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汕头市第九届小学数学教师基本功比赛是什么时候
附件1;汕头市第七届中小学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积极推进新;二、比赛科组安排;比赛分高中组、初中组、小学组进行,各组包含如下学;高中组: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地理;三、参赛选手条件、产生办法及市决赛名额分配;1.条件:年龄在40周岁以下(1969年1月1日;2.选手产生办法:参加市
附件1
汕头市第七届中小学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
实 施 方 案
一、 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积极推进新课程改革,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培养青年教师教学骨干,营造浓烈的教研氛围,提升我市教学教研水平。
二、比赛科组安排
比赛分高中组、初中组、小学组进行,各组包含如下学科:
高中组: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地理、政治、历史、信息技术。 初中组: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地理、思想品德、历史、信息技术。 小学组:语文、数学、英语、思想品德、信息技术。
三、参赛选手条件、产生办法及市决赛名额分配
1.条件:年龄在40周岁以下(1969年1月1日后出生)的在职在岗教师。为鼓励更多青年教师脱颖而出,凡参加过历届竞赛者不再参加。
2.选手产生办法: 参加市决赛选手必须经过学校和区县逐级选拔产生。各单位在报送参加市决赛名单时应附上区县(直属学校)选拔赛方法、程序及结果的书面报告材料。我局将对选手进行资格审查,未经逐级选拔者,取消参赛资格。
3.市决赛名额分配:
(1)潮阳区、澄海区、金平区、潮南区每组每学科1名,其它各区县中学组每学科1名(高中或初中任选),小学组每科一名。
(2)汕头金山中学、汕头市第一中学、汕头华侨中学每校6名,金山中学南区学校高、初中组各2名,汕头市实验学校初中组、小学组各2名,(学科由各校自定,但每学科不超过1名)。
四、比赛项目和评分办法
各学科组比赛设两个项目
1.第一比赛项目(满分100分):
每个选手上一节汇报课。上课内容范围在赛前两周公布,上课先后顺序抽签确定,上课课题提前48小时抽签确定。(小学语文教材内容分低、中、高三个年段,参赛选手自选其中一个年段报名)
2.第二比赛项目(满分40分):单项教学基本功现场比赛。比赛内容如下: 高中组、初中组:
语文科:提供一篇(段)文章,在120分钟内按要求命若干道题,提供参考答案及简单命题说明。(高、初中具体内容不同)
数学科:解题能力考查(高、初中各一卷),内容侧重对数学概念、定理的理解及数学知识的应用,考试时间120分钟。
英语科:英语综合能力测试(高、初中各一卷),内容侧重对语言运用能力的测试,考试
时间120分钟。
物理科:解题能力考查(高、初中各一卷),考试时间60分钟
化学科:解题能力考查(高、初中各一卷),考试时间60分钟
生物科:解题能力考查(高、初中各一卷),考试时间60分钟
地理科:设计一节活动课教学案例。
政治科:60分钟内按要求命一份试题,题型包括单项选择、不定项选择、简答题和辨析题四种题型。
思想品德:现场命一份试卷,时间120分钟
历史科:解题能力考查(高、初中各一卷),考试时间60分钟
信息技术:用半天时间完成对本次参赛课例的反思及评课。
小学组:
语文科:提供一篇(段)文章,在60分钟内按要求命若干道题,提供参考答案及简单命题说明(不分年段)。
数学科:解题能力考查,内容侧重对数学概念、定理的理解及数学知识的应用,知识点涵盖小学六个年级,考试时间60分钟。
英语科:英语听说能力测试。内容:听一段英语材料,用英语复述所听到的内容、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思想品德:现场备课,时间120分钟。
信息技术:用半天时间完成对本次参赛课例的反思及评课。
五、评奖办法:
每位选手两个比赛项目得分相加,即为最后得分,每组每科评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3名、三等奖若干名。分别颁发获奖证书。
六、市决赛时间、地点:
1.报名时间: 各区县、各直属学校按选拔结果,填好报名表及有关材料,于2009年8月底前交我局教研室。报名表除交一份加盖公章的纸质文本外,需同时交用EXCEL录入的电子文本。电子文本发至:[email protected]
2.决赛时间:2015年10月中旬至11月中旬
3.决赛地点:待定。
七、组织领导:
1.领导组
组 长:黄晖阳
副组长:谢 红
成 员:詹木良、任泽、林为忠、王溅波
2.评 委:由领导组聘请各科组评委,每科组评委5-9名。
汕头市教育局
B. 小学语文老师的工作内容都有哪些啊 还有基本功
语文素养是一个人人文素养的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语文教学对丰富人的人文素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鉴于此,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从以下方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培养兴趣,让学生喜爱语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语文学习没有兴趣,那么我们可以肯定地说,学生不可能养成丰厚的语文素养。新课标指出要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让学生真正爱上语文学科。为了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创设情境,加强情感体验。语文教学要激发学生兴趣,首先要把课上的生动、活泼、充满情趣。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课上得有趣,学生就可以带着一种高涨的波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前面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和震惊。可见,语文教学从某种程度上说就要在趣上做文章,而有趣又必须和情感体验相结合。运用情感教学,不但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而且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的智力活动达到最佳的心理状态。第二,精心设问,激发求知欲望。从协同理论的观点来看,学习过程就是一种从有序到无序再到新的有序的不断前进的过程。因此,课堂提问能否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关键是看问题设计得如何。
二、加强实践,让学生形成能力
学生语文素养的养成,不是靠教师的说教,更多的是靠学生自己的实践、修炼,即所谓在游泳中学会游泳。学生的语文实践,包括诵读、感悟和运用等诸多方面。
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古人讲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巴金曾说过:现在有两百篇文章储存在我的脑子里面这么多东西至少可以使我明白所谓文章是怎么一回事了。朱自清先生认为,诵读有老师范读、领读,也有学生默读、齐读、朗读;齐读要少,避免有口无心,但齐读可以增加气氛,引领后进学生。语文教师要因文、因课、因生、因时、因扬而选择合适的读法,让学生在各种不同的读法中达到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理自知。
C. 小学语文老师的教学基本功有哪些
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和教育投人的增加,现代教育技术教学已经走进课堂。大部分教师都积极进行现代教育技术教学的尝试,多媒体的运用大大革新了课堂教学的形式手段和途径,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可是,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终究只是一种辅助手段,只能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它并不是万能的。但是,目前有些老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代替板书、代替实物,代替模型,代替老师演示。这样,忽视了课堂中教师其它基本功的价值,同时也忽视了课堂中教师主导地位。课堂中教师其它基本功的价值,不能因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而被削弱。现结合本人教学实际谈谈信息时代美术教师需要什么样的基本功。如果说教学是技术加艺术,那么这种技术和艺术主要表现在教师课堂教学的基本功上面,教师基本功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职业技能,是教师上好课的一个重要方面。信息时代美术教师应具备多元化、扎实的的基本功,展示教师风采,提高教学效果。
一、教态基本功。
据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表达靠55%的面部表情+38%的声音+7%的言词。教师课堂上的教态应该是明朗、活泼、庄重,富有感染力。仪表端庄,举止从容,态度热情,热爱学生,师生感情交融。教态的变化对激发与保持学生的注意力,传递信息及促进语言交际活动有着重要的作用。教态是由教师的动作、表情及体态构成的,主要表现在眼、手、身的动作上。眼的动作就是要盯住学生。比如学生说话就冲他摇摇头,学生就明白不让他们说话,于是起了作用。眼睛是能传递思想感情的,眼睛能唤起学生的共鸣。有一次,听一位老师的课,他讲课的时候,眼睛一直盯着天花板,甚至提问的时候都不看学生,只是机械的说:下面请班长回答……、下面请一组组长回答……,具体是哪个学生,他根本不知道,而学生认为老师的眼里根本没有他们,有一种被冷落的感觉,于是开始议论和模仿老师的表情。课堂教学中教师的眼神包含着对学生的肯定、赞赏和鼓励,是与学生情感的交流,切不可盯着天花板或随处乱看。前者给学生目中无人的感觉,后者给人心不在焉的感觉,但两者都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削弱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影响课堂效果。动作也很重要,打手势能起到辅助讲解的作用,但要恰倒好处。我们都知道李咏“非常6+1”手势使其节目很生动,教师的手势也同样会使你的教学很生动。另外,身体位置的处理也是很重要的。教态即表现一位教师的功底,又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好的教态会给学生留下美好的印象,使学生对你产生敬重,不良的教态则会使学生产生厌恶的心理,甚至不愿听你的课。一名优秀的教师应善于恰当地运用教态的魅力与学生进行感情上沟通。
