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调动小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化和改革,语文学科的重要性尤为突出,所以,对于
21
世纪的生
力军——现在的中学生来说,
学好语文是非常重要的,
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掌握好这门基础
学科呢?心理学家告诉我们:
兴趣是人认识需要的情绪表现,
是在愉快的体验积极的基础上
形成的,
由此可见,
只有采取积极的手段,
激发并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才能取得较好的效
果。
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
我是从以下几方面尝试着摸索、
探讨,
以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
极性的。
一、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众所周知,兴趣是重要的,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孔子语)一个人做
他有兴趣的事情时,
总是心驰神往,
不受任何外界的干扰,
成功的几率也高。
科学家做过这
样的研究。一个人做他感兴趣的工作,他的全部才能可发挥
80
%以上,做不感兴趣的工作
只能发挥
20
%,学习活动也是如此。心理学表明,一个人在有兴趣时,往往伴随着血液循
环的亢进,使大脑皮质得到营养物,能把注意、记忆、想象等心理因素都调动起来,使之积
极化,
所以说,
兴趣是学习的内动力,
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
语文教师要想让学生学好
语文,
首先要把兴趣这把金钥匙交给学生,
那么如何激发他们的兴趣呢?良好的开端是成功
的一半。开篇巧设情景,能够一下子抓住孩子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讲《大自然的语言》一课,我首先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把同学们带到美丽的大自然
中,
让同学们体会通过哪些事物知道春天的来临,
从而引出大自然也是有语言的,
然后再出
示几幅关于其它季节的图片,
让同学们进一步了解大自然确实是有语言的,
很自然地引导学
生一块儿跟着竺可桢先生科学地认识一下大自然的语言。
因为对于初中生来说,
他们对新鲜
事物较感兴趣,
有很强的好奇心,
所以一节课的开头就把学生带入到一种情境中,
让同学们
的各种感官都调动起来,极大地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在创设情境时,可用音乐、图片、设置问题等多种形式,但是要掌握一定的技巧,要紧扣
课文内容,贴近生活实际,千万不要滥用,只是流于形式,这样不但不能激发学生兴趣,成
了看热闹,反而打消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活动多样,氛围有趣
著名教育学家斯宾塞曾说:
“要尽量使儿童在快乐中掌握知识,使求知成为愉快的而非苦恼
的事。
”在语文的课堂教学中组织生动的竞赛或活动,能够满足学生的挑战欲,激发他们更
加积极主动的学习。
在平时的教学中,
我常仿照电视上的娱乐节目的形式像
《开心辞典》
、
《智力大考验》
等栏目,
再结合语文课本的内容,
搞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
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常
用的形式有:
(
1
)
猜谜编谜。
对较难的字词和问题,
老师可能让它们以谜语的形式出现。
如在教
“春”
字时,老师可以让孩子猜一猜:
“日出三人去看花。
”是一个什么字。在记忆生字时,可以让
学生来编谜语。如“二人从,三从众,二木为林,三木为森。
”
(
2
)
古诗词背诵。
在课堂上适当开展一些带有竞赛性的活动,
使学生在趣味盎然中学习
巩固古诗词。如分组抢答、背诵竞赛、默写竞赛等。
(
3
)
自读赛答。带着问题自读自学,然后比赛谁答得多,答得好。这种方法可能促进学
生自主学习,独立探究。
(
4
)
分组打擂台。
把学生分成几大组,
由老师结合语文课本内容出一些题型,
像必答题、
抢答题、
风险题等,
各组展开竞赛,
实行加分制,
对获胜组进行鼓励祝贺,
并发一些小奖品。
由于各种题都与语文有关,
所以这种形式的活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还培
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
三、兴趣小组,培养特长
在班里设立一些关于语文方面的兴趣小组,
促使学生特长的发展。
如我在班里设立了朗诵小
组、
作文小组、
阅读交流小组等,
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并且使他们的特长得到了提
高。
在学校组织的演讲比赛、
作文比赛等活动中,
前几名都是我班的学生,
这就是很好的见
证。
以上是我的一点不很成熟的有关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积极性的思考,
教师的工作是伟大的,
也
是非常辛苦的,
在工作中我们还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去探讨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的
方法,
才能真正做到教书育人,
桃李满天下。
如果学生看不到学习成果的社会价值,
我想老
师的所有工作都是徒劳;
老师们也将丧失积极工作的动力。
难道不是这样吗?教师与学生是
整个教育系统中的两个基本原素,
它们与教材一起构成系统,
又受制于这个系统。
所以我想,
能否在更高的层次上将教育这个系统很好的融入社会这个大系统中去,
教师才有可能在小系
统中充分调动学生那一方面的积极性。
2.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巧妙运用评价性语言
在现实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评价语言常常是“是的”、“正确”、“你真棒”、“不错”、“好极了”、“答得很好”、“是吗”等,这些评价语言不仅过于单一、笼统,而且缺乏针对性与激励性。好在哪儿,不足在哪儿,从教师的评价中很难找到答案,更无法让学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巧妙运用评价性语言
3.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激励性评价
