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语文教学如何走出低效的困境
教师注重放权,增强课堂的灵活性。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形成一套固定模式:——串讲分析。即:教师开篇即讲,从字、词、句、篇到立意构思、谋篇布局和表现手法。“卷地毯”式地全面推进,结果收效甚微。
叶圣陶先生认为:“教师的作用不在全盘授与,而在相机诱导。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深”。因此,我认为教师应把权力下放,让学生课外正字正音,找一些资料,了解作者的有关情况;教师精心设计课堂作业和课外作业 ,并运用多种方式检查验收,力争做到“三多”——让学生多拿几次粉笔、多提几次问题、多讲几次话,让他们做课堂的主人。锻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在讲过一课后,把学生请上讲台,让他们总结一下从本课中得到了什么。在放权的同时,教师要创造条件,去设计,去营造,也就是“给”。教师要给学生一个民主平等的环境,让每个学生都能健康发展;教师还要适当地“给”一些材料,巧妙设置课堂教学的程序。教师可利用多媒体等先进教学手段,帮助学生自写、自讲、自录,给学生的求知欲注入一种迫切感。如在讲完莫泊桑的《项链》后组织同学们口头作文《知道是假项链之后》。于是同学们展开想象的翅膀,设计了多种情节:有的愤然索赔的;有写沧桑之后豁达泯恩仇的;有写皆大欢喜的……。由此看来,优化课堂结构,变讲课为导课,达到了不教之教的良好效果。正如前人“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
② 如何解决低年级识字的耗时与低效问题
村小学教学质量偏低,课堂效果不尽人意,普遍处于高耗低效的教学状态.如何提内高农村小学数容学教学效率,是新课程教学改革与研究中面临的重大课题.我们应正视分析当前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高耗低效的成因,探讨解决数学教学高耗低效问题的手段,贯彻新课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理念.有效地提高数学课程的教学质量.
③ 如何改变小学课堂低效现象
如何改变小学课堂低效现象 现象一:学生合作不主动
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有时会发现教室里鸦雀无声.小组成员接到合作学习任务后不商量、不讨论.要么自己埋头单干,要么若无其事地做与之无关的事,并没有真正参与到讨论与合作中来,使合作流于形式.
原因:出现上述"冷场"现象,首先从教师的角度分析,教师对合作学习的内涵把握不到位导致教学设计有偏差、合作学习的话题缺乏趣味性、指导不够得力、活动前没有对学生脑海中相关的知识网络进行激活等都有可能抑制学生活动的热情.其次从学生的角度分析,中学生由于受其自身认知发展水平的局限、合作意识淡薄、合作能力不够等也会影响合作.另外不和谐的师生关系,紧张的课堂气氛等也会给学生造成心理压力,从而影响合作的效果. 现象二:学习合作参与度不均衡
通过观察发现,小组合作学习确实大大增加了学生的参与机会,并能发挥出更多的自主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但优等生参与自由发言和小组汇报的次数明显多于学习困难的学生.
原因:优等生由于语言基础扎实、语言技能熟练、语言表达能力强成了小组的全权代言人.而学习困难的学生,由于基础薄弱,即使想参与活动却力不从心,为了掩饰其自卑心理,他们干脆置身事外,渐渐地对一切语言活动均漠不关心.还有部分性格内向的学生,他们有能力说,有的甚至还是学习尖子,但他们不善于争取机会发表意见,即使听到与自己不同的见解也不加辩驳,多数时候在合作中缄默不语. 现象三:学生合作不充分
教师在组织合作学习时,往往是学生才开始合作学习几分钟,刚进入状态,或是个别小组先完成了,教师就急着让各小组汇报成果,然后匆匆结束进入下一个教学环节,把合作学习变成走过场.
原因:由于班级规模大,教学内容多,任务重而课时又有限,因此教师大多是在无时间、无空间、无价值的"三无"条件下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由于担心完不成任务,教师不敢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思考、讨论.
现象四:角色分工不到位
合作学习时,不少同学在小组活动中无所事事,或做着与小组活动无关的事."天塌下来,有高个子撑着",学习成绩好的同学成了各组名副其实的代言人,而学习困难和性格内向的学生则只是其"陪衬". 原因:出现这种现象的关键在于教师没有因材施教.教师往往很少考虑每个组员的学习、能力、性格、家庭背景等个体差异再根据教学实际进行科学分组,组员的分工也很少采取轮换制.这样,学习好的学生成了名副其实的代言人,而老师怕影响教学进度,也不敢过多地让学习困难的学生充当报告员,使他们的能力得不到全面发展,从而使好的更好、差的更差,不能形成民主、平等、竞争、合作的价值观念.
现象六:教师评价不全面
有的教师在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评价时,往往只重视对小组整体的评价而忽视对个体的评价,只重视对合作成果的评价,而忽视对合作过程的评价等.
