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让小学生养成细心的习惯.ppt
如何培养孩子细心的习惯
“细心”的反面是粗心、马虎,这个毛病在儿童中是较普遍的,小时侯不觉得怎样,越大越令人头痛,不利于学习、不利于成材,而遍观成人中的粗心者,多是从小养成的,可见,小时侯的培养至关重要。“细心 ...
· “细心”的反面是粗心、马虎,这个毛病在儿童中是较普遍的,小时侯不觉得怎样,越大越令人头痛,不利于学习、不利于成材,而遍观成人中的粗心者,多是从小养成的,可见,小时侯的培养至关重要。
“细心”是一种习惯,与性格有关系,但不是天生的,一切习惯都是后天形成的。
要培养“专注”的习惯,做事认真、专心,能较快的集中注意力,能控制自己沉稳下来,不三心二意,不虎头蛇尾。
要培养“检查”的习惯,做完了事习惯于检查一下,例如,劳动完了,检查一下做得怎麽样?收拾完了,检查一下有没有遗漏的?做完作叶了,检查一下有没有错误……养成了“检查”的习惯,将受益终生。
要养成“有序”和“条理”的习惯,行为有条理,物品有条理,不毛毛躁躁,不丢三拉四。
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是持之以恒的结果,小孩子不可能自己养成,在于环境和教育的作用。首先,大人要做出细心的榜样,以成人的细心来感染孩子,整个环境是细心的,孩子就会自然而然地细心起来。
要对孩子提出要求,并坚持要求,不能时松时紧,不能无原则地心软原谅,更不能代替孩子收拾残局。
我将与家长们探讨一下孩子粗心的表现、家长认识的误区、粗心发生的原因和怎样纠正粗心的毛病等四个方面的情况。
一、粗心往往有几种表现方式,
孩子粗心的原因是很多方面的。在一个孩子身上,粗心往往有几种表现方式,而且这些表现方式还不是一成不变的。比如说A同学在一次测验中表现出审题不仔细、进退位没有注意这些问题,在下一次测验中审题仍不仔细,可是进退位却没有弄错,却忘了两个填空。孩子的粗心会随着其心身状态的改变而改变,随环境的改变而改变,而且粗心的程度还不一致,无论怎么说吧,粗心终归粗心,不管其以什么方式什么程度出现,孩子总逃不出粗心的“魔掌”。
仔细观察一年级学生可以发现,他们在数学学习中特别是比较困难的空间图形、时间认识中很容易产生畏难情绪(其实他们是没有仔细审题或者听老师读题)。而有了畏难情绪时,他们不懂得通过反复观察和辨别去解决,而是喜欢用乱涂乱填,其表现就是像告诉你“我不是不会做,我就是不认真不仔细做。”这是一种假粗心。
很多孩子在平时的学习中已经养成了粗心的毛病,这主要是因为自己做了作业由老师和家长来检查,没有良好的习惯和责任意识。所以,孩子在考试中出现粗心的现象,家长也该反省一下呢?要用正确的方法帮助孩子尽量减少由粗心造成的失误。
一、孩子粗心的几种表现
粗心,说起来是很简单的两个字,但它却包含了很多的内涵,它是指自己理解和会做的事情,由于不仔细而造成的差错,它与不理解、不会做而造成的差错是不一样的。它表现在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其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相比之下,"粗心"在学习方面表现更为突出,例如:在数学方面,一些孩子把符号看混,如"+"看成"÷",把数字看混,如"3"看成"8",忘了写答案,抄错了题,抄漏了,数错了数等等。在语文方面,拼音声母、韵母分不清楚,声掉中的二声和三声辨别不清,认字认半边,笔画顺序不对等等。在英语方面,将英文d和拼音的“d”发音搞混,书写上将d写成拼音“a”等。
在生活中,粗心也表现在许多方面:自己的屋里一团糟,写完作叶后不自己收拾,上学时忘了带知心本、沟通本,写作叶字迹潦草,经常丢掉铅笔、橡皮擦、水彩笔甚至课本、舞蹈鞋,洗手后忘记关水龙头,看完图书东一本西一本,需要使用的时候怎么找也找不到等等。
二、家长对孩子粗心认识的三个误区
