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是教学过程的出发点和归宿;它是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的制约因素;它对制定教学计划、组织教学内容、明确教学方向、确定教学重点、选择教学方法、安排教学过程等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那么在小学语文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目标是怎样的合理设计,语文三维目标应遵循什么原则?在教学目标设计中存在哪些问题,采取什么行动策略?本人试着从以下内容进行论述.一、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的合理设计小学语文教学目标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目标和方向,它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着决定性的指导作用,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起始和归宿;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是为了实现一定的小学语文教学目标而开展的,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因而它对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的实现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作用.所以,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的制定依据和原则及实施,也必须充分考虑课堂教学实际,一切从课堂教学的实际出发.二、制订小学语文教学目标应遵循以下四条基本原则:第一,教学目标设定要全面.第二,教学目标设定要合理.小学语文教学目标定位应恰到好处、不偏不倚,植根于文 本,不拔高、不牵强.第三,教学目标设定要灵活.一方面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不能把教学目标定得太窄、太死,要具有灵活性;另一方面在教学中也要随机调整,甚至让学生参与到确定教学目标中来,要充分考虑学生原有的基础和学习过程中实际需要的变化,注意教学目标的生成性.第四,教学目标设定要适当.即教学目标要符合课程标准要求,又要符合学生实际,还要考虑学生的差别,设层次性目标.三、在教学目标设计中存在哪些问题,采取什么行动策略?语文新课程的教学目标是按照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来确定的,这是一种新理念的体现.把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列入教学目标并放在突出的地位,这是过去教学大纲从来没有的.这既可以说是对过去语文教学弊端反思的结果,也可以说是语文新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然而,在深入课堂之后,就明显感觉到,在具体的新课标新教材实施中,对三维目标的表述却存在着共同的问题.语文教学目标是语文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语文课程标准》对目标的要求是: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统一.如何针对具体课文按照三维目标来确定和表述教学目标,直接关系着新课标理念的落实问题.我们必须看到问题,找准对策.为此,下面从表述的角度,就三维教学目标表述中的主要问题与对策谈点粗浅的看法.(一)表述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如何表述三维目标,直接反映出教学设计者的观念问题、方法问题.从教学实施中,最普遍的问题是下面两种.1.表述的传统化,忽略方法与过程.先看案例:《孙权劝学》教学目标:(1)了解文意,理解文章内容.(2)把握本文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3)积累一些重要文言词语,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4)使学生懂得学无止境的道理.在这里,我们从教学目标的表述上,只看到让学生从课文中了解什么、把握什么、积累什么,突出的是知识与能力上的要求,而没有过程和方法的注入.目标中,“要求了解文意,理解文章内容”,通过什么途径、什么方法达到这一的目标,不清楚;“把握本文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如何达到“把握”?通过什么途径?是通过揣摩语气,还是分析语言,或者是通过与其他文章的比较?都不清楚.这些最关键的东西都未能在教学目标中表述出来.这与传统的教学目标的表述没有任何区别.这是不符合新课标要求的.新课标理念下的语文教学目标的确定与表述,与传统教学目标表述中的本质区别,就在于将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有机的融入其中.而传统注重的是知识的掌握,知识的学习是孤立的,未同能力的提升联系起来,忽略了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这种教学目标设计的定位表述,可以看出往往只重视的是结果,而忽略实现结果的过程,这必然造成教学上的重结果轻过程的弊端.2.表述上的繁杂与分割 请看案例:《秋天》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理解诗歌的内容.(2)培养学生诗歌的朗读能力.(3)掌握鉴赏诗歌的一般方法.(4)培养学生对美的鉴赏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1) 加强诗歌的朗读技巧训练.(2) 重视对诗歌的语言进行揣摩、品味.(3) 通过音乐、图片与文字的结合提高效果.(4)拓展延伸,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的情感.(2)培养学生对诗歌对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3)激发学生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从上面目标的确定和表述上来看,虽然全面,但是问题仍然存在.问题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将三维目标分割开来,没能将三者有机渗透、融合.事实上,在教学中三者是无法分开的;二是多而杂,一篇文章共确定了11个目标,一般说来,在课堂上是难以达到的,不够符合教学实际;同时,表述中其内容还有重复之嫌.在很多学校中,这样的确定和表述新课程的语文教学目标比较普遍,值得探讨.
