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听了,感谢不尽。那僧便念咒书符,大展幻术,将一
块大石登时变成一块鲜明莹洁的美玉,且又缩成扇坠大小的可
佩可拿。那僧托于掌上,笑道:“形体倒也是个宝物了!还只
没有实在的好处,须得再镌上数字,使人一见便知是奇物方妙
。然后携你到那昌明隆盛之邦,诗礼簪缨之族,花柳繁华地,
温柔富贵乡去安身乐业。”石头听了,喜不能禁,乃问:“不
知赐了弟子那几件奇处,又不知携了弟子到何地方?望乞明示
,使弟子不惑。”那僧笑道:“你且莫问,日后自然明白的说
着,便袖了这石,同那道人飘然而去,竟不知投奔何方何舍。
后来,又不知过了几世几劫,因有个空空道人访道求仙,忽从
这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经过,忽见一大块石上字迹分明,编
述历历。空空道人乃从头一看,原来就是无材补天,幻形入世
蒙茫茫大士渺渺真人携入红尘,历尽离合悲欢炎凉世态的一段
此系身前身后事,倩谁记去作奇传?诗后便是此石坠落之乡投
胎之处,亲自经历的一段陈迹故事。其中家庭闺阁琐事,以及
闲情诗词倒还全备,或可适趣解闷,然朝代年纪、地舆邦国反
空空道人遂向石头说道:“石兄,你这一段故事,据你自己说
有些趣味,故编写在此,意欲问世传奇。据我看来,第一件,
无朝代年纪可考;第二件,并无大贤大忠理朝廷治风俗的善政
,其中只不过几个异样女子,或情或痴,或小才微善,亦无班
姑蔡女之德能。我纵抄去,恐世人不爱看呢。”石头笑答道:
“我师何太痴耶!若云无朝代可考,今我师竟假借汉唐等年纪
添缀,又有何难?但我想,历来野史,皆蹈一辙,莫如我这不
此套者,反倒新奇别致,不过只取其事体情理罢了,又何必拘
拘于朝代年纪哉!再者,市井俗人喜看理治之书者甚少,爱适
趣闲文者特多。历来野史,或讪谤君相,或贬人妻女,奸淫凶
恶,不可胜数。更有一种风月笔墨,其淫秽污臭,屠毒笔墨,
坏人子弟,又不可胜数。至若佳人才子等书,则又千部共出一
套,且其中终不能不涉于淫滥,以致满纸潘安、子建、西子
君、不过作者要写出自己的那两首情诗艳赋来,故假拟出男女
二人名姓,又必旁出一小人其间拨乱,亦如剧中之小丑然。且
鬟婢开口即者也之乎,非文即理。故逐一看去,悉皆自相矛盾
,大不近情理之话,竟不如我半世亲睹亲闻的这几个女子,虽
不敢说强似前代书中所有之人,但事迹原委,亦可以消愁破闷
;也有几首歪诗熟话,可以喷饭供酒。至若离合悲欢,兴衰际
遇,则又追踪蹑迹,不敢稍加穿凿,徒为供人之目而反失其真
传者。今之人,贫者日为衣食所累,富者又怀不足之心,纵然
一时稍闲,又有贪淫恋色,好货寻愁之事,那里去有工夫看那
理治之书?所以我这一段故事,也不愿世人称奇道妙,也不定
要世人喜悦检读,只愿他们当那醉淫饱卧之时,或避事去愁之
际,把此一玩,岂不省了些寿命筋力?就比那谋虚逐妄,却也
省了口舌是非之害,腿脚奔忙之苦。再者,亦令世人换新眼目
不比那些胡牵乱扯,忽离忽遇,满纸才人淑女、子建文君红娘
空空道人听如此说,思忖半晌,将《石头记》再检阅一遍,因
见上面虽有些指奸责佞贬恶诛邪之语,亦非伤时骂世之旨;及
至君仁臣良父慈子孝,凡伦常所关之处,皆是称功颂德,眷眷
无穷,实非别书之可比。虽其中大旨谈情,亦不过实录其事,
又非假拟妄称,一味淫邀艳约、私订偷盟之可比。因毫不干涉
时世,方从头至尾抄录回来,问世传奇。从此空空道人因空见
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遂易名为情僧,改《石
头记》为《情僧录》。东鲁孔梅溪则题曰《风月宝鉴》。后因
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
当日地陷东南,这东南一隅有处曰姑苏,有城曰阊门者,最是
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这阊门外有个十里街,街内有个
仁清巷,巷内有个古庙,因地方窄狭,人皆呼作葫芦庙。庙旁
住着一家乡宦,姓甄,名费,字士隐。嫡妻封氏,情性贤淑,
深明礼义。家中虽不甚富贵,然本地便也推他为望族了。因这
B. 浅谈如何培养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反思能力
小学 语文教师如何进行教学反思
小学语文教师如何进行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批判地考察自我的主体行为表现及其行为依据,或给予肯定、支持与强化,或给予否定、思索与修正,今天,朴新小编给大家带来有效的语文教学方法?
