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小学语文 > 小学语文课堂中重视什么

小学语文课堂中重视什么

发布时间:2021-02-18 22:20:31

小学语文教学中应重视的几个方面

质疑问难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表现,优化课堂结构,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必须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教师要创造和谐融合的课堂气氛,允许学生随时“插嘴”、提问、争辩,甚至提出与教师不同的看法。学生有疑而问、质疑问难,是用心思考、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可贵表现,理应得到老师的热情鼓励和赞扬。现在对学生的随时“插嘴”,提出的各种疑难问题,应抱欢迎、鼓励的态度给与肯定,并做出正确的解释。

❷ 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重要性

1有效教学的重要性
有很多老师不明白什么叫有效教学,有效教学就是让教学变得更加有意义,通过教师的教学后学生获得具体的进步,在最大程度上让每个孩子都可以从课堂中吸收到知识,有效教学是指老师引起的,促进学生学习的行为和策略。但是在现在的很多语文课堂中我们会发现老师自顾自地进行讲课,围绕课本中的知识进行讲解,甚至有的老师还会按照自己在课前所制作的PPT念,这是没有做到课堂有效性的表现。老师把教学变成了一种自己必须去完成的任务,而没有把有效教学变成自己的责任。孩子们在小学时都是刚刚接触语文,没有能力上过于悬殊的差距,现在的差距是因为老师之间不同的教学方式产生的结果。现在的课堂上,老师完全以自己为主导地位,不给学生们主动思考的机会,当他们对知识有问题,他们也不敢向老师提出。老师在教学时应该通过课堂让同学们喜欢自己,从而更加喜欢学习语文。有效教学需要老师从根本上认识到这个问题,并依据班内同学的情况做出课程的调整,鼓励班里的每一位同学,不放弃任何一位同学,让学生们由现在的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有效的教学才可以使小学生们更好地学会语文。
2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2.1过于注重课本
课本只是为了给老师一个教学的方向,而不是规定老师教学的内容,在语文教学中,老师不能严格按照课本所给的内容对孩子们进行教学,但是现在的很多老师都过于重视课本,忽略了学生们自身的想法,很多学校在语文教学中都会出现这个问题。语文教学中老师过多的注重课本没有在课堂上延伸更多的知识,把孩子们的思维逻辑都局限于教材。课本是经过很多专家认证的,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再加上语文考试中的很多内容都是从课本中来的,老师认为在课堂上给学生们扩展知识,会严重影响孩子们的考试成绩,也会使教学速度变慢,所以老师会按照课本讲解,不加入自己关于课程的理解。这种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会影响孩子们培养发散思维和想象力,使他们的思想被禁锢住,在语文的学习中很容易缺失主动性。老师认为上课是完成任务,也会把这种思想带给学生。强制性的教学方法会让孩子们产生逆反心理,对语文的学习产生抵触感,这样的教学方式不能被称作为有效教学,会严重的影响学生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2.2过于注重学习结果
家长和老师评判孩子们学习情况的好坏主要依据成绩,这种评判的方式是非常不对的。小学的孩子们刚刚接触语文,他们还没有培养出语文学习的思维以及一个固定的模式,因此,他们在应对考试时难免会有失误。绝对不能因为一次考试成绩的好坏,就对一个孩子的学习情况做出判断,这样会遏制孩子学习的积极性。新课程标准下,强调的是让每一个孩子都获得全面的发展,结果虽然重要,但这绝对不是衡量孩子的唯一标准。一时的成绩好坏决定不了任何东西,语文的天赋也不一定是在考试成绩上体现出来的,更何况在刚刚接触小学语文时出现问题是很正常的。当孩子们考试成绩不理想时,家长和老师就会质问孩子们,这会使孩子们在语文学习上产生受挫的心理,越来越不喜欢学习语文。小学的孩子们都是需要被鼓励的,要不断地进行鼓励,才可以激发学生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帮助孩子们享受学习的过程。老师也要重视结果,但是不能过于重视结果,老师可以通过考试成绩去分析同学们这一阶段学习语文的情况,找到他们都薄弱的知识。
3新课程标准下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的方法
3.1有效的教学目标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老师首先要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语文教学是为了能够让孩子们在接触语文的初级阶段,在听说读写方面有一个较为扎实的基础,这样再往后更高难度的语文学习中才能更好的学习更多的知识,这就是语文学习的终极目标。在教学中,老师要依据同学们的情况不断地做教学目标的调整,了解同学们需要掌握的知识和培养的能力,充分发挥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水平,制定与同学们的情况相对应的教学目标。
3.2有效的教学方式
虽然我国对教育进行了改革,但是有很多老师在教学中还采用传统的方式进行教学,想要让小学语文的教学变得更加有效,老师首先就要采用有效的教学方式。玩是孩子们的天性,老师要利用他们的这个性格特点,采用最适合他们的教学方式。可以采用游戏等教学方式,吸引他们对于课堂的兴趣,在课堂上传授给学生们更多的知识,培养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发散性思维,让孩子们爱上语文的学习,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
在新课程标准下对课堂的教学有效性有了更高的要求,小学的学习是为了更高程度的学习打基础,而语文的学习是为了其他学科的学习打基础,因此小学语文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老师应该重视教学的目标,方式和过程,努力让语文课堂变得更加有效,才可以让同学们更好的学习语文学会语文。

