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开发和利用小学语文课程资源取
教学目标是语文教学活动的灵魂,教学目标对语文教学过程具有导向、调控、激励版和评价权功效。有效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语文教师对教学目标的理解与把握,语文教师对教学目标的理解与把握越好,并在课堂教学中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进行,就能最大限度地减少随意性、盲目性、模糊性,提高语文教学的方向性、针对性、有效性
B. 如何有效开发与利用小学语文课程资源
教学目标是语文教学活动的灵魂,教学目标对语文教学过程具有导向、调内控、激励和评价功效容。有效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语文教师对教学目标的理解与把握,语文教师对教学目标的理解与把握越好,并在课堂教学中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进行,就能最大限度地减少随意性、盲目性、模糊性,提高语文教学的方向性、针对性、有效性
C. 如何开发和利用小学语文课程资源
如何开发与利用小学语文课程资源
作为一线的语文教师,上好一堂高效的课,可以体现教师的语文素养和教学业务能力。而对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更能体现一个语文教师的知识整合能力与智慧。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指教师利用校内外的语文教学内容来源, 合理构建课程资源的结构, 创设语文学习环境, 引导学生观察、感悟和积累,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 满足时代发展的多样化需求, 实现课程资源价值的超水平发挥。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热浪的冲击, 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就成了当前教育教学的重要任务,如何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 不仅是教材编写者面临的问题, 更是我们一线教师应该关注的重要课题。
一、 紧扣课本, 挖掘语文教材资源
教材资源包括教科书、 教学参考书、 配套读本、 教学挂图、 工具书、教辅资料以及教师的教案和学生的学案等丰富的内容资源。可以说, 教材资源本身丰富的内容为教学的成功实施和有序展开提供了很好的资源平台。教科书是学校语文教育的主要课程资源, 面对这一最要紧的课程资源, 我们应与时俱进,变简单的“教教材”为“用教材教”。在发挥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的同时, 立足学生的身心特点,充分挖掘教材资源,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D. 如何有效开发和利用小学语文课程资源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然而,我在教学实践中产生了一些困惑:1、课内、课外如何把握资源的“度”?2、课内资源毕竟少于课外资源,怎样让两者更好的结合而不产生矛盾,不发生冲突,究竟课内资源和课外资源孰轻孰重?3、资源的运用会不会把一堂语文课上成科普课或其它类型的课,从而没有体现出语文教学的工具性特点?
在广州中星小学跟岗学习的第三天,我听了中星小学陈康英老师执教的诗歌教学课例《七律·长征》后,让我对以往的这些困惑有了一些启迪。
《七律·长征》是小学语文人教课标版五年级第八组第一篇课文,是一首七言律诗,是毛泽东同志在长征胜利后,满怀激情地回忆红军队伍在长征途中排除万难的典型事例,表现了我红军战士不畏艰险,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激发学生向红军战士学习,培养不怕困难的奋斗精神。红军长征是何等的壮举!但是对小学五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些遥远,对长征这一历史事件的了解还很有限,而且诗歌的内容和写作手法和学生的现实生活和认知水平有一段距离。基于对文本的细读和对学情的了解分析,陈康英老师依据课文自身的特点,在开发教学资源,培养学生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方面做出尝试,在教材的许多疑难处、“留白”处,引导学生思考、补充大量相关的信息资料,在教学中不断丰富和生成新的内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深厚感情。我整理如下:
一、运用文本的背景资源,缩短学生对历史的认知距离
“万事贵乎始”,课堂伊始,陈老师引导学生初识作者毛泽东、阅读课后资料袋,了解课文写作背景,回顾领袖与长征的内容,巧妙地唤起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望,迅速地将学生带入那段历史,把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上来,激发学习动机和兴趣,缩短学生对历史的认知距离。
二、运用名家朗读的音频资源,为学生播下诵读的种子
诗歌是很讲究炼字炼句的具有音乐美的一种语言艺术。如何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这首七律诗中表现的红军战士不畏艰险,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如何让学生更好地体会这首《七律·长征》的韵律和节奏美呢?陈老师在学生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后,播放了我国著名朗诵艺术家康桥的朗读音频,让学生边听边模范名艺术家的朗读,为学生播下诵读的种子,引导学生更好地体会诗歌的音韵美和节奏美,逐步培养学生欣赏和朗诵诗歌的能力。
三、运用图片、视频资源,帮助学生感悟文本
