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小学语文案例分析怎么写
一、自主学习与教师引导
1、《草》:最后一个教学环节
师:小朋友,放学回家谁愿意把诗背给妈妈听?(学生举手,老师请一名学生到前面来)我当你妈妈,你现在背给我听好吗?想一想,到了家里该怎么说?
生:妈妈,我今天学了一首古诗,背给你听听好吗?
师:我女儿真能,老师刚交完就会背了。
师:谁愿意回家背给哥哥听?
生:哥哥,今年天我学了一首古诗,背给你听好吗?
师:那一首?
生:《草》。
师:噢,这首诗我也学过,它是唐朝大诗人李白写的。
生:哥哥,你记错了,是白居易写的。
师:反正都有“白”字。我先背给你听:离离原上草,一岁……
生:一岁一枯荣。
师:野火烧不尽,春……春……
生:春风吹又生!
师:还是弟弟记性好!
师:谁愿意背给奶奶听?你奶奶没文化,耳朵有点聋,请你注意。
生:奶奶,我背首古诗给你听好吗?
师:好,背什么古诗?什么时候学的?
生:背《草》,今天上午刚学的。
师:那么多花儿不写,干吗写草啊?
生:(一愣)嗯……是因为草很顽强,野火把他的叶子烧光了,可第二年又长出了新芽!
师:噢,我明白了。背吧!
师:“离离原上草”是什么意思?我怎么听不懂?
生:这句是是说,草原上的草长得很茂盛。
师:还有什么“一岁一窟窿”?
生:不是“一岁一窟窿”,是“一岁一枯荣”。枯,就是干枯,荣,就是茂盛。春天和夏天,草长得很茂盛,到了冬天就干枯了。
师:你看俺孙女多能耐,小小年纪就会背古诗了!奶奶先你怎么大的时候,那有钱上学啊!好,今天的课就上到这儿,小朋友,放学回家就把这首《草》背给家里人听。
(激发学生兴趣,活泼而实在。学生背古诗,既是一个整体把握、复习巩固的过程,也是检测学习效果的过程。在背的过程中,学生的记忆、对古诗的理解以及展示、运用都有所顾及,而且每一轮引导都逐渐深入。问题: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的能力?写字能力及巩固?背诵的面——其他学生背的效果?时间——有人说是表演,玩花样!)
2、《可爱的草塘》:揭题-浏览课文-读,然后教师要求学生:作者是怎么写的呢?其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体会草塘的可爱。(已经先入为主,后来读的时候果然体会不到,教师又花了很多时间才把调动了一点。应当自己体会,说对草塘的感觉,然后对照课文作者的感觉来学习。)
3、《只有一个地球》:教完课文后,要求学生根据下面几个方面写句子:“地球小而美、资源有限、资源可以再生、迁居无望、要保护地球”。引用者认为“学生们都完成了任务,学出了各式各样动人的句子,如:
“啊,我爱美丽而壮观的一叶扁舟!”
“地球,谢谢你赐给我们有限的资源!”
“人类啊,不要再破坏资源了!”
甚至说:“看到这一个个诗一般的句子,怎能不让人佩服老师巧妙地挖掘了学生的潜能?在激发学生创造潜能的同时,又发展了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促进了学生的主动发展”。(学完了课文,还写这样的句子,是引导还是捆绑?学生是否一定认为“地球小而美”?“迁居无望”?人类都是破坏资源的吗?这时应让学生发挥更好)
4、 三年级作文课:
(1)先从三段话中找出中心句。
(2)然后用“闷热”造句。
(3)在一个句子里同时用上闷热、冷饮两个词。
(4)用闷热、冷饮、青蛙三个词说一句话。引导学生有描述情景,到表达一个情节。学生到最后都知道应该写成:闷热的下午,我用妈妈给我买冷饮的一元钱买了一只大青蛙,归途上,我把它放回了大自然。
(5)写成作文:把闷热的下午写具体。听写六个词:太阳、风、树叶、知了、大黄狗、汗珠。用这六个词来表达“闷热的下午”的意思。学生都知道了应该写成:大黄狗爬在树荫下伸着舌头,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尽管我使劲的摇着扇子,可是额头上的汗珠仍然像断了线的珍珠似的一个劲往下滴。难怪妈妈直唠叨:这么些年,还没见过这样的鬼天气!”
(表达模式化、虚构的合理化、生活的模拟化=作文背离生活。思维、个性不能自由发展,违背学习的规律和课程标准喜爱作文、自由表达的精神。还有就是教学生编假话、空话、套话。是20世纪80年代的作文序列化、系统化的复辟和倒退。培养的目标是一个模子里的学生,是机械化生产似的教学模式。结论—误人子弟!)
5、教师装傻现象解构。许多教师引导学生朗读,往往会说:一定读得比老师好!连著名的特级教师也不例外。例如:于永正在《庐山的云雾》教学中,就说了好多次:我不敢和你(学生)比,要找一个学生代替他读。当然这样能让学生自豪一下,也有机会多读,确实把时间、空间都给了学生。一方面,这需要学生读的能力很强,容易把握,一般不能照搬;另一方面,教师形象贬值后,其的影响力大大削弱,其他方面言传身教的功效大打折扣,合作也是以不平等的态势出现。可谓丢了西瓜,捡了芝麻。
一位老师再指导口语交际《过生日请同学吃饭好不好》时说:对于这个问题,我也很想知道好不好,我们一起来讨论好吗?如果一位教师连这都不知道,还用当教师吗?对教师的信任、兴趣没了,这难道不是更大的损失?不是重要教育资源的浪费?
