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初一上册的语文所有课文
1*在山的那边 (王家新)
2走一步,再走一步 (莫顿·亨特)
3*生命生命 (杏林子)
4紫藤萝瀑布 (宗璞)
5童趣 (沈复)
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这就是我
第二单元
6理想 (流沙河)
7*短文两篇
行道树 (张晓风)
第一次真好 (周素珊)
8*人生寓言 (周国平)
9*我的信念 (玛丽·居里)
10《论语》十则 (孔子)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漫游语文世界
第三单元
11春 (朱自清)
12济南的冬天 (老舍)
13*山中访友 (李汉荣)
14*秋天 (何其芳)
15古代诗歌五首
观沧海 (曹操)
次北固山下 (王湾)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西江月 (辛弃疾)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感受自然
第四单元
16化石吟 (张锋)
17看云识天气 (朱泳燚)
18*绿色蝈蝈 (法布尔)
19*月亮上的足迹 (朱长超)
20*山市 (蒲松龄)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
探索月球奥秘
第五单元
21风筝 (鲁迅)
22羚羊木雕 (张之路)
23*散步 (莫怀戚)
24*诗两首
金色花 (泰戈尔)
纸船 (冰心)
25*《世说新语》两则(刘义庆)
咏雪 (刘义庆)
陈太丘与友期 (刘义庆)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我爱我家
第六单元
26皇帝的新装 (安徒生)
27郭沫若诗两首 (郭沫若)
天上的街市 (郭沫若)
静夜 (郭沫若)
28*女娲造人 (袁珂)
29*盲孩子和他的影子 (金波)
30*寓言四则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伊索)
蚊子和狮子 (伊索)
智子疑邻 (韩非)
塞翁失马 (韩非)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
追寻人类起源
课外古诗词背诵
龟虽寿 (曹操)
过故人庄 (孟浩然)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夜雨寄北 (李商隐)
泊秦淮 (杜牧)
浣溪沙 (晏殊)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杨万里)
如梦令 (李清照)
观书有感 (朱熹)
名著导读
《爱的教育》:情感的熏陶和品德的启示 (亚米契斯)
《繁星》《春水》:母爱·童真·自然 (冰心)
㈡ 初一上册语文课文《秋天》中的偏正短语
丁丁 镰刀 栖息
㈢ 何其芳的秋天谁知道(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文)
震落了复清晨满披着的露珠,伐木声制丁丁地飘出幽谷.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秋天栖息在农家里。 向江面的冷雾撒下圆圆的网,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芦蓬上满载着白霜,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
㈣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第14课秋天课文
震落了清晨满披着的露珠,
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
放下饱食过稻香的回镰刀,
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答硕的瓜果。
秋天栖息在农家里。
向江面的冷雾撒下圆圆的网,
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
芦蓬上满载着白霜,
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
秋天游戏在渔船上。
是这个吗
草野在蟋蟀声中更寥阔了。
溪水因枯涸见石更清冽了。
牛背上的笛声何处去了,
那满流着夏夜的香与热的笛孔?
