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小学语文 > 八年级人教版语文上册试卷

八年级人教版语文上册试卷

发布时间:2021-01-21 12:50:31

『壹』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卷作文

语文参考答案
一、1、A略 2、D 3、C 4、D 5、B 6、D
7、(1)日暮乡关何处是(2)濯清涟而不妖(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4)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5)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二、口语交际与语文综合运用(共4分)
8、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l5日在京开幕,胡锦涛作重要报告。
三、阅读(36分)
9、奇特壮美的边塞风光(2分)
10、过了居延,就像“蓬草”一样随风飘转,飞出了汉家的边塞,又像北归的大雁一样飞入胡人的天空。蕴含了作者被排挤出朝廷的惆怅,暗写自己内心的激愤和抑郁。(2分)
11 (1)绝境:与人世隔绝的地方(2)无论:不要说,(更)不必说 (3)延:邀请 (4)属:类(2分)
12、(1)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整齐齐的样子,有肥沃的土地、美丽的池塘、桑树、竹子之类。(2分)
(2)渔人一件一件地向他们讲述自己知道的事,桃花源中的人都感到惋惜。(2分)
13、如: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2分)
14、(1)环境优美;(2)和睦安乐;(3)没有战乱(没有压迫,没有剥削,没有纷扰)。(3分)
15、胖子;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穿,爬,攀,缩,倾(2分)
16、照应了前文所述的家境惨淡,表明父亲的经济状况窘迫;与我的紫毛大衣形成鲜明对比,表现出父亲对我无私的深沉的爱(2分)
17A表现出父亲担心儿子在路途中的安全,希望儿子写信报平安体现了父亲对儿子的牵挂;
18.B表现出父亲对儿子离别的不舍及嘱咐他小心行李,突显出父亲对儿子无微不至的关爱(2分)
19、 (1)我看到父亲为我买桔子的艰难场景被父爱所感动而落泪,也为前文的误解父亲而自责落泪。(2)因与父亲分别而落泪,也为父亲的前途艰难而落下辛酸之泪
20、瞎婆婆给的“两元钱”或一元钱 取之不尽,用之不谒,永不贬值的精神财富(或者让我懂得了如何用一颗真诚的爱心去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2分)
21、(1)说明瞎婆婆年事已高,动作缓慢,同时这也是瞎婆婆对这来之不易的“两元钱”作出重大决策的表现。(2分)
(2)我被瞎婆婆的举动感动了,深知瞎婆婆送这“两元钱”的深情厚意,所以这是不能自己的表现。(2分)
22、都明白了瞎婆婆说的“两元钱”为什么会变成手中一元钱的缘由;或者明白了小商贩欺骗瞎婆婆,说好是两元 钱,而实际只给了一元钱的事情。(2分)
25、(略)(2分)
四、作文(40分)

『贰』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期末检测题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本题满分为10分,共5道小题,每小题2分)

1.给加点的字注音。

归咎( ) 连翘( ) 荷锄( ) 琐屑( )

2.依据拼音写汉字。

惟妙惟xiào( ) 销声nì( )迹 荒miù( ) 污huì( )

3.解释加点词的原义和在句子中的实际意思。

(1)专家们把原本生活在异国他乡,通过非自然途径迁移到新的生态环境中的“移民”称为“生物入侵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依照下列句式仿写一句话。

在炮火烧焦了的土地上,在炸弯了的铁器和烧死了的树木中间,那位南斯拉夫母亲的惟一珍爱的东西——她的结婚的蜡烛——还是明晃晃地点在一个苏联青年的坟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将下列句子中重读的词语用着重号标出。

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 二、古诗文阅读(本题满分为15分,共5道小题,第6、7小题每题3分,第8小题4分,第9小题5分)

6.默写。

①其间千二百里,__________________,不以疾也。

②青林翠竹,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④土地平旷,屋舍俨然,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老木苍波无限悲。

⑥__________________,家书抵万金。

7.解释加点的词。

①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一:___________

②既而渐近,玉城雪岭际天而来。 际天:_________

③未复能有与其奇者。 与:_________

④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溯:_________

⑤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亲:_________

⑥通计一舟,为人五。 为:_________

8.将下列文言文译成现代汉语。

①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货恶其弃于地,不必藏于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选答题(以下两道小题可任选一题作答,如两题都做,以第一题为准)。

