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谁有1977年开始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第1—10册的语文课本,并把它的页面放到网上
56464+
Ⅱ 河南省出版社1977年小学一年级语文算术上下册内容价格多少课本
河南省出版社就今年小学一年级英语语文数学下册价格时,应该是五块钱
Ⅲ 有谁还记得小学一年级(1977年)读过的课文《算盘响》
过去地主算盘响,贫下中农恨满腔,缴了租子无口粮,卖儿卖女去逃荒。现在队里算盘响,贫下中农喜洋洋,年年丰收有余粮,送儿送女把学上。同样都是算盘响,新旧社会不一样,幸福不忘毛主席,翻身不忘共产党。
Ⅳ 七年级一册语文课文《为你打开一扇门》的结构
为你打开一扇门
主备人:灌南县实验中学孙建国
执教人: 执教班级: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教学内容:为你打开一扇门
教学目标:
1、训练学生用普通话朗读,吐字清楚,读音准确。
2、反复诵读,体会作者对文学的见解和满腔的热忱,并品味优美的语言,养成积累词语的习惯。
3、引导学生运用自己阅读文学作品的收获去理解和领会有关文学的内涵。
4、修辞手法地运用。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理解题目的含义。
2、了解文学的特征、内涵以及功能,培养自己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
3、品味和积累优美的语言。
4、掌握文章丰富多彩的语汇和比喻、排比等修辞方法。
教学难点:
1、学习并掌握丰富多彩的语汇和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
2、品味和积累优美的语言。
教学准备:
1、把以下材料印发给学生
作者简介 文学作品的有关知识
2、准备好幻灯片、投影仪,投影或小黑板。
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先学:
1:注音:
浏( )览 徘( )徊( ) 诠( )释 缩( )影
探索( ) 憧( )憬( ) 凝( )聚 裨( )益 潜( )移默化 硕( )士 危言耸( )听
2:填空:
本文的作者是当代作家 ,根据课文内容,可知此处的“门”是指 。
3、补全成语
移 化 开 大笑 情不自
喜 哀 五 十 危言 听
4、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1)一个时代的优秀文学作品,是这个时代的缩影。
(2)世界上有无数关闭着的门,每一扇门里,都有一个你不了解的世界。
前一个“世界”指
后一个“世界”指
5、了解作者。
6、你读过哪些文学作品,写出作者和作品的名字。
二、口语训练:学生根据自己读过的文学作品,摘自己感兴趣的一段读给同学听。注意:用普通话朗读,吐字清楚,读音准确。
三、导学读标:它是抽象的名词也是具体的概念。它是细腻的情感,是朱自清眼中父亲慈爱的背影;它是质感的现实,是卖火柴的小女孩期盼的目光。它横跨四方八极,任人的思想在里面急转急停。它就是文学。有篇文章把文学写得很有情感,那就是赵丽宏的《为你打开一扇门》。本节课,让我们在熟悉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文章的结构思路,欣赏课文题目并能体会文学作品丰富的感情和优美的语言。
四、释疑解难:同学们在“课前先学”中有那些疑问吗?请说出来,我们共同探讨。(讨论学生的疑难问题后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提一些问题)
可能的问题:
五、精读探究:
(一)解题:
1、问:这里(题目中)的“你”指的是谁?
答:读者(明确:青少年读者)
2、问:这是一扇什么样的门呢?在我们学习了文章之后自然会得到解答。
先听老师把课文朗读一遍,在我朗读后,请你们告诉我题目中的“门”指的是什么。
明确: 题目“为你打开一扇门”是一种形象化的说法,意思是把你领进文学领域的入口处。“为”字引出行为的对象——“你”(青少年),从中寄寓着作者的一片诚意和良好愿望;“打开”指拉开,使门洞开;“一扇门”告诉读者,这只是无数门中的一扇,世界大着呢,但作者要为你打开的正是无数关闭着的门中特定的“一扇”,即文学这扇大门,可见这扇门是何等的重要。用“门”来比喻某一领域的入口,给人以丰富的联想,总起来看,“为你打开一扇门”的字面意思是为青少年打开某一领域的入口,深层意思是让青少年由此登堂入室,尽情领略文学这一领域的无限风光。
(二)、阅读课文,整体把握:
同学朗读全文,边朗读边思考,文章共5小节,怎样分段。(讨论文章结构,概括段意)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文章按照“议论大门――初识大门――打开大门”的思路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2段)由门谈起,引入话题。概述世界上有无数关闭的门,强调打开这些门的必要性和条件。
第二部分(3-4段)阐明打开文学之门的重要性以及对文学的理解。
第三部分(5段)鼓励人们进入文学的大门。回应题目,收束全文。
(三)、讨论第一部分:
1、第一节中“三疑”的作用?