二、语言基本功。
教学也是一种语言艺术。教师的语言有时关系到一节课的成败。教师的课堂语言,首先,要准确清楚,说普通话,精当简练,生动形象有启发性。其次,教学语言的语调要高低适宜,快慢适度,抑扬顿挫,富于变化。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文章中写道:“……影响人们内心活动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语言。教师口中的语言是一个强有力的工具,就像演奏家手中的乐器,画家手中的颜料,雕塑家手中的刻刀和大理石一样。没有乐器就没有了音乐,没有颜料和画笔就没有绘画,没有大理石和刻刀就没有雕塑,同样,没有活生生的,深入人心的动人语言就没有学校,没有教育。语言就仿佛一座桥梁,教育科学就是通过这座桥梁变成教师的教学艺术和教学能力的。”“教师的语言,是感化学生心灵不可取代的手段。教育的艺术,首先是灵犀相通的说话艺术”。
言为心声,言如其人,言与心,与思想互为表里。优秀教师的语言饱含学识与文化修养,能够折射出其独特的人格与品格的魅力。好的教育教学语言,能够打动学生的心灵,开启学生的智慧,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有着决定成败的重要作用。
记得有一次给二(1)班上课,总感觉学生在窃笑,我有些纳闷,难道是哪里讲错了?后来,一学生告诉我:老师他们在数您一节课讲了几个“啊”。我当时一楞,回想自己这节课还真没少说“啊”,这些看似很小的问题,对学生的影响却很大。教师讲课时要注意一些口头语的运用。有的老师上课总爱说“是吧”“这个”“然后”等等,这些都是很不好的习惯。
教师的语言是人类最美最美的语言。它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艺术;是一种知识,更是一种思想。教师语言的运用,是教师教学艺术的表现,语言可以诱发学生的内动力,尤其在关键时刻,语言的力量往往是惊人的:它就像一盏灯,照亮学生美好的心灵;又像一把钥匙,开启学生智慧的大门。它能挖掘学生内在的潜力,能增强学生自身的自信,还能改变学生的态度和引导学生的思想行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具有教态美、语言美,其板书也应字迹工整、结构严谨、条理分明、布局合理、图文结合,以独特的魅力给学生以美的感染。
三、板书基本功。
板书是教师精心构思的艺术结晶,是学生感知信息的视觉渠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课堂板书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是发挥了叙述智力和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的桥梁。好的板书,首先,设计科学合理,依纲扣本。其次,言简意骇,有艺术性,再次,条理性强,字迹工整美观,板画娴熟。
有人说板书是老师的“责任田”,形象地道出了板书的重要性。好的板书可以提高教学效果,增强学生的感受能力,还可以获得一种美的享受,同时,板书还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出一个教师方方面面的能力。
首先,从板书中我们可以直接看出一个教师的书写能力。有的青年老师认为,只要有水平,写字的好坏是次要的。可谓一个教师,应该处处为人师表,而粉笔字正是老师的“门面”,学生看得最多最清楚,如果老师板书时能又快又好,学生会产生一种钦佩感,会认真看和细心模仿,这就从心理上为教学提供了有利因素,久而久之还可以提高学生的书写水平和作业的质量。
其次,从板书的设计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个老师的逻辑思维能力。能力强的老师能通过简洁的板书,清楚而完整的将自己备课时的思维过程准确的表达出来,学生记得少却收获多,教者轻松学者也轻松,并可以节约出不少时间让学生多练习。
再次,从板书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个老师是否有计划性和把握能力。
最后,从板书我们还可以看出一个老师的治学态度。由此可见,板书对我们的教学时有很大影响的,各学科教学都在努力研究板书的设计,所以作为一个合格的老师,必须具备写好板书的能力。愿我们的青年教师朋友们把它作为一个基本功去认真对待,努力提高。
有一次在北京听一位首师大美术系实习生的课,范画画的很好板书却写的“云山雾照”,结果学生在下边窃窃的乐,老师摸不着头脑,一个学生很委婉告诉的他说:“老师您的字太帅了,带引号的”,学生哄笑,实习老师弄个大红脸,由于紧张说话也结巴,字更不知怎样写了。我想他当时肯定在想:我一定好好练字。
我曾经问我的儿子(八年级的学生):你认为什么学科老师的字应该写的好看?回答:语文老师和美术老师。可见学生对美术老师的要求。
我有一位大学油画老师,现在想起他都特别的折服,板书写的特棒!而且是左手写的,所以同学们都特爱上他的课,特爱模仿他的字记笔记。那么中学美术课堂也是一样的,学生爱看漂亮的板书,甚至去模仿,作为美术教师要精心的经营好黑板这块“责任田”。
板书设计是教师课堂教学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引导启发学生思维、理解、记忆的重要措施。不少教师的教学实践证明,板书质量的高低,同教师教学活动的其他方面一样。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
四、演示基本功。
不仅指直观效果,教师的示范同样起演示的作用。演示是上好一堂课的基本条件之一。美术教师与其他学科的教师的区别在于美术教师应具备美术教育所特有的专业特征。合理采用演示,将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激发学习动机、丰富感性认识、发展思维能力、提高学习效率。学习过程是学生认识客观事物的特殊过程,学生不必重复前人学习所走的弯路,在学习过程中可以走一些捷径,而演示就是教学中的捷径。它主要是通过教师的演示,协同学生多种感官的作用,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促进学生的识记,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如在树叶粘贴画教学中一班我以讲授方式为主,学生没有感官、直观的认识,粘贴出来的形象单一、散乱。而其它班我利用树叶的美感为学生演示粘贴金鱼、兔子、羚羊、小老鼠、蜗牛等形象的造型。学生看后,深受启发粘贴出形象生动各异的形象。通过教师的这一演示排除了学生思维的障碍,促进、加深了学生的识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美术教学中无论是绘画课还是制作课如果教师没有亲自动笔当场作范画的过程,很难讲这是一堂正常的美术课。
演示作为辅助教学的一种方法,它符合学生从具体的形象思维到抽象的逻辑思维,再从抽象的逻辑思维到实际应用这一认识规律。实践证明:教学中教师通过演示把得到的结论的全部过程展示给学生,使学生不但学到知识,而且发展了智力,培养了思维能力并且使教师更有亲和力。
五、教学科研基本功。
实施新课改后,要求教师从经验型向科研型、复合型方向发展,要成为新生代的教师。那么,教育科研能力是一项新的基本功。在各级各类的骨干老师评选中,我们都发现了对教育科研能力提出了具体明确的目标,要求教师参与课题研究,从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学会反思,及时撰写有质量的教育教学论文,提高自己的教育科研能力。新课程需要老师成为一个教育研究者,而不是教书匠。
六、课件制作基本功。
运用多媒体课件,可把抽象内容具体化、复杂过程简单化、枯燥内容形象化、隐形内容显形化。可以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提高信息传送量,化解教学难点,优化教学效果。多媒体课件的应用能够使美术课堂教学更快地与新课程改革同行,并能极大地提高美术课堂的教学质量,我们教师要充分、正确地利用多媒体课件,真正树立新的教育观、人才观,从而达到真正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吸引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来。
七、信息敏感度基本功。
信息社会,面对芊芊学子,传统教学中的“一杯水与一桶水的哲学”多少显得底气不足,一个教师只有不断地学习充电,不断地阅读积累,了解教育教学中的前沿信息,有效地选择和合理利用信息,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为课堂教学服务,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丰富自己,发展自己,提高自己的理论文化素养和专业知识水平,才能更好地搞好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才能真正地适应信息时代对美术教师的要求。
八、协作教学基本功。
在当今的教育环境下,学生的学习不单纯依靠老师,需要学校、社会、家庭多方面的作用力,而且现在的学生信息多,思维活。复杂的社会环境又使学生滋生了诸多心理问题,教师需要与学生有良好的沟通,相互学习提高,与家长进行交流,共同商讨教育良策。同时,教师与教师之间也要学习交流,各种教学研讨、教育活动、学科整合比赛纷至而来,教师也应该有一个良好的教学心态,学会人际交往,适应心新的教育环境的需求,善于挖掘自己的亮点,学习他人的长处,不断提高自己,不断超越自己。
随着时代的发展,对美术教师基本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每个教师在演绎传统基本功的同时还要掌握新的基本功,适应现代教育教学的需求,在教育教学中不断学习、提高,做一个基本功过硬、深受学生喜爱的老师。
在新课程改革深入开展的今天,语文教师的专业素质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要能完全胜任语文教学,语文教师必须不断的“洗脑”和“充电”,既要掌握新教学理念,同时不能忽视教学基本功的培养。因此,本文着重从培养语文教师的听、说、读、写能力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阐述,提出了一些实际可用的方法和措施。
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师正面临着一切深刻的“自我革命”,实施新课程,教师不仅要“浇脑”,还要“充电”。俗话说:打铁要靠本事硬。要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基本技能,语文教师应该自己先练就一身过硬的语文基本功,听、说、读、写样样精通。
一、耳“听”六路,是非曲直皆分明
1.乐于倾听孩子的心声,做学生快乐成长的“导师”。做为教师,一定要首先学会聆听学生的心声,做他们忠实的听众,才能赢得学生的信赖与尊重。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总会遇到许多烦恼或快乐的事,无论是与同学争执,考试成绩不理想,受到父母的责骂,还是获得某项奖励、回答正确一个问题等,他们都期望别人的关注。因此,我们应时刻留意教育教学中的每一个细节,关注学生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要善于从学生的日记、随笔中捕捉教育的有利契机。