6、《蚂蚁和蝈蝈》:学生读了几遍课文后,问:这一篇课文说什么呢?我们来学第一段。学生读第一段,学生评价“满头大汗”没读出来。教师学生分别示范,原来的学生再读,全班读。(点评:牵引学生。读了以后,就应当说说全文的意思。又逢开学第一段,因为教案设计了,非得这么做。但以读代讲,符合语文阅读课特点。注意学生反馈,落实语文能力。)
7、《漫谈沟通》:学生在提出问题后,教师引导学生从各个方面理解沟通。然后,以问答大比拼的游戏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不同沟通方式的目的是什么?动物与人的不同方式比较是要提出什么观点?友好的工具就能沟通好吗?(而不是:你最喜欢什么沟通方式?你表演一下你最喜欢的沟通方式。)
结论:自主学习是需要的,但在自主学习时,教师引导一定要加强。而且要引导到真正有效的的语文学习上:语言文字的学习、好的学习习惯、想象和思维能力培养等。有一些“主体作用”不过是彩色的泡沫,活动形式很多,唯独学生写字不多,读书不多,思考不多。任何主体作用,都应是有利于学生学习和掌握语文的“主体作用”,有利于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的“主体作用”。
二、个性化与共性
1、师生平等对话:《一夜的工作》
参与讨论:总理深受人民爱戴,从课文中能找出答案来吗?
(学生说)
生:如果说总理关心人,为什么不像把作者的文件批了,让他先回家睡觉呢?
(教师把球踢回给学生,有些学生说是刻意安排的。)
师:有些同学说,这是刻意安排的,总理是这样的人吗?
生:“我”是后来的,总理工作严谨,讲究先来后到。
生:新中国刚成立,总理日理万机,有许多重要文件等着总理批示。这个文件只是他自己的一个讲话稿,可能总理认为这不是十分重要,所以放在后面。
最后,老师让学生面对总理的工作画像,用简洁的语言说出心里话。
生:辛劳啊!无奈啊!被迫啊!(满堂大惊)
生:新中国刚成立,多少事情等着总理去处理,它不这样夜以继日地处理,行吗?这不是无奈吗?当时的中国,经历了那么多年的战争,国家肯定非常穷,作为一个国家的总理,怎么能铺张浪费呢?这不是形势所迫吗?
(如果批评学生乱说,就没有了学生精彩的发言,也许这个学生因为这一节课改变了他的一生。)
2、一位教师教《落花生》,让学生画果实,喜欢画什么就画什么。然后对比花生,突出“默默无闻”。(这是一种误导!画什么,未必就能突出“默默无闻”;而且这么比,赞扬了默默无闻,那就是贬低个性张扬。难道别的果实就不如落花生?画不如改为议、说或别的方式,不一定画了才能体验,也不要为了所谓综合性学习活动而画。必要的时候才用,用了就要有实效。)
3、一些老师喜欢在指导朗读时教:那里读大声,那里读轻声。
《问银河》:一个学生高声地读,一个学生轻声地读。一些学生发现了,有人就说读轻声不好。老师就问读高声的学生:为什么读高声?学生说:银河那么远,要读高声才听得见呀!问读轻声地学生为什么,学生说:银河出来时在晚上,我要轻轻的问,怕把它吵醒了!怕影响了别的星星休息。老师肯定了后者,但也没有否定前者。(一些教师指导朗读过于重技巧,忽略了个体的感受)
4、《识字 六》:记“虎”字,老师说:把“虑”的“心”换成“几”。学生的记字方法:有几只老虎在玩耍。然后放动画,按词串说有关动物故事,想象动物在做什么。在读的时候,还有些同学读不出快乐的感觉。老师读,然后让别的学生读,配上动作读。(问题在于许多学生没进入情境;还有个反馈的问题:没读好的学生,可能仍然没读好;配上动作是否一定能读好?规定每个人都作动作,是否新的形式主义和教师垄断?)
5、现在流行的两句话:你喜欢学那里(段、句)就学那里(段、句),你喜欢怎么学(读)就怎么学(读)!一方面用多则滥;另一方面,个性化张扬时却失去了共性!忽略了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基本要求。如一位老师教《棉花姑娘》(人教),要求学生:选择你最喜欢的一段(句)来学。到后面学完了,也是说:选择你最喜欢的一段来读。试想:学生在老师的权威下不敢不选,随着民主化自主学习的逐渐深入,学生如果敢于说:我那一段都不喜欢!那课怎么上?解决的办法不是自选课文,就是强制学生学了。(学生不喜欢的,想法让他喜欢;学生喜欢的,想法让他的喜欢表达出来,让他们互相感染。如果都不喜欢的,就让教师来传授、感染、熏陶吧!)