1.教学理念的反思
首先,教师要敢于对原有的教学理念进行质疑,挖掘隐藏在教学行为背后的理念方面的种种问题,如,“我以这样的理论为指导的教学是有效的吗?”“我从中学会什么?”等,其次,教师要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指导自己的教学活动,教师要认真分析自己的教学行为是否贯穿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学理念是否内化为教学行为,克服就操作论操作的错误做法,再次,教师要以开放的姿态接纳新思想,积极学习和研究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并通过不断实践,思考和构建新的教学理念,克服教学工作的盲目性,提高教学创新能力,
2.教学行为的反思
教师应以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为基础,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理性思考,不仅要对教学观念、动机水平、情绪状态等心理因素进行反思,还要从教学方法、教学材料、教学传媒等方面去思考、质疑或评价自己教学的有效性,并自觉地根据反思的结果校正自己教学中的不良行为,反思可从以下三方面进行:一是对课堂教学行为作出技术分析,如教学中教师控制学生参与课堂的程度、师生关系的处理是否符合主体性原则等;二是对课堂教学中采取的教学策略进行思考,小结精彩片段,思考失败之处,如“教学中是否出现令自己惊喜的亮点环节,这个亮点环节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哪些方面还做得不好,可以怎样改进?”等;三是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是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不同的发展等,
3.教学效果的反思
“课堂教学是一门缺憾的艺术”,再成功的教学也有缺憾之处,而科学、有效的反思可以帮助俺们减少缺憾,因此,教师课后要对自己的教学成败和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反思,小结成功的经验,分析失败的原因,寻找解决的法子,如“这堂课是否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这堂课的教学设计与实际教学行为有哪些差距?该如何处理这些差距?”等,同时,教师要学会用缺憾的眼光看成功的结果,用辩证的眼光看失误的问题,这样,通过“由教反思到学、由学反思到教、由成功反思到失误、由失误反思到发展、由现象反思到本质”的多次循环,教师的教学实践会更加合理,更加优化,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2
语文教学反思的内容
1.反思教学理念。新课改后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其中包括价值观、情感态度、知识和技能。从长远发展来看,艾宾浩斯记忆曲线表明其中知识是最容易遗忘的,“授人鱼不如授人渔”,只有让学生充分掌握如何获取知识的技能,才能在以后通过其他各种渠道来复习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遗忘的知识,并靠自己汲取全新的知识。所以,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该把价值观、情感态度和技能有意识的逐渐融入到对于知识的讲授中,加深学生的印象,让记忆更加深刻,也让教学过程不再呆板枯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语文教师只有通过对教学课程不断反思,及时发现问题,积极解决问题,才能不断优化教学模式。
2.反思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十分重要。教师和学生之间相互沟通交流,理解信任,互相学习,才是完整的优秀的教学,并且营造出和谐上进的语文教学氛围,更能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基于沟通对教师产生良好的信任,积极投入到教学中来,学生的优秀才能得以挖掘和展示,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成就感,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促进学生向多元化发展。
