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小学语文常用写作
修辞方法的辨识与运用考点精讲
掌握常用的12种修辞方法。知道它们的修辞作用,在语文实践中能正确辨识与
运用。
1.修辞作用。比喻、借代、拟人、对比等能增强语言的形象性;对偶、排比、反复、引用、设问、反问等能增强语言气势;反语能增强语言的幽默感或讽刺意味。
2.辨识。①借喻与借代。借喻是比喻的一种,它的本体在句中不出现,直接用喻体。借代是借相关的来代替本来的。
②对比与对偶。对比强调的是内容的不一致。对偶强调的是句子形式。如两句字数相等、词性相同、词义相对或相反。读音平仄要相反。
③排比与反复。排比强调几个短语或句子,结构相同、相近,内容紧密相关;反复是同一内容的词语,连续出现或间隔出现。
④设问与反问。设问,不仅有问而且有答;反问,把回答蕴含在问句中,肯定的反问表否定,否定的反问表肯定。
3.运用。中考出题常从以下几方面命题。①选择。如下列句子修辞方法运用不恰当(恰当)的一项是( )②判断句子使用的修辞方法分析其表达作用。③对对联。④给下面一段话的横线上,选出一项最佳比喻句。⑤指定内容、指定修辞方法要求写句子。总之,中考中关于修辞的考查是非常灵活的。但万变不离其宗,只要你把最基本的东西掌握住了,加上适当的练习,你一定能顺利通过这个知识点。
修辞方法的辨识与运用强化训练
1.下列语句依次运用的修辞方法是( )
①处处干燥、处处烫手、处处憋闷。
②建国门立交桥,宛如一片巨大的苜蓿叶。
③你永远和我们在一起——在一起,在一起,在一起……
④波浪轻轻吻着岩石。
A.①夸张②比喻③反复④拟人
B.①反复②拟人③排比④比喻
C.①排比②比喻③反复④拟人
D.①排比②比喻③反复④夸张
2.选出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及其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A.大海抓住闪电的箭光,把它们熄灭在自己的深渊里。
这句话采用拟人手法,显示大海的巨大声势和强大力量。
B.世间还能有比这更居心险恶的事情吗?我是一辈子没有到过蒙大拿的。
用反问揭露了资本主义自由竞选的虚伪性。
C.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系,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以春花喻冬
㈡ 小学语文写作文的几点做法
别急,无论孩子是否喜欢阅读,我们都有好办法。只要您每天陪伴孩子15分钟,从一句话开始,三个阶段循序渐进,坚持一年,必成作文达人。当然,喜欢阅读的孩子效果更明显。作文培养的秘诀:无压力,慢慢来写作是语言的“输出”,“输出”的前提是有必要的“输入”作为储备。“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来也会偷”,一语道破“输入”对于写作的重要。这并不是说只读就够了。实际上提高作文水平时,“输入”、“输出”都非常重要,也就是说,既要读、背,也要写。同时,作文是个慢功夫,方法再好,不能坚持也是枉然,所以,使孩子感觉无压力愿意做很重要。无压力慢慢来的三段式训练法第一阶段,每天背一句。写作能力培养的第一步就是背诵,但短时间过大的背诵要求容易使孩子产生畏难情绪,所以,坚持少量长期的背诵是作文进步的最好办法。具体的做法是:要求孩子每天背一个好句子,优美的、生动的、有哲理的、幽默的,都行。切记,句子的选择以孩子不太费力气背下来为准,压力不大的“输入”才能让孩子不畏惧、不反感,这是长期坚持的前提。而且,压力不大的小背诵对记忆力提高和阅读习惯培养也有潜移默化的作用。第二阶段,每天背一句+写一句。经过大约三个月的一句话背诵练习后,在要求孩子每天在背诵一个句子的基础上,再写一个句子,最好是一句话日记,写写今天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课间玩儿了什么、课上发生了什么等等。这样做的好处是,既练习了写作,又帮助孩子养成观察生活、积累写作素材的习惯。第三阶段,每天背一句+三分钟快速写作。一句话日记的写作轻车熟路后,可以进入“每天背一句+三分钟快速写作”练习阶段。如何孩子年纪小,可以从一分钟快速写作到两分钟快速写作再到三分钟快速写作,总之,以无压力为基本前提。