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小学语文 > 小学语文教师读书笔记

小学语文教师读书笔记

发布时间:2020-12-14 11:43:50

『壹』 我是小学四年级语文老师,急需一篇读书心得,

陶行知先生的教育专著读后感

一段时间以来,我认真拜读了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教育专著,陶行知先生是一位为世人敬仰、怀念的人民教育家。他以毕生的精力,批判旧教育,探索新教育,致力于教育改革并付诸实践。他以蕴含丰富的教育思想宝库,为我们提供了教育的理论和方法,给我们以启示和教益。其中,最受启发的是陶行知先生的两段名言:
(一)我们要活的书,不要死的书;要真的书,不要假的书;要动的书,不要静的书;要用的书,不要读的书。总起来说,我们要以生活为中心的教学做指导,不要以文字为中心的教科书。
新课程标准下的教科书与以往传统教科书有很大改变,多以学生生活、活动为主,但是每个学校每个年级的学生认知情况不同,因此在教材的选用上也不同。教材内容是死的,作为老师我们应该根据学生情况来创新教材,自主创新“活教材”,以实现创新教育。
(二)“六大解放”:一是解放学生的头脑,就是要鼓励学生敢想、善想,敢于动脑,善于动脑;二是解放学生的双手,就是要鼓励学生敢干、善干,敢于动手,善于动手;三是解放学生的眼睛,就是鼓励学生敢于观察、善于观察,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四是解放学生的嘴巴,就是鼓励学生敢说、善说,敢于提问、善于提问;五是解放学生的空间,就是要扩大学生的活动领域,不把他们局限在狭小的课堂里,也不局限在学校中;六是解放学生的时间,就是要保证学生有时间去独立学习、活动和创造,不要把课程排得满满的,也不要让课外作业多得做不完。
在课程改革的今天,陶行知先生提出的“六大解放”思想,在近一个世纪后的今天,它仍历久弥新。他的思想与我们今天课程改革所提出的观点可谓不谋而合。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深切体会到,认真学习并努力实践陶先生“六大解放”的思想,有助于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造思维,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目的。陶先生说:‘有了这六大解放,创造力才可以尽量及挥出来‘。在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在新课程改革的大形势下,我们只有改变自己的观念,树立创造意识,实施创新教育。彻底的解放学生,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发展创造能力。让我们的学生走上创造之路,也只有这样我们的素质教育才不会是一句空话。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博大精深,他的教育理念可谓极富前瞻性,一些教育思想在今天仍有着极大的指导意义。他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等理论,无不闪烁着创造的光芒。相信陶先生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在新课改中的渗透与运用,会让课程改革更好地发挥出实效,促进新课改的推进。

『贰』 怎样学好语文

习惯是经过重复练习而巩固下来的稳定持久的条件反射和自然需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习惯是将“知识”转化成“能力”的桥梁,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之后,学生的头脑这部机器就会持久的运转起来,就像冲破重重阻力进入空间轨道的飞行器,基本可以靠惯性自行运转了。叶圣陶先生认为,从小学教师到大学教授,任务都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那么,高中生学习语文应该养成哪些良好习惯呢?
一、积累的习惯。
我国古代学者十分重视知识积累的作用。战国时期的学者荀子在《劝学》一文中告诫人们:“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唐代的韩愈说:“俱收并蓄,待用无遗。”(《进学解》)。宋代的苏轼则主张:“博观约取,厚积薄发。”(《杂说》)可见积累对语文学习多么重要。从高考语文优胜者的实践来看,积累也确实重要。浙江省绍兴市的高考状元魏益佳高考语文成绩136分,他在谈到自己的语文学习经验时说:“语文学习是慢功,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点点滴滴的语文知识,就如一粒粒的黄沙,今天积一粒,明天积一粒,就会聚沙成塔。”他的高分来自高中三年苦心经营的积累。积累也是高考应试的需要。一个高中生,必须首先做好知识积累。
积累的主要途径有四个:一是摘抄,二是背诵,三是记忆,四是训练。
积累的方法有三种:一是单元积累法。就是学习一个单元之后,及时归纳本单元学习的难读字、易错字、成语典故、精彩语段等,力求精要实用。二是考点积累法。就是根据高考语文《考试说明》中规定的高考考点,对散见于课本、资料、试卷中的语言知识进行归纳总结,要注意突出重点、难点。三是易混点积累法。就是对平时训练中遇到的易混知识点,考试中出错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要着眼于辨析疑点。如复习汉字字形时,就可以从易混点的角度进行总结:例如,复习汉字的字字形的识记,就可以采用这种方法,积累一些字形相近而容易写错的字。比如,茶房酒肆的“肆”与肄业“肄”; 寒喧的“暄”与喧闹的“喧”。

新修订的《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己有明确规定,“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理解词语的含义和作品的思想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这“一定数量”,在大纲中规定为《蜀道难》、《声声慢》、《长亭送别》等诗词曲50首,《劝学》、《兰亭集序》、《赤壁赋》等古文20篇(段)。这是对每一位高中生的最起码的要求。随着诵读篇目数量的增加,你对文言的语言感知能力也会越来越强,文言的阅读水平也就会越来越高。这就好比盖房子先要打好地基,地基越坚固,房子也就可以盖得越高。背诵就是学习文言文的地基,这是提高文言文阅读水平的根本途径,除此以外,没有更好的办法了。在这方面不肯花时间,到了考试时再问怎么办,就好像揪着自己的头发要离开地球一样,那真是毫无办法了。
(四)积累名言、警句、典故、故事、精彩篇段。
积累名言、警句、典故、故事、精彩篇段,是提高语言修养和作文水平的一个重要手段。每年我都对高三语文成绩比较好的同学进行调查,发现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注意摘抄一些名言、警句、精彩文段、甚至是成篇的摘抄;注意搜集历史典故和生动的有思想内涵的故事。一有时间,就拿来翻翻,久而久之,就受到感染,这些警句、典故、故事等,就会化为自己的东西,活跃在自己的文章中,在不自觉中提高了自己的语言水平,增加了语言的文采,丰富了文章的内容。
需要注意了是,我们还要有“学以致用”的思想。以往也有一些学生问我,我这个学期摘抄了两大本,怎么一到作文时,仍然感到无话可说呢?这有两个原因:一是你有“兵”不会用“兵”,“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我们积累材料的最直接的目的,就是要在写文章时用,到时候你要想到这些材料,要学会用,这发问的同学就是只管抄,不去用。二是抄写时,就没有用的意识。我们的学习时间是十二分的珍贵,我们抄东西时,一定要想到有用没有用,如果这个材料没用,那我宁愿去休息也不去搞摘抄。去年我在所教班内举行一个语文学习经验介绍会,胡森介绍说,他抄一个故事,就在下面加上批注,提醒自己用在哪些观点之下。我觉得这个做法是很值得学习的。可以说胡森的这种做法,是一种更经济,更高效的摘抄法,你可以试一试。
(十)答题技巧。答题技巧是一个重要的课题,有些同学失分,不是失在知识能力上,而是失在没有题技巧上。掌握好的解题方法和技巧,能使复习取得事半功倍之效。例如,复习语病题时,就要在把握六种病句特点的同时,掌握一些辨析病句的方法:
(1)审读法。审读法就是通过审慎的阅读,发现句子的毛病。一般说来,大凡读起来别扭,听进来含混的地方,就可能是毛病的所在。找到了病处,再仔细分析判断,查清语病的原因,然后加以修改。例如“针对国际原油价格步步攀升,美国、印度等国家纷纷建立或增加石油储备,我国也必须尽快建立国家的石油战略储备体系。”读第一分句“针对国际原油价格步步攀升”,就会觉得不通,要在其结尾加上“情况”或“状况”之类的词语比较顺畅。
(2)紧缩法。紧缩法就是把句子的修饰成分去掉,就其主干部分,检查语病。例如,“他马上召集常委会进行研究,统一按排了现场会的内容、时间和出席人员,以及会议中应注意的问题。”把它紧缩后就是“他按排了内容、时间、人员以及问题。”显然,“按排”与“问题”搭配不当。
(3)类比法。也可以称为“仿造法”,就是按照自己怀疑有语病的句子的格式仿造句子,如果仿造的句子有语病,那么原句也有语病。例如,“今年春节,这个市的210辆消防车,3000多名消防官兵,放弃休假,始终坚持在各自的岗位上。”这句话通不通,可以用类比法来检验:“这个工厂的几十台机器,几百个工人放弃休假。”“这所学校的几十间教室、几十名教师放弃休假。”显然“机器”、“教室”、“消防车”都不会“放弃休假”。
(4)比较法。在选择有语病的项时,四个选项中往往有两个容易排除,剩下这两个,就为难了,那个干扰因素比较大的选择项,也给人似是而非的印象,这时就需要进行认真细致的比较。如果是确认两项都有问题,就选择问题较大,较明显的那一项。
再如,现代文阅读题:
一、要有文本意识。
我们必须学会从原文中把答案“扣”出来的本领,而不是叫你凭想当然的,按自己的观点作答,而要能把握住作者的思想观点,但这个思想观点它不一定是正确的,而同学们在做题时,往往不是筛选作者的观点,而是写出通常认为的正确观点。
例如,下面的一段文字,
二、要有语境意识。
体察语境,提高在具体的语境中理解语句的能力是提高现代阅读水平整体水平的关键所在。具体的讲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联系上下文理解有关语句的含义。在一个语段中,语句表达一定的意义,又省略和隐含某些意义,是相辅相成的。有的先后相承,有的互为补充,有的先定范围再做阐发,有的有所表述,有所省略……如果对相语句熟视无睹 ,阅读理解必然脱离语境的偏差。
例如,我们读鲁迅的《阿Q正传》,开头写一只乌篷船“将大不安载给了未庄,不到正午全村的人心就很动摇”,到了下一章的开头却说“未庄的人心日见其安定静了”中间隔了一章的记叙描写,再往后写盘辫子,写不准革命,写赵家遭抢阿Q终于没有上前,又有一句,“这一夜没有月,未庄在黑暗里很寂静,寂静得像羲皇时候一般太平”

