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可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从而提高课堂互动教学的效果,开创生动活泼的教学局面。阅读前的导入,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一门教学艺术。围绕课文的内容,可先从学生感兴趣的相关材料谈起,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再采取不同的方式切回到主题,从而激起学生的阅读欲望。教师的朗读示范,它是最形象、最生动、最切实的指导,对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十分重要。教师通过语音纯正、抑扬顿挫、充满感情的示范,营造和渲染课文所描述的意境,借以感染学生,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这是一个长期培养和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从低年级抓起。在课堂上尝试全新的阅读教学方法,即使当时学生觉得新鲜而兴趣大增,但久而久之学生也会感到乏味而失去吸引力, “一招鲜,吃遍天”的做法应用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上成效不大。因此,应避免长期重复同一种阅读教学方法给学生带来的“审美疲劳”,及时轮换不同的阅读教学方法,无疑会给学生注入“兴奋剂”,让学生切实感受到阅读过程的乐趣,从而保持学生对阅读的兴趣。二、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教学以读为本,体现了语文教学的本质特点。读的内容多、形式多,有利于打破沉闷呆板的课堂气氛,有助于学生理解感悟和积累知识。各个年段的阅读教学均应重视朗读、默读、背诵。首先说说朗读。朗读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感的重要手段,也是领会课文潜在内涵的重要途径。用正确、流利的普通话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既是一种重要的能力,也是理解内容,体会思想感情最常用的方法。教材中许多课文提出了朗读的具体要求,因此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应多读少讲,把比较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用心地去朗读。分组朗读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一个好方法。根据文章结构,教师可按结构段安排学生分组朗读(对于篇幅短小的文章,可分组朗读整篇课文),引导学生聆听其他同学的朗读,找找自己的差距,鼓励学生发言谈谈听后的体会。对于朗读好的方面应予以课堂表扬,对在朗读中存在的通病和错误则及时指出。让分组朗读在学生眼里成为别具一格的“游戏活动”,在“游戏”中读懂课文并有所感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知识和提高朗读水平,从而达到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目的。接下来再谈谈默读。默读的练习在不同的学段有不同的要求:一二年级要求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三四年级初步学会默读;五六年级要求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能力的提高有个训练的过程。要求学生默读,应留有比较充裕的时间,使学生默读完课文后,能有时间来思考。学生默读完后,还应检查默读的效果,对不按要求默读的学生进行帮教。就我所教的低年级而言,当学生看完一篇课文后,我经常会问:同学们,你们在书中找到几个“陌生的朋友”呢?你们读懂了些什么?同学们便会争先恐后地回答。这样,即检查出了学习效果,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课堂变得生机盎然。最后说说反复诵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反复地诵读文章,特别是感情强烈或是精彩的句段,训练学生做到“眼到、耳到、口到、心到”,使学生感知其意,感悟其情。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讲的也是这个道理。从初知到体会,到感悟,直至动情,这是学生阅读课文的情感在不断地变化,感受在不断加深的过程。反复地朗诵课文,给学生从感性认识跃上理性认识提供了帮助。三、培养学生的想像力语言文字描述没有什么可感性时,可以借助人的联想和想象,化抽象的符号为形象鲜活的画面;有时语言文字本身具有意象性,通过想象,创造出更生动的画面,更好地理解、体会文本。这样的感悟是丰富的,是深入的。如:在教学《坐井观天》这篇课文时,要理解‘无边无际’这个词,我让学生用硬纸做成卷筒,透过窗子看看外面的天空,说说天有多大?再让同学门站在阳台上看看外面的天空,说说这时的天有多大?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无边无际。再进一步引申,还有什么东西可以说的上是无边无际?学生展开联想想到了大海、沙漠、草原等等。这样学生的思维就活跃起来了。四、指导学生在阅读中积累知识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还应重视引导学生随时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精彩片断。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朗读、背诵、摘抄等形式,培养学生主动积累优美词语、精彩句段的习惯,为丰富学生的知识打下基础。教材中引导学生积累语言知识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背诵,二是抄写。其中有的是指定背诵的部分,有的则是由学生选择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对于教材中安排的这些背诵、抄写的练习,应该通过交流、检查,使之落实。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学生在阅读文质兼美的课文时,接触了大量各具特色、富有表现力的语句、段篇,只有平时多读才能熟记在心,才能最终将书本上的知识转变成自己的财富,需要运用时才能脱口而出。教材中比较多地采用让学生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抄写自己感兴趣的语句的形式,其用意就是引导学生主动积累,培养兴趣,使之逐步形成习惯。据我所知,许多教师都有一些好办法引导学生积累,如采蜜本、美词佳句本等,效果很不错。总之,在课堂教学阅读过程中,教师应重点发挥‘导’的作用,把学生引入主动阅读的状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当学生在获得成功后,就会更坚持大量的广泛的阅读,良好的读书习惯也就随之形成。借助榜样的力量,以点带面,学生之间相互帮助,这样班里就会形成浓厚的阅读氛围,学生的阅读能力也会随之提高。