3.反思学习方式。因为一个班级的学生数量大,少则十几个学生,多则几十个学生。学生的知识水平也不尽相同,良莠不齐。在课后进行教学反思时,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不同表现对每个学生给予正确的客观的评价,然后按照学生不同的学习程度或各自的个性特长制定不同阶段的阶梯式的教学模式,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的才能都能展示出来,学生间相互竞争比赛,共同进步。例如,教师可以设置问题时有意识的或有针对性的选择某个同学来回答,且这个问题适合这个同学的知识能力水平。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全面发展。
3
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狠抓课本,确定目标,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新课程提倡利用与开发教学资源,实际上比较重要的教学资源是语文教科书。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根本途径是教师要先钻研、吃透文本,狠抓文本,明确教学具体目标,确定教学难点、重点,选取符合学生实际与教材的教学方法。如果教师自己对文本不理解,不知道编写意图,教学目标不清楚,是不可能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素养的。每篇课文到底如何教,采取何种方式更好,何种形式更有效果,教师要有具体的课堂教学目标。目标要根据学情、课时、教材而确定,教师应根据课堂的动态发展,适当地调整生成新的目标和预设目标。生成目标和预设目标要有所侧重,要
C. 小学语文教师如何进行教学反思
小学 语文教师如何进行教学反思
小学语文教师如何进行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批判地考察自我的主体行为表现及其行为依据,或给予肯定、支持与强化,或给予否定、思索与修正,今天,朴新小编给大家带来有效的语文教学方法?
1.教学理念的反思
首先,教师要敢于对原有的教学理念进行质疑,挖掘隐藏在教学行为背后的理念方面的种种问题,如,“我以这样的理论为指导的教学是有效的吗?”“我从中学会什么?”等,其次,教师要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指导自己的教学活动,教师要认真分析自己的教学行为是否贯穿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学理念是否内化为教学行为,克服就操作论操作的错误做法,再次,教师要以开放的姿态接纳新思想,积极学习和研究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并通过不断实践,思考和构建新的教学理念,克服教学工作的盲目性,提高教学创新能力,
2.教学行为的反思
教师应以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为基础,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理性思考,不仅要对教学观念、动机水平、情绪状态等心理因素进行反思,还要从教学方法、教学材料、教学传媒等方面去思考、质疑或评价自己教学的有效性,并自觉地根据反思的结果校正自己教学中的不良行为,反思可从以下三方面进行:一是对课堂教学行为作出技术分析,如教学中教师控制学生参与课堂的程度、师生关系的处理是否符合主体性原则等;二是对课堂教学中采取的教学策略进行思考,小结精彩片段,思考失败之处,如“教学中是否出现令自己惊喜的亮点环节,这个亮点环节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哪些方面还做得不好,可以怎样改进?”等;三是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是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不同的发展等,
3.教学效果的反思
