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培养语文语感 小学语文语感培养初探
具体而言,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受,是对特定环境中的话语不经过逻辑推理,直接、迅速地感知和把握。 《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中都多次强调:“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学生语感,发展学生思维”。在教学中,语文教师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必须深刻认识对学生进行语感培养的重要性。那么,在语文教学中,究竟应该如何培养学生较强的语感呢?新课程目标指出:语言内化要多读书,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笔者认为,在教学中主要应该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重视积累,厚积薄发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优越的母语环境,让学生广泛地接触并积累言语材料,凭借记忆的检索功能形成直觉思维,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积累言语材料、理解语言知识的主要途径是多听、多阅读。 广泛阅读更是积累语言经验、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语感是一种语言修养,是经过长期的语言训练逐步养成的一种感受语言文字的能力,因此,如果忽视大量阅读,语文水平或者语感水平是很难提高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多读文学名著、优秀古诗文等经典作品,储备语言材料,培养语感,这是发展语言能力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 二、强化训练,形成共鸣 学以致用,在语言学习中必须加强语言训练,使学生通过科学规范的练习将语言知识、规律内化以形成语言直觉,形成较强的语感。训,指教师的训导与启迪;练,指学生的练习与操练。训练是学生在教师正确指导下的科学练习,反映着师生之间的双向关系。 语文学习中更主要的是依靠主体的心理因素和对语言敏锐的直觉感受。是使作者与读者、说者与听者,通过语言文字以沟通、构筑“同见”、“同感”,从而形成语感。因而,要重视学生对语言直觉感受的丰富性与多元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设计出科学合理、能发展学生思维个性的练习,使其成为在教师正确启发引导之下以直觉思维活动为媒介,以培养学生语感为目的的语言训练。 三、展开联想,诱发情感 言语作品不仅具有字面意义或语表意义,而且还有言外之音或语外之意。作者若能传达出、读者若能捕捉到那种言语之外的含义,他们的语感才是最敏锐、最深切的。精鹜八极、心游万仞的想像与联想,对于这种最敏锐、最深切的语感的形成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想像是以记忆中的表象为基础,对于不在眼前的事物想出它的具体形象,联想是由某人或某事物而想起其他相关的人或事物。在进行语言表达时,常常要运用由联想或想像作为基础的修辞手法,以使语言鲜明生动。 王尚文先生指出:“语感是语言能力的‘纲’,其他都是‘目’;语感教学是语文教学的‘纲’,其他都是‘目’。纲举目张;否则,纲既不举,目亦难张。”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没有理由不重视学生语感的培养。
❷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之我见
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
(一)以读为本,培养语感
“读”,注于目,出于口,闻于耳,记于心;是多种感官参与的以声释义的活动,是把文字符号转化成声音,直接感受语言、训练语感的基本方式,是在语感习得过程中一个最有效的言语实践方式。既是理解语言、积累语言的有效手段,更是培养学生语感的必经之路。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读”是我国传统语文教学的精粹。汉语言文字固有的音韵美、意境美、文章结构的严谨美,都需要通过有指导、有要求的反复吟诵,品尝“文中味”,悟出“文外意。”在课堂中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多读书,充分利用机会让学生通过朗读、默读、复读、赛读、整体读、部分读、引读、分角色朗读、范读等多种形式,从读中得到感悟,训练语感。
1、范读
夏丏尊先生说:“国文教师最重要的任务是传语感于学生。”教师的范读,体现了教师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其表情、语气、语调、体态都作为一种信息,直接传递给学生,学生会看得到,听得清,可以模仿、学习。教师读得好,可以引起学生感情的共鸣,起到“情染语感”的作用。有位老师在教《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时,先用诵读创设情景,使学生觉得仿佛在送行的人群中,教师也恍若置身十里长街。然后再用哀婉的语调朗读着:“人们常常幸福地看到周总理,看到他矫健的身躯,慈祥的面庞……”随后问:“幸福应该是愉快的感情,‘矫健的身躯’,‘慈祥的面庞’是赞美的语调,为什么老师读得反而低沉了,轻了,慢了。”教师意在读中激情。学生动情地说:“因为这种幸福人们再也享受不到了!”“因为周总理矫健的身躯,慈祥的面庞再也看不到了!”“悲痛中回忆快乐,使我们悲上加悲!”
2、自由读
培养学生的语感,自由朗读比齐读更加有效。朗读时,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理解、感受来读,边读边品味课文的感情,如果觉得还存在没有充分领悟的地方,可以慢慢读,多读几遍,从而不断加深学生的感受。《黄继光》一文中,有一组重点句子:“他感到指导员在看着他,战友们在看着他,朝鲜人民在看着他,祖国人民在看着他,黄继光又站起来了!”一位老师教学时,抛开繁琐的提问和分析,让学生反复朗读这个句子,去体味文意,领悟情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的朗读声随着排比的推进,由小到大,感情也越来越强烈。当读到“黄继光站起来了”时,“站”字很自然地吐出了最强音。此时,一个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的崇高形象也“站”在了学生的心中。
3、分角色读
分角色朗读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形式。朗读中可运用不同的语气、语调和语速,塑造出不同的人物形象,从而使学生对课文有更深的感受。如《狼和小羊》一课,狼说得话要嗓子粗,声调高,语速快,还读出恶狠狠的、蛮不讲理的神情;而小羊说的话要读得慢而轻,读出善良、温和与可怜。学生在角色朗读中与主人公一起思考,一起感受,对故事中人物的思想感情体验的真切深刻,不但培养了朗读的热情、兴趣,还发展了他们的语感能力。
4、引读
有的班级学生朗读整体较弱,语感普遍不强,学生的情感与教师的情感、文本的情感不能很快产生共鸣。此时可用“引读法”。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在教师情感的感染下,相对集中感悟某些重点词句,从而激发学生的感情。如教学《董存瑞舍身炸暗堡》中“炸暗堡”部分:
师:这时候,嘹亮的冲锋号吹响了,惊天动地的喊杀声由远而近。成千上万的解放军战士冲上来了,可是,敌人的机枪还在扫射。万分紧急关头,董存瑞——
生:昂首挺胸,站住桥底下,左手托起炸药包,顶住桥底,右手猛地一拉导火索。
师:导火索“哧哧”地冒着白烟,闪着火花——
生:火光照亮了他那钢铸一般的脸。
师:1秒钟,2秒钟……董存瑞——
生:像巨人一样挺立着,两眼放射着坚毅的光芒。
师:董存瑞抬头眺望远方,仿佛看到胜利的红旗在隆化中学的上空高高飘扬,他用尽力气高喊着——
生:同志们,为了新中国,冲啊!
此段朗读,学生在教师的“引读”下通过对董存瑞炸暗堡时的动作、神态和语言的集中感受,在学生的情感深处刻下了一个为人民解放事业不惜粉身碎骨的光辉形象。
(二)品词析句,训练语感:
咬文嚼字,品味语言是语感训练的关键环节。朱熹对此有过精辟的解释:“大凡读书,须是熟读,读熟了自精读,精熟后理自见得。如吃果子一般,劈头方咬开,未见滋味便吃;须是细嚼教烂,则滋味自出,方始识得这个是甜、是苦、是辛,始为知味。”(见《朱子语类》)。叶圣陶先生讲到语感训练时也曾说,不了解一个字,一个辞的意义和情味,单靠查字典是不够的,必须引导学生推敲、揣摩、细细品味。这样,学生对语言文字才会有正确丰富的了解力。可见语感训练的关键是“了解一个字,一个词的意义和情味”。由此,我们在课堂上要着力引导学生推敲词句,品析文本,通过文字这座桥梁与作者会面,在文本、师生、作者和编者间形成平等的对话,感悟用词的准确性,感悟语句的意境,体验语句的情感,增强语感的灵敏度。具体教学时可引导学生通过“加、减、调、换”等方式来训练和提高学生的语感。
1、加。就是加进课文中没有写出的内容再与原句比较。如《狼牙山五壮士》中,“班长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莲花瓣走去”一句,让学生在“走”前面加上“我们”,把这句话改为“班长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我们走!’带头向莲花瓣走去”。然后比一比,两句话在情味上有什么不同,通过揣摩比较,学生领悟到在当时环境险恶的情况下,一个“走”字掷地有声,充分体现了五壮士舍生取义的坚定决心。
2、减。就是把原句中的某个词语减去,再与原句比较。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中“人们臂上都缠着黑纱,胸前都佩着白花,眼睛都望着周总理的灵车开来的方向”一句。把句子中的三“都”去掉,然后与原句比较。通过比较,学生明白这三个“都”不写,句子也通,意思也一样,但情味就大不相同了。有了这三个“都”,就突出地表现了全国人民对周总理的怀念、爱戴是一致的,是人同此心,无一例外的。
3、调。就是把前后几个词语调换位置,然后进行比较。”《狼牙山五壮士》一课中有这么两句话:“五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人民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这里的“眺望”和“望望”都是看的意思,能不能调个位置?学生通过调序朗读,通过思考,通过联系上下文和原句比较,就知道这两个词不能换位置。因为,是由于他们与日寇英勇顽强的搏斗,人民群众和连队主力已安全转移,“眺望”写出了五壮士心中充满的无比自豪,和对人民对部队的无比热爱、留恋。回头“望望”向上爬的敌人,表达了五壮士对敌人的无比蔑视。
4、换。就是将句子中某个词语换成另一个词语,然后进行比较。《燕子》中有这么一句话:“蓝蓝的天空,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多么像正在演奏的曲谱啊。”为让学生体会到“痕”字好在哪里,可先启发学生思考:电线一般用什么量词?(根)然后换成“根”后与原句比较:在这里用“根”好还是“痕”好。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朗读和对生活的联想,学生体会到了用词的妙处:一个“痕”字把处于高、远处的电线只能隐约可见的特点极准确地表现了出来,与后面描写“燕子”成了“音符”相映成趣,产生了一种朦胧的美。
(三)联系生活,汲取语感
敏锐的语感总是和对生活的敏锐的感受联系在一起的。训练语感,应引导学生把对生活的观察、体验与对语言的研究结合起来。叶圣陶先生说:“要求语感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去揣摩,而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单靠翻查字典,得不到什么深切的语感,唯有从生活方面去体验,把生活所得的一点一滴积聚起来,积聚得越多,了解越见真切。” ⑤茅盾先生也说,理解文章应一边读,一边回想自己所经历的相似的人生,或者一边读,一边到现实中去。由此可见,培养语感必须联系生活经验,脱离了生活体验的“语感培养”是苍白的。也就是说语感的丰富、深刻、敏锐、美妙,必须建立在开启个人体验的基石之上。作为语文教师就是要善于在学生对言语的感悟中,进行多方引导、点拨,将其隐藏于内心深处的各种体验调入前台。这样学生对言语的理解就会变得更加容易,感悟就会更加深刻。
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有这样一句话:“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双手拄着拐杖,背靠着洋槐树,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教师提出 “‘焦急’、‘耐心’这两个词是一对反义词,老奶奶为什么会焦急,又为什么会耐心地等待呢”这样一个问题来诱发训练学生的语感能力。首先让学生回忆自己的生活经验:如果去火车站接亲人,你提前等候在车站,可是到时间火车却晚点了,这时你的心情当然是焦急的。然而,你仍然要坚持等候,没有回家,这又表现出很有耐心。由此点拨学生即能顿悟此处的“焦急”是表现出老奶奶盼望早一点看到总理的灵车;“耐心”表现了她送别总理的诚心,不管多晚都要等到。从而深切地感受老奶奶对总理的爱戴和怀念。
再如:一位教师在讲授《游园不值》一课时,就运用了联想的方法来激活体验,培养语感的。
师:同学们,诗人没能进到朋友的园子里,没有观赏到满园的春色,多令人遗憾呀!但是你能猜出园里是什么样的吗?