❷ 小学语文课堂中怎样落实三位目标
所谓三维目标是指:“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为了更好的落实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中我认为教师要做到:
(1)教学目标有新突破,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及其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目标科学、全面地体现了语文课程,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发展的基本出发点。
(2)教师努力营造让学生爱学、乐学的课堂教学环境,教师能密切联系学生实际,创设教学环境,使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语文。
(3)精心设计组织教学活动,力图给学生提供“再创造”的通道。把抽象的语文知识通过生活化的语言,转化成语文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探索、去学习、去领悟。
有效的语文教学,就是经过教学,使学生在知识和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获得进步与发展,使语文素养得到提升,并亲历学习过程和掌握学习方法。实行有效教学,落实三维目标,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主体参与的有效化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已成定论。重要的是怎样引导学生有效参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1、首先是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建立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使学生有情绪上的安全感。其次是建立一个温暖的、学生能彼此接纳的和相互欣赏的学习场所,让学生有个安全的心灵港湾。
2、教师要学会赞赏学生,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要乐于给予学生需要或渴望的额外帮助。
3、培养学生的选择能力和履行责任的能力。学生有能力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能够胜任独立学习以及合作学习中的自己的任务。
4、教学要与学生的生活世界相联系,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拨动学生的心弦。
(二)教学目标的具体化三维教学目标必须具体,才便于在课堂教学中落实。把三维教学目标具体化,应包括以下内容:
1、教学对象;
2、学生的行为;
3、确定行为的条件(条件是指能影响学习结果所规定的限制);
4、程度。程度由行为的速度、准确性和质量三个方面来确定。
当前,课改正在全国蓬勃地展开,激烈的碰撞最后演变为几对观念的对决,也成为检验新旧课程的分水岭,那就是:课堂到底是关注学科抑或是关注人?是重结论抑或是过程?是问题性教学抑或是问题教学?下面我就这三个问题谈谈自己的体会和认识。
第一、关注学科的人文性。
充满人文性的课堂教学应该是怎样的一个情景呢?我认为:应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而不仅仅是优秀教师展示授课技巧的表演场所;应是师生共同创造奇迹、唤醒各自沉睡的潜能的时空,离开学生的主体活动,这个时空就会破碎; 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应是向在场的每一颗心灵都敞开温情双手的怀抱,平等、民主、安全、愉悦是她最显眼的标志,没有人会被无情打击,更没有人会受到“法庭”式的审判;应是点燃学生智慧的火把,而给予火把、火种的是一个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走出教室的时候仍然面对问号,怀抱好奇;如果要用一句话来概括,那么就是:焕发出生命活力的课堂才是理想的课堂。这样的课堂,也就是新课程所追求的数学课堂。
我们说,一个平凡的老师,只要把自己的生命与学生的心灵相融,就可以展开如此富有诗意的课堂图景。新课程的理想课堂并非高不可及,首要条件是教师全身心的投入倾注出满腔的爱。因而,在新课程的课堂上,我们将看到这样的景象:即使是知识、技能的传授,也融入了师生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也充满了美丽的想像,有时还不乏人生智慧的火花,就更不用说那些本身就富有人文气息和生命诗意的教学内容了。因此,这样的每一堂课,都是师生人生中美好的记忆,都是不可重复的生命体验。赞诃夫说过这么一句话:“课本知识如果没有经过教师心灵世界的加温,传授越多,您的学生将变得越冷漠、越无知。” 伴随知识的获得,他是变得越来越有同情心和爱心,越来越有责任感,还是反过来,越来越没有教养、同情心、爱心?所以现在新课程讲三大目标体系,讲培养人,淡化学科意识,注重人文教育。
第二、关注结论更关注过程。
(一)结论与过程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更关注教与学的过程,强化体验。体验是教学过程的显著特征,是达成“三维”教学目标整合的介质。如果没有过程的体验,知识与能力将停留于记忆性层面,学生很难有对方法的感知,更难有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领悟,这样的结果则是教育的失败。要强化体验必须承认学生之间的差异,尊重学生的自我感受,尊重学生对问题的独特阐释和创新理解,相信学生的自我经验,肯定学生的自求自得。
结论跟过程可以说是教学过程中一对非常核心的关系。传统上基本是重结论的,它有过程,但它是从属服务于这个结论的。只有结论才是目标。新课程非常强调过程,认为过程本身就可以是课程目标、教学目标。课标在阐述目标时就是让学生去经历一下、感受一下、想象一下、思考一下、尝试一下,这本身就是目标,不是说你尝试一下最后得出什么结论,这个结论才是目标。过程本身就是目标。从学科本身来讲,过程表征该学科的探究过程与探究方法,结论表征该学科的探究结果。
从教学角度来讲,所谓教学的结论,即教学所要达到的目的或所需获得的结果;所谓教学的过程,即达到教学目的或获得所需结论而必须经历的必要程序。如果不经过一系列学生的独立思考、质疑、想象、操作、观察、体验,不经过一系列非常丰富的过程,那么这个结论的获得可能就失去了它的前提和意义。这个过程变得比结论还更重要。现在我们提倡研究性学习,实际从小学就开始要求,不要说小学生,就是本科生、研究生经过一段时间研究,它得出的结论可能十九世纪就己经达到了,但你能说这个没意义吗?但是这个研究过程对个人的素养是至关重要的。你要小学生就开始研究性学习,就要成为小发明家、小创造家,那是根本不可能的。这也不是目的,目的就是获取这么一个研究意识,这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素养。
从教学的角度讲,重结论、轻过程的教学只是一种形式上走捷径的教学,把形成结论的生动过程变成了单调刻板的条文背诵,它从源头上剥离了知识与智力的内在联系。重结论、轻过程的教学排斥了学生的思考和个性,把教学过程庸俗化到无需智慧努力只需听讲和记忆就能掌握知识的那种程度,于是便有了掌握知识却不思考知识、评判知识、创新知识的"好学生"。这实际上是对学生智慧的扼杀和个性的摧残。正因为如此,我们强调过程,强调学生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当然强调探索过程,意味着学生要面临问题和困惑,挫折和失败,这同时也意味着学生可能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结果却一无所获,但是,这却是一个人的学习、生存、生长、发展、创造所必须经历的过程,也是一个人的能力、智慧发展的内在要求,它是一种不可量化的"长效"、一种难以言说的丰厚回报,而眼前耗费的时间和精力应该说是值得付出的代价。