『贰』 小学语文教育的特点是什么为什么
一、善于吸来收——做学习型教师
新课源程标准提倡学科综合,要求教师开发课程资源,每位老师都会体会到知识的困乏。现在的课堂是开放的,无法预见的,面对学生的畅所欲“问”,怎样对答如流?所以,新课改要求我们终身学习,做学习型的教师,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不断充实自己,不断超越自我,改变并完善教育教学行为。
二、长于研究——做反思型教师
从先进的教育理念到课堂的实践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一个不断研究、不断尝试、不断反思和不断实践的过程。上完课后,及时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今天这节课,学生收获了没有,老师收获了没有,课的哪一个环节处理得特棒,哪一个环节还有待提高,篇幅不限,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实用就行。如果教师能做到长此以往、坚持不懈,我相信每个人都会形成自己个性的教育教学风格,每节课都会有新意,有亮点。
三、勇于奉献——做敬业教师
敬业精神是对教师最重要的要求,我们不仅要把教育工作当作职业来看,更要把它当作事业从事,以孜孜不倦的工作态度,去奉献着自己的爱心、真心、热心,让每个学生得到最好的发展,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满意。这才不愧为人师。
『叁』 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几点思考
一、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可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从而提高课堂互动教学的效果,开创生动活泼的教学局面。
阅读前的导入,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一门教学艺术。围绕课文的内容,可先从学生感兴趣的相关材料谈起,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再采取不同的方式切回到主题,从而激起学生的阅读欲望。
教师的朗读示范,它是最形象、最生动、最切实的指导,对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十分重要。教师通过语音纯正、抑扬顿挫、充满感情的示范,营造和渲染课文所描述的意境,借以感染学生,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这是一个长期培养和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从低年级抓起。在课堂上尝试全新的阅读教学方法,即使当时学生觉得新鲜而兴趣大增,但久而久之学生也会感到乏味而失去吸引力,
“一招鲜,吃遍天”的做法应用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上成效不大。因此,应避免长期重复同一种阅读教学方法给学生带来的“审美疲劳”,及时轮换不同的阅读教学方法,无疑会给学生注入“兴奋剂”,让学生切实感受到阅读过程的乐趣,从而保持学生对阅读的兴趣。
二、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阅读教学以读为本,体现了语文教学的本质特点。读的内容多、形式多,有利于打破沉闷呆板的课堂气氛,有助于学生理解感悟和积累知识。各个年段的阅读教学均应重视朗读、默读、背诵。
首先说说朗读。朗读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感的重要手段,也是领会课文潜在内涵的重要途径。用正确、流利的普通话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既是一种重要的能力,也是理解内容,体会思想感情最常用的方法。教材中许多课文提出了朗读的具体要求,因此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应多读少讲,把比较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用心地去朗读。
分组朗读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一个好方法。根据文章结构,教师可按结构段安排学生分组朗读(对于篇幅短小的文章,可分组朗读整篇课文),引导学生聆听其他同学的朗读,找找自己的差距,鼓励学生发言谈谈听后的体会。对于朗读好的方面应予以课堂表扬,对在朗读中存在的通病和错误则及时指出。让分组朗读在学生眼里成为别具一格的“游戏活动”,在“游戏”中读懂课文并有所感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知识和提高朗读水平,从而达到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目的。
接下来再谈谈默读。默读的练习在不同的学段有不同的要求:一二年级要求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三四年级初步学会默读;五六年级要求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能力的提高有个训练的过程。要求学生默读,应留有比较充裕的时间,使学生默读完课文后,能有时间来思考。学生默读完后,还应检查默读的效果,对不按要求默读的学生进行帮教。就我所教的低年级而言,当学生看完一篇课文后,我经常会问:同学们,你们在书中找到几个“陌生的朋友”呢?你们读懂了些什么?同学们便会争先恐后地回答。这样,即检查出了学习效果,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课堂变得生机盎然。
最后说说反复诵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反复地诵读文章,特别是感情强烈或是精彩的句段,训练学生做到“眼到、耳到、口到、心到”,使学生感知其意,感悟其情。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讲的也是这个道理。从初知到体会,到感悟,直至动情,这是学生阅读课文的情感在不断地变化,感受在不断加深的过程。反复地朗诵课文,给学生从感性认识跃上理性认识提供了帮助。
三、培养学生的想像力
语言文字描述没有什么可感性时,可以借助人的联想和想象,化抽象的符号为形象鲜活的画面;有时语言文字本身具有意象性,通过想象,创造出更生动的画面,更好地理解、体会文本。这样的感悟是丰富的,是深入的。如:在教学《坐井观天》这篇课文时,要理解‘无边无际’这个词,我让学生用硬纸做成卷筒,透过窗子看看外面的天空,说说天有多大?再让同学门站在阳台上看看外面的天空,说说这时的天有多大?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无边无际。再进一步引申,还有什么东西可以说的上是无边无际?学生展开联想想到了大海、沙漠、草原等等。这样学生的思维就活跃起来了。