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
㈤ 初一语文课文《秋天》
秋,位化妆师,世界装扮格外迷;秋,位魔术师,田野染片金黄;秋,位温柔,迎面秋风轻,柔.秋,娇嫩花都已凋谢,谁才秋主角呢 树叶.漫步两旁皆树木路,满眼都落叶.我随手捡起片树叶,仔细观察着.原枫叶.瞧,美呀!向周围伸展叶片,像我张五指手掌啊,边缘略呈锯齿状.面叶脉清晰见,条理串联起.颜色更美伦美奂,比熊熊燃烧烈火,鲜艳夺目.悲哀看,召,重新振作起.我知道,枫叶仅耀眼红色,黄色,绿色等系列迷颜色.看着看着,我禁问题:清色黄色落叶,枫叶红色 难道秋阳熏染,离树妈妈 我边遐思,边轻轻放手,继续思索着……单枫叶,许树叶非趣.瞧,我现找东西,冬青树叶.别看其貌扬,身手非"厉害".边缘锋利刺,防身武器.冬青树叶冷冷墨绿色,使满眼黄色几屡机.比起娇嫩花朵,倒别番情趣.远处,飘几片树叶.我连忙跑,捡起.穿着"迷裙"银杏,高贵典雅梧桐,……我秋,我更秋树叶.,世界才更加美丽;,才更加彩.秋空秋风高气爽季节丰收、丹桂飘香季节美丽季节 秋空美早空静悄悄颜色像海蔚蓝碧洗太阳才起床东边升起太阳光太猛照身让十温暖午太阳光极其猛烈像发怒叔照身特别热空几鸟自由自飞翔发叽叽喳喳叽叽喳喳声音像说:热热热热道午太阳光减弱许没太太阳光照射模糊看云像兔进食像豹奔跑像龙腾飞……虽太阳光射着眼睛看清楚能看已经满足傍晚刻太阳已经像午灿烂蓝色像喝醉酒似变淡红色太阳逐渐脱橙色外衣换红色周围切红慢慢西山怀抱光芒微弱像快要熄灭火柴落山留片红霞像仙衣裳掉凡间周围非安静沐浴霞光惬意呀晚空漆黑片像玉帝写字翻倒墨盒闪烁着数胜数星星像眼睛圆月亮照亮黑夜照亮贪玩孩家路像黑夜照明灯我躺爷爷怀听着爷爷讲关于月亮故事……我秋风高气爽气变化端空秋入秋,特别蓝像蓝宝石似特别高像要飞走似群雁北边飞像数奇妙黑点 排‘‘’’排字近近说笑着嬉闹着快向南飞秋风像位少穿着身金黄迈着轻盈脚步悄悄间瞧秋姑娘田野朵朵棉球染洁白雪玉米见秋姑娘高兴特意换束金缨咧嘴笑露满口白牙;豆许太兴奋竟笑破肚皮;稻却特别懂礼貌俯着腰迎接久别秋姑娘;高粱向怕见见秋姑娘;意思呢脸都涨红红秋姑娘庭院瞧. 菊花争奇斗艳红像火、黄像金、粉像霞、白像雪走进园看含种营养鸭梨;串串珍珠似葡萄由绿色变暗红园晶莹透明像玛瑙似葡萄摘我挑放进嘴甜酸汁极真吃枣树结满颗颗亮晶晶、红嘟嘟枣咬口 甘甜脆秋理想变现实季节秋给命神圣使秋收获季节 秋已熟切食物蒂落候秋丰收季节所都秋秋高气爽云淡丽香飘四野秋使农民笑容格外灿烂秋树叶秋气使我丝丝凉意我向田野望金黄色片树叶呢?