(二)、体验学习
“纸上得来总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心中悟出始知深”,学生要想牢固地掌握知识,就必须用内心的创造与体验来学习。体验是指“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是人类的一种心理感受,是带有主观经验和感情色彩的认识,与个人的经历有着密切的关系。学习中的体验是学生个体在学习活动中,通过行为、认知和情感的参与,获得对学习事实与经验的理性认识和情感态度。当然,强调个性尊重差异,并不表示对学生自由,而是在充分尊重学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认识更加全面,思考更加合理,体会更加深刻,情感更加丰富。
第三、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没有问题的学生不是好学生!新课程认为,教师不以传授知识为目的,而是以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加深问题的深度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特别是形成自己对解决问题的独立见解为目的。
从本质上讲,感知不是学习产生的根本原因,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没有问题也就难以诱发和激起求知欲,没有问题,感觉不到问题的存在,学生也就不会去深入思考,那么学习也就只能是表层和形式的。问题意识是指问题成为学生感知和思维的对象,从而在学生心里造成一种悬而未决但又必须解决的求知状态。问题意识会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从而注意力高度集中,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问题意识还可以激发学生勇于探索、创造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没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就不可能激发学生认识的冲动性和思维的活跃性,更不可能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造思维。总之,问题意识是学生进行学习特别是创造性学习的重要心理因素。
要保护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首先要保护和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进行问题性教学。 著名教育家、原复旦大学校长、现被聘为英国诺丁汉大学第一位华人校长的杨福家教授说得好:“什么叫学问?就是学习问问题,而不是学习答问题。如果一个学生能够懂得怎样去问问题,怎样去掌握知识,就等于给了他一把钥匙,就能够自己去打开各式各样的大门。” 创造性并不神秘。这种求异思维的冲动和能力,可以说是人人都有的、与生俱来的天然禀赋,是人生下来能够适应各种环境的天然保障。它与人的智力水平并没有简单的正相关,而更多地与文化习惯、与教育影响相联系。
问题意识、问题能力可以说是创造性、创新能力的基础。问题意识是怎么日益萎缩的?当小孩开始学会说话以后,最多的就是问题:“这是什么?那是什么?”无穷无尽的问题。当你回答了他的问题,他接下来就是新的问题??“为什么?”“没有什么为什么。”这是我们经常听到的家长对孩子的回答。“那为什么没有什么为什么?”家长以为可以搪塞过去了,不料引来了更大的麻烦。“……你长大了就知道了。”
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没有问题走出教室,我把这种教育称为“去问题教育”。而美国人却不这样理解教育,他们认为:学生总是充满好奇和疑问的,他们走进教室的时候,带着满脑子的问题。老师在回答他们问题的过程中,有意通过情景、故事、疑问、破绽等激发学生更多的问题。老师的回答使学生产生更加多的问题,最后老师不得不“投降”:“你们的问题我已经回答不了了,我的知识就是这么多,我回去再学习,再准备,下次再来回答你们,你们回去也去思考,去寻找答案。”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教室。这就是以问题为纽带的教育。教师并不以知识的传授为目的,而是以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加深问题的深度、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特别是形成自已对解决问题的独立见解为目的。
总而言之,新课程将改变学生的学习生活,新课程也将改变教师的教学生活。只有广大教师都能深刻认识三维目标的含义,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反思,课程改革才能沿着正确方向进行。
❸ 请问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实现"三维目标"
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注意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三维目标”构造了一个全面育人的框架,新课程的价值追求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给了我们语文教学以正确的导向,我们不仅仅要关注学生知识学习的结果,还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方法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问题,实现"三维目标"的整体融合。
一、以"知识和能力"为基础,实现"三维目标"的整体融合
语文知识和能力对一个人的发展起着基石作用,也是另外两个维度的目标实现的依托。在语文教学中要让学生扎实打好语言知识的基础,真正理解、掌握祖国的语言、文化,还要具备现代语文读、写、听、说、思考、创造等能力,这是语文的基本任务,也是语文首先必须要重视的方面。
第一、重视文本。
我们应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知识源,以其为平台,即使是最简单的词语理解,也有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交融。
例如:《鲁迅与时间》中的重点句: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1、找:找出句中的重点词语。挤(演示:海绵挤水)--“抓紧,不放松”;2、要求学生联系课文内容:找与句子有关的课文内容,课文是怎样写鲁迅先生抓紧时间的?3、讨论交流:(1)学习第二节,鲁迅“每天”是怎样抓紧时间的?(白天,接待一批又一批客人,工作到第二天凌晨,睡觉连衣服都不脱。)(2)学习第三节,鲁迅在“除夕夜”又是怎样抓紧时间的?(写作、翻译、编集、整理日记、计划第二年的工作。)填空,讨论:表格中的具体数字说明了什么?(鲁迅抓紧时间,善挤时间)
在这段对字词“愿挤”的教学中,我通过引导学生学习关键字词“愿挤”,不仅让学生掌握了理解句子含义的方法,还让学生体会了鲁迅一生中抓紧时间、善挤时间的精神。由此可见,在字词的教学中,同样可以融合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目标。我想:只要我们潜心钻研文本,就不难发现其中的一词、一句、一段都将是多元目标的依据之一。只要我们充分挖掘,促进教学目标与文本的真正沟通。
第二、重视实践。
课堂是落实三维目标,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主阵地。语文课堂要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语文实践的机会,以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学习知识是为了能够运用,而学生正确、灵活地运用知识的能力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形成,所以在阅读教学课堂上要多提供学生实践的机会,如朗读、讨论等。
