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理解归因模式表
归因理论模式 其他一些人(Dweek and Elliott,1983;Eccles and Wigfield,1985;Graham,1984) 一直认为, 期望效应是以教师对学生关于学业成败原因之归因思考的影响为中介的。 理想地 看,学生会相信,如果他们作出合理的努力,他们就有能力在学业上取得成功(“只要我努 力就能成功。”)。然而,一些学生,尤其是低成就的学生,则属于一种失败综合症/习得 的无助型(failureyndrome/learned helplessness pattern)(“这件事我不会做,我太 笨了。”)这类学生易于低估他们成功的机会(“我是侥幸的。”),因而把他们的失败归 因于无能,而不归因于努力不够或者采用了一种无效的学习策略。最后,他们终于相信,无 论做什么都不能使他们前后一贯地只是成功而不失败,于是他们认输了。各种作者指出,教 师传递低的期望, 鼓励低成就的学生形成了这种形式的归因思考。 教师通常并不直接地指出 学生没有能力取得成功 (Blumenfeld, Hamilton, Bossert, Wessels, and Meece, 1983) , 但他们可能通过把对这些学生的要求降到最低限度, 对较少的成功作过分的反应, 把失败当 作成功来对待, 或者带有怜悯或过分同情地对失败作出反应, 而不是澄清问题和进行矫正性 教学,从而间接地表明这些学生没有能力取得成功。 埃克尔斯与威格菲尔德(Eccles and Wigfield,1985)注意到,归因/动机变量是期 望传递过程的关键,这些变量对于学生与教师是相似的。他们认为,这个问题可以概括为以 下三个方面: 在这一任务上我能成功吗?我要在这一任务上取得成功吗?我需要做些什么才 能在这一任务上取得成功?从学生的立场看, 这些问题是: 我能学会这份材料吗?我要完成 这个作业吗?我需要做些什么才能完成这个作业?从教师的立场看, 这些问题是: 我能把这 份材料教给这个儿童吗?我要把这份材料教给这个儿童吗?我必须做些什么才能把这份材 料成功地教给这个儿童?尽管在布罗菲—古德模式的第四、 五、 六步骤方面的课堂研究相对 来说很少,但愈来愈多的证据表明:学生对来自教师的言语与非言语的线索很敏感;学生察 觉到教师行为之作用上的差异; 学生察觉到尤其在一些课堂中教师对低成就与高成就的学生 表现出的行为上的差异(Weinstein,1985)。 温斯坦(1985)的研究工作指出,学生在面谈中的反应往往表明学生对某一特定行为 作出细致的区分。例如,关于“请学生回答”,学生说,教师“请聪明的儿童作出正确的回 答……她期望你懂得更多,因而不会告诉你答案。”至于低成就的学生,学生察觉到,教师 有时请他们回答是“给他们一次机会”, 或是“因为他们屡犯错误”, 或者“她常常不请他 们回答,因为她知道他们不晓得答案。” 课堂观察研究的资料表明,并不是所有的教师对高期望与低期望的学生都采取不同的 对待(Good,1980)。课堂与区别对待发生之间的变异性,大都是从教师类型或教师个性的 个别差异加以解释的(Brophy and Good,1974;Gooper,1979)。然而,如温斯坦(1985) 注意到的,愈来愈多的研究指出,课堂教学采用的活动结构既能促进,也能限制某些种类的 师生交互作用发生的机会(Bossert,1979;Doyle,1980)。
2. 归因模型的介绍
归因理论的起源:Heider第一次写道归因理论是在他的那本《人际关系的心理学》(1958)一书中。内这本书在归因理论容的发源和定义上起到了主要作用。Jones和Davis的关于意图的理解的系统性假定是在1965年的一篇题为《从行动到部署》的文章中提出。Kelley1967年发表了《社会心理学的归因》。Kelley(1967)进一步提升了Heider的理论,通过增加了影响归因形成的因素的假设:一致性,特殊性和多数性。
3. 急求:一份《成就归因量表》
学业成就归因量表
[指导语]下列句子涉及学业成就因果信念,请你阅读每一个句子,然后根据你的实际情况,选择一个合适的分数,在每个句子后面写上分数。答案没有对错好坏之分,只求实际情况填写。尽量快些作答,但切勿遗漏。(0分表示“非常不同意”,1分表示“比较不同意”,2分表示“一般同意”,3分表示“比较同意”,4分表示“非常同意”)
1 如果我得了坏分数,通常我会认为主要原因是我在这门课上没有努力用功。
2 要是我得了低分,会使我怀疑自己的学业能力。
3 有几次我在某门课上得了高分,这是因为教师的打分标准太松。
4 有时我考试成功要靠一点运气。
5 就我而言,我所取得的好分数全部都来自我的努力。
6 取得好分数最重要的因素是我的学习能力。
7 依我的经验,一旦那位教授认定你是个差劲的学生,那么比起其它同学来,你交的作业更有可能得到坏分数。
8 有些我得到的低分有部分可能是由于运气不好。
9 如果在学校我做的不如期望那么好,多半是因为我不够努力。
10 要是我没学好某门课程,很可能是因为我缺乏这方面的技巧。
11 我得的高分中有一些只不过说明这些课程比大多数课容易。
12 我感到我的一些高分在很大程度上要靠机遇的因素,如考试中恰巧出现了我会的问题。
13 只要我得到好分数,全都是因为我在这门课上下了苦功。
14 我认为我的高分数直接反映了我的学业能力。
15 在那些教授讲得枯燥的课程中,我常常得到坏分数。
16 我的功课分数低有时会使我认为自己仅仅是不走运。 0
17 坏分数提示我不够努力用功。
18 要是我得了低分,我会以为自己没有能力学好这些课程。
19 有时我得了好分数,只是因为这门课的内容容易学。