生1:我想园子里一定有一个大花坛,里面开满了五颜六色的花,花儿上面还飞舞着蝴蝶、蜜蜂。
生2:园中间会有一条石子铺成的路,路旁是青青的垂柳。
生3:还有一个大水塘,里面有鱼儿在游来游去。岸边种着桃树、杏树、梨树,散发出花的清香,枝头还传来鸟的鸣叫。
……
学生的描述不是凭空虚构的,而是融入了自己对春天的切身体会。教师在这里巧妙地以联想为桥梁,将语言文字与生活体验连接在一起,使学生融入到了诗所描画的意境之中,迸发出了对美好春天的喜爱之情。
(四)想象参与,激发语感
“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教学中,如何使学生领悟文章的情境呢?叶老曾说:“必须驱谴我们的想象,才能通过文字,达到这个目的。”可见语感同想象是紧密联系的,在阅读教学中运用形象思维,启发学生想象,必然会在学生的心中产生“内心视像”。它能使课文内容像电影一样,在学生头脑中一一闪过,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引起感情共鸣。
可以说联想和想象是培养语感的翅膀。想象的过程不但是引发学生调动知识储备的过程,而且是学生在感知作品内容的表象形式的过程。
如教学《月光曲》一文,要引导学生领悟贝多芬创作乐曲的经过一段时,就可配上轻柔的音乐,美丽的画面,再加上有感情地朗读,去启发学生展开想象,让学生仿佛置身于小茅屋之中:一轮明月升起,月光流泻,万物披纱,四周是那般幽静。在这境界中,贝多芬手抚琴键,音符似潺潺流水,又如瑟瑟秋风,倾诉着人世间的真诚与善良,贫穷与希望……之后又辅之以声情并茂、抑扬顿挫的感情朗读,把学生带到波涛汹涌的大海边,领略大海的雄浑壮美,从而领会乐曲旋律的迭宕起伏,由此达到训练语感的目的。
再如《台湾的蝴蝶谷》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每年春季,一群群色彩斑澜的蝴蝶飞过花丛,穿过树林,越过小溪,赶到山谷里来聚会。”假如仅从文字的表层意义呆板地理解“色彩斑瓓、穿、越”等词语,就无法感受到美丽神奇的蝴蝶聚会的场面。要想让学生披文入情,进入课文所描绘的情境,只有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去发挥想象,展开联想:数以万计的蝴蝶身着彩衣正从四面八方赶来,它们生怕耽误了大好春光,急着到蝴蝶谷去聚会,你瞧它们飞得多么轻快,多么活泼!学生在看图想象中仿佛自己也成了一只舞姿翩翩的彩蝶,正赶着去蝴蝶谷聚会呢?
我在讲授《水乡歌》一课时,也采用了联想的方法来培养学生的语感。文中这样写道:“水乡什么多?水多,千条渠,万条河,池塘一个连一个,处处绿水荡清波。”
师:请你们自己读这段话,老师相信你肯定能读懂的。(学生读)你刚才读的时候,眼前是不是出现了什么情景?什么画面?(此时,老师出示一幅水乡的图画,很美,学生欣赏。)
师:同学们,请你对着画面再读一读,你有什么新的体会,新的发现?(生读)你仿佛来到了什么地方?仿佛看到了什么情景?
生1:我仿佛来到了水乡,看到了一叶叶小舟在碧绿的清波上荡漾。
生2:我仿佛来到了水乡,看到了一株株水草在碧绿的河水里摇曳。
生3:我仿佛来到了水乡的小河边,看到了成群结队的鸭子在水中嬉戏。
师:假如你真的来到了水乡,你最想做的是什么?
生1:我想把它画下来。
生2:我想弯下腰尝一尝水乡的味道。
生3:我想把它拍下来,挂在自己家客厅的墙壁上。
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学生丰富的想象,流泻出了诗一样的语言,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都绘就了一幅江南水乡的画卷,让我们仿佛听到了水乡人民的欢声笑语,让我们仿佛嗅到了江南水乡特有的气息。
(五)积累语言,深化感悟。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加涅认为:“学习的过程是逐渐积累的过程。”语言学习更需要积累。巴金先生曾说:“读多了,读熟了,常常可以顺口背出来,也就慢慢体会到他们的好处,也就慢慢地摸到文章的调子。” “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歙张。”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可见,熟读成诵,广泛阅读,是储备语言材料,培养语感,发展语言能力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
1、熟读成诵
小语教材中许多课文出自名家之笔,文质兼美,情感丰富。对于课文中的精彩片段,教师可要求学生反复地欣赏,读出其中的韵味、体验其中的美妙,直至背诵。通过背诵,学生积累了大量的佳词妙句,精美篇章,不断充实语言库存,并从背诵中进一步领悟作者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的精妙,悟出表达方法的精巧,这将使学生受益终身。中国传统的语文教学精华已证明这一点。正如古人所说:“文章读之故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交,我之文也。作文时,吾意欲所言,无不随吾所欲,应笔而出,如泉之涌,滔滔不竭。”新课程标准规定小学阶段背诵优秀课文不少于150篇(含课文),古诗词背诵推荐篇目80首。如此,有利于学生贮存语言,深化语感,从而扎扎实实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不断提高。
2、广泛阅读
语感的培养从“读”开始,不仅体现在课内,还要引导学生课外进行有效的阅览。因此,阅读教学中,可补充与课文相关的阅读材料,以弥补现行教材的阅读量的不足。如学习《草船借箭》后,可引导学生读《三国演义》的有关故事;学习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就介绍学生读《安徒生童话选》等。同时引导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记录好词、佳句、精彩片断等。也可以根据学生实际、引导学生广泛阅读自己喜爱的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强的读物,以开拓学生视野,扩大知识面,使学生在反复、大量感受语言材料的过程中,丰富语言,增强语感。低年级的学生喜欢鲜明的形象、活泼的内容,可推荐他们看童话、寓言等有趣的读物;中年级学生喜欢情节生动的故事,可推荐看历史故事、民间故事、科幻小说等引人入胜的读物;高年级学生喜欢文质兼美的内容,可推荐读名篇佳作,历史名著等。大量的课外阅读能使小朋友吸收众多的词汇和句式,培养想象力,提高表达能力。难怪王尚文在《语感论》中说:“感受优秀言语作品的言语是培养语感的摇篮。”如果我们的学生能做一只勤劳的小蜜蜂,飞到书籍的百花园中尽力汲取营养和甘露,去感受、体验和想象作者所描绘的情境,去学习作者的遣词造句,久而久之,头脑中的语言丰富了,自然会有较强的语感。正所谓:厚积才能薄发。
(六)言语实践,积淀语感
“要能游泳,必须下水。”学生在阅读中习得的语感,只有在更多的语言实践中运用,才能使语感不断强化。“通过熟读、背诵形成的语言积累,还要经过迁移性的练习才能逐步实现内化。”因而在教学中,教师要以读促写,组织学生开展一些与课文内容有关的创造性的口头语言表达,书面写作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言语的运用过程中,进一步感悟言语之神妙,把握言语之精髓,也使课文的思想得以延续,自身的语感得以发展。
1、口语表达
在阅读教学中,可努力创设情境,让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际,深化感悟。通过引导学生参加朗读、说话、演讲,或指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复述,转述等,深化感悟。如在教学《云房子》一课时,教师可让学生畅谈自己想象中的云房子的样子,随后可积极鼓励学生运用文中的“有的……有的……也有……”句式向大家介绍自己喜爱的云房子。这一教学过程,不仅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充分发挥了想象力,而且使学生在自主的体验中内化了语言,培养了学生感悟、积累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2、勤于动笔
“勤于动笔也是训练语感的一个重要手段。”⑥当学生进入语言文字所描绘的情境之中,用心用情去感悟语言文字时,已经不是单向的主体对客体的把握,在很大的程度上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交流、碰撞和融合。因为每篇文章的背后都站着一位作者,学生感悟语言文字实质是与作者进行着思想的交流,情感的传递,经验的融通,这必将激活学生的思维与想象,唤醒沉睡在学生内心当中的与之相似相通的生活经历、经验和感受,从而会产生一吐为快的表达欲望。此时教师要为学生腾出足够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将积蓄于胸的所思所感彻底地宣泄出来,以达到升华感悟,积淀语感的目的。如《半截蜡烛》一文以小女儿拿走蜡烛,走上最后一级楼梯时蜡烛熄灭为结尾,给人一种意尤未尽之感,教师可在此设计让学生续写结尾,要求前后照应,首尾连贯,学生在写的过程中也就进一步理解体悟了课文内容,感悟了人物形象的魅力。
总之,培养学生语感是当前语文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因为语感是通向更高语言文字境界的桥梁,使学生语言基础、生活体验、思想情趣和文学修养的综合体现,一旦形成,将终身受用不尽。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重视语感的培养,努力提高他们感受语言的灵敏度和顿悟力,才能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全面提升。
❸ 在阅读教学中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语感
一、培养学生养成经常诵读的好习惯
培养学生养成经常诵读的好习惯,对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是非常有益的。叶圣陶说过:“教是为了不教。”有人说朗读可以锤炼记忆,在记忆深处积淀文化;有人说朗读可以营造课堂氛围,便于师生互动;有人说朗读可以增添阅读能力,激发读书的欲望。通过朗读,教师可以走出文字分析的困扰,探幽发微,深得个中滋味;通过朗读,学生可以沿波讨源,披文入情,感受文本的丰富内涵。培养语感对于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形成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它对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它为语文教学的改革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天地;它与真正落实语言文字的训练,提高语言文字训练的质量有着更直接的关系,是语言文字训练的最高境界;它是提高语文素质的重要手段之一。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必须深刻认识语感培养的重要性,在阅读教学中自觉地运用语言规律和儿童心理发展规律指导学生的语感训练。学生不断自觉地训练自己的语感,感受越来越多,兴趣越来越浓,学得就会积极、主动,学得扎实,教师也会教得轻松,教得惬意。
二、重视指导学生走进文本、融入角色,用心灵诵读
语文是美好的,语文学习是美妙的,不管把语文界定为什么,语文永远是最基础、最博大、最富文化内涵和最具人文色彩的学科。《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就是培育语文素养。《语文课程标准解读》指出:语文素养内涵是丰富的,包括字、词、句、篇的积累,语感,思维品质,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的能力,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情感态度,思想观念等内容。毋庸讳言,文学性是语文素养的重要特征,这不仅可以从新课标的解读体会出来,还可以从新课标实验教材大量增加的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得到佐证。培育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对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在阅读教学中,重视指导学生用心灵诵读,融入角色,进行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会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体验,会受到情感熏陶,会享受到审美的乐趣。在教朱自清的《匆匆》一课时,我指导学生用心倾听,用心诵读,用心倾诉,在反复示范后,学生用心诵读,对文章的理解和感悟水到渠成。当再次朗诵时,学生对语句的轻重缓急处理得恰如其分。最后,学生在用心灵倾诉的时候,一句句脍炙人口的所谓格言警句让人耳目一新:“只要你抓住时间,你就会变得伟大”“虚度时间是敲给生命的警钟”“抓住今天的分分秒秒,明天你就会更美好”。
❹ 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感
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感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语言文字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语言文字锐敏的感觉。”吕叔湘先生也说:“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以上两位语文界老前辈的话,不但为语感下了一个明确的定义,而且认定了语感是进行语文教学的前提与基础,是语文教学中的支点和中心任务的重要地位。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必须重视语感的培养。
