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听、说、读、写是语文教学的四方面内容,这四个方面互相促进,相辅专相成.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属一定要四个方面并重,并做到四方面教学的相结合.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如何做好读写结合教学工作呢? 一、善读课文,以读带写 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主要体现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而"写"的训练则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始终.从低年级的写句子、写话,到中年级的写片断,以至高年级写篇章,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贰』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实现读写结合
关于“读写结合”的由来,
1924
年黎锦熙提出的“作文与读法
教学联络”思想,应该是使用“读写结合”这一概念的开始。明确地
提出“读写结合”则是
1927
年老解放区开始实行的“读写结合”作
文训练序列,强调“读什么写什么”
。之后,读写结合不胫而走,成
为语文教学中的共识。
如今这么些年过去了,今天我们依然把“读写结合”作为课题来
研究,
这说明我们的读写还没有真正结合,
或者说还没有达到我们想
要的境界,但可喜的是我们的语文教育工作者一直有“读写结合”的
理念,
“读写结合”思想,
“读写结合”的追求。那我们在语文教学中
读写结合应达到怎样的境界呢?
我认为“读写结合”讲究的是“读”与“写”的互相迁移、同步
发展,在小学阶段主要表现形式有扩写、缩写、续写、补写、改写、
仿写、反写等,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向大家做一下汇报:
1
扩写
我让学生进行扩写的内容往往是每册教科书中的古诗部
分,在学完古诗后,学生已大体了解内容,但文中的景色、故事并不
完整,这时就是学生展开想象,让手中的笔肆意飞扬的过程,还有一
种扩写的途径就是教师把与本班同级的优秀作文进行缩写,
以作文要
求的方式让学生进行扩写,这样,范文既是原文,有时还会给你一个
超出原文的惊喜呢!
2
缩写
其实在小学阶段,
我们教师不用要求缩写,
学生已经缩
2
写了,学生的作文老是写不具体呀,我们就怕学生作文缩写,所以,
我认为小学阶段的缩写我们完全理解为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概括文
章的主要内容我们非常熟悉,
这也是课程标准对小学五年级的一个硬
性要求,但我们有没有把“写出本文的主要内容”作为一个预习要求
或者一个作业让学生写一写呢?
3
续写
这一形式在我们的教科书中体现还是很明显的,
像三年
级的课文
<<
小摄影师
.>>
在课后题中就提出了续写的要求。小摄影师
有没有回来呢?后来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
4
补写
补写的对口内容就是文章简要叙述部分,
为后文做铺垫
部分,几句话带过的部分,
即留给学生想象空间的空白部分。这里低
年级与高年级还是有所区分的,
比如,
这两天我们学校进行第二轮的
听课议课活动,其中有一节讲的是《窗前的气球》
,教师就设计了一
个小练笔:同学们好久没见科里亚了,有好多话要对他说,那同学们
会对科里亚说什么呀,学生答得五花八门,但个个又在情在理,老师
简要总结后,
让学生进行练笔,
有的学生简单介绍最近班里发生的事,
有的问科里亚这种传染病有什么症状,并猜想病房与家里的不同等
等,
学生进行了有效练笔。
也就是说低年级的读写结合要求可放的更
低一些,
哪怕几句话对学生的书写效果也是很明显的。
那对于高年级
相对要求就高了些,比如六年级课文《穷人
>>,
有一位老师就设计了
这样一个课下练笔作业:渔夫说:
“
糟糕,真糟糕,什么也没有打到,
还把网给撕破了,倒霉,倒霉,天气可真厉害,我简直记不起几时有
过这样的夜晚了,还谈得上什么打鱼,感谢上帝,总算活着回来啦!
3
提示:渔夫的网是怎样破的,天气怎样糟糕,他会遇到怎样的倒霉事
情,
又怎样死里逃生的,请展开想象,
以《渔夫海上历险记
>>
为题进
行练笔。这样,学生就有了很好的练笔机会。
5
改写
在小学阶段改写的表现形式一般是对比句子的表达效
果,但我在教学中也曾尝试从谋篇布局的角度让学生改写,比如,这
