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小学语文 >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编写特点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编写特点

发布时间:2021-02-07 02:44:01

❶ 人教版新教材与旧教材有什么不同

高中课改后,教师和学生将依照新课程标准的内容和要求展开学习。语文学科将更加强调语感的积累、阅读鉴赏和表达交流的能力。

语文一定要精读几本书

现在的学生写作文,词语贫乏、语句不通、情感干瘪是通病,这暴露了语文素质不足。课改后,语文要着重改变这一现状。
现在不少学生没有时间读书,为了高考,只得一头扎进试卷中。对此,华东师大教授巢宗祺说,学生每年一定要精读一两本书,这比做几套题更有价值。

教师每天留出一点时间让学生们读书,将阅读变成学生的一种习惯,就不用担心学生学不好了。

“新高考”试题难度不变

2004年,山东省作为全国首批实验区进入课改,今年已是新高考的第二年了。潍坊一中语文教师王向红说,较之传统的高考,新高考的内容和形式都有变化,试题体现了自主性(如探究题)、选择性(有选做题),但试题的难度和长度无根本变化。

据称,进入新课程后,新高考试题会相对稳定,只是对其中不科学处进行微调,试题重在考查学生运用知识、从已经掌握的知识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据了解,课改后教材也将趋于多元化,一本教材统领天下的局面将打破。目前全国一共有5家出版社编写新课标高中语文教材,可供全国各试验区使用,它们是:江苏教育版、人民教育版、语文版、广东教育版和山东人民版。