答题技巧是一个大课题,对面对高考的高中生来讲也十分重要,将来我们再专门讲,这里先把问题把出来,请同学们自己不断的总结,积累自己的答题技巧。
古人说:“江出于岷山,其源可以滥觞。”知识积累越丰富,聪明才智越易于发挥,而且有利于能力的形成。
二、阅读的习惯。
(一)诵读。诵读就是有声的读书。古代人把上学叫做“读书”,可以看出传统的语文教育思想对“读”的重视程度。今天 许多学生语文素养差的根本原因就是从初中到高中一直都只重视去做各种模拟试题,而没有认真的进行过“诵读”的训练。但是一个人语文能力的形成恰恰是在诵读的过程中完成的。因此,教材上选的那些优秀的作品,特别是要求背诵的文章,我们要认真的诵读,除些之外还要找一些文情并茂的文章,拿来反复的诵读,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有的同学可能认为高考不考诵读,诵读文章对考试没有意义。实际上,语文试卷中的许多题目,并不是凭理性的分析而是凭借较高的语言感受能力做出来的。有些选择题,你做对了,但问你原因你可能答不出来,这并不能说明你凭运气做对了,实际上你是凭语感做对的,正确的语感从何而来呢?从诵读中来。
高考的题,就有一个考察诵读的题目。
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成语。
上千吨的轮船碰上这样大的风浪也得上下颠簸,------这么一条小船。(而且、况且、何况)
如果从语法的角度来分析,三个词都表示递进关系,都经常用在第二个分句的开头。我们确实无法确认该填入的是哪一个词。同时,作为一名高生,不可能把现代汉语虚词的用法和意义条分缕析的去掌握,即使你记住了它们的一些基本用法,碰到具体的语句时,也不好断定。但是,如果你试读一下,就能断定该选的词语是“何况”,你选“而且、况且”读起来就不顺畅。如果我们留心就会发现,平时讲话写文章,“而且、况且”后面的语句一般都比较长,而“何况”后面的语句,则都是比较短的。许多语文试题都是这样,凭语感就能做对,因此,只做题不读书,对于提高语文能力来讲,是舍本逐末。
(二)精读。从形式上看,与诵读相比,精读是一种无声的读,即默读;从本质上看,他是一各伴随着思考、理解、概括、转化、吸收的研究性的、创造性的阅读,是更高层次的阅读。孔子讲“学而不思则罔”,对于精读来说,最关键的一条是在读中要思考,在思考中质疑,即发现问题,实际上有效的阅读,就是一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一个阅读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
例如,读《水浒传》“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陆虞侯火烧草料场”一回,林冲去买酒时,作者写道“那雪下得正紧”,清代学者金圣叹,读到此处不禁赞道“一个紧字,境界全出。”鲁迅先生也指出,“‘紧’字用得富有神韵”,为什么这个词备受赞赏呢?替换成别的词,比如“大、猛、急”行不行呢?如果改为“大”,只写出了雪的大小;改为“猛”,只写出了雪的力与势;改为“急”,只写出下雪的速度。而一“紧”字,不仅包含的“大、猛、急”的全部含义,而且那雪是“越下越大”,“越下越猛”,“越下越急”,一点也不放松。更为重要的是,这个“紧”字,它暗合情节的发展:就在这寒气袭人,朔风刺骨的悲凉的氛围之中,一场加害林冲的阴谋正在紧锣密鼓的酝酿、形成,陆虞侯一伙的黑手正在伸向林冲,使读者感受到林冲的处境正如这风雪天气一样越来越险恶,这便是金圣叹讲的“境界全出”的内涵。
(三)多读。古人讲:“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所以阅读水平的提高,有赖于多读名篇佳作,读多了,视野开阔了,自然就会有比较,有鉴别,自然也就会产生较为深入的理解。如有人读了《荷塘月色》中关于月色的描写,就想起“烟笼寒水月笼沙”(杜牧《泊秦淮》)的朦胧,又想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恬静,觉得有那么几分相似,由是而到画面所显示的凄婉的美。
既然要求多读,我们就明白一个高中生课外该读什么的问题。我觉得一要挑选《语文读本》是的一些篇目来读;二是读一点名著,按照国家教育部《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一个高中生至少也得读20部以上的名著,这个数字对于面对高考的高中生来说,可能有点大。但现在的学生是一本都不读,这就会造成文化底蕴、文学素养等方面的缺失。我们应该尽量的多读,也可以挑选自己喜欢的一两个作家的作品来读,特别是那些思想容量大、艺术感染力强、容易与青少年的思想情感产生共鸣的作品,如《冰心散文选》、《余秋雨文集》等。今年河南省的高考状元是社旗县人,他从高二时开始读冰心的散文,冰心散文的情感和艺术趣味对他的影响都很大。今年高考作文“心灵的选择”,他写“选择博爱”,明显受到冰心早期散文爱祖国、爱自然、爱母亲的泛爱思想的影响,加之语言的文采,作文得了满分,语文考了136分。他读书的方法也值得我们学习,他不是功利主义的阅读,而是把书当成营养品,吸收其有用的东西,丰富自己的思想,提高自己的艺术趣味。三是读精美的短文。如在同学们中间很流行的《智慧背》四是要读一些品位较高的杂志。从写作的角度看,可以读《读者文摘》、《青年文摘》、《读写天地》、〈〈作文与考试〉〉〈〈作文通讯〉〉等;从阅读的角度,可以读〈〈语数外学习〉〉、〈〈中华活页文选〉〉、〈〈中学生阅读〉〉、〈〈阅读与欣赏〉〉等。
(四)勤动笔。要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一是要随时记下有用的知识,生字、新词、生动的语句,优美的语段,将读书与积累结合起来。二是点评阅读材料,对其内容、结构、语言、手法直至遣词造句等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独到的点评。点评式的阅读,是中国传统的阅读方法。古代有毛宗岗点评〈〈三国演义〉〉、金圣叹点评〈〈水浒传〉〉,现代有毛泽东点评《二十四史》。三是写读书笔记、心得体会等,把读与写结合起来。
三、写作的习惯。
(一)积累素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素材是作文的基础。素材的积累宜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体验(含自身周围环境见闻),这是极为丰富而行动的材料来源;二是学过的课文内容,这也是一个可观的材料库;三是课外阅读(书籍、报刊、影视等)中发现的反映社会生活的典型材料、精彩片断、名言警句等。《读者》、《青年文摘》这两本杂志故事性较强,很多同学喜欢看,但是不能“过目就忘”,要把其中精彩的故事、文段摘抄出来。刚才我讲到,摘抄时要有用的意识,还有一点是怎样用的问题。我们同学订阅的9月16日的《语文报》刊载了一篇《带着自信上路》一文,本文作者何明灿,是我校高三实验二班的学生,现在东北大学读书,下面我们读读这篇文章,感受一下积累在写作中的重要作用。
带上自信上路
河南太康一高 实验班 何明灿
在生命的河流上掌舵,左右自己的不是涌浪迭涛,而是心头矢志不变的罗盘:自信。 -------题记
爱迪生说:“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是啊,梦想成功的青年,面对险象环生的生活海洋,只有带上自信,满怀希望,才能扬帆破浪,从暗夜和昏黑奔向晨曦和黎明,从险滩恶水驶向碧水蓝天------
听一听潘多和小泽征尔的故事,或许你会增长几分自信。
刺骨的寒风夹着雪花和冰凌无情地打在脸上,稀薄的空气让人窒闷,脚下的岩石滑而峭峻,潘多再一次从那块巨石上滑了下来。就快到峰顶了,队友们都翻过了巨石,就剩潘多一个了。作为唯一的女队员,她并不认为比别人脆弱,她相信自己定能登上珠峰之巅。队友们也都鼓励她。她脸色发紫,气喘吁吁,但她又一次攀住了岩石,咬紧牙关,一点一点------潘多翻过了巨石,和队友们一起登上了峰顶,立在雪中,她感到不尽的骄傲和自豪。
自信给潘多以力量,给潘多以克服困难的勇气,让她以巨大的毅力冲破层层险阻,翻过巨石,登上了世界最高点,实现了梦想,成就了历史上的那次壮举。
著名音乐家小泽征尔也是一位在自信中获得成功的典范。在一场国际音乐指挥大赛的决赛上,前两名选手在指挥过程中都出现了一小段不悦耳的演奏,但都“认真”指挥过去了,还抱歉地向裁判席欠身微笑。小泽征尔是第三个,也是最后一个登上指挥台的。演奏十分顺利的进行着,跟前两位一样,他忽然看到乐谱上有一小段不和谐。他试着指挥,但终于停下来,问裁判席上的人是否弄错了,裁判冷眼相待:“请继续演奏,这是最权威的乐谱!”小泽征尔又试着指挥,但终于又停了下来,说是乐谱搞错了,裁判警告他不可傲视权威,他却坚定地喊道:“不!这一定是弄错了!”这时,裁判都站起来,热烈的鼓掌,恭喜小泽征尔,获得了大奖。
前两位指挥家难道没有发现错误吗?然而,成功只垂青于小泽征尔这样有自信的人。
面对珠峰,潘多用自信翻越;对面“权威”,小泽征尔用自信质疑。让我们踏着他们的足迹,身披一袭灿烂,心系一份挚着,带上自信上路,用实力踏平坎坷走向光明!
[教师点评]新颖的标题、醒目的题记、亮丽的开头,是作者精心打造的亮点,收到了先声夺人的效果。两个典型事例,分别说明在困难、机遇面前,有自信才能成功,事例后的分析,简明扼要,切中肯綮。结尾收束全篇,点明题旨。