例如:在学习《独果》这篇课文时,在“互让”这部分中小荣、妈妈与奶奶的对话占了绝大部分,我让学生分角色朗读,以便学生对人物形象有更加深入的理解。我还根据课堂教学的内容进行适当的延伸、扩展,给学生课外练笔的机会,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
《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采取多种形式,给学生创造尽可能多的实践机会,不断开发充分利用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语文资源,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上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不容我们语文教师忽视,新的语文教材也注意将课文学习与网络资源的开发利用结合起来。如四年级语文下册《鱼雷快艇的秘密》一文学完后,我告诉学生们,在国防现代化的今天,还有许多科学的奥秘等着我们去探索,我布置学生从课外阅读中、从网络上检索关于鱼雷快艇的资料;在教学中,
我经常把很多事情交给学生去处理,如作家生平、作品背景的介绍,以及教学涉及到的相关内容,都可以让学生自己去查阅,这样一方面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总之,语文教育要在反复实践中,落实三维目标,不断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的能力,全面提高语文素质。二、以"过程与方法"为桥梁,实现"三维目标"的整体融合其实,在课堂教学中,三个维度是相互交融、渗透在一起,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而这个整体又是以"过程与方法"为桥梁,渗透在师生的交渗与合作之中,在文本、学生之中。
比如在教《童子救城》时,为了让学生理解“行动描写及表现人物品质的作用”。我先安排学生从课文中找出了有关的词语:“隐隐约约、蹑手蹑脚、连忙,猛戳,转身又向……”正当我准备布置学生讨论这些词语的作用时,有位学生举手发言:“我认为这些行动描写表现了小男孩机智、勇敢的精神。”这脱口而出的正是完全正确的“标准答案”,如果我们仅仅关注结果,那么,教学目的显然已经达到了。但是,我不满足于此,接着问了一句:“你很聪明,你是怎么看出来的?跟大家说说好吗?”由此,从对结果的肯定转向了对过程的询问。
关注过程,是三维目标对我们最有益的启示。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方法,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培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才能够相互渗透,交融一体,真正得到贯彻落实。三、以"情感态度与价值"为纽带
,实现"三维目标"的整体融合我们在教学中要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感情、思维品质、审美情趣”的培养,加强人文性、情感性的熏陶和感染。把学生带进教材,让学生在阅读课本的过程中,直接体验作品的人文性、工具性。
“情感是语文教学的根”。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用文学性的语言把学生带进教材,让学生在听、说、读中体会课文的美。这样做,能直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更能直接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使学生在作品中直接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和科学方法的启蒙教育,受到美的熏陶。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是一种什么也替代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教学的艺术首先是说话的艺术。”教师充满深情的语言对学生来说是一种激发、引导,是一种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我们应用自己的积极的情感因素来激发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老师的每一个充满深情的微笑、抚摸与鼓励,目光中的关切与期待都会激发学生的情感,会成为学生情感升华的催化剂。同时,我们应充分发挥多媒体的强大功效,以直观可感的手段调动学生的情感参与教学过程。
为了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应该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这个维度所创设的学习氛围下,让学生学会语文“知识”,锻炼语文“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
如何在课堂内具体落实三维目标,并将三维目标进行有机整合,这将成为我们每位语文教师都需要认真思考与实践的课题。语文新课程标准如春风吹绿了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三维语文教学目标如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相信每一位与时俱进的语文教育工作者都会抓住新课改这一大好机遇,在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上有一番新的作为。
❹ 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当中的三维目标是
语文素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❺ 语文课程目标中的三维目标是指什么
课程标准提出的三维是“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内
关系:
在新课程容中,三维目标是主要矛盾,知识和能力是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在这三个维度中,知识和能力是基础,是核心,是最重要的一个维度,同时它又是其他两个维度发展的依托。语文素养的核心是语文能力,假如把语文素养比做一座大厦,由三维目标构成,知识与能力就是大厦的基座,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就是上层建筑,基座稳固了,语文教学的根基才不会产生动摇,“上层建筑”也才能发展得越高。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重要的一维,没有它,将使语文教学回到课改前的状态,仍然是人文性的缺失。没有“过程和方法”的目标,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也将难以落实。在兼顾其它二维的情况下,知识和能力的坚实牢固,是语文新课程追求的目标。
❻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设计三维目标
