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七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黄河,母亲河的资料
【自然特征】
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源于青海巴颜喀拉山,干流贯穿九个省、自治区,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全长5464公里,
流域面积75万平方公里,年径流量574亿立方米,平均径流深度79米。但水量不及珠江大,沿途汇集有35条主要支流,较大的支流在上游,有湟水、洮河,在中游有清水河、汾河、渭河、沁河,下游有伊河、洛河。两岸缺乏湖泊,黄河下游流域面积很小,流入黄河的河流很少。黄河的入海口河宽1500米,一般为500米,较窄处只有300米,水深一般为2.5米,有的地方深度只有1.2~1.3米。
【地理环境】
从河源至贵德多系山岭及草地高原,属青藏高原,海拔均在3000米以上山峰超过4000米,源头河谷地海拔4200米,河源段河谷两岸地形平缓排水不畅,形成大面积沼泽地,湖泊多;贵德自孟津江段是黄土高原地区,黄土高原为吕梁西波,南为渭河谷地,北与鄂尔多斯高原相接,西至兰州谷地;黄土高原海拔一般在1000~1300米,地形起伏不平,坡陡沟深,沟壑地面坡度15~20度,沟谷面积占40~50%,沟道密度3~5公里/平方公里切割深度100米以上;孟津以下进入地势低平华北平原,海拔不超过50米,进入下游后河道平坦,平均比降只有0.12%,水流变缓,泥沙大量淤积,高出地面4~5米;由于黄河多次改道,地面冲积出扇状的古河床和古自然堤,成为缓岗与洼地相间分布的倾斜平原,洼地比较开阔平展。
【流域概况】
黄河从源头到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河口镇为上游,河长3472千米;河口镇至河南郑州桃花峪间为中游,河长1206千米;桃花峪以下为下游,河长786千米。(黄河上、中、下游的分界有多种说法,这里采用黄河水利委员会的划分方案)黄河横贯中国东西,流域东西长1900千米,南北宽1100千米,总面积达752443平方千米。
黄河,像一头脊背穹起、昂首欲跃的雄狮,从青藏高原越过青、甘两省的崇山峻岭;横跨宁夏、内蒙古的河套平原;奔腾于晋、陕之间的高山深谷之中;破“龙门”而出,在西岳华山脚下调头东去,横穿华北平原,急奔渤海之滨。它流经9个省、区,汇集了40多条主要支流和1000多条溪川,行程5464公里,流域面积达75万多平方公里,是中国第二大河。全流域年平均降水400毫米左右,而黄河平均年径流总量仅574亿立方米,在中国河流中居第八位。流域内,连同下游豫、鲁沿河地区共有2亿多亩耕地,1亿左右人口。
黄河全河多年平均天然径流量580亿立方米,流域平均年径流深77毫米,流域人均水量593立方米,耕地亩均水量324立方米。
黄河中游河段流经黄土高原地区,支流带入大量泥沙,使黄河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最大年输沙量达39.1亿吨(1933年),最高含沙量920千克/立方米(1977年)。三门峡站多年平均输沙量约16亿吨,平均含沙量35千克/立方米。
⑵ 初一下 语文 综合性学习 黄河,母亲河 答案
最佳答案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黄河,母亲河
一、活动目标
1.热爱祖国河山,感受黄河文明,体会黄河作为“母亲河”是怎样深入全面地积淀在中国文化之中的。
2.关注母亲河,加强环保意识。
3.培养学生根据主题收集、整理、筛选资料的能力,引导学生掌握分析运用所得资料的基本方法。
4.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引导学生学会分工协作。
5.锻炼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着重培养学生在综合活动中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二、活动指导与建议
本单元的综合性学习,教师应该在整体把握设计意图的基础上,根据教学实际制定相应的活动计划,也可以结合当地及本校条件适当增删调整部分内容。