❸ 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关注的几个方面

一、重训练,促进师生的交流与合作。接手班级之后,等到班级秩序稳定,我就开始对学生进行读书、说话、小组合作等方面的训练。训练学生怎样以正确的姿势看书读书,训练学生说完整的话,说标准的普通话,还有就是站在自我的角度练习用“我认为……我感觉……我想……”进行说话,树立学生学习的自我意识,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奠定基础;训练学生小组合作怎样学,怎样汇报,怎样评价,并且注重每一个细节。二、重积累,丰富学生的语言。丰富的语言来自于积累,为了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我特别注重对学生进行字词、古诗、名言谚语、课外阅读等方面的积累。我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分三步骤展开这方面的教学。第一步,我首先抓住教材语文园地中的“日积月累”,通过记忆比拼、开火车、快速接龙等游戏活动,让学生体验到积累的乐趣和收获。第二步,使学生能用课本中教给的识字方法来识记生字,例如把简单的熟字,也就是已经认识的字加一加,减一减,变成另外一个字,或是熟字加偏旁减偏旁。第三步,围绕“日积月累”这个主题,我组织学生开展一系列的语文实践活动,“比比谁认识的字多”、“摘苹果”、“登山”,通过这些游戏来让学生认识字词,不但调动学生积极性,而且表现好的学生或是小组,都及时在学习园地上的“展示栏”上,给学生画上红花奖励,让他们感觉到学习中的快乐。三、通过多途径培养学生各种能力与习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语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新课程改革大力提倡“读中感悟”。一年级的课文是富有时代气息、人文色彩和情感因素的,而且文章篇幅不长。用来锻炼朗读是很好的材料,加上课件教学,让学生先模仿录音跟读课文,在了解了课文后再试着自己朗读,一些重点的句子和段落还可以几个学生来比赛读,读完评价再读,看看有没有进步。

