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小学语文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课本25课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课本25课

发布时间:2021-02-07 19:51:17

① 初二上册语文25课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上册 你在网上输入就可以了

②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的25课原文

25 杜甫诗三首 望岳
春望
石壕吏
http://www.pep.com.cn/czyw/jszx/tbjxzy/bs/dzkb/
这里有电子课本,你要看点进去就行

③ 人教版八年级下语文第25课和30的内容

语文:第22课《在沙漠中心》内容透析全套(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

......一、专课文导读(一)、属文题诠释本文节选自《鲁滨孙漂流记》,题目就点明了环境及情节的离奇,给人以悬念感。文章围绕鲁滨孙落难到荒岛之初时心理活动的变化展开叙 ...

详见:http://hi..com/higiki/blog/item/e9a312ee318f262bb90e2d38.html

④ 八年级语文基础训练上册第25课答案 人教版

参考答案
基础知识应用
1、dài zì líng fēng zān yú shù yù
2、⑴不尽;⑵聚集;⑶简直;⑷前面的路。
3、唐,诗圣,诗史,杜工部。
4、D(A“层”应为“曾”;B“河山”应为“山河”;C“骚”应为“搔”,“剩”应为“胜”,所以应选D)
5、⑴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⑵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⑶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⑷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6、A(A项错在:《望岳》不是写于“安史之乱”前期,而写于杜甫青年时期,即“开元盛世”时期)
7、⑴岱宗夫如何?⑵家书抵万金;⑶如闻泣幽咽。
8、⑴三男邺城戍--兵役苛苦;⑵二男新战死--战争惨烈;⑶出入无完裙--生活贫困。
课文精段赏读
(一)1、D(D应为: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2、C(上句是用虚笔,下句用的是实写)
3、“割”字用的极好,从山的北面来看,那照临下土的阳光就像被一把硕大无朋的刀切断了一样,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4、从这两句诗中,我们可以看到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这正是杜甫成为一个伟大诗人的关键所在。
5、略。
(二)1、春天登高远望
2、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3、国都长安在沦陷后已经变得残破不堪,然而山河依旧是那个样子;春天降临长安城,然而眼前却是乱草丛生。如此强烈的反差令人触目惊心。诗人借写景痛切地传达了忧国伤时的感情。
4、诗人因为忧愁而经常“搔”头,使满头白发越来越短少,稀疏得简直连簪子都插不住了。诗人者一年仅45岁,其苍老之态如此,可见他忧国、伤时、思家之切。
5、C(C项:“安史之乱”是安禄山发动的叛乱,唐王朝为平叛而发动战争是正当的,杜甫他支持平叛。所以说“憎恶唐王朝发动战争”不妥,故C错)
(三)1、⑴防守; ⑵最近; ⑶请让我;
⑷能够。
2、⑴老翁越过墙逃跑了;⑵活着的人苟且活着,死去的人永远完结了。
3、对偶;“小吏大声呼喝多么凶恶!老妇人哭哭啼啼多么痛苦!”这两句描写真切地表现了石壕吏的凶暴气焰和冷酷无情,也表现了安史之乱给人民带来的苦难。
4、第一层(前六句):写老妇人诉说三个儿子的境况,说明这一家人已为国家作出了重大牺牲。第二层(中间四句):写老妇人诉说家中的现状。第三层(最后四句):写老妇人自请应役。
6、安禄山,史思明。
拓展阅读:
(一)、1、时间、地点、人物
2、C(“何时”表现出诗人对这一刻的期盼之情)
3、D(不全都是想像之词,第一句是实写。)
4、五言律诗
5、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⑵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二)1、C(A项“妻子”古指妻子儿女,今指男子配偶;B项“青春”文中指春天的美好景色,今指青年时期;D项“却”诗中指回头,今表转折,相当于“但是”;C项“放歌”古今均指放声歌唱的意思,故选C)
2、通过神态、动作和心理描写来表现。如“涕泪满衣裳”的神态、“漫卷诗书”的动作、“喜欲狂”的心理,无一不真切地体现出诗人的“狂喜”之情。
3、⑴收复;⑵胡乱地。
4、白天放声歌唱还要开怀畅饮,趁着春光明媚的大好时光还乡。
5、B(诗人喜极而泣,这是诗人感情的自然流露,恨真切,很感人,不是夸张)