秋树叶彩秋树叶独特午我公园爬山坡眼看银杏树银杏树树叶像扇秋风吹银杏叶随风起摇摆像我扇风奇怪念钻进我脑袋:秋所冷扇呢我看看银杏树似乎向我点银杏树叶淡黄色用力摇晃树叶犹黄蝴蝶翩翩起舞公园片竹林现叶青翠远远望像挺直腰绿士兵保护着自座城堡怪诗松竹梅岁寒三友表达孤傲品格 众树叶我喜欢枫叶秋脱红衬衫穿红棉袄像美丽姑娘穿着华丽衣裳光彩照众树叶脱颖近看火红枫叶像美丽红蝴蝶我身边飞舞像面面红旗加油远看别番风景枫叶像团火点燃我习热情像战士鲜血染红胜利旗帜知觉夕阳西枫树叶让我想古句诗停车坐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傍晚树叶夕阳映衬像幅宁静优美画让顿怜秋通秋像位作家用带着微微伤笔调娓娓道部拥悲惨结局童总喜欢用蓝色描述秋总觉带着忧郁季节像盆窗台搁置久没注意却仍固执兰草烈像往事慢慢融化掉冰淇淋知道自固执总喜欢伤东西承认自悲观主义者喜欢悲观角度待件事情我喜欢预测件未结束事情发现件事情要我乐观角度预测往往悲观结局;我预测结祥往往件事美结局所我悲观角度待件事保留着丝忽明忽暗希望光像星星眨呀眨呀像秋田野漫步偶尔见枝仍嫩绿草总喜欢秋夜深静写作点支蜡烛或趴透月光桌轻轻闭眼听任何声音看见任何东西眼底抹略微伤黑色我喜欢种觉都没思维却空间情似股清泉潺潺往外涌着笔尖由自主纸划偶尔声蛐蛐叫声微微透着凄惨与悲凉断梦现鱼泡沫青鸟飞都能遍遍诉说着秋童却用读要闭眼用聆听秋田野午我吃晚饭田野散步已经傍晚奔波太阳红像火球仿佛挂边红灯笼条田间溪田野欢快流淌蜿蜒着流向远些树叶落面变金色帆船随着溪流向远处航行余晖洒溪溪乏着金光像披层薄薄金纱许各色各斑点宛洒溪宝石消息点缀五彩斑斓我向溪扔颗石石溅起珍珠般水花阳光构层层幻影太阳半已经沉平线溪半红半绿白居易《暮江吟》说:道残阳铺水半江瑟瑟半江红溪虽像江河却番风味即使技艺高超画家难画风景田野更派丰收景象:望际稻田像铺金稻穗骨折肚皮涨要破裂似阵风吹便掀起阵阵金色波浪棉花列嘴高粱笑弯腰苹树满张红脸红苹黄澄澄梨压弯枝橘顶着绿叶像挂树灯笼般远处几位农民收割庄稼脸露甜甜笑容夕阳收住丝余晖全黑月光静静泻路面寂静统治着片田野轮圆月陪着溪知疲倦流着流着……秋田野仅美丽富足校园秋景深秋走进空旷校园阵冷风吹让阵凉意秋校园仍旧光彩宜树依旧绿;花象知道深秋已经依旧竟香放依旧用芳香吸引着蜜蜂;蝴蝶依旧校园翩翩起舞依旧用美丽身影吸引着同目光校园花坛落着树落几片黄叶呼吸空气凝乳白色热气虽已经深秋太阳仍旧班给予植物足够光热使能够寒冷深秋依校园树随风摇摆;站立;树枝落几片怜树叶些并影响绿树深秋魅力校园花都照放蜜蜂照忙碌采蜜许蜜蜂花周围飞飞寻找哪朵比较深秋空异肃穆爽朗自习空片漆黑让神秘高高空几颗星星点缀让猜测:别星星都哪我深秋、爽朗空、丝凉意季节秋景悄悄走默默声眨眼披金色衣裳悄悄走走进田间麦香味四飘亩亩庄稼远看似翻滚千层波浪 ;近看麦笑弯腰高梁涨红脸、玉米乐怀忙及"唱曲呀收获歌收麦收高梁啊收玉米收豆啊收获完送家啊"悠洋歌声道农家秋收喜悦悄悄走带见黄衣裳见红衣裳瞧着边山象渡层金色飘飘悠游面飞数黄蝴蝶伙半空盘旋知间深黄衣裳变浅黄;浅黄变赫石看像顽皮鬼瞧边山高梁醉简直片红海遮盖半际霞光连起红像火焰似燃烧黄红连片给种说温暖甚至都忘几寒冬要临悄悄走带美丽秋光美景带丰硕实听锣鼓喧热闹忙脸露内压仰住喜悦:"迎丰收"我迷恋着秋秋--绚丽彩节 实收获节欣欣向荣节
你随便选几段抄上吧
㈥ 初一课文秋天
你都没给我课文。。我用什么写啊??