“课堂教学是一门缺憾的艺术”,再成功的教学也有缺憾之处,而科学、有效的反思可以帮助俺们减少缺憾,因此,教师课后要对自己的教学成败和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反思,小结成功的经验,分析失败的原因,寻找解决的法子,如“这堂课是否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这堂课的教学设计与实际教学行为有哪些差距?该如何处理这些差距?”等,同时,教师要学会用缺憾的眼光看成功的结果,用辩证的眼光看失误的问题,这样,通过“由教反思到学、由学反思到教、由成功反思到失误、由失误反思到发展、由现象反思到本质”的多次循环,教师的教学实践会更加合理,更加优化,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2
语文教学反思的内容
1.反思教学理念。新课改后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其中包括价值观、情感态度、知识和技能。从长远发展来看,艾宾浩斯记忆曲线表明其中知识是最容易遗忘的,“授人鱼不如授人渔”,只有让学生充分掌握如何获取知识的技能,才能在以后通过其他各种渠道来复习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遗忘的知识,并靠自己汲取全新的知识。所以,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该把价值观、情感态度和技能有意识的逐渐融入到对于知识的讲授中,加深学生的印象,让记忆更加深刻,也让教学过程不再呆板枯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语文教师只有通过对教学课程不断反思,及时发现问题,积极解决问题,才能不断优化教学模式。
2.反思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十分重要。教师和学生之间相互沟通交流,理解信任,互相学习,才是完整的优秀的教学,并且营造出和谐上进的语文教学氛围,更能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基于沟通对教师产生良好的信任,积极投入到教学中来,学生的优秀才能得以挖掘和展示,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成就感,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促进学生向多元化发展。
3.反思学习方式。因为一个班级的学生数量大,少则十几个学生,多则几十个学生。学生的知识水平也不尽相同,良莠不齐。在课后进行教学反思时,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不同表现对每个学生给予正确的客观的评价,然后按照学生不同的学习程度或各自的个性特长制定不同阶段的阶梯式的教学模式,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的才能都能展示出来,学生间相互竞争比赛,共同进步。例如,教师可以设置问题时有意识的或有针对性的选择某个同学来回答,且这个问题适合这个同学的知识能力水平。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全面发展。
3
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狠抓课本,确定目标,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新课程提倡利用与开发教学资源,实际上比较重要的教学资源是语文教科书。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根本途径是教师要先钻研、吃透文本,狠抓文本,明确教学具体目标,确定教学难点、重点,选取符合学生实际与教材的教学方法。如果教师自己对文本不理解,不知道编写意图,教学目标不清楚,是不可能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素养的。每篇课文到底如何教,采取何种方式更好,何种形式更有效果,教师要有具体的课堂教学目标。目标要根据学情、课时、教材而确定,教师应根据课堂的动态发展,适当地调整生成新的目标和预设目标。生成目标和预设目标要有所侧重,要主动对目标的达成度自我评估。针对不同的学生,教师可能要花很多精力与时间,但它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重要的一环。