❹ 小学语文教学中怎样重视语文能力的培养

白沙思源实验学校梁花[摘要]:创造是一种活动,是人类活动中最高级的形式。创新能力是人们进行创造活动的一种特殊能力是个体创造性的最好表征。创新能力也是反应个体在解决任务中有效的对原有知识经验进行加工、组合、创造新设想、新事物的能力。小学语文阅读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有利于学生充分的表现自我,展示自己的才华,而且有利于学生创造精神的形成,因此小学语文阅读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教育教学不可忽视的重要培养目标之一。[关键词]:学习主体、提高意识、激发兴趣。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不仅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而且能巩固知识,开拓视野。因此,如何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阅读创新能力成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关键。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文素质的不断提升,促使教师为培养学生具有阅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人,成为了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当务之急。以创新为目标才是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更好地带动学生学好语文知识、阅读博览等方面的语文综合能力。因而,阅读创新能力的培养成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核心之一。《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高真知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因此,重视阅读教学中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就需要我们广大教师突破传统教学思想的束缚,摆脱固有习惯经验的禁锢,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大胆地、积极地进行创新教学实践。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教学经验,这样才能探索出一条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目标,又符合教学规律的新方法。变教师的满堂灌、透彻分析为适当指导,科学点拔,把阅读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实现学生的自主阅读。下面就本人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对小学生进行创新能力培养谈谈自己的体会。一、教师应认识到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新课程随着时代的教育教学的新气息走向我们,广大教师不但在理念上亲近了新课程,而且在教学观念、教学方式上更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受中国传统教育的影响,仍有一部分教学摆脱不了传统的灌输、听教模式的束缚,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扼杀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阻碍了学生创新意识的发挥与发展。教学过程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组成的共同的活动过程;同时我们也可以这样理解:教学过程是学生的认知过程,只有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才能收到预期的良好效果。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任何高明的教师,都不可能替代学生学习。美国著名教育理论家布鲁纳认为:教师的作用在于组织、引导、点拨,学生要通过自己的活动获取知识,而每个学生都愿意担当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胜利者,体会创造的乐趣。因此,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能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产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欲望,使学生成为阅读的真正主人。例如《桂林山水》一文,文章运用了对比、排比、比喻等手法向我们介绍了祖国山河的壮丽,文章逻辑性强,语句简洁优美,学起来很容易懂。教学课文时,我引导学生学习文章的第二自然段,然后放手让学生自学第三自然段,学生能准确的懂得作者采用了对比的手法突出桂林的山别具一格,并且掌握作者采用排比、比喻的手法写出桂林的山具有奇、秀、险的特点。学生的学习兴致很高完全投入到了文章中去,学生是阅读真正的主人。二、教师应提高自身素质,增强自身创新意识。学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学校教育在促进先进文化,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方面有特殊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育方针,教育方向和人才培养目标,是通过教师来实现;各项教育制度,要通过教师来执行;教育质量,学生素质,要通过教师来提高。随着素质教育的推广和深入,对教师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提高教师的素质是教育工作不懈的追求。只有教师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才能做好教育教学工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才能适应教育现代化的需要。没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受教育的利益,就是一句空话。因此教师一定要教好书、育好人,肩负起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和提高民族素质的庄严职责。要肩负起这庄严的职责,就得不断提高教师的素质。一方面要利用平时的课余时间学习新的教育教学观念和新课改理念,更新自身教育观念。无论是教育名家的教育专著还是普通教师的教学心得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另一方面,老师要扩展自己的视野,了解国际国内教育形势,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和创造者,教师的知识和业务水平决定着教育的质量。要想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自己必须是一条小溪,一条永不断流的小溪。这更要求教师具备广博的知识和广泛的兴趣,具备深厚的专业功底和独特的教学艺术,具有出色的教学效果和对教育教学的深入研究。因此,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不断提高。记得2010年到海口跟班学习时听了跟班韦老师的一堂试卷讲评课让我受益匪浅。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拿到试卷后我会从第一道题讲起,然后顺序讲完便大功告成了,但韦老师并没有这样做她,她一开始就讲评阅读题和习作题,然后再讲学生丢分较多的基础题。这让我清楚的认识到学生的注意力是短暂的,应抓住重点来进行教学,一份试卷大部分学生对基础题掌握得较好,而阅读题和习作题就不尽人意了。因此,要想把教育教学工作做好我们只有不断的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三、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育学》告诉我们:强烈的阅读欲望和兴趣,能调动学生的内在潜力,促进阅读效率的提高。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学习时就会全神贯注,积极思考。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时要很好地创设某种教学情景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积极地、主动地,怀着探索的心理状态投入到语文阅读的学习活动中去,达到启迪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如《永生的眼睛》一文,文章启示我们:以自己的爱心给他人带来幸福,生命才更有意义。学习这篇课文,主要一点是要培养学生做一个有爱心的人。但面对这群物质生活较优裕的孩子,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他们可能不大会去爱别人。于是,课前我先让同学们轮流用红领巾把眼睛蒙上然后让他们在教室里取东西,完后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此时你最想要的是什么?如果你遇到了这样的盲人你会怎么做呢?这样,以此切入课文,学生学习的兴趣加强了,而且班级也形成一种很融洽的气氛。2、联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是一句英国谚语,说的是一千个读者眼里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阅读教学中,想象思维是经常用到的思维方式之一,想象能力也是语文能力的重要内涵。学生的阅读过程,实际上是学生通过作者的语言再创造一个新形象的过程,这个过程的推进离不开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学生的想象力一丰富,对作品的阅读理解也丰富。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善于采用多种方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比如人物形象的再塑造,故事情节的续写等方式去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丰富学生的想象力,锻炼学生的想象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例如:在教学《狼牙山五壮士》一文时,课文上完了我没有直接告诉学生五位壮士有的并没有死而是让学生对课文进行续写。有的学生写到好人有好报,五位壮士跳崖后他们并没有摔死他们有的被挂在了树上,有的掉进了河里,鬼子走后群众把他们救了伤好后他们继续投入了解放战斗。这是多么富于合理的想象。3、运用网络资源,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运用多媒体网络课件可以使我们的学习资源更加丰富、充实。因此,教师常可利用网络进行课堂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现行教材中,许多教材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距比较远,造成学生对课文内容难以理解,这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产生了一定的阻碍。因此,教师可在不同的教学环节中合理地使用网络资源辅助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例如在教学《圆明园的毁灭》一文时,利用网络课件进行教学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在优美的音乐旋律伴随下,让学生尽情欣赏了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欣赏完,让学生自由描述自己的所见、所感。之后,又让学生观看被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而毁灭的圆明园景象,前后的鲜明对比,在学生心中产生了巨大的震撼,激发了同学们不忘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4、引导求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一般按常规思维去处理事情,解决问题。但有的事情和问题按常规思维却解决不了,在这种情况下,就得大胆求异,突破思维定势,从事情或问题的反面(逆向)去想,以取得成效。这就是求异思维或叫逆向思维。求异思维是创造型人才必须具备的思维品质。例如在教学《司马光砸缸》这一课中,我们知道司马光是绝顶的聪明。他的绝顶聪明就在于不按常规去想,而是从反面设想,使水离人,砸缸放水,救了落水的小孩。司马光之所以能在紧急关头用砸缸的法救出落水儿童,正是因为他的思维有异于普通人,也是他的创造性潜能得到了较好发挥的体现。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我让学生认真地去阅读课文并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学生说课文讲的是司马光用石头砸破缸救出掉在水缸里的小朋友的一件事。接着我又问学生:司马光是用石头砸破了缸救出了人,那么除了司马光这种法,你们还有什么其他的方法救那个小朋友吗?这个问题一出,同学们会通过思考得出各种不同的想法,从而开发了他们的潜在能力。应该说,每个人身上都有创造性潜能,一个人的创造性无法展现的原因,不是因为没有这种潜能,而是因为受到外部条件或内部因素的限制,没有得到相应的培养和开发所致。因此,我们要启发求异,训练学生的求异性思维。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5、鼓励质疑,激发学生的创造兴趣。世界上许多发明创造都源于疑问。因此,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去自主质疑,发现问题,大胆发问。教师不要怕节外生枝影响教学过程。学生提出的问题即使是错的,我们也要肯定他爱动脑筋,并且耐心地予以启发和指导。学生提出的问题是对的,要及时给予表扬和肯定,特别是对一些有开拓性的、价值较高的问题,更要积极引导学生去解决疑难获取知识。当然,解决疑难要把学生独立思考、学生协作讨论、教师适时点拨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后解决问题,使其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发展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例如,在教学《狼和小羊》一课时,当我们都沉浸在绘声绘色地分角色朗读时,突然,有个学生问:老师,狼那么凶残,想吃小羊易如反掌,为什么还要找借口呢?这时,其余学生也纷纷附和着:是啊是啊,狼吃小羊扑上去就得了,为什么还要找三个理由呢?于是,我竖起大拇指,先夸奖了那个孩子一番:你提出的问题很有价值,连老师也没想到,你真是个会思考的孩子!然后就组织全班学生分组讨论。随后的发言更是让我感受到他们身上的无穷潜力。热情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可以开拓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导,把学生引入问题的天地,让他们各抒己见,这样就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教学的效益。总之,小学语文阅读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有利于学生充分的表现自我,展示自己的才华,而且有利于学生创造精神的形成,因此小学语文阅读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教育教学不可忽视的重要培养目标之一。特别是创新教育更是一个崭新的课题。语文教学需要创新教育为它注入活力,让它向更加有效、健康、文明的方向发展。