四、指导学生在阅读中积累知识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还应重视引导学生随时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精彩片断。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朗读、背诵、摘抄等形式,培养学生主动积累优美词语、精彩句段的习惯,为丰富学生的知识打下基础。
教材中引导学生积累语言知识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背诵,二是抄写。其中有的是指定背诵的部分,有的则是由学生选择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对于教材中安排的这些背诵、抄写的练习,应该通过交流、检查,使之落实。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学生在阅读文质兼美的课文时,接触了大量各具特色、富有表现力的语句、段篇,只有平时多读才能熟记在心,才能最终将书本上的知识转变成自己的财富,需要运用时才能脱口而出。
教材中比较多地采用让学生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抄写自己感兴趣的语句的形式,其用意就是引导学生主动积累,培养兴趣,使之逐步形成习惯。据我所知,许多教师都有一些好办法引导学生积累,如采蜜本、美词佳句本等,效果很不错。
总之,在课堂教学阅读过程中,教师应重点发挥‘导’的作用,把学生引入主动阅读的状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当学生在获得成功后,就会更坚持大量的广泛的阅读,良好的读书习惯也就随之形成。借助榜样的力量,以点带面,学生之间相互帮助,这样班里就会形成浓厚的阅读氛围,学生的阅读能力也会随之提高。
『肆』 如何正确把握小学语文教育的特点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它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这是2001年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新的基本理念。课程立足于人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是与现代社会的要求相适应的。
《语文课程标准》将语文素养提高到如此重要的位置,那么,我们必须先弄清楚什么是语文素养。语文素养包括: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听、识、读、说、写的基本能力,较丰富的语言积累,良好的语感,深刻的思维,基础的人文修养和审美能力,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进行思维的能力等等。语文素养的内涵是很丰富的,它不仅是语言文字的知识、技能,而且是情感态度价值观;它的形成不仅靠传授、训练、习得,而且靠长期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积累;它不只是静止的结果,而且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逐步形成,不断发展,陪伴终身,永远受益。
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这个特点要求语文课程必须十分重视和关注人文教育的内容。实际上,作为“文选集”的课文,篇篇都有丰富的人文内涵,正如于漪老师所说:如果打开用汉字写的一本书,就好像进入一个画廊,一幅幅画争先恐后地向你的感官申诉它的喜怒哀乐。况且儿童的生命发展迫切需要诸如品质、情操、境界、抱负、情感等人文的东西。这些“人文细胞”的注入、渗透,将使他们的人生得以感悟,灵魂得以净化,生命得以闪光。这样的课程资源,我们能舍弃吗?因此,引导学生对语文教育中的人文内容的解读和吸纳是每一位教师的责任。
当然,“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告诉我们,语文学科的人文教育应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实现。它和语言文字的学习始终是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的。教师应在指导、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同时,理解课文内容,提高认识,受到人文教育。脱离了语言文字的学习,单纯从课文的情节内容出发去进行人文教育,就不成其为语文教育了
另外,对使用“工具”的必要训练和对“人文”内涵的感悟,必须恰当地把握。人文内涵的感悟、情感的体验是个性化的,模糊的、意象的。它应该在教学中“润物细无声”地渗透。教师只能启发、引导,而不能生硬地灌输、说教。而语言文字的训练是以学习语言为主攻方向,以培养学生对语言的理解、积累、运用和听说读写能力为着眼点的训练。课堂上恰当地引导学生理解、运用语言,能加深对内容的感悟,而对内容的感悟、体验,能促进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训练”和“感悟”应和谐地统一在语文教学之中。
再则,《课标》从人文性和工具性统一的角度界定语文课程的性质,这意味着在语文教学中,人文教育应提升到重要的位置,教师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教学中,做到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促进学生人格、个性和创造力的发展,引导学生关爱生命、热爱生活。要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教师先要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端正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要有丰富的情感体验和对人文内涵的深刻感悟。
