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小学语文 > 叙述式教学设计小学语文

叙述式教学设计小学语文

发布时间:2021-02-14 15:19:30

A. 叙述方式有哪五种

(一) 顺叙:就是按照事件发生、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来进行叙述的专方法。
(二) 倒叙属:就是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一突出的片段提到前面来写,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进行叙述的方法。
(三) 插叙:就是在叙述主要事件的过程中,根据表达的需要,暂时中断主线而插入的另一些与中心事件有关的内容的叙述。
(四) 平叙:就是平行叙述,即叙述同一时间内不同地点所发生的两件或两件以上的事。通常是先叙一件,再叙一件,常称为“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因此又叫做分叙。

B.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与反思《幸福是什么》

教学目标
1、认识个生字。
2、读懂课文内容,知道什么是幸福,受到热爱劳动、
乐于助人的教育。
3、能把课文演一演。
教学重点
1、初步形成自己的幸福观。
2、演课本剧。
教学难点
1、初步形成幸福观。
2、理解文章内容。
教学时间
一课时
谈话导入
1、这篇是阅读课文,主要由同学们通过自学来读懂。
现在就请大家自己读读课文,看你能读懂什么。
2、学生交流,并谈谈自己的幸福观。
3、认读生字。
学习新课
一、了解文章内容
1、牧童们开始时,认为幸福是什么?(不知道)
1/5
2、牧童们后来认为幸福是什么?(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自由发言。)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做了什么?
注:引导学生读13到22自然段。
3、小结:正是因为他们从自己的劳动中感受到了帮助人的快乐……
4、智慧的女儿是怎样回答三个牧童的?(她肯定了三个牧童的体会,指出: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知道什么叫“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吗?(“义务”就是应尽的责任。例如,作为学生,应尽的责任是好好学习;作为子女,应尽的责任是孝顺父母。把自己应该做的事情都做得很好,就是智慧的女儿说的“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
5、反复读:智慧的女儿的话: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
建议:引导学生联系实际来理解。
6、谈谈你的幸福观,并以名言的方式概括成一句话。 注: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学生在此环节上的积极性比较高,教师在这里要采用多种方式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争取出彩。
二、演课本剧
1分角色朗读。
2/5
建议:在这个过程中,要对学生的眼神、语气作指导,为演做好准备。
2学生排练,教师巡视。
3汇报演出。
作业布置
阅读自己喜欢的童话。
本课小结
(根据当时情景而定)
板书设计:
10*幸福是什么
(靠劳动 尽义务
帮助别人 有用的
别人
幸福的
教学反思:
有益的) 养活
3/5

俗话说:“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对它们进行回顾、梳理,并对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使之成为以为以后再教时应吸取的教训,努力做到教学相长,稳步上升。
在今天的课堂上就出现了让人难堪的一幕。我教学的是《幸福是什么》,学完课文后,学生对童话的主题幸福的含义有了比较深刻的,透彻的了解(幸福就是通过劳动,很好的尽自己的义务,做对别人有益的事)这个主题很显然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很有意义。但事实上幸福的确有很多种含义,爱别人是一种幸福,被别人爱也是一种幸福,付出了是一种幸福,等待也是一种幸福。学生说不出这样概括的话,我就安排了这样一个环节,“你能说说自己的幸福吗?”我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幸福,说出自己的生活。于是,同学们的情绪高涨起来,一个个说着自己的幸福。当我叫到包同学时,他提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称那美丽的姑娘为智慧的女儿?”问题提出了总要解决吧,有的学生说:“她是智慧的女儿所以称为智慧的女儿。”有的说:“她很聪明,所以称她为智慧的女儿。”应该说说出自己的疑问是值得赞扬的,学生的回答也很精彩,但是却完全背离了这节课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围绕教学的内容进行“自定向”是非常重要的,否则就特别容易偏离教学的实际轨道。同时教师在应该引导的时候必须起好引导作用,绝不
4/5
能因为怕不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出现被学生牵着鼻子走的现象。
我们在重视课本、重视课堂教学的同时,须酌情引导学生在阅读的想象中适当超越文本、适当超越课堂,即让学生利用一些课文留下的空白处展开想象,运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在课外读物中得到的知识进行信息加工和再创造,探索课文的深层意蕴。例如在本课的学习中,我让学生从三个青年自己的叙述中体会幸福的所在。表面看学生似乎把课文的内容已经读懂了,但实际上,这三个青年的经历与学生的生活经历相去太远,孩子们是无法真正体会到幸福的所在。如果在教学中我能这样设计:想象一下这十年中在他们身上发生怎样的动人故事。那么他们可能会根据自己原来的经验和课外书上获得的知识,展开再想象,编出了许多动人的故事,引出了现实生活中的英雄事迹。这样在他们的脑海里,幸福已不再抽象,而是一些活生生的,可以触摸到的实体。