(三)1、当年声名之盛,恩遇之隆。
2、眼前的相遇情景,暮春时节,江南;
3、杜甫与李龟年是旧相识。
4、诗人以百花凋零象征世运的颓废,社会的动乱和李龟年与诗人自己飘零流离,饱含了深沉家国兴亡之感、身世沦落之悲。
5、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写作点拨
同学们改写这篇文章时,在保持原文内容和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基础上,可作适当添补和具体描写,使想像更丰富,内容更充实。改写时可以记叙为主,加以议论抒情,语言要流畅生动,层次清楚,结构合理。
思路一
我们可以以第一人称“我”来改写此文,可采用顺叙手法,充分发挥合理的想像,描绘老妇人的语言、动作、神态,还可以补充一些原文中隐去的故事情节,使文章内容更丰富。用“我”的眼光来洞察社会的黑暗腐朽。
思路二
我们也可以用第三人称来写此文,可采用到叙手法,作者和老妇人都是文章的主人公,我们展开合理想像刻画他们鲜明的形象,一个备受欺凌,一个富有同情心。也不要忽略对凶暴的石壕吏的描绘,这样更能突出文章的中心。
改写《石壕吏》
一阵寒风过后,一片片乌云也随着飘了过来。在这兵荒马乱的年月里,谁会想到又有什么灾难临头呢?
我看着天色渐渐地黑了,便在附近的石壕村里找了一家农户住了下来。这时我才觉得身上非常疲乏。一天行走的劳累,迫使我躺下就睡着了。突然听到村里人群奔跑吵闹声,还不断传来“汪汪”的狗叫声,接着隔壁家的门也“叮铃哐啷”地响了起来,还传来了叫骂声。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急忙爬起来站在窗边张望着,原来是城里的差吏来拉夫去当兵。老大爷见势不妙,急忙跳墙逃走了。这时门已经快被踢开,老大娘为了掩护老头便出来应付差吏。这时差吏在外边等得不耐烦,见有人出来,便大声嚷道:
“老太婆,你干什么去了啦?为什么不早点开门?”
老大娘气愤地说:“我们家没有男人,你们快走吧!”
“你男人干什么去啦?”差吏气急败坏地问。
“我的三个儿子已经被你们抓走了,你们怎么还来要人?前几天,我的小儿子来信说:他的两个哥哥全都战死了。在这个年月里,只能活一天算一天。死的也……”差吏不耐烦地打断了她的话,追问道:
“你丈夫呢?”
“出去了。”
“上哪儿了?”
“让你们当官的叫走了。”
“屋里还有别的人没有?”
“没有男人了。只有一个正在吃奶的孙子和他的妈妈。”差吏不相信,到处乱翻乱找。没有找着,要把孩子他妈带走,老大娘赶紧拦阻说:
“你们就放了她吧!她连一身完整的衣服都没有,怎么出门?再说还有个正在吃奶的孩子需要她抚养……”
“不行,每家都得出人!”
……
“那就让我去吧!我虽然年纪大了,不能打仗,但我还能给军队做饭,……”
老大娘含着泪看了看她的小孙子,对孩子他妈说:“你要把孩子养大,将来让他去打豺狼虎豹!”说完头也不回地走了。
我目送着老大娘远去的背影,心里久久不能平静。夜深了,老大爷从野外回来,听着孙子他妈诉说刚才发生的事情,两个眼眶噙着泪水……
村子平静下来了,我好像听到低微的断断续续的哭声,我再也睡不着了。
第二天早晨,天空阴云密布,我怀着极不宁静的心情,去向老大爷告别,登上了路程。
简评:
本文以第一人称来叙述,显得真实可信,改写内容忠实于原作,又展开对人物细节的合理想像,抓住老妇人、石壕吏动作、语言的描写,使人物栩栩如生地亮相在读者面前。文章以记叙为主,通过老妇人的哭诉,对文章中隐去的情节作了适当添补,表现了安史之乱中人民遭受的苦难,寄予作者“我”深切的同情。