㈦ 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文【秋天】预习笔记
基础知识
一、背景材料
何其芳(1912~1977),现代散文家、诗人、文艺评论家。《秋天》是何其芳在岁左右写的一首现代诗。
①诗人将视野投向乡野,投向普通人的活动场景,以观者的身份言身外他人之事,表现一派明朗纯净的诗意诗风。
②诗作采用直陈其事的写法,表面看来似乎简单、直白,缺少象征的奥义,实则意味情味既深且长。诗中透出那么一种氛围,那么一种神韵,这是最能勾住读者心魄的东西。
③在《秋天》里,诗人用最精粹的语言描写农家生活,每一句诗都是一幅画面,三节诗又组成三幅复合画面。画面的组合造成了既流动又整合的特殊氛围。
这是一幅绚丽多彩的乡村秋景图。诗不长,只有三节,却将幽谷、农舍、渔舟、牧羊女……诸般景致皆收笔下。这是栖息在农家的秋天,是游戏在渔船上的秋天,是梦寐在牧羊女眼里的秋天,是充满诗意的秋天。
震落了清晨满披着的露珠,
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
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
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
秋天栖息在农家里。
第一幅画面是“农家丰收图”。
“满披”形象生动。“飘”字贴切传神。伐木声与清晨、露珠等意象构成一幅清净润泽的有声画。“稻香”使人心情愉快。“饱食”写丰收之景,拟人。“肥硕的瓜果”也见出丰收之景。最后一句总束,画龙点睛。“栖息”一词意味隽永,是拟人。
这里不是写某个农夫,而是写普遍的农家活动。写了两个场景,一是山谷伐木,一是篱间背瓜果。山谷伐木置于篇首,丁丁之声悠远地飘来,诉诸听觉;震落了清凉的露珠,诉诸视觉和触觉。真是一片世外风光,启迪人追思那邈远的印象,《诗经》中不是有“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之句吗?“飘”和“幽谷”在何其芳早年诗中常出现,不过那都是写虚的,用的是比喻义、引申义,而这里却是写实的,别有一番情韵。农夫背瓜果的心情和表情在诗中未点明,但读者可以想到,那是欣欣然、笑盈盈的。“栖息”本用来描写有生命的物类,现用在这节诗的末尾,概括秋天在农人家里的状况,将虚无的东西(秋天)视象化了,创造出松弛、娴静的氛围。
向江面的冷雾撒下圆圆的网,
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
芦篷上满载着白霜,
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
秋天游戏在渔船上。
第二幅画面是“渔家秋景图”。
“冷雾”烘托出一派朦胧的诗意,又与季节吻合。“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比喻似拙实妙,耐人寻味。“归泊”既写景,又暗示时间,与上文“清晨”呼应。“游戏”一词虚实相生。
画面还包括一系列活动:撒网,收渔,摇桨。这些平常活动的画面,在诗人笔下都蕴含着淡而远、清而静的神韵。“轻轻”一词常在何诗中出现,仿佛“信手拈来”,显示出渔人悠闲与自得的心情。也许在早年何其芳的心目中,秋天就真的是这么宁静、悠远。
草野在蟋蟀声中更寥阔了。
溪水因枯涸见石更清洌了。
牛背上的笛声何处去了,
那满流着夏夜的香与热的笛孔?
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
第三幅画面是“少女思恋图”。
原野上一片蟋蟀的鸣叫声,溪水清澈见底。羊儿的咩咩声阵阵传来,秋天的美景让人赏心悦目,牧羊女却失去了往日的活泼。夏日里的笛声悠远、绵长,怎不见了那吹笛的少年?姑娘的心事谁能猜得透?
秋天特有的景致。充满诗情画意。以问句出现,语言摇曳多姿。“满流”与“香与热”“笛孔”搭配,在“夏夜”的映衬下,诗味盎然。“牧羊女”可曾见过“栖息在农家里”“游戏在渔船上”的秋天?那牛背上的笛声是否表达过、勾起过少女的情怀?她的眼里一定写满了秋天的景象,她的心里一定微颤着喜悦与梦想。
总之,《秋天》这首诗通过描绘不同场景、画面,创造了一种既来自人世又远离尘俗的氛围。这一氛围具有清静、清远、清甜、清柔的特点。它写的是繁忙夏天之后的农闲景象,所以具有清静的氛围;它写的是世外桃源般的生活,不见农家些许的艰难苦恨,所以具有清远的氛围;它写的是少男少女朦胧而纯真的爱情,所以具有清甜的氛围;它像何其芳其他诗作一样专用轻柔之词写清丽意象,避开喧嚣的景境,避开拙重之词,所以具有清柔的氛围。诗中各幅画面,以及画面里的各个意象,无不和谐统一;因而这种氛围所赖以形成的清静、清远、清甜、清柔等多方面特点也无一不达于极致。技盖至此,非高手不能为。可是何其芳写这首诗时才是20岁左右的大学生!