[点 评]文章开头用精炼的文字点明了写作的缘由,并紧扣材料提出了观点:知恩图报。主体部分没有采用传统的“承、转”之法,而是从容不迫的讲述三个“知恩图报”的小故事,在饶有趣味的叙写中阐明自己的观点,颇有诸子散文借寓言讲道理的遗风。结尾引用名言警句,又能概括故事的内涵,使主题思想更加明确、深刻。
希望这篇文章能在如何使用别人文章的材料这方面对同学们有一点启发。
(二)、善于思考。有的同学作文总是简单地叙写身边琐事、没有深刻思想内涵和新颖见解,对生活的观察思考不够深入,没有把握住升华文章主题的关键。考生要想写出思想深刻、见解独到的文章,就必须对生活现象进行深入的感受、领悟、思考,对其进行“去伪存真,去粗存精,由表及里”的精加工,力求在生活的矿石中,提炼出珍贵的人生之“金”。材料是文章的“血肉”,深刻的思想内涵是文章的“灵魂”,精深的思考则是使“血肉”中生出“灵魂”的手段和过程。没有精思就不可能对生活进行精加工,就无法使主题思想得到升华。要学会从小处入手,向深处开掘。通过具体平凡的小事、小物和有关细节材料的剖析开掘,揭示出蕴含其中的深刻思想内涵。以一滴水映出太阳的光辉,于细微处体现伟大的精神。例如《冬天里的那一点点热》一文,写自己由于虚荣心严重,怕别的同学嘲笑,不敢将茶蛋带到学校去吃,后来经过对卖茶蛋的阿姨艰辛生活的观察与思考,认识到了生活的艰难,毅然将原来躲藏在人后吃的茶蛋带到“吃汉堡”的同学的面前。以此来向虚荣的“我”告别。作者写道:“(茶蛋)外皮苦涩而坚硬,里面却是热气腾腾的,燃烧着我的心。是生活,就逃不脱艰辛和单调,而生活的美丽和热情就蕴藏在这艰辛和单调中,需要去发掘,而不是一味地抱怨和自怨自怜。”这段文字揭示了生活的本质意义,是积极的思维与朴实的生活碰撞出的思想火花。
(三)抄写范文。作文水平较差,起点很低的同学,首先在抄写文章上下点功夫,即探照下面讲的三条来抄写:一是选合适的范文,例如,报刊上比较好的散文,或同学中的优秀作文;二要成句的抄写,不可看一两个字,抄一两个字,要做到看一句,抄一句,而且连标点也不要抄错;三要坚持,如果每天抄一千字,那么至少坚持两个月,即可有显著效果,如果坚持半年,那么你的作文水平就会有质的飞跃,这比看任何写作方法之类的书都管用。
(四)、勤于练笔。“曲不离口,拳不离口”,写文章也是如此。练习多了,就会熟能生巧,得心应手。练笔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一是养成写日记的习惯。二是经常写些画家写生式的生活片断、生活场景等,积累素材和技巧。三是及时记下自己的生活感受。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有些事情触动了心灵,使自己有所感、有所思、有所得,就及时的将其记录下来。这些来自生活的思想,往往闪耀着个性的灵光,写进文章就会焕发出耀眼的光彩。
(五)、反复修改。我教过的一些能写文章、能发表文章的学生,其中绝大多数都很注意对自己文章的修改,他们在完成自己作文之后,总愿意听听老师的意见,然后或作修改,或者重写。这大概是他们能写好文章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是每篇作文老师都提出具体的修改意见是不现实的。最好是明白修改的一般要领,自己动手,勤练修改,养成修改文章的习惯。实在拿不定主意,不知道怎么修改,再征求老师的意见,或试改后再听听老师的意见。修改文章有一个大前提,就是所写文章确实可以改,也就是说一篇文章在内容、结构、语言没有大的问题,这才可以修改,如果立意离题,内容空洞,思路混乱,语言太差,就不适合修改,因为修改也不能解决这方面的问题。如果你的文章在考试中经常是三类文或四类文的较低档次那你先在抄写上下功夫。
(六)、规范操作。考场作文不同于一般的文学作品,也不同于平时练习笔,有其自身的特点和操作规范,只有遵守这些操作规范,才能拿到高分。
1、先列提纲的习惯。
平时训练中,有的同学不注意编写作文提纲,写出的文章,往往前紧后松,头重脚轻。由于高考语文的文字书写量较大,作文时,一般考生都不写草稿,这样先列题一个详细的提纲,按照提纲行文,就显得尤为重要。
2、迅速入题的习惯。
迅速入题就是开门见山,迅速表现文章的主要内容,有时分几层说,也要做到“开篇点题”,然后再层层推开,把主题说清楚,那些“客套话”、“过场话”大可不必说。如写议论文,要尽快进入说理,不能大量复述话题材料,或大摆存在的问题。因为“以叙代议”往往会冲谈说理的内容。
3、认真书写的习惯。
书写潦草,乱涂乱改,字迹难辩直接影响着内容的表达和阅卷教师的情绪,甚至因此而得低分。而整洁的卷面、端正的字体,本身就给人以美的享受,往往受到阅卷老师的睛睐。平时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考场上认真对待,打造一个给文章增色的文面。
4、依题行文。
“海阔凭鱼跃”,海中的游鱼是无比自由的,但它也不能游到岸上来,从这个角度看,它的自由又是有限度的。话题作文也是如此,考生一定要在话题涉及的范围内行文,即依题行文,做到“符合题意”,为拿高分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5、遵守规则。
考场作文是一场有规则的比赛,每一个参赛者都必须遵守其中的规则。例如:(1)字数,高考作文要求不少于800字,这就是一个规则,写的太多,给人臃肿之感,少了按规定每50字扣一分,实际操作起来所扣分数比这个规定要高得多。(2)高考作文文体自选,但一旦选了某种文体,考生又必须遵守这种文体的写作规范,否则就会失分。(3)不写错字,保持良好的文面形象。错字连篇,文面不洁,往往使一些人的高考作文归入第四类卷。高考作文评卷细则规定:3个错别字扣1 分,实际上因错别字扣分大大高于这个规定。文面不洁,是不良学习态度的反映,字体潦草,随心所欲的涂改,致使卷面墨迹斑斑,作文分数可

