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应植根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所以,教学中通过网络获得相关信息来辅助我们的语文教学显得尤为重要。在这一信息时代,把现代流行的信息技术融入到我们的学科教学中,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下面我就结合这几年的教学,谈谈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有哪些优势:一、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学习动机,是非常关键的。而充分运用多媒体,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思维,丰富学生的感知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着明显的效果。比如:《龙卷风》一课的教学中,光靠分析龙卷风的威力和想象它给人们带来的伤害,对于没有发生过龙卷风的地方的孩子们是很难认识到它的破坏力的,而计算机就可以为我们提供大量的图片,声像等资料,以其生动形象,直观震撼的表现形式跃然纸上,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各种感觉器官,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鲜明的形象。从而取代了一支粉笔一张嘴站讲台的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也激发了学生的情感。二、有利于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作为教师,每个人都希望在自己的课堂上,学生兴致勃勃,积极热情的从事学习和思考,然而传统的教学方式,总是圈住教师的思维,有的人认为运用多媒体只不过就是花样繁多,一节课看似热热闹闹,其实学生并没有学到什么真的本领,所以在许多课堂上仍然存在教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语文素质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热爱并正确理解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具备听、说、读、写及观察思维能力,所以我们要充分的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情境,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变无声为有声,让学生可听可看、可思可想,学生有了这种感受,有了兴趣之后,才会愿意去思考,去表达,我们的目的才会达到。比如:教学《桂林山水》一课时,课上展示桂林山山水水的图片,学生就会一下子被这美丽的景色所陶醉,有了美的感受,讲授中他们才会更愿意表达;最后在《醉美天下》这首天籁之音下结束全课,让学生的思维仍然驰骋在那片蓝天碧水之上,自由徜徉,在这种良好的氛围之中,老师教的也轻松,学生学的轻松,寓教于乐,其乐无穷。三、使知识的获取更为简便快捷。俗话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古语没错,可是在这个时间就是效率的社会中,在这个网络风行的年代,计算机却成了我们的良师益友,其中的信息资源丰富如大海之水,可以被随时随地地打开,访问与探索,古今中外,上下五千年,穿越时空的界限,把你引领到那个无边无际的知识的海洋,方便又快捷,高效又准确。比如:低年级的识字教学,就可以利用课件进行生字书写的演示,既调动学生的思维,又让学生跟随教学软件一同进行练习,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获取与掌握;再比如,我们讲解不同年代的不同历史事件的时候,对于相关的时代背景可能不是了解的很准确,或者讲解各地的名胜、风俗习惯等等的时候,你再也不用翻阅半天书籍,或是去请教很多的学识丰富的人,只需上网搜索一下,便获取了相关的资料,不仅使学生了解了其人其事,更加深了学生对作品的了解,对作者的认识,还培养了学生对知识的探究、钻研的精神。四、培养学生的审美观,陶冶人的情操。语文凭借文字向人们传达信息,反映社会生活实际,但是任何枯燥的空洞的分析,也不如让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其中,感悟、品读课文的内容。而要想让学生身临其境,就必须为学生创设一定的环境,在这种美的意境当中,很容易唤起学生的共鸣,从而深入的探究文本,同时又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如何才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呢?多媒体可以直接展现,如教师根据文章内容,配以适当的文字或图片,这样,学生就会一下子进入文本,产生共鸣,进而很好的帮助学生了解文本,解读文本,增强了教学效果。比如:讲授《二泉映月》这篇课文时,配以月夜图片,并配上阿炳那如泣如诉的音乐,一下子就会把大家带到那美丽的泉水边,感受那美丽宁静的夜晚,同时也会让人感到黑暗中孤独的阿炳是怎么艰难的度过每一天的。长此以往,相信我们的同学身心会得到真正的净化与提升。五、补充丰富的教学资源,延伸课堂教学。语文学科是一个涉及范围很广,信息量极大的学科。有人说:“语文就是生活,生活处处有语文。”新课标也指出要开发语文学习资源,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大学生的阅读量,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使学生增加大量信息,多媒体文本、动画、视频、音乐等,很好的使文本内容扩展,延伸,大大丰富了教学内容,拓宽了学生的视野,节约课堂教学时间,同时也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重难点,提高课堂效率。比如,要了解太空生活,我们只需从网上搜索一段视频就可以让学生了解,同时加深了他们对太空的认识和掌握,激发了他们努力学习,探究大自然奥秘的兴趣。再次,学生从网络上搜集到的新闻、图片等又为学生好各种板报提供了大量信息,在搜集与处理的过程中,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培养了他们的综合素质。六、有利于激发学生情感,产生写作欲望。每一科的学习,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应用,语文在生活中应用的最为广泛,由最初的听和说,由阅读、理解课文到运用和写作,信息技术可以为此提供大量的帮助。它强大的视听效果,激发了学生的情感,使之产生写作欲望。其次,网络上有很多的资料,也为我们课外阅读提供了大量素材,为我们进行习作训练提供了很大的帮助,我在任教五年级的语文课程时,从网上搜集了许多感恩故事,读完后,我们便一起写感受,这些丰富的资源,触动了孩子们的心弦,让孩子们有话可说,有情要诉,写下了一篇篇感情真挚,思想淳朴的文章。学生的思维能力,开阔性与敏捷性都有了很大的飞跃,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为作文教学改革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② 如何运用多媒体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兴趣是学习之母”,没有兴趣是学不好语文的。因为有兴趣,学生就会产生积极回的情绪;答为满足好奇心,学生就要看、要听、要想、要问,思维也被激活。教师精心设计教学,就是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在成功的体验中使学生的兴趣收到保护和激励。教师要善于通过各种手段,找准教学的切入口,诱发学生的求知欲。