“语文课程还应考虑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要把握汉语言文字特点对语文教学的影响,有必要了解汉语言文字的特点。首先汉字形声义俱全,信息量远远大于任何拼音文字。它的形成和发展与自然、社会生活和实践紧密相连,不仅有来源于自然生活图形的象形字和具有实践含义的指事会意字,还有占汉字绝大部分的与社会生活和实践息息相关的形声字。以汉字为基本单位而构成的书面语言,源于生活和实践,整齐灵动,适合于表达微妙的情感和模糊美的意境。然而种种情感和意境等信息的传递除了靠输出方语言的完整准确之外,还要靠接受方对语言的心领神会,靠心灵的感悟,而这个感悟与用心阅读的程度、阅读量的多少、自身的素养以及实践经验有关。因此,《课标》明确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让学生联系生活识字,在阅读实践中识字,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识字,北师大版实验教材在这一方面已有新的突破。如一年级下册,第14主题单元《丁丁冬冬学识字》里,让学生认识一些“木”字旁的字,并想想为什么这些字都有“木”字旁,家里还有什么东西写出来带“木”字旁;在《车的世界》这一主题单元里,让学生乘公共汽车仔细观察车上有什么,认识车里的字;等等,都非常明显地体现了这种特点。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汉字的特点,掌握教材编排的用意,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提高能力。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阅读教学中要加强朗读训练。传统的语文教学经验有其深厚的文化积淀,符合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的思想。读是发展语言的重要手段,读能让学生在最基本的语言实践中走进语言,感知语言,积累语言,读还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主地对语文材料进行探究,在积极的思维活动中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和情感的体验。北师大版实验教材的选文浅显、有趣,适合儿童阅读。教学时,应引导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
“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光靠课本上的不行,“大量的语文实践”课内解决不了,北师大版实验教材注重引导学生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如一年级下册学习了“车”这一主题单元后,这一单元的语文天地里就设计题目,让学生收集车票或有关车的图片资料,互相交流。学习了“元宵节”这一主题单元后,在语文天地里让学生读两幅对联,再收集几幅。过新年,家家户户贴着的对联,也许孩子没有太在意。但教材在新年过后第一单元里就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在生活中学习语言,在语言实践中掌握语文的规律。
口语交际是口头语言的倾听、交流和表达。写作是书面语言的交流和表达。它们都属交流和表达。语言的交流和表达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以往的语文教学重书面表达轻实际生活中的口语交际。而指导书面表达的写作教学往往也脱离学生的实际,脱离学生的生活。学生害怕作文,写出来的作文缺乏真情实感,假话、空话不少。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教材从语文学科自身特点出发,注重生活,注重实践,引导学生热爱生活,观察生活,在一定情境中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在日常生活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给学生提供条件和空间,让他们自由表达,鼓励写想象作文,在写作实践中学习写作。如一年级下册学习“元宵节”这一主题单元后,让学生说说过年过节,亲友们来家里做客,你是怎样做主人的;学习“朋友”这一主题单元后,让学生讨论:朋友有困难的时候,你是怎样表示你的关心;让学生做朋友卡片;学了《雨铃铛》一文后,启发学生想象,你觉得春雨象什么,春雨还在招呼谁,等等。
《语文课程标准》根据语文课程人文性、语文学习实践性、语言文字独特性的特点,对语文教育提出具体实施的意见和目标。北师大版实验教材的编写很好地体现了课标的精神。在课改实验中我们应准确把握,使我们的每一个教学行为都能“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伍』 小学语文学习的特点有哪些
1、实践性。语文课程的基本目标是培养学生运用语文的实践能力,而提高语文能力的主要途径是语文实践。
2、真实性。 指学生在语文学习活动中主要关注言语的内容,关注言语所传达的信息,也就是要有真实的信息输入和输出。
3、持续性。 指语言习得者要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进行经常性的大量的读写实践活动。
4、反复性反复性特点是指在母语习得中对部分语言材料反复阅读,反复玩味,以达到加深理解、强化记忆、积淀语感、积累语言材料等目的。
5、渐变性。汉语文表情达意意蕴丰富。语文学习过程的实质就是语文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由浅入深、由低到高、循环往复地浸润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语文素养的积累与提高均呈现螺旋上升的变化趋势,这种变化不是直线上升的,不是一蹴而就的。
6、整体性。 系统科学的一个重要思想,就是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整体不等于各部分的简单相加。皮特·科德在《应用语言学导论》中提出,由于语言具有系统的相互联结关系,因而认为一个项目可以孤立地进行教或学的这种想法是不实际的。
7、文化性。 语文是文化的载体,是我国数千年文化的积淀,它记载着我们的信念、人际关系、文化传统。
8、思维性。语文是人学。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有思维的大脑,有交流思想感情的语言。
语文学习除了上述特点外,还具有艺术性、趣味性、艰巨性等特点。
对于语文学习的这些特点,在学习语文时必须有充分的认识,这样才能把握语文学习的规律,找到一条科学的学习途径,提高学习的效率。
『陆』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而是长期培养有效引抄导的结果语文是生命之声,而不能一蹴而就。学好语文得靠平时一点一滴的积累,而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语文教学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特别重要。习惯的养成并非朝夕所获,是文化之根,是精神家园语文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
『柒』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几个特点
如何尽快地使学生把握良好的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效果呢,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水平?