在语文课堂上,运用多媒体演示,能使抽象内容直观化,帮助学生建立直观、立体、动态的概念,从而降低了学习难度。陈老师在这节课的教学重点环节“细品诗意,感悟诗情”上,引导学生理解“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时,陈老师展示了绵延不绝的五岭山脉和雄伟高大的乌蒙山的图片,让学生感受到即使是平常,要翻越这些山岭是何等的艰难,引导学生体会红军在长征路上的艰辛。理解“大渡桥横铁索寒”这诗句时,陈老师向学展示了当年寒光闪闪的铁索桥图片,让学生一边看图一边展开想象:“站在这13根铁索上,我看到了桥上 ,桥底 ,桥对面 ,那场面真叫人 。”紧接着,陈老师播放了一段红军长征的录像视频,通过多媒体演示,使抽象内容直观化,一下子拉近了历史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促进学生深刻理解长征精神。在看视频后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带着自己的情感体验来朗诵诗歌,在朗诵中升华长征精神。通过这样设计,巧妙地运用多媒体资源,突破教学的重难点,层层深入地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感悟文本,深刻地体会红军长征路上的艰辛,进一步感受毛泽东同志及其中国工农红军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四、运用课外的文学资源,拓展学生的视野
“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拓展学生的视野,使语文走向生活。一堂课是结束了,但那仅仅是学生学习的中点,而不是终点。陈老师在课堂的最后还设计了一个环节“拓展延伸,读懂诗人”,为学生出示了毛泽东同志的另一首革命诗歌《忆秦娥,娄山关》,让学生四人小组合作学习、讨论:1、上阕和下阕分别写了什么?用“——”画出来。2、讨论,说说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最后还让学生分享课前搜集毛泽东的一些优秀诗篇。这样精心的设计,陈老师巧妙地运用课外的文学资源,拓展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对诗人毛泽东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将这堂课的句号改成了省略号,把学生从课内引向课外,引导学生走向一个更宽广的文学天地。记得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叶老再三强调,语文教材是教学的出发点,而不是终点,以语文教材入手,语文教材实际上成了通向课外更多阅读的桥梁。陈老师的这样的课堂设计不正是很好地践行了叶老的这个语文教学观吗?不正好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中“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这样的精神吗?
【听课反思】
听了这节课后,我对“课程资源如何有效地引入语文课堂”这个问题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为自己今后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更好领会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策略和能力,有效拓展语文教学途径、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切实保证新课程教学目标的落实提供了一个研究的方向,对自身的教师专业发展具有启发性的意义。
在陈康英老师执教的《七律·长征》这节课堂中,我发现:正是因为陈老师能充分而有效地开发利用课程资源,让她的语文课堂多姿多彩丰富而实在,让她任教班级的学生能在更广阔的空间里感受语文,学语文,用语文。另外,我在陈老师执教的这节课上,更看到了小学语文教师这个角色的重要性。在新课程改革的语文课堂上,我们语文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是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者,是学生学习过程的引领者,又是语文课程的建设者。所以,我认为,进行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有效地引进到我们的小学语文课堂当中来,故此,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要具备以下三种能力:一、发现、判断和取舍的能力。语文学习资源藏量丰富,分布广泛,品种多样。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必须具有善于发现、正确判断和果断取舍的能力。二、组合、变通的能力。为了把“原生态”的、散见的语文课程资源化为语文课程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我们语文教师必须具有语文教育的新生长点的能力,要对零散的课程资源进行组合、转换、变通,使之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再生性、可再利用性和教育的针对性、目的性,让课程资源对小学语文的学习更有效。三、协调、沟通的能力。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在一定程度上,要求语文教师必须走出课堂,走出书店,走向社会、自然,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具有一定的协调与沟通能力,不仅要沟通家、校、社以及其他学科,并与之协作,而且要成为学生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协作者、沟通人。
小学语文课程资源是一片广阔而崭新的天地,在新课程实施中,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的我们应充分认识到“身边处处有资源”、“生活处处皆语文”,为语文教学引进源头活水,让语文课堂更丰富多彩,让我们的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感受语文,学语文,用语文。