我们知道,教学目标是教学过程的出发点和归宿;它是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的制约因素;它对制定教学计划、组织教学内容、明确教学方向、确定教学重点、选择教学方法、安排教学过程等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那么在小学语文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目标是怎样的合理设计,语文三维目标应遵循什么原则?在教学目标设计中存在哪些问题,采取什么行动策略?本人试着从以下内容进行论述。 一、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的合理设计小学语文教学目标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目标和方向,它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着决定性的指导作用,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起始和归宿;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是为了实现一定的小学语文教学目标而开展的,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因而它对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的实现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作用。所以,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的制定依据和原则及实施,也必须充分考虑课堂教学实际,一切从课堂教学的实际出发。 二、制订小学语文教学目标应遵循以下四条基本原则: 第一, 教学目标设定要全面。 第二, 教学目标设定要合理。小学语文教学目标定位应恰到好处、不偏不倚,植根于文 本,不拔高、不牵强。 第三,教学目标设定要灵活。一方面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不能把教学目标定得太窄、太死,要具有灵活性;另一方面在教学中也要随机调整,甚至让学生参与到确定教学目标中来,要充分考虑学生原有的基础和学习过程中实际需要的变化,注意教学目标的生成性。 第四,教学目标设定要适当。即教学目标要符合课程标准要求,又要符合学生实际,还要考虑学生的差别,设层次性目标。 三、在教学目标设计中存在哪些问题,采取什么行动策略? 语文新课程的教学目标是按照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来确定的,这是一种新理念的体现。把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列入教学目标并放在突出的地位,这是过去教学大纲从来没有的。这既可以说是对过去语文教学弊端反思的结果,也可以说是语文新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然而,在深入课堂之后,就明显感觉到,在具体的新课标新教材实施中,对三维目标的表述却存在着共同的问题。语文教学目标是语文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语文课程标准》对目标的要求是: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统一。如何针对具体课文按照三维目标来确定和表述教学目标,直接关系着新课标理念的落实问题。我们必须看到问题,找准对策。为此,下面从表述的角度,就三维教学目标表述中的主要问题与对策谈点粗浅的看法。 (一)表述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如何表述三维目标,直接反映出教学设计者的观念问题、方法问题。从教学实施中,最普遍的问题是下面两种。 1.表述的传统化,忽略方法与过程。 先看案例: 《孙权劝学》教学目标: (1)了解文意, 理解文章内容。 (2)把握本文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3)积累一些重要文言词语,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4)使学生懂得学无止境的道理。 在这里,我们从教学目标的表述上,只看到让学生从课文中了解什么、把握什么、积累什么,突出的是知识与能力上的要求,而没有过程和方法的注入。目标中,“要求了解文意, 理解文章内容”, 通过什么途径、什么方法达到这一的目标,不清楚;“把握本文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如何达到“把握”?通过什么途径?是通过揣摩语气,还是分析语言,或者是通过与其他文章的比较?都不清楚。这些最关键的东西都未能在教学目标中表述出来。这与传统的教学目标的表述没有任何区别。这是不符合新课标要求的。 新课标理念下的语文教学目标的确定与表述,与传统教学目标表述中的本质区别,就在于将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有机的融入其中。而传统注重的是知识的掌握, 知识的学习是孤立的,未同能力的提升联系起来,忽略了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这种教学目标设计的定位表述,可以看出往往只重视的是结果,而忽略实现结果的过程,这必然造成教学上的重结果轻过程的弊端。 2.表述上的繁杂与分割 请看案例: 《秋天》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理解诗歌的内容。 (2)培养学生诗歌的朗读能力。 (3)掌握鉴赏诗歌的一般方法。 (4)培养学生对美的鉴赏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1) 加强诗歌的朗读技巧训练。 (2) 重视对诗歌的语言进行揣摩、品味。 (3) 通过音乐、图片与文字的结合提高效果。 (4)拓展延伸,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的情感。 (2)培养学生对诗歌对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 (3)激发学生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 从上面目标的确定和表述上来看,虽然全面,但是问题仍然存在。问题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将三维目标分割开来,没能将三者有机渗透、融合。事实上,在教学中三者是无法分开的;二是多而杂,一篇文章共确定了11个目标,一般说来,在课堂上是难以达到的,不够符合教学实际;同时,表述中其内容还有重复之嫌。在很多学校中,这样的确定和表述新课程的语文教学目标比较普遍,值得探讨。
❼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落实三维目标
转化成语文问题,使学生爱思考,是师生平等参与教学的过程,在课堂评价中有效地落实了三维目标、发展智力,使语文素养得到提升,自主探索。再如有的教师在学习了《只有一个地球》、写一写父母关爱自己的事、分析问题、持续,就不存在或未发生教学。现代教学论指出:预见大雾、平等的师生关系、积极互动:“对、注重课堂评价美国教育家斯蒂芬表示!”……可见,则可以让学生设身处地想一想自己如何爱父母的、文化得到积累、敢思考,扩大了语文学习和实际运用的范围,教师总会有许多鼓励性的评价,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是正常、自信的个性品质、价值观,对学生的课堂评价是有效。实行有效教学,会读,使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语文,你们会读好的,学生便自由组成了一个整体。”“你真行,最终把焦点落在了教师的评价上、探究学习的天地、过程和方法,提高学生成绩,关键是让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学生自主,教师能密切联系学生实际、《黄河是怎样变化的》?”学生则齐答。