明确:这种种疑团无疑会深深地打动青少年读者的心灵,激起他们打开这些“关闭着的门”的强烈欲望。
2、打开这些“关闭着的门”的条件?
明确:用“只要……只要……一定会……”的句式点明了打开这些门的两个条件。
3、作者在文章中主要说什么门?
(四)、朗读训练:
学生自由读课文,注意用普通话朗读,吐字清楚,读音准确。
六、拓展延伸:
这里的“门”是实写还是虚写?这里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好处?世界上有无数关闭着的门。每一扇门里,都有一个你不了解的世界。想一想:你知道哪些这样的“门”?
明确:植物之门、动物之门、地理之门等。
七、达标检测:
1、请仿写一句话。
你是广袤的大地,是辽阔的天空;你是崇山峻岭,是江海湖泊。
2、“为你打开一扇门”和“你用彩色的文字,描绘出世界上可能存在的一切美妙景象。”两句中的“你”,意思一样吗?
3、找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加以订正。
危言耸听 千恣百态 潜移墨化 无穷无尽 情不自禁
开怀大笑 追名逐利 五光十色 喜怒衷乐 崇山俊岭
错别字
订正
4、要想打开“门”可不是很容易的事,请结合课文谈谈怎样做才能很好地打开一扇“门”。
Ⅳ 小学语文教材的发展历程
1951年秋,由人民教育出版社重新编写或修订的中小学教材出版,在全国正式使用。这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以下简称“人教版”)第一套全国通用的小学语文教材。第一套小学语文教材的课文较为简单,内容中很多是关于毛泽东的,常常开篇就是毛主席祝词。
1956年秋,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的第二套小学课本出版,但这套教材只使用了两年——1958年“大跃进”之后,在“教育大革命”的影响下,有关部门停止了这套教材的使用。
,人民教1961年秋育出版社新编的十年制中小学教材开始向全国供应。这是人教版第三套全国通用的中小学教材。此后,人民教育出版社开始进行十二年制教材的研究、准备工作。1963年秋,新编各科课本的第一册在全国正式供应。这是人教版第四套全国通用的中小学教材。
1976年到1978年间,国内的中小学教材使用较为混乱。
1977年,教育部决定以十年制为中小学的基本学制。1978年秋,中小学各科课本的第一册同时在全国供应。这是人教版第五套全国通用的中小学教材。
粉碎“四人帮”之后,中国社会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此后的教材使用也相对的稳定。其中有些小学语文教材的使用年限超过10年。
1982年秋,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出版的十二年制中小学教科书开始向全国供应。这是人教版第六套全国通用的中小学教材。
1987年秋,人民教育出版社根据新颁布教学大纲,对中小学教材进行全面修订、改编后开始陆续出版。这是人教版第七套全国通用的中小学教材。
1986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施行。1988年国家教委据此制定颁布了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各科教学大纲初审稿。1990年秋季,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的九年义务教育实验教材出版。这是人教版第八套全国通用的中小学教材。
1992年8月,国家教委发布九年义务教育小学和初中共24科教学大纲(试用)。1993年秋,人民教育出版社按照新大纲重新编写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教科书,开始供应全国。这是人教版第九套全国通用的中小学教材,前后共使用了十几年。
现行的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被称为“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这也是人教社编辑出版的第十套教材。该教材根据2001年5月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计划和各学科课程标准(实验稿)编订。2001年开始使用,由一年级开始,逐年推开。