『叁』 小学语文微课作品怎样做读书批注

读书笔记写作指导●读书笔记可按以下几种方法写作:1、摘要笔记是读书时把一些与自己学习、工作、研究问题有关的语句、段落抄录下来。2、提纲笔记是用纲要的形式把书的论点或主要依据,提纲挈领地记录下来。3、提要笔记是综合全文写出要点,是完全用自己的语言十分扼要地写出全书的内容。4、心得笔记是读书之后写出自己的认识、感想、体会和得到的启发与收获的一种笔记。读书笔记并不等于读后感,贴这个出来是为了让大家在完成作业时有灵活性!●读书笔记的指导“读书不做笔记,犹如雨点落入大海,无踪无迹。”做读书笔记虽然费点时间,但是好处颇多:勤做读书笔记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领会和记忆读过的书的内容;勤做读书笔记可以培养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勤做读书笔记可以丰富知识,积累资料,便于经常复习,温故知新;勤做读书笔记可以提高写作能力。法则一:树立榜样,加强意识。1、伟人的榜样。2、教师的榜样。要培养学生做好读书笔记,教师应以身作则,做好示范,勤做读书笔记。如:在教学工作中,我总是陪同学生一道预习课文,即在读书过程中,先不做笔记,专心地看,遇到精彩处,有感悟处,疑问处,在书上画画写采用批注式笔记,即在正文的空白处用简短的文字做扼要的提示批注,并在正文中做上各种各样的记号(如:重点词用“△△△”,好句子用“”,中心句用“~~”,文章的段落划分用“//”等),把自己在书中做的笔记给学生展示。要求学生要爱惜书,在书中做笔记要清楚整齐,不要把书弄得很脏,不要涂划得连原文都看不清楚了。符号不能作得过多,如果整页整页都围上圈,划上线,全都成了重点,就等于没有了重点,符号也就失去了它的意义。每一种符号所代表的意思,自己应该固定下来,不要随意改动。法则二:传授方法,循循善诱1、摘录式。这是小学中低段就应开始学习的一种读书笔记方法,其目的在指导学生把课内外阅读中的重点词句,精彩的段落或名言、警句等摘录下来,进行语言的积累。在摘录的时候要忠实原文,注意不要断章取义,不要改动字句和标点,每条摘录笔记应当“少而精”。“少”指字数较少,“精”指把握内容要点。一段话中,前后和中间不需要摘录的文字,可以用省略号表示,每次读书笔记都要注明是从哪本书里第几页抄录的,作者是谁。如果是在报纸、杂志上摘录的,就要把报纸、杂志的名称、日期写上,还要注明文章的标题和作者。这样便于以后使用时查对。()2、提要式。把文章读懂,抓住文章的中心,理清文章的条理,给文章分段,小结文章的写法,把有关内容按一定的顺序写下来,列成提纲写笔记。3、心得式。读完一本好书或一篇好的文章,将自己的感想和体会写出来,这种读书笔记就心得式笔记,这是写笔记的一种高级形式。写心得笔记,可以就整篇文章谈感想,也可以就文章的某一点,比如,文章的重点句子,段落来写体会。要紧扣原文,突出重点,不能脱离文章内容空谈感想,要注意联系实际,要注意捕捉生活中的火花来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经常写读后感,可以提高阅读和作文的能力;还可以增长知识,提高认识事物的能力。指导学生写好读书笔记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学生往往会把读书笔记当作是简单的抄写练习,书写很不规范,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在开始做读书笔记时,教师应要求学生态度认真,书写时字的左右上下都要有一定的距离,字要看得清楚,否则,做完后,连自己也不愿意看,没有达到积累语言的目的。要求学生把读书笔记写在本子的正面,一面写一个内容。对学生的读书笔记,到了一定的时间,如:期中或期末,应注意引导学生养成定期整理的习惯,可以另外拿一本笔记本来整理,在整理的过程中把平时分散、零碎的知识系统地整理起来,也可以用剪贴的方法来组织学生进行归类整理笔记。法则三:对症下药,便于习作“书中自有黄金屋”这是中国的一句古语。可现在有很多孩子却意识不到这一点,为了让学生养成善于做读书笔记的习惯,在教学中,我把做读书笔记的训练总是和作文训练结合在一起,让学生明白,要写好作文,除了要善于积累生活素材,还要善于积累书面材料,勤做读书笔记,这样才能把作文写好。例如:在指导学生写作文“一处秋天的写景”的文章时,在学生找秋天的活动后,组织学生说说自己眼里的秋天是怎样的?学生往往只是三言两语就讲完了,叙述不具体,原因是语言积累贫乏,为了较好地完成习作,教师应布置学生做读书笔记,积累一些描写秋天特点的语句,,要求学生做好笔记,在做课堂作文时,不许学生看作文书,允许看读书笔记,要尽量恰如其分地用在作文中。这样,学生为了写好作文,都很认真地做读书笔记。在评价学生作文时,教师要常常对会用丰富词句的学生,给予“语言生动感人”的评价,激发学生做读书笔记的兴趣。()法则四:营造氛围,开展竞赛兴趣是最的好的老师,只有当学生认识到了做读书笔记的作用,并对它产生浓厚兴趣的时候,才能激发他们做笔记的积极性。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营造氛围,让学生在宽松、愉悦的气氛中学做读书笔记。1、每天利用小黑板做“台历式”笔记。指导班上书写好,成绩优秀的学生把课内外阅读中看到的精辟的好句子,如:警句、典故、谚语、学习中的疑问和心得记录在“小黑板”。这样做,既让学生随意积累了语言,又营造了热爱学习,勤做笔记的氛围。2、开展手抄小报展览活动。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可以一人自,也可以多人合。要求学生把课内或课外阅读中认为最有用的内容汇编在手抄小报上(这也是读书笔记的一种形式)。把的手抄报张贴在教室里,供大家参观,让学生投票评选最佳小报。3、开展语言积累知识竞赛活动。为了促进学生课外大量阅读,勤做读书笔记,教师可每隔两周进行一次课外阅读知识竞赛。赛题由学生从平时的课外读书笔记中选,内容主要有诗词、成语、格言、名人名言等。参赛的学生兴致勃勃,觉得过瘾,有挑战力,非常有意思。没参赛的同学纷纷向老师索取赛题,也要尝试练习,这项开放性的竞赛,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做读书笔记的成功和愉悦