一位老师教《桂林山水》:先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然后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段,细细品读。在学生品读时,发现他们的选择表现出鲜明的个性化倾向,女生大多品读写水的一段,他们喜欢漓江水的安静、清纯、柔美。男生大多选择写山的一段,因为他们更富于冒险精神。(桂林山水,明明是山清水秀,山水相依。硬要为了所谓个性化,把山水分开来理解,一方面割裂了原文的整体意境,另一方面,学生的思维是支离破碎的,造成发展的畸形化。)
6、一个老师问我:自主学习、自由发展,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孩子的个性很强,以自我为中心,我们要求的课堂纪律、课堂秩序、行为习惯和平时要求不一样,和社会上的要求也不一样,怎么办?(任何教学都要有秩序,当然不能过于强调秩序。美国式无秩序教学已经尝到了苦果,我们不能再重蹈覆辙。教师既然是组织者、引导者,就要发挥组织、引导的作用,建立适当的教学常规,对教学活动要有计划,对学生的活动在适当时候有一定的引导、约束。特别是在学生水平发展尚低的时候。)
7、一位老师教学生习作:写一种水果。据说没有相关的课文,学生不会写。学了《我爱故乡的杨梅》,学生仿写,就写得比较像。
(关键在于教师没有引导学生回顾原有的生活体验,仅仅停留在模仿,有时可以学到一些技巧,但千篇一律,思维受限制,写不出好东西。)
7、《大自然的语言》:
师:预习了大自然的语言,都有谁在说话?
(根据学生说的,课件出示:白云、蚂蚁、大雁、蝌蚪、大树。)
师: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请把你最喜欢的那节诗找出来,美美的读一读;想一想,为什么喜欢它?
(学生挑选自己喜欢的诗朗读)
师:好!下面我们设白云、蚂蚁、大雁、蝌蚪、大树五个合作小组,挑选自己最喜欢的一节诗来研究,说说你喜欢它的理由。
【赏析】:教是引导步步深入,学生选择有的放矢,各自锁定钟情的学习内容。这些内容体现着学生的兴趣爱好;或反映着学生的学习要求;或联系着学生的生活经验;这一选择,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情趣,而且推动教学向纵深发展。
(教育和教学,是为培养人的,不是为让学生高兴的!学生喜欢的就学,不喜欢就不学!那科学探险那样艰难的事、危险的事谁来做?课程标准的要求怎么达到?怪不得现在生物、地理、勘探、农林这些学科根本没人报考!我们基础教育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8、为了发展学生个性,一些教师给出不同层次的问题,让学生选择去学习、探究或评价。如分A、B、C三级测试,如果给学生自主选择,他们往往选择了与自己水平不相适应的级别。如为了得分高,能做A级的选择了B级。这就不仅仅是教学的问题,因为个性的问题,往往涉及到心理学问题,但仅靠语言的鼓励往往是苍白无力的,应当在评价时有不同的政策。例如原来做C级题,能做到良好,现在做B级题,也能良好,那发展方面评价就要加分。原来做A级题,得良好,现在做C级题得优秀,发展性评价得分也不能加。
结论:学生个性化学习必须提倡,这是时代的要求!在发展学生个性的同时,应当全体学生都有一个基本的学习要求,就是社会培养的要求,就是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包括识字、朗读、习作、口语交际的要求和社会基本的伦理道德准则、行为规范等。这就是共性的。否则,个性发展了,却不容于社会,不容于集体,不是教育的成功!
三、基础与创新
1、《手术台就是阵地》:师:老师喜欢发言错的同学!练习选词填空:
连续—— 陆续—— 继续——
由学生做、评、改正:连续— 陆续…… 继续——
评: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要创设宽松的气氛,让学生真正动脑、动手、动口。不但要乐于学习,还要敢于探索、勇于合作,充满自信。
2、《欢迎小雨点》:先理解感受小雨点,出示多媒体课件朗读,没读好。然后说雨点——表达对小雨点的喜欢画、唱(用生日歌的旋律)——想象小雨点落在那里。学生说:落在池塘里,消失了,落在花丛里,花儿开了;落在雨伞上,嘀嗒嘀嗒;落在头上,头发变黑了……创造性思维得到了发展,最后再读课文,还是没读好。(注重了活动,注重了想象和感悟、体验。但是,朗读、写字、表达的能力淡化了。这样的教学多了,语文会变得越来越虚。)
3、有些教师在教学中为了贯彻《语文课程标准》中的“重感悟”、“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就只要求学生读,对涉及到的一些语文知识不敢讲,淡化分段和概括大意,对重点段、重点句也不敢引导学生加深理解,无论什么课文都不敢进行分段、概括段落大意。(不是绝对不能,而是“不宜刻意”,不宜“系统、完整”。课标在教学建议中指出:“在阅读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学习必要的语法和修辞知识,但不必进行系统的、集中的语法和修辞知识教学。”对于“感悟”,修订大纲是“感悟、积累、运用”,课程标准是“积累、感悟、运用。”可见,感悟并不是语文学习中最重要的、唯一的。)
4、《中国小学语文教学论坛》:《新标准带来新理念——关于“师生平等对话”的实践与启示》由一个案例:“孙中山种了中华民国”。《小猫种鱼》的公开课尾声,教师让学生用“种”扩词,并说句话。学生说了学多句子:农民伯伯在田野里种花生;妈妈在山坡上种玉米;我和姐姐在花园里种花……”这时,一个学生说:老师,可不可以说种太阳!学生哄堂大笑。老师问:好孩子,可以,但你为什么这么说?学生说:不是有一首歌叫《种太阳》吗?“没错”,老师带头为这个学生鼓掌,“你能把这首歌唱给大家听吗?”学生边唱边跳。歌舞结束后,一个小女孩神气十足地说:“孙中山种了中华民国!”课堂上热闹起来,老师掩饰不住内心的兴奋,把这个一鸣惊人的句子写在黑板上,然后介绍了孙中山的事迹。“小女孩激动不已,两腮绯红。孩子们似懂非懂,但在老师激昂情绪感染下,都陶醉的笑了,那笑,肉如一朵朵灿烂的鲜花,开在每个人的脸上,开到每个人的心里。”
(创新是有了,但基础呢?如果连说话都不通,又谈何创新?创新,必须是在扎实的基础上才是合乎民族发展的需要。创新并不是第一位的语文素养,也不是最重要的语文素养,而只是语文素养的比较重要的一环。文化底蕴才是语文的核心!)