❺ 为什么小学语文课程应该重视写字

小学语文应重视写字课的指导

汉字是中华文化的根,是先民伟大创造和发明,是智慧的结晶。对中华民族的统一做出了历史性的巨大贡献。文字是记录信息的符号,每一个字里面有很多的信息,所以在中国文化的历史长河中,书法艺术成为极为璀璨的明珠。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学校千方百计地挖掘汉字“人文”内涵,引导学生有机地渗透到祖国优秀文化的学习中去,崇尚正直向上的人格精神,真正把书写技能教学、汉字文化教育和品德素质教育融为一体。
今年8月,教育部颁发《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文件,在全国上下掀起了一股“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教育浪潮。文件对开设书法课和开展书法教学作了具体而明确的要求,对广大中小学校的书法教育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那么如何让学生快速高效的学好书法呢?须先临学古代著名碑帖,掌握法度,打好基础,这点大概已没有什么争议了。但是,如今的学生在校学习任务繁重,时间紧迫,传统的书法教学模式,学生家长根本无法接受。所以,尽可能地把学生学习书法的时间缩短,尽早地掌握汉字的书写方法,乃是广大书法教师所要探索的问题。桂林市“三位一体”书法教育教学研究中心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与研究,总结出一套既能让学生尽快地打下坚实而博大的书写基础,又能提高学生学书即临摹效率的科学方法。
“三位一体”书法教学法是集德育素质教育、书法文化和汉字书写方法融为一体,特别注重将德育品行、书法文化渗透在书法教学全过程,让学生自觉地接受艺术的感染、陶冶、锻炼,实现艺术教育的效应。众所周知,我国的教育推行的是素质教育,倡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德育作为五育之首,她蕴含于各科的教学之中,写字的教学亦不例外,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书写知识和技能传授的同时,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德育教育。注重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以及情操的陶冶和品德的培养,做到书可载艺更要载道,强调笔正需心正,达到书法与德育、书艺与人品高度和谐统一。“三位一体”书法教学法亦注重在教学中渗透书法文化的教育。通过教学,让学生自觉自由地接受艺术的熏陶,陶冶情操,实现艺术教育效应。使学生在关照中领悟,在应对中操作,在反映中创造。无论是意念的还是动作的,不能一味静观,而要“游于艺”,真正体会出“无色而具画图的灿烂,无声而有音乐的和谐”的意义。“三位一体”书法教学在注重把德育和书法文化渗透并融于书法教学的同时,更注重教给学生写字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快速高效地懂得怎样临写不同的贴和写好每一个汉字的方法。
一般书法教学主要是教学生摹帖、看帖、临帖,再摩贴、再看贴和再临帖,这种传统的书法教学法虽然亦可让学生写好字,但学习过程漫长,学生书写水平进展慢,很多学生因时间紧,学校课程学习任务重而中途放弃学习书法,而“三位一体”书法教学法恰恰与之相反。
“三位一体”教学法中,不仅重视德育的教育,更强调了要把书法文化和汉字书写方法融为一体的教学。用理论的高度来指导实践,是“三位一体”书法教学中的一贯主张。使书写特色教育走出了“千人一面,万人一腔”的误区,收到了可喜的教学效果。
一、科学的教学方法。
1、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为切入点,唤起学生喜爱书写的积极性。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民族文化最本质、最深刻的体现。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离不开对民族历史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与把握,离不开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的树立与增强。而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重在加强教育。在书法教学时,我们非常重视引导学生初步了解汉字的历史和文化价值,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激情,让学生认识“书法是中国艺术的最高代表”(丰子恺);“中国一切的艺术是中国书法的延伸”(美国福开森);“中国文化的核心是哲学,书法是中国文化核心之核心”(熊秉明);“世人公认,中国书法是最高艺术,就是因为它能显出惊人的奇迹。无色而具有图画之灿烂,无声而具有音乐之和谐,引人欣赏,心畅神怡”(沈尹默)。正如著名书法家刘炳森所说:写字的意义超过写字本身,完全可以上升到对民族文化的感情、认知上去。通过老师富有激情的讲解,同学们懂得了不少学习书法的意义,从中体会到了古人创艺的艰辛,坚定了持之以恒学习书法的决心。同学们在临写和欣赏古人的书法艺术中陶冶了情操,在潜移默化的情感体验中,唤起学生的爱国热情,渴望学好中国汉字的意识油然而生。
2、老师形象生动地讲解、准确地示范,使学生快速高效地掌握汉字的书写方法。
“三位一体”书法教学法是一套别具一格的教学方法,为了让学生更准确更高效地掌握汉字的书写规律,有时我们会放弃“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而是让学生先观察范字,然后再把字写在黑板上。等学生写完后,老师再点评范写,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教学“令”字,讲撇捺笔画的对称伸展时,我则比喻为翱翔的雄鹰,“翅膀张得开,才能飞起来”。教学“吏”字,在强调“吏”字的竖撇应向上伸展,这样才挺拔俊俏,犹如亭亭玉立之少女,也象帅气英俊之少年。反之,“ ”这样写,就如同缩头缩脑的武大郎了。随后,老师便在学生所写的字的旁边熟练的范写,这样一对比,学生很快就可掌握这些字的写法。可见,恰当的比喻,生动形象的语言是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一剂良药。
在教学中,我们注意借助“延长线”将汉字的书写要领直观、立体地解剖教学。把抽象的描述直观的展示给学生看,让初学者在短时间内迅速掌握写一手漂亮字的方法。对基本笔画的书写,还特别强调了笔画的起、行、收要呼应流畅;讲究笔画方向的变化,切忌笔画方向雷同;书写速度快慢及其力度变化等要领。
书写技法形象生动地讲解和准确的范写对学生正确的掌握运笔、结构尤为重要。这样能让汉字复杂的运笔过程明了化、简单化,使学生快速高效地掌握汉字的书写方法。