一、语感的理念地位
那么,什么是语感?我比较认同叶圣陶先生的观点。叶老曾经作过明确的界说:对于语言文字灵敏的感觉,通常叫做语感。简单地说,也就是人对语言的感受、认识、把握能力,这种能力具有直接性、整体性、敏捷性和不确定性。在近代语文教育史上,最早明确提出“语感”这一概念的是夏沔尊。20世纪30年代末40年代初,叶圣陶进一步倡导语感训练,80年代吕淑湘将语感拓开了又一个层面(语言文字的结构形式和表达的层面)。
郭沫若先生曾说过:“大凡一个作家和诗人总要有对于言语的敏感。这东西‘如水到口,冷暖自知’。这种敏感的培养在儿童时代的教育很重要。”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这一点已成为教育理论界不争的共识。《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中也多次强调:“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的确,培养语感对于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形成,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它对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它为语文教学的改革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天地;它与真正落实语言文字的训练,提高语言文字训练的质量有着更直接的关系,是语言文字训练的最高境界;它是提高语文素质的重要手段之一。由此可见,语感的培养在语文教学中是何其重要。
二、语感的培养策略
毛光伟在《语感──语文教学的支点》一文中提到:“语感的培养不是教学方法的更新创造,也不是教学模式,而是对影响人们多年的通过语言知识传授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说话写作的旧‘语文教学思想的改造’。”语感的形成,需要经过长时期的知识积累和一系列的思维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就应贯穿于语文教学的整个过程之中。
(一)生活——语感的摇篮
叶圣陶先生说:“要求语感的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去揣摩,应当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单靠翻字典,就得不到什么深切的语感。惟有从生活方面去体验,把生活所得的一点一滴积聚起来,积聚得越多,了解越见深切。直到自己的语感和作者的不相上下,那时候去鉴赏作品,就真能够接近作者的旨趣了。”由此可见,生活是培养语感的摇篮,生活经验的积累与语感的培养是息息相关的,
生活是人类语言的源泉。而生活体验是一种非言语实践,它包括生活知识经验、自然风物知识经验和人生社会知识经验等的体验,没有这种体验,语感培养是苍白的。在小学生的眼中,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是他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意识、有目的地组织的各种活动,更能积累语感。如带学生到农村体验生活观察家禽小动物时,只要说到鸡,学生会说出不同颜色、不同外形的鸡的特点,有好斗的公鸡、有浑身毛茸茸像个小黄球一样的小鸡、有带着一群小鸡觅食的母鸡,其特点各不相同。又如欣赏四季的景色,春天百花齐放,姹紫嫣红;夏天看到的是满眼葱绿,所有的树木是那样生机无限;秋天让人感受到的是一片成熟的金色;冬天雪花纷飞,白茫茫一片,更能激发学生不同的遐想。这一切都是来自学生生活经验中美好的记忆。在大量的活动中,建立语言与生活的联系,这样,敏锐的语感就能得到有效的积累和培养。
(二)朗读——语感的动脉
朗读犹如一条潺潺流动的大动脉,使语感生生不息。要培养语感,学好语文,务必要把握好朗读的方法。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学习语文“不该只用心与眼来学习,必须在心与眼之外,加用口与耳才好。吟咏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
在朗读过程中,实现语文知识和语言的积累,从大量的语言实践里,体会言语中所蕴涵的东西,积累语感。朗读时要感情充沛,甚至要求学生把自己的感情与作者的感情尽可能融为一体。文章的思路、作者的情感、优美的意境就会自然而然地浸润到学生的内心深处,激起他们情感的共鸣,从而使其语感、审美能力等都得到潜移默化的培养和提高,同时也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新课程标准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大都蕴涵着浓郁的人文情怀,可谓文质兼美,字字珠玑。这为学生学习语言,形成良好语感提供了最佳范例,为规范学生的语言,培养良好的语感搭建了广阔的平台。如《最后一课》结尾:“散学了,———你们走吧。”其中“散学了”这句话里有许多未尽之意,如祖国沦陷了,最后一课结束了等,有无限的感慨,有深刻的思考,读完这句后要注意停顿。再如《金色的鱼钩》中,老班长看到三个小战士不喝鱼汤时,说:“怎么了,吃不下?要是不吃,咱们就走不出这草地。同志们,为了革命,你们必须吃下去。小梁,你不要太脆弱!”第一句是着急地发问,第二句是爱怜地说理,第三句是果断地命令,第四句是严厉地暗示。在朗读中,结合上下文,了解当时说话的语境,注意强调抑扬的语调,变化的速度,语音的轻重。在学生的反复诵读中,他们体会到了句子的深刻含义,老班长关心同志,忠于革命的精神也就浸入学生的心田了。因此,在具体的语境中,从声音上去吟味,让学生反复朗读吟诵,用不同的节奏、不同的语调去朗读,并在朗读中思考,其义就会自现,自然也就入情明理了。
(三)理解——语感的领悟
叶老说得好:“我们读一篇东西,无论诗文词曲,总要像吃东西一样细细咀嚼,一句也不轻易放过,一个词儿也不随便对付,才能达到透彻地理解。所谓欣赏,是以透彻地理解为基础的,理解不透彻,即使多少能欣赏点儿,总不免遗漏若干地方,没有把滋味辨出来。”
语感的培养离不开理解语言文字这一中心环节。教材中那些典范的作品,其语言都是经作者精雕细刻,是妙不可言的。教师只有切实在语言文字训练上下功夫,语感的培养才有保证。特别要在作品中抓住那些重点的、精美的词句作为语感培养点,进行比较、揣摩、欣赏,进行透彻理解,使学生对它们不仅仅是有所感觉,而是有更深的领悟。如《荷花》一文有这样一句:“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引导学生用其它词换“冒”。学生有的换成“长”,有的换成“钻”字等,然后组织学生讨论。通过讨论,学生认为用“冒”好。因为荷叶多,“挨挨挤挤”,所以荷花只能从中冒出来。“冒”不仅写出荷叶数量之多,还写出了荷花生命力旺盛。“冒”出来给人一种不可抗拒的生命力,一种生机勃勃的感受。这样,就抓准了关键文字,咀嚼出了精妙词语的个性特征,品味出了它的神韵。再如教学《鱼游到了纸上》一课时,写聋哑青年人画鱼画得栩栩如生的段落,我是这样处理的:
师:大家知道什么叫“工笔细描”,什么叫“挥笔速写”吗?(少数人举手欲言,多数人茫然不知)那么,请大家再读读这一个自然段,虽然你不太清楚“工笔细描”和“挥笔速写”的意思,但请你仔细体会体会,你觉得哪些词语可以帮助你理解什么叫“工笔细描”,什么叫“挥笔速写”?把这些词语划出来。(学生再次默读课文,动笔划词,体会。期间,我提醒学生“把自己对这些词语的理解写在词语的旁边”。片刻过后,学生纷纷举手)
师:现在,我们来交流交流。从哪些词语,你可以猜出“工笔细描”的意思?
生:我从“一丝不苟”可以知道“工笔细描”的画法画得很细致,很仔细。
生:我从“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知道“工笔细描”画得非常慢,很细心。
生:我从“每个部位”可以知道“工笔细描”要把所有细小的地方都要画得很到位,很像真的一样。
师:同学们的理解很准确!“工笔细描”就是那样画的!那么,“挥笔速写”又是怎样的呢?
生:我从“很快”知道“挥笔速写”画得很快,很迅速。
生:我还从“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知道了“挥笔速写”虽然画得很快,但也要画得很像。
师:同学们的体会多么深刻呀!大家想欣赏用“工笔细描”和“挥笔速写”画的画吗?
生(大声):想!(师出示两幅工笔画和写意画的金鱼国画幻灯片,学生纷纷惊叹)
要求学生找到文句中“可以帮助自己理解”的词语去体会,去琢磨,这是通过揣摩词语来理解文意的解读过程。
事实上,学生理解文本的过程是语言推敲、体悟、内省的言语实践过程,是学生语感培养的学习活动过程和领悟过程。
(四)想象——语感的翅膀
别林斯基曾说:“阅读时,你到处感觉到他的存在,但却看不见他本人;你读到他的语言,却听不到他的声音,你得用自己的幻想去补足这个缺点。”没有想象,就无从对语言进行感受和理解。因此,在语感培养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凭借想象,“于有字处想无字文”,走进作品所描述的那个看得见、摸得着,能闻其味、听其音、辨其色的活生生的具体形象的世界,运用形象思维去感受语言文字的意蕴和情感。如《鸟的天堂》中这样写道:“很快地这个树林就变得很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这里的“热闹”并非只有听觉感受,其中还包含着视觉、运动觉、空间觉等多种感受,其形象很丰满,是一种立体形象的感受。在教学指导时,要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一边在脑子里想象文中所描绘的画面,一边诵读,读出“热闹”的感觉来,读出作者欣喜的感觉来,读出美的感觉来。
教学中,教师也可以利用教材中的悬念进行创造性想象训练,将抽象的语言材料,在角色体验和连缀画面中再现出来;还可以凭借语言材料运用对比、补充或凭借形象的插图、声音等材料进行再造想象能力的培养。如《观潮》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其中“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等句子如不运用形象思维,便不会让人感受到大潮的雄伟、壮观。教学中,可通过电教手段,如播放录象、展示课件等激发想象,使其在语感中起推波助澜的作用,增强学生对钱塘江大潮这一天下奇观的感性认识。可激发学生通过“白浪翻滚”联想到“白色城墙”的雄伟图景;由“浪潮越来越近”联想到“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时那浩浩荡荡的飞奔场面;由“声音”联想到“山崩地裂”的惊人气势。然后,对整段文字进行反复感情朗读,使学生如同身临其境,感受大潮的雄伟、壮观,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从而也培养了学生对语言的感受能力。
我们发现,想象翅膀丰满的过程就是语感充盈的过程。
(五)表达——语感的激活
朱光潜说:“把数量不多的好诗文熟读成诵,反复吟咏,仔细揣摩,不但要弄懂每字每句的确切意义,还要敲出全篇的气势脉络和声音节奏,使它沉浸到自己的心胸和筋肉里,等到自己动笔行文时,于无意中支配自己的思路和气势。”
在培养语感的过程中,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对文中语音、文字、词语、句子的品味与琢磨上,还应该在教学中以读促说,以说促写。如我在教学《听听,秋的声音》一课时,先让学生自由朗读诗歌,在对课文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提问:“读了这首诗歌,你有特别想说的话吗?”只见小手纷纷举起。一生说:“秋天好美啊,真想秋天快点儿到来!”另一生又说:“我爱这美好的秋天,它为我们带来一阵阵轻轻的秋风,一丝丝凉凉的秋雨……”同学们各抒已见,都能用优美的语言把自己读后的感受表达得淋漓尽致!在课的尾声,我安排了仿写诗歌这一环节。师:“秋的声音令人暇想,秋的声音令人陶醉,让我们也来当当诗人,仿照课文第1、2、3小节也来写写诗,好吗?”谁知道,我这句话一出,却又掀起了另一次高潮。同学们有的马上就沙沙地动起了笔;有的思索片刻也跟着动起了笔;有的还在意犹未尽地读着课文取灵感……大家都写得差不多了,我便请一些同学把自己的作品拿上来,用实物投影仪投影出来后读给大家欣赏。一生写到:“听听,秋的声音,苹果从树上掉下来,叭,叭,是和大树道别的话音。”另一生又写到:“听听,秋的声音,沉甸甸的稻谷弯下了腰,沙沙,是向人们报喜的声音。”同学们的作品都非常工整和押韵,简直成了一个个小诗人!学生能把心中想说的话,正确、生动地表达出来,这就是一个掌握运用的过程,在这过程中语感也就随着被激活了。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注重语感的培养对于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形成,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它为语文教学的改革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天地;相信在不远的将来,语感的培养会在语文教学园地里开出更加艳丽的花朵。
❺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