5、过去是教师主讲,学生听。现在是学生主讲(主要是尖子生),教师插话补充。许多教师不讲课文,而让学生海阔天空,说长道短,甚至大谈网上看到的新闻。仿佛教学的中心已经由教移到学上了,仿佛是课内向课外延伸。但是,读书的时间少了,思考的时间少了,对课文中语言文字的理解、品味、运用的时间也被挤掉了。对于学生收集信息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有一定作用,但为什么不在打好基础的前提下去延伸、拓展呢?
6、由于不再提倡逐段讲解,一些课随意打乱文章顺序,而不进行梳理;任意肢解课文而不回归整体。有时突然冒出一个或几个句子让学生分析比较。(没有了语言环境和课文背景,语文的形象、情感、意境就没有了,也就大大削弱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
教材和学生是第一资源!是最宝贵的学习资源!
7、中期评估:市里好学校学生朗读几乎都用喊。而郊区条件较差的学校则老老实实,读好书、写好字。虽然没有多媒体,老师也没有机会出去,但语文数学都学的扎扎实实。
结论:对于语文教育来说,创新是重要的,但绝不是最重要的!创新不能脱离基础,在基础学习中同样可以培养创新的意识。语文课程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语文的本质是“文化”!语文的范畴是生活!杨再隋教授:“语文课就是让学生在绝大部分时间里学习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和口语交际。这就是语文课上的语文实践活动,白白的浪费时间去干些别的什么,而不在语文课上进行语文实践,这样的课能说是语文课吗?
四、合作学习与独立思考
合作学习能提高学习效率,合作学习与独立学习是同样重要的。
1、《高大的皂荚树》:(1)自渎思考,提出问题;(2)分组解决问题,先独立思考,再小组讨论。(3)汇报,教师组织提炼问题,再讨论。
评:独立与合作,每个人都动了脑筋,有自己的思考;但是,又能够互相借鉴,互相促进。自主学习和教师的指导紧密结合,保证了学习的效果。
2、读(说、演、写)给同桌听(看):读(说、演、写)给同桌听(看)的作用是什么?是交流、相互影响、相互评价,共同提高。仅仅读给同桌听,读完就完了,没有任何目标,是无效的合作。(四季)
3、合作学习的形式:以小组讨论为主。实际上讨论时,有些学生不发言,有时学生权威垄断发言权或误导其他学生思维。而且讨论在无序状态下,往往停留在表面或问题的某一点,既无法展开,也无法深入。
提防学生权威霸占课堂。由于生态平衡的关系,每个班总有一些特别活跃,特别聪明的学生。他们反应快,思维敏捷。往往回答问题抢先举手,想的也比别人快。所谓“叫得欢的小鸟先得食。”老师的注意力不由自主会被他们吸引,更多地关注他们,给他们机会。小组讨论,也是只有他们说话的份。儿童容易受榜样的影响,更有从众心理,有人先说,后来者纷纷跟上,思路就难以打开。这些人被称为“学生权威”!处理不好,大面积提高难以达到,合作学习也成为无效的合作。
(解决建议:这是一种惯性心理、从众心理。可以让他们带动其他学生学习,对他们的评价里,注重让他们玩更高程度发展,侧重他们“小老师”或“合作者”的作用。)
4、合作学习的有效性(三种层次)
(1)自由讨论。
(2)分工:组长、主持人、中心发言人、记录人、展示人。
(3)大家提出问题,讨论筛选问题,分头研究问题的不同侧面,质疑问题,汇报、汇总。
结论:合作与独立思考是并列的关系,有些时候需要合作学习,有些时候需要独立思考。是并列的关系,可以融合,互相促进。合作学习不仅仅是小组讨论,要探索真正有效的合作学习方式。
五、探究体验和接受学习
1、许多教师反映:以读为本,整天只是读来读去,没有什么东西!强调在读中感悟,在读中体验,语文课是不是只要读!