『肆』 怎样学好语文

学好语文复不是一两天的事情,需要制一段时间的积累,给大家一些学好语文的方法吧:
1、循序渐进。语文学习应注重基础,切忌好高骛远,急于求成。
每天,能认真的练几十个字,每周能熟练的背几首诗,仔细的读几篇文章;一个学期读几本名著,做几本读书笔记,语文水平就会大有长进。
2、熟读精思。就是要根据记忆和理解的辨证关系,把记忆和理解紧密结合起来,两者不可偏废。“熟读”,要做到“三到”:心到、眼到、口到。“精思”,要善于质疑问难,最终解决问题。
3、自求自得。就是不要为读书而读书,应当把所学的知识加以吸收,变成自己的东西,做到读写结合。
4、博研结合。坚持博研结合,一是要广泛阅读,二是精读,二者不能缺一,又要有机结合。
5、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红楼梦》语云:事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语文学习,如果只局限于课堂是学不好的。

『伍』 小学三年级读书笔记怎么写

小学三年级读书笔记怎么写

把握好文章的主旨,简单说一下文章的主要内容,谈谈自己的体会:

例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使我爱不释手,保尔 柯察金那顽强的品格多么令人钦佩!如果你读了这本书,就会明白具有钢铁品质的人是“大写”的人。

保尔一生十分坎坷,在双目失明的情况下他还坚持写书,对自己毫不顾惜。书中写道:他呕心沥血写的稿件丢失了,多么令他灰心失望啊,但他重新振作起来,用顽强的毅力完成了巨著。书中有段名言脍炙人口:“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应该为碌碌无为而悔恨。”保尔可谓强者的化身。

对照保尔,想想自己,感到脸上一阵阵烘热。记得今年大年初一,家家户户沉浸在节日的气氛中,我家却十分冷清。爸爸工作繁忙出差了,妈妈因病卧床不起。听着孩子们在外面的嬉闹声,我的眼泪在眼眶里直打转,片刻就“簌簌”落下眼泪来。妈妈见我落泪了,指着床头的书说:“轩轩,那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你看完了吗?”我再次把这本书翻阅,保尔的形象又浮现在眼前。对,我该做一个坚强的男子汉!我应该为家人分忧解难,决定下厨做饭菜。妈妈脸上露出了笑容,紧紧拉住我的手说:“你真是咱们家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啊!”我指着《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说:“是它教会我的!”

每当我遇到困难而退缩时,每当我受挫折而落泪时,我就会想起保尔那高大的身影,要把自己炼成一块真正的钢铁!

《水滴石穿》

今天,在老师的推荐下, 我们读了《滴水穿石》这篇文章。故事主要讲:一块石头上面总是有水滴连续不断地滴在石头上。水滴不论白天黑夜,持之以恒地往下滴,终于有一天石头被滴穿了。

我读了以后感到非常吃惊:那么微不足道的水滴,竟然可以把坚固无比的石头穿个大洞,真是奇迹啊!我想,要是我们能像水滴那样,那世间还有什么事能难倒我们呢?

我联想到了我自己:做什么事都半途而废。记得有一段时间,自己的语文成绩差,都是作文拉了后腿,我暗下决心:不管发生什么,我每天晚上一定要读一篇文章。可是第二天晚上,我却不守信,跟朋友下棋了。今天读了《水滴石穿》后,真恨不得骂自己:“没用!没用!真没用!连这种小事都做不到,以后怎么干大事呢!”

俗话说:“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说的真是一点也不错。我从现在开始,一定要学会控制自己,做事要坚持不懈,这样才能做成大事。

《守株待兔》

学了守株待兔这篇课文,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讲的是古时候有个种田人,一天,他在田里干活,突然看见一只野兔从树林窜出来,不知怎么的,它一头撞在田边的树桩上,死了。种田人急忙跑过去,没花一点儿力气,白捡了一只又肥又大的野兔。他乐滋滋地走回家去,心里想:要是每天能捡到一只野兔,那该多好啊。从此他丢下了锄头,整天坐在树桩旁边等着,看有没有跑过来撞死的野兔。日子一天一天过去了,再也没有野兔来过,他的田里已经长满了野草,庄稼全完了。

多么愚蠢的人啊。俗话说:“天上没有掉下的馅饼。”如果你天天只空想,而自己不努力,那么你这一辈子都会碌碌无为,不会有什么大成就。这个故事让我知道了人不能贪得无厌,不能不劳而获,否则会因小失大。

《农夫和蛇》

星期天,我写完作业后,家里停电了,不能看电视也不能玩电脑,我就找了一本寓言故事来看。我被《农夫和蛇》这个故事吸引住了。

这个故事的内容是:一个农夫走在回家的路上,他看见路边有一条冻僵的蛇,然后他把那条蛇揣在怀里,蛇醒来后把农夫咬了一口,结果农夫中毒而亡。

读了这个故事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也许你认为蛇是个恩将仇报、无情无义、狼心狗肺、不知道感恩的动物,可是不能把所有的责任都推到蛇身上,蛇也是无辜的。因为蛇本来就是冷血动物,具有攻击性,当它的生命受到威胁时就会自卫。

我认为农夫的死是活该,因为他愚昧无知,不知道蛇是冷血动物,具有攻击性,而且有毒。虽然我们敬仰农夫的爱心,但不敢恭维他的善举。

做为我们青少年,一定要好好学习,用知识来武装自己的头脑,不然就会像农夫一样悲惨。

『陆』 怎么能学好语文

习惯是经过重复练习而巩固下来的稳定持久的条件反射和自然需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习惯是将“知识”转化成“能力”的桥梁,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之后,学生的头脑这部机器就会持久的运转起来,就像冲破重重阻力进入空间轨道的飞行器,基本可以靠惯性自行运转了。叶圣陶先生认为,从小学教师到大学教授,任务都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那么,高中生学习语文应该养成哪些良好习惯呢?
一、积累的习惯。
我国古代学者十分重视知识积累的作用。战国时期的学者荀子在《劝学》一文中告诫人们:“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唐代的韩愈说:“俱收并蓄,待用无遗。”(《进学解》)。宋代的苏轼则主张:“博观约取,厚积薄发。”(《杂说》)可见积累对语文学习多么重要。从高考语文优胜者的实践来看,积累也确实重要。浙江省绍兴市的高考状元魏益佳高考语文成绩136分,他在谈到自己的语文学习经验时说:“语文学习是慢功,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点点滴滴的语文知识,就如一粒粒的黄沙,今天积一粒,明天积一粒,就会聚沙成塔。”他的高分来自高中三年苦心经营的积累。积累也是高考应试的需要。一个高中生,必须首先做好知识积累。
积累的主要途径有四个:一是摘抄,二是背诵,三是记忆,四是训练。
积累的方法有三种:一是单元积累法。就是学习一个单元之后,及时归纳本单元学习的难读字、易错字、成语典故、精彩语段等,力求精要实用。二是考点积累法。就是根据高考语文《考试说明》中规定的高考考点,对散见于课本、资料、试卷中的语言知识进行归纳总结,要注意突出重点、难点。三是易混点积累法。就是对平时训练中遇到的易混知识点,考试中出错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要着眼于辨析疑点。如复习汉字字形时,就可以从易混点的角度进行总结:例如,复习汉字的字字形的识记,就可以采用这种方法,积累一些字形相近而容易写错的字。比如,茶房酒肆的“肆”与肄业“肄”; 寒喧的“暄”与喧闹的“喧”。