这一单元以“探寻黄河文明”为活动核心,以学习课文《黄河颂》为活动契机,自然导入整个活动。四个部分环环相扣,互为照应:第一部分侧重了解“黄河对华夏文明形成的影响”,所以以“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作为主题词;第二部分侧重收集诗文、歌曲,召开主题晚会,唤起学生对黄河的感情,可以“歌唱黄河”作为核心;第三部分是收集资料,筛选信息,了解黄河的忧患,唤起关注黄河、保护黄河的意识,引申开来也是培养一种环境保护意识;第四部分在前面三个环节的基础上要求学生用写作形式发表自己的感想和认识,总结自己参加活动的收获,作为自我评价。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化整为零穿插安排活动。
本单元内容较多,课时较为紧张。教学时应该注意将众多活动分解穿插到两周内的课内外教学活动中去。这一综合活动计划占用两课时课堂教学时间,一课时用来布置、指导学生的活动,一课时用以展示、评价学生的活动成果。其余活动基本应该化整为零,在课上、课后开展。
有的内容(如第一部分的《黄河颂》中的有关内容)可以融入课堂教学;关于黄河的常识、词语可以通过手抄报、黑板报等形式来展示;与黄河有关的故事、传说可以利用课前三分钟演讲来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至于学生收集到的有关黄河的歌谣诗词不妨在班会或文艺晚会上让学生自己编排、表演;而学生设计公益广告当然也可利用课余时间来进行,其成果也可以在教室或校园展出。
如此安排,即可解决课时不够的问题。
第二,分组分工安排活动。
面对本单元四个部分八大任务,即使教师做了分解安排,学生也会有疲于奔命之感。因此,教师还应该帮助学生分为若干小组,使每一小组承担一项任务,小组内又有具体明确的分工,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合作精神。最后,通过展示成果、评价活动等途径将以上分工综合起来达到资源共享,使学生相互受益。
但是,仍然必须保留一两项活动(建议教师选择第四部分)作为人人参与的共同活动,要求学生在各小组交流之后写一篇作文,写一篇总结,以确保活动有点有面,有分有合。
各项活动设计意图解说与具体指导建议
第一部分活动内容:
1.复习《黄河颂》一课,查找有关资料,研讨下列问题(见课本)。
这一活动,旨在加深对诗作的理解认识,用更多的知识填补诗歌语言的“空白”,是一种典型的阅读方式;同时又自然导入本次活动,易于引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可要求学生在课后自行完成,课上或课前互相交流。不必占用过多的时间。具体解说如下:
①第一问见课后附录。第二问——黄河流域历代王朝建都史实为:夏朝定都阳城(今河南登封),商朝定都于亳(今河南商丘),后迁都于殷(今河南安阳),周朝定都于镐京(今陕西西安),秦朝定都于咸阳,西汉定都于长安(今陕西西安),东汉定都于洛阳,魏晋均定都于洛阳,隋唐均定都于长安(今陕西西安),宋朝定都于东京(今河南开封)。
② 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流入渤海,全长5 464公里,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九省区。
③略。
2.与黄河有关的民间故事。
本活动旨在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和口头、文字表达能力。在搜集故事的过程中,应要求学生尽可能不照抄原文,而应对故事做适当的剪裁或润色补充。
学生整理出的故事,可以刊登在手抄报、黑板报上,也可以利用课前几分钟讲话时间,让学生上台讲故事,进行口语表达的训练。
① 黄河之源的传说。
② 与黄河有关的神话传说。
③ 与黄河有关的历史人物故事。
A.姜太公钓鱼。
B.郑国渠。
(以上答案参见《黄河》一书,中央电视台编,中国青年出版社1989年版)
3.关于搜集俗语、谚语、成语的活动。
这一活动为学生积累词汇、积累文化知识,从而感受黄河在民族文化中深厚的文化积淀提供了机会。教师应该借此强调词汇学习的重要性,使学生感受到词汇积累的乐趣并能够因此掌握一两种学习词汇的方法。
教师指导这一活动,应该把握三个环节:搜集词语——领会意义——学会运用。例如:“河清海晏”,是中国人理想的太平盛世;“泾渭分明”则是黄河的两条支流在文化中的反映(泾水清,渭水浊)。要求学生抄出例句,以便从情境上完整理解词语的含义,同时要求运用词语造句。
第二部分活动内容——搜集有关黄河的诗词歌谣。
这一活动可与音乐教师配合进行,可视为跨学科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可请音乐教师推荐介绍教唱有关的歌曲民谣,可在音乐课上进行,也可在课后开展,也可利用班会课乃至在学校文艺活动中表演。语文教师主要在体现活动的语文特点上下功夫,应要求学生抄下歌词并引导学生品味评析。有关诗词部分应该要求学生背诵并向同学介绍。
第三部分活动内容——保护黄河。