1.突出学生在阅读中的主体地位
在阅读教学中,基本的对话就是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学生与学生的对话,但是教师要清楚的认识到对话的中心是每一个学生个人,而不是我们教师。教师必须强调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文本的意义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行发现,自行建构起来的,要让学生自己阅读、自己会阅读。所以要从各方面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要想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必须要形成发展学生的“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因为创造性活动从本质上讲就是与众不同,有创造力的人在心理上必须有“自由”、感到“安全”,自由能使人的潜能得到最大发挥。所以在阅读教学中师生间应当建立一种平等、民主、亲切、和谐的关系,确立学生阅读的主体地位。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重要,它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内在动力和关键所在。合理的提出阅读要求,引导学生阅读课文,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过深会挫伤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过浅容易导致孩子浮躁。因此,在教学中遵循“循序渐进”的教育方针,一年级上阅读课文时,只要求孩子借助拼音读懂一句话,能用自己的话大体说出一句话的意思,就应该给予表扬和鼓励。二年级时,要求学生不仅能读懂、读通一句话,而且要准确地读断句,有一定的感情,且能用自己的话较准确地理解一句话的含义。三年级时便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学生把各句联系起来读懂一段话,甚至一篇文章,能够理解句与句之间的联系,能从句与句之中体会作者的感情。正是这样一步一个台阶,不同时期提出不同的要求,久而久之,学生都能做到逐句逐段读懂,以至理解全篇内容。
2.注意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和练习
重点进行基本功练习。指导学生用普通话朗读,指导学生在阅读中的语调语气、停顿及表情等,开展个人朗读表演,师生共同评价活动,激励学生表现自我,积极参与朗读活动,体验朗读乐趣,达到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的标准。利用抒情性课文,练习学生感情朗读,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例如《怀念母亲》指导学生读出作者对两个母亲的怀念,从而教育学生感受母爱,爱自己的妈妈,上升到爱伟大的祖国。《桂林山水》,指导学生读出表现桂林山水特点的语句,读出作者对其山水的赞美和喜爱之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又如,《白杨树》、《穷人》等含对话的课文,读中引导学生读好对话,分角色朗读,引发学生朗读热情,优化朗读练习,重点指导不同角色的不同语气,把握角色的思想感情,学生具体形象地感知了各种动物的不同本领。让学生更充分的时间尝试合作、享受成功。教师退居一旁,牵引、点睛,教者、学者的角色都由孩子们担当,营造出一派浓浓的生生互动的学习气氛。
3.注重激发学生的阅读思维
恩格斯曾经说过:思维着的精神是人类最美丽的花朵。教师作为园丁,有责任浇灌这最美丽的花朵。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是我们课堂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从阅读心理看,阅读是期待产生,期待实现,同时产生新的期待这样一个不断推进的心理矛盾运动过程。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从接受到读物的第一个信息时,他的阅读思维活动就启动了。他要对这个信息进行询问、作出猜测、产生期待。