E. 如何进行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一)创造性地处理教材资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传统教材的处理,不外乎两种方式:一是依纲照本,逐课学习,完成教学任务;或者大胆的进行单元学习,求同存异:但最终都是要体现出编书者的意图来的。殊不知爱好读书的学生早都走到了前面,再来学习如同嚼蜡。我们教学中就应该有意识的避开这种现象,对编写者的意图进行创造性的改编,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教学“探险”单元时,学生可能早已把本单元的课文读过好几遍了,当你做老师的讲到“探险”话题时,同学们可能并没有被那些“探险”家的精神所感动,反而对探险的刺激津津乐道(如攀岩、公园水渠冲浪等等),那就可以因势利导,给予一定时间让他们探讨这个问题,还可设计设计一系列的问题,如:斯科特等人是英雄吗?鲁滨孙呢?夸父和孔子呢?提示同学们写出你认为真正的英雄应该是怎样的?紧接着还可趁机设计了本单元的综合性学习:讲心中(作品中)的英雄故事,评心中的英雄人物,写身边的英雄事迹 ……这样虽然改变了编写者的意图,却也可以创造性地完成本单元的学习。
(二)充分运用网络媒体资源,拓宽学生学习面。
当今社会,五彩缤纷,瞬息万变。学生感受最深、表现起来最得心应手的虽然是亲身体验的直接生活,但是电视、电影、网络、书籍等媒体对学生的生活也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影响,为学生提供了及时而广泛的间接生活体验。特别是互联网的逐步普及,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互联网上丰富多采、日新月异的知识源泉,是学生取之不尽的素材库。因此,如果我们能合理恰当地运用这些资源,可以拓宽学生生活面,为语文学习积累更多的素材。
如上了《月亮上的足迹》一文,请学生进行《探索月球的奥秘》的综合性学习,如果仅以课本资料作为活动材料,显然是不够全面的。好在新教材为我们提供了三个网址,于是就先引导学生上网查找阅读收集相关材料,相互交流,然后再开展知识竞赛,最后再动笔,这样学生的思路就开阔多了,也可以写出较好的想象作文。
此外,可以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中各种学习论坛和E—mail的形式与校内外的同学、老师进行交流,使得语文学习打破“学校围墙”的限制,使同学们不断增加自主学习的机会,提高语文水平。
(三)有效利用学校课程资源,加强学科渗透。
应该说学校生活中,可开发的资源是相当多的,真可谓“学校处处皆教材”。但是过去的语文教学视教材为圣书,关注书本,忽视人本,强调独立,缺乏合作,每个人都是封闭的个体,使学生的作文思路变得越来越狭隘。新课标强调,语文学习应开放,留心处处皆语文,强调学科的交叉渗透。因此关注体验学校生活是学习积累的捷径。如,结合“名著欣赏”课,指导同学们自编自演,先由同学们讨论、确定剧本的主题、内容、人物,然后再分工协作准备资料,丰满人物形象和相关情景;再由同学们分头执笔写出自己负责的章节或片断,在试演中修改,在修改中试演,如是反复几次,最终创作出自认为不错的作品来。学生们能在创作中体会出艰辛与乐趣,更加体会出那些名篇巨著并不是一挥而就的,而是如《红楼梦》般“增删十载”而成,由是更有滋有味地投入到名文佳作的阅读中去寻找灵感与体味美感了。
除此以外,还可利用班级、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进行指导训练,最大限度地开辟语文学习空间,最大限度地争取语文学习时间,最大限度地拓宽语文学习内容,最大限度地激发语文学习兴趣,从而满足学生自身发展需要。比如开设书法课、歌词鉴赏会、诗文朗诵、读书报告会、口才课、佳作欣赏课、赛诗会、故事会、讲演会、读书笔记交流会、课本剧表演会、时事讨论会、辩论会、办手抄报等等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充分体现语文学习的生活化、社会化,充分体现语文学习的主体性原则、整体性原则、灵活性原则,充分体现出语文学习的开放性,大大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使学生得到全面的长足的发展。
(四)留心大自然,开展实践活动。
生活是语文的源泉,语文的外延等同于生活的外延。因此语文教学要突破教室、课堂生活圈,走进大自然,走向社会,让学生在这广泛的空间里吸纳独特感受,陶冶情操,磨练意志,形成态度,认识价值。旅游、参观、访问、调查都是学习语文的形式。 可以引导学生走向街头、书摊、市场,假期随父母旅游一些知名景点或一些不起眼的小山村,学生能把生活中的现实用语言文字表述出来即是语文学习。
社会是一个大家庭。人与人的交往,使学生对现实、对生活、对价值的认识不断的改变和加深,让学生把社会的体验表达出来,这就走向了与做人相结合的道路。社会的交往,是情感的交往,是做事态度的交往,是价值取向的交往,因此语文学习也应重视交往的过程。在这交往的过程中,学生形成了独特的体验。学生很愿意把这种体验表达出来,既反映了作文的真实,又反映了人生的态度。 如,为了上好《漫游语文世界》,学生通过走上街头,学来活生生的街头语言,并能把它们再现于舞台,批评指正人们不规范的言行;收集大量的生活用语,也能对他们鉴赏品评;并且学以致用,写出很好的广告用语及标牌、对联等。
(五)结合家庭生活,渗透亲情体悟。
“家”是活动的环境和感情的载体,家庭生活是学生写作的素材库。但是学生却常常觉得无内容可写。即使写了,笔下的文字也是一个个被“挤”出来的,缺乏情感激荡。的确,“感人心者,莫乎于情”。如果不注意启发引导学生去体会感情,习作时,他们往往会以局外人的身份应付写作。因此,引导学生融入家庭生活,主动与父母交往,体会亲情,为说真话、诉真情、写真文将提供了有利条件。
总之,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有利于学生在开放式的语文学习中得到全面发展。陶行知先生说:“社会即学校”。刘国正先生也说过,“语言是躯壳,生活是血肉,思想感情是灵魂,他们水乳交融,难分难解”。因而在社会这个大课堂学习语文,在实践中运用语文,让学生观察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充分打开语文学习的各种渠道,实现语文学习的生活化、实践化、社会化。