两天我们刚刚学过的
《学会看病》
这篇课文,
本文讲的是儿子感冒了,
妈妈让他独自上医院,学会了看病的事。母亲用这种方式,锻炼儿子
独自面对生活的能力,
表达了母亲对儿子深深的爱。
母亲的这种方式
在现实中是很少见的,
往往都是妈妈领着孩子去看病,
学完这篇课文
后,
我让学生也写一篇去看病的作文,
要求是一定写自己的看病经过,
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因学生都有看病的经历,自然有啥可写,但不
同的是通过阅读这篇《学会看病》
,在学生作文中体现的是孩子了解
了看病的经过,
有信心在妈妈不陪同的情况下自己到卫生室看病,
还
别说上周日我到卫生室拿点感冒药,
还真碰到我班一个学生自己到卫
生室去打针。我甚感欣慰。
6
仿写
这种“读写结合”的方式,应该算是小学阶段最常用的
方式了。首先从仿写句子开始,再就是仿写典型段落,到仿写好文章
的写作结构、
顺序或方法等,
这些对于语文老师老说算是老生常谈了,
我要说得是教参中、
某些资料中没有的,
而是老师能根据自己学生的
学习情况,
在钻研教材时设计的仿写内容,
这样的内容对学生来说是
最有效的。我称之为“对症下药”式仿写。比如,我发现学生在运用
语言描写时,方式呆板,一般的格式就是谁谁说什么谁谁说什么,在
4
备教材时,
我就特别注重课文中的对话部分,
让学生在阅读中体会语
言描写的灵活性,比如,在本学期教学《钓鱼的启示》这篇课文,
5
、
6
、
7
自然段是父子二人的对话部分,
在理解了对话内容后,我让学
生再读这部分,
看看这部分对话在结构上、
表达方式上有什么不一样,
一会儿就有学生说:
我发现一个人说的话可以独立成段,
其他同学都
啧啧称是,
我表扬她学到了一个让作文变多的技巧,
我让学生再读一
读还可以学到什么技巧。学生的发现越来越多,我借机告诉学生,人
物说的话可以一句话独立成段,
当你有很多话要说时,
提示语一定要
变化位置,如果一个人说的话是一大段,中间可以穿插提示语,分成
几个说话句,提示语可以是说话的动作,也可以是表情。给学生总结
完后,就让学生仿写这样的一组对话,效果非常好
7
、
反写
对于小学生来说我觉得还是有难度的,
但在不断尝试中,
效果还是比较明显的,比如《珍珠鸟》一课,在第一课时完成初读课
文、
识字学词、
理清层次和感受意蕴后,
可引领学生顺流而下,
以
“我
的主人冯骥才”为题,从珍珠鸟的角度来反写感受,用角色转换上的
“反写”深化了“读”的感受,又生成了新的“读物”
-------
学生的
练笔作品。
以上汇报的“读写结合”的方法,都遵循了以阅读为基础,再
侧重读时促写、写时促读,使读写一体,体现语文生命。我想“读写
结合”是作为语文教育者一个永恒的话题,这个话题将会越聊,走的
越远,而语文教育者们将会越聊,境界越高。
『叁』 如何在小学高段语文教学中实现读写结合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实现“读写结合”
关于“读写结合”的由来,1924年黎锦熙提出的“作文与读法教学联络”思想,应该是使用“读写结合”这一概念的开始。明确地提出“读写结合”则是1927年老解放区开始实行的“读写结合”作文训练序列,强调“读什么写什么”。之后,读写结合不胫而走,成为语文教学中的共识。
如今这么些年过去了,今天我们依然把“读写结合”作为课题来研究,这说明我们的读写还没有真正结合,或者说还没有达到我们想要的境界,但可喜的是我们的语文教育工作者一直有“读写结合”的理念,“读写结合”思想,“读写结合”的追求。那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读写结合应达到怎样的境界呢?
我认为“读写结合”讲究的是“读”与“写”的互相迁移、同步发展,在小学阶段主要表现形式有扩写、缩写、续写、补写、改写、仿写、反写等,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向大家做一下汇报:
1扩写 我让学生进行扩写的内容往往是每册教科书中的古诗部分,在学完古诗后,学生已大体了解内容,但文中的景色、故事并不完整,这时就是学生展开想象,让手中的笔肆意飞扬的过程,还有一种扩写的途径就是教师把与本班同级的优秀作文进行缩写,以作文要求的方式让学生进行扩写,这样,范文既是原文,有时还会给你一个超出原文的惊喜呢!
2 缩写 其实在小学阶段,我们教师不用要求缩写,学生已经缩写了,学生的作文老是写不具体呀,我们就怕学生作文缩写,所以,我认为小学阶段的缩写我们完全理解为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我们非常熟悉,这也是课程标准对小学五年级的一个硬性要求,但我们有没有把“写出本文的主要内容”作为一个预习要求或者一个作业让学生写一写呢?