这一环节的话题是“环保”。其中,第一项侧重了解黄河现状,第二项重在宣传呼吁,但最终的目的是一致的。不妨由学生分组承担各项任务。先由部分学生搜集资料或进行调查,互相交流,然后引导学生设计公益广告并展出,使两项活动互相呼应,增强活动效果。如果当地条件有限,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调查搜集其他河流或者当地河流情况,不必强求一律。
调查交流活动的组织、主持、主讲均应由学生承担,以求充分锻炼学生。
公益广告的设计力求巧妙、生动、有创意,但仍然应该突出语文学科特色。如果学生不具备绘画才能,可以只用文字来描绘自己的构想。当然,也可以将具有不同特长的学生组织成若干小组共同设计,以体现合作学习的特点。
第四部分活动内容——综合写作。
这一部分是在前三个部分的基础上开展起来的。学生通过以上各项活动,对于黄河的方方面面有了一定的了解,此时写作环节中的材料积累过程已基本完成,关键在于如何确定话题角度,如何恰当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1、2两题属于常规作文,建议教师布置学生完成其中一题。第3题的“周记”写作,可以作为学生对这次大型活动的自我评价,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认真总结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体会,以及自身存在的不足,这是活动评价的一个重要参照。
三、活动评价
1.重在过程评价。
综合活动的宗旨就是为学生提供一个锻炼能力促进发展的机会。学生研究的目的不仅是为了出成果,“过程评价”至关重要。教师首先应评价学生是否积极参与,是否认真组织,是否努力尝试整理材料表达观点。只要学生在以上各个环节中有一两处下了功夫,教师就应该给予肯定。至于学生作业成果结论是否完整严密、设计是否新颖有创意,只能作为评价的参考因素。即使学生的活动是失败的,只要学生积极参与了,他在实际操作中也就运用了多种知识,锻炼了各项能力,积累了多种体验,这些都是极为宝贵的东西,都是综合评价的重要依据。
2.不求全责备,不求毕其功于一役。
不要希望在一次活动中进行全方位的能力训练。教师可以通过建立学生学习档案的方式对学生全面能力的培养做出整体规划,进行宏观调控。通过各项不同活动逐步引导学生全面培养发展自己的能力。因此,每次活动之后,只需就学生的一点最佳表现给以评价(如学生的口语表达、写作、材料整理、与人合作,等等),不要求面面俱到。
3.多种评价方式相互结合。
评价时,应该将学生的自我评价、相互评价与教师的评价结合起来,力求使评价成为鼓励学生、激发学生的手段,成为学生认识自我认识他人的手段。同时,教师还应该努力创造条件进行学校评价、社会评价,使学生的活动成果在校园中、在社会上得到认可,这种评价可以得到极好的教育效果。
四、有关资料
1.远古的地质运动与黄河的形成(陈梧桐陈名杰)
在地球岩石圈不停的运动之中,华北地台大约在17亿年以前隆起了。随后它持续抬升,形成中国范围内最早而且面积最大的一块古陆。在此后漫长的时间里,华北地台两次下沉,受到海水的浸泡,至二叠纪(距今28 500万年至23 000万年)再次抬升,重新露出水面。在这个反复抬升和沉降的过程中,大量的生物遗体在沉降区堆积起来,形成丰富的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资源。
接着,在侏罗纪(距今19 500万年至13 700万年)与白垩纪(距今13 700万年至6 700万年)发生了被称为燕山运动的造山运动,与现今山西高原原本连为一体的今华北平原地区转而沉降,先形成盆地,以后逐渐发展成为一片大平原,而山西高原则陆续抬升,形成了东低西高的局面。进入新生代(始于距今6 700万年)时期,又发生了喜马拉雅造山运动。这次造山运动比燕山运动更为强烈,不仅促使喜马拉雅山脉从海底崛起,青藏高原急剧抬升,而且波及整个中国,促使一些地块抬升,成为山脉,一些地块下沉,成为盆地。如山西高原就因受到这次造山运动的影响,产生了两条近乎平行的大断裂带,从北向南穿过高原的中部,断裂带的断块程度不一地向下陷落,形成狭长的槽谷。槽谷的南端与关中所处的沉降带相接,形成汾渭盆地。后来,一些抬升的山脉受到风化剥蚀,逐渐夷平,成为高原;下沉的盆地则贮积起水而成为湖泊。此后,这个地区先后经历两次规模较大的冰川活动,气候变得寒冷而干旱,那些大湖逐渐萎缩,或被分割成许多小的湖泊,全区出现若干个大型湖盆和许许多多的小湖泊及湿地。地面上的流水从高处向低处流动,逐渐汇聚到古湖盆当中,并发育成若干各自独立的内陆湖水系。在青海高原巴颜喀拉山的北麓,一条流水从这里向东南流淌,由于积石山即阿尼玛卿山与巴颜喀拉山南北夹峙,它便流向当时正在下沉的今若尔盖草原地区,在那里潴积,形成古若尔盖湖。源出于西倾山和阿尼玛卿山之间的另一条流水,则在两山的峡谷中自东南向西北方向流淌,汇集到今青海省共和县的古盆地。古共和盆地的东面,当时另有一条流水,沿着拉脊山南麓的峡谷东流进入今甘肃,经过今日的兰州后,北折流向今宁夏地区,至贺兰山旁汇集到因断层陷落而形成的银川盆地,形成古银川湖。东鄂尔多斯高原的东缘,又有一条河流经由一连串的小湖泊,注入汾渭盆地,形成古汾渭湖。汾渭盆地的东面,耸立着一座高大的中条山,山脉东侧的流水,由于受到山东丘陵的阻挡,则分由丘陵南北不同的河道,东流注入大海。这样,从西部的青藏高原到东部的山东丘陵,便逐渐形成了四段各有源头、互不连接的河流。古黄河就是在这些独立的水系基础上,逐步演变而成的。