①简答题

《三峡》一文中描写了夏天水流湍急的景象,但描写的角度与众不同。试举例加以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赏析题

谈谈诗歌《春望》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意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课内阅读(本题满分为15分,共5道小题,每小题3分)

阅读下段文字,完成10~14小题。

①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各不同。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他们惟愿游览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美感,而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

②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这是为什么?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③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畅,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④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⑤游览苏州园林必然会注意到花墙和廊子。有墙壁隔着,有廊子界着,层次多了,景致就见得深了。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有几个园林还在适当的位置装上一面大镜子,层次就更多了,几乎可以说把整个园林翻了一番。

10.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是什么?

11.这段文字采用了怎样的结构方式?请根据内容具体说明。

12.找出第四段的中心句,并说明本段是怎样围绕中心说明的。

13.举说明第③段主要运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14.说说“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一句中“不仅”的表达

效果。

四、课外阅读

(一)阅读下段文字,完成15~19小题(本题满分为15分,共5道小题,每小题3分)

万里长江第一塔

在古城安庆,有一座巍然屹立的迎江寺振风塔。它是长江沿岸的罕见的古代建筑,被誉为“万里长江第一塔”。

这座著名的振风塔,从明代穆宗隆庆二年(1568年)开始兴建,隆庆四年(1570年)建成,迄今已有400年多年的历史。塔高82.74米,八角八层,为砖石结构的楼阁式建筑。据史志记载,主持建筑的是安庆知府王鹅泉(江西泰和人),图纸是北京白云观老道人张文彩依据白云观天宁塔的结构加以改造而设计绘制的。振风塔脚踏浩浩长江,头顶蓝天白云,庄重挺拔,气宇非凡。

古塔如同一个直立的圆锥体,塔身浑厚坚固,由块石构成。从底座向上各层,周宽和高度均相递减小,皆有腰檐平座和二跳斗拱。古塔拔地而起,重檐上仰,嵌空玲珑,设计精巧。塔的每层八个飞檐的翘角上部悬有一个金黄色的铜铃,风吹叮当悦耳,令人心旷神怡!底层建有光彩夺目八角飞檐木制回廊。由此入塔的小门,沿光滑而陡峭的石阶168级盘旋而上。每层塔门多变幻,游人往往迷失出入。塔内用古砖垒砌空心八方形厅室,无塔心柱,有精致

的砖雕花门、斗拱,迥异多变。塔外有两尺高的白石雕栏环卫,供游人凭临眺望。登塔,可纵览大江风光,俯瞰安庆全景。观赏之余,陶然欲醉,给人以超拔升腾之感。塔身内外有彩色砖雕佛像六百余尊,古称万佛塔。还有碑刻五十余块和多幅浮雕图案,刻画精致,古朴典雅。塔的第6层有一根单人难以合抱的圆形刹杆直通第7层和塔顶,塔顶是八方体“须弥座”,上接半圆体“履钵”,和五个铁球“相轮”与葫芦“宝瓶”串在一起构成的塔刹,耸入云际,极为壮观。振风塔结构奇特,建筑工艺独树一帜。它既吸收了历史佛塔的优点,又融会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特色,有浓厚的东方建筑风格,是华夏儿女智慧和艺术才华的结晶。每逢晴空月夜,宝塔的倒影映置江中,虚实交辉,景色瑰丽非凡,宛如一幅优美的水墨画。它深受游人赞赏,被誉为“塔影横江”,是安庆八景之一。

400多年来,振风塔不知经历了多少狂风暴雨和雷霆地震,至今仍完好无损,巍然挺立在江岸。它作为长江航道上的一个重要灯塔,给夜航的船舶指明了航向。

现在,振风塔是安徽省重点保护文物。它在十年内乱中遭受摧残,如今已修葺一新,以雄伟壮丽的风貌,吸引着南来北往的游客,享有“过了安庆不看塔”的美誉。

15.本文的说明对象是__________________,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

16.第三段可以分为二层,请在原文上用“||”分开。第一层是按_________顺序具体介绍振风塔的建筑结构的。 第二层的层意是__________________。

17.文中“塔身内外有彩色砖雕佛像六百余尊,古称万佛塔。”这句话中的“余”字是否可以去掉?为什么?