③ 如何将多媒体教学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结合起来
你好,很高兴为你解答,多媒体教学是一种新兴的,教学方式,那么你可以做一下课件,通过课件依次来安排教学
④ 如何运用多媒体设备打造小学科学高效课堂
如何运用多媒体设备打造小学科学高效课堂
随着科学的进步与时代的发展,现在常见的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交互式电子白板等多媒体教育技术媒体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中,针对小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小学生对那些有趣、放松、快速、能看到、听到、感觉到、生动形象、直观的变幻多样的事物充满了浓厚的兴趣和学习的热情。多媒体辅助教学技术在语文教学中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信息海量,能充分创造出个性化、交互式、开放性的动态教学环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能力,全面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因此,多媒体辅助教学技术优化语文课堂教学过程,是打造小学语文高效教学课堂的有效途径,为语文学科教学插上了理想的翅膀。
1 运用多媒体技术信息整合的“网页”功能,打造快捷高效的语文教学平台
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的“超文本链接”的强大“网页”信息平台功能,可以整合各种多媒体教学素材,为语文学科教学提供了非常优越的条件。常规教学中,教师每一节课都需要写板书、生字认识、词语理解、分段理解、主题思想等,这样重复写、画、读,收集声像音像资源会浪费很多宝贵时间。利用先进的多媒体计算机“超文本”技术,如WORD、POWERPOINT及FRONTPAGE等很多软件都具有超链接功能,制作语文课堂制作教学平台就可以实现师生资源共享,海量信息分享。例如,利用POWERPOINT演示文稿软件,制作某节语文课的“网页”教学信息平台,可以把教学目标、板书、生字词读写、词语理解、分段理解、主题思路、练习题等,还有相关课文朗读、影像资料欣赏、课外阅读等,用幻灯片的形式制作存储成不同的画面或单元,再用超链接的方法进行链接到需要的部分。当教师讲到需要用的部分时,用鼠标点击链接提示,就可以很方便地调出需要的内容。通过这样的信息整合“网页”教学平台,可以把这节语文课的所有资源融合成一个整体,既方便学生自学使用,也可与其它教师分享、共享、充实、完善,从而打造了一节高效语文课堂,提高了语文教学质量。
再如,笔者在讲授安徒生时,将作者生平、作品、写作背景等大量关于安徒生的信息资料精心选择,分类下载到本地服务器,制作成“安徒生简介网页”。学生利用学校的网络环境,在短时间内了解安徒生生平、作品及相关信息,并投票选出你最喜欢的安徒生作品,教师针对学生最喜欢的文章进行拓展详解。这样经过教师筛选制作出来的网页,有效利用了信息资源,在教师收集整理过程中,将资源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营造出一个相对个性化的“绿色”教学环境,使学生的大部分时间用于对资源的高效利用而不是大范围的查找上。
2 利用多媒体技术的海量“网络资源”,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网络时代的到来,提供了海量共享语文网络教学资源,我们要充分利用好这些网络资源―通过某种网络环境平台里优秀多媒体语文教学资源,即可节省大量的时间,拓展大量的空间,优化课堂结构,又可令枯燥、难于理解的知识变得直观、形象,寓教于乐,对突出知识和技能的重点、突破学习和掌握的难点,提高教学的效果有独特的作用和优势,是传统教学法无法比拟的。
例如,在《圆明园的毁灭》一课教学中,仅从课本上的参考图片无法让学生更深刻理解主题思想,激发爱国主义情怀。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的网络优势可以达到更理想的教学效果,大大提高这节课的教学质量―从网络资源中搜集整理相关圆明园图片或视频资料,这样的资源非常丰富,并且还有相关纪录片、影片,都可推荐学生欣赏,如给学生播放了一段英、法联军闯进圆明园掠夺、放火情景的影片剪辑,从而加深了学生与课文的情感共鸣,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侵略者的丑恶嘴脸,更清醒地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的”深刻哲理。这对提高教学质量有独特的作用和优势,是传统教学方法无法比拟的。
3 多媒体技术巧妙“改变”时空,使语文课堂跨越时空再现历史
在语文教学中,有时涉猎历史或中外名胜古迹方面的内容,对于小学生而言,几十或上百上千年前的社会环境、中西方社会文化的差异、异地的风情不是教师一张嘴在讲台上就能说清楚的,更不要说引起情感上的共鸣了。如果教师适时地利用多媒体技术“改变时空”即“化远为近”的独特作用,利用编辑制作好的视频音像资源,通过多媒体计算机信息平台,利用视频投影机播放一段古代的或远在“天边”名胜教学资料片,就能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语文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讲授《草船借箭》时,适时地运用多媒体辅助技术,播放电视《三国演义》等音视频资料,让古代战争的宏大场面展现给学生,创设出有效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多媒体技术成为拉近古代与现代距离的有效工具,使语文课堂跨越时空再现历史。
又如:在讲授《望庐山瀑布》时,大部分学生没有游览过庐山,近距离观赏过壮观的瀑布,无法形象理解“飞流直下三千尺…..”。这时,可利用多媒体技术把庐山瀑布美景再现,利用视频资源给学生一个清晰完整的诗情画意,让学生通过画面“立体”感性感受这首诗,从而收到良好教学效果。
4 利用多媒体技术“模拟”作用,虚拟生活情景的全过程
语文学科是一个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涉及到不少其它学科的知识。比如,《动物过冬》、《蟋蟀的住宅》等讲的是动物的世界;《植物妈妈》讲的是种子的传播;《黄河象》、《琥珀》讲的是化石的形成;《蝙蝠和雷达》讲的是仿生学,《黄河是怎样变成的》讲的是环境的保护。在讲解这些关于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专业性知识时,不能枯燥一概而过,或跨越过去,必须让充满好奇心的小学生得到充足的感性认识,才能更好地理解品味课文。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模拟”功能,实时再现实验效果,虚拟出生活情景的全过程,对于学生理解语文相关知识具有积极作用。
例如在讲授《月球之谜》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模拟整个银河系、九大行星以及月球绕地球旋转,以及产生月食的原因等,虚拟出远离生活情景的全过程,让学生可以“探究”未知,调动学习积极性,激发求知欲。
现在,理化生虚拟实验软件广泛使用,在计算机网络教室可以进行虚拟实验,再现生活情景。利用计算机进行的虚拟实验,使实验过程中的实验现象,特别是实验过程中微观现象更加直观、具体、形象、生活、学生直观的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虽然,这个专业软件更适合初中、高中理化生课堂,但对于小学语文教师同样适用,教师可有选择性地再现虚拟情景,如光合作用等,能帮助学生理解相关语文理化生常识知识,扫清课文理解的障碍。