C. 教学设计模板主要有两种形式,即()式和()式。无论是哪种形式,教学设计基本上都

教学设计方案主要有两种编写格式,即【叙述式】和【表格式】。不管那种格式的教学设计方案都包括教学目标或学习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的行为、教师的活动、教学媒体和时间分配等方面 的描述。

D.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原则怎样反映了语文课程的特点

草虫的村落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默读课文,把握文章内容。体会作者是如何观察、如何想象和表达自己独特感受的。2、感受作者热爱自然、关爱小生灵的情怀。3、学会6个会认字,并能按要求进行词语积累。教学重点:默读课文,把握文章内容。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是如何观察、如何想象和表达自己独特感受的。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我们学习过了《猫》、《珍珠鸟》和《海豚救人》这三篇课文后,越发感到了动物是我们人类的伙伴。其实在动物界不仅仅是这些哺乳动物非常可爱,就连大自然中我们常见的那些不起眼的小虫子也别有一番情趣呢!今天,我们就一同走进虫子的家去感受这份快乐,那里就是?(学生齐说课题,教师板书)(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1、自由朗读课文,要做到正确、流利。注意将自己在预习时自学到的生字新词读准确。2、指名朗读课文,师生共同评价是否正确,反馈预习情况。3、默读全文,想一想:“草虫的村落”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之后学生可简单谈谈,可以用文中的词语,也可用自己的话。(三)默读课文,把握内容:1、出示自学提示:默读课文,想一想你在“草虫的村落”中看到了什么,画一画你是从那些描写中体会到作者的丰富想象和独特感受的?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3、学生汇报交流自学情况,教师点拨:(1)从“归来的游侠”中,体会作者的独特感受:“我想,它一定是游侠吧!虽然迷了路,但仍有着傲然的气势。它不断地左冲右撞,终于走出了一条路。”追问:作者为什么要把黑甲虫称作“游侠”呢?小结:从这位勇敢的游侠身上,我们体会到了一种成功者的喜悦。它是快乐的,作者看到了它,并做了合理丰富的想象,也感到了快乐。(2)从“村民和谐生活”中,体会作者的独特感受:可抓住“驻足痴望”、“攀谈得很投机似的”等关键词句,体会小甲虫们不但同类之间相处友好,和异类的关系也十分融洽。大家在这个小天地中,生活得真是其乐融融。(3)从“音乐演奏会”中,体会作者的独特感受:“他们全神贯注地振着翅膀。优美的音韵,像灵泉一般流了出来。我敢说,它们的音乐优于人间的一切音乐,这是只有虫子们才能演奏出来的!”学生可以通过“音韵”、“灵泉”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力。作者认为甲虫的叫声“优于人间的一切音乐”,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4)从“村民的勤勉劳动”中,体会作者的独特感受:是什么力量使一只只小虫们这么勤勉地奔忙,你能理解吗?(生活的快乐,以及对自己家的责任感,促使甲虫们如此勤勉的工作着。大家各司其职,在劳动的同时,它们也从中感受到了快乐。)(四)情感升华,感受写法:1、我们随着作者在草虫的村落作了一次奇异的游历。可大家想一想,为什么我们不能将日常见到的小虫子写成这么美的文章呢?同桌相互讨论讨论。2、师生交流:(1)认真观察事物,特别是观察容易被大家忽视的小生灵,而且有自己独特的视角;(2)能丰富的联想与想象,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3)喜爱小昆虫,有一颗关爱小动物的善良的心;(4)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3、大家分析的都很好,其实作者在文中也流露出了,我们来一起对读一下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部分,读出作者这份情怀。(五)将自己喜欢的词句摘录在采集本上。《观潮》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顺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2.体会本文抓住景物特点,多角度摹状的写景方法。3.激发学生热爱自然,赞美自然的豪情,争做时代的弄潮儿。【教学重点】精彩的场面描写,精巧的结构安排。【教学难点】抓住景物特点,多角度摹状的写景方法。【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流程】一、激情导入同学们看过涨潮的壮观景象吗?下面请观看被前人称为“壮观天下无”的“钱江涌潮”(课件展示“钱江涌潮”及观潮盛况)。同学们,钱江涌潮从海宁角度看最为壮观。每年的中秋节前后,海宁涌潮潮头壁立,波涛汹涌,势如万马奔腾;云移至岸,浪卷轰雷,卷起“千堆雪”。双龙相扑“碰头潮”、白练横江“一线潮”、蛟龙脱锁“回头潮”和月影银涛“夜半潮”,吸引着无数海内外游客。让我们去感受钱江涌潮吧!二、介绍作者和背景1.请学生介绍作者,教师补充。周密(1232—约1298)南宋文学家。家公谨,号草窗、四水潜夫等,原籍济南,后为吴兴(今属浙江湖州)人。宋末曾任义乌令等职,宋亡不仕,以歌咏著述自娱。其词讲求格律,与吴文英(梦窗)并称“二窗”。他工诗能文,亦善书画。著有《草窗韵语》、《草窗词》、《武林旧事》、《癸辛杂识》等。此篇选自《武林旧事》。《武林旧事》一书写于宋亡之后,书中缅怀先朝旧事,感慨世事盛衰无常,记载南宋岁时风俗、市井娱乐与游观之盛。2.介绍背景。杭州在南宋时称临安,是国都。观潮地当时在临安城南(今由于江水改道已移至浙江海宁),每年八月十八日举行观潮盛典。迎潮前有水军演习,潮到时又有吴地少年弄潮争标的表演。当日从宫廷到民间,人们争相观看,万人空巷,十分狂热。三、初读,整体感知,通文意1.请同学听配乐朗读。听准字音和节奏,初步感知语言美,感受钱塘江大潮的气势。2.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借助文下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勾画出自己不理解的词、句。3.四人一小组,将自己不会翻译的词、句在小组内讨论、探究,仍解决不了的可等会儿再提出。4.全班范围内提出在翻译课文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师生共同解答。5.熟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文中的四段,依次描绘了什么画面?给它们起个名字。明确:作者描绘的四幅画面分别是海潮图、演习图、弄潮图、观潮图。