新修订的《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己有明确规定,“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理解词语的含义和作品的思想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这“一定数量”,在大纲中规定为《蜀道难》、《声声慢》、《长亭送别》等诗词曲50首,《劝学》、《兰亭集序》、《赤壁赋》等古文20篇(段)。这是对每一位高中生的最起码的要求。随着诵读篇目数量的增加,你对文言的语言感知能力也会越来越强,文言的阅读水平也就会越来越高。这就好比盖房子先要打好地基,地基越坚固,房子也就可以盖得越高。背诵就是学习文言文的地基,这是提高文言文阅读水平的根本途径,除此以外,没有更好的办法了。在这方面不肯花时间,到了考试时再问怎么办,就好像揪着自己的头发要离开地球一样,那真是毫无办法了。
(四)积累名言、警句、典故、故事、精彩篇段。
积累名言、警句、典故、故事、精彩篇段,是提高语言修养和作文水平的一个重要手段。每年我都对高三语文成绩比较好的同学进行调查,发现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注意摘抄一些名言、警句、精彩文段、甚至是成篇的摘抄;注意搜集历史典故和生动的有思想内涵的故事。一有时间,就拿来翻翻,久而久之,就受到感染,这些警句、典故、故事等,就会化为自己的东西,活跃在自己的文章中,在不自觉中提高了自己的语言水平,增加了语言的文采,丰富了文章的内容。
需要注意了是,我们还要有“学以致用”的思想。以往也有一些学生问我,我这个学期摘抄了两大本,怎么一到作文时,仍然感到无话可说呢?这有两个原因:一是你有“兵”不会用“兵”,“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我们积累材料的最直接的目的,就是要在写文章时用,到时候你要想到这些材料,要学会用,这发问的同学就是只管抄,不去用。二是抄写时,就没有用的意识。我们的学习时间是十二分的珍贵,我们抄东西时,一定要想到有用没有用,如果这个材料没用,那我宁愿去休息也不去搞摘抄。去年我在所教班内举行一个语文学习经验介绍会,胡森介绍说,他抄一个故事,就在下面加上批注,提醒自己用在哪些观点之下。我觉得这个做法是很值得学习的。可以说胡森的这种做法,是一种更经济,更高效的摘抄法,你可以试一试。
(十)答题技巧。答题技巧是一个重要的课题,有些同学失分,不是失在知识能力上,而是失在没有题技巧上。掌握好的解题方法和技巧,能使复习取得事半功倍之效。例如,复习语病题时,就要在把握六种病句特点的同时,掌握一些辨析病句的方法:
(1)审读法。审读法就是通过审慎的阅读,发现句子的毛病。一般说来,大凡读起来别扭,听进来含混的地方,就可能是毛病的所在。找到了病处,再仔细分析判断,查清语病的原因,然后加以修改。例如“针对国际原油价格步步攀升,美国、印度等国家纷纷建立或增加石油储备,我国也必须尽快建立国家的石油战略储备体系。”读第一分句“针对国际原油价格步步攀升”,就会觉得不通,要在其结尾加上“情况”或“状况”之类的词语比较顺畅。
(2)紧缩法。紧缩法就是把句子的修饰成分去掉,就其主干部分,检查语病。例如,“他马上召集常委会进行研究,统一按排了现场会的内容、时间和出席人员,以及会议中应注意的问题。”把它紧缩后就是“他按排了内容、时间、人员以及问题。”显然,“按排”与“问题”搭配不当。
(3)类比法。也可以称为“仿造法”,就是按照自己怀疑有语病的句子的格式仿造句子,如果仿造的句子有语病,那么原句也有语病。例如,“今年春节,这个市的210辆消防车,3000多名消防官兵,放弃休假,始终坚持在各自的岗位上。”这句话通不通,可以用类比法来检验:“这个工厂的几十台机器,几百个工人放弃休假。”“这所学校的几十间教室、几十名教师放弃休假。”显然“机器”、“教室”、“消防车”都不会“放弃休假”。
(4)比较法。在选择有语病的项时,四个选项中往往有两个容易排除,剩下这两个,就为难了,那个干扰因素比较大的选择项,也给人似是而非的印象,这时就需要进行认真细致的比较。如果是确认两项都有问题,就选择问题较大,较明显的那一项。
再如,现代文阅读题:
一、要有文本意识。
我们必须学会从原文中把答案“扣”出来的本领,而不是叫你凭想当然的,按自己的观点作答,而要能把握住作者的思想观点,但这个思想观点它不一定是正确的,而同学们在做题时,往往不是筛选作者的观点,而是写出通常认为的正确观点。
例如,下面的一段文字,
二、要有语境意识。
体察语境,提高在具体的语境中理解语句的能力是提高现代阅读水平整体水平的关键所在。具体的讲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联系上下文理解有关语句的含义。在一个语段中,语句表达一定的意义,又省略和隐含某些意义,是相辅相成的。有的先后相承,有的互为补充,有的先定范围再做阐发,有的有所表述,有所省略……如果对相语句熟视无睹 ,阅读理解必然脱离语境的偏差。
例如,我们读鲁迅的《阿Q正传》,开头写一只乌篷船“将大不安载给了未庄,不到正午全村的人心就很动摇”,到了下一章的开头却说“未庄的人心日见其安定静了”中间隔了一章的记叙描写,再往后写盘辫子,写不准革命,写赵家遭抢阿Q终于没有上前,又有一句,“这一夜没有月,未庄在黑暗里很寂静,寂静得像羲皇时候一般太平”

