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理论抄与实践[M].北京,袭概括出主要内容。
3。并能在朗读结束后,提炼出文章中的“时间?”“老人的行为是什么意思?”等问题、结果”这六要素,2012(05).
[4]李吉林,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海鸥们为什么出现这些令人意想不到的行为?”“哪些词汇能让人感受到老人的爱,公输子之巧。在教学开始后又创设问题情境。根据现代教学理论和语文教学实践总结指出,带着目标进行情境创设,通过谈话导入课题,带入《老人与海鸥》的世界之中,了解老人与海鸥的关系,只要通过这些途径创设出的教育情境能使课堂教学内容接近现实生活,在课堂上有效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与参与性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情境创设有效性
⑵ 哪本书上有《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创设情境教学的方法探究》内容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怎样创设有效的情境
创设情境可谓时下课堂教学的一大热点,它不仅可以使学生容易掌握语文知识和技能,而且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体验教学内容中的情感。有效的情景要能够让学生“触景生思”,诱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引起他们更多的联想。
1、扮演角色体会情境
作为教师可指导小朋友如同演戏那样扮演课文中的角色,由于小朋友是以形象思维为主的,这样,有助于学生很快地理解文本。
对于低年级的小朋友来说,学习课文的最佳方法就是多读多练、读中感悟。所以在教学《小鸟和牵牛花》时,我并没有做过多讲解,而是让学生带着强烈地感情分角色朗读课文。这样学生就能在表演中体会人物的性格特征,从而锤炼语言,描绘情境。
2、积极营造游戏情境,热情鼓励与表扬,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如在教学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四》的时候,我创设了游戏的情境导入:今天,老师要带小朋友一起去语文园地玩几个语文游戏大家喜欢吗?那就让我们坐上汽车出发吧。(播放课件:小朋友坐上汽车出发,汽车开到了写有“语文园地”的公园大门口。)语文园地到了,我们一起快活地游戏吧。学生一听说这节课要做游戏,兴致就来了。小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对呈现材料的兴趣,选取他们身边的活动、游戏、事例,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借助图画再现情境
借助图画再现课文情境,可以把课文具体化、形象化。画的颜色和内容易于被学生接受和理解。低年级的语文教材中,每篇课文都有插图相随。比如:《菜园里》是一篇生活识字课,配有一幅小学生在菜园里劳动的情景图,不仅使学生对菜园有一个整体的感受,同时帮助学生认识一些蔬菜及其名称,还可以让学生形象地了解这些蔬菜的特点。所以在观察图画,认识这些蔬菜的名字的时候,我就引导学生看课文情景图,用手指一指,看一看有哪些蔬菜。用情境教学的方式和动态的画面,吸引了学生的学习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4.利用多媒体课件再现情境
当学生对语文课堂感兴趣时,他们在课堂上就会认真听讲了,也会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各种问题。应用多媒体进行语文课堂教学,可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我在教学《小小竹排画中游》的时候,是这样导入课题的: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好多礼物,让我们先一起来看一看、听一听吧。学生一边看图,一边欣赏乐曲,兴致非常浓。此时教师让学生谈谈感受,学生就能有感而发。多媒体课件的运用,将学生带入情境当中,增强了主题感受,调动了学生的情感参与。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情境教学是能够大大提高教学效率的愉快教学。要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需要教师深入地专研教材,走进学生的生活,从学生的角度,选择适合他们年龄特点的、熟悉的、有利于突破教学重难点的素材。
⑶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创设有效的情境
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创设有效教学情景
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孔子的这段话,在肯定启发作用的情况下,尤其强调了启发前学生进入学
习情境的重要性,所以良好的教学情境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