在地质年代第四纪(始于距今250万年前)的早期即距今100万年前后,这个地区冰川融化,气候变得温暖而湿润,降水量充沛,河水迅速暴涨,流水的冲刷下切作用不断加剧。流水的冲刷促使河床逐渐由浅变深,从而产生溯源侵蚀作用,使源头的位置向河流流向相反的方向移动,使上游不断向上延长。流水的下切,则冲击着阻挡其前进的高山峻岭,为自己开辟通道,使下游日益向下延伸。此时,中国中西部的高原继续处于上升的阶段,益发加强了这种流水的下切侵蚀作用。流水的溯源侵蚀和下切侵蚀,终于将两条河流中间的分水岭打通,使各个封闭的湖盆有了出口,使各自独立的河段连接起来,古黄河至此已初露端倪。不过,此时的古黄河还是一条内陆河,她的东端止于浩瀚的三门古湖,因为东面的中条山还阻挡着它通向大海的道路。但是,古黄河继续以顽强的毅力,发挥其溯源下切的侵蚀作用。当上游的来水大量进入三门古湖,水位升高,超过了三门地垒的高度,湖水就向东漫流,并不断下切。经过漫长的岁月,她终于切穿三门峡,流入华北平原,而与中条山东侧的流水连接起来,浩浩荡荡地向东奔流,投入大海的怀抱。一个伟大的生命从此诞生了!
黄河最后冲过三门峡、全线连接贯通的具体年代,学者的意见不一,但有一点应该是可以肯定的,即当生活在距今70万年至20万年以前的北京猿人出现在周口店时,发源于青藏高原的这条大河,已经从西到东将各段河道连接起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了。不过,此时她的下游是绕山东丘陵之南入海的。以后下游的河道曾发生过几次变动迁徙,但上游的河道则已基本定型。而且由于流水的溯源侵蚀、延伸的属性,她的上源和下游仍在继续延长,从而最终形成今天的面貌。
今日的黄河,全长5 464公里,是长度仅次于长江的中国第二大河。她从源头汩汩东流,经过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九个省区,在山东利津县注入渤海,流域面积达75
⑶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作文《黄河,母亲河》怎么写
可是人们因为人口迅速增长不断开垦荒地使森林毁灭,造成可怕的大水灾。我内出生容在青海的巴颜喀拉山脉!毁坏森林只会给你们带来灾难的,自然条件很好、土地肥沃,那些雨水使我身体里的水份增加了许多,我的全长有5464千米,结果有的地方高出两岸农田三至四年、气候温暖。可是、植被破坏了,我的两旁,使我成了悬河,黄土更容易被我带到山下去。我就是从这里流进大海的,是中国第二长的河流,我这里就会经常下雨。所以人们才会在我这里生息繁衍,自从人们来到这里以后,黄土高原失去天然保护层助长了水土流失,有的地方甚至高出十米以上。人们。我从西往东流,绿树成荫:【黄河的自述】大家好,有四亿吨则沉积在我的河道!不要再毁坏森林了。每到洪水季节、四川,这让我的河道一年比一年高、甘肃,我身边的树木减少了许多。树木被砍了,都被人们砍伐掉了,快醒醒吧、繁花似锦、宁夏等九个省,我叫黄河,草原破坏,最后到山东垦利县。我经过的黄土高原、区,也很容易使我把两旁的堤坝冲毁。人们把我叫做母亲河,其中有12亿吨被我带到入大海,土地松散了。我每年大约要带走16亿吨黄土,原来是很美丽的,经过了青海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作文
⑷ 人教七年级下册语文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黄河,母亲河
你家旁边应该有初一学生吧,借来看看吧。
记得讲了些黄河的历史和现状,还有关于它的诗句,以及治理。。。。。。记不清了
⑸ 七年级下册语文作业本《黄河颂》的答案
1.魄豪磅烽
2.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
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
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
3.(长城)用高大雄伟的身躯筑成民族的屏障。