原因:教师在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评价时,由于受传统评价观念的影响以及对小组合作学习评价机制认识的片面化,容易走向只重视对小组整体和合作成果的评价这一误区. 3.解决策略
对大部分英语教师来说,小组合作学习还是一种新方法,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出现一些问题是正常的,但关键在于怎样通过教师和学生双方的努力与自身素质的提高去解决这些问题. 1 提高老师自身素质 2、更新教育理念
④ 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一直是学校和教师不懈地追求。当前,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新课改的理念逐渐成为教师教学的自觉行为,课堂发生着可喜的变化。然而,课堂教学耗时多、收效低的现象也很普遍。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个值得关注和思考的问题。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为了学生的发展”这一素质教育的目的以及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其实就是对“有效性”的最好注释。怎样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如何避免无效或低效的活动,使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变得有效,使孩子们在课堂上对需要掌握的有所把握,尽量避免课后的加班辅导,形成一个教与学的良性循环?在这里,我想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思考,具体谈谈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一、了解需要点,“为有源头活水来”。
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去组织教学,是有效教学的基础。以学生为本,教师的教学活动,都应从学生出发,一旦离开学生这个主体因素,“那课就好比一个钻头发力于一个老是打滑的工作面,其实质作用不好乐观。”了解了学生学习上的需要和心理上的需要,课就会如磁石紧紧吸引住学生。怎样才能了解到学生的需要点从而提高课堂的有效性?总的来说,需要教师先“钻进去”深入解读文本,再“跳出来”站在学生的角度确定教学策略和教学内容。
1.找准疑难点、空白点。教师要从孩子的角度去思考,沉下去了解学生。学生已经具备了怎样的知识基础和情感起点?对今天的学习内容,学生感到难于理解和掌握的地方可能会在哪儿?哪些地方是学生最想了解、最需要老师引导的?作为教师,在组织教学之前,都应该对这些问题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既不会重复教学浪费教学时间,也不会因为知识链的隔断而让学生不得要领。比如在教学《会走路的树》时,课文中有一处这样写道:小鸟看见了驯鹿,好奇地问:“你能让我爬到你的身上坐一坐吗?”教师就可以抓住一个“爬”字,打开学生的思路。因为在此之前,“小鸟会飞”已经成为学生的思维定势即固有知识,但小鸟的“爬”学生还是第一次接触到。小鸟为什么不说“飞”而说“爬”?教师以此为教学线索,积极引导学生体会到这只羽翼未丰的小鸟的特点和心理,想象驯鹿天天不厌其烦让小鸟爬到它的身上去了很多地方的情景,从而体会到驯鹿美好的心灵和真挚的情意,并以此唤醒学生内心的美好情感。同时,我们的语文教材还存在着很多空白点,教师要抓住这些空白点有意识地启发学生思考想象,发展语言,形成能力。
2.尽可能找到一个 “兴奋点”。教师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找出能紧紧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兴奋点”,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在某种意义上说,教学能否有效,关键在于寻找学生的 “兴奋点”。让学生从一开始就被教师设计的问题紧紧吸引,整个教学时段学生都处在一种“兴奋”状态之中,是一个优秀教师教学素质的真正体现,也是教师知识基础的真正体现。我们可以这样认为,教学内容,很多时候在教学参考书上都可以得到,而教师的作用,就在于寻找一条恰如其分的渠道,让这些知识流淌到学生的脑海里。而寻找“兴奋点”,就是一条非常重要的“渠道”。比如,在《两块银元》这一课文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在教学一开始,就抛出“孙老汉打碎的茶壶该不该赔?”这个有争议的问题,让学生去思考,然后,在学生纷纷找出自己的论点、论据进行争议的过程中,学生的内需不断得以实现并得到提升,教学效果也得到真正实现。
3.敏捷地捕捉课堂上学生的生成点。在教学过程中,一个经常遇到的情况是,无论教师在备课时准备得多么充分,考虑得多么周到,在课堂中也经常有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这种情况说明,众多学生的思维比一个教师的思维要丰富得多,也深刻得多。在课堂教学教师与学生双边参与的动态进程中,教师应敏捷地捕捉并判断、重组学生在课堂涌现出来的信息,适时调控,充分利用。因着学生的思路顺势而导,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需要顺势而学,那么整个教学气氛会非常融洽,学生也会更积极主动地思考学习,就能够出现精彩不曾预约的有效生成,从整体上提高教学效果。
二、 抓住切入点,“删繁就简三秋树”。
“真实、朴实、扎实”是新课程所提倡的语文教学精神,崔峦老师提出“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有效的语文课堂追求简单、快乐和实用。教简单快乐的语文,抓住教学切入点是关键。
1.教学目标简明具体。教学首先要确定合适的目标。目标要简明,如果目标过多,面面俱到,反而会心中无目标,一面都不到;目标制订不能空泛,要具体。如教学目标“学习作者是如何写景物的,领会作者在景物描绘中表达的对生活的独特感受”就比 “学习作者在景物描绘中表达的高尚的精神追求”更具有操作性和可检测性,体现在两个方面:有利于教师做到心中有数——围绕目标达成设计的每一个环节要达到什么目的?有利于教师的自我监控——目的达到了吗?没达到采取什么措施及时调控?
2.教学切入简约集中。有效课堂由有效的师生、生生互动体现。要达到有效互动,作为起主导作用的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认知实际精心选好讲课的切入点,设计的问题能使重点突出,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把握课文的主旨,更好地理解课文。下面的例子就充分体现了教学切入点的简约集中:一教师在上《狼牙山五壮士》一文时,出示五幅图画,然后请学生阅读课文,要求用文章中的语句给图画配上最合适的语句。学生满怀探求之心,埋头课文纷纷开始了主动而积极的阅读实践活动,课堂气氛活跃,学生读得认真,想得仔细,总想写出最贴切的。学生在积极动脑动手动口的过程中,事情的发生、发展过程清楚了,人物的语言、心理、反映出的崇高品质揣摩到了,教学目标迎刃而解。这堂课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个问题辐射到了整篇文章,有效地统领起对整篇文章的感悟,充分削减了许多琐碎的提问,扩大了学生领悟、交流的空间。
抓住好的教学切入点并不是那么容易的,需要我们在自己的教学中不断反思,细心揣摩,用慧眼去发掘这个“切入点”,巧妙设置,从而收到“一字穷理,定全课之主脑,片言居要,连通体之经络”的教学效果。
3.教学环节简洁自然。真正的好课主要教学环节往往只有几步,着重让学生充分地与文本对话,读写说悟,实实在在地体会揣摩语言文字。如江苏省特级教师孙建峰老师执教《钓鱼的启示》,第一个环节默读课文,引导学生“批注”,写下各自的理解、感受、欣赏和评价;第二个环节交流“批注”;第三个环节自由选择“自助餐”式作业,可将文中某句话改造成自己的一句格言警句,可摘录文中优美词句,也可小组间开展写字或默写比赛,还可以独立为自己设计一项作业。简洁自然的教学环节,使学生有更充分的时间去主动思考,积极感悟。