四、研读,合作探究,知内涵1.课件展示研读目标。(1)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对潮来之状进行描写的?写出了江潮怎样的特点?(2)作者在《观潮》这篇散文中,绘声、绘形、绘色地描写了这一壮美的景象。全文的着眼点在“潮”上,立足点在“观”上。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写“观潮”的?颐和园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学习生字词,认识15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3个;正确读写“大殿、长廊、绿漆、栏杆、佛香阁、金壁辉煌、宫殿、朱红、痕迹、堤岸、玩赏”等词语。2、正确、流利和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感受颐和园美丽的景色和课文优美的语言,激发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4、初步感知作者按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写的方法。教学重点:1、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颐和园的美丽。2、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教学难点:感受颐和园美丽的景色和课文优美的语言,体会作者的情感,并充分领略作者按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写的方法。教学准备:收集颐和园有关的资料及图片教学步骤一、检查预习导入1、颐和园在什么地方?(在北京西郊)预习了课文,记住了颐和园的哪些景点?(学生自由发言,能说几个就说几个,互相补充)。2、用生字生词卡检查生字读音,指导读准平舌音(栽zāi,葱cōng)翘舌音(朱zhū),前鼻音(殿diàn),后鼻音(廊láng爽shuǎng葱cōng)。3、开火车朗读课文,每人读一自然段。读后适当评议,重点纠正读错字的地方。二、初步理解课文内容1、默读课文,弄清作者游览颐和园的顺序和颐和园主要景点的方位;再看课文可以分成几段,分段的根据是什么?2、学生自学,师生交流。3、讨论分段,并指导概括段意。明确:按“总——分——总”的结构方式把全文分三段。第一段(第1自然段):写作者对颐和园总的印象。第二段(第2至5自然段):分别介绍了长廊、万寿山、昆明湖的特点。第三段(最后一个自然段):是全文的总结,和开头一段相呼应,表达了作者对颐和园的赞美之情。三、学习词语1、指导分段朗读2、提出词语,讨论词义⑴讲解词义琉璃瓦、横槛、宫殿、画舫。⑵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清爽:清洁,凉爽。隐隐约约:看起来或听起来不清楚。举目远眺:抬头向远处看。葱绿:(草木)青翠。金碧辉煌:形容建筑物异常华丽,光彩夺目。形态各异:形状各不相同。(四)布置作业1、抄写生字词。2、正确、流利和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写景状物的叙述顺序以及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表达方法。2、了解颐和园的美丽景色,培养学生的爱美情趣,增强民族自豪感。教学难点:学习随着观察位置的变化有顺序地观察和抓住景物特点描绘的写作方法。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2至5自然段开头一句的作用,理清文章的写作顺序。2、指导学生朗读和背诵课文,积累、运用语言。教学准备:教科书、多媒体课件、相关补充材料教学步骤(一)、理清脉络,把握顺序1、欣赏颐和园课件填空:颐和园是一个()的公园。2、今天作者会带我们去游览公园的哪些景点呢?默读课文(2—5)小节,用--------画出表示作者游览路线的句子,并把线路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画出来。3、生上台交流游览线路图。并完成板画。(1)长廊——万寿山——昆明湖——十七孔桥(2)通过线路图你知道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介绍颐和园的吗?小结:作者就是按照自己游览的先后顺序来介绍颐和园的,这种方法就叫移步换景,也叫作地点转换顺序或游览顺序。(二)、讲练结合,细品韵味1、作者是如何把这些地方的景物描写具体的呢?在听读课文、欣赏画面的基础上,你对哪个景点最感兴趣?自己再去细细品味。(用“”画出景物,抓住景物特点)▲长廊(1)小导游讲解长廊。(边讲边演示图片)(2)其他学生对导游的解说进行评价。(3)长廊的长和美你是怎么体会出来的?(通过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分成273间。)学习作者用数字说明事物的方法,理解这种方法的用处。(4)你能用不同的方法来描写长廊的长吗?(……)(5)如果此时此刻你就站在长廊的一头,会看到什么?(用向前看……向上看……向两旁看……的句式说一说)(6)漫步长廊,欣赏着五彩的廊画,闻着微风送来的淡淡花香,你会说:长廊真是世界上最廊▲佛香阁和排云殿(1)请学生介绍佛香阁和排云殿。(2)听完讲解你能感受到佛香阁和排云殿的特点吗(雄伟高大,金壁辉煌)(3)这些特点是从那些词句中体会出来的?(耸立、金壁辉煌、一排排)(4)指导朗读,读出气势。▲昆明湖(1)导游讲解昆明湖。(2)昆明湖可是镶嵌在颐和园的一块碧玉呀!作者是如何用语言表现的呢(打比方)出示句子: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的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3)品读句子,理解运用打比方的方法。句式练习:昆明湖真美呀,。昆明湖的水真绿呀,。(4)换词法体会“滑”字。(通过滑——划的互换,体会昆明湖的静,游船,画舫的慢,间接表现昆明湖的美)(5)背一背这句话。▲十七孔桥(1)导游讲解十七孔桥。(2)发散思维:十七孔桥上的狮子有哪些形态呢?(出示练习题:桥栏杆上有上百根石柱子,柱子都雕刻着小狮子,它们有的()、有的()、有的()……这么多的狮子姿态不一,没有哪两只是相同的。这17孔桥真()!(3)师小结: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表达方法。(三)读写结合,临摹章法1、一篇文章先讲什么,再讲什么,最后讲什么,叫叙述顺序。2、分男女生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联系刚才我们学过的内容,想想这篇文章的叙述顺序。(指名答,归纳小结板书)3、学习《颐和园》这篇文章我们最重要的是学会作者按地点变换的顺序叙述、抓住特点写景状物的表达方法。(四)布置作业观察一处景点(如学校、公园、游乐场等),模仿《颐和园》的描写手法进行小练笔,按地点转换的顺序把它写下来。板书设计:18、颐和园美丽的大公园