3 续写 这一形式在我们的教科书中体现还是很明显的,像三年级的课文<<小摄影师.>>在课后题中就提出了续写的要求。小摄影师有没有回来呢?后来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
4 补写 补写的对口内容就是文章简要叙述部分,为后文做铺垫部分,几句话带过的部分,即留给学生想象空间的空白部分。这里低年级与高年级还是有所区分的,比如,这两天我们学校进行第二轮的听课议课活动,其中有一节讲的是《窗前的气球》,教师就设计了一个小练笔:同学们好久没见科里亚了,有好多话要对他说,那同学们会对科里亚说什么呀,学生答得五花八门,但个个又在情在理,老师简要总结后,让学生进行练笔,有的学生简单介绍最近班里发生的事,有的问科里亚这种传染病有什么症状,并猜想病房与家里的不同等等,学生进行了有效练笔。也就是说低年级的读写结合要求可放的更低一些,哪怕几句话对学生的书写效果也是很明显的。那对于高年级相对要求就高了些,比如六年级课文《穷人>>,有一位老师就设计了这样一个课下练笔作业:渔夫说:“糟糕,真糟糕,什么也没有打到,还把网给撕破了,倒霉,倒霉,天气可真厉害,我简直记不起几时有过这样的夜晚了,还谈得上什么打鱼,感谢上帝,总算活着回来啦!提示:渔夫的网是怎样破的,天气怎样糟糕,他会遇到怎样的倒霉事情,又怎样死里逃生的,请展开想象,以《渔夫海上历险记>>为题进行练笔。这样,学生就有了很好的练笔机会。
5 改写 在小学阶段改写的表现形式一般是对比句子的表达效果,但我在教学中也曾尝试从谋篇布局的角度让学生改写,比如,这两天我们刚刚学过的《学会看病》这篇课文,本文讲的是儿子感冒了,妈妈让他独自上医院,学会了看病的事。母亲用这种方式,锻炼儿子独自面对生活的能力,表达了母亲对儿子深深的爱。母亲的这种方式在现实中是很少见的,往往都是妈妈领着孩子去看病,学完这篇课文后,我让学生也写一篇去看病的作文,要求是一定写自己的看病经过,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因学生都有看病的经历,自然有啥可写,但不同的是通过阅读这篇《学会看病》,在学生作文中体现的是孩子了解了看病的经过,有信心在妈妈不陪同的情况下自己到卫生室看病,还别说上周日我到卫生室拿点感冒药,还真碰到我班一个学生自己到卫生室去打针。我甚感欣慰。
6 仿写 这种“读写结合”的方式,应该算是小学阶段最常用的方式了。首先从仿写句子开始,再就是仿写典型段落,到仿写好文章的写作结构、顺序或方法等,这些对于语文老师老说算是老生常谈了,我要说得是教参中、某些资料中没有的,而是老师能根据自己学生的学习情况,在钻研教材时设计的仿写内容,这样的内容对学生来说是最有效的。我称之为“对症下药”式仿写。比如,我发现学生在运用语言描写时,方式呆板,一般的格式就是谁谁说什么谁谁说什么,在备教材时,我就特别注重课文中的对话部分,让学生在阅读中体会语言描写的灵活性,比如,在本学期教学《钓鱼的启示》这篇课文,5、6、7自然段是父子二人的对话部分,在理解了对话内容后,我让学生再读这部分,看看这部分对话在结构上、表达方式上有什么不一样,一会儿就有学生说:我发现一个人说的话可以独立成段,其他同学都啧啧称是,我表扬她学到了一个让作文变多的技巧,我让学生再读一读还可以学到什么技巧。学生的发现越来越多,我借机告诉学生,人物说的话可以一句话独立成段,当你有很多话要说时,提示语一定要变化位置,如果一个人说的话是一大段,中间可以穿插提示语,分成几个说话句,提示语可以是说话的动作,也可以是表情。给学生总结完后,就让学生仿写这样的一组对话,效果非常好
7、反写 对于小学生来说我觉得还是有难度的,但在不断尝试中,效果还是比较明显的,比如《珍珠鸟》一课,在第一课时完成初读课文、识字学词、理清层次和感受意蕴后,可引领学生顺流而下,以“我的主人冯骥才”为题,从珍珠鸟的角度来反写感受,用角色转换上的“反写”深化了“读”的感受,又生成了新的“读物”-------学生的练笔作品。
以上汇报的“读写结合”的方法,都遵循了以阅读为基础,再侧重读时促写、写时促读,使读写一体,体现语文生命。我想“读写结合”是作为语文教育者一个永恒的话题,这个话题将会越聊,走的越远,而语文教育者们将会越聊,境界越高。
『肆』 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落实“读写结合”
一、教师要有“读写结合”的理念
什么样的思想,就会有什么样的行动。以前的语文课,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我们只需让学生知道课文写了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要求背诵的背下来就行了。但是,随着课改的深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成为语文教师追求的目标。要想真正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教师必须转变观念,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写的训练。这就要求教师在钻研教材时能够关注每篇课文的写作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指导孩子学习作者的观察、写作的方法,诸如怎样选材、组材,怎样确定中心,怎样遣词造句等,要在读的同时读明白:这篇文章好在哪里,我以后写这类文章要怎样才能写好。这样,读文章就仔细认真多了。平时,我还经常提醒孩子们,你看到一篇文章,自己先想一想:这个题目的中心词是什么?也就是学习审题。如果让你来写,应从何入手?读文章的过程中,想一想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立意谋篇的。读完后再想想,这篇文章好在哪里?鼓励孩子养成一边读一边提笔在手,养成读书做笔记的好习惯。这样琢磨咀嚼,会收到心领神会、潜移默化的效果,从而逐步解决“怎样写”的问题。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二、要精心选择读写结合点
读与写要实现两者之间有效的结合,首先要利用好语文课本这个最好的载体,在语文课堂中结合教材的设计,精心选择读写结合点,为孩子写话实践提供仿写借鉴的对象,达到读写结合的目的,进而培养孩子的写作能力。
1.读写结合,先从课文的仿写做起