极性,启发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智力,是提高教学实效的重要途径。因此,
老师们常常将情境教学频频用于自己的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成了当前语
文课堂教学常用的一种方法。但从近几年的教学实践和研究学习中发现,
良好的教学情境的创设确实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但也不乏
有些情境的创设是无效的。那么,怎样才能让语文教学情境的创设具有实
效性,更好地为课堂教学服务呢?下面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创设情境要为教学目标而服务
情境创设是课堂教学的一种手段,它不是为活跃课堂气氛而创设,而
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但是,有些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却过分地关注了情境
的创设,过度追求花哨的教学形式和课堂上热闹的气氛,以至于分散了学
生的注意力,受到了太多与教学目标无关的信息的干扰,导致难以把握学
习的目标。有一节低年级的语文课是这样创设教学情境的:老师以动物王
国要举行比赛为题谈话导入新课的学习,以这场动物比赛来串联整堂课的
教学内容。可是老师在执教中却只注重了这种形式,而将课文中的儿歌进
行了肢解,先引导学生了解是哪些动物参加比赛,然后出示课文中的六个
问句,了解比赛的具体项目,最后出示六个回答的句子,了解比赛的结果。
按照这样的思路学下来,兜了大半圈还未进入正题,学生的兴趣早已被转
移,而到读书的时候是将课文生硬地分成问句和回答两个独立的内容读,
缺乏整体感。从而造成教学目标的偏离,违背了情境创设的初衷。在课堂
上,将形式和内容分裂开来的教学情境,不但不能引导学生披文入情,反
而分散了他们的注意力,造成课堂教学的虚假和无效。因此,在确定教学
-
-
2
目标之后,情境的创设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展开,并为实现教学目标而服
务。这样,才能让“情境”焕发生命的活力。
二、创设情境要能调动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孩子对学习真正产生了兴趣,就会觉得
学习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乐趣,从而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而良好的
教学情境的创设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使学习热情得到高涨。
因此,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目标,教学重难点,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精
心选择最有效的情境创设的方式。基于这一点,在教学《小木偶的故事》
时,一位老师创设了一个角色扮演的课堂情境,让学生人人参与。在引导
学生通读全文了解故事情节后,将全班同学分成几个小组进行课本剧的排
练,选出各组的小导演,然后分组自选角色记台词,创造性地自编动作,
自备道具,最后各小组在全班汇报展示。学生的表演兴致很高,为了演好
自己的角色,在很短的时间内便记住了台词。接着在这次表演的基础上对
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小木偶在拥有了各种表情后,又会发生什么事呢?
让学生续演这个故事。前一次的表演是课本中的原故事情节,而这一次却
完全是自己的创作,导演想怎么导就可以怎么导,所以学生的兴趣更浓了,
先是共同续编故事,然后就开始积极排练。各组设计的故事情节各有特点,
有的小组表演的是小木偶获得人的表情后再次遇到红狐,它要回了自己的
包,并与红狐当面对质将它送到了警察局;有的小组表演的是小木偶在获
得人的表情后帮助那位曾经冤枉过它的老婆婆。在这两个情境的创设中,
教师设计了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的有趣角色,首先是进行课本剧表演,然
后在课本剧表演的基础上注入新鲜血液,让学生续演故事,大大激发了学
生的学习兴趣,拓展了学生的思维,促使他们有滋有味地亲历学习过程,
使他们乐学爱学,享受到学习的快乐,获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三、创设情境要能激发学生的情感
-
-
3
良好的教学情境的创设,能推着孩子不知不觉地、深入地进行到教学
的一个个进程中。因为情感的作用,语文教学可以极大地丰富儿童的精神
世界。通过情境中那些有血有肉的形象,那些声情并茂的场景,那些震撼
人心的氛围,去打开孩子们的心扉,去感染孩子们的心灵。但是,有些老
师在教学中创设情境时,却忽视了一些小细节的处理,如:背景音乐的选
择问题,一篇介绍历史比较悠久的古典建筑的文章,却配上了一段抒情的
钢琴曲,课堂营造的情感氛围显得格格不入;针对故事情节设计的模拟主
人公对话,本能够有效拉近学生与主人公的距离,引领学生走进主人公的
内心世界,但是由于教师自己情感不够投入,语言缺乏感染力,使得学生
情感体验不够;一段非常美的写景的片段,老师想通过自己配乐朗读创设