二、“三位一体”书法教学加强与提升的新思考。
客观地说,当今的书法教育尤其是中小学书法教育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与其它学科教育的突飞猛进相比,书法教育的发展只能是望其颈背。时到今日,一切都在突飞猛进、日新月异。而我们的书法教学,绝大部分老师基本上还停留在十几个世纪以前“十年磨一剑,公到自然成”的传统教学模式,“三位一体”书法教学法特别就很多人对书法望而生畏的问题作出了新的思考,以期待为挣脱这个惯性怪圈尽些绵薄之力。
汉字写出来要它匀称美观,有两大要素:一是笔画要劲挺好看,二是它们在字中的位置要适当——这就是常说的“笔法”和“结构”。那么,在教学中,这两大要素哪一个更重要、更核心?“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用工”。传统书法教学,都把“笔法”奉为至尊。可是,再优美的笔画,只有附着在合理的“结构”上才能“锦上添花”。假如结构先已东倒西歪,就是用了王羲之、颜真卿的笔法,这字也无法组合成漂亮的造型。所以,重视结构,“先正房架再聚砖瓦”,才是科学合理的。
我认为、掌握“结构”,才是写好字的核心。所以,“三位一体”书法教学法下一步研究的方向,将是帮助学生如何准确找出定点字形中的重点笔画,运用辅助线把握汉字的重心平衡,根据不同的汉字写出不同的结构特点;借助多媒体直观形象地教学,打破认为学习书法枯燥乏味、耗时难学的陈旧观念上下功夫。
少儿书法教学是一项繁重复杂的工作,其意义十分深远,尤其在书法创作水平和书法欣赏水平存在较大差异的今天,书法教学更显示它的重要性的迫切性,它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以将书法教学提到一个重要的位置,使书法艺术焕发新的光彩,真正起到弘扬民族文化之目的。

❻ 反思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有哪些

教学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它一方面是对自己在教学中的正确行为予以肯定,不断地积累经验;另一方面又是自己同自己“过不去”挑自己的刺,找出在教学实践中与教学新理念不相吻合的甚至和教学新理念相违背的做法,进行自我批评,并且予以改正,不断的完善自己的教学行为,使自己以后的教学行为更加完美。
教学反思大致分为如下三类。
(1)教学前反思。教师在课前思考如何组织教材以呈现给学生,课堂中应重视的内容等。
(2)教学中的反思。教师面对课堂上突发的问题,思考如何应对使得事先设计的课程能如期完成。
(3)教学后的思考。在一堂课或一个阶段的课上完后,对自己已经上过的课的情况进行回顾和评价。如:思考本节课原先预定的目标是否达成,如何改善原先的教法,如何进行下次教学的准备等。
教学反思的特征
(1)自觉性。是教师个人思想需要,是不断改进和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的需要。
(2)个性化。每个认得阅历、知识和对问题的看法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反思结果。
(3)超越型。敢于怀疑自己、善于突破自己,反思让自己不断迈向高一层次。
教学反思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学反思的形式层面
1、格式比较单一,有模式化的倾向。
众多的中小学教师写出的教学反思案例其格式基本上如出一辙,有教师将其总结概括为“先写不足之处,然后写获得启示,最后写怎样运用”,不少教师的教学反思有疲于应付之嫌:有的就一两句话、两三行了事,极为简单,无反思之形;有的洋洋洒洒近千字,但都在总结课堂教学流程,更无反思之神。 2、为应付检查,流于形式。
在中小学教学实践中还存在这样的倾向:即不少教师把写教学反思看作是一种额外的负担,是浪费时间,往往为了应付学校领导检查才勉强胡乱应付完成。这样,教学反思的撰写就成了为反思而反思,流于形式,浮于表面,教学反思的实际价值根本没有得到切实的体现。诚然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 (二)教学反思的内容层面 1、全面而不深刻。
通过查阅众多的反思案例,不难发现,比较成形的教学反思一般都在内容方面较为全面,大都从成功之处、不足之处、今后改进等角度进行论述,可以说是面面俱到,但多为蜻蜓点水,一代而过,虽然全面但缺乏深刻性,给人的感觉很是空泛,似乎大家谈的几乎大同小异,没什么区别。 2、零散而不系统。
目前,教学反思在内容方面或多或少还存在着反思的问题比较分散,零碎,没有形成合力,不连贯,缺乏系统性等现象。一些老师常常是这次反思某一问题,下次反思就又换成了另一问题,有东一鳞西一爪的感觉,结果是每个问题都泛泛而谈,缺乏深度和对问题的较为连贯的、成体系的深入思考和认识。因此,反思的效果并不很明显,对教师教学行为的改进也微乎其微,进而也致使不少教师对这一方法的实
效性产生了怀疑,而这反过来也严重影响了教师进行教学反思的积极性和热情,形成了恶性循环。 重教师而轻学生。
当前教学反思案例所表现出的一种鲜明倾向是:反思的着眼点多集中在教学的内容、教学的方式方法、教学的组织形式、教学的效果等“教师怎么样教”这一层面,对“学生的学”进行反思的并不多见,而这种做法是很有局限性的。毕竟,教师的教最终应以学生的学习发展为宗旨和归宿,忽视对学生的分析和思考也就放逐了反思的意义和价值。而且教学作为一种动态的活动过程,其实质是以课程为中介,教师和学生相互作用或交往的共同发展的过程,在其中“教”与“学”本身是统一的,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有机的整体。