正是这种询问、猜测、期待,成为阅读活动得以自主、自由进行的内驱力。教师有热情,学生才会被感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适当的煽情能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增强学生学习的欲望,引发学生深层次的思考,让他们带头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同时,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倍加珍视和把握学生情感活动的脉搏,使其随着阅读过程的推进得到强化。小学生还处于儿童时期,其感情总是处于运动的状态,他们在感受课文形象为之动情时,情感趋向高涨,大脑皮层的兴奋中心开始转向课文本身的语言,老师应从学生的面部表情、朗读的声调、发言的措辞,敏锐地觉察到情感的浪花正在学生心头涌动。教师要适时牵住学生的情感纽带,引导他们去感受、去体验,学生情感的波纹必然会渐渐地涌动起来。如教学《月光曲》中描写《月光曲》的内容时,通过图片、音乐引导学生进入《月光曲》的意境,从而进行感悟、欣赏,再从贝多芬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走进茅屋弹奏--即兴创作的情感变化中找出贝多芬创作的灵感和激情,使学生用整个心灵去感受美妙的《月光曲》,感受音乐家贝多芬高超的琴技与高尚的品质,驰而神往,激起孩子极大的兴趣,拨动他们的心弦。
4.注意读写结合
读写结合,这是语文教学的一大规律。读可丰富词汇、积累语言,为写奠定基础;反之,写对读又有促进作用,能提高读的自觉性、积极性,能提高读的质量。为此,每学期,我都要求学生做一定数量的读书笔记,摘录课外阅读中自己喜欢的词、句、断,甚至篇。同时指导学生出黑板报、手抄报,要求主题突出,内容丰富,这就势必让学生自觉地进行课外阅读,广泛地收集所需要的
『捌』 小学生在阅读方面有什么特点
中小学生课外阅读呈现的九大特点
阅读重“图”轻“文”年级越高课外书阅读量越少
中小学生课外阅读的九大特点
特点一:课外书“魅力”不敌看电视
调查显示,目前本市中小学生课余活动最喜欢做的事情是看电视,占调查总样本的32.0%,其次才是阅读课外书,占调查总样本的30.5%,其他活动占14.8%,逛街、购物占13.5%,睡觉占9.2%。能够坚持经常阅读课外书籍的中小学生,占调查总样本的52.0%;常常痴迷阅读课外书籍的,占22.2%。喜欢看课外书的学生没有喜欢看电视的学生多,反映出“快餐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是不可小觑的。
特点二:近四成学生零花钱买课外书
此次调查的数据显示:有三成中小学生喜欢阅读课外书,超过半数的学生经常阅读课外书,两成多的学生常常被课外书迷住。中小学生自主支配的零用钱的花销去向,排在第一位的是购买课外书,占调查总样本的37.0%。中小学生课外阅读目的,排在首位的是“为了扩大知识视野”,占调查总样本的48.3%;其他目的依次为,提高学习成绩22.4%,娱乐、消遣22.3%,消磨时间3.9%,其他3.1%。
特点三:年级越高课外阅读量越少
调查中,虽然喜欢阅读课外书的中小学生从整体上达到了三成,但在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中的分布极不平衡。小学生喜欢课外阅读的占45.5%,初中生占27.7%,高中生占其样本的17.7%。也就是说,在1000名高中学生中喜欢阅读课外书的仅177个人。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还有8.2%的中小学生是处于基本不读课外书的状态。
经常阅读课外书的学生,随年龄增长呈下降的趋势显著,不同学段学生的课外阅读率和痴迷程度极不平衡。小学生样本的课外图书阅读率是62.8%,初、高中生分别为48.7%和39.6%。
特点四:课外阅读重读图、轻读文
“扩大视野”“提高成绩”“娱乐、消遣”——阅读动机和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决定了中小学生选择课外读物内容的多元化。此次调查问卷开列了12类课外读物供学生选择,1/3以上学生选中了六大类课外读物:科技、科幻类占45.4%,漫画类占42.1%,童话类占41.3%,历史知识类占37.3%,侦探小说类占36.9%,与学科性学习有关的教辅类占35.1%。