写作主题的选择通常有两个办法:一是,可以跟孩子商量一个词,围绕这个词随意发挥,二是,写写一天中的某个事情或见闻。选好主题后,限时写作,到三分钟时提醒孩子,如果孩子还希望写下去,那也不必立刻打断。父母在指导孩子写作时必知的三点一是,降低期望值,不要过多干涉内容,多发现孩子写作中的闪光点加以鼓励。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激发和保持孩子的写作兴趣,有兴趣才能坚持,坚持才能见效;二是,写完以后,一定要指导孩子认真修改,修改时,采用引导式的方法,切忌直接告诉孩子怎么写。最好的方式是通过引导式提问孩子拓宽思路,比如:写花,可以问什么颜色的?几个花瓣?花瓣是什么形状的?花蕊什么样啊?花瓣儿有几层啊?是盛开还是含苞待放啊?如果写人,就问,鼻子眼睛嘴耳朵什么样?头发什么颜色?个子高吗?笑起来什么样子?说话的时候什么样子?有什么习惯动作没?写雨,就问,雨大吗急吗?打在树叶上有声音么?有风么?等等三是,不急于求成,有耐心等待孩子的进步。这种写作培养方式,显然不是立竿见影,但一旦开始见效,进步速度和效果都是惊人的那种,而且效果长久。所以,父母的耐心和恒心非常重要。 Tips: 1.可能有的家长问,这种练习从什么时候可以开始,其实,这种一天一句话的方法,从孩子会写一、二百字开始不算早(不会的字用拼音代替),从小学高年级、初中、高中,甚至是我们成年人开始也不算晚,关键是坚持; 2.阅读说到最后是写作能力提高的基础,也是人一辈子最重要的基本能力,随着咱们“一句话”法的见效,别忘了,找准时机,引导孩子的阅读兴趣。
㈢ 小学生语文作文精选
母是一片天,是一片遮风挡雨的天,父母是一颗树,保护我们成长,他们无私的奉献着自己的生命,让孩子在成长中得到安全的保护,
感恩父母作文
。他们的付出是不要任何回报的,他们为儿女的成长感到欣慰,为自己的付出无悔。世上因为有了他们的爱,突破了层层阻碍,在冷暖人间有了一方真情挚信的风景……孩子们如雨后春笋一般活泼向上,但也如野草般参差不齐。
好的家庭可以培养和谐的性格,造就一个好人。因为有了父母,迷茫中才有了坚定的信念;催擦的星光,才有了瞬间的点亮。每一个儿童快乐童年都有您保驾护航。流泪时,您默默祝福、守候;悲伤时,您轻声安慰;失败时,你谆谆开导。多少个难忘的时光,每天可以听到您温柔的话语,每天可以感受到您强大的支撑的力量。
经历过多少严寒骄阳,多少白昼黑夜,伟大的父母,你们付出了多大的代价呀?看着一点一点长大的孩子,一点一点成熟的影子,您脸上已布满沟壑,青丝变成白发。您回忆我们小时欢乐身影,培育着美丽的未来,您关心着儿女的温饱,您惦记着儿女的归来。
您是开启孩子人生之路的人,您是怀抱爱的人,您是引领看到未来的人,
小学生优秀作文
《感恩父母作文》(http://www.unjs.com)。
因为有了您,无知孩童明白了做人的道理,良好习惯成就了我们一生。
因为有了您,世界有了希望;
因为有了您,世界充满了爱;
因为有了您,世界充满了爱有了您,世界变得如此美丽无比!
是谁在每一天相伴我们左右?是谁天天无微不至的照顾我们?又是谁让我们快快乐乐的成长?那就是我们的父母,父母是我们心灵的港湾,是我们晴朗的天空,带给我们畅想的空间,用他们无私的父爱、母爱丰富着我们的成长过程,为我们的童年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们一起回忆吧!
记得在一个有雨的午后,所有的父母不约而同地来接自己放学的孩子,可是,当我迈出校园时,我却没见到前来接我的母亲,顿时我的心凉了一大截,满肚子的不快溢满脸颊,赌气的站在了路边,任凭雨水淋湿了我的全身,双手紧搂着我的书包,冷冷的身子被冻的直发颤然而,就在这时,不远处隐隐约约的露出了一个熟悉的身影,越来越近的向我走来,仔细一看是我的妈妈,我一下子就委屈的扑到妈妈的怀里,嘴里责怪道:“妈妈你怎么才来啊?”只见妈妈用力的搂着我,柔声地对我说:“婷婷,对不起啊!妈妈有事耽搁了,所以来晚了,对不起啊,宝贝!让你淋了这么久的雨”我说:“那咱们快回家吧,我还有很多作业要写呢”妈妈点点头,习惯地背起了我的书包,紧紧地将我揽在怀中,突然,妈妈的一个喷嚏让我不自觉地停下了脚步,我不由自主地去拉妈妈的右手,然而,我惊呆了,妈妈的整个身子全湿透了,额头上全是雨水,全湿了!全湿了!凉凉的!冰冰的!我心里涌上来阵阵温暖,原来母亲她将整把雨伞全撑在了我的头顶,自己全暴露在雨中,我顿时鼻子一酸,妈妈你全身都淋湿了,再看看我,别说雨了,就连一滴也没沾上
链接,,,http://www.unjs.com/zuowen/xiaoxueshengyouxiuzuowen/