F. 小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包括哪几个方面
一、 立足课本, 挖掘语文教材资源
教材资源包括教科书、 教学参考书、 配套读本、 教学挂图、 工具书以及教师的教案和学生的学案等丰富的内容资源。可以说, 教材资源本身丰富的内容为教学的成功实施和有序展开提供了很好的资源平台。教科书一直是学校语文教育的主要课程资源, 面对这一最要紧的课程资源, 我们也应与时俱进, 改变简单“教教材” 的局面, 而是 “用教材教” 。 在发挥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的同时, 立足学生的身心特点充分挖掘教材资源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应努力做到以下两方面:l.科学把握教材, 利用课本资源。 教材是教师传授知识实施课堂教学的最基本依据, 对教材的整体理解和把握是上好课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以往的课程学习中,学习者注重的仅仅是教材中的知识点, 忽视了教材作者或编者在教材中贯彻的教学思想。对于语文学习和教学来说, 由于教学思想的转变, 教材的编写思路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我们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 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 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 引导学生扎扎实实地进行语文教学活动, 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2.尊重学生的想象世界, 充实教材资源。语文教材中的资源开发和利用不能仅仅局限于语文学科知识, 应该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 主动地探索知识的发生与发展过程。小学生敢想、 敢说、 敢做, 他们富有个性化的奇异多彩的想法、 出人意料的操作探索, 往往超出教师预先的设计。面对学生的“标新立异” 、 “异想天开” , 教师应努力使自己所掌握的课程资源与学生所提供的充满个性化的课程资源共融, 努力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资源共享, 努力将学生所掌握的信息转化为课堂教学的现实资源。
二、 联系生活, 创建环境资源
美国教育家华特曾经说过:“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 ” 的确, 课堂并非孤立于现实之外的学习空间, 教师应该将课堂融入真实的生活之中。只有挖掘生活中的语文资源, 我们的语文教学才会像生活一样不断掀开新的一页, 才会充满不朽的生命力。1.创设生活化的课堂环境。传统的课堂环境, 洁白的墙、 固定的黑板、 秧田形的桌椅、 严肃的老师、 恭敬的同学……这样的环境过于强调学习的功能, 而缺乏温馨的乐学环境、 良好的心理环境以及有利的认知环境。创设生活化的课堂环境, 要求我们在强调学习氛围的同时, 更应使环境温馨、 舒适、 富有生活气息, 让学生在无拘无束、 轻松愉快的生活场景中交流思想、 表达感情。 我们可以根据各年级学生的主导活动, 找准小学生生活的热点、 焦点, 创设一定的生活情景, 精心设计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课堂环境。2.追求生活化的语文教学内容。现在使用的教科书贴近学生生活,具有浓厚的时代气息。 我们在进行语文教学时,必须注意挖掘课文中生活化的课程资源。(1)把课堂融入社会。 与大自然相比, 社会要更丰富、更复杂、 更生动。 社会生活是写作的更重要的源泉。 我们虽然无法把社会搬进课堂, 40分钟也很难再现丰富的生活画卷, 但我们可以把课堂融入社会。有人说课堂是个小社会, 这个小社会虽然只有四五十个成员, 但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一滴水可以照出整个太阳, 一个班级也可以折射出整个社会。问题是要寻找出有效的融入渠道。我认为可以采用以下三条渠道。一是想象式。 想象式可由老师或学生提供一个情景或事情的开端, 由大家来设想发生了什么事情, 以及事情的经过和结果。二是辩论式。 可以提出一个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问题或疑难问题展开辩论或讨论。 如对 “上网的利与弊” 、 “自由与纪律” 等展开辩论, 会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意见, 这正反映了社会上不同人群的不同认识。三是实用式。丰富的社会生活对作文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提出的要求,也是课堂作文融入社会的一个渠道。(2)让艺术再现生活。艺术来源于生活, 但它比生活要更集中, 更典型, 也更生动。 在语文课堂上用艺术来再现生活情景, 是课堂语文生活化的一条捷径。在40分钟的课堂上, 我们可以唱一支歌、看一幅画、 演一场戏或欣赏一个电视片段, 启发引导学生, 激起学习语文的欲望,创造新的作品。3.创设多彩的有利于语文学习的校园环境。校园是学生学习、 生活的主要场所, 合理地利用校园、 教室等场地, 创设多彩的校园文化, 将这些设施赋以生命的活力, 将这样的环境作为语文课程资源之一, 以熏陶学生的情感, 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
三、 加强渗透, 整合学科资源
过去的语文教学视教材为圣书, 关注书本, 忽视人本, 强调独立, 缺乏合作, 每个人都是封闭的个体, 使学生的作文思路变得越来越狭隘。 新课程淡化了学科的界限, 强调语文学习应开放, 处处留心皆语文, 强调学科的交叉渗透, 强调学科的整合。如何把学生的课本世界融会贯通, 建立广泛的知识联系, 成了我们课程资源开发的又一个切入点。在教学中, 音乐、 美术、 科学、 数学等等, 都是可利用的课程资源。
