师在改变观念的前提下,便要进行精心的教学设计,深入钻研教材,尽可能多地发现和创设几个“景点”以“飨”学生。各种体裁的诗文都有其美的因素,即使是应用文,那短短的电文也有它言简意丰的凝炼之美。因此,我们可以从教材的内容、语言、结构等多方面挖掘,把富于典型意义的美作为美育的重要内容。根据教学目的及不同材料的特点,合理安排课堂思维活动内容的先后与主次、方法和步骤,估计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准备好启发点拨的具体方法与材料,预期其效果。总之,备课时要做到通盘考虑、胸有成竹,只有严谨地“运筹”于课前,才可能“决胜”于课堂之上。
创设气氛善诱导。
为了使学生能够以积极、热情的态度来学习、掌握语文知识或技巧,有效地接受美的教育,创设1个良好的欣赏、研究的氛围是很关键的。这时教师的语言显得10分重要,必须充满热情,富于鼓动性,切忌平谈和冷漠。比如教学《雨中登泰山》前倘若这样说:“同学们,你们去过5岳之首的泰山吗?领略过雨中登山的无穷妙趣吗?观赏过雨中山水奇特的景致吗?今天让我们循着作者的足迹,展开想象的翅膀,去欣赏1番雨中泰山独特而多彩的美景丰姿吧!”这样或许就能使学生的精神为之1振,表现出某种兴趣而跃跃欲试,这便有了1个良好的开端,在教学法过程中,再经过启发、示范、讨论、发言、总结等1系列师生活动,形成1个个高潮,使气氛更为浓烈,如此则可望收到较好的效果。
学生是课堂维活动的主体,而教师应善于诱导。适时的、精当的启发和引导往往能触发学生的灵感,点燃智慧的火花,使其茅塞顿开、思路宽而兴趣倍增。这种“导”可以是非定向性的,如“看看这篇作品美在何处”,但1般为定向性的,而且由大到小,由浅入深有1定的层次,这是为了节约课时,突出重点,也因为对象是中学生。例如说:“本文在人物心理描写方面很有特色,在这方面多加留意”——在××段落集中描写心理活动,看看究竟精彩在哪里“——”最典型的细节、关键的词语是什么,联系其它内容加以体会“——”进1步思考,谈谈作者用什么艺术手法创造出这样1个美的形象等等,把学生的思考逐步引向深入和细致,使之调动审美经验,积极投入新的审美活动中去,逐步提高他们对美的评判水平。
展开讨论多比较。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问题抛出来,让学生在个人思考的基础上开展热烈的讨论,使每个人都有发表见解的机会,这样可以互相启发,互为补充,养成探讨学问的好习惯,还能形成热烈的课堂气氛,增强学习的兴趣。然后让学生在全班各抒已见,进1步扩大交流的范围,使大家达到某各种程度的美的共识。
有比较才能有鉴别,诗文往往需要通过多角度、多层次的比较才能显示出优劣及特色。在指导学生领悟课文中的精彩之处时,可以拿题材相近而质量欠佳的文章来与之作比,以突出美;拿类似的优文来作比,以说明美的特色,1句话,要让学生在思辩中真正地体会美、认识美,为创造症状打下基础。
想象联想再创造。
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审美活动时,尤其重要的是让学生根据审美对象展开想象的翅膀,广泛地联想,进行再创造思维。德国著名美学家黑格尔曾经说过:“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但是我们同时要注意,不要把想象和纯然被动的幻想混为1事,想象是创造的”。例如文学作品,作家通过语言文字把活生生的形象描绘出来,我们也要通过这些语言的理解,调动以往的表象积累,在头脑中重新再现出作品所描绘的客观事物鲜明映像,这是1种再造性想象。唯其如此,才能产生对于审美对象的美感。但仅此是不够的,还要进1步由此及彼展开联想,由浅入深地进行辨析,联系时代背景,体察作者的感情,理解的内蕴,再加上欣赏者的个性特征,如有关的经验积累、兴趣爱好、认识水平、分析综合能力等,所有这些因素综合的结果,便形成了对审美对象的总的审美判断和评价,这实际上是1种包含鲜明个性的也较为深刻的审美创造性想象。
口头书面相结合。
大部分的审美对象都可以用口头形式来赏析,而对于比较典型的或应着重掌握的则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品味、细致分析,以书面形式表述出来,这样能够使得每1个学生都认真钻研,切实地体会美,有条理地揭示美,较快地培养起审美能力。
示范总结很重要。