三、创设体验点,“红杏枝头春意闹”。
《语文课程标准》中多次用到了“体验”一词,在阅读目标上强化感受性、体验性,注重情感体验。这意味着语文教学非常强调从学生已有的认知情境出发去体验感悟,重视引导学生将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情感积累移到课文里,产生情感共鸣,同时在体验和交流体验中发展语言,形成能力。
学生自己对文本有一定的理解,但往往理解不会深入,教师需创设体验点,引导学生从生活的角度出发,去深入地理解文本的情境和情感,体验点的创设比贴标签式的说教会使学生更易于接受。
1.当课文意义生成在学生的原认知结构中找不到呼应时,引导学生移情体验。由于受知识和生活经历的局限,学生对课文中所蕴含的主题与情感往往缺少体验,经常产生陌生感与疏离感。因此,教师在教学组织过程中,特别要注重找到学生类似的情感体验,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提高教学效果。如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教学《长相思》,“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圆月”,对小学生来说,理解上有难度。王老师请学生分别把自己设想成诗人的妻子、父母、朋友,在一声声问、一声声答的过程中,让学生理解到了诗人的“重离别”,“山一程,水一程,程程都是长相思;爱故园,爱祖国,字字化作长相思”, 学生角色的转换,体验角色的所为所思所感,从而很好地体会诗人“身在征途,心系故园”的深切情怀。
2.引导学生对内容情境产生兴趣,从而激发体验的内需。情感体验是以兴趣为主要出发点的。对课文所体现的情感,学生由于缺少审美的需要,往往根据自己的性别、经历与情感偏好而加以取舍,对陌生的或者排斥的情感主题,经常容易忽视。在这时候,教师就必须根据教学需要,激发学生的审美兴趣,让学生主动去体验各种各样美好的情感。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在《游园不值》的教学中创设的体验点,给人印象很深刻。爱花、惜花的诗人没能进到园子里,却看见“一枝红杏出墙来”,窦老师请学生扮演那枝“红杏”,想象红杏会对园主人说些什么,会对诗人说什么?会对园子里不能出墙头的花花草草说什么?学生兴趣盎然,透过文本进入了诗境。
3.引导学生在同样的语言环境中揣摩不同的心理体验,达到情感的飞跃和价值观的提升。汉语言意义的模糊与丰富性,给老师们在教学时组织学生体验各种各样的丰富情感,提供了可能性。同样的语言表达不同的意义是一个方面,从不同的角度去进行体验又是一个方面。引导学生进行不同的情感体验,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情感感受能力,并进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听过特级教师金感芳老师的课《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金老师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感受到德国城市的一道美丽而奇特的风景:每家每户种的花,怒放的花朵都是对着外面的,不但姹紫嫣红,而且很奇特。面对异国他乡的美丽风景,金老师设置了体验点:如果你就是这座城市的主人,清晨走在街道上,你会产生怎样的感觉?如果你是医生、是建筑工人、是一位普通的劳动者,你辛苦工作了一天,当你走在这花团锦簇的街道上时,你会有什么样的感觉?如果你是有残疾、有困难的人,走在这花的海洋里,你又会有什么想法?学生的思维在广度和深度间纵横,深刻体会到了 “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高尚境界。
四、落实语言点,“唱得红梅字字香”。
语文的核心问题是语言,语言文字训练反映了语文学科的教学个性,通过语文学习,使学生内化语言,最终发展自己的语言。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抓住小学语文教学的本质,将语文教学实实在在地落实到语言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落实语言,重点在落实语言的表现力。语言是文章的载体。所有文章的内容、主题、情感,都是难过语言进行表达的。落实语言,不单纯讲语言的优美,更重要的是落实语言的表现力。表现力越强,我们就能认为语言越好。相反,语言形式再优美,表达不能到位,这样的语言也是苍白的。小学语文教学必须让学生体会到语言的这一特点,使学生从一开始就从语言的表现力方面来学习、掌握语言。一教师在教学《再别康桥》时,着重引导学生感悟语言的表现力。“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为体会这反复出现的“轻轻”,教师引导学生反复吟咏,并启发想象:一个人在怎样的情况下会“轻轻”?大概会是几个人?你觉得他一个人这样轻轻地走,情绪会怎样?把人融进了这样的情境中,学生对“轻轻”的理解将是深刻和透彻的。“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请学生模仿一下,“招摇”是什么样子?推想一下,“招摇“会有几种可能?为什么甘心情愿做水草?原来诗人对康桥的深厚的依依惜别的感情,就是这样从诗人的用词中表现出来的,学生感受到了语言的表现力。只有这样落实语言,语言才有生命力。
2.落实语言,注重“读写结合”。学生学习语文的真正目的,是运用语言进行表达的能力。包括两个方面:口头表达能力与书面表达能力。而最终的落脚点是书面表达能力。不动笔墨不读书,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很好地融合了这一传统的读书方式,注重对文本学习的批注,注重把学生的感悟写下来,从而使语言的训练落到实处。教师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要真正落实这一指导思想,指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勤于用笔写出自己的学习感受,写出自己的观点与认识,达到真正的理想效果。
3.落实语言,注重词语教学。新课程对词语教学越来越重视,一改过去理性的、复杂的、枯燥的词义分析,注重有效的、生动的、富有价值的词语教学。在这方面,很多老师做了很多有意的探索。《爱迪生救妈妈》是二年级的一篇课文,老师在语境中出现词语,学生用这些词语把整个故事串了起来,词语不再是一个个孤立的符号,形成了学生头脑中生动的形象。特级教师孙双金老师教学《二泉映月》,分类出示词语,想象意境、饱含情感读词语,重在语感的培养。
五、 引发思维点,“课有尽而意无穷”。
有效的课堂,不能仅仅停留在课堂,还应该延伸到课外,实现教学的升华。尤其是语文学习,可以说生活处处是语文学习的课堂,受教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课内外的资源融通共享,才能积极有效地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德国著名的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我们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积极的思维引导非常重要。 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的能力,消除学习上的依赖心理,主动学习。
1.培养问题意识。现代思维科学认为: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没有问题,思维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营造民主的教学气氛,培养学生乐于提问、敢于提问的学习品质,从学生提出的问题入手安排学生的学习活动,使学生树立“学习源于问题”的意识,培养遇到不明白的问题勇于提出的良好的习惯。这也是创新品质形成的基础。