G. 如何做好小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整合
如何开发与利用小学语文课程资源
作为一线的语文教师,上好一堂高效的课,可以体现教师的语文素养和教学业务能力。而对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更能体现一个语文教师的知识整合能力与智慧。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指教师利用校内外的语文教学内容来源, 合理构建课程资源的结构, 创设语文学习环境, 引导学生观察、感悟和积累,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 满足时代发展的多样化需求, 实现课程资源价值的超水平发挥。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热浪的冲击, 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就成了当前教育教学的重要任务,如何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 不仅是教材编写者面临的问题, 更是我们一线教师应该关注的重要课题。
一、 紧扣课本, 挖掘语文教材资源
教材资源包括教科书、 教学参考书、 配套读本、 教学挂图、 工具书、教辅资料以及教师的教案和学生的学案等丰富的内容资源。可以说, 教材资源本身丰富的内容为教学的成功实施和有序展开提供了很好的资源平台。教科书是学校语文教育的主要课程资源, 面对这一最要紧的课程资源, 我们应与时俱进,变简单的“教教材”为“用教材教”。在发挥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的同时, 立足学生的身心特点,充分挖掘教材资源,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追答:
3.创设多彩的校园环境。校园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合理地利用校园、教室等场地, 将校园设施赋以生命的活力,用来作为语文教学课程资源, 以熏陶学生, 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三、 加强渗透, 整合学科资源
过去的语文教学视教材为圣书, 关注书本, 忽视人本, 强调个体, 缺乏合作, 使学生的思路变得越来越狭窄。新课程淡化了学科的界限, 强调语文学习应开放, 强调学科的交叉渗透,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中, 将音乐、美术、科学、数学都变成可利用的课程资源。
四、 组织实践, 开发地域资源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 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1. 在乡土文化中开发课程资源。乡土文化朴实、生动、 富有人情味儿, 处处洋溢着 “真、善、美” 的气息。 乡土文化包括本土的历史文化,比如文峰公园,荆门历史;饮食文化如:盘龙菜、惠峰酒;曲艺文化,采莲船、花鼓戏;社交礼仪文化、婚丧庆典文化等,这些都将成为丰富的课程资源。
2. 在地方自然环境中开发课程资源。地方自然资源包括各个地方的植物、 动物、山川、 河流等资源。我们在开发自然资源时, 既可以利用丰富的物产和秀美的山川来对学生进行热爱家乡的教育, 又可以利用对林木的乱砍滥伐和对动物的乱捕滥杀以及废水废气废渣对环境的污染等不良现象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的教育。
3. 在游览名胜古迹中开发课程资源。重视本土文化资源的开发, 并将其融入到学习资源的范畴中。我们可以通过 “游名胜, 玩语文” 的实践活动, 拓宽语文学习的空间。多年的教学实践让我深刻体会到语文课程必须既植根于现实, 又面向世界, 面向未来。只有充分开发和利用好各种有用的语文课程资源, 才能拓宽学生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
H. 如何开发利用课程资源 促进小学语文有效学习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关键词】课程资源;有效学习
说起课程资源,其概念是非常丰富的。它是指形成课程的因素来源与必要而直接的实施条件,可以分为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两大类。前者包括知识、技能、经验、活动方式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培养目标等方面的因素,后者包括直接决定课程实施范围和水平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时间、场地、媒介、设备、设施和环境,以及对于课程的认识状况等因素等。”从广义来看,只要有助于课程目标达成和学生发展之物,无论校内还是校外,也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均为课程资源;从狭义来看,指可以直接为课程实施服务之物。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因此,如何发挥地区优势、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丰富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拓宽语文学习空间,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随着新课改不断深入,如何合理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就成为了我们教师所思考的问题。
下面就有效地利用和开发课程资源,促进小学语文有效学习谈点自己的粗浅看法:
一、要正确认识和理解课程资源
在解决问题之前,首先应该对课程资源有个科学的认识。那么什么是课程资源呢?从广义的角度来说,课程资源指的是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来源和必要而直接的实施条件。