孩子出现粗心的问题,家长是怎么看的呢?专家们曾经做过掉查,发现大多数家长把孩子粗心归咎于不认真、太马虎、缺乏对学习的责任心。这里举一个例子。有一个孩子上小学二年级,成绩中等,爸爸妈妈对孩子的评价是,性格开朗活泼,爱学习,也有很浓的兴趣,问题就是学习太马虎,读课文时结结巴巴,一篇100多字的小文章要读三分钟,几乎没有一次完整地读下来,作业也不会抄,经常抄漏,如果父母不检查,孩子自己也不会发现。有时让孩子重抄,孩子不愿意,让一家人都不愉快。因此孩子开始讨厌读课文,特别不喜欢语文。孩子爸爸妈妈认为孩子平常很活泼,为什么一读课文就结结巴巴,是不是视力有问题?因此家长认为粗心是孩子主观上的原因,或者不能达到家长的那种自觉学习状态,实在是冤枉了孩子。
误区一:孩子主观不努力
其实刚才讲到的那个孩子不是视力问题,而是学习能力发展失衡。为什么一堂课下来,有的孩子能够原原本本复述讲课内容,而有的孩子却一点记不住?这就是每个孩子的学习能力发展水平不一致。听知觉和视知觉是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学习活动中用得最多的就是听知觉和视知觉,听知觉直接决定了孩子在课堂上的听课效率,而阅读和写作叶离不开视知觉的发展,如果孩子视知觉的发展水平不足,即使有健全的视觉器官,做到专心致志,面对学习任务,也会心有余而力不足。
可能有的家长会说,我孩子听得见,看得见,听知觉和视知觉肯定没有问题,其实这两者之间有本质的区别。比如前面说到的那个孩子,经过测试,其视知觉能力没有达到同龄人水平,表现在视觉集中度差,容易出现加字、减字或跳行现象;视觉分辨发展不足,容易出现读错字;视觉记忆和理解不佳,造成阅读不畅;视觉动作不良,写作业就慢。因此孩子出现粗心的问题,家长们不要一味地责怪孩子,更多地要从孩子的学习能力方面查找原因。
学习能力发展失衡,具体是指智力正常,但由于学习所涉及的心理机能的缺乏或发展没有达到同龄人水平而无法掌握学校的学习环节,出现听、说、读、写、算以及更高层次上思维上的困难,随着问题的聚集和年龄的增加,进而影响到孩子的自信心和情感上的发展。据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健康研究组所作的掉查显示,我国小学生学习能力发展失衡表现率为15.6%,其中有8.75%的学生存在比较严重的学习能力发展失衡的问题,照此推算,全国14岁以下的存在各种学习问题的少年儿童约有6290万。因此对于一部分似乎是粗心的孩子来说,他们是冤枉的,不是不努力,而是能力没达到。把粗心的毛病归于孩子主观上的不努力,是部分家长在教育中的第一个误区。
误区二:片面关注学习习惯,忽视做事的条理性
有个四年级的小女孩,妈妈说打算要求孩子做点家务事,晚饭后安排了小女孩洗碗,可还没有等小女孩动手,爸爸就抢先把碗洗了;睡觉前,不等小女孩开口,奶奶就把洗脚水打好了;早上起床,爷爷急着帮孩子穿衣服。还有一个三年级的小男生,放学后回家做作叶时,把语文、数学、外语作叶全部拿出来,语文作叶写了一半就停下来去做数学,数学把式子列起,做不来了,又放下数学去做英语,半个小时过去了,三门功课一门都没有做完,而书桌上堆满了课本、作叶、文具,一片狼藉。
其实,学习上细心的习惯不是单一存在的,而是与生活习惯密不可分,那些丢三落四、缺乏条理、缺乏坚持到底的孩子,在学习上往往容易出现粗心的问题。
单一地看待粗心的问题,是部分家长在教育中的第二个误区。
孩子在做事的过程中,要学会先后次序的安排,把握节奏,变得有条理,学会自主。更重要的是有了一种心理体验,这样的心理体验多了,自然会成为一种习惯。而良好的生活习惯自然会移到学习中去。我们想象不出做事心不在焉的孩子,会把学习安排得很有条理。因此,我们千万别剥夺了孩子做事的权利和机会。养成良好的做事习惯对学习有促进作用,往往会产生事半功倍的奇效。
误区三:适度单调的重复,引起心理疲倦
Ⅱ 小学2年级语文上册词语接龙,仔细,细心.心灵接下去是什么词语
心灵——灵活——活动——动作——作文——文化——化肥——肥料——料理——理解——解放——放羊——羊角
Ⅲ 小学生应具备哪些语文学习能力
背诵课文、习作、阅读理解、基础知识、字写得也要好可得卷面分、要多读课外书、表达能力要强,归纳能力也要强,这样在做阅读理解回答问题就更容易些
Ⅳ 怎样打好小学语文基础
一、语文基础知识的类型及其重要性
“知识是智能的基础,记忆是思维(智力之核心)的基础”,可见掌握“双基“的重要。
“语文基础知识”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凡语音、字词、句法、修辞、标点符号、文化文学常识、写作常识、诗文背诵等,都包括在内。