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
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过程中人与人最重要的关系。师生关系的好与差,影响着教学工作的效果。如果一个对老师有厌倦抵触情绪的学生,肯定不会细致、耐心地去听这个老师讲的课。如果师生关系融洽,学生对老师产生崇敬、爱戴之情,就会非常喜欢他所教的学科,热情也会很高的。我教过的一名女生比较内向,她的语文成绩一度较差。为此,我多次鼓励她大胆发言,提问时尽量问些简单的问题,增强她学习语文的信心,但这样做的效果不是太好,对此我一筹莫展。记得有一次她在操场上玩,我看到她的红领巾没戴好,就帮她整理了一下。第二天上语文课,她的表现很好,好得让我吃惊:她多次抢着举手回答问题,答案都是正确的。此后,她的一点点成绩,我都会给予表扬和肯定,让她感到她与同学一样是被老师重视的。每次表扬和肯定后,她就会更加努力。
三、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主动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使学生置身于一种探索问题的情境中,激发学生更强烈的求知愿望,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新的知识。创设问题情境,可以增强学生心理上的愉悦感,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教师是教学中问题情境的组织者、创设者,比较好的问题情境能激起学生探究动机和强烈的问题意识,引发学生认真地思考。在探究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调动学生的问题意识。问题是思维的开始,因此教师要进行研究,注重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的策略。在学生提出问题后,教师应该是学生解决问题过程的指导者,要鼓励学生通过小组交流、独立思考等,尝试解决问题。这对提高学生的思维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是有好处的。
4
营造语文课堂良好氛围
有效组织良好的教学秩序。
教师要严密地组织教学,积极营造语文课良好的课堂气氛。那种激趣引入,留下悬念,制造积极思考不断进取的课堂气氛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在教学中还要适当遗留“空白”。语文课是一门培养学生思维的敏锐性、良好的思考习惯的学科。采取讨论、比较、归纳、推理等教学方法,能为学生创造热烈的课堂气氛。在课堂上提问时,教师一定要有准备,在备课时就要考虑问什么、什么时候问,因为提问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千万马虎不得。
如果教师准备不足,想问什么就问什么,就会使课堂显得松散,甚至起不到提问的作用。课堂提的问题一定要斟酌,要提在点上,对重点、难点问题提问时更应慎重,要紧紧围绕着重点,就如何攻破难点提问题。提问时还要注意对象,对不同的学生提问的要求可不一样,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并采用不同的方法。提问时要注意灵活性,不仅对知识做灵活处理,而且也要在课堂教学的实际操作过程中进行灵活的调整。另外,还要注意问题的实效性,一定要结合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
D. 怎样上好小学语文课——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反思和建议
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是教师永恒的研究课题。身为一名从事小学语文教育工作已近20年的内教容师,笔者一直孜孜不倦地对小学语文教学工作进行不断的反思和改进。回望新课改之初,语文教学研究者们纷纷对之前传统的语文教学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批判。在这股潮流与风气的影响下,小学语文教育界展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改革运动,各教学流派竞相辈出,语文教学界呈现异彩纷呈的景象。这本是一件好事,然而在五彩斑斓的教学流派、教学风格面前,一些语文教师开始眼花缭乱,他们来不及分析这些新颖的教学方法是否对自身教学具有适用性,也不去分析他们的本质和实际效果到底如何,就争相模仿,只学皮毛而忽略本质,课堂教学刻意追求诗意化、个性化,最终矫枉过正,导致语文课已经不像语文课,反而更像是绣花枕头,失去了最初的语文味。那么,什么样的小学语文课才算是好的语文课,因为本文研究的主体是小学五、六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具备基本的自我思考和自我表达的能力。所以,对他们而言,好的语文课应该能充分挖掘、训练和提高他们自我思考、自我表达的能力,使他们切身体会到语文的价值和魅力。