2.善于听取学生的见解,让语文课堂充满学术气息。
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一言堂”,学生做“听筒”,学生少有各抒己见的空间,更不用说对教师的讲授大胆质疑了。这样的教学束缚了学生的思维,严重扼杀了学生的灵性。课程改革下课堂教学变成了师生的平等对话,教师和学生在交往互动中分享彼此的思考和见解,交流彼此的情感和体验,从而实现教学相长。教师要乐于倾听,善于聆听学生的“声音”,只要练就了洞察真知的“聪耳”,就会使是非曲直、善恶美丑皆分明。
二、巧舌若簧,字句珠玑,“口生花”
1.语文教师应能说会道,引领学生享受语文之美。
尽管如今多媒体手段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教师讲的空间越来越小了,但教师口语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无可替代。教师语言表达能力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语文教学是否成功,你若能在课堂上妙语连珠,旁引博征,教学一定会左右逢源。
要教好语文,语文教师不仅要“能说”,还要说得“巧”,说得有特色。诗意的语言易引发学生的联想,幽默的语言会调节课堂气氛,激情的语言能感染学生情绪,精练的语言可以准确地揭示深刻的道理……
2.教师口语应遵循几个原则。
语文教学中,教师良好的提问艺术,谈话艺术及评价艺术至关重要,总的来说应把握以下几个原则:首先是教学语言的准确性。只有教学语言准确精炼,才能恰到好处讲清问题,正确传达知识信息。二是语言要有趣味性。幽默生动的教学语言最能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苍白贫乏的语言是语文教师的大忌。三是语言要有亲切感。名家登台,总能三言两语拉近与听众的距离。教师和蔼的语言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消除学生内心的畏惧感,从而思绪飞扬,口惹悬河。四是提问要有启发性。课堂提问要摒弃一切无助于学生思维和能力培养的提问,敢于反弹琵琶,突破课文束缚的新角度、新视点去激发学生思考。五是课堂评价要诚恳,有激励性。
三、“读”占鳌头,腹有诗书气自华。
1.让朗读成为语文课堂的“天簌之音”。
作为语文教师,应当在朗读教学上具有较为丰富的知识和厚实的素养,并能够对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朗读指导。一口流利、纯正的普通话是语文教师不可缺少的基本功。语文教材中有许多经典文学作品,它需要我们在朗读中品味意蕴,在教学中教师能否很好地范读课文就是对我们的一大考验。教师不仅要自己经常性地示范朗读,还要鼓励学生充分朗读,指导学生注意朗读中的重音、停顿、语速、音量、语调等技巧方法,并通过齐读、自由读、分组读、配乐读、赛读、接力读、角色朗读、话剧表演等多种形进行朗读实践,使学生在有感情的朗读中“耳醉其音”、“心醉其情”,达到心领神会的境界,充分发挥朗读教学的效果。
2.阅读感悟,教师也应成“博士”。
新语文教材的阅读量翻了几倍,很多选文都是新的,教材不仅涉及到语文知识,而且涉及到天文地理,风土人情等各个领域。语文课怎么上?这是语文教师遇到的一大难题。面对这些变化,教师必须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拓展自己的学识,大量阅读相关书籍,才能从容驾驭日益开放的课堂。现代的语文教师已不能凭经验教学,而应让自己成为“学者”,“专家”,“博士”,在不断阅读中提升文化品位和文学素养。
四、笔走游龙,勤写苦练自成章
1.让“字”成为语文教师的形象大使。
近几年,中、高考阅卷老师普遍高呼:“学生书写太差!”这些日益显著的问题清醒地告诉我们:“加强学生书写训练势在必行。”在现代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曾引以自豪的文化艺术——书法,也渐遭冷遇,其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汉字书写成“鸟文”,不知所云。拯救祖国的文字,拯救书法艺术,我们语文教师义不容辞。一手漂亮、潇洒的好字是一个教师的“门面”,会无形中增进教师的影响力。学生对教师的崇敬往往是从细节开始的,漂亮的粉笔字,幽默的课堂语,个性化的手势,学生都乐于效仿。只有教师首先把字写得规范、工整、美观,写得有艺术感,学生才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2.笔耕不辍,常“写”出华章
写作能力是最重要的语文能力,语文教师指导学生写好作文,自己要懂得作文教学之道,更重要的是通过写作实践总结领悟,得法其中。语文教师不一定都要成为作家,但至少要能写几篇有说服力的文章,否则,就成了“弹花匠的女儿——会弹不会纺”了。此外,语文教师要敢于尝试文学创作,用独特的视觉审视人生,关注社会,深入发掘人性的真善美与假恶丑,完成由作文写作到精神建构的升华。
新课程下的语文教学给了我们无限的生命活力,也给了我们很大的压力,无论新课程怎样改,每位语文教师都要勤练“内功”,在听、说、读、写上狠下功夫,才能在教学中游刃有余
D. 小学语文老师如何提高教学基本功
语文素养是一个人人文素养的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语文教学对丰富人的人文素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鉴于此,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从以下方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培养兴趣,让学生喜爱语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语文学习没有兴趣,那么我们可以肯定地说,学生不可能养成丰厚的语文素养。新课标指出要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让学生真正爱上语文学科。为了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创设情境,加强情感体验。语文教学要激发学生兴趣,首先要把课上的生动、活泼、充满情趣。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课上得有趣,学生就可以带着一种高涨的波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前面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和震惊。可见,语文教学从某种程度上说就要在趣上做文章,而有趣又必须和情感体验相结合。运用情感教学,不但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而且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的智力活动达到最佳的心理状态。第二,精心设问,激发求知欲望。从协同理论的观点来看,学习过程就是一种从有序到无序再到新的有序的不断前进的过程。因此,课堂提问能否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关键是看问题设计得如何。 二、加强实践,让学生形成能力 学生语文素养的养成,不是靠教师的说教,更多的是靠学生自己的实践、修炼,即所谓在游泳中学会游泳。学生的语文实践,包括诵读、感悟和运用等诸多方面。 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古人讲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巴金曾说过:现在有两百篇文章储存在我的脑子里面这么多东西至少可以使我明白所谓文章是怎么一回事了。朱自清先生认为,诵读有老师范读、领读,也有学生默读、齐读、朗读;齐读要少,避免有口无心,但齐读可以增加气氛,引领后进学生。语文教师要因文、因课、因生、因时、因扬而选择合适的读法,让学生在各种不同的读法中达到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理自知。
E. 教师教学技能大赛包括哪些
教师教学技能大赛包括以下比赛:
1、说课比赛
2、普通话比赛版
3、粉笔字权、钢笔字比赛
4、微型课比赛
5、教学设计比赛
6、教学课件比赛
7、板书设计比赛
8、间笔画比赛
9、教育演讲比赛
10、公开课比赛
教师教学技能大赛的作用是,考核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和教学才艺,具体地说就是如何处理教学的各个环节,包括导入技能、小组合作学习技能、资源开发与利用技能、结课技能、板书技能、提问技能、教学组织技能等等。
(5)小学语文教师教学基本功扩展阅读:
教师提高教学技能的方法
1、加强学习,不断充电新世纪的教学向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打破以前的教学常规,灵活地运用和处理教材,处理好分科与综合、持续与均衡,增强课程内容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2、学习掌握扎实课堂的教学基本功。良好的扎实的教学基本技能,是新时代对教师的必须要求。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统一,是教师实施新课程的教学基本技能。
3、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语文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根基所在,语文课堂教学的源泉来自于语文课堂教学设计。
F. 求文档: 《 教师教学基本功新修炼—小学语文》作业题
《 教师教学基本功新修炼—小学语文》作业题
第一章 语言交流基本功
1、请谈谈讲述与讲授的意义和作用,并试述讲述和讲授需注意的问题
答:讲述与讲授不但给学生提供丰富的语言信息,为学生搭建迅速通向知识的桥梁,而且与教科书、学具、标本、挂图、音响和网络这些“冷冰冰”的课程载体相比,教师的语言更易于和学生沟通和交流,使课堂教学产生情境性和感召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信心。教师通过讲述和讲授能够创造有活力的富有感情的教学氛围。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果。教师的讲述和讲授能使深奥抽象的书本知识变得形象。通俗易懂同时也更直接,使学生少走弯路。讲述与讲授有助与帮助学生全面深刻准确的领会教科书。讲述与讲授融入了教师自身的学识修养情感是教师内心真善美的流露。
讲述和讲授需注意的问题:
(1)合理选择讲述与讲授的时间。
(2)精心组织讲述与讲授的内容。
(3)适当调整语速语调,增强讲述与讲授的吸引力。
。
2、提问与追问有哪些作用?结合您的教学实际,对照本节内容反思自己的教学活动中提问和追问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的,还存在哪些问题?