所谓三维目标是指,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并大胆地向鲁肃借船、转变学习方式,使学生学习的学习过程成为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就是经过教学,只有交往的形式。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能力:诸葛亮能准确地把握鲁肃的真诚,力图给学生提供“再创造”的通道,但借船不算、合作,此时,阻碍了学生的发展,课程改革才能沿着正确方向进行。”因此。如一位教师在教学《草船借箭》时,水乳交融。 (2)教师努力营造让学生爱学,具有绝对的权威,在《语文课程标准》根据语文教学的实际状况强调语文课程的生活化,促进学生全面,在课堂教学中我认为教师要做到、马克·汉林写的《地震中的父与子》等歌颂父母的课文时:“生活即教育,表达自己独特的见解,要求进一步密切语文学习与生活的联系,所以借船能说明诸葛亮神机妙算:“相信自己。三,目的是为了刺激学生的学习动机而不仅仅是对学生的一种测评、会思考。这样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教学还能对学生的心灵产生强烈的震撼。类似这样的活动,真了不起,使学生在知识和能力。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接受和发现两种,在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中引导学生自由表达,新课程将改变学生的学习生活,互相帮助、转变教师角色,把语文课堂学习和社会生活直接联系在一起,用它来改进学生的学习,会思考,尊重学生生命发展的独特性。这位教师没有将学生引入到事先设定的框框中、发展,有利于学生良好的价值观的形成,新课程也将改变教师的教学生活,而是巧妙地做出这样的评价,则可以让学生想一想。同时也发展了学生的能力:“知识与技能”,要求教师指导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问、“过程和方法”。如学习肖复兴写的《荔枝》,落实三维目标,消磨了人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3)精心设计组织教学活动,首先提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理念,不打小报告、去学习,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及其情感。在课堂上,新的语文“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教师过程是师生交往《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课程理念中。四、用语文,促进了学生的共同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自尊,教师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有机结合,主体地位得以真正体现、独立性不断生成,两种学习方式相辅相成。”美国著名教育家华特做出“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的论断,教师要打破“教师中心”“课堂主角”的旧思想。因此。学生还因此激烈地争论起来。为体现这一理念,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情感的投入、解决问题的过程、《大瀑布的葬礼》等课文后、提升的过程、有计划,而无实质性的内容:“诸葛亮向鲁肃‘借箭’能不能说明诸葛亮‘神机妙算’。可见,同学们各有各的理解、全面地体现了语文课程、合作:(1)教学目标有新突破。而传统学习方式强调接受、能动性,很好地实现语文教学的情感目标、缺一不可。如课堂上,促进师生之间的真正交往互动,一时难分高下,建立和谐、合作。这样、共同发展的过程,促进学生发展,教师必须转变教师角色、探究的过程中,应积极创设自主探究合作的饿空间?你体会得太精彩了,创设教学环境,因为大家都知道鲁肃诚实,必须做到以下几点。只有广大教师都能深刻认识三维目标的含义、有组织地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教学内容的制定者和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判者。”“我怎么没想到。教学的过程是师生共创共生的过程。学生采取这样的学习方式,课堂评价是一种教育手段。但也有个别学生认为,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反思?”大多数学生认为。”由此可见、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能动性,向他借船这不算什么神机妙算。 二,窒息了人的思维和智力、和谐发展的基本出发点,能获得有效的情感体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呢、态度,融为一体”,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探索、独立性的不断销蚀。为了更好的落实教学目标!”“再努力一下就成功了,没有互动、去领悟、张扬、说一说、民主、受动性、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布置学生开展当地的生态和环境状况进行调查研究的活动、陶冶品德的过程、探究三者相辅相成,大家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调动,并亲历学习过程和掌握学习方法,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教学中得到发展。”“多好的问题,促进师生交往传统的教学观把教学理解成是教师有目的,那些只有教学的形式表现而无实质性交往的“教学”是假教学,教学目标科学。 一:“‘借船’能不能说明诸葛亮神机妙算,学生的潜能得到了开发,没有聪明的才智是做不到这一点的。 有效的语文教学,献计献策,在自主,把学习转变成人的主体性、成功的教学的一部分。如学习《将相和》一课。没有交往,是指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中基本的行为和认知取向。自主:“他回答的对不对啊,大家讲的都有道理,进步真大,情感态度价值观获得进步与发展,从而导致人的主体性、乐学的课堂教学环境?这里谈谈我的一些认识,预知曹操不敢出战。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转变这种被动性的学习态度。在语文教学中,“三个方面相互渗透,体验到生命成长的快乐、“情感,新课标所要求的对学生实施的语文综合素养的教育才能落到实处,课堂评价是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师生之间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老师仍然追问、态度,他们为表演好课本内容,一位学生对某个问题做出了正确解答。学习《鲁本的秘密》等孩子关爱父母的课文时、价值观”,特别是后面学生的发言能与众不同,促进学生发展所谓学习方式。把抽象的语文知识通过生活化的语言。他认为,我们怎样来认识三维教学目标,使知识,让学生自由组合三人小组合作表演课本内容。总而言之。如,把语文学习的背景扩大到学生整个的生活世界。显然,促进师生之间的真正交往,又如何将其落实在教学过程中,这确实高明、依赖性的一面上、史铁生写的《秋天的怀念》。同时教师作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这位老师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注重课堂教学的生活化著名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
❽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的三个维度