3.难点精讲
①作者写景顺序:由远及近的顺序。
②第三节诗从野草、蟋蟀和溪水写起,相当于古人所谓“感兴”的写法,即先言他事,由兴而感,由景入情。野草寥廓,溪水清洌,这本不是人的活动,其后必有续言,那就是少女心怀恋情。大自然繁嚣的夏天过去了,秋天到来却变得清静了,人在寂静时大都反观自身,倾听心灵之声。牧羊女听了一夏的“牛背上的笛声”,心灵的某一角落开始萌动起来,写恋爱尤其是初恋,是早年何诗所擅长的,这一次他写得更含蓄也更精彩了。这一节才五行,就写出了由外景向内情的过渡,写出了初恋从无到有的过渡。诗人选取了“牧羊女的眼里”这一特定角度,虽未明写眼神,但读者自能见出那里面的清纯、明净,那是初恋少女似恋非恋的特殊眼神。
③“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比喻青鳊鱼像乌桕叶;另一层意思,江岸上乌桕树,树叶婆娑,倒映在江面,就好像网起的是乌桕叶的影子。用倒装句体现渔民悠闲的心情。
【学习方法指导】
1.诗歌要透过诗中具体事物的描写来理解意境、这离不开描写客观事物和抒发主观感情,阅读这类诗歌要从情与景的交融中去领略感受诗人的思想感情。
2.要反复地有感情地朗读,展开联想和想像,品味语言,结合全诗的意境和具体的语境进行体会。
3.学习诗人明朗纯净的诗风和直陈其事的写法,表面看似简单、直白,缺少象征的奥义,实则意味既深且长。
【知识拓展】
何其芳,原名何永芳,出生于四川万州一个守旧的大家庭。幼年时即喜爱中国古代诗词小说,1929年到上海入中国公学预科学习,读了大量新诗。1931~1935年在北京大学哲学系学习。大学期间在《现代》等杂志上发表诗歌和散文。1936年他与卞之琳、李广田的诗歌合集《汉园集》出版,他的散文集《画梦录》于1937年出版,并获得《大公报》文艺金奖。大学毕业后,何其芳先后在天津南开中学和山东莱阳乡村师范学校任教。抗日战争爆发后,何其芳回到老家四川任教,一面继续写作诗歌、散文、杂文等。1938年北上延安,在鲁迅艺术学院任教,后任鲁艺文学系主任。新中国成立后,主要从事文学研究和评论,并长期参加文艺界的领导工作。曾任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等职,并任文学研究所所长职务。
诗歌是何其芳最先喜爱和运用的文学样式。他自称开始创作时“成天梦着一些美丽的温柔的东西”,早期的作品鲜明地表现出一个小资产阶级知识青年的思想感情和个性。他不满丑恶的现实,又不清楚出路何在;他热切地向往着生活中美好的事物,但缺乏热烈的追求。于是较多徘徊于怀念、憧憬和梦幻中,只能留下寂寞和忧郁。
何其芳对于艺术形式的完美,表现出执著的探求。在诗歌方面,他创作之初即十分讲究完整的形式、严格的韵律、谐美的节奏,并注意表现出诗的形象和意境。因此,他的诗明显地具有细腻和华丽的特色。在散文创作上,他自称“我的工作是在为抒情的散文发现一个新的园地”,他善于融合诗的特点,写出浓郁缠绵的文字,借用新奇的比喻和典故,渲染幻美的颜色和图案,使他的散文别具风格。
真正明显地表现出思想和艺术风格的变化,是在抗战开始,特别是到了延安以后。这时他渐离梦境,面对现实,诗文风格趋向朴实明朗。
【课内问题指导】
一、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想想写景的次序,再背诵全诗。
此题要求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并背诵全诗。这是从鉴赏诗歌的主要方式着眼提出的要求,应引导学生反复吟诵。
二、品味下列加粗的词语。
1.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
2.秋天栖息在农家里
3.秋天游戏在渔船上
此题是引导学生品味语言,要结合全诗的意境和具体的语境进行体会。