情境的方式,让学生闭上眼睛听,想象美妙的画面,可是却忽视了自己课
前的朗读训练,读时语调生硬,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情感。因此,情境的
创设要关注细节,从细致入微处着手,营造浓浓的情感氛围,最大限度地
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受到熏陶感染,使学习成为儿童心灵的追求。
四、根据知识板块来创设情境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
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自主学习情景,尊重学生
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由此可见,课堂教学情
景的创设不是简单的教学方式的变革,而是教学理念的更新,是一种全新
教学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模式,真正体现了“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这一语文学科理念。根据教学实践,对语文课堂教学中关于创设情景的做
法,我谈一点肤浅的认识。
在语文课程的建构体系中,每个学段都以“识字与写字、阅读、习作、
口语交际、综合学习”这五的版块来构建课程,这五大板块中每一块都需
要创设情景。为了论述方便,我就依照这五大板块来进行论述。
(一)创设识字与写字的教学情境
-
-
4
汉字的教学对于中国人来说是“母语”教学,具有其他外语教学不可
比拟的优越条件,孩子的生活环境就是一个大的识字情景,什么电视啊、
广告啊、商店啊就是现成的识字教学情景,教师在课堂上的任务就是整合
这些资源,创设识字写字情境,使儿童逐步学会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和适合
自己的方法识字,逐步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
(二)创设阅读的教学情境
现代语文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教师的任务
就是通过参与对话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地阅读。因此教师要
引导学生
“披文入景”
。
通过创设阅读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感受、
理解、
欣赏、
评价文本。使教师的教路、学生的学路、文章的文路融合在一起,让学生
入情入境,去品味、去感受、去领悟、去欣赏。
(三)创设作文教学情境
当前的作文可以说是师生倍感头疼的一个问题,教师难教、学生感到
无话可说,无情可抒。事实上,学生生活圈子窄、阅历浅,平时积累得较
少。教师大可不必板着脸:今天我们上作文课,今天的作文是„„。这些
老生常谈的教学方式只会触动学生痛苦的神经,无法激发学生的作文“灵
感”
。因此,教师在作文教学中不必按部就班,而要根据实际,善于抓住作
文机遇,创设作文情境,让学生进入情境,学生方感到有话可说。例如,
当学生正处在高压复习时,老师给他们搞题海战术,突然听到广播里通知
开会,会后教师返回教室,教室里肯定乱成一团,有经验的老师此时不是
大发雷霆,责骂学生,而是抓住机遇引导学生,说说刚才亲眼所见、所想、
所感,我相信,这样的作文,一定是学生的真实感情,一定会写得情真意
切,感人致深,而不是胡编乱造,无病呻吟之流了。
(四)创设口语交际的真实情境
口语交际是现代每个公民必备的能力。要上好口语交际课,情境的创
设更为重要,没有情境,学生感到自己就是局外人,无法说,就算说了也
-
-
5
是词不达意,想法、感受跟说法完全剥离。因此,教师要精心准备,创设
真实情境,宛如在谈话中,让学生自然而然地去交流。
(五)综合性学习的情境创设
综合性学习的提出已打破了语文的封闭历史,使语文学习更加开放,
真正达到语文即生活,生活即语文的状态。教师更应利用这些特点,整合
学习资源,创设情境,让学生成为开放学习的主人。
综合学习不再是“纯语文”的事而是跨学科跨领域的学习,它还体现
了语文听、说、读、写综合知识的整体发展。是书本知识与实践活动的结
合。学生必须去搜集信息,整理信息、去发现、去探索,这是学语文的一
种境界、一种目的,成功的综合学习全面地反应了学生学生综合素养。教
师的设计就应该跳出语文,整合各学科、整合学生生活、社会各资源,成
为一个学习的海洋,让学生去畅游。
总之,创设情境是语文学科的需要,是学生发展的需要,更是现代教
育的需要,它有力地打破了传统的教学关系,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人,
从而轻松、愉悦地学习,变学习为一种快乐,一种享受,一个成功的语文
教师,必须花大力气去做好这份工作。
⑷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创设情境
师生通过运复用语言、音乐和制图画等教具进行渲染气氛,再现课文情景,发挥想象,领悟人物情感而进行的一种情景交融的学习方法。它能让学生有身临其景的感觉,而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