2001年1月,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发布《关于启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通知》,全国的基础教育开始实行“课程改革”。此后,国家放开了教材的编写权,过去的教材是围绕教学大纲,必须使用人教版教材;实行“课程改革”后,各出版社都可以编写教材,各地也可以选用不同的教材教学。
Ⅵ 小学语文书五年级p77页,字谜
小学语文书五年级p77页,字谜
拍照给我看看吧
Ⅶ 75年之后的语文课本有十里长街送总理吗
有的。像八几年和九几年的课本中依然有这篇课文,作者形象地描述了人民送别总理的情景。
Ⅷ 全国小学是统一教材吗
全国小学不是全部统一教材。
从2017年9月七,全国数百万就读于起始年级的小学生和初中生,语文、历史、道德与法治3个科目将统一使用“教育部编义务教育教科书”,现行的“人教版”、“粤教版”、“苏教版”、“北京版”等版本教材将逐步被取代。
根据中央对三科教材统编统用、三年实现全覆盖的要求,教育部历时五年,统一组织新编了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教材,2017年秋季学期起,全国所有地区小学一年级和初中一年级使用统编教材,2018年覆盖小学初中一、二年级,2019年所有年级全部使用统编教材。
(8)1977年小学语文课本第一册扩展阅读:
1951年秋,由人民教育出版社重新编写或修订的中小学教材出版,在全国正式使用。这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以下简称“人教版”)第一套全国通用的小学语文教材。第一套小学语文教材的课文较为简单,内容中很多是关于毛泽东的,常常开篇就是毛主席祝词。
1956年秋,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的第二套小学课本出版,但这套教材只使用了两年——1958年“大跃进”之后,在“教育大革命”的影响下,有关部门停止了这套教材的使用。
1961年秋,人民教育出版社新编的十年制中小学教材开始向全国供应。这是人教版第三套全国通用的中小学教材。此后,人民教育出版社开始进行十二年制教材的研究、准备工作。1963年秋,新编各科课本的第一册在全国正式供应。这是人教版第四套全国通用的中小学教材。
1976年到1978年间,国内的中小学教材使用较为混乱。
1977年,教育部决定以十年制为中小学的基本学制。1978年秋,中小学各科课本的第一册同时在全国供应。这是人教版第五套全国通用的中小学教材。
Ⅸ 人教版小学语文有多少次改革了
版本曾频繁更换
1951年秋,由人民教育出版社重新编写或修订的中小学教材出版,在全国正式使用。这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以下简称“人教版”)第一套全国通用的小学语文教材。第一套小学语文教材的课文较为简单,内容中很多是关于毛泽东的,常常开篇就是毛主席祝词。
1956年秋,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的第二套小学课本出版,但这套教材只使用了两年——1958年“大跃进”之后,在“教育大革命”的影响下,有关部门停止了这套教材的使用。
1961年秋,人民教育出版社新编的十年制中小学教材开始向全国供应。这是人教版第三套全国通用的中小学教材。此后,人民教育出版社开始进行十二年制教材的研究、准备工作。1963年秋,新编各科课本的第一册在全国正式供应。这是人教版第四套全国通用的中小学教材。
1976年到1978年间,国内的中小学教材使用较为混乱。
最长使用寿命十几年
1977年,教育部决定以十年制为中小学的基本学制。1978年秋,中小学各科课本的第一册同时在全国供应。这是人教版第五套全国通用的中小学教材。
粉碎“四人帮”之后,中国社会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此后的教材使用也相对的稳定。其中有些小学语文教材的使用年限超过10年。