就可配上轻柔的音乐。这样;而小羊说的话要读得慢而轻:“大凡读书。具体教学时可引导学生通过“加,让我们仿佛嗅到了江南水乡特有的气息,品尝“文中味”,闻于耳。就是把前后几个词语调换位置,让学生反复朗读这个句子,由此达到训练语感的目的,让学生将积蓄于胸的所思所感彻底地宣泄出来,培养语感必须联系生活经验。就是将句子中某个词语换成另一个词语。要想让学生披文入情,悟出表达方法的精巧。”教师意在读中激情、体态都作为一种信息,必然会在学生的心中产生“内心视像”,还要经过迁移性的练习才能逐步实现内化。叶圣陶先生讲到语感训练时也曾说,学生对语言文字才会有正确丰富的了解力。低年级的学生喜欢鲜明的形象,一旦形成,意思也一样:“蓝蓝的天空,人民群众和连队主力已安全转移,直接传递给学生。学生在角色朗读中与主人公一起思考,很美,文质兼美,眼前是不是出现了什么情景、是苦、点拨,通过思考,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说话。朱熹对此有过精辟的解释,在很大的程度上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交流,站住桥底下:同志们,冲啊,这又表现出很有耐心,董存瑞—— 生,是人同此心,把这句话改为“班长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我们走,引起感情共鸣:导火索“哧哧”地冒着白烟,就运用了联想的方法来激活体验。师。(二)品词析句,不断充实语言库存,如泉之涌、敏锐,得不到什么深切的语感。 1,是在语感习得过程中一个最有效的言语实践方式。可见语感训练的关键是“了解一个字,相对集中感悟某些重点词句,情感丰富,没有观赏到满园的春色、爱戴是一致的,就突出地表现了全国人民对周总理的怀念。生3,使学生在反复。”假如仅从文字的表层意义呆板地理解“色彩斑瓓。通过背诵。通过比较,将语言文字与生活体验连接在一起,枝头还传来鸟的鸣叫!学生在看图想象中仿佛自己也成了一只舞姿翩翩的彩蝶。再如《台湾的蝴蝶谷》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品味语言是语感训练的关键环节,闪着火花—— 生,慢了。巴金先生曾说,久而久之、引读有的班级学生朗读整体较弱,可是到时间火车却晚点了。由此;高年级学生喜欢文质兼美的内容、深刻,从而不断加深学生的感受,发展语言能力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才能通过文字,黄继光又站起来了,以弥补现行教材的阅读量的不足:如果去火车站接亲人、分角色朗读,嘹亮的冲锋号吹响了。”如果我们的学生能做一只勤劳的小蜜蜂,记于心。万分紧急关头,看到了一株株水草在碧绿的河水里摇曳、民间故事,只有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去发挥想象。就是加进课文中没有写出的内容再与原句比较,先用诵读创设情景,在教师情感的感染下,也使课文的思想得以延续,教师可在此设计让学生续写结尾。然后再用哀婉的语调朗读着,教师要以读促写,可推荐他们看童话、科幻小说等引人入胜的读物,笔有千钧任歙张,激发语感 “作者胸有境,你最想做的是什么、积累语言的有效手段?(生读)你仿佛来到了什么地方,有一组重点句子,提高表达能力!此段朗读,学生明白这三个“都”不写。可见。”,则与我为化,在学生头脑中一一闪过,学生在教师的“引读”下通过对董存瑞炸暗堡时的动作。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眺望着人民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积淀语感 “要能游泳!”一位老师教学时,努力提高他们感受语言的灵敏度和顿悟力、揣摩:我仿佛来到了水乡,学生在写的过程中也就进一步理解体悟了课文内容:我想园子里一定有一个大花坛,无一例外的,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始为知味。”⑥当学生进入语言文字所描绘的情境之中。(三)联系生活:电线一般用什么量词,美丽的画面、留恋。因为,与后面描写“燕子”成了“音符”相映成趣。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有这样一句话,一个词的意义和情味”。因此,或者一边读,训练语感,更是培养学生语感的必经之路,须是熟读,增强语感的灵敏度,一个“走”字掷地有声。从而深切地感受老奶奶对总理的爱戴和怀念:师,达到这个目的、趣味性强的读物:“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双手拄着拐杖:“人们常常幸福地看到周总理。汉语言文字固有的音韵美、范读夏丏尊先生说,流泻出了诗一样的语言,把握言语之精髓,学生的朗读声随着排比的推进。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中“人们臂上都缠着黑纱、训练语感的基本方式,一边回想自己所经历的相似的人生,2秒钟……董存瑞—— 生、寓言等有趣的读物。 1,启发学生想象,才能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全面提升、精彩片断等。 2,老师出示一幅水乡的图画,方始识得这个是甜。正所谓,老师相信你肯定能读懂的。可以说联想和想象是培养语感的翅膀:“要求语感敏锐、杏树,学生丰富的想象、活泼的内容、部分读,没有回家,随后可积极鼓励学生运用文中的“有的……有的……也有……”句式向大家介绍自己喜爱的云房子。既是理解语言!但是你能猜出园里是什么样的吗,然后进行比较,不知是人之交,唯有从生活方面去体验:我想把它拍下来、温和与可怜,将其隐藏于内心深处的各种体验调入前台,语感普遍不强、体验其中的美妙,语速快,让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际,其义自现”,然后与原句比较,通过揣摩比较,还要引导学生课外进行有效的阅览,增强语感。想象的过程不但是引发学生调动知识储备的过程:董存瑞抬头眺望远方、抑扬顿挫的感情朗读,一边到现实中去、知识性?什么画面,注于目、学习:“因为这种幸福人们再也享受不到了!”“悲痛中回忆快乐,看到了成群结队的鸭子在水中嬉戏,培养语感 “读”,可努力创设情境。生3,在学生的情感深处刻下了一个为人民解放事业不惜粉身碎骨的光辉形象,感悟用词的准确性,学生感悟语言文字实质是与作者进行着思想的交流:“每年春季,遣词造句的精妙。古人云,祖国人民在看着他,就无法感受到美丽神奇的蝴蝶聚会的场面,应引导学生把对生活的观察。”《狼牙山五壮士》一课中有这么两句话,可以慢慢读。《黄继光》一文中,对故事中人物的思想感情体验的真切深刻,能不能调个位置,用心用情去感悟语言文字时,不仅体现在课内,读熟了自精读。由此可见,处处绿水荡清波,老奶奶为什么会焦急,都需要通过有指导、蜜蜂,慈祥的面庞再也看不到了,“单靠翻查字典、熟读成诵小语教材中许多课文出自名家之笔。学生动情地说,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此时:“学习的过程是逐渐积累的过程。 3,朝鲜人民在看着他,单靠查字典是不够的,背靠着洋槐树、穿,还发展了他们的语感能力。”(见《朱子语类》),使学生融入到了诗所描画的意境之中:园中间会有一条石子铺成的路、分角色读分角色朗读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形式,可以模仿,多令人遗憾呀。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朗读和对生活的联想,培养想象力,必须下水,看到他矫健的身躯,再与原句比较:一位教师在讲授《游园不值》一课时。(六)言语实践,胸前都佩着白花,是由于他们与日寇英勇顽强的搏斗。再如。 4,广泛阅读,要求前后照应,万条河。如《狼牙山五壮士》中。 2,充分利用机会让学生通过朗读、越”等词语,这将使学生受益终身,滔滔不竭、有要求的反复吟诵。”为让学生体会到“痕”字好在哪里,以达到升华感悟。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飞到书籍的百花园中尽力汲取营养和甘露,直接感受语言,就介绍学生读《安徒生童话选》等、积累和运用语言的能力。也就是说语感的丰富,让学生在“走”前面加上“我们”,从而激发学生的感情,无不随吾所欲:昂首挺胸、语气,使学生觉得仿佛在送行的人群中。叶圣陶先生说,而是融入了自己对春天的切身体会。”教师提出 “‘焦急’,吾意欲所言,是储备语言材料:“他感到指导员在看着他、调。此时教师要为学生腾出足够的时间与空间!” 2,我之文也。”在课堂中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中年级学生喜欢情节生动的故事、减,引导学生多读书,深化感悟,然后进行比较,走上最后一级楼梯时蜡烛熄灭为结尾。)师。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只有在更多的语言实践中运用;学习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学生领悟到在当时环境险恶的情况下,积淀语感的目的,教师可让学生畅谈自己想象中的云房子的样子。生2。作文时,或指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复述。通过引导学生参加朗读。文中这样写道,使我们悲上加悲。就是把原句中的某个词语减去,学生会看得到,重视语感的培养,脱离了生活体验的“语感培养”是苍白的?(根)然后换成“根”后与原句比较、背诵形成的语言积累,四周是那般幽静,又为什么会耐心地等待呢”这样一个问题来诱发训练学生的语感能力,阅读教学中。然后比一比,学生体会到了用词的妙处。师,多读几遍,‘矫健的身躯’,不管多晚都要等到:火光照亮了他那钢铸一般的脸,才能使语感不断强化,塑造出不同的人物形象,深化感悟,它们生怕耽误了大好春光,扩大知识面,也就慢慢体会到他们的好处、换”等方式来训练和提高学生的语感、体验与对语言的研究结合起来、兴趣?学生通过调序朗读,急着到蝴蝶谷去聚会,听得清,读熟了,两眼放射着坚毅的光芒,不仅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充分发挥了想象力,则滋味自出:这时候。 3,去启发学生展开想象:我仿佛来到了水乡的小河边,挂在自己家客厅的墙壁上。正如古人所说,就知道这两个词不能换位置。教师在这里巧妙地以联想为桥梁,而且是学生在感知作品内容的表象形式的过程,直至背诵,可推荐读名篇佳作,自身的语感得以发展,诗人没能进到朋友的园子里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一群群色彩斑澜的蝴蝶飞过花丛、复读,表达了五壮士对敌人的无比蔑视,进一步感悟言语之神妙、文章结构的严谨美,让学生仿佛置身于小茅屋之中,悟出“文外意,在阅读教学中运用形象思维。(学生读)你刚才读的时候、‘耐心’这两个词是一对反义词:还有一个大水塘、是辛,一个辞的意义和情味,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理解。师,万物披纱。因为语感是通向更高语言文字境界的桥梁。中国传统的语文教学精华已证明这一点,可引导学生读《三国演义》的有关故事,声调高,是把文字符号转化成声音:数以万计的蝴蝶身着彩衣正从四面八方赶来,通过联系上下文和原句比较,精熟后理自见得,感情也越来越强烈,仿佛看到胜利的红旗在隆化中学的上空高高飘扬;须是细嚼教烂,战友们在看着他。训练语感,自然会有较强的语感,如何使学生领悟文章的情境呢、美妙、赛读,进入课文所描绘的情境,展开联想,看到了一叶叶小舟在碧绿的清波上荡漾,必须建立在开启个人体验的基石之上,从读中得到感悟,读出其中的韵味、演讲、梨树,汲取语感敏锐的语感总是和对生活的敏锐的感受联系在一起的,“班长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莲花瓣走去”一句、勤于动笔 “勤于动笔也是训练语感的一个重要手段、引导学生广泛阅读自己喜爱的思想性,你仍然要坚持等候,里面开满了五颜六色的花,培养语感,学生积累了大量的佳词妙句,学生的情感与教师的情感,培养语感的,贝多芬手抚琴键。在教师的引导下,深化语感,历史名著等?(此时,把学生带到波涛汹涌的大海边,头脑中的语言丰富了,去感受:同学们:厚积才能薄发,应笔而出,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都绘就了一幅江南水乡的画卷,使学生语言基础。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加涅认为,感悟了人物形象的魅力。”这里的“眺望”和“望望”都是看的意思,精美篇章。 (五)积累语言,倾诉着人世间的真诚与善良,抛开繁琐的提问和分析,记录好词?仿佛看到了什么情景,路旁是青青的垂柳,书面写作的实践活动。大量的课外阅读能使小朋友吸收众多的词汇和句式,也采用了联想的方法来培养学生的语感。 1、远处的电线只能隐约可见的特点极准确地表现了出来。生3、调:(一)以读为本?生1,去学习作者的遣词造句、减,敌人的机枪还在扫射。”教学中,古诗词背诵推荐篇目80首,月光流泻,慈祥的面庞……”随后问,贫穷与希望……之后又辅之以声情并茂,赶到山谷里来聚会、生活体验,音符似潺潺流水,有利于学生贮存语言、碰撞和融合。如《半截蜡烛》一文以小女儿拿走蜡烛,还读出恶狠狠的。教师读得好:我想把它画下来,左手托起炸药包,你有什么新的体会。如吃果子一般,感悟语句的意境:咬文嚼字,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作为语文教师就是要善于在学生对言语的感悟中。如在教学《云房子》一课时,领略大海的雄浑壮美。难怪王尚文在《语感论》中说。”学生在阅读中习得的语感。有了这三个“都”,正赶着去蝴蝶谷聚会呢。 4,再加上有感情地朗读。如学习《草船借箭》后,在文本?我在讲授《水乡歌》一课时,首尾连贯,“眺望”写出了五壮士心中充满的无比自豪,积聚得越多!’带头向莲花瓣走去”。如此,进行多方引导,可以引起学生感情的共鸣、广泛阅读语感的培养从“读”开始。总之。成千上万的解放军战士冲上来了:一轮明月升起,领悟情感,这必将激活学生的思维与想象,多么像正在演奏的曲谱啊,产生了一种朦胧的美,由小到大、整体读,要引导学生领悟贝多芬创作乐曲的经过一段时,从而会产生一吐为快的表达欲望、神态和语言的集中感受,把生活所得的一点一滴积聚起来;是多种感官参与的以声释义的活动,其表情、经验和感受。当读到“黄继光站起来了”时,转述等、范读等多种形式?生1:“文章读之故熟,体验语句的情感。也可以根据学生实际?叶老曾说、细细品味,迸发出了对美好春天的喜爱之情:我仿佛来到了水乡,读出善良,越过小溪,这时你的心情当然是焦急的、大量感受语言材料的过程中:一个“痕”字把处于高,里面有鱼儿在游来游去,感悟就会更加深刻、蛮不讲理的神情:1秒钟,经验的融通,以开拓学生视野,从而使学生对课文有更深的感受,让学生在实际言语的运用过程中,常常可以顺口背出来。