教科书并不是教学唯一的课程资源。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有着这样的描述:“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其他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图书馆、博物馆,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广告,等等。”“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
课程资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了课程资源的广泛支持,再美好的课程改革设想也只是空谈,很难转化为实际的教育成果,所以大力开发并且利用适宜的课程资源是课程实践的前提,而课程实施者对课程资源的认识程度又决定了课程资源开发的深度和强度,也就决定了课程目标的实现范围和实现水平。
二、要高度重视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语文的重大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它是教学的基础,更负载着传承祖国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任务,有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极其辉煌的人文精神,而这种内涵与精神的传承,仅依靠教材和课堂是不够的,因此如何发挥地区优势、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就显得特别重要了。即使我们是贫困地区和薄弱的农村学校,其课程资源也是丰富多彩的,例如农村自然风光,乡土人情,悠久历史,生产生活,农村的传统文化等等,但缺乏的是对于课程资源的识别、开发和运用的意识与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 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要语文学习富有活力就需要有丰富的课程资源的支持。
三、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 操作措施
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资源无处不在,要仔细观察,处处留心,就会有无穷无尽的资源等着我们去发掘。按照课程资源特点,我将在本学期把课程资源进行如下教学安排:
(一)特色引领,开发校本资源。在学校生活中,可开发利用的资源是相当多的,真可谓“学校处处皆教材”。学生的视角之处皆为本土化的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之处。
1、 校内课程资源:
① 教室
一个好的学习氛围对学生的影响是很大的,所以我将要在全年开展“好书伴我行,智慧满人生”的阅读活动,选择一定数量的古诗词,作为学生必须熟读背诵的篇目,同时定期向学生推荐一定数目的课外阅读书籍。要充分利用教室这个教学环境使学生沐浴在书香的良好氛围中。把教室建成能促进学生发展的最丰富的课程资源中心。如建立班级图书角,要尽可能组织学生天天阅读,使学生在阅读中提取信息,并将自己对语言的感悟、体验内化为富有个性色彩的语言过程;教室里的队角、特色角、抬头标语,教室里的展示角和黑板报等一起构成了室内动态知识源。
② 图书馆、阅览室、宣传栏等
图书馆、阅览室内藏有一定数量的图书,内容丰富多彩,堪称小型校内资源库。而宣传长廊也为教育教学提供了便利,也要充分利用这一资源。
③ 校园环境
校园环境的布置也是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包括显现的校园景点、设备设施,又包括隐性的校园文化、艺术活动。因此要充分发挥学校丰富多采的文体活动等作为语文课程资源来开发、利用。如通过参与校园文体活动,获得写作素材。而学生对形象直观、活泼生动的学习方式特别感兴趣,我们可以发挥校内室场的作用,比如学习植物、春天、四季等自然知识时,就可以把课室安排在学校的操场,让学生实际接触大自然,把学习语文变成一件乐事,也必将极大的提高学习效率。还可以结合校园生活这个教学资源开展应用性习作活动,例如:通知、留言条、寻物启示、请假条、书信、借条。
④ 校内人力资源—教师
人力资源是人们容易忽略的重要资源。事实上,每一位教师都有自己的个性,他们的生活阅历、实践智慧、特长技能、道德修养、为人处世的方式都是独一无二的,也就是说他们本身就是一本知识丰富的“书”。所以我将在教学过程中注意互相借经验、借智慧,通过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协作互动,可以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实现思维、智慧的碰撞、生成,使单一的观点得到合成和加工,有利于达成教学的目标。
2、校外课程资源
①社会、生活资源
社会资源包括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工厂、农村等显性资源,也包括社会生活经验、社会文体活动、生活过程等隐性的资源。
学生的学习内容源于生活,超越生活。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感受和触动往往比单纯的听、说、读、写更深刻。语文,不是枯燥的读背,而应该是在实践中学得知识。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应该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同时要把课内学习延伸到生活中去,拓展教材,充分利用语文教育资源,增加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机会。让学生到生活中学语文,让语文学习贴近生活。如交通安全警示句、春联、日历本上的小知识、广告、歌词等。只要自己经常引导学生多观察、多收集,促使其最大限度地在生活中学知识、长学问,那么,学生的语文能力必将逐步得到提高。除此之外,我还要鼓励学生参加村里举办的各种文体活动,从而使其各种语文能力得到锻炼。