为学习方便,我们可以把它分成两类:记忆型、应用型。从高考考纲考点考题上看,记忆型的知识,起码有字词的音形义(历年第1第2等试题),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和填空(如1996年第9题、30题),名言佳句的填空(第Ⅱ卷),文言文实词的比较(1996年12、13、14题)等。应用型的基础知识,如标点符号、近义词和成语的选择、病句的诊断、古今诗文的理解和赏析,几乎覆盖所有考题。
二、学习掌握“双基”的有效方法
1、强化记忆的“秘诀”
掌握基础知识的过程,实质就是与遗忘作斗争的过程。这里根据心理科学,总结强化记忆的五条诀窍。
①首记:“一飞冲青天,旷世不再鸣”。这是说对首次记忆的新内容,一定要“不惜千金买宝刀”。心理学表明:10分钟能记住的东西,要再有5分钟,变换着方式(默想、默写、诵念等)去记忆,效果最佳。许多同学,记忆新知识时,只是达到了一种临界状态,就自以为记住了。这样的记忆量,十分钟后就消失40%,更增加了间隔记忆复习的困难,实在得不偿失。
②复记:“悬虫低复上,斗雀堕还飞”。反复记忆才能相对克服遗忘。对较复杂、深奥信息的记忆,不可能一劳永逸。心理实验证明:凡自己默诵的东西,三小时后遗忘10%,三天后遗忘25-30%,时隔越长,遗忘率越高。我们重点中学的学生,必须结合实际,科学安排复记。首记可在讲课当天晚自习;二轮记忆在临新课前一天自习,或其它时间;三轮则在课前几分钟,用过电影的方式再现。事实证明,各轮复记的时间,一次比一次短,绝对可行。
③化简:“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对复杂的知识系统,在分析理解的基础上,能够化简为原始的、天然的、通俗的要素,就能记得牢、多、快。这里介绍三种化简法。第一,抓共性化简。如很多形声字、会意字,其中有很多字的构字部件是“人”和“手”的变形。如“ 亻”、“方”、“元”、“攵”、等是“人”的变形;“扌”、“寸”、“又”、“彐”、“廾”等是“手”的变形。抽出变形“人”和“手”,能帮我们区分很多汉字的形和义。如“陷”左上为人凡īan 韵者皆从“xiàn”(“陷”之古字),“舀”上为手,凡ao韵者皆从“舀”。“舁”下为手,当“举”讲,不是“鼻”的下部。“祭”上以“又(手)”取“月(肉)”,表示恭敬,不是“登”的上部(张开的两只脚)。“牧”以“牛”、“人”会意。“秉”乃以“手(彐)”撮禾,所以有“秉烛夜读”之用,“兼”乃以手撮双禾,所以解为同时取得、同时、再加上、还有等。第二,举“例句”化简,如通过“狼吞虎咽”掌握“使动”;通过“歌喉甜润”掌握“形容式”通感;通过“我有个姐姐在北京读书”和“我有理由反驳你”,掌握“有”字带起的“兼语式”和“连动式”等等。第三,编“歌诀”化简。如学习了逗号的多种用法,可自编自己能领悟的歌诀:句子当中常停顿,要用逗号来分清:复句中,分句间;单句中,很关键--主谓长,或倒装,动词后,宾语长;状语在句前,句中又较长;称呼应对序次后,插入成分在两旁;复杂并有停顿,用逗用顿细思量。
④强联:“变形易色,随风东西”。要善于在未知与已知之间、抽象与具体之间、杂乱与条理之间,进行识记内容的联系与转换,这是强化记忆的有效方法。如果发现不了上述联系,宁可根据个人体验或外部的、偶然的联系,“强行自制”一种联系,不怕“变形易色,随风东西”。如《为了忘却的纪念》岂不《南腔北调》?《论雷锋塔的倒掉》,乃一《坟》堆;“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正是〈战国策〉;“莫(摸)里哀”作茧自缚〈吝啬鬼〉。又如记忆古代的人名与字,如没有“互补”、“互反”关系,都可用以上方法。
⑤札记:“闲云一片不成雨,黄叶满城都是秋”。“闲云”飘来荡去,“一片”不能成雨。一定要准备一两个袖珍札记本,按基础知识的纲目分类,随时摘记或剪贴各种基础知识。这里参考考纲考点和考题,提供一个分类纲要:容易读错的字(如形、义也易出错,不妨就地记录,下列各项也可照此处理):容易写错讲错的字词、成语;近义词和反义词;不易掌握的关联词语;语法和美名病句;常用修辞;标点符号;古今文化常识;古今文学常识;名言佳句;常用文言实词;写作常识;写作素材。关于以上内容,有不少现成的汇编书刊,还用自己作札记吗?用,因为一般汇编是针对普遍情况而录辑的,使用起来不切合每个人的情况,浪费时间。应将其中自己模糊不清的重新摘录出来,以免复习时作无用功。很多同学因为时间紧,没空作札记,或者集中突击抄录、背诵,结果还是“一团茅草乱蓬蓬,蓦地烧天蓦地空”,仍是一笔糊涂账。