有效的语文课堂评价将会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调动学生语文学习的动力和潜能。这种评价强调在语文课堂中对学生发展的不断关注,对学生学习进展与行为变化的进行适时的评价。 经过对自我教学的反思和对其他课的观察和研究,我觉得在课堂中实施有效的学生评价要注意以下几点,如有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1.评价方式多用多样 在教学中,评价应注重学生的体验,注重实效,评价结果要采用具体描述的方式。在课堂教学中,不仅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还对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创新精神、合作能力、学习习惯等方面进行评价。在教学实践中,除了给小组加分外,还可以给小组设置奖励流动小红旗,以及设置“合作小明星”、 “书写小明星” “进步小明星”“思考小明星”等奖项。 2、课堂教学自始至终贯穿灵活评价 评价,作为师生交流的有效方式,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教师这些看似平常而又不平常的话语,是学生们的阳光,是课堂生命,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评价还可以渗透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当中。 比如在教学《我心归去》这篇文章时,我出示自学要求,让学生按照学案自学课文,并完成学案上的题目。我观察到除个别学生之外,其他同学都能很快的完成。我就或微笑着竖起大拇指,或点点头表扬做得好的学生,并及时纠正几个做得不是很好的同学。 3、 认识自我、参与评价 课堂中不应只有老师对学生的言行给予关注和评价,也应加强学生自我认识、自我反省、自我评价的能力。 又如,在小组合作学习结束后,教师可引导学生简单评价一下自己在小组中的表现,与他人的合作与交流。学生在自我评价中能够更加清楚地审视自我,改进自我,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4、科学性与艺术性 教师的评价用语也要注意适度。有时教师喜欢用“太棒了”、“好极了”、“你真聪明”等语言评价学生的作业或发言。但是,我认为,这种评价用词过于简单,缺少具体的指向,学生不知道好在哪里,为何好。而且用得多了,则起不到激励作用。 有些学生朗读流利,声情并茂,我会给予及时赞许,如:“我都被你的朗读深深陶醉了”;回答问题、诵读课文不够令人满意的,我则鼓励他们,不要气馁。如:“你认为自己读得怎么样?你能再试试吗?我相信这一次你一定会比上一次读得好”“没关系,再想想,好吗?”这样的评价既肯定了学生的表现,也为全班提供了学习的榜样,具有鲜明的导向性。这就要求教师应该具有发现问题的敏锐力、快速解决问题的反应力,要求我们教师要有更高的认知水平。 5、别吝啬给孩子鼓励的掌声。 教育是一门艺术,其每一个环节都应该充满对人的理解、尊重和感染。因此,教师在任何时候,都不应该吝啬给学生们鼓励的掌声。 如在一次公开课上,我要求学生们以:“我梦想有一天,……”开头写一组排比句,写完后,让学生们自己踊跃地来读自己写的句子,其中一位同学写得非常好,我就问:“刚才这位同学写得好不好?”几乎全班同学都说好,我接着说,既然好,那么我们为什么要吝惜我们的掌声?接着全班同学为刚才哪位同学鼓掌。这也调动了其他同学的积极性,争相阅读自己写得句子。 总之,在语文课堂上对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评价,将会使我们的语文课堂增色增辉。
4.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巧妙运用评价性语言
在现实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评价语言常常是“是的”、“正确”、“你真棒”、“不错”、“好极了”、“答得很好”、“是吗”等,这些评价语言不仅过于单一、笼统,而且缺乏针对性与激励性。好在哪儿,不足在哪儿,从教师的评价中很难找到答案,更无法让学生从中获得启迪,从而进一步打开思路。可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恰当有效地运用评价语言是一种能力,也是一门艺术。下面就小学语文教师如何有效应用课堂评价语言谈谈自己的肤浅看法: 一、注重课堂评价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时机 在语文课堂上,要为学生创设一个和谐的生态评价环境,以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关爱学生的生命发展,运用有效的评价手段,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导向、调控、诊断功能,促进学生的提高。 1.正确运用评价,帮学生树立语文学习的信心 课堂上,我会根据多元智能理论发现学生的优点,以激励性语言为主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如:“你的发言触动了我的思维,震撼了我的心灵!”“你理解透彻,语言精当,表达流畅且自信满怀,我非常欣赏你!”“我有‘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感觉了!”“你懂得比老师还要多!”课堂上,我的每一个动作、每一句话都能传递给学生一种信息,那就是让学生感到自己能行、是最棒的,只要自己敢想、敢说、敢动、敢尝试,就能得到老师的肯定、同学的认可。 例如:在学习《跨越百年的美丽》一课时,我让学生谈一谈居里夫人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学生们纷纷发言,对于玛丽居里这样一个鲜活的人物形象,孩子们的理解又怎会和我们这些大人相同。因此,对于孩子们的发言我没有做任何牵引,而是放手交给了学生,只是给他们鼓励性的评价。有了一个可以充分展示自己思维的空间,孩子们的热情空前高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玛丽一个个性格特点被找到了,她来到了孩子们的中间,在你一言我一语中,原本不易理解的课文“解决”了。 2.注重互评与自评,让学生逐步成长 作为教师,我们深知激励性的评价确实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我们不能忘记我们教的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有生命力的群体。他们有思想、有意识,我们千万不能忽视了同伴之间的互相评价和学生个体的自我评价。我在教学中经常开展同桌互评、小组互评及全班范围内对学生进行评价,如朗读、背诵等,在自评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互相评价。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你认为他做得怎样?”“好在哪里?”“还有哪些要改的?怎么改?”“如果是你,应该怎么做?”