❼ 目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主要存在哪些问题

教师像‘实话实说’的主持人了”,“ 学生学得主动了,变得大胆了”,“ 学生的学习方式开始转变了”,“ 学生‘动’起来了,语文课堂活起来了” ……新课程语文课堂教学好评如潮,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课改实施以来,语文课堂教学的确存在一些值得我们注意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堂成了舞台而不是平台
当前的小学语文课堂正在改变过去那种封闭、死板的状况,日益走向开放,日益充满活力。但也应当看到,许多语文课堂不再是书声朗朗,课后学生对生字词依然陌生,课文主题一知半解。课堂上,说学逗唱、琴棋书画群英荟萃,就像是文艺汇演的舞台,并不再是师生学习交流的平台。
1、双基倍受冷落。在新课程教学中,因为课标提出了对人文精神的培养,教材在课前的“预习提示”和课后的“研讨与练习”均将知识性内容作了弱化处理,有些教师便在教学中便不大重视文本的解读和基本知识的理解、掌握,不注重语文基本能力的培养,对课文内容匆匆带过,字词难点都没理解清楚,就跨过课文做了许多迁移和发挥,做些思想教育与精神培养的工作,好像教学中涉及“双基”就不是在搞新课程,仅把目光聚焦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光环上,将“知识与能力”束之高阁。
2、课堂无限开放。一些教师没有真正领会《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这一理念,片面追求跨学科的学习,片面追求愉快教学,片面追求活跃的教学气氛,从而导致初中语文教学中出现了非语文活动过多的现象。例如,有的教师在语文课堂上热衷于游戏、表演,有的教师在语文课堂上热衷于实验、操作,有的教师热衷于让学生叠纸、绘画、唱歌,等等。这些活动使小学语文教学表面上看起来热热闹闹,但由于有很多活动游离于理解和运用语文之外,加之耗时多,实际上使小学语文教学陷入了一种新的少、慢、差、费的境地,语文学科基本特点丧失,语文课程根本目标迷失,语文课成了大杂烩。
(二)教师成了主席而不是首席
根据新课程理念理解,教师应该是教学中的首席,但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由于部分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理解的偏差,践行的机械,导致了一些课堂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看似平等,实质上却流淌着不和谐的音符。教师俨然以主席的身份出现在课堂。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
1、启发无处不在。由于课堂中问题设计太多太碎,一个套一个,学生马不停蹄跟随;表面看,教师尊重学生,学生围绕着教师的问题在不停地思考,但这种缺乏系统性和弹性的发问,极易将学生引向单向思维的死胡同,长期以往,学生学会的是迎合教师的意图,而缺失自我富有个性的解读。
2、学生不由自主。如今的课堂流行一些这样的语言:“你喜欢读哪一段就读哪一段!”,“你喜欢怎样读就怎样读!”,“你想和谁交流就和谁交流!”……由于不得精髓,不分场合机械追“新”,加之引导功力不够,不和谐的现象接踵而至:不少学生读最简单的一段,唱读、乱读,胡乱交流……此时,教师要不要收回成命,实施干预?退一步,学生奉命而动,但因能力所困,选择没有深度,游离于文本重点之外,又该怎么办?课堂上看到的更多的是——真主意,假商量!表面“自主”之后依然是“专制”,是“注入式”!
(三)学生成了上帝而不是主体
教师是“主席”是课堂的一个极端,而“学生是上帝”使得课堂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一堂课,教师按照自己的设计,让学生做上帝,就若干问题去读读念念,说说讲讲,纷纷攘攘,畅所欲言;而教师则只作为点名者、赞赏者,于是,在“把学生失去的课堂交还给学生”的绝妙好辞中,把课堂于“一言堂”一下子变为“大放羊”。主要表现在:
1、个性至上。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小学生的生活阅历比不上教师广大,生活体验比不上教师丰富,人生感悟比不上教师深刻……文本解读的多元化,对学生来说是“言者无罪”。但不少教师曲解了“个性化”和“独特感受”,对学生非理性的解读,不置可否,不及时纠偏,更有甚者视之为创新!对脱离文本主旨,对游离文本语境天马行空式的“独特体验”置之不理。
2、赏识“泛滥”。随着新课程理念的学习和渗透,为了保护学生自尊心,唤发他们的心理自信,赏识评价在课堂上得到越来越多教师的认同。然而在“赏识”评价的幌子下,奉命式表扬不绝于耳,绝对化高帽随便派发,赏识评价一统天下。教师否定了学生间的差异,漠视了学生表现的智慧成分,忽视了学生回答的个性化内涵,不同的答案贴上了相同的评价标签。教师好像既怕得罪了这个神仙又怕得罪了那个菩萨,本应是引导者、组织者、首席的教师完全成了一位陪客。
(四)合作成了说法而不是做法
部分教师片面把“小组合作学习”视为 “金字招牌”,仿佛课堂上不用“小组合作学习”就不是新课堂了!不管什么教学内容,不问哪个年级,都要安排小组合作讨论。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时机和过程缺乏应有的整体把握。有的学生还没有进入合作状态,就被要求交流成果。其结果只能是学习合而不作,各自为战,用个人意见替代小组观念。有的没有明确的分工,各自为政,不知道如何合作,只能随性乱说一气。有的小权威一言九鼎,学困生只能依赖盲从。还有的争执吵闹不休,沟通合作无从谈起……
(五)课件成了主角而不是配角
课件可以生动、形象的描述各种教学问题,增加课堂教学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宽学生的知识视野,但它毕竟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近年来,它却因为部分教师的不当适用由配角的身份摇身变成了课堂中的主角,主要表现为:信息超量,学生只能在五彩缤纷的信息包围之中“如痴如醉”;整个课件都是已有的问题和“标准答案”,学生只能在课件的框架内戴着镣铐跳舞;大量的动画和音响,学生“乐不思课”,冲淡了对学习重点、难点的关注。
(六)重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全面发展
学生的全面发展固然要以知识的掌握为基础,但知识的掌握并不能代替对学生全面发展的关注。一些教师在学生掌握知识方面虽然取得了偶然的成功,而在学生的全面发展上取得的成效是很低的,主要原因是:
现在的课堂教学忽视了语文具有人文性和工具性两重性,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教学中重工具而轻人文。如:着重讲字的笔画、结构和词义,段意等,而忽视其运用。考试中出现了字的笔顺,而且要学生不能写错顺序,而且常考的字中有些笔顺本身也有争议。这主要表现在对分数的追求上,只要学生能取得高分,不管这种教法是否符合教学规律,是否符合学生身心发展,都是好教法,都是值得推广的。比如单调刻板的条文背诵这一方法得到了多少人的推崇,有多少学生正在重点背诵“标准答案”,原因就是考试考条文,学生背是背会了,但却不能真正掌握它,一考完,就差不多都“还给老师了”。
(七)教学方法落后僵化
一是教案为主宰教学:课堂教学是按计划进行的,每节课无一例外地必须按照教案完成规定的教学进度(课时任务),本无可厚非,但如果决不能越教案一步,不管学生是否知道了、掌握了、提高了,赶着学生往指定的步骤走,把教案完成了,教学目的也就算达到,那就大错特错了。这一点在青年教师中表现得比较突出奇制胜。这实际上是一种封闭性的教学,使课堂教学变得机械,缺乏生气和乐趣。