我们也要让学生学会链接生活,提高写作能力。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它们都是写作的好素材。因此教师要让学生做一个生活中的有心人,让学生把看到的、听到的、做过的事,说一说,写一写,与同学们一起分享。
②自然、乡土资源
自然风景、人文名胜等资源使得语文课堂更加广阔。应该重视本土文化资源的开发,并将其融入到学习资源的范畴中,增强课程资源的开放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而新课程标准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城乡之间也各有特点:城市学生熟悉的是竞争、下岗、经商、工业园、喧嚣的城市……而农村学生熟悉的是鸡鸭、禾苗、立体农业、蔬菜基地、宁静的乡村……因此只有开发利用好具有浓郁地方特点的课程资源,才能被学生所熟悉,才具有亲切感和感召力。此外,我们还必须把握不同地区的人文性,让开发的语文课程资源闪耀人文校本之光。
③网络、时代资源
多媒体课件由于其直观性、能动性、交互性能给在教学带来了极大的方便,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认知主体的发挥。在教学难点的化解上、难以观察的过程的展示上、课堂容量的扩展上恰倒好处地使用多媒体课件,能够为语文教学锦上添花。在教学《生命 生命》一课时,由于这篇课文的作者对生命作了一些理性的思考,四年级的学生年龄小,在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上有一定的难度,于是,我根据课文的讲解适时的补充了一些内容:如杏林子的生平事迹,让学生在了解作者的身世基础上理解课文,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我又在讲完课文后适时向课外延伸,在播放积极向上的音乐的同时出示了一组生动的画面:蓬勃向上的小草、争奇斗艳的花朵、顽强拼搏的运动员、自由飞翔的鸟儿、向命运挑战的残疾人。此时学生对生命的理解就有了深层次的认识,再进行感情朗读就水到渠成,学生就是在理解了句子的含义基础上理解了课文的思想内容, 同时学生对生命的理解就有了深层次的认识,我及时追问:生命到底是什么呢?“生命是一首诗”,“生命是一杯茶”,“生命是沙漠中的一滴水”,“生命是废墟上的一朵花”......学生的理解五彩缤纷,学得也轻松。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直观、形象、生动,启发了学生思索,培养了学生的理解能力,这让学生的心灵受到震撼,也让听课老师们为当时的教学效果而感到震惊,评课时,教师们一致认为多媒体课件的运用是画龙点睛之举,与语文课堂教学相得益彰。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特征,而我们对现在置身的这个丰富多彩的时代有着真切地体验和感受。它拥有许多适合我们开发利用的语文课程资源。网络资源的开发利用更能突破传统课程的狭隘性,在相当程度上突破时空的局限。只有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我们获得知识才会更加贴近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联系日常生活,开发亲情资源; 引导学生融入学校大家庭中,与真诚交往,体会亲情,为说真话、诉真情、写真文提供有利条件。教师节,把甜甜的笑脸、整齐的队礼、高声的祝福、美丽的鲜花、尊师的歌声一一献给和自己朝夕相处的任课老师,向老师问候节日,给老师道声辛苦;在暑假和寒假生活要求中,把亲情作业纳入其中,用一份份独特的亲情作业来孝敬长辈……表达自己对老师、对亲人的爱心。了解自己的家庭生活;了解父母为了家庭生活而付出的辛勤劳动;知道父母对自己的关爱;了解老师为了教育自己的学生,不顾自己身体,懂得长辈对自己的殷切期望……这样的亲情,本身是一种直接进入学生心灵层面的隐性资源。
④社会人力资源
社会是人的集合体。在我们身边往往会有各种各样的人才,所以应该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为课程教学服务。比如很多家长能够指导或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很多朋友、亲戚都是各行各业的专家或拥有从事某项活动的丰富经验。学生在与他们的交流与交往中必然会累积大量的感性的知识。同时,这也给学生运用语文知识参与讨论,进行实践活动提供了机会。
(二)开发并利用好语文教材
1.作为重要的素材性课程资源,其开发和利用的重点是创造性地使用和处理教材。教材不仅仅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的文本,还承担着丰富学生生活经验,提高人文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等诸多任务。要力图通过对教材的学习领悟到教材以外的东西,从而获得学习方法,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习惯,综合提高语文素养。
2.创设生动活泼自主学习的方式,满足学生学习语文需要。
我们要彻底改变过去“满堂灌”的方式,采取多种多样的能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实践的形式,如上网,读课外书,询问,讨论,在课前、课后搜集资料,组织新闻发布会,故事会,朗诵会,讨论会,演课本剧,办手抄报,编习作集等。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在讲述、讨论、交流、品评、操作等活动中促进发展,形成扎实的语文能力,并且体验语文学习的乐趣。
3.开展丰富的语文实践活动,拓展语文学习的空间。