答:(1)提问的作用:设疑发问,是凸显教师的组织和引领的重要途径;通过课堂上的师生问答可以提高师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应变能力与人交往得能力,在不断的互动交流中生成新的观点,是课堂上最闪亮的火花;高质量的课堂提问能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培养积极探索的精神。
(2)追问的作用:追问可以避免学生仅对问题作“对与错”活“是与否”表面回答;追问能拖展学生思路,发散学生思维,促使学生多角度多方面的考虑问题;还能挖掘问题背后的知识点,帮助学生建构新旧知识的联系,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在教学中我的提问基本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但还有不足的地方:上课提问没能因人而异,叫好学生回答多一些,而忽视了学困生,有时对学生的回答与提问较忽视,有时提问了却不追问。对于问题的设计,有时偏离学生实际,有时过于重复。
第二章 教具展示基本功
3、学具、教具的使用有哪些作用?使用中应注意什么问题?
答:学具、教具的使用的作用:
(1)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要在课堂教学中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多种方法,其中,为学生创设操作活动情境,加强利用学具动手操作,不仅使学生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也符合小学生的年龄和思维特点。小学生的思维处于具体形象为主的发展阶段,具有爱玩、爱动的思维特点,创设合理的适时的动手操作活动,给学生提供活动的机会,他们的学习将变得快乐,轻松,高效。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能否与他人协作共事,能否有效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见解,能否认真倾听、概括和吸收他人的意见,是现代社会对人的基本要求。因此,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之间团结、协调、合作共事的群体协作精神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合作操作学具,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3)有助于知识的理解。我们知道,人们认识事物首先是感性认识,而感性认识主要是通过对直观材料的感知而形成的。恰当地运用学具,能够体现具体、形象的过程,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感知效果,为理解和应用知识建立坚实的基础。因此,对于那些用语言不易讲清楚或虽能讲清但学生难于理解的内容,使用教具或学具,可以揭示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顺利地突破教学难点,帮助学生排除对知识理解的障碍,给课堂教学激趣添味。
(4)有助于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动手能力,是现代教学论十分强调的一个方面。国外一些专家在进行小学教学新体系的研究时,都把发展实际操作能力作为重点培养的三种能力之一。让学生画图、操作、演示等,有助于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促进其五育的全面发展。
使用学具、教具应注意的问题:
(1)使用学具、教具的同时,要重视语言的作用。语言是思维的工具。在操作过程中,教师富有启发性语言,学生对操作过程的描述,是有序有效操作的前提,是促进思维提升的重要手段。所以,在利用教具、学具探索时,一定要把动手与动口结合起来,离开语言的单纯操作,是难以实现从直观到抽象的过渡的。
(2)学具、教具的使用,要注意引导学生及时进行观察思考,并返回到具体操作中检验。具体化和抽象概括是相互作用的过程,在抽象概括出事物本质的一般特征之后,引导学生回到具体的个别的事物上去,对抽象概括出的结论进行应用和检验,才能发挥教具、学具的最大能量,才能较全面地达成预设的教学目标。
(3)学具、教具的使用,要符合实际,适合观察的需要,利于目标的达成。
4、图片、音频、视频教具在教学中使用时可能会出现哪些问题?应如何改进?
答:虽然图片、音频、视频教具可以协助课堂教学,直接为学生提供感性材料,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情感、激发兴趣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但使用不当,就会出现适得其反的效果。
(1)图片、音频、视频在教学应用上的误区。
①过多追求图片的“外在美”。一些图片所用色彩比较亮丽、鲜艳,这往往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干扰学生的观察,失去了教具辅助教学的作用。我们提倡教具应该是操作简单、方便,应该把解决教学中的问题放在第一位,追求教学教具的内在作用,而不是所谓的外在“美”。
②只重视图片、音频、视频教具的运用,忽视了传统教具的运用,甚至有的一堂课下来,黑板上一个字也没有。
③机器播放的课文朗读录音固然比较标准,但是与教师的那些富有感情的朗读和亲切的话语绝对不可以等同,能用黑板、嘴巴等其他传统媒体讲清楚的,就不必使用过多的图片、音频、视频等教具,遵循“低成本、高效能”的原则,提高教学效果。
(2)网络资源应用上的误区。过分依赖网络资源,忽视其他传统教学资源。我们知道从来就没有唯一的教学媒体,网络亦然,有很多方法可以提供学习资源,如教科书、教学挂图、影视广播、图书馆等,不能认为只有网络资源才是唯一的资源和最好的资源,过分偏重于素材性资源,忽视资源的层次性、系统性、针对性。有些教师在网络环境下进行教学时,只是把通过搜索引擎找到的相关网页资源提供给学生,把大量素材性资源罗列在一起,没有进行合理有效的筛选和整合,使学生获得的都是无层次、无系统的知识,使学习偏离了目标和方向。
(3)教师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思想上的误区。在教学方法上重视演示现象、传授知识,忽视揭示过程与忽视培养能力。在使用诸多教具辅助教学中,应重视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的精心设计上。信息技术的出现,更为重要的意义在于我们可以用“建构主义”的思想来进行教学设计,可以为学生实现“意义建构”创设更为逼真的“情景”,可以改善认知环境,注重对学生认知方法的培养。教学媒体应该是学生进行发现、探究、认识社会、接受新信息的工具,是学生学习的帮手,而不单单是教师讲解演示的工具。
第三章 教学实施基本功
5、设计课堂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1)教学目标设计是否有实效。教学目标是评价教学活动的标准,因此,教学目标的科学性、客观性和可操作性对教学活动程序设计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按预定的教学目标进行学习,这并不排除根据实际的活动情况临时作必要的调整。
(2)教学情境创设是否符合课程要求。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设计具有启发性的能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能积极思考,主动探索,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教师创设的情境要符合课程要求,与教学内容紧密联系,要能促进学生的学习。
(3)处理好预设和生成的关系。在备课的时候,教师要多维度预设自己在课堂上可能出现的问题,同时预设解决措施。如果这个问题的出现,会引发学生积极思维,教师要因势利导,正确处理其过程,可以通过讨论、矫正,提供给学生的思考的过程,从而解决问题,甚至教师可以诱发这种问题的出现,引发学生的思考。但是,如果这种问题的发生对学生的学习形成障碍,我们就要引导学生的思维朝正向发展。也就是说,我们设计课堂时要做到眼中有教材,心中有学生,才能巧妙地处理预设和生成的关系。
(4)是否注重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在设计课堂的过程中,我们要给学生以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每个学生围绕文本,采取自主或合作的方式,开放地探究问题,为了使学生的探究具有方向性,避免盲目性,教师应预置探究的任务。在设计课堂时,教师对学生要有力地引导和支持,教师的设计、引导、支持和促进作用对学生学习的成功来说是极为重要的。
6、结合教学实际,谈谈你是如何引领学生走进教学的,还存在有哪些问题?