E. 教师为什么要经常反思这些问题
2、你有信念吗?你有自己的信念吗?你能感受到自己信念背后的生命气息吗?3、你有不同于他人的教育观吗? 4、你反思过自己的知识观吗?5、你有没有想过自己应该有一种什么样的语言与演说姿态? 6、你思考过启蒙吗? 7、作为一个教师能够没有艺术判断力与审美力吗?这几个问题问得非常好。一个教师就要这样时时作反省,只有这样才算是一个现代时代里的完整意义上的教师。第一个问题:你对世界有什么独立的见解吗?这就是确立世界观。也就是要学会仰望天空。这个世界观必须是经过自己独立思考与审察得出来的,而是不是有口无心地跟着别人叫喊出来的。对世界有自己的独立见解就是教师作为一个有思想灵魂的人的最重要的标志。是“立人”的重要一环。现在在中国面对这个世界能够有独立见解的人都已经不多,在教师群体中教师被作为一种工具在使用的情况很普遍,有独立见解的教师往往成了被权势打压的对象。一种可怕的力量一直在企图消灭作为人及作为教师的灵魂。所谓独立见解是难以独立下去的。在许多官员眼里,教师只是处于最低层的一种可兹利用的工具。中国社会向来是对形成了自己独立见解的人进行合力绞杀。 第二个问题:你有信念吗?你有自己的信念吗?这仍然是属于教师独立思考的范围,只是这个思考主要是学会审察自己的心灵世界。信念常常是一个人认为确切无疑的,必须坚守的做人底线。如果一个人没有这样的信念,那么他只会一味听从外在的强力的驱使,而不会有任何反抗。缺乏信念的人是一种完全没有人格的人。为了一点蝇头小利,他可以出卖灵魂,可以做任何伤天害理的事情。但是拥有坚定的可怕信念也是一种灾难。“文革”时那些造反派与红卫兵们并不一定没有信念,德国纳粹在杀人的时候也并不是没有信念,有时恰恰相反,是他们的信念实在是太坚定了,有些人至今仍然毫无忏悔的意识。所以,仅问有没有信念还不够,还要追问你拥有的是什么信念?我以为人世间,所有的信念中只有敬畏人的生命这个信念是永恒的,其他的一切主义、国家,及至民族作为信念的基石都是不可靠的。尤其是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西欧的国家意识正在逐渐淡化,民族感正在消亡,具有普世意义的公正、正义及对人权的捍卫正在形成人类社会的共识。实际上欧盟已经形成了一个独特的共同体,这里的国际几乎是形同虚设。越是专制独裁的国家,越是强调爱国,但是他的国民爱国热情反而不如那些不强调爱国,而只强调尊重人权爱惜生命的国家。这一点教师们有没有想过其中的原因?希特勒的《我的奋斗》就是强调个人毫无价值,只有为国为民族牺牲才有价值的。萨达姆、金正日都是强调爱国主义的。因为,这个时候爱国犹如等于爱专制独裁者。因为国就等于专制独裁者。所以,信念仅仅有还是不够的,还必须分析清楚我所拥有的信念究竟是什么信念?能否经得住时间的考验?能否经得住人类普世价值的考验?当年牺牲在朝鲜战场的几十万志愿军的生命,现在他们的生命价值体现在何处?去过北朝鲜的中国人会有一种特别的失落后,现在看来生命才是最最重要的,至于当年的国际线是三八线还是四九线,现在看来已经毫无意义。所以教师一定要树立人的生命神圣的信念,无论以什么理由,虐待人的生命,践踏人权都是罪恶。在内心的道德律令下没有人可以命令你做出伤天害理的事情来,只有你自己才能做得出来。所以,一个教师要面对自己的内心的道德律令对自己所做的事情进行审判,有时宁愿受恶法的审判,也要面对自己内心的道德律令审判时心地坦然。这才是真正的教师。所以钱理群先生提出的信念后面的问题就是:“你能够感受到信念后面的生命气息吗?” 钱理群先生追问的第三个问题是:你有不同于他人的教育观吗?我以为一个教师必须要有自己的教育观,是不是一定要不同于他人却未必。钱先生追问教育观的问题正在提醒教师们要有自己的教育观。这个教育观之所以是自己的,是因为经过自己思考、体验,并且是建立在坚实的教育信念的基础上的。这里蕴含的理念就是,你的教育观里是否有儿童的世界?是否有生命气息?自己对自己教师这份工作,是否考虑过在社会中,在人类进程中的作用?你的所作所为是否是从孩子的终身来考虑的?是否有过生命的期待?是否有过为了这种期待抛弃过世俗功利的诱惑?