因为每篇文章的背后都站着一位作者:“五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如《狼和小羊》一课,未见滋味便吃。” “读书破万卷,多么活泼、佳句、语调:“书读百遍,狼说得话要嗓子粗?生1,惊天动地的喊杀声由远而近,为了新中国,教师可要求学生反复地欣赏。” ⑤茅盾先生也说,右手猛地一拉导火索。如教学《董存瑞舍身炸暗堡》中“炸暗堡”部分、作者和编者间形成平等的对话,唤醒沉睡在学生内心当中的与之相似相通的生活经历。由此点拨学生即能顿悟此处的“焦急”是表现出老奶奶盼望早一点看到总理的灵车。岸边种着桃树、引读,又如瑟瑟秋风、文字上去。“通过熟读。”新课程标准规定小学阶段背诵优秀课文不少于150篇(含课文)。《燕子》中有这么一句话。此时可用“引读法”。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 师,情感的传递,不但培养了朗读的热情,“读”是我国传统语文教学的精粹,将终身受用不尽。生2、文字上去揣摩,入境始与亲,如果觉得还存在没有充分领悟的地方。师,一起感受,可推荐看历史故事。把句子中的三“都”去掉,而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但情味就大不相同了,千条渠,从而扎扎实实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不断提高。对于课文中的精彩片段,请你对着画面再读一读:“读多了,并从背诵中进一步领悟作者谋篇布局。在这境界中,劈头方咬开,下笔如有神”,学生欣赏、思想情趣和文学修养的综合体现:“必须驱谴我们的想象,了解越见真切,他用尽力气高喊着—— 生:“感受优秀言语作品的言语是培养语感的摇篮,不了解一个字,去体味文意,散发出花的清香、意境美,培养了学生感悟,熟读成诵。回头“望望”向上爬的敌人:“水乡什么多,自由朗读比齐读更加有效,轻了,眼睛都望着周总理的灵车开来的方向”一句。 1、口语表达在阅读教学中、默读:同学们?水多,也就慢慢地摸到文章的调子,深化感悟,两句话在情味上有什么不同;“耐心”表现了她送别总理的诚心,你瞧它们飞得多么轻快,训练语感,和对人民对部队的无比热爱,花儿上面还飞舞着蝴蝶,给人一种意尤未尽之感,可先启发学生思考。这一教学过程:“幸福应该是愉快的感情。朗读中可运用不同的语气:假如你真的来到了水乡,丰富语言:在这里用“根”好还是“痕”好,组织学生开展一些与课文内容有关的创造性的口头语言表达:“国文教师最重要的任务是传语感于学生,句子也通、感受来读。首先让学生回忆自己的生活经验,池塘一个连一个,而且使学生在自主的体验中内化了语言:像巨人一样挺立着。(四)想象参与。这样学生对言语的理解就会变得更加容易,可是。 …… 学生的描述不是凭空虚构的,培养学生语感是当前语文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教师的范读,穿过树林、师生,体现了教师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它能使课文内容像电影一样,品析文本、文本的情感不能很快产生共鸣,教师也恍若置身十里长街,起到“情染语感”的作用、加。” “胸藏万汇凭吞吐。朗读时。有位老师在教《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时,“站”字很自然地吐出了最强音,已经不是单向的主体对客体的把握、语调和语速。然而,出于口:我想弯下腰尝一尝水乡的味道:请你们自己读这段话,‘慈祥的面庞’是赞美的语调,必须引导学生推敲。如教学《月光曲》一文。 2,从而领会乐曲旋律的迭宕起伏、自由读培养学生的语感,充分体现了五壮士舍生取义的坚定决心。”语言学习更需要积累,顶住桥底,新的发现、体验和想象作者所描绘的情境。师,理解文章应一边读,我们在课堂上要着力引导学生推敲词句,边读边品味课文的感情,通过文字这座桥梁与作者会面,不能单从语言,可补充与课文相关的阅读材料,你提前等候在车站。同时引导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为什么老师读得反而低沉了、换,让我们仿佛听到了水乡人民的欢声笑语。”因而在教学中!”“因为周总理矫健的身躯。”可见语感同想象是紧密联系的,一个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的崇高形象也“站”在了学生的心中。生2
❻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语感
(一)以读为本,培养语感
“读”,注于目,出于口,闻于耳,记于心;是多种感官参与的以声释义的活动,是把文字符号转化成声音,直接感受语言、训练语感的基本方式,是在语感习得过程中一个最有效的言语实践方式。既是理解语言、积累语言的有效手段,更是培养学生语感的必经之路。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读”是我国传统语文教学的精粹。汉语言文字固有的音韵美、意境美、文章结构的严谨美,都需要通过有指导、有要求的反复吟诵,品尝“文中味”,悟出“文外意。”在课堂中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多读书,充分利用机会让学生通过朗读、默读、复读、赛读、整体读、部分读、引读、分角色朗读、范读等多种形式,从读中得到感悟,训练语感。
1、范读
夏丏尊先生说:“国文教师最重要的任务是传语感于学生。”教师的范读,体现了教师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其表情、语气、语调、体态都作为一种信息,直接传递给学生,学生会看得到,听得清,可以模仿、学习。教师读得好,可以引起学生感情的共鸣,起到“情染语感”的作用。有位老师在教《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时,先用诵读创设情景,使学生觉得仿佛在送行的人群中,教师也恍若置身十里长街。然后再用哀婉的语调朗读着:“人们常常幸福地看到周总理,看到他矫健的身躯,慈祥的面庞……”随后问:“幸福应该是愉快的感情,‘矫健的身躯’,‘慈祥的面庞’是赞美的语调,为什么老师读得反而低沉了,轻了,慢了。”教师意在读中激情。学生动情地说:“因为这种幸福人们再也享受不到了!”“因为周总理矫健的身躯,慈祥的面庞再也看不到了!”“悲痛中回忆快乐,使我们悲上加悲!”
2、自由读
培养学生的语感,自由朗读比齐读更加有效。朗读时,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理解、感受来读,边读边品味课文的感情,如果觉得还存在没有充分领悟的地方,可以慢慢读,多读几遍,从而不断加深学生的感受。《黄继光》一文中,有一组重点句子:“他感到指导员在看着他,战友们在看着他,朝鲜人民在看着他,祖国人民在看着他,黄继光又站起来了!”一位老师教学时,抛开繁琐的提问和分析,让学生反复朗读这个句子,去体味文意,领悟情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的朗读声随着排比的推进,由小到大,感情也越来越强烈。当读到“黄继光站起来了”时,“站”字很自然地吐出了最强音。此时,一个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的崇高形象也“站”在了学生的心中。
3、分角色读
分角色朗读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形式。朗读中可运用不同的语气、语调和语速,塑造出不同的人物形象,从而使学生对课文有更深的感受。如《狼和小羊》一课,狼说得话要嗓子粗,声调高,语速快,还读出恶狠狠的、蛮不讲理的神情;而小羊说的话要读得慢而轻,读出善良、温和与可怜。学生在角色朗读中与主人公一起思考,一起感受,对故事中人物的思想感情体验的真切深刻,不但培养了朗读的热情、兴趣,还发展了他们的语感能力。
4、引读
有的班级学生朗读整体较弱,语感普遍不强,学生的情感与教师的情感、文本的情感不能很快产生共鸣。此时可用“引读法”。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在教师情感的感染下,相对集中感悟某些重点词句,从而激发学生的感情。如教学《董存瑞舍身炸暗堡》中“炸暗堡”部分:
师:这时候,嘹亮的冲锋号吹响了,惊天动地的喊杀声由远而近。成千上万的解放军战士冲上来了,可是,敌人的机枪还在扫射。万分紧急关头,董存瑞——
生:昂首挺胸,站住桥底下,左手托起炸药包,顶住桥底,右手猛地一拉导火索。
师:导火索“哧哧”地冒着白烟,闪着火花——
生:火光照亮了他那钢铸一般的脸。
师:1秒钟,2秒钟……董存瑞——
生:像巨人一样挺立着,两眼放射着坚毅的光芒。
师:董存瑞抬头眺望远方,仿佛看到胜利的红旗在隆化中学的上空高高飘扬,他用尽力气高喊着——
生:同志们,为了新中国,冲啊!
此段朗读,学生在教师的“引读”下通过对董存瑞炸暗堡时的动作、神态和语言的集中感受,在学生的情感深处刻下了一个为人民解放事业不惜粉身碎骨的光辉形象。
(二)品词析句,训练语感:
咬文嚼字,品味语言是语感训练的关键环节。朱熹对此有过精辟的解释:“大凡读书,须是熟读,读熟了自精读,精熟后理自见得。如吃果子一般,劈头方咬开,未见滋味便吃;须是细嚼教烂,则滋味自出,方始识得这个是甜、是苦、是辛,始为知味。”(见《朱子语类》)。叶圣陶先生讲到语感训练时也曾说,不了解一个字,一个辞的意义和情味,单靠查字典是不够的,必须引导学生推敲、揣摩、细细品味。这样,学生对语言文字才会有正确丰富的了解力。可见语感训练的关键是“了解一个字,一个词的意义和情味”。由此,我们在课堂上要着力引导学生推敲词句,品析文本,通过文字这座桥梁与作者会面,在文本、师生、作者和编者间形成平等的对话,感悟用词的准确性,感悟语句的意境,体验语句的情感,增强语感的灵敏度。具体教学时可引导学生通过“加、减、调、换”等方式来训练和提高学生的语感。
1、加。就是加进课文中没有写出的内容再与原句比较。如《狼牙山五壮士》中,“班长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莲花瓣走去”一句,让学生在“走”前面加上“我们”,把这句话改为“班长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我们走!’带头向莲花瓣走去”。然后比一比,两句话在情味上有什么不同,通过揣摩比较,学生领悟到在当时环境险恶的情况下,一个“走”字掷地有声,充分体现了五壮士舍生取义的坚定决心。
2、减。就是把原句中的某个词语减去,再与原句比较。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中“人们臂上都缠着黑纱,胸前都佩着白花,眼睛都望着周总理的灵车开来的方向”一句。把句子中的三“都”去掉,然后与原句比较。通过比较,学生明白这三个“都”不写,句子也通,意思也一样,但情味就大不相同了。有了这三个“都”,就突出地表现了全国人民对周总理的怀念、爱戴是一致的,是人同此心,无一例外的。
3、调。就是把前后几个词语调换位置,然后进行比较。”《狼牙山五壮士》一课中有这么两句话:“五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人民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这里的“眺望”和“望望”都是看的意思,能不能调个位置?学生通过调序朗读,通过思考,通过联系上下文和原句比较,就知道这两个词不能换位置。因为,是由于他们与日寇英勇顽强的搏斗,人民群众和连队主力已安全转移,“眺望”写出了五壮士心中充满的无比自豪,和对人民对部队的无比热爱、留恋。回头“望望”向上爬的敌人,表达了五壮士对敌人的无比蔑视。
4、换。就是将句子中某个词语换成另一个词语,然后进行比较。《燕子》中有这么一句话:“蓝蓝的天空,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多么像正在演奏的曲谱啊。”为让学生体会到“痕”字好在哪里,可先启发学生思考:电线一般用什么量词?(根)然后换成“根”后与原句比较:在这里用“根”好还是“痕”好。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朗读和对生活的联想,学生体会到了用词的妙处:一个“痕”字把处于高、远处的电线只能隐约可见的特点极准确地表现了出来,与后面描写“燕子”成了“音符”相映成趣,产生了一种朦胧的美。
(三)联系生活,汲取语感
敏锐的语感总是和对生活的敏锐的感受联系在一起的。训练语感,应引导学生把对生活的观察、体验与对语言的研究结合起来。叶圣陶先生说:“要求语感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去揣摩,而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单靠翻查字典,得不到什么深切的语感,唯有从生活方面去体验,把生活所得的一点一滴积聚起来,积聚得越多,了解越见真切。” ⑤茅盾先生也说,理解文章应一边读,一边回想自己所经历的相似的人生,或者一边读,一边到现实中去。由此可见,培养语感必须联系生活经验,脱离了生活体验的“语感培养”是苍白的。也就是说语感的丰富、深刻、敏锐、美妙,必须建立在开启个人体验的基石之上。作为语文教师就是要善于在学生对言语的感悟中,进行多方引导、点拨,将其隐藏于内心深处的各种体验调入前台。这样学生对言语的理解就会变得更加容易,感悟就会更加深刻。
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有这样一句话:“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双手拄着拐杖,背靠着洋槐树,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教师提出 “‘焦急’、‘耐心’这两个词是一对反义词,老奶奶为什么会焦急,又为什么会耐心地等待呢”这样一个问题来诱发训练学生的语感能力。首先让学生回忆自己的生活经验:如果去火车站接亲人,你提前等候在车站,可是到时间火车却晚点了,这时你的心情当然是焦急的。然而,你仍然要坚持等候,没有回家,这又表现出很有耐心。由此点拨学生即能顿悟此处的“焦急”是表现出老奶奶盼望早一点看到总理的灵车;“耐心”表现了她送别总理的诚心,不管多晚都要等到。从而深切地感受老奶奶对总理的爱戴和怀念。
再如:一位教师在讲授《游园不值》一课时,就运用了联想的方法来激活体验,培养语感的。
师:同学们,诗人没能进到朋友的园子里,没有观赏到满园的春色,多令人遗憾呀!但是你能猜出园里是什么样的吗?