仿写是写作的一个单项训练,扎扎实实地练好写作基本功,打下较为坚实的基础,如遣词造句,小的片段练习等,这是写好一篇文章的基础。如我教学《学会合作》这一课时,让同学们学习作者在第二自然段中运用总分总的写法,围绕一个意思,从不同方面来写,并用上“总之”一词。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的思维活跃,有的结合季节写花儿盛开的情景,有的联系品德课上学到的知识,从不同方面写了祖国的变化……效果相当好。
2.读写结合,还应为孩子们张开想象的翅膀
在阅读中培养孩子们的想象力是必然的。只有让孩子在阅读中插上了想象的翅膀,融入课文情感,习作中才可能会有可写之处,更有可看之处。巴金老人曾说:“我会写作,不是因为我有才华,而是因为我更有感情。”阅读时孩子们融入了情感,在脑海里产生了作品中所描写的景象,产生了不同的阅读体会、感受。孩子把阅读的体会感受迁移到自己的作文中,产生了写作的情感,这样的作文才会别具匠心裁,独树一帜。如我教《渔歌子》一词时,针对这首词美好的意境,引导学生抓住词中描写到的景物及色彩,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想一想还会有怎样的美景,然后把自己想象中的情景写下来,注意动静结合。时值春节,学生有了亲身体验,再加上平时的积累,很快,一篇篇如诗般的美景从学生笔下流淌出来。更重要的是,学生通过想象,不仅发展了语言,而且在不知不觉中,教师也检测到了学生对这首词的理解情况。
三、及时地评讲必不可少
读写结合,如果仅仅满足于学生写了,还差得很多。要想真正提高效率,把这项工作落到实处,还要注重及时评讲。评讲宜及时。在学生动笔习作的时候,教师要在巡视过程中寻找写得好的、有代表性的练笔作为范例。当大部分学生完成时,开始交流、点评。除了学生积极主动交流、点评外,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精心挑选出来的“作品”进行细致评讲,让学生在评讲中或开阔思路,或积累语言,或学会修改……
总之,只有教师心中有“读写结合”的理念,定能够想出更多提高学生读写能力的高招,学生的读写能力也定能在逐日的训练中得到提升。
『伍』 怎样实现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的读写结合
语文教学中的两个重要环节是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两者是互相联系、互相促进的.反思我们平时的教学实践,总是将它们孤立起来进行教授,所以导致大多数学生写起作文来愁眉苦脸,难以动笔或语言生涩.而每一单元才进行一次的作文训练,学生因为练笔次数少,很容易产生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脱节.下面就从“以读促写,仿写结合”的角度,浅谈自己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实现读写结合的一些思路及做法: 一、多作积累 夯实基础 多多积累,夯实基础.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应有丰富语言积累的认识,通过语文学习从而具有较丰富的积累”.“重视文本”是新课标的要求,很多课文的思考练习中都出现“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抄好词、佳句”.这样的练习,让学生在背诵时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摘抄中积累材料,让学生明白:对课文的理解、感悟、鉴赏及仿写是积累语言的基本方法.教学课文时,我提倡学生做摘抄,把书中的好词佳句拿来为我所用.每篇课文学完之后,我给学生指出一些比较好的词语、句子和段落,要求学生背诵,并且有意识地在写话和作文中进行运用.每学完一个单元,我还围绕这个单元的主题让学生把一个单元的优美词语、句段整理并要求学生背诵积累,初步学习运用.只有这样,才能让优美的词句,深邃的思想,精警的智慧化为自己的血肉,才能迁移运用,随心所欲,才能呼之欲出,挥洒自如.例如:学了《桂林山水》后,让学生以《我爱家乡的山》、《我爱家乡的水》、《美丽的家乡》等为题,选写一篇赞美家乡的文章,并要求学生写作时,运用本文的写作方法及优美的词语.因此,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除此之外,我平时督促学生诵读优秀诗文,阅读儿童读物,等渠道进行探究性阅读.以拓展学生的阅读面.逐步培养学生养成随手摘录、写心得体会、记日记的好习惯,这些素材的积累,为今后的学习和未来的发展夯实基础,同时,我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搜集写作方法,从一句话,到一段话,到一个片段,甚至一篇文章的写作方法,学生在将来的作文中都可将其内化,为自己所用,巩固、提高写作能力. 二、学会仿写 掌握技能 学会仿写,掌握技能.有的老师认为:学生作文不能模仿,理由是模仿会限制学生的创造力.其实,这种认识是片面的.仿写不是抄袭,也不是生吞活剥式的搬用.老师不要怕学生模仿,而是要教会学生模仿,并在模仿的过程中提高、发展、创造、再创造.我在阅读教学中注重以范例的章法为章法,依章循法地引导学生进行写作练习,通过对范例进行分析、理解和仿写,从而使学生掌握其中的思想脉络和写作方法,循序渐进地掌握写作技能,学会仿写,掌握技能,实现由读到写的迁移,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三、多多练笔 获得提升 多读多练,获得提升.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习作资源是丰富多彩的,在学生理解、领悟课文内容和语言形式之后,教师要让学生运用刚从文中学到的某种语言形式,去转换、丰富、发展课文内容,通过练笔的方式促进学生多角度、有创意地去感受、理解、欣赏、评价课文,比如每周一篇的作文,可以改为两篇.这第二篇作文学生自由来命题,写对一件事的感受、看法均可,均要求当堂完成.同时要求每天一篇日记;每学完一篇课文做一次片段小练笔等等.由此,来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实现读写结合,以读促写,仿写结合,既能深化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又能快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增强学生的写作能力.