答题技巧是一个大课题,对面对高考的高中生来讲也十分重要,将来我们再专门讲,这里先把问题把出来,请同学们自己不断的总结,积累自己的答题技巧。
古人说:“江出于岷山,其源可以滥觞。”知识积累越丰富,聪明才智越易于发挥,而且有利于能力的形成。
二、阅读的习惯。
(一)诵读。诵读就是有声的读书。古代人把上学叫做“读书”,可以看出传统的语文教育思想对“读”的重视程度。今天 许多学生语文素养差的根本原因就是从初中到高中一直都只重视去做各种模拟试题,而没有认真的进行过“诵读”的训练。但是一个人语文能力的形成恰恰是在诵读的过程中完成的。因此,教材上选的那些优秀的作品,特别是要求背诵的文章,我们要认真的诵读,除些之外还要找一些文情并茂的文章,拿来反复的诵读,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有的同学可能认为高考不考诵读,诵读文章对考试没有意义。实际上,语文试卷中的许多题目,并不是凭理性的分析而是凭借较高的语言感受能力做出来的。有些选择题,你做对了,但问你原因你可能答不出来,这并不能说明你凭运气做对了,实际上你是凭语感做对的,正确的语感从何而来呢?从诵读中来。
高考的题,就有一个考察诵读的题目。
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成语。
上千吨的轮船碰上这样大的风浪也得上下颠簸,------这么一条小船。(而且、况且、何况)
如果从语法的角度来分析,三个词都表示递进关系,都经常用在第二个分句的开头。我们确实无法确认该填入的是哪一个词。同时,作为一名高生,不可能把现代汉语虚词的用法和意义条分缕析的去掌握,即使你记住了它们的一些基本用法,碰到具体的语句时,也不好断定。但是,如果你试读一下,就能断定该选的词语是“何况”,你选“而且、况且”读起来就不顺畅。如果我们留心就会发现,平时讲话写文章,“而且、况且”后面的语句一般都比较长,而“何况”后面的语句,则都是比较短的。许多语文试题都是这样,凭语感就能做对,因此,只做题不读书,对于提高语文能力来讲,是舍本逐末。
(二)精读。从形式上看,与诵读相比,精读是一种无声的读,即默读;从本质上看,他是一各伴随着思考、理解、概括、转化、吸收的研究性的、创造性的阅读,是更高层次的阅读。孔子讲“学而不思则罔”,对于精读来说,最关键的一条是在读中要思考,在思考中质疑,即发现问题,实际上有效的阅读,就是一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一个阅读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
例如,读《水浒传》“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陆虞侯火烧草料场”一回,林冲去买酒时,作者写道“那雪下得正紧”,清代学者金圣叹,读到此处不禁赞道“一个紧字,境界全出。”鲁迅先生也指出,“‘紧’字用得富有神韵”,为什么这个词备受赞赏呢?替换成别的词,比如“大、猛、急”行不行呢?如果改为“大”,只写出了雪的大小;改为“猛”,只写出了雪的力与势;改为“急”,只写出下雪的速度。而一“紧”字,不仅包含的“大、猛、急”的全部含义,而且那雪是“越下越大”,“越下越猛”,“越下越急”,一点也不放松。更为重要的是,这个“紧”字,它暗合情节的发展:就在这寒气袭人,朔风刺骨的悲凉的氛围之中,一场加害林冲的阴谋正在紧锣密鼓的酝酿、形成,陆虞侯一伙的黑手正在伸向林冲,使读者感受到林冲的处境正如这风雪天气一样越来越险恶,这便是金圣叹讲的“境界全出”的内涵。
(三)多读。古人讲:“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所以阅读水平的提高,有赖于多读名篇佳作,读多了,视野开阔了,自然就会有比较,有鉴别,自然也就会产生较为深入的理解。如有人读了《荷塘月色》中关于月色的描写,就想起“烟笼寒水月笼沙”(杜牧《泊秦淮》)的朦胧,又想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恬静,觉得有那么几分相似,由是而到画面所显示的凄婉的美。
既然要求多读,我们就明白一个高中生课外该读什么的问题。我觉得一要挑选《语文读本》是的一些篇目来读;二是读一点名著,按照国家教育部《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一个高中生至少也得读20部以上的名著,这个数字对于面对高考的高中生来说,可能有点大。但现在的学生是一本都不读,这就会造成文化底蕴、文学素养等方面的缺失。我们应该尽量的多读,也可以挑选自己喜欢的一两个作家的作品来读,特别是那些思想容量大、艺术感染力强、容易与青少年的思想情感产生共鸣的作品,如《冰心散文选》、《余秋雨文集》等。今年河南省的高考状元是社旗县人,他从高二时开始读冰心的散文,冰心散文的情感和艺术趣味对他的影响都很大。今年高考作文“心灵的选择”,他写“选择博爱”,明显受到冰心早期散文爱祖国、爱自然、爱母亲的泛爱思想的影响,加之语言的文采,作文得了满分,语文考了136分。他读书的方法也值得我们学习,他不是功利主义的阅读,而是把书当成营养品,吸收其有用的东西,丰富自己的思想,提高自己的艺术趣味。三是读精美的短文。如在同学们中间很流行的《智慧背》四是要读一些品位较高的杂志。从写作的角度看,可以读《读者文摘》、《青年文摘》、《读写天地》、〈〈作文与考试〉〉〈〈作文通讯〉〉等;从阅读的角度,可以读〈〈语数外学习〉〉、〈〈中华活页文选〉〉、〈〈中学生阅读〉〉、〈〈阅读与欣赏〉〉等。
(四)勤动笔。要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一是要随时记下有用的知识,生字、新词、生动的语句,优美的语段,将读书与积累结合起来。二是点评阅读材料,对其内容、结构、语言、手法直至遣词造句等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独到的点评。点评式的阅读,是中国传统的阅读方法。古代有毛宗岗点评〈〈三国演义〉〉、金圣叹点评〈〈水浒传〉〉,现代有毛泽东点评《二十四史》。三是写读书笔记、心得体会等,把读与写结合起来。
三、写作的习惯。
(一)积累素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素材是作文的基础。素材的积累宜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体验(含自身周围环境见闻),这是极为丰富而行动的材料来源;二是学过的课文内容,这也是一个可观的材料库;三是课外阅读(书籍、报刊、影视等)中发现的反映社会生活的典型材料、精彩片断、名言警句等。《读者》、《青年文摘》这两本杂志故事性较强,很多同学喜欢看,但是不能“过目就忘”,要把其中精彩的故事、文段摘抄出来。刚才我讲到,摘抄时要有用的意识,还有一点是怎样用的问题。我们同学订阅的9月16日的《语文报》刊载了一篇《带着自信上路》一文,本文作者何明灿,是我校高三实验二班的学生,现在东北大学读书,下面我们读读这篇文章,感受一下积累在写作中的重要作用。
带上自信上路
河南太康一高 实验班 何明灿
在生命的河流上掌舵,左右自己的不是涌浪迭涛,而是心头矢志不变的罗盘:自信。 -------题记
爱迪生说:“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是啊,梦想成功的青年,面对险象环生的生活海洋,只有带上自信,满怀希望,才能扬帆破浪,从暗夜和昏黑奔向晨曦和黎明,从险滩恶水驶向碧水蓝天------
听一听潘多和小泽征尔的故事,或许你会增长几分自信。
刺骨的寒风夹着雪花和冰凌无情地打在脸上,稀薄的空气让人窒闷,脚下的岩石滑而峭峻,潘多再一次从那块巨石上滑了下来。就快到峰顶了,队友们都翻过了巨石,就剩潘多一个了。作为唯一的女队员,她并不认为比别人脆弱,她相信自己定能登上珠峰之巅。队友们也都鼓励她。她脸色发紫,气喘吁吁,但她又一次攀住了岩石,咬紧牙关,一点一点------潘多翻过了巨石,和队友们一起登上了峰顶,立在雪中,她感到不尽的骄傲和自豪。
自信给潘多以力量,给潘多以克服困难的勇气,让她以巨大的毅力冲破层层险阻,翻过巨石,登上了世界最高点,实现了梦想,成就了历史上的那次壮举。
著名音乐家小泽征尔也是一位在自信中获得成功的典范。在一场国际音乐指挥大赛的决赛上,前两名选手在指挥过程中都出现了一小段不悦耳的演奏,但都“认真”指挥过去了,还抱歉地向裁判席欠身微笑。小泽征尔是第三个,也是最后一个登上指挥台的。演奏十分顺利的进行着,跟前两位一样,他忽然看到乐谱上有一小段不和谐。他试着指挥,但终于停下来,问裁判席上的人是否弄错了,裁判冷眼相待:“请继续演奏,这是最权威的乐谱!”小泽征尔又试着指挥,但终于又停了下来,说是乐谱搞错了,裁判警告他不可傲视权威,他却坚定地喊道:“不!这一定是弄错了!”这时,裁判都站起来,热烈的鼓掌,恭喜小泽征尔,获得了大奖。
前两位指挥家难道没有发现错误吗?然而,成功只垂青于小泽征尔这样有自信的人。
面对珠峰,潘多用自信翻越;对面“权威”,小泽征尔用自信质疑。让我们踏着他们的足迹,身披一袭灿烂,心系一份挚着,带上自信上路,用实力踏平坎坷走向光明!
[教师点评]新颖的标题、醒目的题记、亮丽的开头,是作者精心打造的亮点,收到了先声夺人的效果。两个典型事例,分别说明在困难、机遇面前,有自信才能成功,事例后的分析,简明扼要,切中肯綮。结尾收束全篇,点明题旨。

