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到需要这个资料的,一定是我的同行,所以使用了“自己的图书馆资料”给你下载,但愿我能帮到你)
小学语文中段教学的重点
1.识字与写字教学
【教学任务】: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其中1800个(比原减少200个)左右会写;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继续巩固识字成果,理解词语。
【教学建议】:多让学生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词典来识字,理解词意。尽量把识字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以培养学生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由低段二年级的重点教学,到了中段教学时,词语的教学就转化为基础了,这个基础要一直延续到高段。
2.阅读教学
【教学任务】: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像,领悟内容;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
【教学建议】:教师可按上面的一些教学任务,设计一些问题,创设一定的情境,引导学生完成相应的学习体验。但要注意一篇课文只围绕一、二个教学任务(或重点问题或课后的思考题)进行教学就行了,绝不能面面俱到。以段的训练为重点,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在朗读中重点指导“有感情”。初步培养想象与联想的意境效果。
一般情况下,阅读教学教师只围绕三个目标进行:一是朗读指导与训练;二是让学生说他读懂了什么(教师可以根据上面的教学任务作必要的提示);三是让学生说他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当然在做这三件事时,教师要作必要的引导。
3.习作教学
【教学任务】:学生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像,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书面交流;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冒号、引号等标点符号
【教学建议】: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三年级能写好一个段(落)的文章。四年级能写好文章的主要(重点)内容。四年级(下)渗透暗示分段。
中段的主要任务概括为:①段的训练;②理解主要内容。
中段教学抓好词语的教学非常关键,因为它是最基本的语言细胞。在解决读得正确、流利的同时,在识字的基础上,对于词语的教学,主要以查字典的方法,向学生传递的是标准的解释,学生学到的是非常精确的知识,不容有半点马虎与疏忽。这样学生才能在词语的理解上规范地积淀起来。词语要放到语言环境中去理解。通过理解词语的本意与引申义,去品味词语,去品味语言,去理解句子的内涵,去理解文本的内涵,去理解文本的人文情怀。
② 小学科学,中年段课程目标有哪些
课标二的总要求是:通过小学科学课程的学习,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回知识答,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并尝试应用于力所能及的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尊重证据、敢于质疑、亲近自然、珍爱生命、关心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等情感态度价值观。
③ 小学语文的目标是什么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总目标:
一、总目标
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2.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
3.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
4.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
5.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
6.学会汉语拼音。能说普通话。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
7.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8.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
9.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10.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④ 小学语文课程学段目标与内容包括哪些方面
各年级段阅读教学的目标如下:
一、二年级
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4.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5.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6.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7.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8.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9.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
10.喜爱图书,爱护图书。
三、四年级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5.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6.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
7.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8.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
9.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
10.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
五、六年级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
3.能借助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
4.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内涵,体会其表达效果。
5.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6.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
7.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
8.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9.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会顿号与逗号、分号与句号的不同用法。
10.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
11.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⑤ 如何指导中年段小学生学习本文,试拟定教学目标