(要区分开来看待:一些优美的、抒情的诗文,可以通过多读来体会、感悟。但不一定所有的课文都能这样,例如一些比较平白的文章、说明性文章、应用性文章等,也许默读、独立思考或查阅资料更有实效。强调要重感悟,是对前一阶段轻感悟,重分析的纠正。但感悟决不是唯一的,以读代讲也决不是语文最重要的、唯一的方式。语文学习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2、一位教师教完《小壁虎借尾巴》的主要内容后,安排了这样一个环节:说其他动物的尾巴的作用。简笔画松鼠或其他动物,续编故事。(过多的、无关的活动妨碍语文学习!这里的处理要注意,重点应在续编故事,其他动物的尾巴作用和画尾巴,是多余的。关键在于现象小壁虎的尾巴长出来以后会怎么样?会发生什么事?其他动物尾巴和画尾巴方面是为了让学生拓展知识,体验其他动物的尾巴的作用。但是这种体验不是语文课的任务!是自然课的任务!在语文课中是一种无效活动。如果在教学主要任务完成后,利用这个拓展活动来开展口语交际应当不错。)
3、《秋天到了》:叶子变成什么颜色?叶子怎么落下来? 画出来。学生没画完,老师叫起来:说停就停,那个停笔最快?然后进行说词:一片,一片片……又指导读“落”字:要读得又轻又慢,便做手势边读。(过多的接受变成灌输!环节太多,学生很难跟上,教师组织活动有困难。为赶进度而没有完成的活动,除了浪费时间和削弱了老师的影响力之外,就是给学生许多的无奈。当时一个学生拿一张纸抛落,像落叶一样,教师没有发现,这是一个很好的体验活动。那些乱七八糟的活动,不如改让学生美读,边读边想想落叶飘飘的样子。)
(结论:体验是需要的,亲身的实践给人留下的深刻印象有时是终生难忘的。而且在探索过程中的思维方式、探究精神、合作精神等培养,是其他学习方式不可替代的。但是,活动的安排要切合实际。一方面是教学的实际,教学内容能够安排、设计活动。促进教学的进程,帮助学生发展。另一方面符合学生实际,学生能做,乐做,做了能发展学科专长。过于强调综合性活动,没有学科特点,那就不是语文教学!)
㈡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目录
1柳树醒了来
2春雨的色彩
3邓小源平爷爷植树
4古诗两首 春晓 村居
5看电视
6胖乎乎的小手
7棉鞋里的阳光
8月亮的心愿
9两只鸟蛋
10松鼠和松果
11美丽的小路
12失物招领
13古诗两首 所见 小池
14荷叶圆圆
15夏夜多美
16要下雨了
17小壁虎借尾巴
18四个太阳
19乌鸦喝水
20司马光
21称象
22吃水不忘挖井人
23王二小
24画家乡
25快乐的节日
26小白兔和小灰兔
27两只小狮子
28小伙伴
29手捧空花盆的孩子
30棉花姑娘
31地球爷爷的手
32兰兰过桥
33火车的故事
34小蝌蚪找妈妈
㈢ 浅谈怎样上好小学语文阅读课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读”对于语文教学是多么的重要。读书不仅要注重读的数量,还要重视读书的形式和质量。读书在形式上有教师的领读、范读,学生的默读、朗读、诵读、自由读、分组读、分角色读、表演读等。上好小学语文阅读课对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极其重要的。那么,怎样上好阅读课呢?下面谈谈我的几点浅见:
一、培养阅读能力,首先要加强词句训练
读课文要理解其中的词语和句子,才能更好地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思想;要会自觉地使用学过的词语和组织出所需要的句子,才能更好地准确地表达出真情实感。掌握一定的词语知识和句子知识,是发展阅读和写作的重要基础。因此,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积累词语和引导学生运用词语十分重要,是培养阅读能力的重要内容。词语训练要注意两点:一是既要重视理解又要重视运用,把学和用结合起来;二是要与阅读课文与理解文章结合起来。一些常用的词语,要引导学生在说话和作文中学习使用;一些基本句子形式,要引导学生加深认识,并让他们口头或书面造句子,学会使用。在引导学生理解词语时应让学生了解这些词语和句子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思和用法。有的词语一读就懂,不需要讲解;有的词语稍作比较,学生就理解了。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哪里?重点应引导学生说,也就口头运用。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运用祖国丰富的语言,有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把课文中的词语、句式变换说法。
二、让学生读,让学生说,让学生写
1.要让学生多读。我每篇课文都先叫学生回家预习,让学生能大体知道课文讲了什么。教学第一课时时,我先让学生初读课文,解决生字词,把不太通顺的句子多读几遍。每篇课文都会有生字,三年级的学生有自学生字的能力,待学生学习后,同桌互相纠正。自从我用了这个方法后,我发现学生读书水平提高了,连一些平时不会读的同学也基本上能读好。
2.要让学生多说。精读课文则是与文本的对话,让学生说出自己对课文的了解。尽量多让学生说,这样老师就可以充分了解学生理解文本的程度,从而有针对性的展开教学。
3.要让孩子多写。教完生字后,要让学生描红生字,并且把难写、易错的字多写几遍。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要指导书写。