这样,既让更多的学生有了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发挥学生的互补作用,做到培优帮差,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使学生在团结、协作的学习氛围中得到了发展。在学生的互评中,我欣喜地发现孩子们学会了审视自己、评价自己。在评价过程中,每个同学都会看到自己的不足,汲取别人的优点,使自己有更大的进步。 二、语文作业评价的应用,会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语文作业贯穿学生学习的始终,是学生学习情况反馈的第一手书面材料,最能凸显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最能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不应忽视的形成性评价内容。作业评价将由对纯知识结果的关注转向对学生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其评价功能将重在帮助学生发现与发展潜能,认识自我、展示自我,促进学生生命整体的发展。 1.多元化作业设计,促进学生整体发展 对于学生的作业,我们应该用更开阔的视野去给予评价,采用动态、灵活的评价方式。这一点首先要体现在作业的设计上,可以设计集开放性、创新性、趣味性、分层性于一体的作业。这样做能较好地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有效地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拓展学习的空间,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个性,从而为学生的终身学习、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比如我在任教低年级时,常常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布置分层的作业,采用分层评价。只要学生完成相应层次的作业,便可以得到肯定。例如:全做对的,即可得一面小红旗;书写工整的,在小红旗后面再加一颗五角星;有进步的,再画上一个笑脸娃娃或写一两句评语。这一面面红旗、一颗颗五角星、一张张笑脸、一句句富有期待和鼓励的话语,使学生产生了成就感,更加喜欢做作业,从而体会到学习语文的快乐。 2.评价主体多样化,提升学生的自主性 我着眼于“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在作业评价中,不再是“老师一人说了算”,教师、学生、家长都成为了作业评价的主体。教师及家长对学生作业的评价不但要像一把尺子,使学生通过它来衡量自己知识的掌握情况,找出自己的进步和不足;更要像一把钥匙,开启学生的心扉,唤起他们更深层次的思考与体验,促进知识的内化和升华。所以,我更注重对学生的作业进行面批,给予点拨、指导性的评价,利用评价引导学生的发散思维。并联合家长力量,让学生体会来自作业中的亲情动力,让他们不断完善自己,形成良好习惯。 与教师、家长评价相呼应的是伙伴间的互相评价和学生进行作业的自我评价。同伴互评不但可以使学生在评价中互相激励或互相帮助找出不足,还能促使学生主动加强对学习的体验与感悟,加深理解。检查作业时,我注重为学生搭建互相评价、交流碰撞的桥梁,形式有同桌互评、小组互评等等。在评价过程中,我们找不到以往学生因成绩不好而悲观失望的眼神,看到的只有学生乐观进取的目光。这就有效地激发了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拓展了学习语文的空间,真正地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为学生撑起了一片自由翱翔的天空。
5. 如何激励小学生进行积极有效的课堂发言——浅谈语文有效性教学
小学语文新课改实施以来,我积极参与、大胆实践,改变了以往的“一言堂”和专“满堂灌”的属教学方式,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然而在教学中,我经常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却效果不佳,只有部分同学表现还不错,绝大部分学生发言不积极,甚至有的同学一星期都没有一次发言,这到底是怎么回事?经过反思,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有的学生胆小内向、害怕出错。(2)有的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方法不适应,对语文课不感兴趣。(3)教师对于问题的设置没有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没有基于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规律,不能做到因材施教,未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4)教师缺乏评价手段和激励语言,缺乏及时到位的点评和引导。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励学生积极有效发言,提高课堂学习的有效性,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构建良好师生关系古人云:“亲其师,则信其道。”教师应该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树立民主意识,真诚和善地对待每一位学生,把学生视为朋友,用民主平等的思想和态度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充分考虑学生的意愿,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
6. 小学语文课堂激励性语言的重要性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语言是人交流的直接武器。好的语言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文化修养。小学语文课堂语言幽默风趣,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她们养成一种好的习惯。对于以后的帮助很大。
7. 如何激发小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一、教师情绪饱满,教学语言优美。
如果教师一走进课堂,就显得气宇轩昂、精神抖擞、情绪饱满、带着微笑,庄重而响亮地道一声:“同学们好!”学生会立即感情地报之:“老师好!”这样,师生之间的感情融洽,师生间的距离一下子就缩短了。有些老师,上课不注意教态,有时还会把个人有什么不愉快的情绪带到课堂上来,或懒洋洋的、或有气无力的,或表现出不耐烦的样子。这样,学生自然会受到影响,糊里糊涂地上了一堂课。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又从何来哉?