有四成以上的学生选中的课外读物集中于三大类,名列第一位的是科技、科幻类读物,无论是城镇还是农村,总体上中小学生对科技普及、科幻小说类的课外读物情有独钟。漫画类书籍被学生列在第二位。另外,还有32.2%的被调查者喜欢“卡通画”类图书,并且喜欢这两类图书的学生比例在小学、初中、高中各个学段十分接近。这给我们一个重要启示:漫画、童话及卡通画类的通俗文化作品图文并茂、幽默诙谐、紧贴生活、浅显通俗,能够吸引青少年的眼球,打动他们的心弦。
本市某中学一位语文教师告诉记者,尽管现在很多学生都舍得花钱购买课外书,但有独立个性的阅读选择的学生并不是很多,大部分学生是跟随潮流选择课外读物的。如近期易中天教授很火,班上的学生就纷纷买《易中天品三国》来看。另外,很多学生觉得读图要比看文章来得容易,电脑游戏类、篮球类、流行画报、卡通类的书是学生们主要购买的课外书种类。
特点五:阅读选择受学段、城乡、性别、学习成绩等因素影响
调查显示,中小学生的阅读选择受学段差异、城乡差异、性别差异和学习成绩差异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其中以年龄差异对选择课外阅读书籍的影响最大。
如对生活情趣类书籍的选择,小学生仅为15.3%,初中生为37.9%,高中生选择生活情趣类图书为最喜欢阅读书籍的就达到52.6%,并成为他们课外阅读书籍的第一选择,比选择科技、科幻类图书的高出12.2个百分点。再如城镇学生和男性学生是以科技、科幻类图书为第一喜欢阅读的书籍,农村学生和女性学生却是以童话类图书为第一选择;学习成绩优秀和良好的学生都把科技、科幻类图书列为第一喜欢阅读的书籍,学习成绩一般和较差的学生都把漫画类图书作为首选的阅读书籍。
特点六:课外阅读量明显不足阅读“大部头”作品感到吃力
国家根据中小学生发展的需要,通过语文课程标准为中小学生课外阅读规定了“不少于”的底线标准。小学生课外阅读文字总量应该不少于145万字,初中生不少于260万字,高中生不少于150万字。实际情况怎样呢?大范围统计中小学生课外阅读字数是困难的,因为谁也不会在阅读之后,计算一下一本书的字数。于是课题组采用了以“本”为单位的办法,重在调查学生对自己课外阅读数量的感受:让他们自己评价是充足,还是不充足。
此次调查数据显示,现在的中小学生课外阅读量普遍不足,有80%的学生每个月课外阅读数量不超过2本书。每学期读1-4本课外书的学生占38.6%,5-10本的占36.7%,10本以上的占24.7%;认为自己的课外阅读量很充足的占29.8%,明确表示不充足的占32.0%,说不清楚的占38.2%。也就是说,约七成中小学生对自己每年课外阅读数量的评价不满意。在各类学生群体中,小学生课外阅读是最好的,每学期读1-4本的28.6%,5-10本的40.3%,10本以上的31.1%。43.1%的小学生感觉课外阅读量充足,明确表示阅读量不充足的占21.3%。高中学生情况较差,每学期读1-4本的51.2%,5-10本的28.9%,10本以上的20.0%,自我感觉课外阅读量充足的仅占17.6%,明确认为自己阅读量不充足的高达49.0%。整体上说,中小学生课外阅读量普遍不足。
从调查中还了解到,现在中小学生普遍对阅读二三十万字以上的大部头文学作品感到十分吃力,感觉费劲、费时,有的情节描写还看不懂,所以很少有人去看。中小学生们喜欢选择图文并茂、戏谑通俗、主题轻松时尚的口袋书。本市某示范高中的陈老师认为,家长和社会的引导作用对孩子的阅读选择和阅读习惯有很大的影响。现在不少高中学生对600字以内的文章还可以勉强看得明白,“成规模”的文章就基本看不进去了。由于学生们没有良好的阅读能力和习惯,作为语文老师的他已经三四年没有给学生列书目了。阅读能力的下降,使得有的学生连试题都读不明白,甚至高考语文阅读理解题中,18分只能得六七分。
特点七:藏书量少课外书主要靠个人买
课外阅读的书源充足与否,直接影响着中小学生的阅读生活与行为。调查发现,中小学生阅读的课外书籍主要是靠学生个人购买,其比例占调查总样本的47.9%。在有些学生群体中,依靠个人购买书籍来满足阅读需要的比例更高。如小学生中的50.9%,学习成绩优秀学生中的51.1%,城镇学生中的51.8%,都主要靠个人购买书籍来阅读。同学间相互借阅,是中小学生的第二大课外书源,有22.2%的中小学生主要靠相互借阅来满足课外阅读。
虽然有近半数的中小学生是靠个人购书来满足自己阅读的需要,但学生个人拥有的课外书并不多,人均藏书量仅在15.7本-28.8本之间。目前中小学生的家庭藏书量普遍不高,家庭藏书量在20本以下的占40.8%,61本以上的仅16.3%。农村学生53.5%的家庭藏书量在20本以下,高中生家庭藏书量在20本以下的占了48.0%。个人拥有的图书数量并不多,但又主要是以个人拥有为课外阅读的主要书源,这必然会限制学生阅读的选择范围,影响学生阅读的视野和数量。
特点八:课外书主要在家看图书馆没放在心上