20 我有时不得不为得到的好分数为自己感到庆幸。
21 假如我肯努力,我就能克服通向学业成功之路上的任何障碍。
22 如果我得了好分数,是因为我学习能力强。
23 在我看来,我得到的有些低分数,只意味着有些教师在分数上过于吝啬。
24 我得到的低分有些可能是运气不好的作用,即在错误的时间选了错误的课程。
4. 什么是归因分析,归因分析如何计算
1、归因理论,在日常的社会交往中,人们为了有效地控制和适应环境,往往对发回生于周围环答境中的各种社会行为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做出一定的解释,即认知整体在认知过程中,根据他人某种特定的人格特征或某种行为特点推论出其他未知的特点,以寻求各种特点之间的因果关系。
归因理论由社会心理学家海德于1958年提出:归因是指人们对自己或他人的行为进行分析,推论出这些行为的原因的过程。归因方式影响到以后的行为方式和动机的强弱。
2、归因分析的基本流程:
(1)感知,观察,人必须感知和观察行为。
(2)判断,决定是否是故意的,人必须相信一个行为是故意做的。
(4)小学语文归因表扩展阅读:
三度归因理论:
H.凯利提出的三度归因理论,又被称为多线索分析理论,或称共变归因理论,是凯利在吸收了海德的共变原则的基础上提出的。他认为,人们多是在不确定条件下进行归因的。人们从多种事件中积累信息,并且利用“共变原则”来解决不确定性的问题。
凯利认为,人们在试图解释某人的行为时,可能用到三种形式的归因:归因于行为者,归因于客观刺激物,归因于行为者所处情境或关系。
5. 语文反常归因是什么意思
反常归因意思是:指人们如何解释某些不正常的某些东西或现象的原因。
6. 求儿童汉语阅读障碍量表(DCCC) 、学龄前儿童活动调查表(PSAI) 、思维风格量表(TSI) 归因方式问卷(ASQ)
思维风格量表(TSI)在路口心里测试网-心理体检频道有的!你可以搜索一下,不过需要付费的!
7. 归因理论里的控制点,到底是哪位大神提出来的。。。
应该是海德,罗特提出的是控制点理论而非归因理论。题目说的是归因理论的控制点二者不一样的…
8. 什么是归因风格
归因指个体根据有抄关信息、线索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原因进行推测与判断的过程。
归因风格是指个体通常对他人和自己的行为进行归因的方式,主要有外归因和内归因,行为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类:
(一)内因和外因
内因指存在于个体内部的原因,如人格、品质、动机、态度、情绪、心境及努力程度等个人特征,将行为原因归于个人特征称为内归因;外因指行为或事件发生的外部条件,如背景、机遇、他人影响、任务难度等,将行为原因归于外部条件,称为外归因或情境归因。
(二)稳定性原因与易变性原因
在行为的内因与外因中,部分是可变的,另一部分是稳定的。内部原因中,如人的情绪是易变的,而人格特征、能力则会在长时间保持稳定;外部原因中,工作性质与任务难度相对稳定,而气候条件则易于变化。
(三)可控性原因与不可控原因
对可控性因素的归因,人们更可能对行为做出变化的预测,因为个体努力了,结果就会好,个体不努力,结果就不理想;如果行为原因是不可控的,如智力因素,工作难度等,表明个体通力努力也有可能无能为力。1107003
9. 请问谁有教师教学归因的问卷调查表
我要调查网上有关于教师的调查问卷,不知道是否能用的上。
如果用不上,也可以根据现有教师问卷,再加上你需要的问题,进行补充更改即可。
10. 四种常见的归因偏差
1、自我服务偏差
自我服务偏差又称自利偏差,是指个体一般都对良好的行为采取居功的态度,对不好的、欠妥的行为则会否认自己的责任。自我服务偏差往往随自我卷入的深浅而不同,自我卷入越深,自我服务的程度越高。
2、活动者—观察者效应
活动者—观察者效应是指行动者对自身行为归因不同于他人对此行为的归因:行动者倾向于把成功归因为个人,把失败归因于情境;而观察者则会更多地把成功归因于情境,把失败归因于个人的特质。
3、基本归因错误
基本归因错误(fundamental attribution error)又称主要归因错误,是指在对他人行为进行归因时往往将行为归因于内部稳定的个性特征,低估了情景的作用。
(10)小学语文归因表扩展阅读:
1、产生自我服务偏差的原因:
(1)自己在活动中的作用和贡献更容易被注意;
(2)回忆自己的作用和贡献比回忆别人的要容易,因此会觉得自己做得比别人多;
(3)接受信息的差异可能导致我们认为自己的作用大;
(4)某些动力因素的存在促进了自利偏差。
(5)印象管理理论:人们总是试图创造一个特殊的、良好的印象以使他人对自己有一个良好的评价。当别人问原因时,人们会尽量让对方相信,成功完全是由于自己本身,而失败则不能怪自己,如此才能使对方给自己较高的评价。
2、产生活动者—观察者效应的原因:
(1)行动者和观察者的着眼点不同
行动者很难对自身的行为进行深人的直接的观察,而由于外在的情境因素很容易观察到,它们成为知觉的对象。反过来,观察者则更多地把注意力放在行动者身上,因此行动者的个人特质就成为主要知觉对象。
(2)行动者和观察者的信息来源不同
行动者对自己过去的行为比较了解,而且行为者可能对自己当时的情绪状态、态度和能力非常清楚,于是活动者会把自己的行为归因于某些短暂的因素。而观察者对行动者当时的状态和过去的行为方式不是很了解,他们就会假定行动者当前的行为和过去的行为方式是一致的,因此会归因于内在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