课堂只是小天地,天地乃为大课堂。要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人文景观,引导学生在自然、社会的大课堂中观察、调查、获取信息,学习语文。要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和兴趣爱好,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方式,将自己学到的知识、技能恰如其分地运用于实践,在实践中锻炼,在实践中成长。比如,我们学校结合当前的感恩教育所开展的语文实践活动“学会感恩”,就要求学生用心观察、发现应该感恩的事物,并用实际行动表达感恩、体验感恩,还要写好一篇感恩的文章,参加学校“感恩的心”征文比赛,将思想教育寓于语文的学习和运用之中。一篇篇情感真挚的美文应运而生,《谢谢地球妈妈》、《感恩小草》、《我给奶奶洗脚》……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4.创设多彩的有利于母语学习的校园环境。
校园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合理地利用校园、教室等场地,创设多彩的校园文化,将这样的环境作为语文课程资源之一,以熏陶学生的情感,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我们学校在教室里张贴学生自己的书法、绘画作品;发动学生精心布置班级的“图书角”和“学习园地”;为班级取名:“诚信团队”、“勤奋乐园”、“智慧小屋”……一个个充满诗意的名字体现了孩子们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校园内的“古诗长廊”、主道两边的文化墙、草坪上充满爱心和诗意的话语……让学生在多彩的校园环境中通过各种渠道感受语文,学习语文,在充满真、善、美的环境中陶冶情操,健康成长。
5.开发并形成各具特色的校本课程。
在课程教材改革中,不少学校在分析学校的办学优势和资源配置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开发构建了各具特色的校本课程。根据学校特点开设的校本课程往往形式活泼,新颖有趣,能激起孩子语文学习的兴趣。比如我们学校开设的“每周一诗”课程,让孩子在诵读古诗的同时为诗配画,既让他们从小认识优秀的中华文化,又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总而言之,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具有十分重大的作用。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应正确认识和理解课程资源,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从多种途径积极开发利用新的课程资源,努力提高学生的个人修养、语文能力和综合素质。相信只要我们充满信心,不懈努力,就一定能在小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取得骄人的成绩,为我国培育出优秀的未来接班人!
6、活用教材资源 深化课堂
语文课是技能课,也是实践课。语言的作用是为了交际,语文教学的目的除了让学生了解祖国灿烂文化和悠久历史外,更重要的是为了教会学生使用语言。所以语文教学担负着言语技能训练、思维训练和情感熏陶等多重任务,但言语技能训练是有效课堂教学的立足点。因此,要构建有效的课堂语文教学,语文教师要落实知识点,抓准精练点,促成调动学生听说读写思能动性、形成技能、技巧,达到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及应用,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化。传授新知识是一堂课的重点,有的老师总喜欢把新授课安排的过分紧张,反复讲解,让学生不停的记笔记,可是效果往往不如人意。假如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穿插一些和文本有关的图片,让学生在看图后,再进行说话训练,或者根据教材适当的补充一些资料,如时代背景、作者简介等,教学就会显得精彩而又灵活,更见成效。如我在教学《生命 生命》一课时,当学生对“用有限的生命体现无限的价值”难以理解之时,我根据本课教学内容,及时补充了作者杏林子的资料,在学生对杏林子有了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我再让他们谈谈作者杏林子是怎样“用有限的生命体现无限的价值”,然后,再让学生说说在生活中你知道哪些人是用有限的生命体现无限的价值的?学生马上就列举了雷锋、张海迪、霍金等一些人的事迹来说明这个问题,这样就很快的理解了这句话,轻松的理解了课文的深层意思,丝毫不见枯燥、乏味。学生在这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不但学到了知识,而且培养了说的能力.。《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堂的基本特点。”我们学习语文的根本目的在于能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会听说读写,这应该是语文课的“重中之重”。 在这一教学片段中,紧紧抓住了“用有限的生命体现无限的价值”这样一句话来体会意思,训练说话,培养思维,这样就有效地训练了言语应用技能。
在《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有着这样的描述:“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其他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图书馆、博物馆,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广告,等等。”“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
总之,教科书并不是教学唯一的课程资源,只要我们合理利用,都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打下扎实的基石。
参考文献:
[1]张香竹.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 009.
[2]李贞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实践环节[J],2 0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