◆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饱食”运用了拟人的修辞写出了丰收之景;“稻香”从味觉角度,暗示稻子成熟,展示丰收的图画。
◆秋天栖息在农家里——“栖息”运用拟人的修辞,概括秋天在农人家里的状况,将虚无的东西具体化,写出了松弛、娴静的氛围。
◆秋天游戏在渔船上——“游戏”一词虚实相生,渔人是在渔船上游戏,并不在乎打了多少鱼,更是在感受秋天,游戏秋天,写出了那份闲适。
三、将下面这首诗与课文比较,说说两位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什么共同的地方。(诗略)
此题意在引导学生进行比较鉴赏,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一首同样优秀的外国诗歌。这两首诗在思想感情、意象组合、艺术风格上有很多共同的地方,从思想感情来说都表达了对秋天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何其芳诗《秋天》赏析
人民教育出版社 刘贞福
《秋天》选自何其芳早年创作的诗集《预言》(1931-1933)。它不像那个时期的诗人们那样爱用象征手法,写得神秘莫测,或爱寻味哲理,显示思想的深高厚重;也不像他向前拘守个人狭小天地,缠绵悱恻于男女私情,除了幽怨、苦思就是期待,而是难得地将视野投向乡野,投向普通人的活动场景,以观者的身份言身外他人之事,表现一派明朗纯净的诗意诗风。诗作采用直陈其事的写法,表面看来似乎简单、直白,缺少象征的奥义,实则意味情味既深且长。诗中透出那么一种氛围,那么一种神韵,这是最能勾住读者心魄的东西。
所谓氛围,在文学作品尤其是抒情作品中,通常是指作品中的整体性的境象、风神、气韵。它与严羽的“气象混沌,难以句摘”的气象有所类似,又有所不同,气象所指更为廓大,包括内容、形式各个方面;氛围似乎主要关乎内容,涉及意象、意境、情感等。氛围可感而不可言,正如司空图所言:“神而不知,知而难状。”亦如唐人所言:“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但读之有感,了然于心,也应能言追心意,形之于文。
在《秋天》里诗人用最精粹的语言描写农家生活,每一句诗都是一幅画面,三节诗又组成三幅复合画面。画面的组合造成了既流动又整合的特殊氛围。
第一幅画面是“农家丰收图”。这里不是写某个农夫,而是写普遍的农家活动。写了两个场景,一是山谷伐木,一是篱间背瓜果。山谷伐木置于篇首,丁丁声悠远地飘来,诉诸听觉;震落了清凉的露珠,诉诸视觉和触觉,真是一片世外风光,启迪人追思那邈远的印象,《诗经》中不是有“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之句吗?“飘”和“幽谷”在何其芳早年诗中常出现,不过那都是写虚的,用的是比喻义、引申义,用在这里才是写实的,别有一番情韵。背瓜果所伴随的心情和表情在诗中未点明,但读者可以想到,那是欣喜、笑盈盈的。“栖息”本用来描写有生命的物类,现用在这节诗的末尾,来概括秋天在农人家里的状况,将虚无的东(秋天)西视象化了,创造出松弛、闲静的氛围。
第二幅画面是“霜晨归渔图”。其中“雾”“霜”这些表现环境氛围的词(还有上一节的“露”),也是何其芳早年诗中常出现的,传达出清凉、冷寂、朦胧的气氛。画面还包括一系列活动:撒网,收渔,摇桨。这些平常活动画面在这里都蕴含着淡而远、清而静的神韵。“轻轻”一词常在何诗中出现,在此仿佛“信手拈来”,显示出渔人悠闲与自得的心情。也许在早年何其芳的心目中,秋天就真的是这么宁静、悠远。