一个教师如果教育观念出了问题,那么他剩下的勤奋、刻苦、奋进、顽强、拼搏、敬业、认真、执着都将是一个教育的负数。而且强度越大,负面效应越大。因为他付出的努力将给孩子的世界与社会带来灾难。所以,一个教师的教育观念是最重要的。 第四个问题是:你反思过你的知识观吗?知识观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一个教师有什么样的知识观,他将以什么方式教育自己的学生。那些把知识视为神圣不可动摇的确切答案的教师,他们不会允许孩子质疑自己讲的或者书上提供的答案,他们不知道人类的知识的积累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同时是一种可错的,而且有待下一步实验与追问的东西,所有的知识都不是确切无疑的,人类对什么是知识,怎样获得真实可靠的知识曾经费尽了人类最聪明智慧的大脑,至今仍然没有解决好这个问题。一个教师如果从来没有怀疑过他所教的知识的可靠性,那么他就不是一个优秀的教师。如果他从来没有鼓励甚至没有允许学生质疑过教师所讲的东西及教科书上所讲的东西,那么几乎就可以断定他是一个不合格的教师。一个现代教师要清醒地意识到,所有的知识都是在“猜想与反驳”、“实验与验证”过程中增长的。唯有不断提出问题,然后不断地批驳检验,才能够敲打出一个相对确切的知识来。在你的知识观里如果从来没有过怀疑与批判,那么你所教给学生的知识将是多么无趣无味啊。学生这个时候厌恶你是有道理的,因为你作为教师首先剥夺了他们思考的权力,寻找了探究的权力,也就是剥夺了他们对知识的一切乐趣,好的学生接下来就以考试分数的乐趣代替对学习的乐趣,而那些差生将以逃学来代替你在课堂上枯燥乏味的反复讲解与死板记诵。 第五个问题是:你有没有想过你应该有一种什么样的语言与演说姿态?这既是一个教师应该关注到的教育细节,也是涉及教育的大问题。一个教师的语言其实也是他的信念、教育观及知识观的自然流露。一个内心真诚,敬畏生命的教师,一个对知识执着追求的教师,你很难想像他会使用语言的暴力来伤害学生的那幼稚的心灵。一个教师在讲台上以什么姿态出现在学生面前的问题,全然在于他是怎样看待学生的。心中有知识的灌输与教学手段的电气化及技术先进性的教师,他在学生面前也容易把学生视为与机器一样的东西。语言与姿态是一个教师内心世界的最好反映。不要把教师与学生看成是对立统一的产物,这一套陈腐的说教已经害人不浅。教师的世界与学生的世界是完全可以相通的。教师要尝试着回到自己的童年,通过回忆自己的童年,你就会知道现在的儿童与你当初当学生时一样是多么讨厌某种教师语言及某种教态啊。 第六个问题:你思考过启蒙问题吗?启蒙有两重含义,一是你作为教师,要意识到你对学生所做的工作只是一个启蒙工作。学生的大脑是有待点燃的火炬,而不是有待填充的容器,教师充其量只是一个点燃火炬的火柴,而不可能在学生心目中是一个一直可以熊熊烈火般地燃烧下去的蜡烛。即使毁了自己,也不见见得就照亮了你学生的世界。能够照亮学生世界的是学生自己的智慧之火。二是,我们这个民族与这个社会需要重新启蒙。我们仍然生活在蒙昧之中。我们缺乏仰望天空的传统,也缺乏审视心灵世界的习惯。我们讲话还缺乏逻辑,严重缺乏起码的常识,也没有人的起码良知。在这个意义上教师首先要启自己的蒙,因为我们许多教师仍然生活在蒙昧之中。启自己的蒙,然后才可能在学生的生命历程中去启学生的蒙。保持自由开放的心胸与探索的大脑是启蒙的关键。所有的启蒙都是从个体生命觉醒开始的,学会反思,学会质疑,学会批判与重新审问,一个人要经常问一问康德反复问过的问题:我认识这个世界什么?我能够在目前状况下做点什么?我对于将来还可以期待什么?这些就是启蒙的内容。 第七个问题:作为一个教师有没有艺术判断力与审美力?不要把教师的生活搞得那么古板并且毫无生命气息。生命中不能没有艺术,不能没有美。美是生命质量的象征。一个不懂得欣赏艺术,欣赏美的教师,他的心灵世界肯定是干枯的,生命并不完全是按照逻辑线条来成长的,分数只是一个枯燥的东西,它远离生命之外。艺术是点燃生命的不竭源泉。一个人只有在美的世界里才会有美的心灵,而这一点对孩子的生命来说尤其如此。教师的审美力是一个教师重要的素质。人是按照美的方式生活着的。一个懂得审美的教师,懂得创造美的教师,他本身表现出来的美就是一种最好的教育资源。教师的生活中如果缺乏了美,那么他的整个教育生涯都将是暗淡无光的。追求美,并且塑造美,在一个细小的儿童心灵中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力?钱理群先生在小学时那个班主任老师在他内心埋下的美的种子,伴随他度过了十八年的流放生活,传承着他度过了“文革”中那最艰难的岁月。美,是对生命的敬畏,对自然的和谐的敬畏与欣赏所表现出来的能力与气质。那种“唯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看似气壮山河,但不是真正的美,而是一种灭绝人性的残酷。一个社会不能把美丑弄颠倒了,一个教师心目中更不能把美丑的观念弄颠倒了。所有的美是因为敬畏人的生命,捍卫人的尊严才会有的。