教学语言要规范、生动、幽默、风趣、典雅,这就是语言优美。老师的语言优美,学生当然爱听爱学。这对提高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和书面语言表达能力可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为此我精心锻炼自己的语言,尽量使自己的课堂上的教学语言准确、鲜明、生动、风趣。我们要学会把复杂的事情、道理有简单明了的语言表述出来,要把老师高高在上的架子放下,要把不苟言笑的面孔抛开,让自己扮演一个教育家、一个说书人、一个歌星、一个演员。只要我们全身心的投入了,哪怕是一句话、一个动作也能起到很好的作用,让他们为你的精彩表演而喝彩。
二、设计导言,诱发兴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我们上课也一样,开头的导言十分重要,它能起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诱发学生兴趣的作用。
三、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学习积极性的一个重要心理成分。比如我会设计一些简单的问题,不让学生产生畏难情绪,使他们在思考之后基本上能回答出来,这样,在激起学生求知欲望的同时,还能使学生经常享受到成功的快乐,使其产生一种成就感,恢复他们在以往学习中失去的信心。同时我也会设计一些有一定深度和难度的问题,使那些基础较好的学生能学到东西,杜绝他们骄傲自满的情绪。引进一些课外的知识、时事,能开阔学生的视野,引导他们关心外面的世界,使他们知道生活处处有语文。在课堂上,我会把萨达姆的最新消息讲一讲,把各大足球联赛的最新战况说一说,中国载人飞船上天有什么意义……把学生的学习与沸腾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学生定会兴趣盎然,精神兴奋。
四、课堂设计新颖,每课必有新招。
一个好的演员,演同样一出戏,每次上场演出都有新的招式。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在不同的班级讲同一篇课文的讲法也不一样。教师每一堂课都有新招,每讲一课书都有新意,学生当然爱听,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自然提高了。
五、把竞争引进课堂,激发兴趣。
教书是教师和学生同时在同一场所共同的活动。教师负责引导,要把学生引进门。学生要学得主动,自己要学,靠自己学。学生必须在老师正确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学习,充分利用自己有利条件,创造性地学习,才能学好语文。没有学生的配合,你老师讲得天花乱坠,也调动不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争强好胜是小学生心态的一种表现形式,针对这种心理,我经常让学生分组(男组、女组;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等形式)比赛朗诵、背诵、默写、答问……,这样,为了取得一个好成绩好名次,显得自己本领了得,他们都能积极预习、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踊跃发言,注意力高度集中,积极性主动性普遍提高,没有负担地、轻松愉快而感受深刻地掌握了知识,培养了能力。
六、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观点。
“以学生为本”就是始终要把学生放在主体位置上。在备课时,结合学生的具体特点和实际情况来确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在授课时,尽量运用“点拨法”这种富有启发性的教学方法,问题的提出应具有目的性、层次性,能层层深入地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点。在“点拨法”的同时,还可以结合比较法、讨论法等其他一些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地使其动口、动手、动脑,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教学时间的把握上,切实把教师讲析时间压下来,从而增加学生思考、发言和练习的时间。教师所有的讲析、提示、启发、答疑、扩展、总结等全部活动时间,尽量加以精练,压缩在整课时间的二分之一以下。而学生的读、写、听、说、思等活动尽量增多,提高到整节课时间的二分之一以上。事实上,教师整节课从头讲到尾,讲得口干舌燥,而学生却并不领情,学生很少能坚持听到底的。就是因为只有单一的教师活动,使整节课显得枯燥乏味,使学生兴趣索然,到头来有不少学生恹恹欲睡,教学效果很不好。如果能让学生多活动,学生反而兴致更高、兴趣更浓,教学效果也好得多。可见只有把学生放在学习主人的位置上,才能充分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才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8. 小学语文作业批改中怎样写激励性评价语