选自
例文2
《卖炭翁》改写
张平
雪花漫天飞舞,飘落在卖炭翁身上。北风无情地刮着,刮着卖炭翁的脸,而他似乎毫无知觉,呆呆地立在雪中的地上。望着那两位黄衣使者和那装满炭的车在朝皇宫奔去的背影。在他那苍老而刚毅的脸上,挂着两行浑浊的泪,他的眼中射出愤怒的火焰。他想大吼,可嗓子发哑,他知道自己斗不过黄衣使者,他知道再愤怒也是徒然,他知道老百姓只能忍受欺压,他知道……他握紧的两拳,无力地张开,眼中愤怒的火焰,渐渐地熄灭了。他想大笑,可泪水早已哭干,只有如泣如诉的自语,他问苍天:“公理在哪里?”他问大地:“生路在何方?”
他问白雪:“你为什么要覆盖这丑恶的世界?”
大风雪更疯狂地抽打着他,席卷着他,他踉踉跄跄地走到城墙边,终于跌倒在地。许久,他慢慢地支起虚弱的身子。忽然,他发现北边远处似乎有一个小黑点,而且越来越大。“那是我的牛,我的炭,我的车!”他心里一阵喜悦,猛然站起来,疯狂地向黑点奔去。距离越来越近,看清了,看清了,“那是我的牛,可是我的车,我的炭呢?”他不敢相信眼前的事实,使劲揉揉自己的眼睛,这才发现牛头上系着半匹红绡和一丈红绫。唉,他什么都明白了,他用颤抖的手解下那绫绡轻轻地抚摸着,抚摸着,像是在抚摸那一车炭。忽然,他把绫绡往空中一抛,“我每天天不亮就在终南山上砍柴,勒紧裤腰带在雪地里爬了一夜,就为了这不挡风寒,不能填饱肚子的破绫绡吗?原指望能卖个好价钱,好买点米,买点药,救救我那半死的老伴,这……这下可好。叫我一家人怎么活?”说完,他眼前一片发黑,摔倒在地。
当人们发现卖炭翁时,只见他身上覆盖着一层厚厚的白雪,他的眼睛睁得大大的,充满了愤怒,充满了怨恨。
摘自《蠡中校园》
简评
小作者改写忠实于原作,以第一人称来叙述显得真实可信。同时抓住卖炭翁动作、神态、心理描写,刻画人物栩栩如生。尤其是动作描写非常细致,如“握紧的两拳无力地张开”、“猛然站起来,疯狂地向小黑点奔去”、“用颤抖的双手解下那绫绡轻轻地抚摸着……”等等,反映出卖炭翁在风雪中忍饥受寒,任人欺凌的现实,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腐朽,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悲惨命运。作者还发挥合理想像,添上一些隐去的故事情节,结尾卖炭翁的悲惨结局更突现了文章中心

⑤ 八年级上语文 第25课 人教版

第二十五课来是杜甫诗自三首 《望岳》《春望》 《石壕吏))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春望》唐·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sāo)更短,浑欲不胜簪(zān)

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头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⑥ 语文版八年级上册语文书25课和30课课文

25课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过故人庄
游山西村
渔家傲
浣溪沙

30课
观刈麦
赤壁
过零丁洋
己亥杂诗
山坡羊 潼关怀古

⑦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的25课原文 需求.25课标题也OK

25 杜甫诗三首 望岳
春望
石壕吏
这里有电子课本,你要看点进去就行

⑧ 八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25课的注释!!