成功既不是靠天才,成功也不是靠努力,成功是靠正确的方法。只有方法正确才可能取得成功。我们周围的同学甚至是我们自己,学习不可能不努力,可是成绩就是始终上不去,不断增加学习时间,希望自己能够提高考试成绩,总是事与愿违。为什么呢?因为你的方法有问题。
【语文的学习】
语文学习“七步法”,觉得也许会对你有所启发。这“七步法”中的七步分别是:
1、读一读:阅读课文是复习的第一步。通过阅读,把握全文大意,了解作者情感、文章特色等知识点。不同类型的课文需要不同的读法:教读课文需精读,字、词、句、篇等各个知识点全方位掌握,精彩语段达到成诵;自读课文需泛读,有的还需跳读,一目十行,以求提高阅读速度。阅读速度,也是近几年高考考查项目之一。
2、划一划:即在阅读课文同时,把文中的重点句、中心句、名句以至生字、生词,用不同的符号勾画出来,既能加深印象,又便于复习巩固,一目了然。遇到规范句子,不妨划分句子成分,复句还需标明关系,典型语段要划分层次、归纳层意。遇到疑难,还要作标记,便于以后向老师同学求教。
3、查一查:查什么呢?查工具书。字典、词典、参考资料,只要用得上,尽可能发挥工具书的作用。亲自查找答案,是探索学习方法、摸索学习规律的过程,也是提高运用工具书能力的过程。对于似曾相识的语句,不妨查一查以往学过的课文,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温故而知新”。查出的答案经过分析辨别,理解能力又能得到提高。
4、问一问:“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复习过程免不了有疑难,要独立钻研,实在解决不了的,要善于向老师、同学请教。有时自己向老师请教一个问题,老师很可能不止讲一个问相关知识联系起来,使你融会贯通。
5、写一写:俗话说,眼看十遍,不如手过一遍。无论平时学习还是考试,有的同学往往把常用字词写错,为什么呢?就是缺少写的训练。生字、生词、重点语句不妨在理解记忆的基础上,反复写一写。又如一些作文题,往往看似容易写来难,也要动笔写写,切忌眼高手低。
6、练一练:就是通过做练习题,检验自己对知识掌握的程度。做题要把考题的目的、意图弄清,要注意归纳总结,寻找规律,触类旁通,增强应试能力。做练习题,既要在老师指导下进行,也要自觉地做。我们反对搞“题海战术”,但不做一定数量的练习题,也谈不上质量。练然后知不足,及时反馈矫正,以求牢固掌握所学知识和技能。
7、想一想:复习的内容可以通过“想”来巩固。可以从点到面,也可以从整体到部分,或纵向或横向,把知识点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知识体系,印在脑海里。当某个知识点联想不起来时,要经过查找及时巩固。想的时空受限制,无论课上、课下,还是校内、校外,都可以尽情地利用时空。当你“山穷水尽”之时,通过联想,也许会步入“柳暗花明”之境。
【数学的学习】
数学的考察主要还是基础知识,难题也不过是在简单题的基础上加以综合。所以课本上的内容很重要的,如果课本上的知识都不能掌握,就没有触类旁通的资本。
对课本上的内容,上课之前最好能够首先预习一下,否则上课时有一个知识点没有跟上老师的步骤,下面的就不知所以然了,如此恶性循环,就会开始厌烦数学,对学习来说兴趣是很重要的。课后针对性的练习题一定要认真做,不能偷懒,也可以在课后复习时把课堂例题反复演算几遍,毕竟上课的时候,是老师在进行题目的演算和讲解,学生在听,这是一个比较机械、比较被动的接受知识的过程。也许你认为自己在课堂上听懂了,但实际上你对于解题方法的理解还没有达到一个比较深入的程度,并且非常容易忽视一些真正的解题过程中必定遇到的难点。“好脑子不如烂笔头”。对于数理化题目的解法,光靠脑子里的大致想法是不够的,一定要经过周密的笔头计算才能够发现其中的难点并且掌握化解方法,最终得到正确的计算结果。
其次是要善于总结归类,寻找不同的题型、不同的知识点之间的共性和联系,把学过的知识系统化。举个具体的例子:高一代数的函数部分,我们学习了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三角函数等好几种不同类型的函数。但是把它们对比着总结一下,你就会发现无论哪种函数,我们需要掌握的都是它的表达式、图像形状、奇偶性、增减性和对称性。那么你可以将这些函数的上述内容制作在一张大表格中,对比着进行理解记忆。在解题时注意函数表达式与图形结合使用,必定会收到好得多的效果。
最后就是要加强课后练习,除了作业之外,找一本好的参考书,尽量多做一下书上的练习题(尤其是综合题和应用题)。熟能生巧,这样才能巩固课堂学习的效果,使你的解题速度越来越快。
【英语的学习】
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和汉语一样,学习它需要大量地阅读、大量地写作、大量地听力和口语训练,将自己置身于一个英语的环境中,提高自己的听、说、写、读能力,培养好语感。从总体上说,英语学习可以分为语音、词汇、语法三大块,他们互相联系、交织在一起。
语音主要通过结合词汇牢记一些普遍规律,平时练习中注意随时记下那些特殊的不规则的发音,对基本词汇能正确拼写出国际音标,尤其是一些特别的元音和辅音。