1982年秋,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出版的十二年制中小学教科书开始向全国供应。这是人教版第六套全国通用的中小学教材。
1987年秋,人民教育出版社根据新颁布教学大纲,对中小学教材进行全面修订、改编后开始陆续出版。这是人教版第七套全国通用的中小学教材。
1986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施行。1988年国家教委据此制定颁布了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各科教学大纲初审稿。1990年秋季,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的九年义务教育实验教材出版。这是人教版第八套全国通用的中小学教材。
1992年8月,国家教委发布九年义务教育小学和初中共24科教学大纲(试用)。1993年秋,人民教育出版社按照新大纲重新编写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教科书,开始供应全国。这是人教版第九套全国通用的中小学教材,前后共使用了十几年。
教材编写权放开了
现行的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被称为“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这也是人教社编辑出版的第十套教材。该教材根据2001年5月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计划和各学科课程标准(实验稿)编订。2001年开始使用,由一年级开始,逐年推开。
2001年1月,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发布《关于启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通知》,全国的基础教育开始实行“课程改革”。此后,国家放开了教材的编写权,过去的教材是围绕教学大纲,必须使用人教版教材;实行“课程改革”后,各出版社都可以编写教材,各地也可以选用不同的教材教学。
目前各地使用的小学语文教材除了人教版外,还有苏教版、北师大版、湘教版、鄂教版等多套教材。
Ⅹ 50多年前的语文课本《文学:风雪里》
1、陈景润小时候,教授送我一颗明珠.20多年前,一篇轰动全中国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使得一位数学奇才一夜之间街知巷闻、家喻户晓。在一定程度上,这个人的事迹甚至还推动了一个尊重科学、尊重知识和尊重人才的伟大时代早日到来。他的名字叫做陈景润。不善言谈,他曾是一个"丑小鸭"通常,一个先天的聋子目光会特别犀利,一个先天的盲人听觉会十分敏锐,而一个从小不被人注意、不受人欢迎的"丑小鸭"式的人物,常常也会身不由己或者说百般无奈之下穷思冥想,探究事理,格物致知,在天地万物间重新去寻求一个适合自己的位置,发展自己的潜能潜质。你可以说这是被逼的,但这么一"逼"往往也就"逼"出来不少伟人。比如童年时代的陈景润。陈景润1933年出生在一个邮局职员的家庭,刚满4岁,抗日战争开始了。不久,日寇的狼烟烧至他的家乡福建,全家人仓皇逃入山区,孩子们进了山区学校。父亲疲于奔波谋生,无暇顾及子女的教育;母亲是一个劳碌终身的旧式家庭妇女,先后育有12个子女,但最后存活下来的只有6个。陈景润排行老三,上有兄姐、下有弟妹,照中国的老话,"中间小囡轧扁头",加上他长得瘦小孱弱,其不受父母欢喜、手足善待可想而知。在学校,沉默寡言、不善辞令的他处境也好不到哪里去。不受欢迎、遭人欺负,时时无端挨人打骂。可偏偏他又生性倔强,从不曲意讨饶,以求改善境遇,不知不觉地便形成了一种自我封闭的内向性格。人总是需要交流的,特别是孩子。禀赋一般的孩子面对这种困境可能就此变成了行为乖张的木讷之人,但陈景润没有。对数字、符号那种天生的热情,使得他忘却了人生的艰难和生活的烦恼,一门心思地钻进了知识的宝塔,他要寻求突破,要到那里面去觅取人生的快乐。所谓因材施教,就是通过一定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为每一个学生创造一个根据自己的特点充分得到发展的空间。