E. 一篇完整的小学语文教案必需要的有哪几个步骤

太阳是大家的教案
学习目标
1.认识“氏、兽”等7个生字,会写“差、抵”等14个字,正确读写“传说、寸草不生、差不多”等词。
2.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一段。
3.学习阅读说明文,认识本文说明事物的方法。
4.了解太阳的特点及作用,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
课前准备
1.制作能够直观反映太阳特点的课件。
2.展板一块及生字词卡片。
3.搜集与太阳、月亮有关的图文资料。
A案
第一课时
导入课题,激发阅读兴趣
1.激励学生展示收集的资料,与同学互相交流,教师观察发现学生对太阳的了解程度。
2.从学生展示资料中的新奇点、趣味点入手,或教师讲述《后羿射日》的神话故事,让学生想一想:太阳能不能用箭射下来?为什么?太阳离我们有多远,有多大,有多热?使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
初读感知,练习读正确流利
1.自读课文,把生字新词画出来,并练习读正确。注意“氏”读shì ,不读sì ;“兽”读shòu ,不读sòu ;“殖”读zhí ,不读zí ;“蔬”读shū ,不读sū ;“较”读jiào ,不读jiǎo 。
2.出示含有生字的词语,指名让学生当小老师,带领大家读。
3.小组练读课文。小组商议读的形式,可以齐读、轮读,在组内互相正音。
4.各小组轮流朗读课文,看哪一组读得正确、流利。可以小组齐读、接读,或派代表朗读,读后进行评议。
5.默读思考:读懂了什么?
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1.学生默读课文。思考:a.太阳有哪些特点,课文哪些自然段是讲太阳特点的?b.太阳和地球有哪些关系,课文哪些自然段是讲太阳和地球关系的?
2.教师总结:这篇课文就是围绕太阳的特点和太阳与地球关系非常密切这两个方面来写的。
学习写太阳特点的部分,领悟表达方法
1.创设情境,激发自主学习愿望:同学们,现在我就是太阳公公,知道大家都想了解我。我呀,离你们很远、很远,我的身体很大、很大,我的温度特别高。现在,你们对我了解清楚了吗?(据学生回答进行鼓励,进入下一个环节)
2.现在请同学们自由读第1~3自然段,看看课文是怎样把太阳的这些特点写清楚、写明白的,然后选一个你最感兴趣的特点认真阅读。
3.合作学习。
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愿结组,讨论课文是怎样把太阳的特点写清楚、写具体的。教师深入小组参与讨论,并发现问题,引导合作学习的有效进行。
4.汇报交流。
a.学习“远”的小组汇报,教师就汇报适时引导,播放课件。
如,看课件做口头练习:“太阳离我们有(一亿五千万公里远)。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引导学生发现通过数字来进行具体说明,这些数字要精确、有科学依据。
教师板书:列数字。
b.学习“大”的小组汇报,教师相机播放课件。
如,看课件,说体会:左边是130万个地球,右边是一个太阳,中间以等号连接。教师总结并鼓励学生发现的列数字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c.学习“热”的小组进行汇报。
要求这一组学生在听完前两组汇报后,说得要有条理,适当引导说出列数字和用假设事例来说明的方法,让学生动手算出太阳的中心温度是一千八百万度。
指导朗读,深入体悟太阳特点及表达方法
1.自己练习朗读感兴趣的段落,要读出太阳的特点。
2.通过开展师生、生生朗读竞赛的方式,进一步感受太阳的特点及恰当的说明方法。
指导学习本课生字
“抵”,不要少写一点;“氏”,不要多写一点;“兽”,下面是“口”不要写成“曰”或“田”。
抄写生词
抄写词语:差不多、抵得上、摄氏、庄稼、野兽、生存、繁殖、蔬菜、麻绳、比较、预防。
第二课时
导入新课
1.导语:上节课我们了解了太阳的特点,距离我们那样遥远的太阳,和我们人类有着怎样的密切关系呢?请大家快速默读课文的第4~8自然段,画出你认为最重要的一句话。
2.学生自主阅读,勾画句子。
自读自悟
1.认真阅读第4~8自然段,同桌互相说说对“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的理解。
2.结合课前收集的资料及生活实际,再想想对这句话的理解。
全班交流
1.引导学生畅所欲言,汇报自己的阅读体会,不必考虑发言内容是否符合课文叙述顺序;可以用课文中语句,也可以运用搜集到的资料和生活中的具体事例来说明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2.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没有太阳就没有人类生存所需的一切,就没有自然气候的变化,就没有地球上的一切生命,自然也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3.指导有感情朗读。
a.自己读,练习读出对太阳的赞美之情。
b.多种形式的比赛朗读,能将自己喜欢的段落背诵下来。
实践活动
各小组将课前收集到的有关太阳和月亮的图文资料精选一部分,贴到展示板上,教师可与学生共同设计、美化展板,拟定专题题目(如“日月同辉”“神秘的星球”等)。
B 案
第一课时
创设情境,鼓励质疑
1.投影出示太阳缓缓升起的动画画面,配上声音:“同学们,你们好!你们认识我吗?”
2.(教师板书课题:太阳)你们瞧!太阳公公正笑眯眯地看着我们,他最喜欢爱动脑筋的孩子,你们想问太阳公公什么问题?
(估计学生会问:太阳公公,你离我们有多远?太阳公公,你有多大?太阳公公,你有多热?太阳公公,你是由什么构成的?太阳公公,你与我们地球有什么关系?太阳公公,你为什么每天都从东方升起来,从西方落下去?……)
3.肯定学生的提问,并将学生的问题分类概括。
你们提的这些问题怎样去寻找答案呢?有的问题我们可以从课文中找到答案;有些问题同学们可以从科普读物、从网上了解;有些问题现在还是个谜,要等同学们长大后去探索。
那么这篇课文告诉了我们有关太阳的哪些知识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
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1.学生自由读课文。(可自己读,可找学习伙伴对读,也可小组同学合作读,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导言:《太阳》是一篇科普说明文,这类文章往往是一个自然段讲清一个方面的问题。我们阅读时,要边读边思考:每一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学生阅读后归纳。
第1自然段:讲太阳离我们很远。
第2自然段:讲太阳很大。
第3自然段:讲太阳会发光、发热,温度非常高。
第4自然段:讲太阳与植物、动物和人的关系。
第5自然段:讲太阳与雨雪的关系。
第6自然段:讲太阳与风的关系。
第7自然段:讲太阳与健康的关系。
第8自然段:讲太阳和人类关系密切。
3.根据叙述的内容,可把课文分为两个部分。
板书:
太阳的特点
和人类关系密切
阅读课文第一部分,了解太阳的特点
1.导言:课文介绍了太阳的哪些特点?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1~3自然段,边读边用“ ”画出每个自然段的重点句,再想一想:课文是怎样介绍太阳这一方面的特点的?可边读边在书中批注。
2.自读课文,独立思考后,与同学交流自己的看法,并在学习小组中共同完成以下表格。(投影打出)
太阳的特点
说明的方法