综上所述,多媒体辅助教学技术的出现和应用给语文教师提供了宽阔的发展空间,也必将丰富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完善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改变传统的学生语文学习方式,创设高效的语文教学课堂,使学生在多元化的学习环境中获得更有用的、更富有个性的知识。并且通过多媒体技术可以拓展学生之间的交流方式,让学生的学习向自主化、个性化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全面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⑤ 多媒体技术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作用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1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爱好
教育家乌申斯基说:
“没有任何爱好,而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把握
知识的意愿。”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爱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可以借助计算
机多媒体的运用。
教师在教学中根据课文内容,
利用多媒体展示、
播放一些相关
的图片、动画、视频、音频等,往往能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在学习《世
界地图引出的发现》
一课时,
首先把各大洲的轮廓地图通过画面展示在学生眼前,
使学生初步了解世界地图,
进而能够读懂文本中关于大陆漂移的文字解说,
学习
积极性也被调动起来,渐渐激发了学生对科学的热爱与探索精神。
2
巧妙解决教学难点
小学生的思维具有形象性,
对于抽象的现象往往不易理解,
借助多媒体可以
将教学内容形象、生动、鲜明地表现出来,利用图、文、声、像等从多层次、多
角度地呈现内容,
把认识的对象由抽象变为具体,
把原来较为生疏、
难以理解的
教学知识变为生动形象具体可观的事物,
使教学内容变得可视、
可听,
从而使学
生得到较多的感性知识,在探索中了解事物发展的规律和变化。
3.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利用多媒体可以把抽象知识直观化,
把学生很难用形象去感知的内容充分的
展现出来,
时时激发学生丰富想象,
对学生进行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培养。
在教学
实践中,
教师精心编制或采集的课件水平越高,
学生在利用这些课件学习的时候,
就越能充分发挥认知主体作用。
学习的过程不再是一个被动接受的过程,
而是一
个主动参与的过程。
⑥ 谈小学语文多媒体教学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多媒体现代教学方式已广泛运用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课堂教学逐渐活了起来。计算机技术与语文教育互相交融,互相整合的“一体化”逐步深入,现代教学方式与现代教学媒体互相结合,展现在世人面前的将是一个绚丽的前景。语文教学中多媒体的有效运用,为优化语文课堂教学创造了条件,注入了活力。特别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它能变静态为动态,变无声为有声,变抽象为具体,大大延长了学生有意注意的时间,提高了课堂效率,促进了师生互动与情感交流。 一、创设故事情境,将枯燥的内容趣味化,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 汉语拼音是一串枯燥无味的字符,要想让学生想学、乐学,就要变无趣为有趣。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联系生活、学习实际,创设语言环境,辅助多媒体,让音节在语言环境中反复出现,使学生熟练掌握、巩固、运用汉语拼音的技巧,最大限度发挥汉语拼音多功能的作用。 例如:在教学ba的四声时,笔者将多媒体穿插于故事中。故事的主人公是小明。教师:“老师知道同学们有的喜欢唱歌、跳舞,有的喜欢画画,还有的喜欢弹琴,那小明喜欢什么呢?”(课件出示喇叭画面,接着出现音节ba.)以多种形式练读。又说:“有一天,天气特别好,小明出去玩,走到田边,看到了什么?”(课件出示小男孩拔萝卜的画面)以多种形式练读ba。“小明继续走啊走,走到射击馆,又看到了什么?”(课件出示小女孩打靶的画面)多种形式练读ba。“小明看到这么多有趣的事情,真高兴,他要回去告诉爸爸。”(课件出示爸爸的画面)一个由课件辅助的故事讲完了,学生学得兴趣盎然,ba的四声也学会了。 在复习汉语拼音时,课件出示配乐故事画面:星期天,老师带着小朋友到野生动物园里参观。来到动物园里,他们看见了大象、河马、犀牛在河里洗澡,老虎、狮子正在睡懒觉,梅花鹿、山羊、斑马正在练习长跑,猴子在爬树,长颈鹿、野鸡、孔雀正在找食物吃。他们都想和你们交朋友,正准备作自本人介绍呢。(小动物身上都有相应的名字拼音卡片)生动有趣的故事,形象直观的画面深深吸引了学生,有利于学生在枯燥的复习课上集中注意力。小动物身上的名字拼音卡片为读准音节作好了铺垫。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学习,可以最大限度地放松自己,发挥创造力,有利于更好地学习。 二、创设画面情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小学的课文大多故事性较强。在朗读教学中,要尽量利用书中的语言拔动学生心灵的琴弦,运用多媒体展示课文内容的画面,配上生动优美的音乐,并以讲故事的语气将课文范读一遍,让学生在整体上感知全文内容的同时,也对阅读课文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激发学生一读为快的欲望。 例如:在指导朗读课文《回声》的第一自然段时,运用多媒体展示回声这个童话故事发生的背景,即第一自然段所描写的景象。这时教师相机指导:半圆的桥洞和水里的倒影连起来,像个大月亮,多美呀!看到这么美的景色高兴吗?大家读的时候要放慢些,美一些,边读头脑里边浮现出屏慕上美丽的画面。又如教学第二自然段时,先出示两个句子:(1)小青蛙问:“你是谁?你在哪儿?”(2)那只看不见的小青蛙也在问:“你是谁?你在哪儿?”目的是让学生区别出这两个句子,哪句是小青蛙说的,哪句是小青蛙听到的。接着用多媒体播放“原声”和“回声”的读法,让学生通过倾听,用心去感受两句话读法的区别。让学生在直观感受内化后,把上面两句话朗读起来,通过同桌对读的方法达到会读,读好的目的。 又如课文《王冕学画》的第二自然段是要求背诵的。教师可先通过动画演示第二自然段的内容,同时播放配乐朗诵,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大雨过后湖里荷花的鲜活、美丽。把学生带入迷人的情境之中,引导学生朗读欣赏,再单独出示湖水、荷花、花瓣、荷叶的画面,让学生独个欣赏、理解、朗读、背诵。 二、创设游戏情境,有效地提高学生识字的效率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的教学重点,也是难点。主要表现在识字量大,字形复杂,容易混淆。学生学得索然无味且效率不高。如果将多媒体教学寓于识字教学中,效果就大不相同了。 