『陆』 如何做好小学语文读写结合的教学
阅读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为了使学生得法于课内,然后再得发展于课外。正如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所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借这个例子要让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联系阅读和习作的熟练技巧。”离开阅读教学去搞习作教学,必然会造成学生没有依傍而感到习作难的结果。如何将小学的阅读和习作教学结合起来,发挥语文的示范作用,进而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和写作习惯呢?我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出了一下的经验:
一、重视对应规律,抓好读写训练
读写教学要体现“对应”的规律,抓住这一规律,学生才能取法于课文,运用于写作。对写对应,一般从一下几个方面入手:读中学解题,习作结合练习题、拟题;读中概括文章大意,归纳中心,习作结合练立意;读中学分段,分清文章主次内容,习作结合练习详略;读中品评课文,习作中练习修改。此外,课文中作者的观察方法、事物联系、事物描写、思想感情等,都要见缝插针,进行一一对应练习。并就具体情况再分解为更具体的基本功对应训练项目。
二、重视教学环节,抓好读写训练
读写结合训练,要给学生的思维架起一座知识迁移的桥梁,让学生从读的“此岸”到达写的“彼岸”,再回到读的“此岸”。如此不断往返,就能达到提高读写能力的目的。期间,必须抓好不可忽视的三个教学环节:
首先是读。阅读课文通过师生双方配合,一般做到读懂题目重点,读懂内容中心,读懂思路详略,读懂词句内涵。
其次是悟。悟就是在阅读、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把文章的思想内容和表达形式连接起来,积极思考。
再次是写。写就是把自己在阅读中悟到的道理运用在写作实践中,逐步形成写的技巧。这一环节要突出训练重点,要发挥范文的示范作用,要揭示思想内容和表达形式的联系,交给学生方法,启发学生根据习作内容需求,正切运用表达形式。如我在教学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课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课后,我让学生借鉴作者心理描写的方法写习作《我的老师》。
三、重视单元重点,抓好读写训练
小学语文课本是按照单元编排的。每篇课文都有一个训练重点。这些重点组成了语文学习中知识结构链条。因此,围绕单元训练重点,抓好阅读和写作的联系点,不失时机的小学生进行写作训练,就能不断将知识转化为能力。例如,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第四单元的训练重点是:阅读注重透过人物动作、语言、神态以及他们的周围环境,了解人物的是怎么想的,从而进一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为了突出单元重点训练,达到读写结合的目的,我除了结合重点抓好“读”外,还有意出题让学生进行写的训练。如:你遇到难题是如何克服的,把心理的想法写下来;你身边的同学受到老师的表扬和批评时,你当时的心理感受是怎么样的?请写下来。
四、重视词句教学,抓好读写训练
很多有识之士提出在小学阶段要“强化词语训练,淡化篇章分析”。可见,词和句的训练是篇和章的基础,而词语的教学要重点引导学生能够理解、积极积累、内化运用。对特别优美的词句要扑捉与发现,还要摘抄和记忆。如教学《再见了,亲人》讲到“雪中送炭”一词时,我先让学生理解字面意思,然后理解其基本含义,最后理解在课文中的含义。这样的词语教学,体现了教学的层次性,提高训练的强度,丰富训练的内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积累词句,一课一积,归类整理,依境读(写)词。人人备好词语的抄写本,随手记上看到、听到、读到的精彩词句,丰富词句的储备。其次还要让学生积累精彩的片段,进行摘抄与背诵。
至于句子教学,一般经历学习理解、背诵积累、内化运用三个层次。而理解句子,通过解释词义、疏通句子、弄清句式、了解作用、品读欣赏。对于含义深刻、结构复杂、生动形象、表现中心、地位重要的句子,我会当重点引导学生学习和训练。
五、依据《课标》要求,合理安排写作训练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各学段的读写提出了不同的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应遵循课标的要求,合理安排写作训练。第一学段主要训练:相同的意思,可以用不同的句子来表达。第二学段主要训练:写好一、两段话。一段话的结构形式因文而异,多种多样。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仿效,适当安排随文练笔。(段落教学是小学阶段极为重要的教学内容,现在普遍被忽视了。它是句与篇的中间环节,承前启后。写好一段话是小学生的习作困惑,写一段话的基础打好了,写篇章就不难了。第三学段主要训练:篇章训练。要抓好审题关、选材关、布局谋篇关、遣词造句关、开头结尾关、详略关、修改关等。要根据课文的篇章特点适当练笔。
六、把握“六文”,保住文本解读的底线
1.文意。即文章的主要内容。读懂文章内容是基础的基础。每个词、每句话、每个自然段、整篇课文的意思都要读懂。2.文脉。即文章的走向与线索,也就是作者的写作思路。3.文旨。即文章的中心思想或文章的主题。4.文言。特指文章的语言。语文课上得没有“语文味”,主要是丢失了语言文字方面的训练。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是“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其核心是“语言”。一个语文教师应该有最起码的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受,解读文本要能抓住重点的字、词、句、段等揣摩、品味、发掘,教学时,才能带领学生走进文本的语言。5.文法。即文章的写作方法、表达特色等,这点重在关注怎么写。如怎样遣词造句、怎样布局谋篇等。6.文体。即文章的体裁。体裁不同,目的就不同,教法也就不同。