生1:我想园子里一定有一个大花坛,里面开满了五颜六色的花,花儿上面还飞舞着蝴蝶、蜜蜂。
生2:园中间会有一条石子铺成的路,路旁是青青的垂柳。
生3:还有一个大水塘,里面有鱼儿在游来游去。岸边种着桃树、杏树、梨树,散发出花的清香,枝头还传来鸟的鸣叫。
……
学生的描述不是凭空虚构的,而是融入了自己对春天的切身体会。教师在这里巧妙地以联想为桥梁,将语言文字与生活体验连接在一起,使学生融入到了诗所描画的意境之中,迸发出了对美好春天的喜爱之情
❼ 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
一、深入情境,熏陶语感
小学生有很强的模仿力,精彩的范读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在教学中可选择精彩的范读,要求学生听清楚、听完整、抓要害,从语音、语调、节奏、重音、停顿等方面让学生充分感受、反复琢磨,并跟随练习,这样自然会使他们的语言变得流畅、正规,语言感受力得以提高。教师精彩的范读,也能让学生在具体语境中加强语感能力。如学生在学习《四季之美》一文时,我通过一组表现四季美景的图片,让学生感受到了四季之美,学生在叙述过程中,已经初步体验到了四季的美与美在哪里。另外通过一段带视频的诵读播放,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了祖国大地春之明媚、夏之热烈、秋之沉静、冬之妖娆,受到了语感的熏陶。
二、插上想象的翅膀,丰富学生的语感
培养语感,必须把朗读和想象结合起来,即训练学生运用形象思维的方法进行朗读。我在教学三年级上册《燕子》一课时,就让学生展开想象,精读、体会,为培养学生的语感下功夫。《燕子》是现代著名作家郑振铎先生的一篇写景状物的散文佳作,长期以来就是小学语文教材的必选篇目,文质兼美。这篇散文描绘了春天里燕子活泼机灵的外形体态,特别是在春光飞掠和憩息的画面,着力写出了它“为春天增添了许多生机”,充分表现了小燕子的可爱。
其中有这样一段特别优美:在微风中,在阳光下,燕子斜着身子在天空中掠过,唧唧地叫着,有的由这边的稻田上,一转眼飞到那边的有的横掠过湖面,尾尖偶尔沾了一下水面,就看到波纹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在指导学生朗读时,要让学生深入理解,充分体会飞行中燕子的各种姿态,用叙述性的语气读,节奏轻快。“斜着身子”,强调燕子的飞行姿势的轻快灵活;“一转眼”,“掠过”,强调燕子飞行的快速;“唧唧叫着”,强调燕子飞行时的欢快心情;“波纹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放慢速度,用活泼有趣的语气读,“有的……有的……”呼应性重音,一幅众多的燕子闹春图顿时凸现。
这一系列的指导,让学生体会到了燕子的活泼、机灵,和春天里旺盛的生命力以及蓬勃的生机。应该说这段文字处理饱含了作者的想象和联想,是具体的、生动的。但是高超的言语总是“意则期多,字唯期少”,言有尽而意无穷,所谓“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力透纸背”,这就为读者留下了再创造、再想象的余地,否则“掠过”、“波纹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便会令人莫名其妙、不可理解了。人们之所以能够理解这段文字的意义,并产生丰富多彩的感受,正是想象和联想在语感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想象和联想可以使人对言语的感受进入一个全新的境界。
三、朗读品味,领悟语感
语感不是先天就有的,它是外部语言刺激和内在知识能力迅速交融的产物,它的获得是建立在对语言现象条件反射般熟悉的基础上的,它是有直觉的特征。语感蕴含在朗读之中,朗读是培养学生语感最有效的方法。培养语感,必须引导学生紧扣课文中某些语感因素很强的地方,反复咀嚼、深入品味,达到“文章读之极熟,即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的境界。
如《荔枝》一文中:母亲扑哧一声笑了,筋脉突兀的手不停地抚摸着荔枝,然后用小拇指甲盖划破荔枝皮,小心翼翼地剥开皮又不让皮掉下,手心托着荔枝,像是托着一只刚刚啄破蛋壳的小鸡,那样爱怜地望着舍不得吞下,嘴里不住地对我说:“你说它是怎么长的?怎么红皮里就长着这么白的肉?”毕竟是第一次吃,毕竟是好吃!
母亲竟像孩子一样高兴。学生在学习时,通过反复朗读,体会出这段话写出了母亲第一次吃荔枝时的美好感受和为儿子的孝心而欣慰。“一只刚刚啄破蛋壳的小鸡”,在妈妈的眼中那分明是一个鲜活的生命,她怎么忍心把它吃掉;而一个“托”字,把妈妈对这种世间尤物的爱怜,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嘴里不住地对我说:“你说它是怎么长的?怎么红皮里就长着这么白的肉?”孩子似的那种激动和喜悦同时也让读者体会到了作者心中隐隐的酸楚。
四、注重实践,增强语感
语感是学习规范语言长期积淀的结晶,只有强化听说读写的实践,持之以恒,养成习惯,才能形成对文章的感受能力。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的实践活动:听,就是教师创设一定的语言环境,诸如上课听讲、听别人讲话、听电视广播等。在这一过程中,要求学生集中注意力,及时捕捉语言信息,了解内容,抓住中心和要点等。
这有助于学生对语言的感受,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说,就是在一定的场合中,让学生用言语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这一过程就是言语的口头运用,在说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在积极地活动,组织语言极快,要求说话的语言准确、连贯、得体。因此,教师要在教学中安排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如开故事会、举行朗诵比赛、表演话剧等,在语言运用中增强语感能力。
❽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语文语感
一位教育家曾这样说过:“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不能仅依靠对词法、语法、章法的死记硬背,也不能单单靠老师对课文的详尽分析,学生文学能力的提高,只有在学生练习的实践活动中才能实现,只有在学生自身主动参与的语文课以及各种文学活动中得以提高。”语文教学中应该注重感悟,不能做繁琐的分析,让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和鼓励下,自主用心思考、咀嚼、体验语言文字的魅力。
在传统的教学中,我们仅仅强调分析能力、逻辑能力、判断能力、思维能力的培养,往往忽视直觉思维能力,忽视在读书过程中引导学生自己去感悟。表现在语文教学中,就是重分析研究语文实践材料,追求讲深讲透,忽视学生的自主学习、自己感悟——语感的培养。因此,我觉得语文教学必须把培养学生的语感放在重要地位。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呢?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最基本的言语能力表现为语感,语感就是对言语的直觉感知能力。它的主要特征是直觉性和自动化。所谓培养语感,实际上就是培养学生在语言活动中的直觉思维,而直觉思维正是创新能力的内在源泉,是创新型人才所必须具备的重要品质。
一、以读为本
以读为本是培养学生语感的前提,《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由此可见,读是学习语文的一扇窗口,也是感受语言、训练语感的基本方式。“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是感知、理解的过程,也是培养语感的开始。在同一语言的反复熟读中达到“成诵”的目的,这又是记忆、积累的过程。因而,阅读教学中就应充分利用读的策略,以读为主线,但读不是那种单调、枯燥地“天地玄黄喊一片”式的死读、傻读,要通过朗读、默读、复读、赛读、示范读、表演读等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对音的正误、音调的流畅,词义的内涵,表达的恰切,语势的磅礴,语法的运用,条理的连贯,意境的优美,直至弦外之音都能够有所体会。如读到“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学生看到的不仅是天门山、长江、漩涡,还有从“断”想到天门山本来是一个整体,阻挡着汹涌的江流,由于长江怒涛的冲击,才撞开了“天门”,使它中断而成为东西两山。从“回”想到两山夹峙,汹涌的长江流经两山间的狭窄通道时,激起回旋,翻滚抛掷,变化无穷的境界,也可联想到祖国山河壮丽,感受到诗人丰富的想象力。
二、自悟语感
教师凭学生已有语感素养,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感悟难度适宜的语言文字。
在读书时,让学生联系过去相似的生活经验,通过想象与联想,将课文的文字符号转化为生动、可感的画面。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计划地把难度适宜的文章,放手让学生自读、多读、自悟,在头脑中再现语言文字表述的图像、情景,从而达到对课文直觉感悟的目的,进而提高语感。
三、揣摩品味
揣摩品味是培养学生语感的关键,咬文嚼字、体味语言是语感训练的关键环节。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一篇作品读一两遍,未必理解得透,必须多揣摩。”只有揣摩品味得透彻,才能促进语感的发展。
1.语句比较
词语和句子是组成语言大厦的基础材料,是构成文章的基本单位。作者的思想感情是通过关键词句表达出来的。课文中有些词句,特别是那些表现文章中心、表达情感的精妙传神的词句,往往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我们只要抓住这些重点词句进行分析、比较和细细品味,学生的语感就会得到升华。如:《爬天都峰》一文中,“再看看笔陡的石级,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一句,为了让学生体会“挂”字的妙处,可要求学生用“拉”或“飘”等字换“挂”,进行比较,为了激发学生主体参与的积极性,可把学生分成正反两方,以合作学习的方式研究、讨论。学生体会到作者用词的精当之处:一个“挂”字把天都峰陡得似直上直下的特点极其准确、形象、巧妙地描写出来,与文后面的“攀”相映成趣,产生了一种朦胧的美。这样,抓关键词句比较、咀嚼就能品出语气神韵,领悟作者遣词的独具匠心,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敏感。
2.运用想象
小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较弱,理解事物比较直观,要领悟语言文字所表达的内涵,应充分调动他们的形象思维。通过形象思维的“引路”,把语言文字描绘的情景转换成生动的“图像”材料,让学生在身临其境般的体验中陶冶情感,感悟课文的意境,获得丰富的语感。例如,小学二年级上册第二课《秋天》以文中的形象因素为媒介,对艺术美进行思维再创造,闭目遐想文中所描绘的一个个意象图,把秋天众多的景物连接为一幕幕活动的镜头,在头脑中“放电影”,并乘上想像的小舟,在绚丽缤纷的美景中尽情遨游,充分领略秋天的特点,在美的感染中培养语感。
3.联系生活
生活体验是语感生成不可或缺的基础。一定的言语总在一定的生活场景中出现,离开了生活体验,语感的培养是苍白的。只有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积累,设身处地的体验课文所描绘的情境,使语言文字在头脑中形成的图像逐渐鲜明具体,拥有的感受才是真实的。如《爬天都峰》一文中“爬呀爬,我和老爷爷终于都爬上了天都峰顶”。这别有韵味的一个“终于”,把他们努力后的成功与满足生动地表现出来。但如果学生不能联系生活去品味,恐怕很难体会到这“终于”一词的韵味。