一亿五千万公里走:三千五百年飞机:二十几年

一百三十万个地球

表面温度:六千摄氏度中心温度:是表面温度的三千倍
3.利用投影交流、评点,并随机设问:
文中如果不用数字,只说距离“很远很远”,温度“很高很高”,可不可以?为什么?
文中把太阳与地球作比较有什么好处?
太阳表面温度很高,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汽,这样写好在哪里?
为何把太阳比做大火球?
4.在写太阳远、大、热的特点时,作者很注意用词的准确,你认为哪些词语用得好?为什么?
5.朗读课文第1~3自然段。
学习生字新词
1.让学生交流生字中易错的地方,或编成字谜考同学。
2.正确读写词语。(差不多、庄稼、生存、繁殖、蔬菜、煤炭、比较、杀菌、预防)
总结反馈
1.这一堂课同学们学得很认真,你们看太阳公公都把眼睛眯成了一条缝。(课件演示)听,他又在说什么?(放声音)“同学们,你们学得很认真,你们想把我的有关知识介绍给更多的人,让大家都了解我吗?”
2.让学生以第一人称介绍太阳公公,分别练习详细介绍和概括介绍,同桌对练。
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抄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
复习
1.听写生字词。
2.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阅读课文第二部分,了解太阳和人类的关系
导言:上节课,同学们通过阅读课文,认真思考,了解了太阳大、远、热的特点。今天这节课,我们带上自己收集的资料,来探讨太阳与人类的关系这个问题,好吗?
1.自由读课文第4~7自然段,边读边想:太阳和我们有哪些关系?并在书上批注。
2.课文是从哪些方面说明太阳和我们关系密切的?请分别用一句话概括。
教师结合学生发言板书:
与人类的关系:
动植物的生长
人类生活
自然气候
人类健康
3.以小组为单位,从第4~7自然段中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段,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学习。教师巡回指导,参与学习。
4.全班交流。
a.学生可能运用合作朗读来学习自己喜欢的段落。
b.学全可能运用直观演示法,画出关系图来帮助理解。
c.学生可能结合生活实际、个人体验来帮助理解。
d.学生可能结合收集的有关资料来帮助理解。
教师可适时播放多媒体动画,如“水的循环”“煤炭的形成”“风的形成”,以加深理解。
前后联系,整体感知
引导同学们把课文第一与第二部分的内容联系起来进行思考,认识到正因为太阳具有“大”“热”的特点,又“离地球很远”,才造就了我们地球这一美丽可爱的世界,才给我们人类及动植物提供了生存、繁衍的最适宜的环境,而且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学习课文最后一段
1.太阳和人类关系那么密切,因此,课文最后进行了总结,反复强调,突出了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请大家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2.学生朗读课文。
3.鼓励学生把最后一个自然段背下来。(交流方法,再个人准备)
4.联系课文内容和生活实际,说说对“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的理解。
反馈应用,积累语言
1.(课件:把太阳公公的笑脸改为表情委屈的脸)同学们,太阳公公怎么不高兴了?你们听,太阳公公说了什么?(声音:真气人,石油总说和我没关系,你们给我评评理)你们能帮他评评理吗?要求用上今天学过的“如果没有──就没有──”“有了──才有”“因为──所以──”等句式(用上一个、两个均用)。
2.学生结合查找的资料及生活积累自由表达。
(太阳公公的脸又变成笑脸。配音:同学们,你们说得真好)你们看,太阳公公又笑了。
总结谈话
《太阳》是一篇常识性课文,主要介绍了太阳的有关知识和它与人类的关系。课文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举例子等多种说明的方法,让我们形象、直观地了解了太阳。老师相信,只要大家主动地学习,今后肯定能掌握更多有关太阳的知识,将来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让太阳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布置作业
1.背诵最后一段。
2.继续收集有关太阳的资料,出一期手抄报。

F. 小学语文片段教学设计有哪些步骤

研读课文,让学生了解内容。提起学生们,进行诵读。分析课文内容及积累好词好句。传授课文主旨,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