三、以“读”为主体,体现以读为本,让“读”激活语文课堂,是上好语文课的主要途径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依本人之见,读书不仅要注重读的数量,还要重视读书的形式和质量。读书在形式上有教师的领读、范读,学生的默读、朗读、诵读、自由读、分组读、分角色读、表演读等。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引导学生选择相应的读书形式。如在教学散文题材的文章《秋游》、诗歌类题材的文章《快乐的节日》时,教师可让学生在自由读熟的基础上学会诵读,这对学生掌握一定的语言基本功、加强语言文字的积累很有帮助。如在执教《蚂蚁和蝈蝈》一课时,教师可运用分角色读与表演读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在表演时,教师还可设计让学生各自用上事先准备好的道具),这样一来,既使教学内容形象化,又使课堂气氛变得生动活泼,此乃一石双鸟。
在某种意义上说,读书的形式其实就是为质量(即教师的教学目标)服务的,既然如此,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让学生读有目的,即带着疑问去读,或是在读中读出疑问。当然后者比前者更具有创新性,这就靠教师如何去引导。其次,教师要重视读的指导。在学生读的过程中,如遇学生停顿不当、情感把握不准时,教师有必要作示范指导。第三,要引进评价激励机制,对同学之间的读书质量通过相互评价、相互激励,最终达到取长补短、提高自身读书能力的目的。“读”是语文课堂的主旋律,只有“读”到了位,语文课堂才会焕发生机。
培养阅读能力要善于启发学生质疑,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阅读教学中,如果只是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学生总是处于被动的局面。我们要通过一篇一篇课文教学使学生学到阅读知识的方法,形成阅读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就要想办法让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这样学生就学得比较主动了。教师可以让学生预习课文,有不认识的字,读读拼音,词义不懂的,查查字典,真正不能解决的,老师帮助解决。教学中,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要尽可能启发他们互相解答,他们确实解决不了的,才由教师讲解。
四、培养阅读能力要注意培养学生广泛阅读的兴趣
要提高阅读能力,光靠课堂教学几十篇课文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通过阅读教学,激发学生在课外主动找读物看的兴趣。在教学中,有时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也一时难以解答,可是,发动学生又把疑难解决了。有位教师教了《蜘蛛的网》后,有个学生提出问题:“蜘蛛的网能粘住小飞虫、甲虫等等,它自己却不会粘住,是什么原因?”教师想不到学生会提出这个问题,便随机应变,发动学生,说:“你们想想吧,看谁能想出来!”有个学生回答说:“因为蜘蛛身上有油,所以粘不住。”教师接着问:“你是怎么知道的呢?”学生答:“我在《动脑筋爷爷》那本书上看到的。”由于学生多看课外书,既提高了阅读能力又增加了科学知识。在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有的学生在回答问题时能恰当地用上许多在教材中没学过的词语,可见,学生是在课外阅读中获得的知识。因此,激励学生广泛阅读是提高阅读能力的途径。平时,教师要注意适当地介绍符合学生接受水平的读物让他们阅读,还要启发学生运用教学中学到的阅读方法进行阅读。学生广泛阅读,必能丰富知识、开拓思路。无疑是朋友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好方法。
㈣ 小学语文教学讲课10分钟该怎么讲
这是苏教版的.教育部核准,我们于今年年初启动了与新课程标准配套的义务教育小学语文实验教科书的编写工作。其中的一年级上册业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初审通过,并已进入实验区。在“标准”研制组专家的具体指导下,我们又继续编写了一年级下册。一、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和原则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编写的指导思想是以国家的教育方针为指针,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为目标,建设一套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有中国特色的小学语文教材。据此,我们确定了以下编写原则:1、全面体现语文课程的性质和地位。认真领会课程标准有关语文课程性质的论述,准确把握语文教育的总目标和阶段目标,切实构建小学语文教育的新体系。要在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中渗透人文教育,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在获得基本语文素养的同时,热爱、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了解、吸纳人类进步文化的精华,具有广阔的视野和创新的能力,成为对民族、国家、人类有责任感的现代公民。2、体现国家课程改革精神,体现社会和人的发展需要,体现语文教育的发展趋势。材料编写要突出四个基本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3、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注意研究其他版本(包括港台地区)的小学语文教材,学习各家之长。注意从我国丰富的传统语文教育经验中汲取精华,从长期以来我国小学语文教育的成功经验中吸收营养。在学习和吸收的基础上创造自己的风格和特色。4、立足于便教利学。