二是以统一为标准的一致性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习惯于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的学生,强调以中间状态的学生作为授课的标准,这就导致超过一般水平的学生感到太简单,缺乏挑战性而出现心理抑制,分散注意力;而发展状况低于一般水平的学生,因跟不上节奏而十分吃力,产生失败和无助感。这种状况的存在,难以实现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的目标。而在现在有不少课堂教学出现这样的现象:教师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而主体作用发挥得好的学生恰恰是接受能力较快,学习成绩较好的同学,他们往往能提出一些比较新鲜的见解和主张,教师却误以为自己引导得法,就跟着这些“主体作用”发挥得好的学生“走”,而中等生和相对比较差的学生则丧失了“发挥”的机会。这种现象在公开课中比较常见,违背了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从而限制了大多数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针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就要在课堂教学中做到以下几点:
(一)让平等交往成为师生关系的主线
课堂是教学的主要场所,教学任务主要在课堂完成。在这个师生交往的平台上,学生不仅仅需要教师的微笑和赏识,需要教师有的放矢的评价,更需要教师营造一个相对平等的竞争氛围,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精神层面深层次的平等。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处理好以下关系:
1、处理好学生自主与教师主导的关系。我们反对过去教师在教学中带强迫性地要求学生接受结论的做法,也反对现在过分地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而弱化教师主导性的现象。教学中,教师是组织者和引导者,如果说教师在教学中按照设计的问题和步骤让学生去完成,是履行了组织者角色的职责的话,那么,教师在教学中凭借自己深厚的语文素养,对文本的独特体验、感悟、把握和可能高于学生的深刻见解而对学生正确导向,开启思维,适时示范,精要点评,高效对话,就是履行了引导者角色的职责。试想,如果把课堂交给学生,课堂就任由学生决定一切,一盘散沙、放任自流也不用教师组织和引导的话,那还要教师干什么?学校也许都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2、处理好张扬个性与价值引导的关系。追求“个性化”阅读,让学生有“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这是对的。问题是语文教师要有灵心慧眼在独特体验和价值取向之间找到支点!必须清楚,新课标中要求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是建立在“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的基础上的。否则,我们的教育将在失重与倒错中制造隐患。语文教育的根砥就在于提契生命的韵味,陶熔人文情怀,蕴涵精神意韵……文与心一体,书与人俱化。
3、处理好赏识评价与是非分辨的关系。赏识评价的方向是对的,但教育不能没有批评和惩罚。在课堂中我们要根据思维的层次,分层赏识,同时也要正视问题,艺术地实事求是地指出不足。给学生明确的“是非准则”,让他们的思维都集中到课堂教学中来。因而,在课堂上科学的做法是,弄清学生的思维轨迹,当学生的观点正确独到时,就理直气壮地给予表扬、肯定,放大“亮点”;当学生的见解不够完整时,就应该不厌其烦地进行点击,培植“生成点”;当学生的认识出现偏颇时,就该直言不讳地加以引导,纠正“错误点”,从而让学生在平等课堂上有个性地发展。
(二)让自主合作成为学习方式的主流
目前我们所遇到的问题并不是教师没有给学生自主合作的机会与时间,而是教师在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时缺乏相应的方法指导,使得合作学习流于形式。因此,教学生合作学习的方法,成为当务之急。教师要倡导的是在自学、自悟基础上的各种形式的合作学习,通过学生互相启发、共同探究,不仅有所发现、学有所得,而且可以培养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只有在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才能使他们互相取长补短,变得知识更加丰富,能力更加全面。教师要精心组织学习活动。一是要组织好自学,核心是使每个学生都能独立思考;二是要组织好合作学习,既做到在互动中把学习引向深入,又做到因材施教,加强个别辅导;三是要组织好全班交流,在交流中加强引导、调控,以全面实现教学目标。总之,教师要通过有效的学习活动,通过师与生、生与生的交流,使学生不断进行自我组织、自我建构,在这种组织、建构中,逐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让文本解读成为语文教学的主题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体验品味。要做到这些,必须解决好以下问题:
1、解决好人文精神与落实双基的问题。新课程语文教学注重人文性,但也不能忽视其工具性的一面,应当使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水乳交融,而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从教学目的上看,如果一个学生连字音都要读错,又经常出现错别字、病句连篇,那么即使他文学感悟力再强,也是难以表达出来的。我们不能以牺牲学生的综合语文能力为代价,来换取语文课堂的热热闹闹。要使学生在学习语文基础知识、形成语文基本能力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并获得这门学科的正确的价值观。
2、解决好拓展创新与解读课文的问题。课程标准要求强化学生阅读,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如果学生对文本没有充分研读,那么拓展和创新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要倡导学生与文本、学生与教师、学生与不同文化的对话。尤其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要重视朗读,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品味、揣摩语言,从而有所感悟,这是拓展和创新的基础。要让学生在充分研读课文的基础上理解和积累语言,逐步学会欣赏,防止把理解与欣赏变成支离破碎的作品分析和文学知识传授,也要防止脱离文本的架空分析与拓展,提倡学生在读书思考的基础上,发表独立见解,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学会思考,学会读书。
3、解决好媒体运用与以课为本的问题。课件是课堂“要”件。但这个“要”并不是指的主要、必要,而是重要。我们不能否认课件在课堂的某些环节与知识点上的重要作用,但并不是所有的课堂都需要它,课堂的所有环节都离不开它。我们始终要明白课件是为教学服务的这一点,如果它起不到服务的作用,就是画蛇添足,就是喧宾夺主,我们的运用就是失败的。因此,课件制作者制作前要树立现代化的教育思想,以课为本;制作时,要着眼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超越传统媒体的局限,变抽象为形象,化繁为简,更好地帮助学生突破重点难点,而不是将精力放在流光溢彩的图片、活泼生动的动画上。这样制作后才没有或少有遗憾,课件才能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繁华过尽见真淳。