2.学会提出问题。注意培养学生认真观察、认真思考的学习品质。在学生的提问过程中,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恰当的进行引导和训练,逐步训练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3.及时进行评价。激励会强化学生的提问意识与动机,运用评价手段,针对学生的提问给予恰当评价、引导,小学生提出的问题,不论是否有价值,要给提问者以激励。特别是课外反馈的问题,更要及时反馈、评价、激励,以加强勤思习惯的养成。
探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个常论常新的问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还有很多,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以学生为主体,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不断探索有效的教学策略,使我们的语文教学事半功倍,努力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⑤ 如何促进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论文
众所周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每一位教师追求的永恒主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种过程,更是一种理念。它不仅关注知识的教育,更崇尚智慧的教育。审视我们当今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往往是教师在课堂中讲得口干舌燥、筋疲力尽,而学生却听得头昏脑胀、昏昏欲睡,这样的教学,从表面上看,占满了课堂教学的所有时间,老师们也感到尽心尽力了,但是从学生学习的效果来看,是一种低效教学。而有效教学则是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采取恰当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参与学习过程,获取较大容量的真正理解的有效知识,同时,充分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形成良好的情感、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那么怎样才能让我们的课堂教学更有效?下面我将根据搜集的资料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认识与体会,与各位交流、共勉。
一、吃透教材,了解学生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必要条件。
人们常说医生的功夫在临床,教师的功夫在课堂。一节好的课堂教学能让学生在课堂内掌握一定的知识与技能,并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然而,吃透教材,了解学生却是搞好教学的基础,教师只有深入钻研教材,明确教学目标,掌握课文重点,把握教学难点,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课堂教学目标明确,就可以有效地克服教学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加强教学的针对性。明确教学的重点是什么,就可以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当详则详,当略则略,主次分明。抓住课文的难点,设计教学的形式,问题的处理方式才不会单一,课堂教学才会生动有趣,富有感染力。这样的课堂一定是精彩的,反之,如果我们自己对课文内容半生不熟,在课堂上恨不得手拿教参照本宣科,学生的思维也必定受到限制,这样的课堂谈何精彩,谈何高效?所以我们在教学前一定要吃透教材。
除了要吃透教材,我们还要了解学生。因为学生才是课堂真正的主人,教师备好的课能否为学生所接受,是一个需要在实践中检验的问题。学生的知识水平及接受能力的差异是我们必须接受的一个现实,处理好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这个问题,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所在。例如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在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篇课文时,他早教学生理解“饱经风霜”这个词时,并没有问学生“饱经风霜”这个词在词典典里是什么意思,怎么解释的。他只是说:“大家想一想,那位拉车的饱经风霜的脸是一张什么样的脸。大家想好后,用几句话写出来,我给大家开个头:‘那位拉车的才三十多岁’——”几分钟后,学生写出来的话便有饱经风霜的意思了。短短一则案例,便可知教师对于教材的把握,对学生的了解,真正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确确实实学到了知识,既高效又简洁,这样的教学学生不喜欢才怪。
刚才我们说老师在上课前要吃透教材,了解学生,那是不是说教师在课前做了精心的准备,就够了呢?当然不是,因为老师要达成的有效教学的对象是学生,所以仅靠老师单方面的准备是不够的,学生也要准备,学生的准备就是预习。课前预习十分重要,所以我们要抓好学生的课前预习,这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个重要前提。
二、抓好学生课前预习,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前提。
老师们都知道,预习是学生在教师讲读课文之前的预先学习。它是学生自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预习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因此,教师应当而且必须要求学生先预习课文后上课。当然,我们平时都布置让学生预习课文,然而效果却并不理想。我就有过这样的经历:在检查学生预习情况时,发现还是有一部分学生不认识生字,读不通句子……遇上这种情况我就很生气,往往把学生批评一通,横加指责,说他们态度不端正,预习不到位。但静下心来反思一下,我们的要求到位吗?明确吗?是啊,我们并没有对学生预习什么,如何预习,做出明确的要求,也并没对学生的预习做充分的指导,也就是说,学生根本不知道怎样做才算预习到位了。所以老师们在布置学生预习课文时一定要提出明确的要求,比如要求学生要基本做到:1、课文要多读,读通读顺读准确,2、不懂的地方要查字典、查资料或作记号,以便课堂中提出来解决;3、想想通过读课文知道了什么?什么地方不明白,并作个记号等。学生们若能按要求做好课前的预习,那么老师进行课堂教学时,就能更好地抓住重点,解决难点,提高学习效率,如果长期坚持预习,还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逐步提高自学能力,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实现教学目标也定会事半功倍。
三、加强听说读写训练,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基本途径。
老师们都知道,课堂训练主要是通过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语文知识与技能的训练,以此达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设计并运用好听说读写训练,不但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能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先说说听的训练。课堂教学中,教师可通过让学生听配乐朗读,听录音朗读,听教师范读等,来激发情感,培养兴趣。比如我们在教完《一夜的工作》后,再向学生介绍《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并配乐朗读给他们听,这样便将学生带入课文的意境,使他们与作者产生心灵上的共鸣,从而更深理解课文内容,并深入体会总理就是这样为人民奉献一生,这样“总理为人民,人民爱总理”这一感人至深的主题也得到深化。