童趣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词语,掌握“明察秋毫,怡然自得,庞然大物、夏蚊成雷”等成语。
2.熟读并背诵课文。
能力目标
1.了解古今词义的差别,掌握基本的解词方法,熟悉文言文的表达方式和语言习惯,培养阅读和翻译能力。
2.体会文言语体简洁、典雅的特点。
3.疏通文句,把握文章内容,品味作者在叙写中表现出的童年生活的乐趣,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像思维。
德育目标
学会观察、体味人生,热爱生活。
教学重点
诵读,体会文言语体简洁、典雅的特点。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的“物外之趣”并分析是怎样得来的。
教学方法
1.读议结合法。本为较为浅显,应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从划分停顿入手指导学生诵读,正确划分朗读停顿,以理清句意层次,层次清则句意易明。在反复诵读中疏通文理,体会童稚时的偶趣之情,揣摩文章的妙处。然后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说说课文中哪些描写富于童趣,自己最喜欢哪些句子。
2.译述法。文章以生动的笔触,记述了儿时“神游其中,怡然自得”的趣事,充满童真童趣。指导学生疏通文字,领会课文大意,然后创造性地译述课文内容,师生共同评点。
教具准备
多媒体CAI课件、录音机及示范朗读磁带、投影仪及胶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诵读感知课文,梳理、积累语言材料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设计(一)(背景音乐:歌曲《童年》)
同学们,正如歌中所唱的,充溢着幻想和好奇的童年生活真的如阳光般灿烂。那时,一切都是那么轻松愉快,童真童趣,童言无忌,忆起时总是醇香醉人,有谁来讲讲记忆中象“过家家”“斗蛐蛐”这样的乐事,让我们大家共享你的稚真?(学生讲述)清代文学家沈复也有过快乐的童年,《闲情记趣》中就记叙了他儿时一些趣事,今天让我们一起去品味这清新率真的文字。(板书文题、作者)
设计(二)
童年是美好的,冰心老人赞其为“真中的梦、梦中的真,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今天我们要学的沈复的《童趣》就是一篇用简约生动的白描语言回忆童年生活的散文。(板书文题、作者)
二、资料助读
多媒体显示:
1.沈复(1763~?)
字三白,号梅逸。清代乾隆年间人,工诗画、散文。据《浮生六记》来看,他出身于幕僚家庭,没有参加过科举考试,曾以卖画维持生计。与妻陈芸感情甚笃,因遭家庭变故,夫妻曾旅居外地多年,历尽坎坷。妻死后,他去四川充任幕僚。此后情况不明。
2.《浮生六记》,清代小说。系沈复在嘉庆年间所写的一部回忆录。“浮生”取一生浮荡不定之义,源自李白《春夜宴季弟桃李园序》中“浮生若梦,为欢几何”的慨叹。共六卷,每卷皆有小题,依次是《闺房记乐》《闲情记趣》《坎坷记愁》《浪游记快》《中山记历》《养生记道》。
全书“笔墨之间,缠绵哀感,一往情深”(清?王韬)真实地记录了作者的生活经历和思想感情。主要有两大内容:(1)参与社会生活的艰辛,家庭生活,尤其是与妻子爱情生活的苦与乐。(2)记叙了游赏天下名山秀水的感悟以及种种艺术生活的乐趣。俞平伯称赞此书:“虽有雕琢一样的完美,却不见一点斧凿痕。犹之佳山佳水,明明是天开的图画,却仿佛处处吻合人工的意匠。”
三、译读梳理、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标注各自然段的序号,划出疑难字词。
结合注释和字词典,掌握字音。
投影:
正音:
童稚(zhì) 鹤唳(lì) 怡然称快(yí) 土砾(lì)
丘壑(hè) 癞虾蟆(há má) 藐小(miǎo) 项为之强(wèi) (jiāng)
2.教师作朗读指导,划分朗读停顿,分清句读。
提示:文言文是古代的书面语体,来源于古代汉语口语,和现代汉语同源异流,简洁、典雅。“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意思是指反复诵读,文意会愈加清晰,学习文言文更是如此。朗读时要特别注意停顿、语气、语调等。
朗读时常在句子前后和中间作或长或短的停顿,一方面出于换气的需要或使层次分明,另一方面为了充分表情达意。
文言文同样有陈述、疑问、祈使、感叹等语气。如疑问语气要读出升调,感叹语气读降调。
本文应以一个老人回忆往事的那种恬淡、悠然,但又饱含愉悦的情感来读。首段中前三个分句是作者对远逝往事的遐思,宜缓缓来读,声音深沉些;句中句尾是说那时的行为和收获,可以略快,声音略高,并注意正确停顿,以表达对结构的理解:“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以下三段,分用三个四字词于段末小结,语气要轻松些。朗读“……则……果然……”和“……作……果如……”两个判断句时,语调略微欢快。
投影:
(1)能/张目?对日
(2)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3)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
(4)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5)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
(例句中,“/”表示明显的停顿,“‖”表较短的停顿,“? ”表示极短的停顿)
3.教师范读,学生体会朗读的情感和语调。
4.学生再读,边读边体味,并结合注释,疏通文句。
投影:
(1)解释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自己)
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白的,没有染色的)(慢慢地)
鞭数十,驱之别院(用鞭子打)
以虫蚊为兽(把……当作……)
项为之强(脖子、颈项)
兴正浓(兴趣)
果如鹤唳云端(果真)
以丛草为林(树林)
方出神(正)
驱之别院(赶、驱逐)
则或千或百(有时)
(2)指出加点的代词在文中所指代的事物。
①必细察其纹理(代藐小之物)
②昂首观之(代夏蚊)
③使之冲烟而飞鸣(代蚊子)
④蹲其身(代自己)
⑤观之,兴正浓(代二虫)
⑥驱之别院(代虾蟆)
(3)联系语境,揣摩、翻译难句。
①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用心地想像,成千上百的蚊子果真就变成了白鹤)
②蹲其身,使与台齐。
(蹲下身子,使身子跟台子一般高)
③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全神贯注地沉浸在想像之中,愉快而又满足)
④见二虫斗草间
(看见两只小虫在草间相斗)
⑤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
(我回想自己在年幼的时候,能睁大眼睛直视太阳,看清极细微的事物)
5.学生听读?朗读课文,识记文章的精彩情节,分小组创造性地译述课文内容,师生共同点评。
(1)假如这些事是你亲身经历,你在译述时需加进你自己的感受。
(2)假如你是童年沈复的朋友,要求你以“童年的伙伴”为题创造性地译述课文。
(3)假如你是沈复的师长(父母亲、老师),请以“儿子(学生)的傻事”为题,创造性地译述课文。
四、理读积累,品析意趣
1.学生朗读课文,找出你认为有趣的地方,并说明“趣”在哪里。
学生讨论、交流,指名发言。教师归纳一些代表性的发言: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有趣,趣在仔细观察,充满稚趣,也充满乐趣。
“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有趣,趣在想像丰富,稚态可掬。
“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趣在入神,趣在陶醉其间,趣在憨态,趣在童心,趣在天真。”
2.学生边读边梳理、整理,积累语言材料。
(1)找出文中音同形不同的字。
(2)找出文中义同字不同的字。
(3)找出文中字同义不同的字。
(4)找出文中意义相对、相反的字词。
(5)找出文中的通假字。
(6)找出文中的成语并解释。
(7)找出文中的省略句。
学生分类寻找、整理,整理内容大致如下。
(1)音同形不同的字:
砾—唳 鹤—壑 向—项
(2)义同字不同的字:
察—观—视—见 唳—鸣 素—白
(3)字同义不同的字:
昂首观之(看) 明察秋毫(看到、看清)
观 察
作青云白鹤观(景象、景观) 必细察其纹理(观察)
定神细视(精神、注意力) 余忆童稚时(时候)
神 时
神游其中(感受、想像) 故时有物外之趣(经常)
徐喷以烟(用) 项为之强(因为)
以 为 以丛草为林(当作)
以丛草为林(把)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被)
故时有物外之趣(的)
之 项为之强(代指“昂首视之”)
(4)意义相对、相反的字词
藐小之物—庞然大物 凹—凸
(5)成语:
明察秋毫:比喻为人非常精明,任何小问题都看得很清楚。
庞然大物:外表上庞大的东西。
怡然自得:形容安适愉快而满足的样子。
夏蚊成雷:夏夜里蚊群嗡嗡的叫声像闷雷。
(6)通假字:项为之强,“强”通“僵”,僵硬。
(7)省略句:“鞭数十”应是“鞭之数十”
“使与台齐”应是“余使目与台齐”
3.熟读文章,尝试背诵。
五、课堂小结
《童趣》是作者追忆童年生活的一篇极有情趣的散文,文辞简约,韵味隽永。恰如俞平伯先生评论《浮生六记》说:“无酸语,赘语,道学语。”“奇文共欣赏”这类小品文犹如香茗、佳酿,是宜悠然中读美文,品人生的。
六、布置作业
沈复观昆虫而写成此文,你在童年时也有这样回想起来令人忍俊不禁的故事吗?请参照本文,从记忆的仓库中采撷一两朵童年生活的亮丽花瓣,写一个表现童心童趣的片断。

阅读全文

与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课本25课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浏览:59
变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660
2011台州中考语文 浏览:250
识字一的教案 浏览:85
语文作业本凡卡答案 浏览:619
300书信作文大全 浏览:227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补充成语ppt 浏览:891
爱的方式作文开头结尾 浏览:694
端午节的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70
3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答案 浏览:265
高考语文与小学的联系 浏览:965
2015北京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979
双分点地步法教学 浏览:714
小学二年级作文辅导课 浏览:693
关于成功条件的作文素材 浏览:848
建军节作文的结尾 浏览:88
五年级下册语文mp3在线收听 浏览:696
ie教案6 浏览:907
三年级语文培优补差计划 浏览:679
二胡独奏一枝花教学 浏览: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