2、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可靠途径
高考《语文科说明》强调:“语言知识着重于应用,不考名词术语。”这和《大纲》中“不要用名词术语考学生”的原则是一致的。历届高考命题,如第1卷全是单项选择,要求学生在准确把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迅速四选一,又如第2卷简答题,考核学生对语法章法的运用和应变能力,都体现了上述原则。
那么,如何在平时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呢?
①比较:A南枝向暖北枝寒,一种春风有两般“。必须细心发现与感悟某些基础知识的同中之异。平时,有的同学只注意了借代与借喻;象征与借喻、双关;移用、移觉与移情;连动句与兼语句等修辞语法方面的比较,其实这是很不够的,还必须善于发现在标点、词语(包括成语)章法诸方面的相异处。如省略号与破折号都可以表示语言中断,但究竟有什么细微差别,表注释说明的破折号、冒号、括号有什么不同的适用范围,清早、清晨、黎明、拂晓(军事用语)有什么不同,“密密匝匝”与“密密麻麻”有什么差别,“先国之急而后私仇”与“每行事辄先人后己”中的“先”“后”是使动还是意动(似乎都可译为“把什么放在……”,但前一句是给门客作思想工作时说明自己主观认识的,在语境中宜为意动;后者使动)。又如,一段文章首有概括,尾有总结,应该以哪句为中心句?这就需要比较其明晰度和全面性。
B“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必须善于发现和感悟异中之同。这是同学们较少涉及的一种比较。事实上,很多知识都有交叉重合之处,如果没有求同的习惯,势必造成认识的混乱和做题的犹豫。学习好的学生,总是带着“旧知”去感悟“新知”,既能区分某些知识的相异点,又能抓出相同点。如比喻与此比拟常常兼格,泰山岩石“有的?F
Ⅳ 小学生需要具备哪些语文能力
使学生具备以下基本素质是非常重要的:
1、习惯好。即具有各种良好的语回文学习习惯。习答惯是人的第二次生命。语文教学,必须重视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无论是人格上的,学习及方法上的,都要十分重视,努力从多方面去积极引导,从点点滴滴严格要求,严格训练,去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尤其要指出的是,培养习惯,正面引导固然重要,但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习惯养成教育,有时还必须带有强制性。这样一说,好象同以人为本的理念相悖。其实则不然。笔者认为,真正的以人为本,并不完全是课堂上的热热闹闹,一味的顺从和迁就学生,必要时,还需要有教师意志的左右。因为,我们要为孩子的未来着想。那,才是以人为本最本质的含义。
对于小学生来说,以下八个方面的习惯首当其冲:一、主动学习,刻苦学习的习惯;二、细心认真、一丝不苟的习惯。三、勤于动手、动笔、动脑的习惯;四、大胆、大方、大声说话,说普通话习惯;五、爱惜书本文具的习惯;六、好问的习惯;七、在合作学习中积极参与的习惯;八、规范、整洁写字的习惯。
Ⅵ 小学语文都学什么内容
、累积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其中大约有1600个字要会写。
人教版语文三上教材的生字表二
孩子的每一册语文书的背后的都有生字表,大致要求是表一的生字是要求会认的,表二的生字都是要求会写的。
2、能借助字典独立识字,会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词典。
音序查字法和部首查字法必须要掌握
此外,还要给孩子备好一本《新华词典》,方便在语文学习中使用。
3、能用硬笔熟练地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会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