心理学家马斯洛在《成长心理学》中曾指出:“学生生来具有内发的成长潜力,不需要教师的刻意指导。”在识字教学中,辅助多媒体教学有利于让学生自由发挥想象识记生字。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而孩子的一个小小的“发现”,都是通过他自己的细心观察所获得的,在孩子的心目中这些小“发现”要比发现沙漠里的“绿洲”还要可贵。作为教师,一定要珍视孩子的这些小“发现”,及时肯定学生的这种“发现”,充分维护他们的想象力,增强学生自信心。 例如:在教学《小猴子下山》这一课的生字时,先在大屏幕上出示“非、棵、片、瓜、圆、回、可、空”让学生先观察,然后举手说说你记住了哪个字,是怎么记住的。这时,马上就有学生举手了,说:“老师,我记住了‘可’,就是小河的‘河’去掉三点水,就成了‘可’。”课件显示:河——可,并且伴有动听的音乐和赞美的声音:“你真聪明!”又有一个学生马上站起来说:“老师,我还有一种方法记住‘可’,就是‘丁’和‘口’组成‘可’。”学生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纷纷举手发言。 对于一、二年级的学生而言,学生识字学得快,忘得也快,如何解决这个难题呢。通过实践,笔者发现巩固识字的最佳方法就是让学生进入“游戏乐园”,在轻松、有趣的氛围中记住汉字的音、形、义,制作一些形式新颖,内容丰富,趣味性强的复习题课件,寓教于乐。 如巩固要求会认的字,可以通过“摘苹果”的游戏完成。即学生读正确了,苹果就掉下来。教师就奖一个“小苹果”给这位学生。而对于一些容易混淆的字可采取“小兔采蘑菇”的游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区别“园、原、圆”时,分别写有“草圆、花原、园桌”的是毒蘑菇,而写有“花园、草原、圆桌、果园”的为香蘑菇。然后把这些蘑菇混在一起,请学生帮小兔采蘑菇,学生学得兴趣盎然,在不知不觉中巩固了生字,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创设生活情境,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在教学中,教学情境的设置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口语交际的教学中,一定的情境是激发小学生口语交际兴趣的重要方面。有关研究表明,语言的表达是与其心理素质及环境紧密联系的。事实上,一些学生在课堂上说话声音小,语音含混不清,表达困难,在课外则声音大,乐于表达。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课外活动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情境,为学生的口语交际提供重要交际的自由天地,这种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交际的兴趣。而在传统的课堂上,气氛比较紧张,少数人会表现出羞涩,发言时大脑一片空白,难于表达自己的感情。这样,就要求本人们在课堂教学中创设一定的情境,淡化课堂气氛,强化生活气息,使课堂教学尽可能地贴近学生的生活,为学生提供一个自由想象的空间、自由表达的氛围。利用CAI课件就是创设情境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例如,在教学口语交际《本人会拼图》时,教师可以这样导入创设情境:教师:“小朋友们喜欢拼图吗?有位小朋友叫小明,可喜欢拼图了。(出示CAI课件:明明拼图)你们看,他用圆纸片拼成了许多可爱的小动物(出示CAI课件:圆纸片拼成的大熊猫、小白兔、小猪)。小朋友们,你们会用圆纸片拼成大熊猫、小白兔、小猪吗?这节课,老师就让你们先用圆纸片来拼图,然后告诉其他小朋友,你用圆纸片拼成了什么,你是怎么拼成的。”接着利用CAI课件示范小白兔,并讲述拼的过程。学生在悠扬的音乐声中动手拼图。 又如在教学口语交际《找春天》时,可先布置作业让学生自己到郊外去亲身感受春天的美景。课堂上,先用课件播放:清清的小河,刚发芽的柳树,嫩绿的小草,各种各样的野花以及燕子、小鸟,老师和同学们在放风筝组成的春天美景。配上动听舒缓的音乐。然后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亲身感受,通过小组讨论、集中汇报、教师总结等形式说说春天的特点。这样做极大地调动了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引导学生自觉地、自主地投入学习,在教学过程中落实“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总之,把握小学生的性格特点,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创设形象、有趣的教学环境,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能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以上回答你满意么?
⑦ 如何把多媒体和小学语文课堂巧妙结合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 多媒体已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小学语文教学中, 多媒体的恰当运用, 使枯燥的教学内容变得有声有色, 感知过程活灵活现, 从而调动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 多媒体 小学 语文教学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 多媒体已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小学语文教学中, 多媒体的恰当运用, 使枯燥的教学内容变得有声有色, 感知过程活灵活现, 从而调动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下面我就任何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谈几点感受。 一、 运用多媒体创设情景 , 激发学生兴趣 1、 激发学习兴趣 在识字教学中, 教师可借助多媒体课件创设生动的童话情境, 把新授生字变成一个个生动的生字娃娃, 告诉学生, 这些生字娃娃找不到家了 , 如果你能根据房间的门牌号码(即生字的读音) 帮他找到家, 你就能与这个生字娃娃成为好朋友, 生字娃娃就会对你笑一笑。 生动的情景, 优美的音乐, 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欲望, 为快乐识字打下良好的基础。 2、 突破重点、 难点 在拼音教学中, 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的动画效果, 突出教学的重点。 例如, 在比较韵母 an 和 ang 的发音时, 我们设计了让“ang” 的 g 闪动或者变色, 并提醒学生拼读时注意舌头的变化, 给学生留下了 深刻的印象。 又如 j q x 和 ü 相拼的规则, 除了借助儿歌帮助记忆外,还设计成功画 ü 戴了一顶帽子, 帽子有两点, 看到 j q x 走过来, 他就脱帽敬礼, 学生看了 觉得十分有趣, 在笑声中, 他们就牢牢地记住了这一规则。 3、 加强读写训练 在课文教学时, 可以让学生模仿录音朗读, 强化朗读能力; 在指导背诵时, 第一遍, 可播放课文录像, 配以轻声的录音; 第二遍, 录音没有了 , 在画面旁有重点词的提示, 学生随着画面的变换轻声复核课文; 第三遍, 学生依据画面展示的内容轻声背诵。 采用这样的方法,学生记得牢, 背得快又准。 在写字训练时, 由演示多媒体课件代替老师的讲写, 学生的学习效果要好得多。 