词汇,重点是课本词汇,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扩展。记一个单词,可想想这个单词的其他各种形式,也可把发音规则相同或读音有某种联系的一组单词联系起来记忆。对单词,尤其是动词的掌握,应凡在句子中、课文中,以词组或句子为单位来记。
语法要结合大量阅读和习题来进行,尤其要熟读课文和各种句型的例句,并尽可能地多背课文和例句,这样应试就能触类旁通,许多似曾相识的题都能迎刃而解。同时大量阅读又能扩充词汇量,训练阅读速度,适应高考需要。
【物理的学习】
我曾经听说过一个上海中学生总结的“多理解,多练习,多总结”的“三多法”。我觉得这个方法很能概括高中阶段的物理学习要领。
多理解,就是紧紧抓住预习、听课和复习,对所学知识进行层次、多角度地理解。预习可分为粗读和精读。先粗略看一下所要学的内容,对重要的部分以小标题的方式加以圈注。接着便仔细阅读圈注部分,进行深入理解,即精读。上课时可有目的地听老师讲解难点,解答疑问。这样便对知识理解得较全面、透彻。课后进行复习,除了对公式定理进行理解记忆,还要深入理解老师的讲课思路,理解解题的“中心思路”,即抓住例题的知识点对症下药,应用什么定理的公式,使其条理化、程序化。
多练习,既指巩固知识的练习,也指心理素质的“练习”。巩固重视的练习不光是指要认真完成课内习题,还要完成一定量的课外练习。但单纯的“题海战术”是不可取的,应该有选择地做一些有代表性的题型。基础好的同学还应该做一些综合题和应用题。另外,平日应注意调整自己的心态,培养沉着、自信的心理素质。
多总结,首先要对课堂知识进行详细分类和整理,特别是定理,要深入理解它的内涵、外延、推导、应用范围等,总结出各种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在头脑中形成知识网络。其次要对多种题型的解答方法进行分析和概括。还有一种总结也很重要,就是在平时的练习和考试之后分析自己的错误、弱项,以便日后克服。
【化学的学习】
学习化学要做到三抓,即抓基础、抓思路、抓规律。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是提高能力的保证。学好化学用语如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基本概念及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在做题中要善于总结归纳题型及解题思路。化学知识之间是有内在规律的,掌握了规律就能驾驭知识,记忆知识。如化合价的一般规律,金属元素通常显正价,非金属元素通常显负价,单质元素的化合价为零,许多元素有变价,条件不同价态不同。
关于化学有一种说法就是化学是理科中的文科,因为 化学要记要背的东西很多,而且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在化学的学习过程中要注意阅读与动手、动笔结合。要自己动手推演、计算、写结构式、写化学方程式,或者动手做实验,来验证、加深印象和帮助理解,有时还要动手查找资料来核对、补充某些材料。同时在化学学习中,经过思考提出存在于化学事物内部或化学事物之间的矛盾,即化学问题,由自己来加以研究和解决,或者在自己解决不了时请求别人帮助解决,是化学学习的一种基本活动方法,也是提高化学学习效果的一种基本方法。
【生物的学习】
基本方针:
1、生物是正确了解身体,学习人和环境(植物,动物,自然界)之间关系的科目。
2、不要盲目记忆,跟生活中的经验联系起来理解。
运用方案
1、仔细了解课本内容,理解和记忆基本概念。
(1)根据每单元的学习目标,联系各个概念进行学习。
(2)不要只记忆核心事项,要一步一步进行深入的学习。
(3)要正确把握课本上的图像、表格、相片所表示的意思。
2、把所学的内容跟实际生活联系起来理解。
3、把日常用语和科学用语互做比较,确实理解整理后再记忆。
4、把内容用图或表格表述后,再进行整理和理解。
5、实验整理以后跟概念联系起来来理解。(把握实验目的,把结果跟自己的想法做比较,找出差距,并分析差距产生的原因)
*正确了解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方法,直接观察了解各生物的特征。
*养成写实验观察日记的习惯。
6、以学习资料的解释部分和习题集的整理部分为中心进行记忆。
7、根据内容用不同方法记忆。
(1)把所学的内容联系起来整理进行记忆。
*把想起来的主题不管顺序先随便记下来。
*把中心主题写在中间位置。
*按照知识间的相互关系用线或图连接起来完成地图。
(2)利用对自己有特别意义或特殊意思的词进行记忆。
(3)同时使用眼睛、手和嘴、耳朵记忆。
8、不懂的题必须解决。(先给自己提问,把握自己具体不懂哪部分后再请教其他人。)
9、通过解题确认所学内容。
(1)整理做错的题,下次考试前重点复习。
(2)不太明白的题查课本和学习资料弄清楚。
(3)以基本题——中等难度题——难题的顺序做题,理解内容。
其他
1、时间比较宽松的时候,如假期可先从自己感兴趣的部分开始重点学习。(相联系的部分也能培养兴趣)
2、平时利用网络全书查找不懂的事项。
当你的学习成绩无法上去的时候,一定市方法出了问题。我们需要花时间检讨自己的学习方法,提升我们的学习方法,改正自己学习上方法上的问题,成绩的突破性飞跃就指日可待。