教材编写力求简化头绪,突出重点,使教学目标集中明确,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同时注意减轻学生的过重课业负担。5、实行开门编书。精心组建一支品质优良、结构合理、富有战斗力的编写队伍。在此基础上,发动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和有志于语文教材建设的各界人土参与编写工作,争取知名专家的指导,听取一线教师的正确意见,走编写人员、专家、第一线教师“三结合”编书的路子,使教材能够凝聚集体的智慧。二、教材的框架体例本册教材共分四个部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识字、课文和单元练习。1、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标准”中的“总目标”明确提出:要“养成良好的习惯”。我们认为这个要求对小学生一生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为此,我们在教材中设置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的系列。本册“习惯篇”的要求是:认真写铅笔字;积极发言,专心听讲。2、识字写字本册教科书用“识写分流,多识少写”的方法安排了466个生字(其中只认不写的183个,要求能识会写的283个),较之过去同册的识字量有了较大幅度的增加。全册生字分两个途径安排。一是随课文识字,每课安排能识会写的生字不超过10个;只识不写的生字也不超过10个。二是专门的识字课文。每课安排能识会写的生字不超过9个,其中只识不写的生字不超过8个。专门的识字课文采用以下三种形式:⑴词串识字。顾名思义,词串是将相关的词语串连起来,用以表现某个场面或意境。词串是押韵的,可以连贯起来诵读。词串配有相关的情境图,用以帮助儿童理解词语的意思,并感受词串描绘的意境。如“识字广:“春天春风春雨/柳树小草嫩芽/布谷燕子蜜蜂/梨花杏花桃花”。分别看,是排列整齐的几组词语;连起来读,押韵上口,好像一首小诗。“识字”1、2、5、6四课均属此种形式,其内容分别是“春天”、“奥运会”、“夏天”、“夏夜”。安排此类课文的意图是:使学生借助韵文形式和情境图识字;通过诵读进行自动化识别汉字的训练;帮助学生认识事物,并受到美的熏陶。⑵看图会意识字。主要是用形象化的图来揭示字理,并附有为识字提供语言环境的相关短文。如“识字3”便是通过有关舟、竹、石、泉、川、燕等字的“实物──古文字──今文字”的演变过程,使儿童初步认识到绝大部分的象形字、指事字是由图画演变而来。“识字7”则通过形象化的图形来显示“人从众木林森”等是怎样以基本字逐步叠加来体现字义的。⑶转转盘识字。先通过转转盘显示一组同声旁的字,再将这些字编进短文,为识字提供语言环境。“识字”4、8均属于这种形式。如“识字4”,课文先以转转盘换偏旁的方式,转出了驰、地、他、池等一串同声旁的形声字,使学生初步认识到这几个字都是由两部分构成的:一部分表示字音,一部分表示字义。然后让学生读一则有趣的字谜:有马能行千里,有土能种庄稼,有人不是你我,有水能养鱼虾。以加深对形声字造字规律的理解。安排此类课文的意图是:揭示汉字的造字规律;集中识一批字;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无论是随课文出现的生字,还是“识字”课文中的生字,凡要求写的字都在课文后面的田字格里出现;只识不写的字则列在两条绿线内。为了打好小学生的写字基本功,所有要求书写的生字,都根据国家语委规定的标准,一一展示笔顺,以便小学生在描红、仿影、书写时有所遵循。“标准本”十分重视写字教学。对于写字的功能,不少人在认识上有片面性:现代社会电脑已经普及了,没有必要让学生花那么多的时间去练字了。尤其是毛笔字,已没有实用价值,教材里不必安排了。我们认为这个看法是不全面的。因为写字不单纯是一种书面传递信息的工具,汉字里面还蕴含着民族的睿智,民族的文化,民族的精神。作为龙的传人,不会说中国话,不会写方块字,就失去了民族的根。作为母语教材,从小教会孩子写好方块字责无旁贷。不光要会写,还要写得好,要促进学生在书写汉字的过程中逐步养成热爱汉字、尊重汉字的态度。所以我们在教材中坚持描红、仿影,不是只在一二年级这样做,而是一以贯之,六个学年一描到底,一仿到底。过去我们的孩子字写得不好,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丢弃了传统写字教学行之有效的经验。3、课文共27课,分为6个单元。选文力求具有典范性和时代气息,文质兼美,难易适度。注意儿童化,富有童趣。多为儿童喜爱的诗歌、童话或故事。选文贴近儿童生活,充分考虑与儿童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的联系。如《好学的爸爸》、《奶奶的白发》、《放小鸟》等联系了儿童的经验世界,《世界多美呀》、《蚂蚁和蝈蝈》等则联系了儿童的想像世界。选文还注意到适应新时期的需要,自觉地渗透标志人类社会进步的现代意识,并根据本学科的特点致力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一代新人。为此,我们在教材中选人了一批具有时代意义的课文。如《好学的爸爸》便反映了这么一种新时尚: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已成为人们的自觉要求。《放小鸟》、《这儿真好》意在使学生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这样一种新的理念。《鲁班和橹板》、《乌鸦喝水》意在鼓励学生动手动脑,培育他们的创造意识。课后的练习设计坚持简约、实用、抓住关键,主要突出了识、写、读、背四项。27篇课文均要求朗读,其中12篇要求背诵。部分课文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心理特点,设计了富有童趣的实践性、探究性、创造性作业。如学生学了《鲁班和橹板》,课后便要求:收集一个有关发明的故事,讲给大家听。