在蓝天白云的底幕上, 田字格显得格外显眼, 一支漂亮的笔为同学们范写着生字, 甜美的解说伴着轻柔的音乐, 让学生一下子就爱上了 写字, 写出来的作业比平时漂亮了许多。 4、 培养语言能力 作文无话可说, 无从说起, 是学生作文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在教学《我家的猫》 之后, 要学生仿全文写一种自己喜爱的小动物。 首先让学生看课文的动画片; 然后让学生说说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猫的; 接着运用课件: 笨拙可爱的小鸭, 美丽轻盈的小鸟, 蹦来跳去的小松鼠, 鲜活的画面, 悦耳的音乐, 学生的思维之门一下子就被打开了 , 他们纷纷选择其中的一种动物作为自己的描写对象, 用在全文中 学到的方法将这篇作文写得十分成功。 在口语交际训练中借助课件,创造特定的情境, 为学生营造一种接近生活实际环境, 能促使言之有物、 言之有序、 言之有理、 言之有情。 如以“我们身边的垃圾” 为题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时, 可以通过课件将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垃圾及其来源, 去向等展现出来, 让学生交流各自的发现、 想法。 还可将各自的想法进行设计, 在电脑里画出来, 或制成模型, 有价值的设想甚至向有关部门建议, 使学生真正体会到自己成功的快乐。 二、 运用多媒体, 化难为易 小学语文教材的内容可谓是古今中外、 天文地理无所不有。 课文中有许多事物对小学生来说都是陌生的, 难以理解的。 教师可以运用现代化手段使教学内容不收时空限制, 形象地传输、 保存和再现知识原型, 把间接的知识转化为直接的知识, 从而加快理解和记忆的速度。还可以凭借现代技术向学生提供了 动画、 图像、 解说、 文字、 音乐等多种信息, 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主动性, 能使他们更好更快吏准确地把握教学中的重点、 难点。 这就大大缩短了 教学进程, 提高了教学效率。 小学低年级学生年龄小, 以形象思维为主, 对词句的理解有限,对理解也有一定的难度。 如果运用多媒体, 就能克服时空限制, 将抽象的语言文字转化为直观、 形象、 具体的视听信息, 使静态的知识动态化, 抽象的知识具体化, 从而帮助学生理解词句、 课文。 如在《小蝌蚪找妈妈》 的教学中, 学生对“小蝌蚪看见鲤鱼妈妈迎上去; 看见乌龟妈妈追上去; 看见青蛙游过去” 中的“迎上去、 追上去、 游过去” 这三个词语的理解是教学的难点, 学生既不知词语何意, 又不知为什么要这样用。 我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 从资料中截取有关的三个片断, 并设计制作成慢放过程的画面, 让学生观察理解, “迎上去” 就是面对面游过去; “追上去” 就是从后面撵上去; “游过去” 就是从周围游到青蛙妈妈身边。 免费论文参考网。 他们理解了 在这三个句子中为什么要这样运用, 从而在脑中留下了 深刻印象, 也为他们在以后的口语交际、 写话中准确地用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圆明园的毁灭》 是四年级的讲读课文, 这是一篇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 可圆明园中的宏伟建筑、 价值连城的奇珍异宝、古玩字画, 对小学生来说是十分陌生的, 学生很难体会到圆明园昔日的辉煌与庞大。 故此我利用多媒体出示了 圆明园的图片以及许多被英法掠走的珍宝, 还让学生观看了 电影《火烧圆明园》 片段。 这样学生在赞叹圆明园美的同时, 既钦佩古代劳动人民高超的建筑才能, 萌生一种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又体会到强盗们的贪婪、 疯狂, 激发学生对英法联军的愤怒之情, 把学生带入当年的特定时代, 突破了 时空, 化远为近, 使学生情、 文本情、 作者情产生共鸣, 为学习课文作好了 情感铺垫。 三、 运用多媒体加以引导, 突破重点 多媒体教学以图形和动画为主要手段, 同时可将图形由静变动,由小变大或由大变小, 由慢变快或由快变慢。 学生通过观察, 使学生如同身临其境, 不仅可以接受到大量的教学信息, 而且能获得清晰明快的感受。 画面生动, 图、 声、 文配合, 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兴趣, 使 注意力更集中, 因而提高课堂效率。 如在教《称象》 这篇课文时, 其教学重难点是让学生懂得曹冲称象的办法以及他和官员称贷象的办法之间的联系。 在教学时, 我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 设置还原了 曹冲称象的动画效果, 让学生反复观察。 由于观察了 直观、 动画的图片, 学生就能很清楚地明白用船代替秤, 解决了 提不动的难题, 用石头代替大象, 化整为零, 找到了 称大象的巧办法这一道理, 教学的重难点顿时迎刃而解, 真是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提高了教学效率。 四、 巧妙利用网络, 培养学生能力 1、 查阅信息收集资料的能力 我经常设计一些开放的, 需要学生主动去探究、 收集、 整理、 获取信息, 并综合运用这些信息进行创新的“研究性学习” 的课余作业。例如: 要学生制作手抄小报, 在出版的过程中, 学生要寻找大量资料,要进行筛选、 排版、 打字等, 整个过程培养了 学生收集信息、 选择信息、 审美、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等能力。 2、 发散思维能力 在教学《黄山奇石》 中, 学生仅仅通过语言文字了 解了 黄山的奇美是不够的。 我们可以将黄山的视频资料制作成课堂教学网页。 课上,学生通过视频看到了 黄山的怪石嶙峋、 危峰突兀, 形象地理解了 文中的抽象词句。 3、 创新能力 在教学《只有一个地球》 时, 教师在屏幕上展示了 几个问题: 地球遭到破坏的原因是什么? 影响有哪些? 我们该如何保护地球? 显 然, 这是知识与思维并行的拓展型的探究性问题。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从校园网中下载查找到熟读炙, 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 做一些修正或补充。 教师做出适时点拨、 评价, 有效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之, 由于多媒体的灵活多样性, 用它作为教学手段有非常大的优越性。 它不仅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更能提高教师的综合教学水平。 因此, 我们要在语言教学的实践中, 恰当地运用电教媒体,提高教学质量, 让它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发挥更大更积极的作用。