❽ 语文教学该重视什么

重视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
具体说,
1 教会预习。提前给学生预习的内容、预习的步骤、预习的时间、预习所达到的目标。
2 教会学生合作
3 教会学生拓展

❾ 小学语文教学中最关键的三个环节是什么

我认为要教好小学语文课程,有很多值得注意的问题,但课前预习、讲课方法、作业设计这三个环节尤为重要。抓好这三个环节,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提高课前预习的效率课前预习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有效的课前预习有利于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情况,加强讲授的针对性,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二、改进教师的讲课方法。课堂教学是师生信息双向交流的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就是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方法上要摒弃枯燥乏味,平铺直叙的做法,把陈述式教学变为问题式、启发式、趣味式教学。即在抓住教材疑点、难点和重点的前提下,积极引导学生去提问、去思考、去琢磨。要鼓励学生的质疑性和异想性,引导学生积极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和回答问题。要用富有感染力、能调动学生情趣的激情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作业设计要体现艺术性。教师在作业布置上要体现艺术性,做到少而精,避免多而繁。要在作业设计的灵活性、综合性、阶段性、趣味性和激发性上多研究、多思考。具体操作上不能老是叫学生读几遍和抄几遍字、词、句,而应根据各自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不能老是让学生三番五次地抄做过的作业和课文,而应根据小学生心理和生理特点设计一些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探索新知欲望的作业,让学生爱做作业,不把做作业看成是一种枯燥乏味的负担。

阅读全文

与小学语文课堂中重视什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浏览:59
变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660
2011台州中考语文 浏览:250
识字一的教案 浏览:85
语文作业本凡卡答案 浏览:619
300书信作文大全 浏览:227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补充成语ppt 浏览:891
爱的方式作文开头结尾 浏览:694
端午节的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70
3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答案 浏览:265
高考语文与小学的联系 浏览:965
2015北京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979
双分点地步法教学 浏览:714
小学二年级作文辅导课 浏览:693
关于成功条件的作文素材 浏览:848
建军节作文的结尾 浏览:88
五年级下册语文mp3在线收听 浏览:696
ie教案6 浏览:907
三年级语文培优补差计划 浏览:679
二胡独奏一枝花教学 浏览: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