❷ 教课文"和"教语文"的教学目标分别具有怎样的特点差别的关键在哪里

人教版义务教育初中语文课本特点根据国家教委1995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计划和1996年颁布的普通高中教学大纲的精神,人民教育出版社和一些单位分别编写新的高中语文课本。人民教育出版社的高中语文课本已编写完毕,并从1997年开始在江西省、山西省和天津市试教,从2000年起推向全国。这套课本有如下特点:第一,改革教科书的编排体系。这套教科书的体系和结构,在传统的高中语文教科书的基础上作了三个改革:一是阅读和写作、口语交际分编;二是破除比较复杂的记叙、比较复杂的说明和比较复杂的议论“三阶段”模式;三是编写与教科书配套的语文读本,作为学生用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1.长期以来,在传统的高中语文教科书中,阅读与写作、口语交际易混合编排。优点是便于阅读与表达结合,但缺点也是十分明显的。(1)一方面,阅读为了照顾到写,尽管编排了大量课文,但用力最多的是文体特点、表达方式和写作方法,偏偏丧失了阅读自身。实际上,阅读成了写作的附庸。另一方面,写作、口语交际在教科书中又“忝列末座”,地位低微,缺乏系统的安排,带有很大的随意性。从这个意义上说,写作是阅读的附庸。阅读和写作互为附庸,大大影响了学生读写能力的提高。(2)阅读与写作、口语交际有各自的教学内容、教学步骤和教学方法。一般来说,阅读、听话是理解、吸收信息,写作、说话是把已有的语言材料加工为语言作品,二者的心理机制是不一样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很难同步发展,“眼高手低”几乎是普遍规律。把读和写生硬地捆绑在一起,难免两败俱伤。(3)应该提倡阅读与写作的“远距离结合”,就是在阅读中积累思想、语言、结构,领悟写作规律,培养语感,为写作打基础。而读什么写什么,那种立竿见影式的急功近利的“近距离结合”,在高中阶段越少越好。由于上述原因,这套教科书以阅读、写作与口语交际分编的形式来构造三个教材系统。2.高中语文教科书按照比较复杂的记叙、比较复杂的说明和比较复杂的议论三个阶段编排,由来已久。这种编排的长处,是便于学生掌握最基本、最常用的记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这三种文章样式。但它的弊端似乎比长处更为突出:(1)初中教科书中已编排了大量记叙、说明、议论的文章,高中在初中的基础上来一个循环,教材内容陷于低层次上的重复,学生三年读下来感到枯燥乏味、所获不多。(2)明明编排了不少文学作品,但其中相当部分不得不划进记叙、说明、议论的圈子,当作一般文章来处理,把文学教育摒弃在外,致使文章教育与文学教育两败俱伤。(3)记叙、说明、议论三类文章固然需要依次教学,但三类文章的共同规律在当前讲究各体文章相互渗透的大趋势下,应该说更有教学的价值,“三阶段”编排的模式恰恰对这一点无能为力。由于上述原因,“三编排”模式必须进行改革。这套新编教科书阅读部分的总体结构如下:阅读教材分为互相衔接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高一),在初中的基础上,学习现代化文章和浅易文言文,着重培养理解、分析现代化文章的能力和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第二阶段(高二),学习我国现当代文学作品、古代文学作品和外国文学作品,着重培养初步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第三阶段(高三),学习文化内涵丰富的现当代论文、科技说明文和文学名家名作,着重培养研讨、评析文章和文学作品的能力。这样,形成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螺旋式上升的教材序列。3.传统的高中语文教科书,也配有语文课外读物,然而这套与新编高中语文教科书配套的语文读本,与一般的语文课外读物有很大不同。(1)按照新的高中计划,高中语文课时是有史以来最少的,教学要求并未降低,因此有些教学内容不得不转移到语文读本中。(2)语文读本中的内容,有些是帮助对教科书的理解和掌握,有些是对教科书的延伸和深化。要提高语文能力,不能完全依赖于教科书和课堂教学,还必须遵照修订大纲每学年阅读100万字的规定,在教师指导下课外认真阅读语文读本。从这个意义上说,语文读本和教科书是姐妹篇,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第二,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数十年来,尤其是近十几年来的研究表明,关于语文的性质,人们比较一致的看法是,语言是思维的工作,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认知世界、传承和发展人类文化的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语文深刻地影响着人的思维方式、生存方式,影响着人的成长和发展,以至影响着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文化传承和精神世界。语文学科首先应该着眼于人,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应该从语文与人的发展关系的角度,来考虑语文学科的功能。新编高中语文教材首先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大致上有下列方面: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培养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的能力;培养良好的语感,使学生具有丰富的语言积累和文化底蕴;培养良好的语文学习态度、习惯,使学生把握正确的语文学习方法。例如,新编高中语文教材为了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大大加强了文化的分量。教材编选了占课文总数40%以上的我国古代文学作品和大量的我国现、当代文学作品和文化著作,使这套教材富有浓厚的民族文化气息,闪烁出民族文化的光芒。教材还编选了相当数量的外国文学作品和外国文化著作,使学生一拿到教材,就能闻到外国文化的芳香。学生的文化根底牢了,语文能力就不会在浅层次上漂浮,而能真正得到提高。除了注意选编文化气息浓厚、思想内容深邃、语言富有魅力,能启人智慧、开人心窍的精品以外,新编教材在写作训练、口语训练的设计,课文练习、提示和注释撰写上,都着力于在能力培养的同时,拓宽知识视野、开发智力、塑造心灵。例如,要求学生背诵文言文20篇、古代诗词50首,这使学生一辈子受益匪浅。当前,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有一些同志把语文学科的任务局限于语文的工具掌握,置其他语文素质的培养于不顾,热衷于大量的字、词、句、篇的烦琐、机械、复杂的所谓“基本训练”,迫使学生陷于无边无际的题海之中,一天到晚忙于打“√”打“χ”。这看似“双基”抓得很紧,实际上恰恰是反其道而行之,降低了学生的语文水平。殊不知,培养语文整体素质是发展语文能力的基础,只有语文整体素质提高了,语文能力才能随之发展,这是无可争辩的事实。新编高中教材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正是在这个原则问题上作出了正确的导向。第三,重视培养现代社会需要的语文素养。新编高中语文教材洋溢着时代的气息,体现了21世纪社会对语文教育的要求。在教育目标的确定和教育内容的选择上,汲取了终身教育、大众教育、学习化社会的思想,文明、合作、开放、进取等新的价值观念,还有哲学、教育学、心理学、语言学、文学等方面的一些新思想、新观念、新的研究成果。遵照修订大纲的要求,教材的选文要富于时代气息,现、当代作品占50%以上。根据现代社会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传播工具手段多样化和现代化的特点,新教材着力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简洁明了地表达和传递信息的能力,适当提高学生阅读和写作的速度。传统的阅读教材,着重引导学生在文章作法、表达方式、遣词造句上下功夫,又只求精不求快,篇篇课文都条分缕析、咬文嚼字。新教材摒弃传统教材中不合时宜的东西,第一次重视培养学生判断、选择和处理语言信息的能力,并注意提高学生阅读的速度。由于传统的“八股文”教学的影响,我国的写作教学,往往要求学生写一些能够得分而用处不大的东西。新教材要求学生用简明、连贯、得体的文字,写实用性的文章,并要求有一定的速度,以适应21世纪处理生活和工作中实际问题的需要。现代社会信息传播速度快、传播手段日趋先进,对人们的口头表达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简言之,要求人们能够使用规范、简明、连贯、得体的口头语言。所谓规范,就是指使用全国通用的、国际上通用的、规范化的标准语言,笼统一点说,就是我们所说的普通话;所谓简明,就是指使用简洁、明确的口头语言,因为机器理解与控制语言意义的能力较差,无法排除语言杂质;所谓连贯,就是使用逻辑性强的口头语言,因为机器不理解中心不明确、顺序不合理的语言;所谓得体,就是指使用口头语要符合语境条件,如场合、对象、话题和表达方式等。否则,口头交际难以达到预期的目标。然而,由于文言(书面)、白话(口语)长期并行这样一个世界语言史上的特殊现象,以及科举制度“以文取士”的历史原因,我国历来重视书面表达而轻视口头表达,口语教材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才开始出现,但又很不如人意。新编高中口语教材,从学生实际和社会需要出发,对学生的口语能力进行系统的培养,使学生的口语能力能够达到教学大纲的要求,并向能够使用规范、简明、连贯、得体的口头语言这个目标前进。