总之,读写结合应该做到:以读激发热情,让学生想写;以读学选素材,让新生好写;以读渗透写法,让学生会写。读写结合不仅是一种教学方法,更应该是一种教学思想,它应该成为阅读教学的出发点,更应该成为阅读教学的归宿,而其中的写,更需落到实处。
『柒』 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怎样实现读写结合
一、阅读教学为写作服务
在进行阅读教学的时候,要联系写作,为写作教学做好铺垫。从本质上来看,读写不分家,学生学习写作本来就要做大量的阅读,进行必要的知识积累,以及学习一些写作技巧。在教学中的读写结合也该如此,不忘给学生讲解一些关于写作的知识,时刻不忘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平时在上课的时候,在课文中遇到的好词好句可以让学生摘录下来,并写一些批注。在课后,学生可以经常拿出来读一读,培养一下语感。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课文中有很多出色的语句,反复阅读可以给学生很多启发。比如《半截蜡烛》、《一面》都是非常优秀的作品,文章中出彩的描写比比皆是,是不可多得的学习资料。学生要学会利用身边的资源,从课文中汲取写作知识。在学生自己阅读的时候,教师要让学生自觉做一些读书笔记,将遇到的对写作有帮助的内容记录下来,可以是一些好词好句,也可以是自己对某一段文字的感想。带着提高写作水平的目的去进行阅读,认真思考作者是如何组织语言,进行描写的。阅读优质书籍,不仅仅是一种精神上的洗礼,学生完全可以将每一次阅读都作为写作的积累。书籍中有写作需要的素材、技巧、思想等写作必需的各个部分,所以不要轻易浪费阅读的机会。在阅读中发掘写作的助力,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必修课,高年级是学生迈出这一步的时候了。否则学生的阅读只能作为一种消遣,缺乏意义。
二、写作的时候反思阅读
学生在自己进行写作的时候,要学会反思阅读。写作的时候,就是学生将阅读的收获付诸实践的时候,同样可以产生很多感悟。反思是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新学了一些知识后需要检验,然后发现自己的不足,进行改正。要想取得进步,必须学会反思。写作的时候,学生经常会遇到难以下笔的情况,这时候就要想一想在自己读过的作品中,有没有相似的题材,别人又是怎么写的。写作的起步是模仿,学生先要通过模仿逐步提升自己的写作技巧。在自己实践的时候遇到问题,都可以对自己的阅读进行反思。比如写作文的时候觉得总是卡顿,思维不连贯,或者文章的表述非常散乱,读起来很乏味等等。这些都可以在下一次进行阅读的时候多加注意,学习一些专业作家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对于阅读的反思不一定要在写作的时候进行,只是在写作的时候会集中出现很多问题,能够帮助学生准确找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在闲暇之余,学生完全可以对阅读和写作做一些思考,不要总是等到问题出现的时候再寻找解决的办法。写作和阅读是语文的两个模块,但是平时做阅读练习的时候都会对文章进行深入的剖析,这些内容完全可以在学生的作文中体现出来。写作时想一想平时的练习,可能会产生更多的灵感,让写作更加流畅。
三、培养学生读写结合的习惯
教师要帮助学生养成读写结合的习惯,不仅是在课堂上,在学生自习的时候也该如此。好的学习方法应该延续到课堂之外,成为学生的一种习惯。课后写作的次数可能很少,但阅读还是常有的事。读书时要备一本笔记本,拿一支笔在手里,时刻不忘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可以在课堂上不断地强化这种习惯,讲课的时候要求每一个学生都必须做好课堂笔记。主要是一些关于课文分析方面的内容,需要进行记录。比如《狼与鹿的故事》,教师可以在课件中将文章的段落大意展示出来。要理解课文首先要进行分段,并归纳大意。学生可以从中学到如何围绕一个中心展开论述,整逐层深化主旨。这样下去,学生在自己阅读的时候,就会自然而然地想要对文章进行分段分析,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在课堂上传授给学生理解文章的方法,能够让学生在自己阅读的时候受益。一旦养成了良好的习惯,这些方法就能自然地被运用于阅读,为写作做好积累。
写作非常依赖学生平时的积累,学生需要有扎实的文学功底、成熟的思想、独到的见解。而这些都可以在书籍中获得,多读书可以让学生的写作能力快速提升。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是对学生的一种暗示,让学生体会两者之间的联系。这种方法正是利用两者之间的这种联系,让教学的效果大幅提升。
结语:在高年级的语文教学中,阅读和写作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将两者有效地结合在一起,不仅能够节省不少教学的时间,还能相互促进。阅读为写作提供基础,写作让阅读具有明确的方向,可以完美的融合在一起。
『捌』 如何阅读《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法》这本书
1.“文道统一,教书育人”的实验(1951年—1962年) 这个时期又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1951年秋到1958年春),试验课题是“生动讲读,有机结合,教书育人”。教学主要把语文课和班活动结合起来,作文教学结合指导学生写生活的事。(2)第二阶段(从1960年到1963年),进行“文道统一,教书育人”的试验。丁老师写《坚持文道统一,培养读写能力》、《浅谈咬文嚼字教学》、《怎样指导课外阅读》等教学论文。