答:引领学生进入教学的关键是精彩的课堂引入,课堂引入适应寻求能激发学生的最佳动机地方法。
如:(1)联旧引新,利用学生的已知把他们的注意力和思路引导无知上来。
(2)制造悬念,激发求知欲。
(3)渲染气氛,通过教师有感染力的语言活把学生带到特定的环境中去。
(4)设疑问难,抓住学生的求知心理。
(5)直观演示,通过直观教具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
(6)引经据典,引用古人名言,典故,引起学生联想。
(7)联系实际,激发学生兴趣。
存在问题:
(1)喧宾夺主,占用时间过多。
(2)脱离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认知水平。
(3)内容不妥,偏离了本节课的重点,导入与结束呼应不好。
第四章 学生学习指导基本功
7、你认为教师在教学中应如何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答:(1)营造民主氛围促使学生敢问。
(2)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想问。
(3)构建自主探索,培养学生会问善问。
8、请谈谈非智力因素在学生发展中的作用?
答:非智力因素具有动力作用,引导作用,维持作用,调节强化作用。语文教学中,定向作用可以帮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确立学习目标。在语文教学中维持目标可以帮助学生树立信心。调节作用可以支配自己的行为,强化作用可以可以帮助学生振奋精神,不断进取以饱满的情绪刻苦探索。
第五章 教学评价基本功
9、如何有效发挥作业批改的功效,以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答:作业是学生巩固知识,提高能力的有效途径,也被看成是课堂教学的一种延续。它既是教师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作业也是师生交流的重要载体,教师通过作业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并认识学生的分析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的强弱,根据这种了解及时地进行矫正和补漏、调整教学。批改作业是新课程下对学生进行评价的一种有效方式,是教师督促学生正确掌握所学知识,进一步巩固和提高熟练程度 , 锻炼思维的必要手段;同时,学生通过教师对作业的批改,能认识自己的长处与不足,并领会教师对自己的期望与评价。合理布置作业与有效批改作业,使之更有效发挥巩固延伸知识,发展能力、反馈教学信息的功能,是新课程下教师所应掌握的又一项重要技能。传统作业设计形式单一,以书面作业为主。实际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教师要善于在学生活动中捕捉时机,设计灵活多样的作业内容。新的作业设计应可写、可读、可看、可操作、可玩耍,让每项活动增加目的性,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听、说、读、写与演、唱、画、做等多种形式相结合,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这符合他们好奇、爱动和形象思维占优势的特点,能把语文技能的培养与活动相贯穿,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参与学习。
新课程教学重在实践,而非“言说”。在教学过程中,布置丰富多彩的、形式多样的和开放的实践性语文作业,不但能巩固课堂教学成果,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而且能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作业的批改作为教学评价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能有效地帮助教师接收学生作业反馈的信息,发现并弥补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可以增进师生的情感交流,树立其学习的信心,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它是对学生学习评价的重要依据,也是提高教学实效的有效途径
(1)为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参与作业评价的过程,可以采取如下方法。一是学生互相批改法。如课堂进行的生字、词语的听写,一般采用同学间相互批改法,学生完成后,由教师指定学生相互批改。批改后,教师统计作业情况。二是随堂批改作业法。对于复习课,题目设有基础题、中档题、有一定思维度的题。这些题一般当堂完成,采用及时反馈答案、当堂批改的方式批改。若教师全讲,对学优生的思维没有帮助,而学困生又得不到提高。采用这种做法对学生来说,既可以让他们及时知道对错,又可以提高他们做作业的积极性;对教师来说,既可以及时了解学生作业情况,又可以减少自己课外批改作业的时间。三是小组批改作业。在进行作文教学时,有时可以采用小组互相批改法,即把不同水平的学生安排成前后两桌,每四人组成一个小组,小组内互相批改,并把批改的情况向教师汇报。这样学生既可了解自己作业中的问题 , 又能从其他同学的作业中学习到新颖的思路和方法 , 锻炼提高其改错和辨析能力。四是师生共批作业。采用这种方法,要集中几个学生典型错误的作业,教师事先把学生作业放在投影上,然后师生共同批改。通过这样的共评,师生可以互相启发,互相争论,真正弄懂错误原因及纠正的方法,同时又可以大大提高作业批改效率和再次作业的正确率。
( 2 )发挥教师引导作用,让师爱体现在作业批改中。教师可采用以下方法。一是鼓励式批改。当学生通过努力,在作业的某些方面有所进步时,或者在特殊困难面前没有退缩,能照常完成作业时,就可以不失时机地适当抬高评价等级,对他们进行鼓励,使其体会到战胜困难、获取成功的快乐,从而提高完成作业的积极性。二是协商式批改。有些作业可以采用小组互相批改法当面了解具体情况,与之协商批改的策略。在这个过程中,常能有意外发现,或是学生思想上的问题,或是学生解题的创新思路。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策略,对学生有创意的解题方法给予表扬,并让其在班中介绍思路或方法,鼓励大家开拓思维,求实创新。三是延缓式批改。学生的知识基础,智力水平和学习态度是不同的,应允许一部分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达到相应的目标。为此,教师可以采取第二次评价或暂不评判等级的方式。这种“推迟判断”淡化了评价的甄别功能,突出了学生的纵向发展,能使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感受到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习热情。四是面批式批改。这种批改方式能使教师及时发现学生作业中的成功与不足之处,及时面对学生做出反馈,这对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一定的推动作用,而且还能使师生的关系融洽。
(3)应用评语式批改。一是评语指导,思考改错。当学生由于马虎在作业中出现错误时,可以用评语指导学生对自己进行回顾、检查,找出错误原因及正确答案。如学生出现理解性错误,可批上“认真审题,想清意思,再解题好吗?”学生根据评语能很快找出错误原因,并能因此留下深刻的印象。二是评语激励,增强信心。“评价应注重学生发展的进程,强调学生个体过去与现在的比较,通过评价使学生真正体验到自己的进步。”当基础比较差的学生写出前面一部分答案时,应该激励“你一定行的,再想一想就能想出来了!”此外,“真聪明,这么有创意,上课大胆一点说出你的想法就更好了”等语言既能让学生信心倍增,又能使学生乐于接受教师提出的建议。三是评语点拨,拓宽思路。利用评语适当给予点拨,以帮助激发学生的潜能,激活创新意识。四是评语促进,养成习惯。教师对学生作业的书写、格式要严格把关,这些是体现良好学习习惯的外在标准。要及时用恰当的评语指出作业中的不足之处,易于学生接受并加以改正,如“你很聪明,如果字写得再好一点 , 那就更好了”!
总之,灵活运用批改形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解答问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又可以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为学生创造一个自主、自尊、自信的作业环境,使学生乐在学习中做,喜在批改中学。
10、你认为指导学生建立成长记录袋有哪些作用?
答:(1)学生可以反思他们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成果。
(2)能培养他们得自主性和自信。
(3)成长记录袋能记录学生的成长过程,真实反映他们的成功与挫折,让他们体验成功的艰辛与快乐.
(4)成长记录袋为家长、教师提供了丰富的多样评价材料,使每个学生都能更好全面的发展。
第六章 资源开发基本功
11、试谈谈开发课程资源的意义和注意事项?
答:开发课程资源的意义;
(1)促进教师专业水平不断提高。
(2)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丰富课堂教学资源。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智力发展。
(4)有助于学生保持记忆,为新知识的产生提供良好的增长点。
(5)培养和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6) 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开发课程资源的注意事项:
(1)必须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在充分把握教科书编写意图的基础上进行,不得随意改变教学目的,违背学科教学特点。
(2)必须以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有效教学为出发点。
(3)必须是“实”与“活”的高度统一,不能流于形式做表面文章。
(4)应最大限度地避免主观行为,要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
(5)必须量力而行,不可一蹴而就,急于求成。
(6)不要超越学生能力和偏离教学目标。开发与利用生成性课堂教学资源应当立足于“合理”与“有效”做文章,立足于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努力实现课堂教学无序和有序的统一。
(7)要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营造“生活”氛围,让学生体验语文价值,不要有悖于文本的人文内涵。
第七章 教学研究基本功
12、你认为课例研究能够对教师专业成长起到哪些作用?