⑧ 如何利用多媒体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21世纪是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作为信息时代的产物和标志,多媒体在教育教学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注重素质能力与创新精神的新课改时期,如何科学地利用信息技术,用多媒体为语文学科搭建创新平台,是众多教育者一直探索和研究的问题。作为21世纪的青年教师,我们不应该再拘泥于旧的教学模式,而是应该积极投身于教改,自觉更新教学观念和教学理论,不断探索新的更合适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这其中,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是一个极有效的新的教学模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更是明确规定: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必然会引起许多争议,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多媒体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或是收获与风险并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今天我在这里,主要想结合自己多年来使用多媒体辅助语文课堂教学的一些切身体验,谈谈在利用多媒体辅助语文课堂教学时,如何扬长避短,充分合理地发挥多媒体的优势来为己所用,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有不足之处,敬请指导。 一、正确认识首先,我们应该正确认识多媒体教学。一、多媒体教学的涵义。多媒体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教学设计,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并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组合,共同参与教学全过程,以多种媒体信息作用于学生,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结构,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二、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在语文教学中使用多媒体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1、多媒体教学可以营造恰当的情景氛围,激发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语文课上用多媒体创设恰当的教学情景,可以让学生从视听诸方面接受与课文相关的教学信息,增加对课文的学习兴致,产生学习探究的兴趣,那么这堂课就成功了一半了,因为兴趣是学习最重要的直接动力,是发展智力的活跃因素。学生有了内在兴趣,可以表现出高度的学习积极性。所以教师用多媒体教学时,如果能设置与课文内容相吻合的情境导入吸引学生学习的热情非常重要。2、用多媒体教学可以丰富课堂内容,拓展延伸教学空间 。多媒体教学可以拓展教学空间,开阔学生视野,由课内向课外延伸,让学生接触更多的层面。在拓展教学空间的同时也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让他们对问题有了更深入而全面的认识。3、用多媒体教学能扩大课堂容量,加快课程进度,提高课堂效率。在课堂教学中,利用预先设计好的课件,我们能迅速地多角度展示教学内容,而改变以往先板书、后空泛讲解的低效程序。同时,在展示方式上一改过去只有抽象文字,取而代之以图文结合体,使同学们利用图片展示的鲜明形象深刻理解和记忆板书的重要内容。同时,还可更大程度地增加课堂教学容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4、多媒体教学可以化抽象为形象,突破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中学语文课本所选的教学素材范围涉及面广,除了学生常见的小说、诗歌、散文、文言文之外,一些科技性说明文、哲学论文等也有选载,而在学习一些内容相对来说较为陌生或比较抽象性的文章来说,要让学生接受就不那么容易了,而借助多媒体教学就可以转变这种状况。
三、多媒体教学的劣势。应用现代科学技术于课堂教学固然是好的,但一味地赶时髦,追求形式,滥用多媒体,显然又使我们的多媒体语文教学走入一个误区。
1、过分追求形式,内容华而不实。
教师在制作课件时,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过多地加入了音乐视频及其它一些动画。虽然课堂气氛变得很活跃, 但课堂的重难点并不突出。整节课热热闹闹,学生上课看得眼花缭乱,下课变得晕头转向。最终造成本末倒置,使本应为课堂教学服务的多媒体变成了追求多种感官刺激的干扰源,既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也不能扎实地进行语文基础教学,也就无法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2、用做课件代替备课,以多媒体演示代替上课,助长了教师及学生的惰性。一些教师在备课过程中,把更多的时间花费在搜索资料、整合素材、设计并制作课件上。过分地强调课件的重要性,认为只有使用课件才能把课上好, 甚至认为板书都是多余的, 教师们不再重视三笔字、朗诵等基本功训练,因为不需要,也因为在信息化教学中,动动鼠标就可以达到。 教师成了一个点击鼠标的工具, 电子板书占据了整堂课, 学生不再认真做笔记, 而更依赖于拷贝教师的教案。 听觉和视觉成了一节课最重要的环节。 孰不知亲手演练才是学生学习及巩固知识最重要的环节。
3、看似精彩的设计,单一固定,扼杀学生的想象思维力。
语文教学注重的是以阅读为基础,让学生在对文本的欣赏和再创造,在与作者的“共鸣”中,激起自身的情感体验。而每个学生因生活环境、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不同,会对文本产生不同的理解,正所谓“有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而在过多使用多媒体的教学中,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总被限定在教师设计的课件中,把生动的艺术形象地固化在简单罗列的图片、动画和教师事先做好的文本解读上。另外,教师围绕课堂教学设置问题在学生思考或探究后答案会在屏幕上显示,所以有时学生因怕回答错了或因知道屏幕上最终会显示参考答案而不愿主动思考问题,等着接受屏幕上所传达的信息,其结果把本应是内容活泼丰富,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变成“唯老师理解独尊”的一言堂,使课堂教学模式成为这种借助于高科技的“满堂灌”。
毫无疑问,多媒体,这个视听时代的产物,有时是无法代替我们对语言文字的感悟,它在很大程度上引发了学生思考的惰性,扼杀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4、缺乏课堂上与学生的沟通,忽视了师生之间的交流。在多媒体课上,教师埋头于操作电脑,按设计好的程序进行操作解说,却严重地忽视了与学生的沟通。为了操作课件,教师只能拘于三尺讲台,而不能走到学生之中,减少了亲和力,无形中疏远了与学生的关系,拉大了师生间的距离。而学生只顾盯着多媒体画面,按一定步骤进行思考学习。这种滥用多媒体的现象,使学生对老师缺少了解,缺少感动的回应,也使本应生动活泼、充满情趣的语文课堂变成了人与机器设备间冷冰冰的对话。 二、合理使用为了能够尽量扬长避短,适得其所的在教学中合理恰当的使用多媒体,在使用多媒体进行语文课堂教学时,我是这么做的:(一)先认真备好课。在备课时,我先认真钻研教材,写好详细的教学设计,然后才根据自己的教学设计的需要来制作多媒体课件。有些教师在上课之前看都没有看过教材,就直接从网上下载现成的课件,然后就将课件直接照搬到课堂上,课件放完了,课也就上完了。这种用课件代替备课的做法是完全不负责任的,是偷懒的行为,既助长了自己的惰性,也耽误了学生。一定要先吃透教材,写好教学设计,然后根据需要制作课件,不能盲目使用课件,这样才可以真正驾驭课件,使课件真正为辅助课堂教学而服务。