2.“以记叙文为主,读写结合,培养读写能力”的实验(1963年秋至今)
这个时期分为五个阶段:(1)初试阶段:(从1963年秋至1968年),丁老师在这阶段总结了6条经验:第一,以读带写,以写促读;第二,从篇着眼,从句入手;第三,打好基础,从“有法”到“无法”;第四,从仿到作,从放到收;第五,从述到作,从说到写;第六,因材施教,典型引路。
(2)再试阶段(从1974年至1981年秋),丁老师提出“读书、观察、作文三结合”和“以记叙文为主,坚持读写结合,培养自学能力”的实验课题,在教法上,每教学一段、一篇或一组课文,就引导学生调查访问,实地观察,撰写赞扬好人好事的宣传稿。这次试验把着力点放在指导学生读写训练上,做到有的、有序、有点和有法,使学生真正做学习语文的主人。在作文教学上, 丁老师提出“寻美作文,练文炼人”的主张。
(3)验证阶段(从1981年秋至1983年春)。提出“以记叙文为主,坚持读写结合,培养学生自学、自得、自写、自改的能力”的实验课题。在三、四、五年级各一个教学班进行验证。验证结果,除达到前两个阶段的综合要求外,学生喜读爱写蔚然成风,平均每学期每个学生作文50多篇,程度较好的写了近百篇,个别尖子学生写了200多篇。
(4)深究阶段(从1983年秋至1986年秋)。1983年丁老师在总结记叙文“三十法”的基础上,提出“读写结合五步训练”的实验设计。这个阶段,教改试验进一步发展。丁老师进一步总结了教改试验的八条基本经验:(1)面向全体,偏爱差生;(2)寻美作文,练文炼人;(3)读写对应,有机结合;(4)杂中求精,打好基础;(5)乱中求序,分步训练;(6)华中求实,突出重点;(7)死中求活,交给规律;(8)劳中求逸,减轻负担。主要著述有《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法》。
(5)物化阶段(从1986年至现在)。为了巩固和发展教改试验的成果,根据上级的指示精神,丁老师 从1986年1月着手主编小学语文读写结合实验教材,经过20个月的艰苦努力,到1988年10月止,已完成《五年制小学语文读写结合实验教材》全套10册。
心得: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丁有宽老师的不懈追求、研究、探索下,形成了新的小学语文语文教学体系。这是我们青年教师应该学习的精神,我们应把教学中发现的问题进行研究、不松懈、不怠慢,把语文知识教学和语文基本技能的训练紧密地结合起来,使“双基”落到实处,练在需要处。坚持从“循法”到“无法”,让学生扎扎实实打好基础,发展思维能力,提高读写能力。
『玖』 怎样实现小学高年级高效教学的读写结合
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怎样实现读写结合
所谓
“
读写结合
”
,就是阅读与写作的结合。通过读写训练,达到以读促写、以写促读,提高学生的语
言感悟能力和表达能力。
“
读写结合
”
不是新鲜话题,但是个常青的话题。叶圣陶先生早就说过:
“
阅读是
吸收,写作是倾吐。
”
崔峦先生也曾说过:
“
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一方面要加强阅读教学,另一方面要加
强读写联系,做到读写渗透,读写结合。
”
两代语文教育大师的卓见明确告诉我们:阅读是作文的基础,阅
读好像蜜蜂采花,作文好像蜜蜂酿蜜,读和写是相辅相成的,智慧地把握两者结合的策略,学生的作文能
力才会逐渐提高。《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
“
在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把从阅读中学到的基本功,
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
”
可见,
“
读写结合
”
是语文能力训练的必由之路。
我在平时的课堂教学实践的探索中发现,
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蕴藏着极其丰富的读写结合的资源,
如:
模仿练笔、拓展练笔等都是
“
读写结合
”
的常用策略,它为学生构建了对话的平台,促进了学生语文水平,
特别是作文能力的提高。
1
、模仿练笔。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决定了模仿在教学中的价值。
“
仿写
”
是依照课文的写作方法,写出自己的
所闻、所见、所感,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学习作者的观察表达方法,并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进一步体会课文内
容,同时达到训练写作的目的,使课堂阅读得到一定延伸。仿写的训练方式主要有仿句、仿段、仿篇。篇
的仿写主要是从文章的结构和写法角度进行练习。
(
1
)仿句式。主要是训练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可以是摹仿文中的句子运用的指定关联词进行写话练习,
例如:
"
不但
……
而且
……"
、
"
没有
……
没有
……
只有
……"
等。
另外也可以摹仿文中写作手法,
比如比喻句、
拟人句、排比句等。通过对这些句式的练习,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与表现技巧,这是写好作文不
可或缺的基本功。
(
2
)
仿顺序。
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也就要求学生在语言表达时要注意表达的
顺序,如:事情发展顺序、时间顺序、地点顺序、方位顺序等等,教材中有许多这样的范例,我们可以有
意识加以引导和训练。例如课文《记金华的双龙洞》一课的游览顺序,观察的方位清楚明了,我们教师可
在教学本文后,让学生模仿文中的写作顺序,写写《我的家乡》、《美丽的校园》等,也可在同学们进行
了秋游活动之后,指导学生模仿本课写作顺序练习写游记。
(
3
)
仿结构。
结构的仿写可以是段式结构仿写,
也可以文章结构仿写。
学生接触较多的段式结构是总分式、