答:课例研究可以加快教师专业成长的脚步,有效地将教育理论转化为教育行为,提升常规教研活动的质量和水平,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有效的课例研究是以教师教学能力增长为导向的。在这个意义上,课例研究为提升教师解决问题的能力,增长教师的实践智慧提供了导向性的策略,它的出现也使教师真正成为研修活动的主人。
13、课例研究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课例研究是校本教研最有效的途径之一。但由于实施者观念偏差、理解偏颇及操作不当 , 使得当前研究出现了盲目模仿、主题泛化、研究方向和研究目标把握不准确等种种弊病。
(1)课例研究要以真实为前提、以解决教学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提升教师自身的专业判断和实践智慧为目标。在进行课例研究时,要注意不要盲目模仿他人的研究操作程序,要结合自己的自身发展需要确定有针对性的研究主题。
(2)进行课例研究时要注意克服主题泛化的现象。很多教师的课例研究没有实效性的主要原因就是主题的确立“大”而“空”。
(3)要明确课例研究的目标。教师在确定研究目标时要注意:一是针对学校教育培养目标及教学宗旨,制定出一个面向全体学生的具体目标。有了具体目标后,教师通过交流讨论找出学生实际情况与培养目标之间的差距并锁定目标,开展研究,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来缩小差距。二是课例研究的目的是通过教学活动找出培养学生品质或能力的最佳教育方式,而不是简单地改善教学效果或者是提高学科成绩。
(4)要深入了解学生以及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思路和行为。一是要着重了解学生的学习思路和学习行为,要自始至终把注意力放在对学生学习过程和挖掘潜力的调查研究上,放在如何让课堂教学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潜能上,而不是授课教师的教学表现。二是教师的研究过程一定要遵循先探讨“学生是怎么学的”,即观察和分析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每一个具体行为再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探讨“教师应该怎么教”这样一个思路,达到改进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目的。
(5)要注意克服浮躁心理,推进研究不断深入。在课例研究过程中不要满足于找到问题的一些症状或是总结了一两点小策略层面的成果,而是要对新的有价值的问题保持一种持续的状态,进一步开展深入研究,形成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G. 小学语文老师的教学基本要求有哪些
小学语文老师的教学基本要求:
一、教态基本功。
课堂教学中教师的眼神包含着对学生的肯定、赞赏和鼓励,是与学生情感的交流,切不可盯着天花板或随处乱看。前者给学生目中无人的感觉,后者给人心不在焉的感觉,但两者都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削弱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影响课堂效果。动作也很重要,打手势能起到辅助讲解的作用,但要恰倒好处。
二、语言基本功。
1、要准确清楚,说普通话,精当简练,生动形象有启发性。
2、教学语言的语调要高低适宜,快慢适度,抑扬顿挫,富于变化。
三、板书基本功。
1、从板书中我们可以直接看出一个教师的书写能力。有的青年老师认为,只要有水平,写字的好坏是次要的。可谓一个教师,应该处处为人师表,而粉笔字正是老师的“门面”,学生看得最多最清楚,如果老师板书时能又快又好,学生会产生一种钦佩感,会认真看和细心模仿,这就从心理上为教学提供了有利因素,久而久之还可以提高学生的书写水平和作业的质量。
2、从板书的设计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个老师的逻辑思维能力。能力强的老师能通过简洁的板书,清楚而完整的将自己备课时的思维过程准确的表达出来,学生记得少却收获多,教者轻松学者也轻松,并可以节约出不少时间让学生多练习。
3、从板书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个老师是否有计划性和把握能力。
四、演示基本功。
不仅指直观效果,教师的示范同样起演示的作用。演示是上好一堂课的基本条件之一。美术教师与其他学科的教师的区别在于美术教师应具备美术教育所特有的专业特征。合理采用演示,将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激发学习动机、丰富感性认识、发展思维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五、教学科研基本功。
实施新课改后,要求教师从经验型向科研型、复合型方向发展,要成为新生代的教师。那么,教育科研能力是一项新的基本功。在各级各类的骨干老师评选中,我们都发现了对教育科研能力提出了具体明确的目标,要求教师参与课题研究,从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学会反思,及时撰写有质量的教育教学论文,提高自己的教育科研能力。新课程需要老师成为一个教育研究者,而不是教书匠。
H. 小学语文教师需要什么样的"基本功
应该要具备以下的素养:
一、一个语文教师始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的丰富自己的文化知识,不断地从阅读中汲取营养,这样才能适应现代教学的要求。
二、精美的语言
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是语文教学基本任务之一。一个语文教师不能正确运用祖国语言与学生交流是不可原谅的。语文教师的语言不仅要用词丰富、严密,而且要流畅、纯正。一个非常有语言修养的教师,应该是语言简练、准确,字字句句,条理严密,并且有很强的逻辑性。一个非常有修养的语文教师,不仅注意自己的语言,也非常注意学生的语言。他总是认真地倾听学生的语言,抓住时机去规范或矫正学生的语言。如果学生在这样教师的影响下,那么他们的语文能力能没有提高吗?语文教师的语言是很重要的基本功,是决定语文课成败的关键之一。记得以前,我们很重视教师基本功的训练,特别对年轻教师,每年都要验收与考核,可是,近几年这样的活动少了,教师的基本功也放任自流了。是的,语文课谁都能教,可是教的效果如何呢。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教师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对学生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可见,教师的语言素养是多么的重要。
三、燃烧的激情
语文课要有语文味。这个“味”是什么呢,我认为“激情”是语文味之一。语文是情感的语文,因为语文不仅学语文知识,还承载着传承文化,文化具有丰富的情感色彩。一篇散文,一首古诗,一句名言,哪个不具有情感呢?要想教好语文,教师首先有情感,这种情感来自于对文本的解读,来自于对生活感悟,来自于对学生热爱。
四、专业的知识
对于学生来说,方法比知识更重要。那么对于教师来说呢,现在有一种倾向,认为小学语文教学不讲究系统的知识体系了,教师也无需要具备那么多知识了,要把主要的精力用在教学观念的转变上,用在教学方法的研究上。有道是:“教师一碗水,就能引出源源不断的江河。”此话完全是教师在自我推卸责任,是对新课程的曲解。的确,在当今时代,一个人不可能掌握全面的知识,况且信息时代的来临,知识可以储存在电脑里了,但是电脑永远也不替代人脑。知识是人脑创新的基础。语文不讲究完整的知识体系,但不等于不教知识了。每一篇文章、每一段话,甚至每个词语,每个字,都蕴涵着丰富的知识。
五、敏捷的思维 一个语文教师,光有阅读积累、专业知识、丰富情感是不够的,还必须有敏捷的思维能力。所谓思维能力,就是指判断、推理、概括、顿悟、应变等能力。思维也就是智慧。语文教学与其他学科不同的是,有很大生成性。教学有预测,但又不能完全预测,尤其我们主张“以学论教”,“顺学而教”,这就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挑战。阅读是“教师、文本、学生的对话”,“阅读是个性化的过程。”阅读中,教师要参与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如果教师没有敏捷的思维能力,是很难驾驭课堂的。当然,教师也就跟着学生一跑到底了。有敏捷思维能力的教师,不仅表现在对话中,还表现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和突发事件的处理上。比如,很多公开课上,教师准备的课件不能正常播放,有的教师,反复的尝试,越着急思路越乱;可是有的教师一看不能用了,马上改变教学思路,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出来,也不失是一节好课。这种应变能力,应该是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应该具备的。
I. 小学语文教师课堂互动通常有哪些经典的说法