如《小音乐家扬科》,在小扬科把世界上一切声音都当作音乐时,配上一段轻快的乐曲进行朗读,让学生透过音乐就能感觉出小扬科是个“音乐天才”,为后面扬科的背悲惨命运做好了铺垫;而到小扬科偷偷走进厨房时,配上低沉、压抑的音乐,让学生们的心理上更容易产生共鸣,为小扬科担心、害怕,更为他的命运鸣不平,更痛恨那个黑暗的人吃人的社会。
⑸ 如何运用小学语文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无疑是有效的。其中的“情境”可以在教学活动中起很大作用。它可以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到知识,又感受到美。它架起了一座直观到抽象、感性到理性、教材到生活的桥梁。它解决的是学生认识过程中的形象与抽象、感性与理性以及旧知与新知的关系和矛盾。长期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我,也深深感受到情境教学法是最受孩子们喜爱的一种教学手段。它能顺应小学生的发展规律,点燃智慧的火花,滋润情感的幼芽,让他们显示各自的聪明才智和潜在的力量,从中获得认识的快乐,创造的快乐,道德向上的快乐,成功的快乐。因此,在实践中我做了一定的初探和尝试,试图通过在课堂中优化情境教学法,寻找到与时代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教与学的方式。
一是创设情境导入课文,拉近阅读主体与文本的审美距离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首先要用生动优美的语言设计一个巧妙的导语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所展示的境界,与作者的心灵相沟通,与文章的旨意相融合。因此,教师必须深入钻研教材,创设恰当的情境,把美的种子播进学生的心田。
二是进入情境激发情感,进入情感体验的境界
小学语文教材中大量文质兼美的作品都深深地打上了作者的主观烙印,凝聚着作者鲜明的爱憎,这就为情境教学的进行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文章中包含的情境无一不在学生心中激起长久的情感的回荡,感人肺腑,催人泪下。我们可以利用教材中蕴含的异彩纷呈的情感来诱发学生心中之情。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着力引导学生走入作品的艺术境界,融入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思和遐想,熏陶其高尚的情操。
三是凭借情境进行思考,进入理性分析阶段
创设情境的目的归根结底是为了让学生在活泼、轻松的氛围中更好地接受新知识。当学生进入某一情境中去,达到情感体验的境界,我们就要引导学生在这一情境中进行理性思考,将感性的知识转化为抽象的理性的知识,对作品有自己的理解与评价。
教师还可以在情境中,鼓励学生探究、合作、思考,发表自己个性化的见解。让学生由情感的体验而进入理性的思考,掌握知识与方法,对作品进行个性化的解读,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
四是再创情境留问题,激发探究欲望
一堂好的语文课,当下课铃声响起时,并不意味着内容也随之结束,也许是已习得的知识的延续,也许是新的学习的开始。这就需要在课堂上再创情境,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的欲望,继续对作品进行个性化的解读,从而将语文延伸到生活中去,让语文真正成为生活中的语文。
⑹ 小学语文课堂中如何创设教学情境
摘要:教学情境的创设不仅可以使学生容易掌握语文知识和技能,而且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体验教学内容中的情感。
多种教学情境的创设,有助于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教材的理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思维品质,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情境情境创设
教学情境是指教师通过对教材的分析把握,为学生创造的一种生动活泼如临其境般的教学环境。从语文教学的角度看,情境实际上就是一种以情感调节为手段,以学生的语言生活实际为基础,以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整体发展为目的的优化了的语文学习环境。它以情为经,将被淡化了的情感、态度重新确定为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将学生的兴趣、爱好放在语文教学应有的位置上;它以境为纬,通过各种生动具体的语言环境的创设,拉近语言学习与学生现实的距离,使死板的语言变成活跃的生活。
教学情境的创设有助于诱发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加深对教材的理解,提高思维品质。
一、 运用多媒体,带学生走入情境