教师如果没有示范而任其自便,只让学生活动而无总结,谓之“放羊”,其效果往往不佳,学生的审美水平难以提高。所以,除了授之以法、善于启发,还要示范在前,榜样引路;总结在后,巩固提高,这样才能真正起到教师主导的作用。
鼓励缀文创造美。
学生经过课内外的审美教育或美的熏陶,逐步增强了审美判断能力,形成个人独特的审美趣味,在科学地指导他们观察和体验客观世界的基础上,热情地鼓励他们写成文章,亲自来创造美,把对客观事物的审美评判,意趣等表现在习作中,从而体味写作者创造艺术美的甘与苦。作文是1种创造性思维,是审美意识的最高境界,因为它能创造出原来不存在的崭新的艺术形象。
结束语
审美教育是大语文(包括课内外)教学不可或缺的1个重要部分,人类悠久而灿烂的文明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美育材料,只要我们满腔热情地去实践,潜心摸索出1套科学的方法,就1定能收到良好的育人效果,进1步提高语文的教学质量。
9. 新课程标准下,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
美育即审美教育,语文教学中的美育问题十分重要,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在青少年全面发展的诸因素中,美育有着特殊的意义。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美是道德纯洁、精神丰富和体育健全的有力源泉。”这点明了美育在个人发展中所占的重要地位。美育包括社会美育和学校美育,其中学校美育又包括各学科课程中的美育、环境的美化以有美育活动等方面。但在课程美育中人们往往认为责任只在音乐、美术等,却未能意识或重视到其它学科也都能够而且应该挖掘其中美的因素,适时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让学生从情感的体验中去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由于语文学科的特点,从某种角度看,它的美育任务更是责无旁贷,它的作用也许会更重大、更深刻。语文学科的美育,可以有效地净化心灵、陶冶情操,积累审美经验,提高审美鉴赏力,培养想象力,发展创造性思维的能力。总之,语文与美育关系密切,美育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着重大意义。语文中的德育必须通过美育才能完美地实现。“寓德于教”的提法是不错的,“文道结合”的观点也早已有之,如韩愈的“文以载道说”等便提供了理论根据。但是在具体实施中会产生种种困惑,如1篇游记教完了,于是总结说:“文中表现了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应该怎样呢?……”难道这样就算大功告成了?学生的确深受教育了吗?再说,语文有其自身的特点,诗赋文章中似乎并非篇篇“载道”,处处“寓德”,也就不宜一律牵强地给所有的作品贴上什么标签,这是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常遇到的情形。 然而有1种因素能够贯穿于诗文的始终而无所不在,这就是——美。社会生活、自然景物、人类语言等是十分丰富的,反映这一切的作品文章也是多姿多彩的,这些都能引起读者的美感。如果能引导学生“披文以入情”,细致地品味大自然的诗情画意,赏析性格各异的人物形象,体验人类丰富的思想情感,感受深刻的生活哲理,欣赏作品中各具特色的建筑、绘画、雕塑、音乐等艺术美,领略不同风格的语言美……一言以蔽之,让学生以审美的方式感受和认识世界,感染熏陶,潜移默化,从悦入、感人到育人,就能使他们培养起高尚的审美情趣,从心灵深处产生一种追求崇高、美好、文明的强烈欲望,从而使人的思想精神产生质的飞跃,较好地达到德育所企盼的目标。众所周知,《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以其活生生的艺术形象教育和激励了几代青年,使他们成为共产主义新人。有一位科学工作者曾经说过,就是那些优美的山水诗和写景游记散文使自己深受大自然的洁净美丽,并决心献身于祖国的环保事业的。这就是美育的伟大功绩。从这文教学中的德育的实质就是美育,只有这样地看问题和付诸实践,才能使语文学科不仅具有“工具”的特点,还能获得更为广阔、更为深刻的意义。 在语文学科实施美育是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