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和教育投人的增加,现代教育技术教学已经走进课堂。大部分教师都积极进行现代教育技术教学的尝试,多媒体的运用大大革新了课堂教学的形式手段和途径,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可是,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终究只是一种辅助手段,只能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它并不是万能的。但是,目前有些老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代替板书、代替实物,代替模型,代替老师演示。这样,忽视了课堂中教师其它基本功的价值,同时也忽视了课堂中教师主导地位。课堂中教师其它基本功的价值,不能因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而被削弱。现结合本人教学实际谈谈信息时代美术教师需要什么样的基本功。如果说教学是技术加艺术,那么这种技术和艺术主要表现在教师课堂教学的基本功上面,教师基本功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职业技能,是教师上好课的一个重要方面。信息时代美术教师应具备多元化、扎实的的基本功,展示教师风采,提高教学效果。
一、教态基本功。
据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表达靠55%的面部表情+38%的声音+7%的言词。教师课堂上的教态应该是明朗、活泼、庄重,富有感染力。仪表端庄,举止从容,态度热情,热爱学生,师生感情交融。教态的变化对激发与保持学生的注意力,传递信息及促进语言交际活动有着重要的作用。教态是由教师的动作、表情及体态构成的,主要表现在眼、手、身的动作上。眼的动作就是要盯住学生。比如学生说话就冲他摇摇头,学生就明白不让他们说话,于是起了作用。眼睛是能传递思想感情的,眼睛能唤起学生的共鸣。有一次,听一位老师的课,他讲课的时候,眼睛一直盯着天花板,甚至提问的时候都不看学生,只是机械的说:下面请班长回答……、下面请一组组长回答……,具体是哪个学生,他根本不知道,而学生认为老师的眼里根本没有他们,有一种被冷落的感觉,于是开始议论和模仿老师的表情。课堂教学中教师的眼神包含着对学生的肯定、赞赏和鼓励,是与学生情感的交流,切不可盯着天花板或随处乱看。前者给学生目中无人的感觉,后者给人心不在焉的感觉,但两者都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削弱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影响课堂效果。动作也很重要,打手势能起到辅助讲解的作用,但要恰倒好处。我们都知道李咏“非常6+1”手势使其节目很生动,教师的手势也同样会使你的教学很生动。另外,身体位置的处理也是很重要的。教态即表现一位教师的功底,又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好的教态会给学生留下美好的印象,使学生对你产生敬重,不良的教态则会使学生产生厌恶的心理,甚至不愿听你的课。一名优秀的教师应善于恰当地运用教态的魅力与学生进行感情上沟通。
二、语言基本功。
教学也是一种语言艺术。教师的语言有时关系到一节课的成败。教师的课堂语言,首先,要准确清楚,说普通话,精当简练,生动形象有启发性。其次,教学语言的语调要高低适宜,快慢适度,抑扬顿挫,富于变化。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文章中写道:“……影响人们内心活动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语言。教师口中的语言是一个强有力的工具,就像演奏家手中的乐器,画家手中的颜料,雕塑家手中的刻刀和大理石一样。没有乐器就没有了音乐,没有颜料和画笔就没有绘画,没有大理石和刻刀就没有雕塑,同样,没有活生生的,深入人心的动人语言就没有学校,没有教育。语言就仿佛一座桥梁,教育科学就是通过这座桥梁变成教师的教学艺术和教学能力的。”“教师的语言,是感化学生心灵不可取代的手段。教育的艺术,首先是灵犀相通的说话艺术”。
言为心声,言如其人,言与心,与思想互为表里。优秀教师的语言饱含学识与文化修养,能够折射出其独特的人格与品格的魅力。好的教育教学语言,能够打动学生的心灵,开启学生的智慧,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有着决定成败的重要作用。
记得有一次给二(1)班上课,总感觉学生在窃笑,我有些纳闷,难道是哪里讲错了?后来,一学生告诉我:老师他们在数您一节课讲了几个“啊”。我当时一楞,回想自己这节课还真没少说“啊”,这些看似很小的问题,对学生的影响却很大。教师讲课时要注意一些口头语的运用。有的老师上课总爱说“是吧”“这个”“然后”等等,这些都是很不好的习惯。
教师的语言是人类最美最美的语言。它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艺术;是一种知识,更是一种思想。教师语言的运用,是教师教学艺术的表现,语言可以诱发学生的内动力,尤其在关键时刻,语言的力量往往是惊人的:它就像一盏灯,照亮学生美好的心灵;又像一把钥匙,开启学生智慧的大门。它能挖掘学生内在的潜力,能增强学生自身的自信,还能改变学生的态度和引导学生的思想行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具有教态美、语言美,其板书也应字迹工整、结构严谨、条理分明、布局合理、图文结合,以独特的魅力给学生以美的感染。
三、板书基本功。
板书是教师精心构思的艺术结晶,是学生感知信息的视觉渠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课堂板书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是发挥了叙述智力和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的桥梁。好的板书,首先,设计科学合理,依纲扣本。其次,言简意骇,有艺术性,再次,条理性强,字迹工整美观,板画娴熟。
有人说板书是老师的“责任田”,形象地道出了板书的重要性。好的板书可以提高教学效果,增强学生的感受能力,还可以获得一种美的享受,同时,板书还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出一个教师方方面面的能力。
首先,从板书中我们可以直接看出一个教师的书写能力。有的青年老师认为,只要有水平,写字的好坏是次要的。可谓一个教师,应该处处为人师表,而粉笔字正是老师的“门面”,学生看得最多最清楚,如果老师板书时能又快又好,学生会产生一种钦佩感,会认真看和细心模仿,这就从心理上为教学提供了有利因素,久而久之还可以提高学生的书写水平和作业的质量。
其次,从板书的设计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个老师的逻辑思维能力。能力强的老师能通过简洁的板书,清楚而完整的将自己备课时的思维过程准确的表达出来,学生记得少却收获多,教者轻松学者也轻松,并可以节约出不少时间让学生多练习。
再次,从板书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个老师是否有计划性和把握能力。
最后,从板书我们还可以看出一个老师的治学态度。由此可见,板书对我们的教学时有很大影响的,各学科教学都在努力研究板书的设计,所以作为一个合格的老师,必须具备写好板书的能力。愿我们的青年教师朋友们把它作为一个基本功去认真对待,努力提高。
有一次在北京听一位首师大美术系实习生的课,范画画的很好板书却写的“云山雾照”,结果学生在下边窃窃的乐,老师摸不着头脑,一个学生很委婉告诉的他说:“老师您的字太帅了,带引号的”,学生哄笑,实习老师弄个大红脸,由于紧张说话也结巴,字更不知怎样写了。我想他当时肯定在想:我一定好好练字。
我曾经问我的儿子(八年级的学生):你认为什么学科老师的字应该写的好看?回答:语文老师和美术老师。可见学生对美术老师的要求。
我有一位大学油画老师,现在想起他都特别的折服,板书写的特棒!而且是左手写的,所以同学们都特爱上他的课,特爱模仿他的字记笔记。那么中学美术课堂也是一样的,学生爱看漂亮的板书,甚至去模仿,作为美术教师要精心的经营好黑板这块“责任田”。
板书设计是教师课堂教学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引导启发学生思维、理解、记忆的重要措施。不少教师的教学实践证明,板书质量的高低,同教师教学活动的其他方面一样。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
四、演示基本功。
不仅指直观效果,教师的示范同样起演示的作用。演示是上好一堂课的基本条件之一。美术教师与其他学科的教师的区别在于美术教师应具备美术教育所特有的专业特征。合理采用演示,将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激发学习动机、丰富感性认识、发展思维能力、提高学习效率。学习过程是学生认识客观事物的特殊过程,学生不必重复前人学习所走的弯路,在学习过程中可以走一些捷径,而演示就是教学中的捷径。它主要是通过教师的演示,协同学生多种感官的作用,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促进学生的识记,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如在树叶粘贴画教学中一班我以讲授方式为主,学生没有感官、直观的认识,粘贴出来的形象单一、散乱。而其它班我利用树叶的美感为学生演示粘贴金鱼、兔子、羚羊、小老鼠、蜗牛等形象的造型。学生看后,深受启发粘贴出形象生动各异的形象。通过教师的这一演示排除了学生思维的障碍,促进、加深了学生的识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美术教学中无论是绘画课还是制作课如果教师没有亲自动笔当场作范画的过程,很难讲这是一堂正常的美术课。