G. 小学语文阅读的教案怎么写

望月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1、 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描写月光和小外甥对月亮产生想象的句子的意思。 4、通过朗读训练,激发学生主动积累诗句的兴趣,启发学生展开幻想的翅膀,用童心来感受和反应世界。 教学重点、难点 品读课文,体会感情,激发兴趣。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背诗导入,板书揭题。 1、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有关月亮的诗句?请大家背一背,一人一句。 学生背诗句。 2、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有关月亮的课文,中间也有不少写月亮的诗句,请同学们仔细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 1、明确要求: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通全文。一边读一边圈画出不理解的字词和句子,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也可以和同桌小声讨论解决字词障碍。 2、学生自由轻声朗读课文,自学生字词语。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检查生字读音。结合学生读情况,提醒易读错的生字读音: “甥”是翘舌音,后鼻音;“仁”是前鼻音,声母是“r”不是“l”;“偷”和“崐幽”的韵母是“ou”和“iu”;“欠”的韵母是“ian”;“眨”念“zha”,不念崐“zha”,不念“zha”;“挑战”的“挑”是多音字,在这里读“tiao”。 4、学生质疑词义,理解词义。 通过联系上下理解“清辉、凝望、瞳仁、绘声绘色”。 清辉:淡雅清纯的光辉。 凝望:出神地看。 瞳仁:黑眼珠。 绘声绘色:形容叙述、描写生动逼真。 通过工具书理解“云絮、剪影、不假思索”。 云絮:絮,像棉絮的东西。淡淡的云朵。 剪影:照人脸或人体轮廓剪纸成形。这里指事物的轮廓。 不假思索:假,借用。用不着想,形容说话、做事迅速。 通过讨论理解“晶莹、隐隐约约”。 晶莹:光亮而透明。 隐隐约约:看起来不很清楚。 5、存疑。 学生画出的不理解的词语和句子:“诗,和月光一起,沐浴着我们,使我们沉醉在清幽旷远的气氛中。”留待学习课文时解决。 三、再读课文,理解文章脉络 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是不是单单写月亮的?除了写月亮还写了什么? 2、指名回答,明确: 课文除了描写月光下的景色,还写了小外甥和“我”比赛背诵写月亮的诗句的事,以及小外甥对月亮奇特的想象。 3、我们应该怎样给课文分段?段意怎么概括? 四、课堂练习 1、进行写字指导。 5个左右结构的字“甥、瞳仁、偷、锁”应该写得左窄右宽,安排好比例。 2、用钢笔字描红、临写。 3、写近义词 光点( ) 凝望( ) 惊奇( ) 封锁( ) 4、读一读,再抄写。 清辉 流动 封锁 不假思索 隐约 挑战 剪影 绘声绘色 第二课时 一、检查生字掌握情况 1、学生在小黑板上练习。 2、齐读这些词语。 二、学习第一段。 1、自由朗读课文第一段,注意捕捉读时内心的感受。 2、学生交流感受。引导学生说出:作者描写的月下江景太美了,在我们面前展示了一幅动人的图画。 3、同学们,想不想把这幅图画画出来?没关系,老师是“画家”,我来帮你画。不过你得告诉我,画什么,怎么画。 学生细读课文,思考作者描绘的“图画”上有哪些景物以及这些景物是什么样子的? 交流。 “图画”中的景物有月光、江面、芦荡、树林、山峰。 景物的特点: 月光---淡雅清纯 江面---浮光跃金 芦荡、树林、山峰---镀上花边 4、出示事先绘制好的国画或水彩笔。 请同学们看看,是不是你们脑海中浮现的画面。 播放课文第一段录音,学生边看图,边听录音,感受图画的整体意蕴。 6、指图让学生回忆课文,尝试背诵。 三、学习第二段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出示句子:“是月亮把我叫醒了。”