第三幅画面是“少女思恋图”。这节诗从野草、蟋蟀和溪水写起,相当于古人所谓“感兴”的写法,即先言他事,由兴而感,由景入情。野草寥廓,溪水清洌,这本不是人的活动,其后必有续言,那就是少女心怀恋情。大自然繁嚣的夏天过去了,秋天到来却变化清静了,人在寂静时大都反观自身,倾听心灵之声。牧羊女听了一夏的“牛背上的笛声”,忽然听不到了,心灵的某一角落开始萌动起来,真是“如树根在热的夏夜里震动泥土”(何其芳诗《夏夜》)。写恋爱尤其是初恋,是早年何诗所擅长的,这次他写得更含蓄也更精彩了。这一节才五行,就写出了由外景向内情的过渡,写出了初恋从无到有的过渡。诗人选取了“牧羊女的眼里”这一特定角度,虽未明写眼神,但读者自能见出那里面的清纯、明净,那是初恋少女似恋非恋时的特殊眼神。而且比较这三节诗我们可以看到,前两节主要写外在景物与人事,这第三节真正写入心灵深处,写出了微妙的感觉,使全诗收束在感情的实处。不这么写,难以入情、入神,诗就“飘浮”起来了。
总之,《秋天》这首诗通过描绘不同场景、画面,创造了一种既来自人世又远离尘俗的氛围。这一氛围具有清静、清远、清甜、清柔的特点。它写的是繁忙夏天之后的农闲景象,所以具有清静的氛围;它写的是世处桃源般的生活,不见农家些许的艰难苦恨,所以具有清远的氛围;它写的是少男少女朦胧而纯真的爱情,所以具有清甜的氛围;它像何其芳其他诗作一样专用轻柔之词写清丽意象,避开喧嚣的景境,避开拙重之词,所以具有清柔的氛围。诗中各幅画面,以及画面里的各个意象,无一不和谐地统一;因而这种氛围所赖以形成的清静、清远、清甜、清柔等多方面特点也无一不达于极致。技盖至此,非高手不能为。可是何其芳写这首诗时才是20岁左右的大学生!《秋天》选自何其芳早年创作的诗集《预言》(1931-1933)。它不像那个时期的诗人们那样爱用象征手法,写得神秘莫测,或爱寻味哲理,显示思想的深高厚重;也不像他向前拘守个人狭小天地,缠绵悱恻于男女私情,除了幽怨、苦思就是期待,而是难得地将视野投向乡野,投向普通人的活动场景,以观者的身份言身外他人之事,表现一派明朗纯净的诗意诗风。诗作采用直陈其事的写法,表面看来似乎简单、直白,缺少象征的奥义,实则意味情味既深且长。诗中透出那么一种氛围,那么一种神韵,这是最能勾住读者心魄的东西。
所谓氛围,在文学作品尤其是抒情作品中,通常是指作品中的整体性的境象、风神、气韵。它与严羽的“气象混沌,难以句摘”的气象有所类似,又有所不同,气象所指更为廓大,包括内容、形式各个方面;氛围似乎主要关乎内容,涉及意象、意境、情感等。氛围可感而不可言,正如司空图所言:“神而不知,知而难状。”亦如唐人所言:“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但读之有感,了然于心,也应能言追心意,形之于文。
在《秋天》里诗人用最精粹的语言描写农家生活,每一句诗都是一幅画面,三节诗又组成三幅复合画面。画面的组合造成了既流动又整合的特殊氛围。
第一幅画面是“农家丰收图”。这里不是写某个农夫,而是写普遍的农家活动。写了两个场景,一是山谷伐木,一是篱间背瓜果。山谷伐木置于篇首,丁丁声悠远地飘来,诉诸听觉;震落了清凉的露珠,诉诸视觉和触觉,真是一片世外风光,启迪人追思那邈远的印象,《诗经》中不是有“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之句吗?“飘”和“幽谷”在何其芳早年诗中常出现,不过那都是写虚的,用的是比喻义、引申义,用在这里才是写实的,别有一番情韵。背瓜果所伴随的心情和表情在诗中未点明,但读者可以想到,那是欣喜、笑盈盈的。“栖息”本用来描写有生命的物类,现用在这节诗的末尾,来概括秋天在农人家里的状况,将虚无的东(秋天)西视象化了,创造出松弛、闲静的氛围。
第二幅画面是“霜晨归渔图”。其中“雾”“霜”这些表现环境氛围的词(还有上一节的“露”),也是何其芳早年诗中常出现的,传达出清凉、冷寂、朦胧的气氛。画面还包括一系列活动:撒网,收渔,摇桨。这些平常活动画面在这里都蕴含着淡而远、清而静的神韵。“轻轻”一词常在何诗中出现,在此仿佛“信手拈来”,显示出渔人悠闲与自得的心情。也许在早年何其芳的心目中,秋天就真的是这么宁静、悠远。