在教学中,应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更多的靠自己识字,版即依靠自己自主识权字。倡导自主——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灵活运用低年级积累的识字方法识字;鼓励学生用自己适合的方式识字。
⑥ 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的总目标是什么
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2.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
3.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
4.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
5.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
6.学会汉语拼音。能说普通话。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
7.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8.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
9.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10.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⑦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总目标是什么
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2.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3.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4.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5.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 6.学会汉语拼音。能说普通话。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 7.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8.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 9.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10.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⑧ 小学语文年段目标是什么
现在呈现在大家面前的这份教学目标,则是教师在钻研教材、分析教材以及分析学生的基础上,制定的字词教学、朗读教学、语言实践、阅读教学和情意目标,清楚地呈现出本堂课的教学任务;每一项目标的表述都相当具体,以第2项语言实践目标为例,教师在表述时明确指出了进行语言实践的条件——理解、积累词语;行为——写一段话;标准——介绍海鸥集体营救同伴的场面。情意目标定位在“感受动物和人一样也是有感情的”,符合学生认知水平。)
一、编制目标的步骤
1、确定学习结果。
2、界定条件。
3、陈述标准的水平。
二、目标的有效表述
(一)教学目标的两种表述方法
1、教育目标:
从教师教育的角度提出的目标。
(把教师作为主体)
u举例:“使学生掌握…知识”
“教会学生…技能”
“培养学生…能力(习惯)”
2、学习目标:
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提出的目标。
(把学生作为主体)
◆举例:“能够……”
“学会……”
“懂得……”
(二)有效行为目标的陈述。
1、行为目标——以学生外在行动的形式来表述。
美国教育家布卢姆:“教育目标应当描述在单元和学程完成之后,学生应能够做(或产生)什么,或者学生应具备哪些特征。”
2、有效行为目标的陈述应包括三个基本要素:
(1)说明具体的行为。
(操作性动词,如“识记”、“说一说”、“写出”等。)
(2)说明产生上述行为的条件。
(3)指出评定上述行为的标准。
案例四:《齐白石与李苦禅》教学目标说明。
总之,我们在备课时要摆脱对教参的过分依赖,潜心钻研教材,用心分析学生,树立宏观关照,整体教学的意识,才能避免教学目标的琐碎、繁多,制定出明确、集中、适切的,真正行之有效的行为目标,避免教学的随意性,使教学目标能够有效地指导我们的教学行为。
三、各年级有效行为目标例举
一年级:《玩皮球》教学目标(新教材第一册第28课)
1、能在课文的语言环境中识记本课生字“玩、球、猴、拍”;
(行为条件)(行为动词)(行为标准)
通过教师板演引导学生了解汉字“玩”的笔顺。
(行为条件)(行为动词)(行为标准)
2、朗读儿歌能做到不添字,漏字;在朗读中初步了解儿歌内容。
(行为动词)(行为标准)(行为条件)(行为动词)(行为标准)
3、能模仿儿歌中的“我来拍拍皮球,(皮球怎么样)”说一句话。
(行为条件)(行为动词)(行为标准)
4、能认识、读准复韵母au、ou、iu及它们的四声,练习拼读带有这几个韵母的音节。
(行为条件)(行为标准)(行为动词)(行为标准)
二年级:《小兔和树的对话》(新教材第三册第38课)
1、能在阅读中识记课文中的7个生字。重点读准“素、产、减、仍”的音,在教师的指导下掌握“套”的笔顺。
(行为条件)(行为动词)(行为标准)(行为动词)(行为标准)(行为条件)(行为动词)(行为标准)
2、在阅读中体会小兔看见枫树、桦树、松树的树叶秋天不同的样子时的心情,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读出这些句子的不同语气。
(行为条件)(行为动词)(行为标准)(行为条件)(行为动词)(行为标准)
3、在阅读课文的基础上,了解秋天枫树、桦树、松树树叶的变化,并大致了解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能根据提示连贯地说一说。
(行为条件)(行为动词)(行为标准)(行为标准)(行为动词)(行为标准)(行为条件)(行为标准)(行为动词)
三年级:《旅行家树》教学目标(新教材第五册第18课)
1、能认识本课的6个生字;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华丽、秀丽、婀娜多姿、寸草不生、肃然起敬、肥沃、贫瘠”,并积累这些词语。
(行为条件)(行为标准)(行为条件)(行为动词)(行为标准)(行为标准)(行为动词)(行为标准)
2、能在熟读感悟的基础上,借助图片或板书,运用积累的课文中的词语介绍旅行家树的外形特点、生活环境。
(行为条件)(行为动词)(行为标准)(行为动词)(行为标准)
3、能通过阅读了解到旅行家树树名的由来,并能感受到作者对旅行家树的敬佩之情。
(行为条件)(行为动词)(行为标准)(行为动词)(行为标准)
四年级:《观潮》教学目标(新教材第七册第27课)
1、通过品读课文第五节,感受到钱塘江大潮涌潮时的奇特景象,能有感情地朗读第五节,并尝试背诵。
(行为条件)(行为动词)(行为标准)(行为标准)(行为动词)(行为标准)(行为标准)
2、通过教师范读,引导学生质疑,培养问题意识;并通过资料的补充,引导学生释疑。
(行为条件)(行为标准)(行为条件)(行为标准)
3、能运用各种方法理解并积累课后词语,尝试运用所积累的词语写句、概括段意。
(行为条件)(行为动词)(行为标准)(行为动词)(行为标准)
五年级:《齐白石与李苦禅》教学目标(新教材第九册第11课)
1、能独立学会不认识的字;能运用各种方法理解“仰慕、憨厚、赏识、志存高远、驰骋”等词语;并积累这些词语。
(行为条件)(行为动词)(行为标准)(行为条件)(行为动词)(行为标准)(行为动词)(行为标准)
2、能有感情朗读课文中的重点段落;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君子必自重,人始重之”的意思;能通过对重点句段的研读了解感受齐白石的人品。
(行为标准)(行为动词)(行为标准)(行为条件)(行为动词)(行为标准)(行为条件)(行为动词)(行为标准)
3、能在简要说出课文记叙的两件事的基础上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行为条件)(行为动词)(行为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