新课程强调要多激励赏识,少批评指责。尤其是小学生,一句由衷的赞美或夸奖,可能使他们终生受益。教师除了在课堂上对学生的表现给予恰当的激励性评价外,在作业批改上的评语,也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作业的布置和批改是课堂教学的继续,是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启迪思维、参加实践、培养兴趣不可缺少的步骤,是教师反馈教学效果、改进教学的重要手段。是实施有效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途径。
那么,如何在作业批改这一环节上,使教师的激励性评语发挥其点石成金的作用呢?我认为,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评语要具有启发性
启发性的评语能够引导学生关注学习方法和获取知识的途径。
正如《论语-述而》中所说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例如:对于作业认真,字迹工整,但内容有错的评语是:“多漂亮的字呀!要是再仔细一点就好了!” “再想一想”。“再检查一遍”、“格式对吗?”、“请看清楚题目”、“虽然答案还不够完整,但老师也为你的积极动脑感到高兴,下次努力!”等批语。
评语要具有示范性
示范性的评语可以使学生知道改正的方法。
例如:对于那些书写潦草,尚欠认真的学生,教师在空白处书写几个工整地楷书,然后书写上这样的评语:“做得很好!如能把字写的再漂亮点,就更好了,相信你会超过老师的。”
再如,我班张阳同学写了一篇《我爱春天》的习作。他是这样描写的:春姑娘来了。她来到了田野里,麦苗返青了;她来到了小河里,小鱼游上游下的好快乐;……她来到了果园里,棵棵杏树桃树鼓起了花苞……
读了小作者对春天的描写,感觉大自然是那么有生趣,禁不住提笔同小作者交谈起来:张阳,你笔下的春天很美,从绿油油的田野、欢快的小溪到含苞待放的树木花朵,再到空中的云儿、鸟儿……处处生机盎然,老师已陶醉其中了。只不过老师不明白:杏树与桃树会同时开花吗?有点不信,要不然你再观察一番!
教师以委婉商量的口吻与学生进行笔谈,那充满文学气息富有示范性的语言,既让学生感受到了教师的亲切、信任与期望,又让他们找到了被尊重的感觉。学生在这种情境之下,就很容易接受教师的建议——修改。
评语要具有指导性
指导性的评语能够使学生明确改正的方向。
例如,班里一名学生在写《我的校园》时,寥寥数笔,可谓高度概括。他写道:一进校园,首先看到的是三排教室和两栋楼。教室是我们上课的地方。东楼是我们上实验课的地方,西楼是教师办公室。后排是一年级和二年级教室,中排是三年级教室……各部分简单介绍完后,结尾写道:我们的校园很美吧!
看了他的习作,教师写下这样的评语:
迎含,老师似乎也没感觉出校园的美啊!倒好像听见一进校门的那生机勃勃、争奇斗艳的花草在叹息,教室里那内涵丰富的墙壁文化在哭泣。他们才是校园靓丽的风景呀!可小作者视而不见,好可惜啊!
评语要具有激励性
激励性的评语可以激发学生认真完成作业的愿望。
如:“你与众不同的见解,真让人耳目一新。”“ 这真是奇思妙想,棒极了!”“你这道题的解答很有创造性!”“你解题的严谨与周密使我好像看到了一名未来的数学家!”“多工整的作业啊!你一定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你一天天在进步,我真为你感到高兴!”你的记录很有特色,可以获得“牛津奖”! 你的办法真好!考虑的真全面。你真聪明!想出了这么妙的方法,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同学!啊!你的课外知识真丰富,都可以成我的老师了! 连这些都知道,真不愧是班级小博士……
当然,上面所说的几种要素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互相整合的。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应用赏识的眼光和心态去批阅学生的每次作业,从中寻找点滴的闪光点,用赏识的语言进行激励,使他们的心灵在教师的赏识中得到舒展,让他们变得越来越优秀,越来越有自信。这样的评语学生读后,它的确会似一滴滴露珠,滋润学生渴望赏识的心田;会似一座桥梁,通向学生盼望启迪的心灵;更会像一盏明灯,引导学生走向知识的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