学了《蚂蚁和蝈蝈》,要求他们“分角色演一演这个小故事”。学了《做什么事最快乐》,则要求他们“改编这个小故事(如将啄木鸟、水牛、蜜蜂换成公鸡、花猫、螳螂等),再讲给同学们听”。4、单元练习这部分分三个板块:综合练习、语文积累和口语交际。与过去的教材相比有三个特点:变繁琐的单项训练为综合练习;与社会实际活动相结合,向其他学科渗透;注意培养小学生的探究意识。从本册起,在每个单元练习里安排了“熟记成语”,其形式是将一组有内容联系的成语编成“成语歌”,以便于儿童诵读与记忆。“成语歌”配有相应的图画,用以帮助儿童理解成语的意思。“成语歌”大都联系儿童的生活经验或前面学习过的课文。如“练习1”的“欢声雷动欣喜若狂载歌载舞灯火辉煌”,便可联系“申奥”成功当天夜晚的狂欢情景来理解。又如“练习8”的“临危不惧多谋善断从容不迫方寸不乱”,便可联系《司马光》一课的内容来理解。“标准”要求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为了在教材中落实这一目标,我们摈弃了过去低年级清一色的“看图说话”模式,构建了“口语交际”的训练系列。如一年级下册我们便安排了说说我的家、找春天说春天、指路、学会道歉、讨论、相互交流各自参加的节日活动、学会做客、听故事讲故事等口语交际的训练内容。在呈现方式上,我们力求便于教师设置交际环境,强化交际双方的互动性。三、教学方法建议怎样用好“标准本”一年级下册呢?我们认为要注意四个“性”,即实践性、主体性、基础性、趣味性。下面分别来说一说。1、实践性首先,我们对语文课的认识应有一个全新的理念。什么是语文课?语文课不是教师讲、学生听,语文课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教师只是学生语文实践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的职责是组织,示范,点拨,答疑,鼓劲……一句话,是因势利导,从旁协助,而不是越俎代庖,包打天下。当然,一年级小朋友年龄小,教师在指导时,表述要具体形象,要多演示。如指导小朋友说话要大胆,就应当说:怎样做算大胆呢?身子站直,眼睛向前看。两眼看天花板或者地面,弯着腰,都是胆小的表现。还可以演示一下给小朋友看,并演示一下应当怎么站才叫大胆。要沟通课堂内外,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活动的机会。如识字就可鼓励孩子借助社会环境,一些电视节目的片名、片尾、节目主持人的姓名、广告用语等,容量大,多次反复,趣味性强,都是很好的教育资源。2、主体性“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过去识字有个固定的程式,即在教师的统一指挥下,学生齐声拼读字音,分析字形,连词读字。这样做,剥夺了学生识字的主动权,生字不管难易,统统“一刀切”,也是不合理的。要把识字的主动权交给儿童。可以深入浅出地渗透一点汉字的知识。如学了“马”、“虫”后再学“蚂蚁”的“蚂”,就可以告诉儿童:蚂蚁是昆虫,所以是虫字旁,“马”是告诉我们这个字的读音。哪个字难学,可以让儿童自己找,自己想出记字的方法。如“蚕卵”的“卵”,有的小朋友这样记:柳的右半个,两边各加一个小点儿就是卵。另一个小朋友的记法则不同:蚕卵我见过,是个小圆点,我一看到“卵”字里的两个小圆点,就记得这是“卵”,字了。学生自己开动脑筋来记字,效率就大大提高了。3、基础性小学阶段要求打好学习语文的基础,一年级更是基础的基础。对于几项最为重要的语文基本功,我们都一一在教材中作了落实。如写字,可以采取“识写结合,描仿人体”的方法,即识什么字就练习写什么字。通过描红、仿影使学生的字逐渐“人体”。所谓“人体”,不是人前面柳欧赵之体,而是人楷书之体。要指导学生用好配套的习字册。还要坚持“提笔即是练字时”。正如叶老所说:“咱们天天为了实际需要而写字,其实是天天在练字,更不必特别划出练字的时间。”我们要引导儿童养成这么一种良好习惯:不管在什么场合下写字,只要一提起笔来,就要一笔一划地写,认认真真地写。又如读书、背诵,我们也都有明确的要求,应一一予以落实。良好学习习惯的落实,关键在于老师坚持不懈地抓。要“反复抓”,还要“抓反复”,不能指望一蹴而就。要“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如教学词串“夜晚繁星亮晶晶/爷爷奶奶小丁丁/竹椅蒲扇萤火虫/牵牛织女北斗星”,不是光识了字就算完成任务,还要让儿童诵读,就像诵读一首诗,一边读一边在头脑里浮现出一幅生动可感的夏夜纳凉图。儿童既识了字,又认识事物,还受到了美的熏陶。4、趣味性人们常以“书山有路勤为径”作为劝学的格言,然而我们更看重一个“趣”字。因为只要读书感兴趣,你不叫他“勤”他也会“勤”,即所谓乐此不疲。现代神经认知科学的研究也证实:大脑组织在接受感兴趣的信息时,会分泌出一种叫做内啡肽的物质,这种物质引起大脑神经兴奋的功效比吗啡大50~100倍。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学生有了兴趣,就会用全副精神去做事,学与乐不可分。”所以说,教学一定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怎么才能激发儿童兴趣?有这么一句名言,叫做“蹲下来看孩子。”很有道理。举例来说,教儿童口语交际──听故事演故事,可以给他们戴上大树、苹果的头饰表演一下。不要低估了头饰的作用,儿童的世界是童话的世界。一戴上头饰,无论在扮演者本人的眼里,还是在其他小朋友的眼里,他就是故事中的某个角色了。有经验的老师都很注意头饰的运用。它会增加趣味性,使学习变得轻松。
㈤ 麻烦大家帮帮忙,这是语文作业题。 用“有的……有的……个个……”说说冬天到了,蚂蚁和蝈蝈的生活。
冬天真冷啊,蚂蚁们都在洞里,由于夏天和秋天搜集了很多过冬的粮食,有的在跳舞,版有的在踢球,个个玩得权高高兴兴。
冬天真冷啊,蝈蝈们夏天在乘凉,秋天在玩,粮食不够,蝈蝈们饿得头晕脑胀,有的爬出了洞,由于太冷饿死了,有的躲在洞里饿得吃草根,个个都面黄肌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