小外甥调皮地朝我眨了眨眼睛,又仰起头凝望着天上的月亮出神了。 教师质疑:月亮怎么会把小外甥叫醒呢? 学生回答。 从这句花中你看出小外甥的什么特点? 3、出示句子:小外甥聪明好学,爱幻想,和他交谈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 那么,小外甥的聪明好学又体现在哪里? 分角色朗读第5~11自然段。 4、了解诗句的意思。 学生解释一、三两句。 在教师的点拨下学生继续解二、四、五、六句。 “明日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把酒,端着酒杯。此句为倒装句。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低,比---低。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乌啼,乌鸦叫。眠。入睡。解释时补上谁“对愁眠”。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秋,解释时放在句首。平羌,平羌江。 5、指导读诗,背诗。 我们在读古诗时,可以不必过多地考察它的意思,重要的是根据诗句在头脑中形成画面,以画面帮助理解和背诵。 学生读背,背诗。 6、教师口述,引人情境:诗句是美妙的,月光是美妙的,这两种美妙的东西一起滋润着“我们”的心田,使我们无比舒畅,沉醉在美丽而幽静、空旷而辽远的气氛中。 出示句子:诗,和月光在一起,沐浴着我们,我们沉醉在清幽旷远的气氛中。 学生反复有感情地朗读句子,会词义、意,会当时的意境。 7、谈话,发学生主动积累诗句的兴趣。 学习了第二段课文,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什么? 正是由于小外甥聪明好学,积累了数不清的美妙诗句,因为这美妙诗句的熏陶。小外甥变得更加聪明、幻想。国古代优美的诗句多如天上的繁星,要你勤于积累,有丰厚的回报。 四 、作业 1、复习文后练习3中的词语。 2、课外收集有关山水的古诗,背一背,准备参加班上的小型“赛诗会”。 第三课时 一、听写词语 清辉 流动 封锁 不假思索 隐约 挑战 绘声绘色 二、过渡。 小外甥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他的聪明好学体现在哪里?爱幻想又体现在哪里?让我们来继续学课文。 三、学习第三段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提问。 这一段写的是什么? 小外甥是怎样想象月亮的?划出有关句子,连起来说一说。 出示句子:“像眼睛,天的眼睛。”这是明亮的眼睛。它很喜欢看我们的大地,所以每一次闭上了,又忍不住偷偷睁开,每个月都要圆圆地睁大一次......” 你觉得小外甥的想象怎么样?请联系你的生活经验去感受一下。 自由读句子,指名读。 3、讨论交流。 4、继续读课文,找出描写小外甥说话时的动作、神情的句子。 出示句子: 突然,小外甥又冒出一个问题来...... 他瞪大眼睛等我的回答,两个乌黑的瞳仁里,各有一个亮晶晶的小月亮闪闪发光。 小外甥几乎不假思索地回答。 他绘声绘色司说着,仿佛在讲一个现成的童话故事。 小外甥打了个呵欠,摇摇晃晃走回舱里去了。 圈出你认为应该重读的词语,有感情地朗读,细细品味。 学生交流感受。引导学生说出:小外甥活泼可爱,天真好奇,爱幻想,而且善于幻想,头脑里装满了奇妙有趣的东西。 5、分角色朗读这一段。 四、学习第四段 1、齐读课文。 2、提问:这一段写什么? 3、启发谈话:在小外甥的感染下,作者也情不自禁地展开了幻想的翅膀。你们想不想随作者一起去幻想一下?先请你闭上眼睛。 五、听录音,展开幻想 1、播放课文完整的录音,学生闭目静听,感受文章的整体意蕴美。 2、引导学生幻想。 请不要睁开你的眼睛。现在,你变成了作者,甲板上只留下你一个人。你久久地凝视着月亮消失的地方。 你想到了星星,想到了太阳,想到了彩虹,想到了风雨......你展开了幻想,在广阔的天空中尽情地飞啊,飞...... 学生闭目遐思、幻想。 3、引导学生把幻想到的东西说出来。 六、作业 1、抄写你喜欢的描写月光的句子。 2、背诵课文 2、 课外活动课上举行一次小型“赛诗会”。 附板书: 21、望 月 月下江景 美丽如画 比背诗句 聪明好学 想象月亮 爱幻想 独坐甲板 展开幻想