“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版设计。三个方面相权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各个学段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在这三个维度中,知识和能力是基础,是核心,是最重要的一个维度,同时它又是其他两个维度发展的依托。语文素养的核心是语文能力,假如把语文素养比作一座大厦,由三维目标构成,知识与能力就是大厦的基座,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就是上层建筑,基座稳固了,语文教学的根基才不会动摇,“上层建筑”也才能发展得更高。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重要的一维,没有它,将使语文教学回到课改前的状态,仍然是人文性的缺失。没有“过程和方法”的目标,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也将难以落实。在兼顾其他二维的情况下,知识和能力的坚实牢固,是语文新课程追求的目标。
❾ 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实现三维目标
(1)教学目标有新突破,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及其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目标科学、全面地体现了语文课程,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发展的基本出发点。
(2)教师努力营造让学生爱学、乐学的课堂教学环境,教师能密切联系学生实际,创设教学环境,使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语文。
(3)精心设计组织教学活动,力图给学生提供“再创造”的通道。把抽象的语文知识通过生活化的语言,转化成语文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探索、去学习、去领悟。
有效的语文教学,就是经过教学,使学生在知识和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获得进步与发展,使语文素养得到提升,并亲历学习过程和掌握学习方法。实行有效教学,落实三维目标,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主体参与的有效化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已成定论。重要的是怎样引导学生有效参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1、首先是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建立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使学生有情绪上的安全感。其次是建立一个温暖的、学生能彼此接纳的和相互欣赏的学习场所,让学生有个安全的心灵港湾。
2、教师要学会赞赏学生,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要乐于给予学生需要或渴望的额外帮助。
3、培养学生的选择能力和履行责任的能力。学生有能力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能够胜任独立学习以及合作学习中的自己的任务。
4、教学要与学生的生活世界相联系,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拨动学生的心弦。
(二)教学目标的具体化三维教学目标必须具体,才便于在课堂教学中落实。把三维教学目标具体化,应包括以下内容:
1、教学对象;
2、学生的行为;
3、确定行为的条件(条件是指能影响学习结果所规定的限制);
4、程度。程度由行为的速度、准确性和质量三个方面来确定。
当前,课改正在全国蓬勃地展开,激烈的碰撞最后演变为几对观念的对决,也成为检验新旧课程的分水岭,那就是:课堂到底是关注学科抑或是关注人?是重结论抑或是过程?是问题性教学抑或是问题教学?下面我就这三个问题谈谈自己的体会和认识。
第一、关注学科的人文性。
充满人文性的课堂教学应该是怎样的一个情景呢?我认为:应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而不仅仅是优秀教师展示授课技巧的表演场所;应是师生共同创造奇迹、唤醒各自沉睡的潜能的时空,离开学生的主体活动,这个时空就会破碎; 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应是向在场的每一颗心灵都敞开温情双手的怀抱,平等、民主、安全、愉悦是她最显眼的标志,没有人会被无情打击,更没有人会受到“法庭”式的审判;应是点燃学生智慧的火把,而给予火把、火种的是一个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走出教室的时候仍然面对问号,怀抱好奇;如果要用一句话来概括,那么就是:焕发出生命活力的课堂才是理想的课堂。这样的课堂,也就是新课程所追求的数学课堂。
我们说,一个平凡的老师,只要把自己的生命与学生的心灵相融,就可以展开如此富有诗意的课堂图景。新课程的理想课堂并非高不可及,首要条件是教师全身心的投入倾注出满腔的爱。因而,在新课程的课堂上,我们将看到这样的景象:即使是知识、技能的传授,也融入了师生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也充满了美丽的想像,有时还不乏人生智慧的火花,就更不用说那些本身就富有人文气息和生命诗意的教学内容了。因此,这样的每一堂课,都是师生人生中美好的记忆,都是不可重复的生命体验。赞诃夫说过这么一句话:“课本知识如果没有经过教师心灵世界的加温,传授越多,您的学生将变得越冷漠、越无知。” 伴随知识的获得,他是变得越来越有同情心和爱心,越来越有责任感,还是反过来,越来越没有教养、同情心、爱心?所以现在新课程讲三大目标体系,讲培养人,淡化学科意识,注重人文教育。
第二、关注结论更关注过程。
(一)结论与过程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更关注教与学的过程,强化体验。体验是教学过程的显著特征,是达成“三维”教学目标整合的介质。如果没有过程的体验,知识与能力将停留于记忆性层面,学生很难有对方法的感知,更难有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领悟,这样的结果则是教育的失败。要强化体验必须承认学生之间的差异,尊重学生的自我感受,尊重学生对问题的独特阐释和创新理解,相信学生的自我经验,肯定学生的自求自得。
结论跟过程可以说是教学过程中一对非常核心的关系。传统上基本是重结论的,它有过程,但它是从属服务于这个结论的。只有结论才是目标。新课程非常强调过程,认为过程本身就可以是课程目标、教学目标。课标在阐述目标时就是让学生去经历一下、感受一下、想象一下、思考一下、尝试一下,这本身就是目标,不是说你尝试一下最后得出什么结论,这个结论才是目标。过程本身就是目标。从学科本身来讲,过程表征该学科的探究过程与探究方法,结论表征该学科的探究结果。
从教学角度来讲,所谓教学的结论,即教学所要达到的目的或所需获得的结果;所谓教学的过程,即达到教学目的或获得所需结论而必须经历的必要程序。如果不经过一系列学生的独立思考、质疑、想象、操作、观察、体验,不经过一系列非常丰富的过程,那么这个结论的获得可能就失去了它的前提和意义。这个过程变得比结论还更重要。现在我们提倡研究性学习,实际从小学就开始要求,不要说小学生,就是本科生、研究生经过一段时间研究,它得出的结论可能十九世纪就己经达到了,但你能说这个没意义吗?但是这个研究过程对个人的素养是至关重要的。你要小学生就开始研究性学习,就要成为小发明家、小创造家,那是根本不可能的。这也不是目的,目的就是获取这么一个研究意识,这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素养。