其次是说的训练。教师可根据实际,设计“主导”性的问题,让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思考。然后,让同桌、小组讨论,或是全班性汇报,或是让学生质疑、释疑解难,使学生积极地多动脑筋多动口。这样,一则培养学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协作能力;二则通过教学信息互通交流与反馈,教师能及时发现学生学习上存在的问题与困难,再进行有的放矢的“导”,以促进学生认知的良性循环,使学生“最近发展区”获得新知。说的训练形式多样,可采用看课题,说题旨,培养学生思辩能力;看插图,说图意,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和口头表达能力;学词语,说句子,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读语句,说内容,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品段落,说段意,培养学生概括能力;抓中心,说体会,培养学生语言传情能力。
接着是读的训练。《新课标》非常重视读,总目标,阶段目标都着重指出读的重要性。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阅读教学,实质就是导读过程。读的形式也很多,教师可根据教材内容,教学目标和略讲、精讲的需要等,选择读的时机和形式,而不能为读而读,流于形式。
最后谈谈写的训练。只要我们随手翻开语文课本,就可以发现课后有许多练习都与写有关。如读读写写,听写、默写,造句、小练笔等。老师切不可简单地以讲来代替,应让“写”进入课堂,在课堂上让学生动手写,写自己所见,写自己所闻,写自己所感。加强语言文字积累与运用,充分利用“写”这一练习来巩固记忆
四、精练课堂教学语言,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手段。
实践证明,越是简洁的教学语言,越有利于保持学生听课的兴趣,课堂效率也相应较高。
(1)精心预设提问语。相同的一个问题,如果提问的方法不够恰当,一方面他会影响学生答题的质量,另一方面也会影响学生答题的速度,从而影响整节课的有效教学时间。例如我们在教学《鸟的天堂》一文时,如果我们提问:“鸟的天堂好在哪里?”这样一提问,由于领域太宽,学生一片茫然,不知如何回答。但假如我们再换一种问法:“鸟的天堂在文中出现了四次,为什么有的地方加引号,有的地方不加引号?”这样的质疑,思维的焦点就在“有没有加引号”的差异上,指向比较明确。思考的目标相对集中,探究的过程有具体的支点,自然提高了探究的积极性和有效性。由此可见,课前精心预设好问题,可以使课堂教学出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压缩锤炼讲授语。新课程提倡以学生为主体,积极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不等于不要传统的教师讲授,讲授法在新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中仍占有重要的位置,问题是作为老师该如何让讲授的语言发挥最大的作用,做到精讲,少讲,挤出时间让学生讲。因此,教师必须加强语言基本功的训练,力争使教学语言简洁、不罗嗦。这一点感触在我这次去西安听课后犹为强烈。11月17日至18日,我有幸观摩了陕西省首届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创新评优大赛活动的12节参赛课。12节课下来,让我们深深的感受到了这些老师的基本功是如此的扎实,课堂教学语言生动、富有启发性,精神饱满、富有激情。其中咸阳市三原县中山街中心小学梁娟老师执教的古诗《游园不值》一课,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梁老师行云流水般的课堂,让人耳目一新。课堂结构环环相扣,学生学得轻松自在,知识的掌握扎实有效,老师引导到位,且沉着和蔼,这些都归功于梁老师扎实的语文功底,措词的准确性,语言的生动性,让学生在课堂上除了学习课文中的生字新词外,似乎从老师的语言中也学到了很多语文知识,包括词语的运用及语言表达的方式方法,同时教师极具感染力的语言能引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让学生带着对老师的敬佩之情乐于学习,乐意听讲。我想这肯定是他平时积累的结果,所以我们在平时也应该苦练基本功,锤炼自己的教学语言,使自己更上一层楼。
(3)点拨巧用评价语。一、两句简洁的话总能激发学生无穷的学习兴趣,其作用或激励,或赏识,或尊重,或期待,例如孙全胜老师在上《落花生》这一课时,他在听了学生的朗读之后,就有这样一段巧妙的评价语,我至今记忆犹新。他说:“听了同学们的读书,非常好。我想起古人的话: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不动笔墨不读书。拿起笔,不理解的做个记号,打个问号。看谁提的问题大,看谁提的问题响,看谁提的问题多?”。就这样一、两句简洁的话却能激发学生无穷的学习兴趣,其作用不言而喻。同样是在西安听课的过程中,商洛市镇安县城关小学的余紫燕老师执教的《小稻秧历险记》一课,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灵活处理课堂偶发事件的技巧和能力堪称完美。记得当时课堂上有一个环节是师生合作表演杂草抢夺小稻秧的营养,这位老师演小稻秧,六七个孩子演杂草。抢营养时,“杂草们”在老师的身上乱抓,本是十分尴尬的事,但余老师没乱方寸,而是立刻提醒孩子们“营养应该在哪儿?”,孩子们马上弯腰在“小稻秧”周围的地上“抢”了起来,将情景表演推向高潮。之后,余老师提问说:“谁还有问题?”,孩子们异口同声说“没——问——题”,此时,余老师说了一句非常经典的过渡语,她说:“没问题是超常的,有问题也很正常。”余老师这么诙谐的一说。简单的一语,巧妙过渡,引出后面的预设问题,其课堂应变能力可见一斑!
五、给足学生思考的时间,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所在。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们似乎都有过这样的经历:课堂上老师激情飞扬,提出的问题也是精妙绝伦,然而学生的反映却如一潭死水。因此,有些语文教师常常发出“语文课真的没法上”的感叹;而前几年社会上一些批评家却发出了“语文老师误人子弟”的论调,他们认为语文老师霸占了语文课堂,自导自演独角戏,并把学生本来读得懂的文章讲得高深莫测。语文老师如此吃力不讨好,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我们且慢为自己喊冤,因为喊冤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我们不妨冷静下来,作一次深刻的自我检讨,也许我们真能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们不妨先对语文学科的特点作一个分析:就其性质而言,语文是情感性与工具性并重的学科;就其内容而言,语文包含了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因此,设计语文课时应给学生留足情感体味的空间,应给学生留足听说读写的时间。很多语文教师对此点的认识是颇为不足的,他们总以为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所以花很多时间将自己以为是标准答案的理解叽哩哇啦地向学生说个不停,并要求学生一字不漏地做好笔记。这样,语文教师就成了播音机,学生了成了写字机。这样的课堂,学生怎么会不觉得枯燥无味呢?这样的老师怎么会不被人认为是“误人子弟”呢?其实语文能力的提高更多的是靠充分的感悟和训练来获得的啊!