读书的时空条件,也直接影响中小学生的阅读生活与行为。调查显示,中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第一黄金时间是寒暑假,首选者占28.9%;第一地点是家里,占78.2%;而选择在图书馆阅读的仅占调查总样本的5.7%。仅有14.9%的中小学生把学校图书馆作为课外阅读书籍的主要地点。
集中展示学校文化精神的场所,理应是学生阅读的神圣殿堂的学校图书馆、阅览室,在广大中小学生心目中却几乎没有位置,中小学生知道学校设有学生专用阅览室的仅52.6%,进而知道学校阅览室或图书馆对学生开放时间的只有38.8%,根本不知道阅览室或图书馆对学生开放时间的占39.8%,认为学校阅览室或图书馆几乎不开放和从不开放的占21.3%,认为学校阅览室、图书馆的书刊能够满足自己阅读需要的学生仅占29.5%。
特点九:家长没有做好阅读表率
孩子的成长,家庭的影响不可忽略。调查数据显示,中小学生认为家长在家很少阅读书刊的占25.1%,还有26.8%的学生对父母是否阅读书刊说不清;学生因阅读课外书经常受到父母责备的占11.8%,15.6%的学生说不清父母对自己读课外书的态度;有44.2%的学生明确表示,不能就阅读课外书的问题与父母交流或讨论。
家长的态度和社会的文化氛围,对孩子的阅读选择和阅读习惯的影响是很大的。调查还显示,中小学生普遍认为社会读书氛围不浓厚。随着年龄增长,持否定性评价的学生人数越来越多。高中学生认为社会读书氛围浓厚的只占22.6%,持否定性评价态度的达36.6%。占调查总样本25.8%的中小学生认为当前书店里适合自己需要的课外书很少,高中学生样本中31.5%的人感到在书店很难找到自己喜欢的课外书。
多重因素导致学生阅读状况不佳
功利性教育思想作祟是主因“刺激阅读”需要全社会参与
一直以来,无论老师还是家长,甚至学生们都习惯把课外阅读称为“读闲书”,由于是“闲书”,亦即“无用”,便可“不读”。市教科院等部门的研究人员对全市14000余名中小学生阅读状况进行的调查数据表明,目前许多中小学生是处在精神领域的“营养不良”,至少是“营养失衡”的状态。
不同年龄段中小学生阅读动机系统显著变化的原因多种多样,但主要应从中小学生的社会生活环境、条件方面去探究。因长期受应试教育影响,在中小学教育中,随着学段的提高,学生的精力越来越集中在学科性学习和与中、高考直接相关的课程教材和教辅材料上,小学阶段学校组织的各种各样的课外阅读活动,到高中阶段几乎销声匿迹。同时,由于学生年龄的增长,他们对社会生活的需求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社会生活环境及学生内在的心理发展需求相互作用,对中小学生课外阅读动机系统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市教科院研究员邢真认为,导致目前中小学生阅读状况不佳的原因有多种,包括学生课业负担重,没时间读;学校、社会资源有限,没书可读;现代媒体的冲击,没心思读,等等。但最突出的、深层次的原因是社会上广泛存在的功利性教育思想在作祟。许多人把学科性学习之外的书籍斥之为“闲书”,认为学生的学习时间是个常数,学习时间与学业成绩是成正比的,读“闲书”会干扰读“正书”,会直接影响学业成绩。因此,校内教师不倡导读课外书,家里家长不许读课外书,学生也无暇读课外书,久而久之,课外阅读活动就淡出了学生的日常生活。
现在的中小学生课外阅读量普遍不足,有80%的学生每个月课外阅读数量不超过2本书。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是方方面面的,但他们所处的阅读环境不良、文化氛围薄弱难辞咎责。卡通、漫画类图书受各个年龄段学生的喜爱,提醒我们:青少年课外阅读有由读“文”转向读“图”的倾向。而重读“图”、轻读“文”,会影响青少年逻辑性思维的发展,文字阅读的缺失容易造成理解力、思考力的下降,学校、家长应有意识地加以引导。
专家建议,学校教育应该突破功利性教育思想的束缚,培养学生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不单单是语文课程的任务和语文教师的责任,而是整个学校的教育任务和全体教师的教育责任。实际上,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不单单只是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阅读可以改变人生的轨迹,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