[点 评]文章开头用精炼的文字点明了写作的缘由,并紧扣材料提出了观点:知恩图报。主体部分没有采用传统的“承、转”之法,而是从容不迫的讲述三个“知恩图报”的小故事,在饶有趣味的叙写中阐明自己的观点,颇有诸子散文借寓言讲道理的遗风。结尾引用名言警句,又能概括故事的内涵,使主题思想更加明确、深刻。
希望这篇文章能在如何使用别人文章的材料这方面对同学们有一点启发。
(二)、善于思考。有的同学作文总是简单地叙写身边琐事、没有深刻思想内涵和新颖见解,对生活的观察思考不够深入,没有把握住升华文章主题的关键。考生要想写出思想深刻、见解独到的文章,就必须对生活现象进行深入的感受、领悟、思考,对其进行“去伪存真,去粗存精,由表及里”的精加工,力求在生活的矿石中,提炼出珍贵的人生之“金”。材料是文章的“血肉”,深刻的思想内涵是文章的“灵魂”,精深的思考则是使“血肉”中生出“灵魂”的手段和过程。没有精思就不可能对生活进行精加工,就无法使主题思想得到升华。要学会从小处入手,向深处开掘。通过具体平凡的小事、小物和有关细节材料的剖析开掘,揭示出蕴含其中的深刻思想内涵。以一滴水映出太阳的光辉,于细微处体现伟大的精神。例如《冬天里的那一点点热》一文,写自己由于虚荣心严重,怕别的同学嘲笑,不敢将茶蛋带到学校去吃,后来经过对卖茶蛋的阿姨艰辛生活的观察与思考,认识到了生活的艰难,毅然将原来躲藏在人后吃的茶蛋带到“吃汉堡”的同学的面前。以此来向虚荣的“我”告别。作者写道:“(茶蛋)外皮苦涩而坚硬,里面却是热气腾腾的,燃烧着我的心。是生活,就逃不脱艰辛和单调,而生活的美丽和热情就蕴藏在这艰辛和单调中,需要去发掘,而不是一味地抱怨和自怨自怜。”这段文字揭示了生活的本质意义,是积极的思维与朴实的生活碰撞出的思想火花。
(三)抄写范文。作文水平较差,起点很低的同学,首先在抄写文章上下点功夫,即探照下面讲的三条来抄写:一是选合适的范文,例如,报刊上比较好的散文,或同学中的优秀作文;二要成句的抄写,不可看一两个字,抄一两个字,要做到看一句,抄一句,而且连标点也不要抄错;三要坚持,如果每天抄一千字,那么至少坚持两个月,即可有显著效果,如果坚持半年,那么你的作文水平就会有质的飞跃,这比看任何写作方法之类的书都管用。
(四)、勤于练笔。“曲不离口,拳不离口”,写文章也是如此。练习多了,就会熟能生巧,得心应手。练笔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一是养成写日记的习惯。二是经常写些画家写生式的生活片断、生活场景等,积累素材和技巧。三是及时记下自己的生活感受。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有些事情触动了心灵,使自己有所感、有所思、有所得,就及时的将其记录下来。这些来自生活的思想,往往闪耀着个性的灵光,写进文章就会焕发出耀眼的光彩。
(五)、反复修改。我教过的一些能写文章、能发表文章的学生,其中绝大多数都很注意对自己文章的修改,他们在完成自己作文之后,总愿意听听老师的意见,然后或作修改,或者重写。这大概是他们能写好文章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是每篇作文老师都提出具体的修改意见是不现实的。最好是明白修改的一般要领,自己动手,勤练修改,养成修改文章的习惯。实在拿不定主意,不知道怎么修改,再征求老师的意见,或试改后再听听老师的意见。修改文章有一个大前提,就是所写文章确实可以改,也就是说一篇文章在内容、结构、语言没有大的问题,这才可以修改,如果立意离题,内容空洞,思路混乱,语言太差,就不适合修改,因为修改也不能解决这方面的问题。如果你的文章在考试中经常是三类文或四类文的较低档次那你先在抄写上下功夫。
(六)、规范操作。考场作文不同于一般的文学作品,也不同于平时练习笔,有其自身的特点和操作规范,只有遵守这些操作规范,才能拿到高分。
1、先列提纲的习惯。
平时训练中,有的同学不注意编写作文提纲,写出的文章,往往前紧后松,头重脚轻。由于高考语文的文字书写量较大,作文时,一般考生都不写草稿,这样先列题一个详细的提纲,按照提纲行文,就显得尤为重要。
2、迅速入题的习惯。
迅速入题就是开门见山,迅速表现文章的主要内容,有时分几层说,也要做到“开篇点题”,然后再层层推开,把主题说清楚,那些“客套话”、“过场话”大可不必说。如写议论文,要尽快进入说理,不能大量复述话题材料,或大摆存在的问题。因为“以叙代议”往往会冲谈说理的内容。
3、认真书写的习惯。
书写潦草,乱涂乱改,字迹难辩直接影响着内容的表达和阅卷教师的情绪,甚至因此而得低分。而整洁的卷面、端正的字体,本身就给人以美的享受,往往受到阅卷老师的睛睐。平时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考场上认真对待,打造一个给文章增色的文面。
4、依题行文。
“海阔凭鱼跃”,海中的游鱼是无比自由的,但它也不能游到岸上来,从这个角度看,它的自由又是有限度的。话题作文也是如此,考生一定要在话题涉及的范围内行文,即依题行文,做到“符合题意”,为拿高分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5、遵守规则。
考场作文是一场有规则的比赛,每一个参赛者都必须遵守其中的规则。例如:(1)字数,高考作文要求不少于800字,这就是一个规则,写的太多,给人臃肿之感,少了按规定每50字扣一分,实际操作起来所扣分数比这个规定要高得多。(2)高考作文文体自选,但一旦选了某种文体,考生又必须遵守这种文体的写作规范,否则就会失分。(3)不写错字,保持良好的文面形象。错字连篇,文面不洁,往往使一些人的高考作文归入第四类卷。高考作文评卷细则规定:3个错别字扣1 分,实际上因错别字扣分大大高于这个规定。文面不洁,是不良学习态度的反映,字体潦草,随心所欲的涂改,致使卷面墨迹斑斑,作文分数可想而知。

『柒』 小学生二年级语文读书笔记怎么写

读书笔记来示范前言:
1. 这只是自我自己的读书笔记,做分享之用途。
2. 彩色标签is 必须的,我使用的原则是“所标注的东西给我带来什么样的心情就用哪种颜色”,例如粉红色是抒情段落;深蓝色的观点;绿色的是举例或令人感觉新鲜的材料;红色是让人震惊振奋的段落等等。
3. 书要读到书脊开裂或者根本合不上才算读好,翻完之后还是跟新的一样我就很难理解。不过我力气比人家大也是真的==
4. 基本上笔记本的左侧是补充用的,或是用来做重点记录的,时不时留白,不怕浪费这几张纸。左边的是灵魂。
5. 这本书没什么重要的思维导图,所以不写,但很多理论书籍需要写思维导图,一般都是读完之后总结,及时记录。
6. 之所以选择《忧郁的热带》原因很简单,经典、好读、生动、知识点不多不少、列维斯特劳斯是我特别喜欢看的一个学者,法国人里面最讨人喜欢的前三名。
7. 这本书我没有加入很多思考心得,这要视书的类型而定,如果是读《小逻辑》或者《存在与时间》就会有大量的思考,但需要认真读这种书的同学已经不需要我来示范读书笔记了。我这里只展示大家都能做到的程度。

阅读全文

与小学语文教师读书笔记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浏览:59
变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660
2011台州中考语文 浏览:250
识字一的教案 浏览:85
语文作业本凡卡答案 浏览:619
300书信作文大全 浏览:227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补充成语ppt 浏览:891
爱的方式作文开头结尾 浏览:694
端午节的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70
3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答案 浏览:265
高考语文与小学的联系 浏览:965
2015北京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979
双分点地步法教学 浏览:714
小学二年级作文辅导课 浏览:693
关于成功条件的作文素材 浏览:848
建军节作文的结尾 浏览:88
五年级下册语文mp3在线收听 浏览:696
ie教案6 浏览:907
三年级语文培优补差计划 浏览:679
二胡独奏一枝花教学 浏览: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