考虑到未来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新编高中语文教材根据修订大纲的精神,增选了外国,尤其是外国的当代文学作品和文化论文。这表现出一种“面向世界”的开放意识,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全球意识,增进对世界文化的了解和认识,用全人类的进步文化来塑造高素质的学生。这套教材编排的文学作品课文,约占课文总数的60%。高二全部是文学作品,包括我国现当代文学作品、古代文学作品和外国文学作品,着重培养对文学作品的理解、欣赏能力,丰富文学素养。高三的2/3是文学作品,在高二的基础上着重培养理解、评析文学作品的能力,进一步丰富文学素养。同时,编写关于文学史、文学理论和文学欣赏常识的短文,穿插编排在教科书中,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文学教育之所以能“春风吹又生”,是有其深刻原因的。众所周知,文学作品有认识作用、教育作用和美感作用,可以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思想道德水平和审美能力。除此以外,首先,可以进行语言教育。文学作品的“第一要素是语言”,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优秀文学作品的语言是丰富的、优美的,保留了语言艺术的精华。例如《诗经》《楚辞》先秦两汉的散文,唐诗、宋词和唐宋散文,元明清戏曲和古代白话小说,以及现当代的鲁迅、郭沫若、茅盾、朱自清、巴金、老舍、曹禺、赵树理等文学巨匠的著名作品,都代表着语言艺术的高峰。在运用语言方面,足以作为学习的楷模。学生学习这些作品,揣摩语言运用的妙处,有利于读写听说能力的提高。如果把这些作品排斥在外,只囿于阅读记叙、说明、议论的文章,学习语言的收获就相当有限了。再说,就语言的运用来说,记叙、说明、议论的语言和文学的语言在一定程度上是相通的,有些精彩的应用性文章也是用文学语言写的。古代的《祭十二郎文》《陈情表》《答司马谏议书》以及现代的鲁迅的书信、郭沫若的一些序,不都是用文学语言写的吗?因此,学习文学作品有益于学生写记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其次,文学教育的优势还在于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阅读文学作品需要想象和创造,需要形象思维,培养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也是培养形象思维的能力。形象思维是非常重要的,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我国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也非常强调形象思维的重要性。钱老认为,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虽然各有特点,但是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它们往往是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针对忽视形象思维的倾向,他以自己的感受为例,认为,正是他的夫人介绍的音乐艺术里所含的诗情画意和对人生的深刻理解,使他学会了艺术的、广阔的思维方法,从而避免了机械唯物论,想问题能够更宽一点、活一点。他认为,科学思维源于形象思维,一个科学家搞设计,首先要有形象思维。当前中学教育重视逻辑思维的培养,却对想象能力、创造能力、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甚至有意无意地加以抑制,这对于发展学生健全的思维能力是很不利的。文学教育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变这种状况,使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结合起来,协同发展,从而有助于形成学生的全面思维。综上所述,文学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和有益的。这套教科书加大文学课文的比例,重视初步欣赏文学作品能力的培养,对于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使学生成为21世纪需要的建设人才,将产生重大的作用。第四,注重培养学生的健康个性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健康个性和创新精神,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必然趋势。以素质教育为特征的中学教育新模式,是从单一的选拔性教育转变为发展性教育,也就是加强基础,发展健康个性和创新精神。除了为学生打下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做人的基础外,还要开发学生的潜能,为使学生成为21世纪的社会所需要的各类人才打下基础。高中语文教材的编写要适应这种发展形势,除了重视面向全体学生外,还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健康个性和创新精神。首先,加大教材的弹性,教材内容分出层次,使教材既适用于全体学生,又使学生的健康个性和创新精神得到发展。教材包括课内用的教科书和课外用的语文读本,教学要求有较高要求和基本要求,课文有教读课文和自读课文,练习有必做题和选做题。一般学生只要掌握教材的基本部分,就能达到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同时教材又为有余力学得高一点、难一点的学生,为有志于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个性特长和创新精神的学生,提供了非常宽广的天地。其次,教材在继续重视培养学生比较、分析、归纳、思考、想象、联想、观察、感受能力的同时,强调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鼓励学生有自己的见解和有创意的表达。当前,在语文教学中有一种不良现象,就是阅读中只有一种答案,作文只有一种模式,导致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严重萎缩。新编高中教材力图破除这种现象,在课文的选取、练习的设计、提示和注释的撰写上,都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比如,课文练习注意启发性、开放性,根据“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观点,允许有多种答案,提倡各抒己见。对文学作品,可以从政治学、经济学、文化学、社会学、伦理学、人类学、心理学等各种角度去分析,决不定于一尊。又如,写作练习提倡自由表达,这个精神贯穿于所有写作单元的全过程,同时另设“自由写作实践”,以鼓励学生把自己的真情实感不拘形式、毫无束缚地写出来。第五,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传统的语文教材,称为“教本”,教材编写者的着眼点是利于教师的“教”,而不怎么考虑利于学生的“学”。新编高中语文教材则不然,教材既是“教本”,又是“学本”,而且更主要是“学本”,我们编写者的着眼点当然不只是利于教师的“教”,而是更要利于学生自学。为了利于学生自学,语文教材内容的选择和序列的编排,尽可能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尊重学生的兴趣与内在需要;尽可能让学生处于主动参与、积极活动的状态之中;尽可能有利于建立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民主、开放的合作关系。比如,文学作品的练习设计,弱化传统教材所强调的分析,而启发学生去体会、感受和领悟文学作品的思想和情感,在身临其境中提高认识、陶冶情操和锻炼意志;又如,在教材中创设学生自主学习的环境,开展一些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行组织的语文活动,诸如专题采访、讨论、读书和写作之类。为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材包括教科书和语文读本,课文分为教读课本和自读课本,以利于学生把在教读课文中学到的知识和技能,举一反三,运用到自读课文和语文读本中,进行自学训练。课文配有学习重点、提示、注释和练习,有的还有评点、批语,以利于学生自学。教科书中有补白性的小方块,介绍课文作者、作品背景和对作品的片段评论,供学生自学课文用。教材还引进自学语文的方法,包括读、写、听、说各个方面,使学生掌握方法,进而养成自学的习惯。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顺应时代潮流的举措。当今社会,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量急剧增加,新出版的书刊之多,称为“汗牛充栋”已是毫不夸张了。而中学,只能选取最基础、最基本的知识教给学生。其他的知识,包括源源不断地出现的新知识,只能靠学生自己今后进一步学习,或者说终生学习。难怪有人说,21世纪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自学的人。,新编高中语文教材有利于学生自学,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是适应培养21世纪人才的需要。