三四年级,一定要让孩子习惯用黑色墨水的钢笔书写,平时要使用正楷写字。(学校里老师应该也会强调,如果老师没有强调的话您要给孩子定规矩)同时,这个时候也到了初学毛笔正楷的阶段了,如果学校没有开设书法课的话那么就可以考虑给孩子找个书法班学习。
再重复一遍:一定要让孩子习惯用黑色墨水的钢笔书写,平时要使用正楷写字。这是来自一位语文老师的心底的呐喊!
4、写字的姿势正确,并且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正确的书写姿势对保护孩子的视力影响很大
值得提醒的是:正确的写字姿势是需要在孩子的整个学习阶段不断纠正和强调的。不好的写字姿势一旦养成习惯,要想纠正过来会十分麻烦。
二、阅读的内容
1、会默读、略读,能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默读和略读的好处在于能够帮助孩子提高阅读的效率。
2、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关键词句的意思,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这个阶段的阅读题目对孩子的理解能力要求不高,但逐渐要求孩子能看懂,并能从整体把握。
3、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能有感情地诵读优秀诗文。
可以培养孩子在清晨大声朗读的习惯,注意:是朗读,不是唱读。
4、清楚句号、逗号、冒号、引号的用法。
此阶段要强调标点符号的重要性
5、会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和课外阅读中的精彩语言材料,能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
主要有这些篇目:
《咏鹅》、《静夜思》、《村居》、《赠汪伦》、《蜂》、《古朗月行》、《乐游原》、《望庐山瀑布》、《山行》、《鹿柴》、《春晓》、《登鹳雀楼》、《寻隐者不遇》、《悯农》两首(其一)、《悯农》两首(其二)、《赋得古草原送别》、《绝句》、《江畔独步寻花》、《江雪》、《风》、《所见》、《江上渔者》、《敕勒歌》、《清明》、《小池》、《题西林壁》、《游山西村》、《送元二使安西》、《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过故人庄》、《独坐敬亭山》、《望洞庭》、《忆江南》、《乡村四月》、《四时田园杂兴》、《渔歌子》、《惠崇春江晓景》、《凉州词》、《题临安邸》、《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枫桥夜泊》
6、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
下表是清华大学附属小学校长、著名的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推荐的三四年级阅读书单:
清华附小三四年级推荐书单
三、习作的内容
1、能够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交流,并且能够将自己的感受和见闻写下来。
平时可以在生活中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用便条和书信(在孩子学过这两种应用文体后)作为传达信息和沟通感情的工具,周末可以多带孩子去大自然走一走,并且鼓励孩子把自己看到的东西写下来,将是一种很好的训练方式。
2、初步学会修改作文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习作达到每学年16次左右。
作文每学年16次不太需要家长们操心,学校语文老师都会做要求。但自己学会修改作文中的错误的好习惯却需要家长们逐渐放弃一二年级时事必躬亲的习惯,让孩子自己去学着修改习作并形成习惯,这是需要注意的地方。
四、口语交际的内容
1、能认真倾听别人讲话,知道如何请教别人,礼貌地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能较完整地转述别人的话。