小小陈景润,自己对自己因材施教着。一生大幸,小学生邂逅大教授但是,他毕竟还是个孩子。除了埋头书卷,他还需要面对面、手把手的引导。毕竟,能给孩子带来最大、最直接和最鲜活的灵感和欢乐的,还是那种人与人之间的、耳提面命式的,能使人心灵上迸射出辉煌火花的交流和接触。所幸,后来随着家人回到福州,陈景润遇到了他自谓是终身获益匪浅的名师沈元。2、比尔.盖茨出生于律师和教师之家,这个家庭的大人非常注意小盖茨的智力开发和培养。盖茨三四岁时,母亲外出总是把盖茨带在身边,当他在学校里向学生讲解西亚图的历史和博物馆的情况时,盖茨总是坐在全班最前面,尽管盖茨是个好动的孩子,但在教室里他表现得比其他学生还要专注、认真。盖茨从小酷爱读书,尽管他是个儿童,但他喜爱读成人的书。在自己家里,他可以随意翻阅父母的藏书。他7岁的时候,最喜欢读的书是《世界图书网络全书》,他经常几个小时地连续阅读这本大全,一字一词地从头读到尾。小盖茨的父母还尽可能鼓励和提供他各种机会,让他逐渐长大时,父母鼓励他参加童子军的野营活动,小盖茨从与其他孩子的相处中得到了友情的满足。自从盖茨进湖滨中学那间小计算机房的那一天起,计算机对他就产生了一种无法抗拒的魅力。15岁时,他就为信息公司编写过异常复杂的工资程序。1973年春,他被哈佛大学接受为学生,他更一发不可收,经常在计算机房通宵达旦地工作。有好几次,盖茨告诉父母,他想从哈佛退学与他人一道干计算机事业。但父母极力反对儿子开公司,尤其是毕业以前。父母还请了受人尊敬、白手起家的一个著名企业家--斯托姆来说服盖茨打消开公司的念头。斯托姆不但没有劝阻他,反而倾听了这位十几岁孩子的演说后,鼓励他好好干。1977年盖茨正式退学。他不是厌倦哈佛,而是希望另有远大前程。进80年年代后,IBM开始寻求合作伙伴,在于盖茨交谈了5分钟后,IBM的人认为这是与他们打交道的最出色的人物之一。此后,盖茨为自己写下了更引人注目及有趣的故事.3、霍金的故事科学家霍金小时候的学习能力似乎并不强,他很晚才学会阅读,上学后在班级里的成绩从来没有进过前10名,而且因为作业总是“很不整洁”,老师们觉得他已经“无可救药”了,同学们也把他当成了嘲弄的对象。在霍金12岁时,他班上有两个男孩子用一袋糖果打赌,说他永远不能成材,同学们还带有讽刺意味地给他起了个外号叫“爱因斯坦”。谁知,20多年后,当年毫不出众的小男孩真的成了物理界一位大师级人物。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原来,随着年龄渐长,小霍金对万事万物如何运行开始感兴趣起来,他经常把东西拆散以追根究底,但在把它们恢复组装回去时,他却束手无策,不过,他的父母并没有因此而责罚他,他的父亲甚至给他担任起数学和物理学“教练”。在十三四岁时,霍金发现自己对物理学方面的研究非常有兴趣,虽然中学物理学太容易太浅显,显得特别枯燥,但他认为这是最基础的科学,有望解决人们从何处来和为何在这里的问题。从此,霍金开始了真正的科学探索。4.凿壁偷光汉朝时,少年时的匡衡,非常勤奋好学。由于家里很穷,所以他白天必须干许多活,挣钱糊口。只有晚上,他才能坐下来安心读书。不过,他又买不起蜡烛,天一黑,就无法看书了。匡衡心痛这浪费的时间,内心非常痛苦。他的邻居家里很富有,一到晚上好几间屋子都点起蜡烛,把屋子照得通亮。匡衡有一天鼓起勇气,对邻居说:“我晚上想读书,可买不起蜡烛,能否借用你们家的一寸之地呢?”邻居一向瞧不起比他们家穷的人,就恶毒地挖苦说:“既然穷得买不起蜡烛,还读什么书呢!”匡衡听后非常气愤,不过他更下定决心,一定要把书读好。匡衡回到家中,悄悄地在墙上凿了个小洞,邻居家的烛光就从这洞中透过来了。他借着这微弱的光线,如饥似渴地读起书来,渐渐地把家中的书全都读完了。匡衡读完这些书,深感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他想继续看多一些书的愿望更加迫切了。附近有个大户人家,有很多藏书。一天,匡衡卷着铺盖出现在大户人家门前。他对主人说:“请您收留我,我给您家里白干活不报酬。只是让我阅读您家的全部书籍就可以了。”主人被他的精神所感动,答应了他借书的要求。匡衡就是这样勤奋学习的,后来他做了汉元帝的丞相,成为西汉时期有名的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