4.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涛风簸自天涯。
5.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项羽“巨鹿之战”,祖逖闻鸡起舞等。
6.起到了结构上的提示作用,将诗歌分为三个层次。反复多次更抒情。
7.不好。“你”比“她”读起来更亲切,抒发情感更直接。
8.任何时代黄河都象征着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黄河孕育了中华儿女,孕育了灿烂的华夏文明,是我们的母亲河,不能藐视。
9.
(1)“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用纯洁的清流,灌溉花的国土;”长江贡献之大
(2)“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用磅礴的力量,推动新的时代”长江力量无穷;
(3)“从远古走来,”“向未来奔去”长江历史悠久,古老。
( 自己整理一下)
10.合适。用第二人称更容易抒发情感,表达对长江的依恋赞美之情。
11.我赞成。因为长江孕育了千千万万的中华儿女,有着悠久的历史,滋润了每一寸土地,推动了新时代的发展。
12.抒发了作者热爱、赞美长江,赞美祖国的感情。
13.(1)俗语、谚语:
跳进黄河洗不清、黄河富宁夏,最富是吴忠、黄河尚有澄清日,岂可人无得运时、天下黄河 富 宁夏、不到黄河心不死,不见棺材泪不流。
成语:
砥柱中流、海晏河清、河清海晏、河山带砺、黄河水清、砺山带河、鲤鱼跳龙门、俟河之清、中流砥柱
(2)九曲黄河一份情,两岸绿林四季清
我可是一字一字打出来的 很累的哦 你自己多多加油!!! @—@
⑹ 七年级下册语文课本黄河颂
黄河颂
(朗诵词)
啊,朋友!
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
出现在亚洲的原野;
它表现出我们民族的精神:
伟大而又坚强!
这里,我们向着黄河,唱出我们的赞歌。
(歌词)
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
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
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
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
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
啊!黄河!
你是我们民族的摇篮!
五千年的古国文化,从你这儿发源;
多少英雄的故事,在你的身边扮演!
啊!黄河!
你是伟大坚强,像一个巨人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
用你那英雄的体魄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啊!黄河!
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
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
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
将要学习你的榜样,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黄河颂
(歌词)
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
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
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
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
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
啊!黄河!
你是我们民族的摇篮!
五千年的古国文化,从你这儿发源;
多少英雄的故事,在你的身边扮演!
啊!黄河!
你是伟大坚强,像一个巨人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
用你那英雄的体魄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啊!黄河!