多媒体辅助教学是一种崭新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它实现了由静态变动态、无声变有声、抽象变具体的可能,为学生架起通向理性认识的桥梁。合理使用多媒体,可以渲染与课文相应的气氛,直接作用于学生心理的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使学生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加深内心的情感体验,迅速进入具体的情境,处于一种最佳的情绪状态。同时还能让学生充分享受文、图、声、像多样光景的赏读意趣。例如:我在教学《再别康桥》一课时,不是按通常的教法即学生根据阅读提示自读课文,而是先将有关的背景资料在屏幕上显示,再放映康桥的美丽风光,然后听课文配乐朗诵。优美凄惋的乐曲引发了学生内心的共鸣,学生们仿佛跨越空间,在康河美丽的晚景里体味到作者对康桥真切、深挚的爱。在一定程度上领略到作品的韵律美、画面美。又如我在教学《台湾的蝴蝶谷》一课时,我先用多媒体播放各种各样的蝴蝶飞入山谷中聚会的情景,学生被这美丽的画面所吸引,情不自禁地发出赞叹,从而激发了学生读书的欲望。
二、运用图画,设置情境
优美的图画,情境的再现,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对于图文并茂的课文,可以利用图画的展开创设出教材所描绘的情境,再现语言文字所描绘的客观事物,使学生入情入境,让学生在具体的形象中感受与理解,提高认识能力。例如:教学《小珊迪》一文时,体会小珊迪的诚实、善良的品质是教材的难点。教学时,我借助挂图突破难点,向学生展示了两个具体形象的画面。第一画面是小珊迪在街头乞求‘我’买火柴的情景。我首先让学生观察小珊迪破烂不堪的衣着,焦急无奈的神态,体会小珊迪乞求我买火柴的迫切心情。然后指导学生感情朗读我与小珊迪的对话。通过引导学生观察画面,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让学生了解小珊迪是一个饱受饥寒的小男孩,他正在饥饿、寒冷中挣扎,使学生对小珊迪产生了深深的同情。第二个画面是小珊迪被撞后躺在床上的情景,出示挂图时,我让学生仔细观察画面,叙述看到的情景。通过鲜明而生动的视觉表象,加上学生丰富的想象,学生的情景再次受到触动:小珊迪的家境是那样贫寒,但不属于自己的钱他一分也不要:临死前他牵挂弟弟无人照顾,唯独没有想到自己。他是多么的诚实、善良啊!这样的图文结合,使学生的感情与作者的思想感情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使他们披文而入情。我分明看到有的同学眼中噙着泪水。小珊迪那诚实、善良的美好品质深深打动了学生的心。这样的图文结合,还提高了学生的观察与想象力。
三、品词朗读,创设情境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语言的形象色彩只有通过朗读才能表达出来。魏书生说过:语文老师不应像食品厂的推销员,以把食品卖出去就算完成任务,而应当像保育员,以考虑孩子的胃口,心灵的需要为己任。如我在教学《丑小鸭》这篇课文时,在品词想象,体验被欺这一环节。我先让学生自由读第3自然段,边读边用笔画出描写丑小鸭受欺负的词语。一个学生说:描写丑小鸭受欺负的词有咬、啄、讨厌。另一个学生说:我来补充:孤单、钻出、离开。我接着说:看来,同学们很会抓关键词。现在就请同学们看看图,看哥哥姐姐们是怎么咬丑小鸭的,公鸡是怎么啄的,养鸭的小姑娘又是怎么讨厌丑小鸭的?生分别说图意。在创设情境,体验被冻这一环节,我边演示课件边描述:丑小鸭就这样挨过了一个又一个苦难的日子。慢慢地,天气转凉了,秋天到了(生齐读第5自然段的第一句话)我又边演示课件边描述:同学们,假如你就是这只可怜的丑小鸭,当你望见一群洁白美丽的天鹅在空中翩翩起舞时,你会想些什么呢?一生说:多美丽的天鹅!如果我也和他们一样美丽,那该有多好啊!另一生说:我从没见过这么美,这么高雅的天鹅!我接下去说:同学们,描写这样一种心情,课文用了两个什么词?生一齐回答:又惊奇,又羡慕。我板书词语,说,这样的好词语请你们把它画下来,再读一读,并牢牢记在心里。这个环节的教学,我让学生抓住 又惊奇又羡慕等词语的感悟、朗读,进一步拨动了学生内心的琴弦,使学生进一步走进角色的内心世界。
四、通过音乐,创设情境
音乐,富有优美的旋律,很容易打动孩子幼小的心灵,将他们的情感带入某种境界之中。利用音乐创设情境,可激发学生的情感。例如:在教《歌唱二小放牛郎》一课时,因为《王二小》的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学生对此了解甚少。为了帮助低年级学生理解,为了再现意境,我采用了歌曲引路的方法。新课伊始,我播放了《歌唱二小放牛郎》第一段,优美的旋律,动听的歌曲,渲染了课堂气氛,烘托了小英雄的形象,使学生对王二小油然而生敬意,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为下文的学习作了铺垫。在课文即将结束前,我又播放了《歌唱二小放牛郎》第二段,让学生边听边思考:王二小是个怎样的孩子?在歌曲声中,学生再次体会到王二小的机智、勇敢的品质。学生的情感再一次被激发,对小英雄王二小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五、扮演角色体会情境
为了使教学情境真切地再现在学生面前,教师可指导学生如同演戏那样扮演课文中的角色,让学生站在该角色的立场上深入课文讲述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感。由于学生的心理位置换成了课文中人物的心理位置,这样,不仅能把教材内容迅速形成表象,同时还能很快地进行理解。对于低年级的小朋友来说,学习课文的最佳方法就是多读多练、读中感悟。所以在教学《谁的本领大》时,我并没有做过多讲解,而是让学生带着强烈地感情分角色朗读课文。这样学生就能在表演中体会人物的性格特征,从而锤炼语言,描绘情境。又如:教《狼和小羊》中虽然只有两个角色,但这篇课文情节生动,对话丰富。因此,我请三个同学为一组,一人演狼,一人演小羊,一人当作者,在反复练习的基础上再到台上来表演。这样的表演增添了课堂教学情趣,加深了学生对文本情境的体验。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是能够大大提高教学效率的愉快教学。教师应该熟悉情境教育的教学模式,熟练而恰当地运用各种情境创设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提高他们的智力水平。