古人云“师傅不过引路人”,现代教育理论也认为,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无论古今理论都有一个共同点:教师指引学习方向,学生才是学习主体。因此,我们可以给语文课堂这样一个设喻: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而教师只是他们邀请来参与语文学习活动的嘉宾;学生是语文学习活动的主体,而教师只是维持他们学习秩序的主持人。
根据以上的分析,我们不难找到语文教师自我解放的途径,那就是在语文课堂上给学生留足思考的空间和时间,还学生一片独立阅读和思考的时空,这样学生才能在语文这片广阔而充满魅力的园地中茁壮成长起来,而语文教师也才能从自导自演独角戏的泥潭中走出来,并甩掉“误人子弟”的“罪名”。
总之,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个长远的也是一个常新的课题,需要研究和探讨的问题很多,不是几句话能够涵盖的。但是只要我们目中有学生,心中有方法,教学有艺术,不断寻觅,上下求索,相信我们的语文教学一定会呈现实效。
⑥ 如何避免语文课堂“高耗低效”
小学语文教学“高耗低效”已经成为相关学者、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界群体热议的话题之一。这使得教育界高度重视小学语文教学高耗低效现象,积极探究此不良现象发生的原因,意在有效解决问题,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水平,更好的教育和培养学生,促使学生良好的发展。笔者将参考相关文献及自身工作经验,对小学语文教学高耗低效现象进行分析与探讨,希望对于规避此种现象的发生有所帮助。
一、小学语文教学“高耗低能”的原因分析
经过对多地小学语文教学实际情况的了解,确定小学语文教学“高耗低效”现象的发生与以下几方面有很大关联。
(一)未准确把握语文课程特点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说明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基于此,在进行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准确把握语文课程的特点,充分发挥语文熏陶感染的作用,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拥有独特体验;应当准确把握语言文字的特点,合理的教授学生写字、阅读、写作及口语交际等,以便增强学生听说读写能力。
但是,从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小学语文教学之中教师并没有准确把握语文课程特点,更没有准确地把握语言文字的特点,良好的教授学生、培养学生,促使很多学生都没有扎实掌握语文知识,更别说提升自身能力、意识、思维等。由此看来,教师不注重准确把握语文课程特点来进行语文教学,将会影响教学效果,容易使语文教学出现“高耗低效”的现象。
(二)语文教学目标设置不合理
除了不准确把握语文课本特点容易产生语文教学“高耗低效”的现象之外,语文教学目标设置不合理也能够造成。通过对多地小学语文教学实际情况的调查与了解,确定一些教师并没有合理制定教学目标,致使语文教学方向性不强、教育性不强、有效性不强,不利于良好的教育和培养学生。常见的语文教学目标设置不合理的情况是:一些教师仅从“教”的角度出发,按照自己思维、自己的教学方式进行知识传授,不注重考虑学生学习情况;一些教师不认真研究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及学生实际情况,致使设置的教学目标不合理,进而影响小学语文教学效果;一些教师照搬教材,不考虑教学环境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如此必然会影响语文教学效果。
二、解决小学语文教学“高耗低能”的有效对策
(一)解读文本,确立基点
正确地、科学地解读文本,确立基点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的前提条件。为此,在规避小学语文教学“高耗低效”现象出现,优化小学语文教学之际,应当正确接地文本,确立基点。也就是语文教师应当深入的研究语文课本,详细了解语文课本,明确教学重点和难点,进而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规划设计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以便语文教学活动的开展能够紧紧围绕学生,良好的教育和培养学生。
(二)目标引领,有的放矢
针对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目标设置不合理的情况,应当以新课标为准,树立科学的教学观念,在此基础上结合教学实际情况及学生实际情况,合理的设置小学教学目标,以便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能够充分的考虑学生的知识水平、学生的技能、学生的情感态度,进而选用适合的教学方法来教学,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教学中,良好的学习语文知识。所以,要想避免小学语文教学出现高耗低效现象,合理设置教学目标,良好教学,做到有的放矢是非常必要的。
三、结语
从新课标角度分析当代小学语文教学,确定小学语文教学表现为“高耗低效”。而造成此种现象的原因较多,如未准确把握语文课程特点、语文教学目标设置不合理等等,导致学生在教学中难以得到良好的教育和培养,相应的学生语文知识水平不高。为了避免此种现象的持续发生,应积极调整优化小学语文教学,也就是解读文本,确立基点、目标引领,有的放矢、简化头绪,精简内容等,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果,避免“高耗低效”现象的再次出现。
⑦ 学生有哪些低效复习现象
复习作为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在日常的教学中,可以使学生对已经学到的知识进行梳理、巩固以及记忆,从而使知识点深入到学生的脑海中。另外,通过复习还可以促使学生对知识点的整合,在复习过程中对知识进行强化综合,提升学生运用所学到的知识来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在多数的小学语文复习中都存在着效率低的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通过对小学高年级语文复习中存在的低效现象进行分析,从而进一步探寻出解决问题的有效对策。
小学语文复习低效现象反思对策一、小学高年级语文复习中的低效现象