❸ 初中统编版教材的编写理念和特点

二、部编版语文课文有哪些变化
1. 课文数量减少
“部编本”语文教材课文数量和原来人教版作比较,总体来说是有所减少的。
初中原来七上和七下都是30篇课文,现在每一册减为24篇。
数量减少,不等于教学总量减少,而是几个板块的内容方式在调整,使教学内容更丰富,也更有效。
增加了课外阅读、名著导读和写作的分量。大家使用新教材,要理解课文相对减少,但其他几个教学板块又有所加强的用意。
2. 传统文化篇目增加
小学一年级开始就有古诗文,整个小学6个年级12册共选优古诗文132篇,占所有选篇的30%,比原有人教版增加55篇,增幅达80%。平均每个年级20篇左右。初中古诗文选篇占所有选篇的51.7%,比原来的人教版也有提高,平均每个年级40篇左右。
这次新教材的更换回到“守正”的立场,大家会发现,很多经典课文这次又回来了,而尚未沉淀的“时文”则相对减少。
3. 体裁更加多样
从《诗经》到清代的诗文,从古风、民歌、律诗、绝句,到词曲,从诸子散文到历史散文,从两汉论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小品,均有收录。
革命传统教育的篇目也占有较大的比重。小学选了40篇,初中29篇。鲁迅的作品也选有《故乡》《阿长与山海经》等9篇。
4. 更加强调4个标准:经典性,文质兼美,适宜教学和时代性
部编版教材重新回到“守正”的立场,强调经典性、文质兼美和适宜教学。大家会发现,很多经典课文这次又回来了,尚未沉淀的“时文”相对少了。
与此同时,这次部编版的编写,对某些课文同样也是做了改动的。凡是改动过的,都在注解中说明。对某些原作做少量必要的改动,并非显示编者“高明”,主要是为了适合教学的需要,另外,对原作某些显然不规范的词句(不是指文学性的表达),也会改动。
三、“部编版”语文教材预示着什么
1. 更注重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
部编版教材初中的结构是,每个单元都有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这是重头。另外,每学期有三次综合性学习,两个名著导读,还有两个课外古诗词诵读。
2. 更加注重体现语文知识体系和能力点
在此之前,语文教学的知识体系是比较清楚的,听说读写的能力点、知识点,也都比较成体系。但在教学中出现的普遍现象,是考什么,就学什么、训练什么,语文教学的知识体系实际上已被应试教育的题海战术和反复操练所绑架。
这套新教材的编写一开始就注意这个问题,按照“课标”的学段目标要求来细化那些知识的掌握与能力的训练,落实到各个单元。有些必要的语法修辞知识,则配合课文教学,以补白形式出现。努力做到“一课一得”。
3. 更加注重激发兴趣和拓展阅读
部编版教材的“名著导读”一改以前那种介绍作家作品的“赏析体”写法,改为“一课一得”,以示范读书方法为主,每次重点学习一种读书方法。
4. 传统文化越来越受重视
此次部编版教材最大的变化就是文言古诗文等传统文化的比例大幅增加,从古风、民歌、律诗、绝句,到词曲,从诸子散文到历史散文,从两汉论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小品,部编版教材均有收录。
这在侧面上反应了传统知识文化的重要性,新初一、甚至新初三的考生都应该要注意到这样的一个变化趋势,加强文言文、传统文化知识的积累,从而形成语感,触类旁通!