总分总式、并列式等。我们可借机引导学生进行结构仿写。例如:《盐的世界》一课,语句优美,特别是
第四小节对盐的形状、颜色的描绘,在结构上采用了先总后分的写法,非常有特色,值得学生在写作中借
鉴、学习,因而在教学中我设计了相应的仿写练习。首先,我围绕中心句,指导学生赏析了这一小节中的
词句。有了对这一节的研读,学生轻而易举地感悟到在这节中作者采用了
“
先总后分
”
的写作方法。接着,
我为使学生在仿写练习中有更加丰富的内容进行表达,还利用网络资源为他们创设了情境。有了写法上的
感悟,以及情境的体验,然后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
“
公园里的花,千姿百态,色彩缤纷
”
的写段练习,
这样的仿写练习就显得水到渠成了。再例如:《富饶的西沙群岛》的第三自然段是并列结构构段方式,它
从三个不同方面写了海底的物产丰富。在教学时,我先使学生懂得同时介绍事物几个方面的时候,可采用
并列结构段。再指导学生练习写《校园一角》、《美丽的花园》等片断,让学生在具体的写作实践中加深
对这种结构段的认识。再如《詹天佑》一课,文章借助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刻画了杰出的爱国
工程师詹天佑,这是写人文章的一个重要的方法,讲完之后,可以让学生仿照这种方法来写一篇写人的文
章。
2
、拓展练笔。高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阅读积累,掌握了较多的写作方法,拓展练笔比较适合他们。练笔的
形式很多,有补白类的,包括补充人物语言、动作、心理活动;扩写类的;情感升华、主题提升类等。
(
1
)教材简略处的合理拓展。有些课文重记叙,轻描写,语言简洁,给学生许多想象的空间。教师应在阅
读教学时引导学生合理想象,
进行练笔。
如:
《金钱的魔力》
一文中先后写到了店员托德和老板的两次
“
笑
”
,
我在教学时,让学生从与众不同的笑中体会一下老板当时的心情,并让学生联系上下文进行合理的想象,
写下老板的心理活动及与
“
我
”
的对话。教学至尾声时,我还顺势问到:
“
当我再次光顾这家服装店时,老板
又将会是怎样笑?怎样对我说呢?
”
让学生去推其发展,展望结果,发现新意。这样既训练了学生以人物想
法、言行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技巧,又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
2
)
课文精彩处的合理拓展与改写。
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积累祖国语言文字,并学会正确运用祖国语言
文字。教材中,有的课文语言优美,词汇也相当丰富,教师除了要求学生熟记,进行低层次的语言积累,
还要充分发掘教材进行拓展。例如:《蝴蝶王国》一课以形象生动、富有韵律的语言,描绘了台湾的蝴蝶
谷每年春季瑰丽而壮观的奇异景象。美的蝴蝶,美的文字,美的意境,让学生陶醉其间,惊叹不已,学生
的眼前仿佛真的出现了
“
金光灿灿的黄蝶谷
”
以及
“
五彩缤纷的彩蝶谷
”
。这时,教师趁热打铁引导学生根据
文中的场景描写,对课文进行二次创作:或写群蝶翩翩飞舞的壮观,或写双蝶缠绕枝头的轻盈,或写蝴蝶
戏耍追逐,流连花间的嬉戏。而改一改又是创新的基本方法。针对教材中的课文,改人称、该题目,改文
体都能激发学生写的热情。可对一些叙述严谨、语句优美、情浓理强的课文进行恰当的
“
改写
”
,学习运用
课文中的好词佳句,来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改写要针对不同类型的课文而采用不同的地方。如《烟台的
海》描写了烟台的海四个季节的不同特点,条理清楚,用词优美,可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用第一人称来
改写导游词,倡导使用文中的优美词句。《诚实与信任》一课则可试试换题目,《比金钱更重要的》《诚
信无价》《一张纸条》等等题目的出炉,显示出学生对文章中心的理解升华了。此外,诗改文也是好办法。
(
3
)续写练笔。有些课文故事性强,结尾意犹未尽、耐人寻味,学生对故事有浓厚的兴趣,假如教师引导
学生,续写故事,可以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如在学习了《狼和小羊》后可以引导学生写《当狼扑向小羊》;
学习了《狐狸和乌鸦》后可以写《乌鸦被狐狸耍了之后》等。续编故事是要足够多时间的,但费时但又不
省心的写话,不但不会影响教学效果,反而会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这样的练笔可以使语文的工具性和人
文性得到了高度统一。
(
4
)写推荐,课外读物走进来
引导学生将语文的学习由课内拓展到课外,
“
为有源头活水来
”
。比如:学习完《负荆请罪》,让学生联系
课文内容,查阅有关资料了解这个词语的来源;学习完《海伦
.
凯勒》就可以推荐学生看《假如给我三天光
明》;学习完《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让学生读一读《鲁宾逊漂流记》,感受他的独特魅力;学习完《小
草和大树》,向学生推荐《简爱》等等。
那么,在语文教学的读写结合中,我们又该注意些什么呢?一是要找到读写结合的连结点,使读写真正结
合起来,不要流于形式。二是不要把每一次的习作练习看成只有作文要求的那点内容,应把习作,不仅贯
穿于阅读教学始终,还要把习作与学生生活紧密相连。只有这样,学生才知道写什么,懂得怎么写,进而
喜欢阅读与写作。
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捕捉机会,架起读写结合桥,科学施练,让读写结合之花在课堂绽放。从
读到写,以写促读,读写结合,是
“
生本、师生、生生
”
多维对话的平台,是语文
“
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
”
佳
径,自觉实践,持之以恒,一定能领略到
“
读写结合风光无限,能力素养提高显著
”
的成功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