当然这样做会使自己的备课时间多花上几倍,但是只要能使课堂教学有效的展开,达到自己想要的教学效果,辛苦也是值得的。(二)自己动手,认真制作课件。1、我坚持不照搬照抄网上现成的课件。因为第一,只有自己根据自己的教学设计制作的课件,才是真正为自己的课堂教学而服务的,才能为自己所用,而不会被课件牵着鼻子走。而通过亲手制作课件的过程,也能更进一步熟悉教材、把握教材。第二,网上的很多课件制作粗糙,画面难看而且知识漏洞多多,可以借鉴但不能照搬。2、在制作课件时,我坚持课件为课堂教学服务的原则,符合语文学科的特点,杜绝花里花俏,避免喧宾夺主。语文是一门具有浓郁的美育特色的学科,语文课本上那一篇篇具有情感震撼力量、飞扬着灵性的小说、散文,一首首或清雅、或激昂、或含蓄的诗歌既有知识之美,也有情感之美,更有艺术之美。它无不熏陶着学生的情操、发展着学生的个性、培养着学生的人格素质,使学生得到由内而外的美的享受。因此教师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在审美感知中获得这种美,在美的熏陶中发展语文能力。我个人认为,在语文课堂上使用的多媒体课件不能像我所见到的一些数理化的课件那样,没有任何修饰的白色背景画面上,不是数字就是生硬的线条或图形,整个画面单调、枯燥,没有任何美感可言。数理化讲究实用性,但语文学科同时还承担着美的教育,语文课堂上使用得课件决不能只是单调无色。但是也决不能喧宾夺主。我看到许多语文课件画面绚丽多姿、五彩斑斓,有图片,有填充色,有不同颜色的字体,让人看得眼花缭乱、头晕目眩,根本找不到教师想表达的文字内容。还有的是点一次鼠标出一行字,点一次鼠标出一行字,一个画面要点十多二十次鼠标才表达完整个画面的内容。上课的教师纯粹变成了一个全职鼠标操作手;更可怕的是每点一次鼠标就伴有一种声音效果的,风铃声、打字机声、鼓掌声、锣鼓声……整堂课各种声音不绝于耳,让人要疯掉!这些都是教师课件制作走入误区的例子。语文课件既要有美的视觉效果,又不能美得形式大于内容。毕竟,课件这个形式是为教学这个内容服务的。我坚持语文课件典雅、素洁、平静、有内涵的美。我会根据教材的内容给课件定一个风格,然后根据这个风格来选择设计模板,比如我在制作《我骄傲,我是一颗树》的教学课件时,根据我的课件风格选取了capsules这个设计模板,简洁而不单调,那一抹淡绿色切合我的课件风格,与我的教学内容相宜得章。(三)根据教学的需要而使用课件,不是为了使用而使用。现在人们对于多媒体教学的认识大多进入了一个误区:一个教师讲课如何?首先,是否使用了多媒体课件?其次,课件制作是否精美?然后,才是教师的态度、语言、板书等。这就导致现在出现一种趋势:上课的教师不管三七二十一每课必用多媒体技术教学,尤其是公开课、选拔课、评优课必用多媒体技术,否则就逊人一筹,输在了起跑线上;评课的教师也以是否使用多媒体作为主要评价内容。显然,这有失偏颇。运用多媒体是为了辅助教学,其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为了提高教学效果,但多媒体教学不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唯一途径和手段,教学中不能为了多媒体而去使用多媒体,应针对教学内容采取与之相应的教学方法、方式,合理地综合和利用各种教学媒体,包括传统媒体,这样取长补短,才能发挥各种教学方法的综合功能,取得最佳效果。 三、我的实践下面我想谈谈我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使用多媒体的一些愉快的体验,供大家参考。(一)我尤其喜欢充分使用多媒体课件来创设与教学相关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比如在导入环节,良好的课堂氛围的创设往往取决于一堂课的起始和导入环节。我常常会精心设计一段导入,犹如磁石吸铁一般,紧紧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的兴趣,把学生带入思维的知识之门,为新课内容的顺利教学作好铺垫如我在教学《我骄傲,我是一棵树》这篇课文时,我在导入环节,精心搜集了一些优美的树的美丽图片展示给学生看,美丽的图片带给学生强烈的视觉冲击,极大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很快进入到教学的情境中来。再配以我的导入语,“树除了给我们带来美的享受,还能给我们带来哪些好处?““这些姿态各异的树木给我们以美的享受,在大自然之中树木作为人类的朋友,他给与我们的很多很多,而他所需的却仅仅是尺寸之地。假如你是图片上的一棵树,你会向人们说些什么,做些什么,想些什么?”“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走进诗人李瑛的这首抒情诗《我骄傲,我是一棵树》共同倾听一棵树的故事。”让学生在感受树的魅力的同时,也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完美的达成了我的目标。又如《阿里山纪行》一课,主要描述了台湾著名的风景区阿里山的美丽景色。但是,课文中所提及的我国的台湾省、阿里山是学生未曾到过的,那秀丽的风光、童话般的仙境更是许多学生难以想象的,在教学中如果只凭教师的描述和讲解,就很难唤起学生的感觉美,更难以激起他们学习课文的兴趣,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取得的教学效果将会十分有限。于是,我上网收集与课文相关的阿里山的图片资料,在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时,利用多媒体能对文本、声音、图形、图像、动画进行综合处理和强大交互式的特点,向学生展示阿里山的美景,那清澈的深山水潭,那宁静的原始林区,那厚密的曲径青苔,那神奇的木桧林海,还有小火车站那不同寻常的古典文化氛围——立刻就把学生带到了令人向往的台湾宝岛,领略着风光无限的阿里山,刺激着他们的视、听觉神经,令他们目不暇接,为学生创设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一开始就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由此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了要了解课文、学习课文、探究课文的欲望。利用多媒体进行语文教学,可以使语文教学进入一种美的意境。从内容上说,优美的画面、动听的音乐、富有理性意义的内容,无疑可以给听者带来美的享受;从形式上说,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将教与学连成一个整体,使课堂生动活波,教学艺术化、多样化,这也是一种美的形式。它不仅可以使语文课充满意境之美,更重要的是大大提高了语文课堂的效率,同时也提高了教学质量。比如我在教学《沁园春·雪》这一课时,一方面,生活在南方的我们对雪没有什么直观、生动的印象,另一方面,那个无产阶级革命英雄豪情壮志、浴血奋战的年代离今天的我们已经很远,缺少生活体验又生活在和平年代的学生很难体会毛主席这首词的情感和理解这首词的内涵。于是,我利用多媒体课件一方面直观、形象的展示了壮丽的北国雪景,引导享受入情入境,另一方面展示这首词的相关资料,帮助学生理解这首词写作背景和作者的写作意图。既为课堂教学创设了一个美的意境,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他们阅读文本、学习文本、探究文本的兴趣,同时还为他们的进一步的阅读和理解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多媒体在这里的使用不仅使语文课充满意境之美,更重要的是大大提高了语文课堂的效率,同时也提高了教学质量。 (二)多媒体在古诗词教学中的作用不可忽视。在语文教学中,朗读教学是语文教师不可回避的内容,尤其是在诗词教学中。诗词教学的一个重要的学习目标就是朗诵。既要读得准确、流利,更要读准节奏、读出感情。