⑺ 情境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该注意什么
一、情境教学的教学模式
情景教学模式,是教师根据小学语文课文所描绘的情景,创设出形象鲜明的投影图画片,辅之生动的文学语言,并借助音乐的艺术感染力,再现课文所描绘的情景表象,使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仿佛置身其间,如临其境;师生就在此情此景之中进行着的一种情景交融的教学活动。情景教学强调的是以情动人,以美感人。在学习中创设主动、活泼、有趣、愉快的教学情景,创设民主、和谐、融洽的教学气氛,使学生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形成乐学、爱学、会学,促进学生素质教育主动协调发展。语文情景教学法是最受孩子们喜爱的一种教学方法。下面就我在语文教学中的得失,谈一谈情景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1、引入情境,在探究的乐趣中诱发动机
由于儿童的天性,其学习动机更多地被感情驱使,所以情境教学强调在连续动态的情境中不断地维持、强化儿童的学习动机,促进学习动机与情境之间持之以良性的互动。
2、凭借情境,在审美的乐趣中丰富感受
情境教学提出了“强化感受、淡化分析”,即“通过优化情境,引导儿童从感受美的乐趣中感知教材”。美感教育是情境教学原则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可以分为以下四个环节:(1)带入情境,感知美的表象;(2)分析情境,理解美的实质;(3)再现情境,表达美的感受;(4)驾驭情境,诱发审美动因。而这些环节都是离不开具体的审美感受的。
3、融入情境,在体验的乐趣中陶冶情感
情感,是儿童思想意识,道德行为的发动者和鼓舞者,情境教学正是以激发学生的真情实感来激发学生的情绪及情感的。引导学生在初读课文、激发动机中“入情”;在感受课文描写的形象中“动情”;在领悟课文语言的神韵中“移情”;在表情朗读、语言训练中“抒情”。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情境为载体,以情感为动因,以审美为手段,感受“美”中激发“情”,情动而辞发,辞发即情升,促进学生语言与精神的协同发展。如在《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教学中,第一次划亮火柴,小女孩看到了火炉,教师可以体会到小女孩需要温暖,怎样把这种情感体验传达给学生呢?就要引导学生一步步从火炉联想到光和热,联想到可以使人暖和,再达到情感的共鸣:小女孩是需要温暖啊!使学生真正理解小女孩的渴望和期盼。
4、优化情境,在活动的乐趣中增长力量
在教学过程中让儿童活动,并不是追求形式的生动,而是让儿童通过自身的活动,充实教学内容,丰富教学形式,让儿童在乐中学,趣中学,活中学,坐中学。如教《猫》一课,上课前,我先让学生观察生活当中真实的猫,上课时候让学生说一说各自观察猫的神态是怎样的?感染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导学生讨论作者是怎样描写猫呢?让学生合作学习,探究问题,使学生的思维得到训练。
5、营造情境,在创造的乐趣中展现个性
著名儿童心理学家卢梭说:“儿童有他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如果用我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去代替他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那简直是最愚蠢的。”学生作为个性鲜活的生命个体,总是带着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情感来接触新的阅读文本,他们的阅读个性是客观存在的。《语文课程标准》也强调:阅读教学应提倡标新立异,允许学生见仁见智地解读作品,对作品进行创造性思考。由此,我们在创设情境并引导学生参与阅读过程中,要让学生独立发挥,读出个味。如我在教《落花生》一文时,在学生明白了文中父亲是要“我”做像落花生那样的人,创设问题情境:“落花生和苹果、石榴两者只能择其一,你想做什么?”学生分成了“苹果、石榴”和“落花生”意见相反的两派,进行“实话实说”辩论。通过辩论,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了做人要做有用的人,同时学生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感情也都流露出来了,个性得以张扬。
6、拓宽情境,在认识周围世界的乐趣中开阔视野
为了更好地发挥周围世界在儿童发展中的源泉作用,情境教学提出以下原则:由近及远,逐渐拓宽;渐次认识,螺旋上升;由表及里,启迪智慧;陶冶性情,涵育人文素质。