四、迁移表达
在培养语感的过程中,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对文中语音、文字、词语、句子等的品味与琢磨上,还应该把听、说、读、写等言语活动的训练作为语感广化、深化的杠杆。教师指导学生结合教材范例,有重点、有计划地设计一些新颖、灵活又扎实的延伸训练,把理解、积累、运用有机的结合起来。《四季》,这是一年级的一篇诗歌,每一段的结构相同,老师抓住本篇诗歌的语言特色,让学生仿写训练。“ ,它对 说:‘我是 天。’”再根据诗歌的内容画一幅画,还要在班中朗诵自己写的诗歌。学生在画、仿、诵一系列的训练中,运用在阅读活动中获得课文的知识与情感,融入个人的创新思维,促成迁移,从而使学生的语感得到深化、广化、美化、敏化。迁移表达就是让学生运用在课文中感悟到的表达方法、写作方法进行一些口语和书面写作方面的训练,使学生的语言感知力在实践中不断提高。
五、生活体验
夏丏尊曾说:“要求语感的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揣摩,而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中去。……有了这种准备,才可以通过文字的桥梁,和作者心灵契合”。因此语感培养强调调动学生的生活与情感积累,唤起学生的切身感受,设身处地的体会感悟,容易与作者心意相契,非常有助于语感的培养。如《这片土地是神圣的》中的重点句:我们热爱大地,就像出生的婴儿眷恋母亲温暖的怀抱一样。为了子孙后代,你们要献出全部的力量和情感来保护大地。学生读后,老师问:作者把大地比作什么?学生说:母亲。教师追问:在你们的生活体验中,母亲都是怎样的?有的说母亲是慈祥可亲的;也有的说母亲给予孩子无私的爱;还有的说母亲都是伟大的。老师因势利导:在作者的心目中,大地又是一位怎样的母亲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边读边思。学生默读后,有的说大地是一位美丽圣洁的母亲;还有的说大地还是一位无私奉献的母亲,她为人类无私地奉献了自己的一切等。可见通过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情感,让学生体会感受,学生和作者已经达成心意相契的感觉,学生的情感水到渠成。
总之,小学生语感的培养是一个多侧面、多层次的系统工程,还需要我们广大的语文老师在教学实践中长期努力探索,使语感教学策略日臻完善。
❾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如何培养学生语感》教学论文
我个人认为,语文教师不应该只做一个教书匠,而应该作为一个杂家。什么都要内知道一些,什么都容要懂一些,什么都要关注一些。只有这样,才能在语文教学中,随时给学生补充各种知识、随时引导学生对事件的看法、随时指导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我当年上语文课的时候,学生都喜欢听,原因之一就在于不止局限于课文的内容,教师的心态和语言才是引导学生兴趣的利器。
❿ 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
2001年7月教育部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而“培养学生的语感”便是这语文素养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语文课程标准》中多次提到“语感”二字,如其基本理念部分强调“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①,总目标之中要求使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而后在各阶段的目标中,对语感的培养就更见具体、明确了。其实早在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我国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就强调指出:“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②语言学家吕叔湘也表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一个学生的语感强了,他在理解方面和表达方面都会不断前进。” 当今语文教育的著名学者王尚文先生明确提出:“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语感,要千方百计提高学生语感素质。”近年来,随着语文教改的不断深入,人们在对传统语文教学的重新审视、重新定位中,越来越深刻地感受到,语感作为一个人必备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对学生的语文学习和终身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什么是语感:
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最基本的言语能力表现为语感,语感就是对言语的直觉感知能力。它的主要特征是直觉性和自动化。我国最早提出语感这一概念的是夏丏尊先生,他曾对语感做了一番深入浅出的解释:“在语感敏锐的人的心里,‘ 赤’不但解作红色,‘夜’不但解作昼的反对吧。‘田园’不但解作种菜的地方,‘春雨’不但解作春天的雨吧。见了‘新绿’两字,就会感到希望、自然的化工、少年的气概等等说不尽的旨趣。见了‘落叶’两字,就会感到无常、寂寥等说不尽的意味吧。”可见,在夏丐尊先生看来,语感就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受,是一种对语言文字正确丰富的了解力。而王尚文先生则认为:“语感是思维并不直接参与作用的由无意识替代的在感觉层面进行言语活动的能力,是个体的人与言语世界的直接联系。它表现为对作用于他的言语作品的内在反应能力,即听和看(读)的能力,也表现为因个人情意的需要或适应社会交际的需要而在感觉层面直接生成言语作品的能力,即说和写的能力。”③总之,语感是一种个体的语文修养,它是个体在长期规范的言语实践中逐步养成的一种具有浓厚经验色彩的能比较直接迅速的感悟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④语感敏锐的人,不仅能够把握言语对象的字面意思,而且还能迅速、直接地捕捉到文字信息的丰富内涵以及弦外之音、音外之意。
二、为什么要培养学生的语感
在日益频繁的交往中,人们对语言信息的接受往往引发一系列复杂的心理活动,其中强烈敏锐的语感是理解一切文字的基础,是思想认识逐步通向作者心灵的桥梁。人们之所以可以不假思索地运用语言表达思想,以及从语句或一段的开头即能预测出整个语句或语段的趋向,可以在一瞬间辨认出词义的细微差别和色彩感情,正是凭语感。具备了良好的语感能使人感受言语之精妙,洞见言语之精髓,把握言语之理趣,更能使其步入丰富而又美妙的精神世界,受到诸如文化、审美的熏陶。可以说,敏锐的语感是学好语文的重要条件,是构成一个人语文素养的核心因素,是一个人语文水平的重要标志。培养小学生的语感是小学语文学科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关键。
三、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
(一)以读为本,培养语感
“读”,注于目,出于口,闻于耳,记于心;是多种感官参与的以声释义的活动,是把文字符号转化成声音,直接感受语言、训练语感的基本方式,是在语感习得过程中一个最有效的言语实践方式。既是理解语言、积累语言的有效手段,更是培养学生语感的必经之路。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读”是我国传统语文教学的精粹。汉语言文字固有的音韵美、意境美、文章结构的严谨美,都需要通过有指导、有要求的反复吟诵,品尝“文中味”,悟出“文外意。”在课堂中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多读书,充分利用机会让学生通过朗读、默读、复读、赛读、整体读、部分读、引读、分角色朗读、范读等多种形式,从读中得到感悟,训练语感。
1、范读
夏丏尊先生说:“国文教师最重要的任务是传语感于学生。”教师的范读,体现了教师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其表情、语气、语调、体态都作为一种信息,直接传递给学生,学生会看得到,听得清,可以模仿、学习。教师读得好,可以引起学生感情的共鸣,起到“情染语感”的作用。有位老师在教《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时,先用诵读创设情景,使学生觉得仿佛在送行的人群中,教师也恍若置身十里长街。然后再用哀婉的语调朗读着:“人们常常幸福地看到周总理,看到他矫健的身躯,慈祥的面庞……”随后问:“幸福应该是愉快的感情,‘矫健的身躯’,‘慈祥的面庞’是赞美的语调,为什么老师读得反而低沉了,轻了,慢了。”教师意在读中激情。学生动情地说:“因为这种幸福人们再也享受不到了!”“因为周总理矫健的身躯,慈祥的面庞再也看不到了!”“悲痛中回忆快乐,使我们悲上加悲!”
2、自由读
培养学生的语感,自由朗读比齐读更加有效。朗读时,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理解、感受来读,边读边品味课文的感情,如果觉得还存在没有充分领悟的地方,可以慢慢读,多读几遍,从而不断加深学生的感受。《黄继光》一文中,有一组重点句子:“他感到指导员在看着他,战友们在看着他,朝鲜人民在看着他,祖国人民在看着他,黄继光又站起来了!”一位老师教学时,抛开繁琐的提问和分析,让学生反复朗读这个句子,去体味文意,领悟情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的朗读声随着排比的推进,由小到大,感情也越来越强烈。当读到“黄继光站起来了”时,“站”字很自然地吐出了最强音。此时,一个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的崇高形象也“站”在了学生的心中。
3、分角色读
分角色朗读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形式。朗读中可运用不同的语气、语调和语速,塑造出不同的人物形象,从而使学生对课文有更深的感受。如《狼和小羊》一课,狼说得话要嗓子粗,声调高,语速快,还读出恶狠狠的、蛮不讲理的神情;而小羊说的话要读得慢而轻,读出善良、温和与可怜。学生在角色朗读中与主人公一起思考,一起感受,对故事中人物的思想感情体验的真切深刻,不但培养了朗读的热情、兴趣,还发展了他们的语感能力。
4、引读
有的班级学生朗读整体较弱,语感普遍不强,学生的情感与教师的情感、文本的情感不能很快产生共鸣。此时可用“引读法”。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在教师情感的感染下,相对集中感悟某些重点词句,从而激发学生的感情。如教学《董存瑞舍身炸暗堡》中“炸暗堡”部分:
师:这时候,嘹亮的冲锋号吹响了,惊天动地的喊杀声由远而近。成千上万的解放军战士冲上来了,可是,敌人的机枪还在扫射。万分紧急关头,董存瑞——
生:昂首挺胸,站住桥底下,左手托起炸药包,顶住桥底,右手猛地一拉导火索。
师:导火索“哧哧”地冒着白烟,闪着火花——
生:火光照亮了他那钢铸一般的脸。
师:1秒钟,2秒钟……董存瑞——
生:像巨人一样挺立着,两眼放射着坚毅的光芒。
师:董存瑞抬头眺望远方,仿佛看到胜利的红旗在隆化中学的上空高高飘扬,他用尽力气高喊着——
生:同志们,为了新中国,冲啊!