在实际的小学高年级复习教学中,有太多的教师对原本的复习教学的价值取向认识不到位,从而导致工作产生偏离现象,使学生的复习产生出现低效。一般在小学高年级的语文复习中主要存在以下几种低效现象:
1.复习目标不明确
很多的教师在进行语文复习的时候都没有明确的目标,总是觉得课文哪里都是重点,这里也要强调,那里也要强调,出现不分轻重地将新授课重复地演绎一遍的情况,缺乏针对性。这种复习方式会让学生觉得没有一点新鲜感,导致学生对复习提不起兴趣,从而在复习教学中感到无所事事,也不可能让学生在复习中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2.复习过于机械化
这是在复习教学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现象,大多数的教师喜欢用考试来检测学生对知识点掌握的程度,让学生每天就是在题海中度过,然后把学生做的每一个复习题都作为教学的目标进行讲评,学生每天都是考试和讲评,让学生几乎都成为了考试的机器。这种复习方式让学生不堪重负,从而产生厌学心理。
3.复习内容缺乏联系性
在小学高年级语文复习教学中,很多的教师在复习的时候,总是只将教材和教参作为复习的唯一依据,复习就乐此不疲的在教材和教参中反复,就不找一些与知识点有联系性的内容,来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运用。这种复习模式从表面上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是很好,但是学生并没有学会在其它地方的运用,只是在原有的水平上进行的循环。
二、对小学高年级语文复习教学中低效现象的改善
通过复习中低效现象的分析,可以看出,复习教学并不是对学习国的内容再进行机械的练习,而是要促进学生从整体上将学过的内容进行巩固和掌握,通过新的视角对知识进行再认识和再实践,所以要解决复习低效现象的有效措施有:
1.明确复习教学目标,引导学生自主复习
在新课改下,提倡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意识注重培养。所以教师在进行复习教学时要注意将学生作为复习的主体,并将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例如在进行高年级语文中古诗的复习时,教师可以先将学生要自己复习的内容告诉他们,或者是将一些提纲提供给他们,并将复习的具体要求提出来;然后让学生进行分层次和分内容的诵读记忆,在记忆之后让学生自己出题,或者是通过学生相互出题的方式,来对复习和记忆的结果进行考核,进行查漏补缺;最后教师可以通过围绕相关的知识点设计一些有效的练习,对学生知识的掌握度进行检测,根据检测的结果结合实际内容进行讲评和纠错。
2.充分了解学生学习的基础和需求,提供有效的复习
在小学高年级语文复习中,很多的教师由于不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以及学习的需求,导致学生已经解决了的问题教师还在纠结,学生感到困惑的地方教师又不去关注,这样时间一长,学生自然而然就失去了对复习的兴趣。所以教师要通过平时在教学中对学生的观察、在作业中的错误记录以及在复习前进行个别访谈等方式,对学生学习的基础和需求进行了解,然后对症下药,为学生提供更多相关的学习资源来突破学习的难点,从而进行有效的复习。
3.充分把握复习的重点,进行有效的训练
在小学高年级语文复习中,教师应该对复习教学中的重点充分的把握,将那些具有相同语文训练点的文章进行串连复习,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使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得到提高。例如,教师在进行小学高年级语文复习教学时,可以灵活的采用多种形式将训练的主题和重点引出,如在阅读课文内容的时候,教会学生怎样从作者的思路中将作者的思路体会出来,然后在自己进行写作训练时,又将怎样运用想象和联想把情感更充分、更生动的表达出来。这样不仅使复习的效率提高,还在一定程度上将学生的语文能力进行提高。
三、结语
通过本文的分析和研究,我们可以知道,在小学语文复习教学中,要想将复习教学的有效性提高,仅仅做到这些方面是不够的,还需要教师及学生在平时的复习教学中多实践、多探索,以便在以后的复习教学中能将复习教学的有效性提高。
⑧ 语文教学怎样走出高耗低效的泥潭
新课改推行10年了,但大多数语文教师仍旧把语文课本作为唯一的课程资源,以为讲细讲透极少量的几篇课文,一学期最多30篇,一学年最多60篇,三年最多180篇,就能让学生在语言素养与能力上反刍“三”,试图以少胜多,这是典型的本末倒置。现当代语文教育之所以“少慢差费”,就是偏执于“举一反三”。阅读量不足,背诵得太少,写作量更少,导致中小学语文教学先天不足,营养不良,严重贫血。
语文界的同仁一直在不懈地探讨语文教育的出路。三十年时间,有关语文的出版物数不胜数,以传统的、现代的、甚至最时尚的理论给语文教学诊治疾病的文章更是不计其数。可是语文还是重病缠身。三十年间,涌现了许多语文教育改革家,创立了不少模式,流派,但在微观上解决课堂问题的多,从宏观上反思语文教材阅读量不足,写作量不足,从根本上解决语文教学效率不高问题的少。也许人们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即汉字、汉语与汉文化的关系。现在通行的文本解析的教学方法是从西方传入的,数十年的教学实践证明它不切合中国国情。中国的语文教育应该遵循母语教育的传统,重视积累、感悟、运用。回归积累背诵,多读、多写的传统;落实新《课标》的背诵篇目,落实“少做题,多读书,提倡读整本的书”的精神,落实课外阅读的定量要求,落实课外练笔的字数要求,将传统的课外阅读,课外练笔放在课内进行,至于选择教学模式、方法,可以不拘一格,古今中外皆可为我所用,只要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多读、多背、多写,并能坚持下去,养成习惯,就能改变语文教学效率低下的局面。
一、语文学习的规律是多读、多背,举三反一
语文教育为什么必须强调积累,强调“举三反一”。因为语言能力形成是,积累“三”(多的意思),才能在学生自身语言能力与素养上反刍“一”,形成“一”。“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能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大量的研究、实践以及常识告诉我们,语言的学习规律,恰恰是“举三反一”。语言学习不太类似于“科学化”的数理化学习、可以“举一”(如例题)“反三(做习题)”,“举少”而“胜多”,语言学习常常是“举三”而“反一”,因此没有大量的阅读积累,就会营养不良。