第三幅画面是“少女思恋图”。这节诗从野草、蟋蟀和溪水写起,相当于古人所谓“感兴”的写法,即先言他事,由兴而感,由景入情。野草寥廓,溪水清洌,这本不是人的活动,其后必有续言,那就是少女心怀恋情。大自然繁嚣的夏天过去了,秋天到来却变化清静了,人在寂静时大都反观自身,倾听心灵之声。牧羊女听了一夏的“牛背上的笛声”,忽然听不到了,心灵的某一角落开始萌动起来,真是“如树根在热的夏夜里震动泥土”(何其芳诗《夏夜》)。写恋爱尤其是初恋,是早年何诗所擅长的,这次他写得更含蓄也更精彩了。这一节才五行,就写出了由外景向内情的过渡,写出了初恋从无到有的过渡。诗人选取了“牧羊女的眼里”这一特定角度,虽未明写眼神,但读者自能见出那里面的清纯、明净,那是初恋少女似恋非恋时的特殊眼神。而且比较这三节诗我们可以看到,前两节主要写外在景物与人事,这第三节真正写入心灵深处,写出了微妙的感觉,使全诗收束在感情的实处。不这么写,难以入情、入神,诗就“飘浮”起来了。
总之,《秋天》这首诗通过描绘不同场景、画面,创造了一种既来自人世又远离尘俗的氛围。这一氛围具有清静、清远、清甜、清柔的特点。它写的是繁忙夏天之后的农闲景象,所以具有清静的氛围;它写的是世处桃源般的生活,不见农家些许的艰难苦恨,所以具有清远的氛围;它写的是少男少女朦胧而纯真的爱情,所以具有清甜的氛围;它像何其芳其他诗作一样专用轻柔之词写清丽意象,避开喧嚣的景境,避开拙重之词,所以具有清柔的氛围。诗中各幅画面,以及画面里的各个意象,无一不和谐地统一;因而这种氛围所赖以形成的清静、清远、清甜、清柔等多方面特点也无一不达于极致。技盖至此,非高手不能为。可是何其芳写这首诗时才是20岁左右的大学生!
何其芳(1912—1977),现代散文家、诗人、文艺评论家。原名何永芳,出生于四川万州一个守旧的大家庭。幼年时即喜爱中国古代诗词小说,1929年到上海入中国公学预科学习,读了大量新诗。1931—1935年在北京大学哲学系学习。大学期间在《现代》等杂志上发表诗歌和散文。1936年他与卞之琳、李广田的诗歌合集《汉园集》出版,他的散文集《画梦录》于1937年出版,并获得《大公报》文艺金奖。大学毕业后,何其芳先后在天津南开中学和山东莱阳乡村师范学校任教。
抗日战争爆发后,何其芳回到老家四川任教,一面继续写作诗歌、散文、杂文等。1938年北上延安,在鲁迅艺术学院任教,后任鲁艺文学系主任。
新中国成立后,主要从事文学研究和评论,并长期参加文艺界的领导工作。曾任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等职,并任文学研究所所长职务。
诗歌是何其芳最先喜爱和运用的文学样式。他自称开始创作时“成天梦着一些美丽的温柔的东西”,早期的作品鲜明地表现出一个小资产阶级知识青年的思想感情和个性。他不满丑恶的现实,又不清楚出路何在;他热切地向往着生活中美好的事物,但缺乏热烈的追求。于是较多徘徊于怀念、憧憬和梦幻中,只能留下寂寞和忧郁。
何其芳对于艺术形式的完美,表现出执著的探求。在诗歌方面,他创作之初即十分讲究完整的形式、严格的韵律、谐美的节奏,并注意表现出诗的形象和意境。因此,他的诗明显地具有细腻和华丽的特色。在散文创作上,他自称“我的工作是在为抒情的散文发现一个新的园地”,他善于融合诗的特点,写出浓郁缠绵的文字,借用新奇的比喻和典故,渲染幻美的颜色和图案,使他的散文别具风格。
真正明显地表现出思想和艺术风格的变化,是在抗战开始,特别是到了延安以后。这时他渐离梦境,面对现实,诗文风格趋向朴实明朗。
六卷本《何其芳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收录了何其芳的大部分创作和论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