18.文章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举一例,说明其作用。

1 9.文中哪句话扣住了振风塔是“万里长江第一塔”?

(二)阅读下段文字,完成20~24小题(本题满分为15分,共5道小题,每小题3分)

父亲的那座山

我从山里走来。在那遥远而贫瘠的山区,茫茫的天空下,横卧着几个古老的小村。每当夕阳西下,那层层叠叠的山啊,便将一座座小土房顶上袅袅的炊烟,将那牛背上牧童幽幽的柳哨声,扯得好远好远。小时候,父亲常常牵着我的手,一路讲着动人的故事……

读山,便是读父亲。

小时候我最爱做的梦是关于山的梦。父亲说,我咿呀学语的时候,便悄悄溜出父亲的臂弯,磕磕绊绊地蹒跚在大山的小路上,可是从来没有走出父亲的那双眼睛。当我玩累了,父亲就大步走过来,双手抱起我,亲昵地吻我,用硬硬的胡子扎我,痒煞人。这时,我就会温顺的偎依在父亲的怀里撒娇:“爸爸,那是什么?”“是山。”“山那边是什么?”“是天空。”“天空下面是什么?”“又是山。”“大吗?”“大哩。”……我用两只手卷起来,捂住嘴学父亲粗犷雄浑的声音向大山说:“大——哩——”

读山,便是读父亲。

在我的记忆里,农村的生活呆板而平淡,是很苦的。每天早晨,父亲一声如雷般的吆牛声惊醒了太阳,迎着那火红的血球走向田野,走出一幅希望的风景;每天黄昏,父亲的锄锨磕碰硬土块的声音溅出星星,惊起月亮,父亲才踏着黄昏的脚步,扛着那银白的湾沟犁铧走向村庄。本应是疲惫的,但父亲却没有一点倦意,尽管父亲脸上的皱纹如一座座有沟有壑的山脉。

读山,便是读父亲。

岁月悠悠,往事如烟,童年在父亲的甘露滋润下遥遥远逝。我长大了,要到山外面去,因为有一个更为广阔的天空、更丰富的世界等待我去了解,去探索。送我启程那天,父亲紧握着我的手说:“孩子你去吧,我等着你干大事业……’’走过一道道山梁,父亲把我送出了山的怀抱。当我转身向父亲道别时,我望见父亲高大的身躯铸成一座山的雕塑,那慈爱的目光变成父亲给我的永久的期待。

读山,便是读父亲。

山的希望是容易满足的,父亲的希望也是容易满足的。那年冬天,父亲送衣服来,他瑟瑟地站在每块砖头都洋溢着现代化气息的省重点中学的校园门口,我对着我的那些浑身都洋溢着现代化气息的老师和同学们理直气壮地宣布:这是我的父亲。父亲回去后便心满意足地痛痛快快地哭了,一颗颗晶莹的泪珠在昏黄的灯光下,折射出他的大半辈子艰辛,大半辈子或忧或喜,或悲或乐,或甜或苦的记忆,大半辈子山里人的幸福……

读山,便是读父亲。

我从山里来,是山赋予我一颗美好的心灵,是山给我风骨支起一个生命,是山给我灵性造就一种性格。读山,便是读山的目光,山的气质,山的情怀,山的希冀。

啊!读山,便是读父亲。

20.试说明本文的行文线索和主要内容。

21.为什么说“读山,便是读父亲”?

22.试说明加点的词“瑟瑟”的表达效果。

23.“我从山里来,是山赋予我一颗美好的心灵”其中“好的心灵”指的是什么?