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
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
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
将要学习你的榜样,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用“她”写出了作者对黄河的喜爱,深爱之情
10
⑺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作文《黄河,母亲河》怎么写
黄河,你从遥远的历史走来,你在中国苍桑的岁月中奔腾,你在战火中川流不息。你以浑黄的河水在国际上一展风采,你以响彻云霄的水声名震河坛,你以磅礴的气势技压群雄。你代表着炎黄子孙,滔滔不绝地奔流于四海……
黄河魂
中国——郑博林
滔滔不绝令人憾,
川流不息令人醉。
奔于四海破风浪,
走向五湖创憧憬。
中华儿女永拼搏,
惊涛骇浪只等闲。
风雨无阻迎彩虹,
永于世上不动摇。
黄河,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美丽壮观,和蔼可亲你以甜美的乳汁哺育着中华儿女,你以奔腾的气势,鼓励着炎黄子孙拼搏打破“东亚病夫”的“美称”,以所向披靡之势技压群雄,在国坛上势如破竹,谁欲争风。让炎黄子孙成为国际上叱诧的风云人物……
黄河!哺育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您博大的胸怀,您的精神,您的气概,是亿万中华儿女力量的源泉,是中华民族拼搏的象征,是中国12多亿人的母亲……
黄河,壶口瀑布是您的灵魂精魄的集中体现!我真希望可以到壶口一游,让我去体会母亲河的磅礴,去感受母亲河的气魄,好让我从母亲河的魂魄中汲取更多的营养。
扬起胜利的风帆,在奔腾的黄河中乘风破浪,驶向四海。随着母亲河一起走向五湖,踏着母亲河的踪迹,走出中国,迈着母亲河的脚步,驶向天涯……
黄河的磅礴是祖国的风采,黄河的川流不息是祖国的源泉,黄河的伟大是祖国的创造,黄河的惊涛骇浪是祖国的杰作……
黄河是祖国的作风:永不低头折节,顽强拼搏的气魄!
祖国,历经苍桑岁月的中华民族,经过几次风风雨雨,依然永垂不朽,万古长青。
⑻ 七年级下册语文书中的黄河颂的内容
黄河颂
啊!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出现在亚洲的原野,
它象征着我们回民族伟大的精神答,伟大而且崇高;
我向着黄河唱着我们的赞歌!
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
奔向东南,金淘澎湃,掀起万丈狂澜;
浊流万转,结成九曲连环。
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
把中华大地劈成南北两面。
啊! 黄河!你是我们民族的摇篮,
五千年的古国文化,从你这儿发源。
多少英雄的故事,在你的周遭扮演!
啊! 黄河!你是伟大坚强!像一个巨人,
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
用你那英雄的体魄,
做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啊!黄河!你一泻万里,浩浩荡荡,
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背膀!
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将要在你的保育下发扬滋长
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将要学习你的榜样。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⑼ 人教版初一下册语文第二单元作文:黄河,母亲河
黄河,一个孕育了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历史的母亲河。我虽无缘领教它的峰回路转,它的豪迈气势,和它的一泻千里,但在我的心中却一直没有忘记勾勒它那经久不衰,伟大雄浑的形象……
看啊!黄河波涛滚滚,浩浩荡荡,犹如一条巨龙横在中原大地上。“黄河之水天上来”,你们瞧,那黄色的水雾,此水真是只应天上有啊。再看看那茫茫水雾中辽阔的黄河又多么地像一卷巨幅画轴伸向远方、连接蓝天呢?浪花四溅,河水像沸腾了一般,无处不是泡沫和浪花。黄河的巨流从宽阔的河床缓缓地聚拢,骤然间水势迅猛,坠入一道狭窄的深不可测的石壕,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黄河就这样一直不停地向各方奔涌着。它两岸的苍山夹峙,险峻陡峭,堤坡上青草覆盖,河堤两侧林带苍翠,多么另人神往啊……
让我们再瞅瞅黄河的壶口周围,小溪淙淙潺潺地流淌着,流淌着……而真正的壶口瀑布呢,如同仙人轻托着一壶黄水倾天而倒,那巨浪,摆动着、翻滚着,并猛烈地冲击着周围的石壁;如同利剑震动着黄色刀锋劈开河床,那巨浪,狂跳着、颠动着,并快速地掀起了遮目的黄尘。那拥有着泥土芳香的水雾,让人感觉似乎置身于梦幻的境界……
听啊!黄河日夜不停的咆哮着。它的隆隆轰鸣震耳欲聋,气吞山河之势暴露无遗,犹如千万条巨龙缠绕厮咬,挟雷裹电,咆哮翻滚,齐刷刷地跌下万丈深渊……有时又好比千万根桩在振击地面,发出排山倒海的巨响。它气势如虹,声声都显示着自己气势磅礴……
夜阑人静,再次勾勒曾经想象的黄河,追寻我们在它那诞生的民族精神。我们作为一个华夏子孙难道不应该随着黄河那跳动着的永恒的心律,唱出永不疲倦的民族之歌吗?就让黄河那亘古不竭的水流和万载不息的波涛成为我们诠释出中华民族不屈的精神的内在动力吧!让我们以华夏子孙的身份对它说:“谢了,母亲河”!