❹ 对现行初中语文教材编写的增删有什么意及看法

我觉得以往的教材挺好的,增删后反倒有些让人不知所以,但以前现代文也有几篇不太好

❺ 初中语文课本中写老师的课文,以及主人公的性格

魏巍《我的老师》回归初一教材 主人公蔡芸芝是洛阳人
1 《我的老师》回归教材,主人公蔡芸芝是洛阳人
一篇在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里消失了13年的课文,近日重新回归——魏巍的《我的老师》被安排在该版教材的初一语文第六篇,全文约1000字。
魏巍凭借报告文学《谁是最可爱的人》红遍大江南北,也让《我的老师》中的主人公蔡芸芝多年名声不坠。
鲜为人知的是,蔡芸芝原籍山东兖州,但从小跟随父亲来到河南,长住洛阳偃师诸葛,与洛阳有着割舍不断的关系,并最终在洛阳去世。
蔡芸芝的爱人王秋秩,时任洛阳复旦中学教务处主任,曾以国民党洛阳县参议员的身份,掩护过纪登奎(曾任国务院副总理)躲避政治追捕。
2魏巍儿时表现平平,不像“潜力股”
1928年,魏巍在郑州东门外东大街关岳庙小学(一座破庙改成的平民小学,现在叫“创新街小学”)上二年级,蔡芸芝是他的国文(语文)老师兼班主任。
蔡芸芝的女儿王玉平告诉记者,蔡芸芝的父亲蔡仲荷一直在郑州陇海铁路上工作,蔡芸芝则在开封女子师范学校上学。在她还有一年就能毕业的时候,父亲失业了,年仅17岁的蔡芸芝为了减轻家庭负担,辍学当了老师。这一年正是1928年,魏巍是她教的第一批学生。
魏巍在班里属于极内向的孩子,不爱说话,表现平平,但成绩还不错。从他身上,还看不出有任何“潜力股”的迹象。
3魏巍遭人欺负,蔡老师挺身解围
蔡芸芝虽然知道魏巍性格内向,但也逐渐发觉他整天低着头不吭声,爱独来独往,似乎在躲着什么人,而且总拉着个脸,毫无寻常孩童的阳光与朝气,于是很纳闷。
通过家访,蔡芸芝才弄明白,原来当时军阀混战,魏巍的父亲去打仗了,一走之后就再没回来。魏巍跟母亲相依为命,孤儿寡母的平时常遭人白眼和欺负。
在学校里,一些同学总欺负魏巍,还孤立他,经常三五成群地突然揪着他的耳朵大喊“你爸死啦”“你爸挨枪子儿喽”之类的话。魏巍不敢还嘴,只能整天低着头,任人欺辱。
蔡芸芝把那些欺负魏巍的同学好好批评了一顿。当魏巍再到学校时,发现再没人骂他是“军阀的儿子”。
为了鼓励魏巍,蔡老师还特意给他写信,夸他是“心清如水”的孩子。
4蔡老师引导魏巍走上文学之路
到了寒暑假,蔡芸芝常把魏巍带到自己家里,给他吃甜甜的蜂蜜,还告诉他什么是蜂王浆。
星空下,蔡芸芝带着魏巍坐在院子里,大手拉小手,教他念《木兰辞》。夜晚的村庄很安静,只有风声里荡漾着魏巍稚嫩的声音,“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数十年后,魏巍在写给蔡芸芝的信中还深情地提到这段往事。
当年蔡老师很喜欢诗,常常给魏巍念一些诗,而且音调抑扬顿挫,让长大后的魏巍常回忆蔡老师吟诗“像唱歌一样”。
魏巍感叹世上竟有如此好听的声音,“今天想来,她对我接近文学和爱好文学有着多么有益的影响!”
少年魏巍对蔡老师的崇拜到了“连她握笔的姿势都急于模仿”的地步,甚至半夜一觉醒来,他迷迷糊糊仍要去“找蔡老师”。
5蔡老师仅教过魏巍三年,却让他念念不忘
1930年,魏巍转学了,而蔡芸芝也离开了关岳庙小学。从此两个人再没见过面。
王玉平回忆,蔡芸芝离开关岳庙小学后,重回开封女子师范学校,继续学业。没想到复课不久,父亲不幸去世,蔡芸芝为了养家,只得再次辍学,来到洛阳老城东华街小学教书。
1951年,魏巍声名鹊起,从朝鲜战场归来,所著报告文学《谁是最可爱的人》于当年4月11日在《人民日报》刊登,在全国引起重大反响,毛泽东主席阅后批示“印发全军”。
作为老师,蔡芸芝从未向人提起过她与魏巍的关系,直到1956年。
1956年10月1日,魏巍应邀给《教师报》写的文章《我的老师》发表在《教师报》第四版上。和蔡芸芝同住一村的韩老师,看到这篇文章后,认为文中“右嘴角边有榆钱大小一块黑痣”的描述写的就是蔡芸芝,于是把报纸拿给蔡芸芝看,她才默认。
虽然蔡芸芝只教过魏巍三年,但魏巍对她一直念念不忘。
6魏巍虽名满天下,信中言语持弟子礼甚恭
《我的老师》见报后,魏巍经过多方努力,终于得知蔡芸芝的情况,并给她写了信,这段中断联系30多年的师生情才再度延续。
“魏巍在信里面告诉我妈妈,《我的老师》这篇文章是他含着泪写完的。”王玉平说。
蔡芸芝的外孙张大勇告诉记者,魏巍在信里总是说,他今天的文学成就得益于小时候蔡老师的教导和熏陶。
“当时的魏巍已经是名噪全国的作家,但是寄来的信里,言辞很是谦恭,总是用‘向老师汇报情况’之类的话语。每当出了新作品,他一定会寄来一本。就连他什么时候结的婚、孩子如今都在干啥也都跟我外婆说。”看过这些来信的张大勇回忆说。
张大勇还找出一张魏巍在1959年寄来的照片,大概有两寸大小,正面是魏巍的半身照,戴副眼镜,穿着军装站在一处院墙前;背面写着“芸芝师留念,魏巍。1959.9.21”。
7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后来,魏巍有很长时间没有再来信,而蔡芸芝的去信也都石沉大海,没有回复。蔡芸芝开始不安起来。
这一年是1966年,十年“文革”刚开始,魏巍就被列为“榜上有名”的人物,作品《谁是最可爱的人》成了“宣传战争残酷”“贩卖人性论”的毒草。未完成的小说《东方》手稿也被视为“黑靶”没收,遭到批判。魏巍从此中断了与蔡芸芝的通信,而这次中断竟成了永别。
在这期间,蔡芸芝因为“魏巍的老师”身份也受到了冲击,但她常对家人说:“国家不会一直这样乱下去,总有一天,国家会重新重视教育的。”
1973年的一天,蔡芸芝被检查出患有肠癌。1976年,她去世。
张大勇说,直到1983年,魏巍通过河南省一家通讯社的编辑,电话联系上了蔡芸芝的儿子王书发,才得知蔡芸芝病逝的消息,不禁黯然神伤。
一段跨越50多年的师生情就此画上句号,但魏巍《我的老师》却将蔡芸芝的慈爱老师形象,通过文学作品永远留了下来,启迪着一代又一代的老师,也影响着成千上万的莘莘学子。
望采纳,谢谢!