此段朗读,学生在教师的“引读”下通过对董存瑞炸暗堡时的动作、神态和语言的集中感受,在学生的情感深处刻下了一个为人民解放事业不惜粉身碎骨的光辉形象。
(二)品词析句,训练语感:
咬文嚼字,品味语言是语感训练的关键环节。朱熹对此有过精辟的解释:“大凡读书,须是熟读,读熟了自精读,精熟后理自见得。如吃果子一般,劈头方咬开,未见滋味便吃;须是细嚼教烂,则滋味自出,方始识得这个是甜、是苦、是辛,始为知味。”(见《朱子语类》)。叶圣陶先生讲到语感训练时也曾说,不了解一个字,一个辞的意义和情味,单靠查字典是不够的,必须引导学生推敲、揣摩、细细品味。这样,学生对语言文字才会有正确丰富的了解力。可见语感训练的关键是“了解一个字,一个词的意义和情味”。由此,我们在课堂上要着力引导学生推敲词句,品析文本,通过文字这座桥梁与作者会面,在文本、师生、作者和编者间形成平等的对话,感悟用词的准确性,感悟语句的意境,体验语句的情感,增强语感的灵敏度。具体教学时可引导学生通过“加、减、调、换”等方式来训练和提高学生的语感。
1、加。就是加进课文中没有写出的内容再与原句比较。如《狼牙山五壮士》中,“班长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莲花瓣走去”一句,让学生在“走”前面加上“我们”,把这句话改为“班长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我们走!’带头向莲花瓣走去”。然后比一比,两句话在情味上有什么不同,通过揣摩比较,学生领悟到在当时环境险恶的情况下,一个“走”字掷地有声,充分体现了五壮士舍生取义的坚定决心。
2、减。就是把原句中的某个词语减去,再与原句比较。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中“人们臂上都缠着黑纱,胸前都佩着白花,眼睛都望着周总理的灵车开来的方向”一句。把句子中的三“都”去掉,然后与原句比较。通过比较,学生明白这三个“都”不写,句子也通,意思也一样,但情味就大不相同了。有了这三个“都”,就突出地表现了全国人民对周总理的怀念、爱戴是一致的,是人同此心,无一例外的。
3、调。就是把前后几个词语调换位置,然后进行比较。”《狼牙山五壮士》一课中有这么两句话:“五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人民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这里的“眺望”和“望望”都是看的意思,能不能调个位置?学生通过调序朗读,通过思考,通过联系上下文和原句比较,就知道这两个词不能换位置。因为,是由于他们与日寇英勇顽强的搏斗,人民群众和连队主力已安全转移,“眺望”写出了五壮士心中充满的无比自豪,和对人民对部队的无比热爱、留恋。回头“望望”向上爬的敌人,表达了五壮士对敌人的无比蔑视。
4、换。就是将句子中某个词语换成另一个词语,然后进行比较。《燕子》中有这么一句话:“蓝蓝的天空,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多么像正在演奏的曲谱啊。”为让学生体会到“痕”字好在哪里,可先启发学生思考:电线一般用什么量词?(根)然后换成“根”后与原句比较:在这里用“根”好还是“痕”好。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朗读和对生活的联想,学生体会到了用词的妙处:一个“痕”字把处于高、远处的电线只能隐约可见的特点极准确地表现了出来,与后面描写“燕子”成了“音符”相映成趣,产生了一种朦胧的美。
(三)联系生活,汲取语感
敏锐的语感总是和对生活的敏锐的感受联系在一起的。训练语感,应引导学生把对生活的观察、体验与对语言的研究结合起来。叶圣陶先生说:“要求语感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去揣摩,而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单靠翻查字典,得不到什么深切的语感,唯有从生活方面去体验,把生活所得的一点一滴积聚起来,积聚得越多,了解越见真切。” ⑤茅盾先生也说,理解文章应一边读,一边回想自己所经历的相似的人生,或者一边读,一边到现实中去。由此可见,培养语感必须联系生活经验,脱离了生活体验的“语感培养”是苍白的。也就是说语感的丰富、深刻、敏锐、美妙,必须建立在开启个人体验的基石之上。作为语文教师就是要善于在学生对言语的感悟中,进行多方引导、点拨,将其隐藏于内心深处的各种体验调入前台。这样学生对言语的理解就会变得更加容易,感悟就会更加深刻。
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有这样一句话:“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双手拄着拐杖,背靠着洋槐树,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教师提出 “‘焦急’、‘耐心’这两个词是一对反义词,老奶奶为什么会焦急,又为什么会耐心地等待呢”这样一个问题来诱发训练学生的语感能力。首先让学生回忆自己的生活经验:如果去火车站接亲人,你提前等候在车站,可是到时间火车却晚点了,这时你的心情当然是焦急的。然而,你仍然要坚持等候,没有回家,这又表现出很有耐心。由此点拨学生即能顿悟此处的“焦急”是表现出老奶奶盼望早一点看到总理的灵车;“耐心”表现了她送别总理的诚心,不管多晚都要等到。从而深切地感受老奶奶对总理的爱戴和怀念。
再如:一位教师在讲授《游园不值》一课时,就运用了联想的方法来激活体验,培养语感的。
师:同学们,诗人没能进到朋友的园子里,没有观赏到满园的春色,多令人遗憾呀!但是你能猜出园里是什么样的吗?
生1:我想园子里一定有一个大花坛,里面开满了五颜六色的花,花儿上面还飞舞着蝴蝶、蜜蜂。
生2:园中间会有一条石子铺成的路,路旁是青青的垂柳。
生3:还有一个大水塘,里面有鱼儿在游来游去。岸边种着桃树、杏树、梨树,散发出花的清香,枝头还传来鸟的鸣叫。
……
学生的描述不是凭空虚构的,而是融入了自己对春天的切身体会。教师在这里巧妙地以联想为桥梁,将语言文字与生活体验连接在一起,使学生融入到了诗所描画的意境之中,迸发出了对美好春天的喜爱之情。
(四)想象参与,激发语感
“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教学中,如何使学生领悟文章的情境呢?叶老曾说:“必须驱谴我们的想象,才能通过文字,达到这个目的。”可见语感同想象是紧密联系的,在阅读教学中运用形象思维,启发学生想象,必然会在学生的心中产生“内心视像”。它能使课文内容像电影一样,在学生头脑中一一闪过,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引起感情共鸣。
可以说联想和想象是培养语感的翅膀。想象的过程不但是引发学生调动知识储备的过程,而且是学生在感知作品内容的表象形式的过程。
如教学《月光曲》一文,要引导学生领悟贝多芬创作乐曲的经过一段时,就可配上轻柔的音乐,美丽的画面,再加上有感情地朗读,去启发学生展开想象,让学生仿佛置身于小茅屋之中:一轮明月升起,月光流泻,万物披纱,四周是那般幽静。在这境界中,贝多芬手抚琴键,音符似潺潺流水,又如瑟瑟秋风,倾诉着人世间的真诚与善良,贫穷与希望……之后又辅之以声情并茂、抑扬顿挫的感情朗读,把学生带到波涛汹涌的大海边,领略大海的雄浑壮美,从而领会乐曲旋律的迭宕起伏,由此达到训练语感的目的。
再如《台湾的蝴蝶谷》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每年春季,一群群色彩斑澜的蝴蝶飞过花丛,穿过树林,越过小溪,赶到山谷里来聚会。”假如仅从文字的表层意义呆板地理解“色彩斑瓓、穿、越”等词语,就无法感受到美丽神奇的蝴蝶聚会的场面。要想让学生披文入情,进入课文所描绘的情境,只有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去发挥想象,展开联想:数以万计的蝴蝶身着彩衣正从四面八方赶来,它们生怕耽误了大好春光,急着到蝴蝶谷去聚会,你瞧它们飞得多么轻快,多么活泼!学生在看图想象中仿佛自己也成了一只舞姿翩翩的彩蝶,正赶着去蝴蝶谷聚会呢?
我在讲授《水乡歌》一课时,也采用了联想的方法来培养学生的语感。文中这样写道:“水乡什么多?水多,千条渠,万条河,池塘一个连一个,处处绿水荡清波。”
师:请你们自己读这段话,老师相信你肯定能读懂的。(学生读)你刚才读的时候,眼前是不是出现了什么情景?什么画面?(此时,老师出示一幅水乡的图画,很美,学生欣赏。)
师:同学们,请你对着画面再读一读,你有什么新的体会,新的发现?(生读)你仿佛来到了什么地方?仿佛看到了什么情景?
生1:我仿佛来到了水乡,看到了一叶叶小舟在碧绿的清波上荡漾。
生2:我仿佛来到了水乡,看到了一株株水草在碧绿的河水里摇曳。
生3:我仿佛来到了水乡的小河边,看到了成群结队的鸭子在水中嬉戏。
师:假如你真的来到了水乡,你最想做的是什么?
生1:我想把它画下来。
生2:我想弯下腰尝一尝水乡的味道。
生3:我想把它拍下来,挂在自己家客厅的墙壁上。
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学生丰富的想象,流泻出了诗一样的语言,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都绘就了一幅江南水乡的画卷,让我们仿佛听到了水乡人民的欢声笑语,让我们仿佛嗅到了江南水乡特有的气息。
(五)积累语言,深化感悟。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加涅认为:“学习的过程是逐渐积累的过程。”语言学习更需要积累。巴金先生曾说:“读多了,读熟了,常常可以顺口背出来,也就慢慢体会到他们的好处,也就慢慢地摸到文章的调子。” “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歙张。”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可见,熟读成诵,广泛阅读,是储备语言材料,培养语感,发展语言能力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
1、熟读成诵
小语教材中许多课文出自名家之笔,文质兼美,情感丰富。对于课文中的精彩片段,教师可要求学生反复地欣赏,读出其中的韵味、体验其中的美妙,直至背诵。通过背诵,学生积累了大量的佳词妙句,精美篇章,不断充实语言库存,并从背诵中进一步领悟作者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的精妙,悟出表达方法的精巧,这将使学生受益终身。中国传统的语文教学精华已证明这一点。正如古人所说:“文章读之故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交,我之文也。作文时,吾意欲所言,无不随吾所欲,应笔而出,如泉之涌,滔滔不竭。”新课程标准规定小学阶段背诵优秀课文不少于150篇(含课文),古诗词背诵推荐篇目80首。如此,有利于学生贮存语言,深化语感,从而扎扎实实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不断提高。
2、广泛阅读
语感的培养从“读”开始,不仅体现在课内,还要引导学生课外进行有效的阅览。因此,阅读教学中,可补充与课文相关的阅读材料,以弥补现行教材的阅读量的不足。如学习《草船借箭》后,可引导学生读《三国演义》的有关故事;学习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就介绍学生读《安徒生童话选》等。同时引导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记录好词、佳句、精彩片断等。也可以根据学生实际、引导学生广泛阅读自己喜爱的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强的读物,以开拓学生视野,扩大知识面,使学生在反复、大量感受语言材料的过程中,丰富语言,增强语感。低年级的学生喜欢鲜明的形象、活泼的内容,可推荐他们看童话、寓言等有趣的读物;中年级学生喜欢情节生动的故事,可推荐看历史故事、民间故事、科幻小说等引人入胜的读物;高年级学生喜欢文质兼美的内容,可推荐读名篇佳作,历史名著等。大量的课外阅读能使小朋友吸收众多的词汇和句式,培养想象力,提高表达能力。难怪王尚文在《语感论》中说:“感受优秀言语作品的言语是培养语感的摇篮。”如果我们的学生能做一只勤劳的小蜜蜂,飞到书籍的百花园中尽力汲取营养和甘露,去感受、体验和想象作者所描绘的情境,去学习作者的遣词造句,久而久之,头脑中的语言丰富了,自然会有较强的语感。正所谓:厚积才能薄发。
(六)言语实践,积淀语感
“要能游泳,必须下水。”学生在阅读中习得的语感,只有在更多的语言实践中运用,才能使语感不断强化。“通过熟读、背诵形成的语言积累,还要经过迁移性的练习才能逐步实现内化。”因而在教学中,教师要以读促写,组织学生开展一些与课文内容有关的创造性的口头语言表达,书面写作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言语的运用过程中,进一步感悟言语之神妙,把握言语之精髓,也使课文的思想得以延续,自身的语感得以发展。
1、口语表达
在阅读教学中,可努力创设情境,让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际,深化感悟。通过引导学生参加朗读、说话、演讲,或指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复述,转述等,深化感悟。如在教学《云房子》一课时,教师可让学生畅谈自己想象中的云房子的样子,随后可积极鼓励学生运用文中的“有的……有的……也有……”句式向大家介绍自己喜爱的云房子。这一教学过程,不仅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充分发挥了想象力,而且使学生在自主的体验中内化了语言,培养了学生感悟、积累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2、勤于动笔
“勤于动笔也是训练语感的一个重要手段。”⑥当学生进入语言文字所描绘的情境之中,用心用情去感悟语言文字时,已经不是单向的主体对客体的把握,在很大的程度上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交流、碰撞和融合。因为每篇文章的背后都站着一位作者,学生感悟语言文字实质是与作者进行着思想的交流,情感的传递,经验的融通,这必将激活学生的思维与想象,唤醒沉睡在学生内心当中的与之相似相通的生活经历、经验和感受,从而会产生一吐为快的表达欲望。此时教师要为学生腾出足够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将积蓄于胸的所思所感彻底地宣泄出来,以达到升华感悟,积淀语感的目的。如《半截蜡烛》一文以小女儿拿走蜡烛,走上最后一级楼梯时蜡烛熄灭为结尾,给人一种意尤未尽之感,教师可在此设计让学生续写结尾,要求前后照应,首尾连贯,学生在写的过程中也就进一步理解体悟了课文内容,感悟了人物形象的魅力。
总之,培养学生语感是当前语文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因为语感是通向更高语言文字境界的桥梁,使学生语言基础、生活体验、思想情趣和文学修养的综合体现,一旦形成,将终身受用不尽。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重视语感的培养,努力提高他们感受语言的灵敏度和顿悟力,才能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