演示作为辅助教学的一种方法,它符合学生从具体的形象思维到抽象的逻辑思维,再从抽象的逻辑思维到实际应用这一认识规律。实践证明:教学中教师通过演示把得到的结论的全部过程展示给学生,使学生不但学到知识,而且发展了智力,培养了思维能力并且使教师更有亲和力。
五、教学科研基本功。
实施新课改后,要求教师从经验型向科研型、复合型方向发展,要成为新生代的教师。那么,教育科研能力是一项新的基本功。在各级各类的骨干老师评选中,我们都发现了对教育科研能力提出了具体明确的目标,要求教师参与课题研究,从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学会反思,及时撰写有质量的教育教学论文,提高自己的教育科研能力。新课程需要老师成为一个教育研究者,而不是教书匠。
六、课件制作基本功。
运用多媒体课件,可把抽象内容具体化、复杂过程简单化、枯燥内容形象化、隐形内容显形化。可以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提高信息传送量,化解教学难点,优化教学效果。多媒体课件的应用能够使美术课堂教学更快地与新课程改革同行,并能极大地提高美术课堂的教学质量,我们教师要充分、正确地利用多媒体课件,真正树立新的教育观、人才观,从而达到真正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吸引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来。
七、信息敏感度基本功。
信息社会,面对芊芊学子,传统教学中的“一杯水与一桶水的哲学”多少显得底气不足,一个教师只有不断地学习充电,不断地阅读积累,了解教育教学中的前沿信息,有效地选择和合理利用信息,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为课堂教学服务,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丰富自己,发展自己,提高自己的理论文化素养和专业知识水平,才能更好地搞好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才能真正地适应信息时代对美术教师的要求。
八、协作教学基本功。
在当今的教育环境下,学生的学习不单纯依靠老师,需要学校、社会、家庭多方面的作用力,而且现在的学生信息多,思维活。复杂的社会环境又使学生滋生了诸多心理问题,教师需要与学生有良好的沟通,相互学习提高,与家长进行交流,共同商讨教育良策。同时,教师与教师之间也要学习交流,各种教学研讨、教育活动、学科整合比赛纷至而来,教师也应该有一个良好的教学心态,学会人际交往,适应心新的教育环境的需求,善于挖掘自己的亮点,学习他人的长处,不断提高自己,不断超越自己。
随着时代的发展,对美术教师基本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每个教师在演绎传统基本功的同时还要掌握新的基本功,适应现代教育教学的需求,在教育教学中不断学习、提高,做一个基本功过硬、深受学生喜爱的老师。
在新课程改革深入开展的今天,语文教师的专业素质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要能完全胜任语文教学,语文教师必须不断的“洗脑”和“充电”,既要掌握新教学理念,同时不能忽视教学基本功的培养。因此,本文着重从培养语文教师的听、说、读、写能力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阐述,提出了一些实际可用的方法和措施。
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师正面临着一切深刻的“自我革命”,实施新课程,教师不仅要“浇脑”,还要“充电”。俗话说:打铁要靠本事硬。要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基本技能,语文教师应该自己先练就一身过硬的语文基本功,听、说、读、写样样精通。
一、耳“听”六路,是非曲直皆分明
1.乐于倾听孩子的心声,做学生快乐成长的“导师”。做为教师,一定要首先学会聆听学生的心声,做他们忠实的听众,才能赢得学生的信赖与尊重。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总会遇到许多烦恼或快乐的事,无论是与同学争执,考试成绩不理想,受到父母的责骂,还是获得某项奖励、回答正确一个问题等,他们都期望别人的关注。因此,我们应时刻留意教育教学中的每一个细节,关注学生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要善于从学生的日记、随笔中捕捉教育的有利契机。
2.善于听取学生的见解,让语文课堂充满学术气息。
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一言堂”,学生做“听筒”,学生少有各抒己见的空间,更不用说对教师的讲授大胆质疑了。这样的教学束缚了学生的思维,严重扼杀了学生的灵性。课程改革下课堂教学变成了师生的平等对话,教师和学生在交往互动中分享彼此的思考和见解,交流彼此的情感和体验,从而实现教学相长。教师要乐于倾听,善于聆听学生的“声音”,只要练就了洞察真知的“聪耳”,就会使是非曲直、善恶美丑皆分明。
二、巧舌若簧,字句珠玑,“口生花”
1.语文教师应能说会道,引领学生享受语文之美。
尽管如今多媒体手段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教师讲的空间越来越小了,但教师口语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无可替代。教师语言表达能力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语文教学是否成功,你若能在课堂上妙语连珠,旁引博征,教学一定会左右逢源。
要教好语文,语文教师不仅要“能说”,还要说得“巧”,说得有特色。诗意的语言易引发学生的联想,幽默的语言会调节课堂气氛,激情的语言能感染学生情绪,精练的语言可以准确地揭示深刻的道理……
2.教师口语应遵循几个原则。
语文教学中,教师良好的提问艺术,谈话艺术及评价艺术至关重要,总的来说应把握以下几个原则:首先是教学语言的准确性。只有教学语言准确精炼,才能恰到好处讲清问题,正确传达知识信息。二是语言要有趣味性。幽默生动的教学语言最能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苍白贫乏的语言是语文教师的大忌。三是语言要有亲切感。名家登台,总能三言两语拉近与听众的距离。教师和蔼的语言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消除学生内心的畏惧感,从而思绪飞扬,口惹悬河。四是提问要有启发性。课堂提问要摒弃一切无助于学生思维和能力培养的提问,敢于反弹琵琶,突破课文束缚的新角度、新视点去激发学生思考。五是课堂评价要诚恳,有激励性。
三、“读”占鳌头,腹有诗书气自华。
1.让朗读成为语文课堂的“天簌之音”。
作为语文教师,应当在朗读教学上具有较为丰富的知识和厚实的素养,并能够对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朗读指导。一口流利、纯正的普通话是语文教师不可缺少的基本功。语文教材中有许多经典文学作品,它需要我们在朗读中品味意蕴,在教学中教师能否很好地范读课文就是对我们的一大考验。教师不仅要自己经常性地示范朗读,还要鼓励学生充分朗读,指导学生注意朗读中的重音、停顿、语速、音量、语调等技巧方法,并通过齐读、自由读、分组读、配乐读、赛读、接力读、角色朗读、话剧表演等多种形进行朗读实践,使学生在有感情的朗读中“耳醉其音”、“心醉其情”,达到心领神会的境界,充分发挥朗读教学的效果。
2.阅读感悟,教师也应成“博士”。
新语文教材的阅读量翻了几倍,很多选文都是新的,教材不仅涉及到语文知识,而且涉及到天文地理,风土人情等各个领域。语文课怎么上?这是语文教师遇到的一大难题。面对这些变化,教师必须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拓展自己的学识,大量阅读相关书籍,才能从容驾驭日益开放的课堂。现代的语文教师已不能凭经验教学,而应让自己成为“学者”,“专家”,“博士”,在不断阅读中提升文化品位和文学素养。
四、笔走游龙,勤写苦练自成章
1.让“字”成为语文教师的形象大使。
近几年,中、高考阅卷老师普遍高呼:“学生书写太差!”这些日益显著的问题清醒地告诉我们:“加强学生书写训练势在必行。”在现代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曾引以自豪的文化艺术——书法,也渐遭冷遇,其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汉字书写成“鸟文”,不知所云。拯救祖国的文字,拯救书法艺术,我们语文教师义不容辞。一手漂亮、潇洒的好字是一个教师的“门面”,会无形中增进教师的影响力。学生对教师的崇敬往往是从细节开始的,漂亮的粉笔字,幽默的课堂语,个性化的手势,学生都乐于效仿。只有教师首先把字写得规范、工整、美观,写得有艺术感,学生才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2.笔耕不辍,常“写”出华章
写作能力是最重要的语文能力,语文教师指导学生写好作文,自己要懂得作文教学之道,更重要的是通过写作实践总结领悟,得法其中。语文教师不一定都要成为作家,但至少要能写几篇有说服力的文章,否则,就成了“弹花匠的女儿——会弹不会纺”了。此外,语文教师要敢于尝试文学创作,用独特的视觉审视人生,关注社会,深入发掘人性的真善美与假恶丑,完成由作文写作到精神建构的升华。
新课程下的语文教学给了我们无限的生命活力,也给了我们很大的压力,无论新课程怎样改,每位语文教师都要勤练“内功”,在听、说、读、写上狠下功夫,才能在教学中游刃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