24.本文从不同的角度写了父亲的性格。你认为哪些内容最使你感动,请略加说明。

五、作文(50分)

走过无忧无虑的少年时代,即将迈入风华正茂的青年时代,你一定有许多感悟和憧憬。请你以此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600字的文章。

期末检测题(答案)

一、l.jiù qiáo hè xiè 2.肖 匿 谬 秽3.(1)移民:原义指迁移到外地或外国去落户的人。这里指通过非自然途径迁移到新的生态环境中的生物。(2)孕育:原义指怀胎生育。这里指植物生长发育。 4.不要求统一答案,但须把握整体结构,意思明确。 5.文明人野蛮人文明野蛮

二、6.①虽乘奔御风②四时俱备③庭下如积水空明④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⑤白头吊古风霜里⑥烽火连三月 7.①全②连接着天③参与,这里指欣赏④逆流而上⑤以……为亲⑥雕刻8.①高处的猿猴拉长了声音鸣叫,声音连接不断,非常凄凉怪异。 ②在万丈高的惊涛骇浪中浮沉,翻腾着身子变换着各种姿态,而旗尾却一点也不被水沾湿,凭借这些来显示他们的技能。 ③他们紧*着的两膝,都隐蔽在手卷下边的衣褶里。 ④(人们)憎恶财货被抛弃在地上的现象,(收藏它)却不是为了独自享用。 9.①本文表现三峡水流湍急的景象,不是像一般文章采用直接描写,而是只是通过侧面烘托的方法。如来往船只被阻断,王命急宣,船速极快等。 ②这两句诗借花鸟之景抒感伤之情。花鸟本应使人快乐,诗人触景生情,因感时伤别见到花鸟反而流泪伤心。也可解释为移情于物,作者以花鸟拟人,它们竞也因悲伤哀怨而溅泪惊心。

三、l0.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11.采用总分的结构方式。 第①段是总说,第②③④⑤是分说,每一段分别照应第①段中的四个“讲究”的内容。 l2.“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写树木高低错落、花时不同的花树相间,取树木花草的自然之趣。 13.①作比较:“我国的建筑……绝大部分是对称的,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作用:突出事物的特征。 ②打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使语言生动形象,更易于理解。 l4.假山的堆叠,首先必须有一定技术,但仅有技术是低层次的,艺术是创造性的活动,能给人以审美愉悦。

四、(一)15.振风塔庄严挺拔、气宇非凡16.……极为壮观||振风塔结构奇特…… 空间高度评价振风塔的建筑结构和艺术价值,赞扬华夏儿女的智慧和才华。 17.不可以。因为“余”字准确说明振风塔中的砖雕佛像有六百出头,如果去掉“余”字,则变成六百整了,与实际不符。 18.打比方、列数字 “每逢晴空月夜,宝塔的倒影映置江中,虚实交辉,景色瑰丽非凡,宛如一幅优美的水墨画”是打比方。形象地说明了“塔影横江,,的壮美景色。 l9.过了安庆不看塔。 (二)20.本文以“读山就是读父亲”为线索,表现了父亲对“我”一生的教育和影响,赞美了伟大而深沉的父爱。 21.父亲就像一本博大精深的书卷,具有山一样的宽广的胸怀,教养“我”长大成人。“读山,就是读父亲”就是理解和感念父亲山一样的胸怀。(大意正确即可。) 22.一方面表现父亲禁不住寒冷的情态,另一方面表现父亲在“洋溢着现代化气息”的校园和同学老师面前不自然的窘态。 23.懂得做人,懂得理解,懂得爱。 24.例如“父亲的锄锨磕碰硬土块的声音溅出星星,惊起月亮……本应是疲惫的,但父亲却没有一点倦意,尽管父亲脸上的皱纹如一座座有沟有壑的山脉。”表现父亲辛苦劳作、坚忍乐观的性格。在感念父亲恩德方面,很容易使人产生共鸣。(可从不同角度理解作答,答案不求统一。)

五、作文(略)

阅读全文

与八年级人教版语文上册试卷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浏览:59
变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660
2011台州中考语文 浏览:250
识字一的教案 浏览:85
语文作业本凡卡答案 浏览:619
300书信作文大全 浏览:227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补充成语ppt 浏览:891
爱的方式作文开头结尾 浏览:694
端午节的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70
3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答案 浏览:265
高考语文与小学的联系 浏览:965
2015北京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979
双分点地步法教学 浏览:714
小学二年级作文辅导课 浏览:693
关于成功条件的作文素材 浏览:848
建军节作文的结尾 浏览:88
五年级下册语文mp3在线收听 浏览:696
ie教案6 浏览:907
三年级语文培优补差计划 浏览:679
二胡独奏一枝花教学 浏览: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