除了阅读积累,还需要背诵。洪镇涛先生曾经提出过“吞下去”的原则。中小学阶段如果能积累背诵丰富的诗文精品,那么成年之后,提笔为文,就可轻而易举地做到辞义畅达,文从字顺。那些语文素质好的,似乎并不是老师讲出来的,而是他们较多地读了一些课外书籍。读得多了,记得多了,语文水平就高出别人一大截了。台中师大王财贵博士提倡十三岁之前背诵四书五经,认为这个方法不但可以使小朋友提高语言素养,还可以开发增进儿童的智慧,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鲁迅、朱自清、老舍、徐志摩、钱钟书、沈从文、林语堂、梁实秋等大师都是背古书长大的,这些现象,值得我们的语文教学反思。传统语文教育,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老师是指导兼督导,学生的主要功课是朗读和背诵,老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轻松,不过数年,不但对中国文化能入其门墙,初涉堂奥,而且自然“习得”运用语言文字的功夫。当代语文教育,老师充当主角,学生是配角,课堂上,老师占用大部分时间,滔滔而讲,学生枯坐堂下,恹恹而听。课下,老师疲于备课批作业,学生题海苦渡,教学双方如牛负重,怨教怨学“蔚然成风”。
因此,从宏观上把握语文教改的方向,必须重视积累,多读、多背。近三十年来取得突破性进展的语文教学改革改,无不是朝这个方向前进,而且有具体得当的措施,同时又能坚持推广的。八十年代初张孝纯先生的“大语文教育”,九十年代中期赵谦祥的“语文教育与人的发展”,山东烟台的“大量读写,双轨运行”,窦桂梅的“三个超越”等改革,都能有效地解决语文教学效率低下的问题,相同的一点是注重积累,能落实多读多写。
二、语文学习要读写结合,多写多练
传统语文教育的整体思路是先记诵、再开讲、后作文。古人提升了写作的教学地位,以写作能力培养为核心。“写”是最重要的,是语文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语言运用主要体现在“写”上。较之当代以阅读为主写作为辅的语文教学体系,传统语文教育强调“运用”,强调实践,以“写”为主,较好地规避了眼高手低的现象大面积出现。
当代语文教育中,写作教学未受到重视,每学期只写6——8篇作文,虽有课外练笔,但大多数未落实,写作量太少,形不成熟练的技能。学生视写作为畏途,成为语文教学的痼疾。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多练是主要的途径。语文教育的名家都是这样做的:浙江特级教师陆鉴三要求学生每学期至少写30篇作文,上海特级教师沈蘅仲提倡学生一日一文开展练笔活动,辽宁特级教师魏书生要求学生每天写500字。但怎样让学生有东西可写,让学生愿意写并能坚持下去,则是练笔的关键。
为了让学生多写多练,90年代中期我设计了“自办文集式”课外练笔。为了让每个学生获得成功的机会,调动全体学生练笔的积极性,每学期要求学生用16开白纸自己装订一本“文集”,从封面设计、刊头题名、扉页题词、卷首语到目录都要求学生精心设计构思,亲自动手去做。封面和刊名要求有较高的艺术性,能体现蓬勃向上的情操或健康隽永的情趣,有鲜明的个性风格。扉页选取一句自己最喜欢的箴言,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并配以必要的装饰。设计一个形式新颖的目录表,对全集的内容题目能标以页码,卷首语表明写作心态,写出本学期练笔的目标、打算,一学期下来,写一篇后记。
文集内容主要分四个栏目:一、读书笔记。要求学生将平时课外阅读的内容用读书笔记的形式呈现。二、读写同步。该栏配合语文课本的阅读单元和课堂作文训练点,以命题和提出要求的片段作文训练为主。三、每周一次。该栏要求学生关注国际国内,学校内外,家庭内外的重大事件或能引起自己心灵震动的人和事,通过自己的观察思索表达出来。四、文艺创作。该栏主要练习文艺创作,可以写诗歌、散文、小小说、短剧、寓言,童话、科幻故事等。实践证明,自办文集式课外练笔符合素质教育和当前的新课改精神,效果显著且易于推广。
山东烟台的“大量读写,双轨运行”,江苏管建刚老师的班级作文周报,都是多练成功的典型。
三、课外阅读、课外练笔课内化,落实新《课标》精神
语文教育的经验和教训表明,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详细的讲解分析,注重规律、概念的掌握及其精确程度,必然削减、忽视学生的语文实践,挤占学生读书、背书、练笔的时间。语文学习必须有一定量的积累,积累的内容包括语言材料、文章样式、思想感情、生活体验。而现在一首小诗讲一节课,一篇几千字的小说、散文讲三四节课,一个学期一百二十节课就学这么二三十篇课文。有些课文上完后,不少学生读起来还结结巴巴。课堂上很少读书、背书、练笔的时间,语文教学这种大面积,长时间的损失,严重地降低了广大青少年乃至整个国民的语文素养。
新《课标》就是为了纠正这种偏向,在继承传统语文教学的精华,总结几十年语文教改经验的基础上才重提培养语感,注重积累。新《课标》规定了的背诵篇目,课外阅读的数量要求,课外练笔的字数要求。
新《课标》的这些规定,让我们看到了语文教学希望的曙光。但新课改搞了七八年,除了少数地方,除了个别勇于探索的教师能洞悉前述弊端,从宏观上把握改革方向,用自己的教育实践智慧,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落实积累背诵,多读、多写之外,全国大多数地方,大部分语文教师都没有落实积累背诵、课外阅读、课外练笔的数量要求。
怎样落实新《课标》的这些精神?我主张课外阅读、课外练笔课内化,并指导我区部分青年骨干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尝试。一、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尽量让学生自主地读书、感悟、积累,不要过多地占用时间分析串讲;二、要选择、重组教材,每一单元精选一两篇课文精讲或引导学生精读,其余略读或课外自读;三、每周至少用两节课有计划地组织学生阅读名著或报刊时文,并用读书笔记或其它方式练笔。
这样就用有效时间和具体措施保证了新《课标》精神的落实,也就把积累,读书,感悟的时间还给了学生,同时,通过大量阅读名著,形成学生的人文素养。
各地语文教改的先驱者也有不少成功的探索。如山东潍坊市韩兴娥老师的小学语文“重组教材,大量阅读”实验,采取“读读背背,背背读读”的方法,让学生一个课时学习二至四篇课文,两个星期学一册课本,剩下的课堂时间带领学生到处搜罗读书,不停地阅读、做笔记,读了相当于现行教材10倍以上的内容。再如吉林毓文中学(高中)的“名著阅读与人文素养形成”实验,实验班每学期期中考试前学完教材,期中考试后集中阅读名著,完成读书报告。学生在两年半时间阅读10本名著,平均阅读量约200万字。
总之,明确了改变语文教学贫血、营养不良的方向是积累背诵、多读、多写,就要在教育理论的指导下探索实践,并学习借鉴前人和同行成功的经验,吸收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的语文教育改革成果。这样,在各种模式、流派面前既不“乱花渐欲迷人眼”,无所适从;也不囿于一隅,抱残守缺,我心有主,各种模式、方法皆可为我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