二、创设情境的方法
情境创设是一个提供各种形式的刺激信息,引起心理反应或活动的过程,它不是教学过程的自然伴随物,而是教师主动设计的产物。它要求教师以实际行动关心全体学生成长,深入了解他们的生活习惯、兴趣爱好和学习特点,建立深厚的师生感情,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在此基础上,依据教材的内容和所教学生的层次创设问题情境。常用方法有:
1、联系生活展现情境
生活是文章创作源泉,一切文章都是彼时彼地的生活在作家头脑里反映的产物。以文章为例子,要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就必须“披文入情”、“沿波讨源”。也就是说,要引导学生认识、了解作者在文章中反映的生活,而后才能知道作家立意、选材、谋篇、运用语言的高明,才能领略作者在文中表露的感情,进而受到真、善、美的熏陶。所谓联系生活展现情境,就是把教材中所写的生活与学生的生活,通过创设情境沟通起来,打开学生的生活库藏,强化他们的体验,增进对文章的理解。古人读书“虚心涵泳,切己体察”就是这个意思。
2、运用实物演示情境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这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一条规律。运用实物演示情境,正是从这一认识规律出发的。一般知识性课文中涉及的物体,对学生来说是陌生的,实物一出示,儿童便豁然领悟。如在教学《翠鸟》时,可出示翠鸟的图画,由于画的传神,配合文字,学生马上了解到翠鸟的外部特征及翠鸟的机灵。
3、借助图画再现情境
文与画是相通的,因此,借助图画再现课文情境,可以把课文具体化、形象化,收到“一图穷千言”的效果。在图画面前,学生看得清楚,感受得真切,从画的颜色、明暗中不仅能迅速立体地感知课文内容,易于接受和理解,涵养美感,同时也能体会到作者把图画变成语言文字的高明以及依文绘图的创造性。在运用图画再现情境时,教师要加以指点和启发,以引导学生认识的方向性;同时还要由感情地讲述,便于学生充分感受形象,进入情境。如在说明文教学中,图画、雕塑、模型、工艺品等美术作品,能使学生更好地认清事物、说明顺序等,从而感受事物,优化教学效果。
4、播放音乐渲染情境
音乐是一种诉诸人的听觉,启动人的联想和想象的一门艺术。音乐通过对乐音有组织的安排构成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人的思想感情。同时,音乐是作曲家心灵的倾诉,情感的流淌,所以音乐最能调动人的情感,抚慰人的心灵,渲染情境,创造气氛。如我在教学朱自清的散文《燕子》时,为了让学生感受到美丽的春光、盎然的生机,我选择了乐曲《苗岭的早晨》。听着清新舒缓、明丽欢快的乐曲,有的学生悄然动容,有的学生寂然遐思,有的学生神采飞扬,我不禁感叹音乐的无穷魅力,在这种联觉的通感中,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5、扮演角色体会情境
为了使教学情境真切地再现在学生面前,教师可指导学生如同演戏那样扮演课文中的角色,让学生站在该角色的立场上深入课文讲述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感。如让学生表演《惊弓之鸟》,更赢得善于观察、善于分析、勤于思考的形象,栩栩如生地活跃在课堂上。这样生动的形式,使学生特别的兴奋,他们既可以听到又可以看到,且具有戏剧情味,学生热情高涨,印象深刻,理解也就更深刻了。
6、锤炼语言描绘情境
前面所说的五种方法,无论哪一种都必须依靠教学语言来实施,如果离开了教学语言,就不能创设教学情境,即使有了某种情境,也不能发挥教学作用,实现情境的价值,所以说教学语言是创设教学情境的基础。如我在教《登泰山记》是这么导入的:“大自然是丰富多彩的,欣赏自然景物可以陶冶高尚的情操,是我们生活的有益组成部分。我们的祖国美丽富饶,她有连绵起伏的崇山峻岭,有白浪滔天的万里大川,有一望无垠的良田沃野,……特别是在祖国北方,更有号称五岳之首的东岳泰山。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登泰山记》。就会把我们带到那驰名天下的泰山,去领略那雄奇的风光。”这一激情昂扬的导语,可谓句句有情,字字有声,学生的心仿佛已随之领略祖国大好河山,直欲奔雄奇壮观的巍峨泰山了。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可以让学生深切感受学习活动的全过程,成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教师应该熟悉情境教育的教学模式,熟练而恰当地运用各种情境创设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提高他们的智力水平。