F. 小学教师在教学中有哪些反思和启示
信息技术教师教学反思课堂教学是课程改革的重点,因为课程改革的理念大部分是通过课堂来实施的,加强对课堂教学效果的反思,正是切中了课程改革的关键。新课程追求有效教学,同样要探索教师的有效教学反思。用问题引发自己的课后思考,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教学反思途径。一问:这堂课让学生得到什么这应该是一堂课结束后的首要问题。新课程理念应当首先关注学生学得如何、收获怎样。在新课程实施的今天,教师的思维中心必须转移到学生上来,而不是教材、教参、教学内容,只有从学生的角度思考,有效反思才富有实效。“我这堂课让学生得到什么?”备课时当然要思考,课后的思考更有特殊意义。调研中我们发现,教师备课时制定的目标大多还带有一定的盲目性,表现为三种倾向:一是资料型,目标大多依赖于教学参考资料,未作思考,直接抄录教参;二是经验型,依赖于自我的教学经验,对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可能思考得还不深入,甚至有差距;三是套路式,每堂课都有一个知识与基础、能力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形式主义,大而无当。有效的课堂教学应该是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实际,充分利用教材等教学资源,以学生的发展为宗旨,制定具体的、贴切的“这一课”的目标,课堂围绕目标实施教学,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有收获、有发展
G. 小学语文教师优势与问题分析
优势之处:
1、积极参与各类教育教学活动,开阔视野。善于思考,注重反思,能在教学过程中以理论结合实践,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完善和提升自身教学能力。
2、积极提升自学能力。空闲时会阅读学校购置和推荐的教育名著、案例和反思等等;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前提,能在课中尝试运用新型教育方法和手段,丰富课堂教学形式。
3、我能热爱教育事业,工作认真踏实负责。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全心全意地投入工作,尤其是具有一颗童真般的心,热爱学生,热爱教育事业。
4、 职业心态平和,严于律己,善于和他人合作,能正确的处理与领导、同事和学生的关系。
5、 平时能阅读一些体育教学方面书刊杂志和网站资料。
不足之处:
1、个人教学风格不明显,需培养全新的教学理念,以拥有较强的、独立的教学能力。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下,在学科教学中还需抛弃模仿和惰性,发扬自身长处,寻找语文教学中的创新。
2、对于教科研方面缺乏探讨、研究的积极性,教科研能力不是很好。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还需不断积累加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能力也有待加强。
3对新的教育理念转换较慢,在对全教研组教师在教学教法、教学过程的更新、转换等方面尚需主动组织学习。另外,自己总感觉时间、精力不够,每天都过得很忙碌,没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学习、充电。
二.发展目标
1、“多做”、“多想”、“多听”,不断改进自己的课堂教学;改善自身的不良习惯,将自己改变成一名主动学习者,使自己成为学生心目中具有亲和力、轻松、快乐、幽默的老师,并逐步将自己打造成吃苦耐劳型的教师,使自己的课堂成为诗意的课堂,是学生向往的精神家园,并能和学生共同学习成长,满足学生成长和走上社会的实际需要。
2.坚持每周1-2小时的阅读,除教育教学类书籍,增加案例、课例的阅读参考,寻求在理论研究上有建树,不断提高自身理论研究的能力,并结合实践有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