在这里,语文教师不仅要充当“师”的角色,同时又要是“朗读家”和“表演家”。但是,不是所有老师都完美的能胜任这样的一个角色。在这里,多媒体的重要作用就体现出来了。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播放朗读录音作为示范。 朗读录音是朗读大师们给予我们的优秀作品,一方面,它用响亮、清晰的语言转换了书面文字语言,恰到好处地再现了语言、节奏、格调乃至蕴含的情趣、意味,能给学生提供语言、节奏、语气和语调等方面的示范;同时,录音教材,还具有可重复的特点,因而运用多媒体来进行朗读训练,效果颇佳。另一方面,配乐朗读,可创设意境,调动情绪,对学生领悟作品内容、把握作品主题具有积极的作用。我在教学《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词时,不仅使用了录音朗读作为范读来指导学生朗读和引导学生领悟课文,在完成教学后还播放了王菲演唱的根据这首词编曲的《明月几时有》这首歌,王菲那空灵的声音和完美的演绎不仅使人陶醉,更重要是使学生爱上了这首歌,由爱听爱唱这首歌进而轻而易举地完成了这首词的背诵任务。(三)利用多媒体教学来突破重难点。我国古代大教育家荀子早已提出:"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由此可见,闻见是教学的基础,借助计算机教学能有效地化抽象为具体,把难以理解的内容或者对理解课文起重要作用的内容,用计算机展现出来,调动学生视觉功能,通过直观形象、生动的感官刺激,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全方位感知更多的信息,提高教学效率,激活学习的内因。如教《核舟记》一课,课文的重点是要使学生了解核舟的特点及民间艺术家的高超技术。文章对核舟的各个部位进行了详细而又生动的介绍,一再体现核舟的小和所刻内容之多。但是,核舟到底有多小?雕刻者刻得有多生动?一味的从课文的文字去想象、揣摩,学生会觉得枯燥并失去兴趣。这个时候,运用录像这一电教媒体,让学生观察各种微雕艺术品和核舟的录像,给学生一个直观的画面,就能有效地解决学习中的难点问题,提高了课堂效率。(四)将多媒体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方法相结合。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经过长期的课堂实践所总结出来的行之有效的一种教学模式,其教学经验、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是中国教育、乃至世界教育的几千年发展的结晶,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与实用性。运用多媒体是为了辅助教学,其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为了提高教学效果,但多媒体教学不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唯一途径和手段,应针对教学内容采取与之相应的教学方法、方式,合理地综合和利用各种教学媒体,包括传统媒体,这样取长补短,才能发挥各种教学方法的综合功能,取得最佳效果。我们在应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的过程中,要客观地考虑传统方面的因素,如传统的教师的板书、演示、讲解、指导、引导、学生讨论、理解、消化的过程和环节等,合理运用教学手段,使得教学效果达到最佳化。比如我在教学《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这一课时,课后的习题探究里有要求学生学习尝试画出课文结构图。在这里我将多媒体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因素相结合,先让学生自主学习,理解课文,合作探究,画出课文结构图,然后我请一些学生代表上黑板演示自己的结构图,大家对比评价,在这个过程中既理解了课文内容,又学会了根据课文内容画出课文结构图。最后我再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我画的结构图进一步与学生所画的做对比。在这里,多媒体的使用大大节省了我现场画结构图的时间,又能直观、形象的展示,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五)在写作课上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提高指导写作的效果。其实写作成功的一个关键就是不断尝试和修改,而在传统的作文辅导课上,教师往往只能读一读优秀的或是差的文章,然后让学生来品评,但是后面的读完了前面的学生也忘得差不多了,只能有一个模糊的印象,评论是不大可能了,一堂课下来,收效其微,效果可想而知。采用多媒体后可以改变这种低效的作文教学方式。有了多媒体,我就可以在写作之前,向学生展示一些范文佳作,既达到了指导的效果,又免去了复印每人一份的纸张和能源的浪费。学生写作结束后,我又可以当堂选出优中差几篇习作,借助投影仪的投影,及时修改反馈,引导学生发现“例文”中的问题,各抒己见,师生一块讨论,共同修改,在“改”中逐渐体会要领,把改后作文与原文对照显示,学生很容易就能看出修改的效果,“原来我也能写好”的成功体验油然而生,这样学生就会认识到“改”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这样,我们可以知道佳作是如何选材立意、谋篇构思、遣词用句的,也知道了拙作的不足在哪以及怎么去修改。既欣赏了佳作,又学习了修改作文的技巧,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有了进步,就有了兴趣,尝到了甜头,学生就愿意多次修改作文,直到满意为止。在追求最佳结果的意念的支配下,学生肯下工夫修改作文,长期这样坚持下去,作文水平肯定会步步提高。在教学过程中,我都是根据自己的教学设计的需要,自己动手制作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使用。在语文教学中使用的课件,要能为课堂教学营造出特定的氛围,要能带给人愉悦的美的享受,但又不会使人沉迷于感官的享受而忽视了文本的学习。总之,在教学中使用多媒体应该恰当地合理的发挥多媒体的辅助作用,使教学如虎添翼,提高教学效率,保证教学效果。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正如巴尔扎克所说的那样:“世界上的事情永远不是绝对的,结果完全因人而异。”多媒体教学手段是新生物,其课堂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其进步性与优越性无可置疑,同时它也带来了不可忽视的负面作用。面对这些问题,我们要扬长避短,一方面要利用多媒体的优点为语文教学服务,另一方面也要尽量避免它的缺点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不良的后果,我们要认识到多媒体教学只能是教师教学活动中的辅助手段,它不应该也不可能代替教师进行全程教学。我们应该从自我的实际出发,总结经验,利用其优点,消除或避免其缺点。
⑨ 谈如何运用多媒体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多媒体技术为小学语文课堂注入了新鲜血液,改变了教师一支粉笔一本专书的传统教学模属式,本文作者从多媒体能够创设情境充分激发学生的直接学习兴趣;巧妙解读课文中的重点及难点,让学生更好的掌握课文内容;拓展延伸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让语文教学环境得到更进一步的改善、优化等方面阐述了多媒体的作用。同时强调多媒体只是一种教学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