这些关乎孩子的语言能力,但更多地其实关乎孩子的礼貌和修养,是很值得我们花功夫去培养的。
2、能较生动地讲故事,讲清自己看到的事物。
可以多鼓励孩子讲讲自己读过的书籍里的故事或者是在生活中见到的事物。
五、综合性学习的内容
能细心观察并如实记录、会搜集资料、有团队合作意识、会利用语文知识解决问题。
这几个方面在生活中要有意识地加以培养,综合性学习的内容更加强调孩子的综合素养。
三四年级的语文学习内容比起一二年级来还是多了不少,赶紧对照一下看看自己家的娃娃完成得怎么样了吧!也许正因为如此,三四年级也被称为小学语文学习的“分水岭”,学得扎实的孩子在后一阶段的学习中会越来越顺,相反的,没有适应的学生可能会在以后的学习中越来越吃力!家有孩子读三四年级的家长们,一定要在孩子的语文学习上多加关注。
Ⅶ 小学语文 疑问 很多 拜托细心解答
有些来我不是很会,但源是我把我会的发上来吧,希望采纳后可以加分!
二(1) 因为文章主要讲的是桑娜一家生活生活贫穷,但是心灵却很富有——他们有宁愿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品质,所以文章以《穷人》为题。
六 古代四大美女是西施、貂蝉、王昭君、杨玉环,其中以西施为首。
十 黄河:1、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唐 刘禹锡《浪淘沙》
2、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唐 王之涣《登鹳雀楼》
长江:1、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唐 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2、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唐 杜甫 《登高》
就只会这么一点,能采纳就采纳吧!不知道回答得会不会有些晚。
Ⅷ 怎样才算是一位好的小学语文老师
在师范念书时曾听过苏霍姆林斯基讲过的一个故事:一个工作了三十三年的教师,举行了一堂非常成功的观摩课后,有人问他:“你花了多少时间来准备这堂课?”那位教师说:“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一般地说,每堂课我都准备一辈子。”初闻此事,我是被这位教师崇高的敬业精神所打动。十年后,重读这个故事,则有了些新的感受。祖国文化,浩如烟海,灿若繁星;语文学科,内容丰富,包罗万象。试想,一个只会备教材的教师,如何去传播浩瀚的民族文化?面对新的语文课程标准,面对新的语文课堂生活,我们语文教师该怎样做呢?我认为语文教师应该成为:
一、勤奋的学习者
苏霍姆林斯基分析那位教师成功的原因时,说:“这种准备究竟是什么呢?这就是阅读。要天天看书,终生以书籍为友,这是一天也不断流的潺潺小溪,它充实着思想的江河。”这几句话道出了那位老师用“一辈子”来准备教学的内容和方法。
笔者曾做过一个调查,在“是否喜欢语文”和“是否喜欢语文课”这两个问题的问卷答案中,有一个值得重视的结果:有些学生本身并不喜欢语文,但却喜欢上某老师的语文课,他们认为老师知识面广,能让自己在课堂上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学会思考。而有些学生,不喜欢语文,是因为老师只会照本宣科、课堂枯燥乏味、没有足够想象空间和思考余地而不喜欢语文课。长此以往,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和热情肯定会因为老师的缘故而大为不同。从这个意义上看,有学生说一个好的教师可以救活一门功课,一个不好的教师会杀死一门功课,并不是没有道理。
首先,语文老师要对语文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要求学生掌握的,教师最好自己先掌握。语文学科中有相当多的篇目或段落是要求背诵的。教师就先应该背给学生听。设想一下,在课堂上或是在平时与学生的交谈中,如果一个语文老师兴之所致,文言警句或精彩段落脱口而出,用得恰到好处,能不让学生佩服吗?