H. 小学二年级语文公开课《30 我是什么》优秀教学设计及反思

课是一篇科普短文.课文采用拟人手法,以第一人称“我”的叙述方式,生动形回象地介绍了自答然界中水的不同形态和与人的利弊关系.文中始终不点明“我”就是水,而是通过水的形态变化和与人类关系的描写,让读者去猜,更增加了文章的趣味性.
学情分析
这篇课文是科普知识性的课文,对于水的多种变化,多数二年级学生的知识面不够宽,也很少仔细观察水在自然界中的变化.所以在板书上,我采用简单的简笔画出水变成云、雨、雹子、雪等不同形态的图画,学生易于理解,可以制作课件帮助学生理解词语:睡觉、散步、奔跑、跳舞、唱歌、开大会等.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了解水的不同形态的变化以及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树立环保意识.
过程与方法:1、充分利用小组合作的优势,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2、用“挑战朗读”,提高朗读水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道云、雨、雹子、雪等自然现象都是水的变化形成的.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合作与探究,激发学生了解气象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了解水的变化及与人类的关系,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教学难点:了解水在自然界中的变化

阅读全文

与叙述式教学设计小学语文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浏览:59
变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660
2011台州中考语文 浏览:250
识字一的教案 浏览:85
语文作业本凡卡答案 浏览:619
300书信作文大全 浏览:227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补充成语ppt 浏览:891
爱的方式作文开头结尾 浏览:694
端午节的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70
3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答案 浏览:265
高考语文与小学的联系 浏览:965
2015北京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979
双分点地步法教学 浏览:714
小学二年级作文辅导课 浏览:693
关于成功条件的作文素材 浏览:848
建军节作文的结尾 浏览:88
五年级下册语文mp3在线收听 浏览:696
ie教案6 浏览:907
三年级语文培优补差计划 浏览:679
二胡独奏一枝花教学 浏览: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