⑻ 浅谈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如何实施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无疑是有效的。其中的“情境”可以在教学活动中起很大作用。它可以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到知识,又感受到美。它架起了一座直观到抽象、感性到理性、教材到生活的桥梁。它解决的是学生认识过程中的形象与抽象、感性与理性以及旧知与新知的关系和矛盾。长期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我,也深深感受到情境教学法是最受孩子们喜爱的一种教学手段。它能顺应小学生的发展规律,点燃智慧的火花,滋润情感的幼芽,让他们显示各自的聪明才智和潜在的力量,从中获得认识的快乐,创造的快乐,道德向上的快乐,成功的快乐。因此,在实践中我做了一定的初探和尝试,试图通过在课堂中优化情境教学法,寻找到与时代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教与学的方式。一是创设情境导入课文,拉近阅读主体与文本的审美距离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首先要用生动优美的语言设计一个巧妙的导语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所展示的境界,与作者的心灵相沟通,与文章的旨意相融合。因此,教师必须深入钻研教材,创设恰当的情境,把美的种子播进学生的心田。二是进入情境激发情感,进入情感体验的境界小学语文教材中大量文质兼美的作品都深深地打上了作者的主观烙印,凝聚着作者鲜明的爱憎,这就为情境教学的进行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文章中包含的情境无一不在学生心中激起长久的情感的回荡,感人肺腑,催人泪下。我们可以利用教材中蕴含的异彩纷呈的情感来诱发学生心中之情。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着力引导学生走入作品的艺术境界,融入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思和遐想,熏陶其高尚的情操。三是凭借情境进行思考,进入理性分析阶段创设情境的目的归根结底是为了让学生在活泼、轻松的氛围中更好地接受新知识。当学生进入某一情境中去,达到情感体验的境界,我们就要引导学生在这一情境中进行理性思考,将感性的知识转化为抽象的理性的知识,对作品有自己的理解与评价。教师还可以在情境中,鼓励学生探究、合作、思考,发表自己个性化的见解。让学生由情感的体验而进入理性的思考,掌握知识与方法,对作品进行个性化的解读,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四是再创情境留问题,激发探究欲望一堂好的语文课,当下课铃声响起时,并不意味着内容也随之结束,也许是已习得的知识的延续,也许是新的学习的开始。这就需要在课堂上再创情境,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的欲望,继续对作品进行个性化的解读,从而将语文延伸到生活中去,让语文真正成为生活中的语文。
⑼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情境教学
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创设有效教学情景 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孔子的这段话,在肯定启发作用的情况下,尤其强调了启发前学生进入学 习情境的重要性,所以良好的教学情境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 极性,启发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智力,是提高教学实效的重要途径。因此, 老师们常常将情境教学频频用于自己的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成了当前语 文课堂教学常用的一种方法。但从近几年的教学实践和研究学习中发现, 良好的教学情境的创设确实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但也不乏 有些情境的创设是无效的。那么,怎样才能让语文教学情境的创设具有实 效性,更好地为课堂教学服务呢?下面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创设情境要为教学目标而服务 情境创设是课堂教学的一种手段,它不是为活跃课堂气氛而创设,而 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但是,有些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却过分地关注了情境 的创设,过度追求花哨的教学形式和课堂上热闹的气氛,以至于分散了学 生的注意力,受到了太多与教学目标无关的信息的干扰,导致难以把握学 习的目标。有一节低年级的语文课是这样创设教学情境的:老师以动物王 国要举行比赛为题谈话导入新课的学习,以这场动物比赛来串联整堂课的 教学内容。可是老师在执教中却只注重了这种形式,而将课文中的儿歌进 行了肢解,先引导学生了解是哪些动物参加比赛,然后出示课文中的六个 问句,了解比赛的具体项目,最后出示六个回答的句子,了解比赛的结果。 按照这样的思路学下来,兜了大半圈还未进入正题,学生的兴趣早已被转 移,而到读书的时候是将课文生硬地分成问句和回答两个独立的内容读, 缺乏整体感。从而造成教学目标的偏离,违背了情境创设的初衷。在课堂 上,将形式和内容分裂开来的教学情境,不但不能引导学生披文入情,反 而分散了他们的注意力,造成课堂教学的虚假和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