我们领先世界的文明是因为有它,我们东方古国的美称是因为它,我们永不退缩的精神也是因为它!黄河没有愧对文人墨客用精妙绝伦,豪迈壮观的语句来形容它,因为它,一条伟大的河流,一位坚强的母亲,不仅孕育出了一个不屈的民族,还造就了一群永不言弃的人们——中国人!我们将带着它那雄姿和气魄把中华民族的精神传向四方!
目前黄河干流近40%河段的水质为劣五类,基本丧失水体功能,黄河流域每年因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115亿~156亿元。
“母亲河”的水量并不丰沛,但却以占全国河川径流2.4%的有限水资源,滋养着全国12%的人口,灌溉着15%的耕地。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黄河流域废污水排放量比20世纪80年代多了一倍,达44亿立方米,污染事件不断发生,黄河中下游几乎所有支流水质常年处于劣五类状态,支流变成“排污沟”。黄河污染触目惊心。
黄河担负着沿黄地区50余座大、中城市和420个县的城镇居民生活供水任务,黄河污染给城镇居民供水安全带来巨大威胁。2003年,黄河发生有实测记录以来最严重的污染,三门峡水库蓄水变成“一库污水”。
宁夏石嘴山市黄河水厂,主要是通过处理黄河水向部分城市居民供应饮用水。于黄河水质急剧下降,水厂的处理难度不断加大。水里的氨氮、挥发酚等含量过高,消耗了大量用于杀菌的氯,水厂不得不将加氯量由原来的处理每升水使用0.15毫克增加到4毫克左右,而用于澄清、处理有机物的药料也在成倍增加。去年和今年春天这家水厂还曾多次被迫停止处理。
据宁夏回族自治区环保局数据显示,2003年,黄河宁夏段年排放废水2.35亿吨,其中生活污水排放量已达到了1.28亿吨,占废水排放总量的54.4%。废水中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为10.15万吨,工业和生活废水中的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分别为7.64万吨和2.51万吨。
伴蹲着经济的高速发展。黄河污染治理的老问题尚未完全解决,新污染,新问题又在不断显现。目前黄河流域的水污染已由集中的工业点源污染逐渐变化为工业点源污染与农业面源污染和生活污染并重。生活污染的影响力逐步加大,农村环境保护和农业化肥、农药、畜禽粪便污染防治,已成为污染防治工作的新重点、新难点,并逐步呈现出污染结构多元化和污染因素的复杂化。
污染之“痛”痛在经济结构,黄河流域工业结构一“重”二“小”,与水环境特点不相适应,使河道径流越来越小的黄河要接纳越来越多的工业污水。“重”主要表现在兰州、白银、包头、宝鸡、西安、咸阳等地重工业高度集中,超出环境容量。黄河最大支流渭河流域是陕西的工业基地,而渭河流域年污水排放量达8亿吨,占黄河流域排污总量的18%。目前,渭河已成为“关中下水道”,大部分河段失去自净能力。“小”主要表现在黄河中游一些地区趁国家加强对淮河、太湖流域水污染治理,大量关停污染企业之机,低价买设备,上了许多“十五小”工业,接下了“污染接力棒”。这些小污染企业点多面广,治理难度很大。
这就是中国的黄河!
这就是中国人的母亲河!
他在我的心中是最长的,在我心中是最壮观的,在我心中是最美丽的!
他是多么伟大的一条河啊!
但是他也是一条需要我们保护的黄河
有人说:黄河代表的不仅是华夏文明,更是中华民族的尊严!不错,黄河的的确确是中华民族尊严的一种象征。从它的发源地开始这一路,黄河它穿高山,绕平原,飞峡谷,跃丘陵,呼啸奔腾;浇灌着沃田万顷,簇拥着工厂如林,接纳着四十多条支流,拥抱着无数峻岭高山,气势磅礴。征途中,有多少障碍在阻挠着它,可它从不断流,不管多高的山,多峻的岭,它从不退缩。依然浩浩荡荡,澎湃汹涌。它正以它亘古不竭的水流和万载不息的波涛诠释出了中华民族不屈的精神!它以自己的声音告诉每一位国际友人;中华民族,永不退缩!
因为黄河,我们有了领先世界的文明,因为黄河,我们有了坚强不屈的精神,因为黄河,我们有了美丽丰饶的中华家园……
黄河已经是一条被人类世界深刻影响和干扰的河流,未来应如何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