其次,语文老师对非本学科的知识也要涉猎。就语文而言,与音乐,与绘画等的“近亲”关系自不必说,就是与历史、地理、数学、物理等学科也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诗歌和音乐“同宗”,诗词曲都与音乐有着不解之缘,课文的配乐朗诵,常使语文教学魅力大增。
再次,我认为教师还要读一些经典作品,更要读儿童文学。因为儿童文学恰似一股清风吹进儿童稚嫩的心灵,能从外及内打开儿童心扉。教师品读儿童文学,既能找到一条与孩子沟通的捷径,有能及时推荐好的作品给学生。在孩子们阅读时,老师也常手捧书读得津津有味,书中的喜怒哀乐尽先脸庞,看到精彩处,就声情并茂地朗诵给孩子们听。有了这样的体验,孩子们怎么会不说“我要读”呢?
而且多读书你会发现,在自己的知识海洋中,教科书将越来越浅显,成为你的知识海洋中的一滴水,而且将是越来越小的一滴水,如此“厚积”才能“薄发”。
二、生活的热爱者
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首先是一个热爱生活、热爱本职工作的人。他能全身心地投入生活、时时留意生活,处处体察生活并善于总结生活。因为“生活是一本大书”,是一切学问和学科的源泉。
在生活中,应时时细心,处处留心,自觉地品味生活,领悟生活的真谛、发现生活的美善,因为对语文教师来说,“生活处处是学问”,只有眼界开阔、生活丰富,才能把鲜活的时代精神和学术科技动态引入课堂、送进学生的心坎里,才能使语文教学贴近生活和社会。这样做下去,语文教师才能从生活中学到书籍里无法学到的本领,才能引导学生从课外、从各种生活中去学习语文。
三、积极的思考者
语文,是最接近学生心灵的学科,语文教师,是与学生的思想有最直接交流的教师。因此,语文教师自身的思想素养,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着学生精神世界的构建。
语文教师的基本工诸如书写、朗读、表达等固然很重要,但在所有要素之中,最重要的而且对学生一生影响最大的,是语文教师的“思想”,因此,合格的语文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个“有思想”的人。
“有思想”,应该突出地表现为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有自己独到的创见。在教学中,面对一个文本,是用心去钻研,建设性地提出自己的见解,有自己个性化的理解与感悟,还是人云亦云,只会照搬教参,做一个输送标准答案的中间者,是判别语文教师成功与否的标志之一。
“有思想”,更表现为对现实的关注与思考。语文学科是联系生活最为紧密的学科,也是与学生的思想有直接交锋并时时撞击出火花的学科,语文教师对现实的关注、了解程度,对现实所持的观点、态度,明显地影响着学生。是把眼光盯住课本和试卷不放,还是能对现实有足够关注;看问题是偏激偏执,浮泛肤浅,还是客观辩证、洞若观火;是人云亦云,以讹传讹,还是见解独到,睿智精辟,这些都直接影响着学生思想成长的质量,决定着能否使他们自觉地去思考、去探究、去发现、去表达自我的创见,去磨砺自己的思想。
在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为重要目标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以一个“思想者”的身份,以自身丰富的内涵与睿智的思考给学生以终身的影响。
我们面对的学生是活生生的,只有老师接受“或”的知识,闪烁“活”的思维,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和个性。
Ⅸ 小学语文如何做到讲练结合
在一些老师重抄点讲的课文,特殊讲的段落要背会。就算背不会,也要读得滚瓜烂熟,总会有用的。学过的许多课文都会有相同点,像是写作方法,文章结构,和所要表达的内容。这就要看你上课时认不认真了。再有就是课文的作者,学习语文这几年总会有相同的作者的文章,要把这些作者的简介多读几次,最好记住。还有每单元后面的日积月累,名人名言,歇后语,言语,四字词,和成语故事的题目,大概内容。最好多写几次,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嘛。最后多读一些六年级的作文,最好背上几篇你觉得用得上的。差不多就准备就续了。
记住,把这些最好背会,多写几次。生字是最基本的了,就不用说了。可一定要细心,不可因大意而丢了生字的分。还要把生活中的新闻了解了解。还有一些不熟悉的字,词知道知道,总比不知道强。就像“莅”念li四声,词组有(莅临)意思是来到;来临(多用于贵宾、领导)。这类字可能在阅读中考你。
不管怎么样,都一定要细心细心再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