❻ 人教版与语文版在初中语文课本内容有什么区别

一、出版社不同。

1、语文版是由由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出版社等版出版社出版的一系列中小学教科书教材。权

2、人教版即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简称为人教版。小学到高中都有这个版本的教材。也是大多数学校所用的教材。

二、出版教材科目不同

1、山东教育出版社建社以来,先后出版了100多种教材,目前正在开发多个门类的新课标教材。

2、初步构建了新课标教材框架,完善了五四学制教材和地方教材体系,新课标小学《英语》、初中《化学》、高中《地理》已通过教育部审查并已在全国6个省试验推广。

3、人教版即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简称为人教版。小学到高中都有这个版本的教材。也是大多数学校所用的教材。

4、人教课标版是2001年后课程改革后的新教材,涵盖小学、初中、高中三个阶段。

三、要求不同:

部编本”是由教育部直接组织编写的教材,除了语文,还有德育和历史。现有的语文教材编写出版还是“一纲多本”,小学有12种版本,初中有8种版本。“部编本”教材力图在多种教材并存的情况下,起到示范作用,促进教材编写质量的提升。

❼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说明文有哪些

1、《中国石拱桥》

《中国石拱桥》是中国文学作家茅以升的一篇文章,文章运用科学数据,以及赵州桥、卢沟桥两个具体的例子,说明了石拱桥在人类文明中的历史地位、科学含量等。

平实,简明的说明语言,首先说明了石拱桥的特点: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接着运用举例子,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具体说明。

2、《苏州园林》

《苏州园林》是著名作家叶圣陶的代表作之一。作者从游览者的角度,概括出数量众多、各具匠心的苏州园林共同特点,进而从多方面进行说明。这篇课文像是一把钥匙,打开了苏州园林之美的奥秘之门。

3、《桥之美》

《桥之美》是著名画家吴冠中的美学小品,选自《吴冠中人生小品》。文中诗意的描写性文字与带有说明性文字相向杂出,让人受到美的熏陶的同时,也获得了一些美学常识。而文中的极具个性色彩的表达与《中国石拱桥》平实的语言形成鲜明的对比。

4、《大自然的语言》

《大自然的语言》是现代科学家、教育家竺可桢创作的科学小品文。此文通俗生动地介绍了物候学及其研究的对象,阐述了物候学现象来临的有关因素以及研究物候学的意义与知识,说明了物候学的特性与本质。

全文综合运用了多种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语言浅显确切、简洁生动、层次清楚,条理明晰,因而通俗易懂。

5、《奇妙的克隆

《奇妙的克隆》选入人教2014版初中语文课本。《奇妙的克隆》一文用了四个小标题,使全文内容层次分明,条理清晰。 文章先写克隆的含义,接着写克隆实验,再写克隆的发展,最后写克隆对人类的造福和对克隆的思考。行文脉络十分清楚,说明事理步步推进。

6、《落日的幻觉》

《落日的幻觉》是由黄天祥写的一篇说明文。它是一篇融文学性、知识性、科学性、哲理性于一体的科普文。文章的开始部分通过日出与日落的对比手法,描绘了日落的壮丽与神秘色彩,接着笔锋一转从多个角度介绍了奇异景象都是由幻觉造成的。

从而阐明了大千世界有很多奥妙,我们要学会观察生活,要学会通过现象看本质这样一个道理。激发人们观察自然,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启发人们要用科学的精神对待周围的一切。


(7)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编写特点扩展阅读:

说明文是一种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体裁 。它通过对实体事物科学地解说,对客观事物做出说明或对抽象事理的阐释,使人们对事物的形态、构造、性质、种类、成因、功能、关系或对事理的概念、特点、来源、演变、异同等能有科学的认识,从而获得有关的知识。

说明文的中心鲜明突出,文章具有科学性,条理性,语言确切生动。它通过揭示概念来说明事物特征、本质及其规律性。说明文一般介绍事物的形状、构造、类别、关系、功能,解释事物的原理、含义、特点、演变等。

说明文实用性很强,它包括广告、说明书、提要、提示、规则、章程、解说词等。说明文有的是以时间为序,有的是以空间为序;有的由现象写到本质,有的由主写到次;有的按工艺流程顺序来说明,有的按事物的性质、功用、原理等顺序来说明。

阅读全文

与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编写特点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浏览:59
变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660
2011台州中考语文 浏览:250
识字一的教案 浏览:85
语文作业本凡卡答案 浏览:619
300书信作文大全 浏览:227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补充成语ppt 浏览:891
爱的方式作文开头结尾 浏览:694
端午节的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70
3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答案 浏览:265
高考语文与小学的联系 浏览:965
2015北京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979
双分点地步法教学 浏览:714
小学二年级作文辅导课 浏览:693
关于成功条件的作文素材 浏览:848
建军节作文的结尾 浏览:88
五年级下册语文mp3在线收听 浏览:696
ie教案6 浏览:907
三年级语文培优补差计划 浏览:679
二胡独奏一枝花教学 浏览: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