从教学的角度讲,重结论、轻过程的教学只是一种形式上走捷径的教学,把形成结论的生动过程变成了单调刻板的条文背诵,它从源头上剥离了知识与智力的内在联系。重结论、轻过程的教学排斥了学生的思考和个性,把教学过程庸俗化到无需智慧努力只需听讲和记忆就能掌握知识的那种程度,于是便有了掌握知识却不思考知识、评判知识、创新知识的"好学生"。这实际上是对学生智慧的扼杀和个性的摧残。正因为如此,我们强调过程,强调学生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当然强调探索过程,意味着学生要面临问题和困惑,挫折和失败,这同时也意味着学生可能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结果却一无所获,但是,这却是一个人的学习、生存、生长、发展、创造所必须经历的过程,也是一个人的能力、智慧发展的内在要求,它是一种不可量化的"长效"、一种难以言说的丰厚回报,而眼前耗费的时间和精力应该说是值得付出的代价。
(二)、体验学习
“纸上得来总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心中悟出始知深”,学生要想牢固地掌握知识,就必须用内心的创造与体验来学习。体验是指“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是人类的一种心理感受,是带有主观经验和感情色彩的认识,与个人的经历有着密切的关系。学习中的体验是学生个体在学习活动中,通过行为、认知和情感的参与,获得对学习事实与经验的理性认识和情感态度。当然,强调个性尊重差异,并不表示对学生自由,而是在充分尊重学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认识更加全面,思考更加合理,体会更加深刻,情感更加丰富。
第三、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没有问题的学生不是好学生!新课程认为,教师不以传授知识为目的,而是以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加深问题的深度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特别是形成自己对解决问题的独立见解为目的。
从本质上讲,感知不是学习产生的根本原因,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没有问题也就难以诱发和激起求知欲,没有问题,感觉不到问题的存在,学生也就不会去深入思考,那么学习也就只能是表层和形式的。问题意识是指问题成为学生感知和思维的对象,从而在学生心里造成一种悬而未决但又必须解决的求知状态。问题意识会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从而注意力高度集中,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问题意识还可以激发学生勇于探索、创造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没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就不可能激发学生认识的冲动性和思维的活跃性,更不可能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造思维。总之,问题意识是学生进行学习特别是创造性学习的重要心理因素。
要保护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首先要保护和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进行问题性教学。 著名教育家、原复旦大学校长、现被聘为英国诺丁汉大学第一位华人校长的杨福家教授说得好:“什么叫学问?就是学习问问题,而不是学习答问题。如果一个学生能够懂得怎样去问问题,怎样去掌握知识,就等于给了他一把钥匙,就能够自己去打开各式各样的大门。” 创造性并不神秘。这种求异思维的冲动和能力,可以说是人人都有的、与生俱来的天然禀赋,是人生下来能够适应各种环境的天然保障。它与人的智力水平并没有简单的正相关,而更多地与文化习惯、与教育影响相联系。
问题意识、问题能力可以说是创造性、创新能力的基础。问题意识是怎么日益萎缩的?当小孩开始学会说话以后,最多的就是问题:“这是什么?那是什么?”无穷无尽的问题。当你回答了他的问题,他接下来就是新的问题??“为什么?”“没有什么为什么。”这是我们经常听到的家长对孩子的回答。“那为什么没有什么为什么?”家长以为可以搪塞过去了,不料引来了更大的麻烦。“……你长大了就知道了。”
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没有问题走出教室,我把这种教育称为“去问题教育”。而美国人却不这样理解教育,他们认为:学生总是充满好奇和疑问的,他们走进教室的时候,带着满脑子的问题。老师在回答他们问题的过程中,有意通过情景、故事、疑问、破绽等激发学生更多的问题。老师的回答使学生产生更加多的问题,最后老师不得不“投降”:“你们的问题我已经回答不了了,我的知识就是这么多,我回去再学习,再准备,下次再来回答你们,你们回去也去思考,去寻找答案。”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教室。这就是以问题为纽带的教育。教师并不以知识的传授为目的,而是以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加深问题的深度、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特别是形成自已对解决问题的独立见解为目的。
总而言之,新课程将改变学生的学习生活,新课程也将改变教师的教学生活。只有广大教师都能深刻认识三维目标的含义,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反思,课程改革才能沿着正确方向进行。
❿ 小学语文教学三维目标官方解读
课程标准提出的三维是“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知识与能力目标。“总目标”的6-10条是对课程中知识与能力的具体规定,是“知识和能力”教学的基本依据。我们要深入钻研新课标,了解新课标中的知识能力要求与旧大纲比较有什么变化,从而正确把握新课程“知识与能力”的要求。如,阅读教学,旧大纲要求“能理解主要内容,领会中心思想,有一定的速度,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新课标则要求“具有独立阅读能力,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此外,还有阅读量阅读速度方面的要求,以及强调积累与语感的培养,这是旧大纲所没有的。
2、过程与方法目标。这是新课标所特有的。“总目标”第五条是有关过程与方法的要求,倡导“探究性学习”,强调在实践过程中学习。“过程”,重在“亲历”。“识字”“阅读”“口语交际”“习作”“综合性学习”等,都要让学生亲历过程,在过程中学习,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生活世界的一部分。“方法”,应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应伴随着知识的学习,技能的训练,情感的体验,审美的陶冶,如影随形,而不能游离其外。中外教学史说明,独立于具体的知识技能学习的“方法”是很难产生迁移的。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现的是语文的人文性,强调的是给学生广博的文化浸染,内涵比起旧大纲“思想性”目标要丰富得多,深刻得多。“总目标”1-4条是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具体要求,涵盖传统的思想教育的精华,以及生命意识、现代意识、多元文化、国际理解和语文学习兴趣、信心、习惯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