㈣ 小学语文写作方法有哪些
1、第一人称叙事法
【特点】由于文章的内容是通过“我”传达给读者,表示文章中所写的都是叙述人的亲眼所见,亲耳所闻,或者就是叙述者本人的亲身经历,使读者得到一种亲切真实的感觉。采用第一人称,由于叙述人是当事人,所以叙述的人与事,只能是“我”活动范围内的人物和事件。活动范围以外的人物和事情就不能写进去。
2、第三人称叙事法
【特点】用第三人称叙事,叙述人既不受空间、时间的限制,也不受生理、心理的限制,可以直接把文章中的人和事展现在读者面前,能自由灵活地反映社会生活。但第三人称叙事又往往不如第一人称叙事那么亲切自然。
3、顺叙法
【特点】顺叙是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来叙述事情,这就跟事情发生发展的实际情况相一致,所以易于把文章写得条理清楚,脉络分明。运用顺叙,要注意剪裁得当,重点突出。否则,容易出现罗列现象,犯平铺直叙的毛病,像一本流水帐,使人读了索然无味。
4、倒叙法
【特点】倒叙并不是把整个事件都倒过来叙述,而是除了把某个部分提前外,其他仍是顺叙的方法。采用倒叙的情况一般有三种:一是为了表现文章中心思想的需要,把最能表现中心思想的部分提到前面,加以突出;二是为了使文章结构富于变化,避免平铺直叙;三是为了表现效果的需要,使文章曲折有致,造成悬念,引人入胜。倒叙时要交代清楚起点。倒叙与顺叙的转换处,要有明显的界限,还要有必要的文字过渡,做到自然衔接。特别要注意,不要无目的地颠来倒去,反反复复,使文章的眉目不清。
5、插叙法
【特点】插叙是为了表达文章中心的需要。有时是为了帮助读者了解故事情节的追叙;有时是对出场人物的情节作注释、说明。使用插叙一定要服从表达中心思想的需要,做到不节外生枝,不喧宾夺主。在插入叙述的时候,还要注意文章的过渡、照应和衔接,不能有断裂的痕迹。
6、补叙法
【特点】补叙主要用于对上文的叙述补充说明,一般是片断性的、简要的,不具备完整的事件,也可以把解释或说明的文字放有前面,以引起下文。补叙的作用,一般不发展情节、事件,只对原来的叙述起丰富、补充作用。
7、分叙法
【特点】分叙的作用是把头绪纷繁、错综复杂的事情,写得眉目清楚,不条不紊。分叙可以先叙一件,再叙另一件,也可以几件事情进行交叉地叙述。采用分叙时要根据文章内容和表达中心思想的需要确立叙述的线索,还要交代清楚每一事件发生和发展的时间。
8、详叙法
【特点】详叙一般用在对每件事发展变化过程的具体叙写。详叙时要抓住人物的特征或事情的细节进行详尽、细致的描叙。作文时,与中心思想密切相关的部分,要详叙。与中心思想关系不大,而又与也须交代的,则几笔带过,这样文章的中心才能突出。否则文章会出现无中心或多中心,显得繁琐。
9、略叙法
【特点】略叙的作用是在于交代事件发生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但又不必详叙的内容。它与详叙相结合,便整个叙述有详有略,疏密相间,形成叙述的起伏。略叙一般用于文章的开头和结尾;与中心思想关系一般的部分;人所共知的部分。
10、直接抒情法
【特点】直接抒情可以使感情表达得朴实真切,震动人心。直接抒情一般适用于抒发强烈而紧张的感情。直接抒情的特点是叙述时感情强烈,节奏时快、紧张,情感直露,容易把握。
11、间接抒情法
【特点】间接抒情的特点是抒情含蓄婉转,富有韵味,感染力强。间接抒情一般可以通过叙述抒情,作者在叙述时加上自己主观感情色彩,根据感情的流动来叙述,使读者在叙述的过程中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也可以通过议论抒情,作者在议论中,表达强烈的爱憎、褒贬之情,这种记叙中的议论一般是利用判断来进行;还可以通过描写来抒情,作者在描写的过程中,渗透自己的情感。采用间接抒情的方法,要做到语言美丽而又富有感情色彩。
12、先叙后议法
【特点】先叙后议是先叙事后议论,因此议论要起总结上文,点胆中心的作用。议论时,要对事件的主要内容,或事件的主要人物,或主要事物进行议论。这样才能做到叙事和议论的统一。议论的方法,可以通过文章的人物的语言、心理活动进行议论,也可以以第三者的身份进行议论。
13、先议后叙法
【特点】采用先议后叙的方法,首先开门见山地提出记叙的要点和中心,并以此统全文,使全文所记事件的意义,通过议论之后,显得清楚明白。在叙事的时候,要根据议论的中心,抓住重点进行写作。
14、夹叙夹议法
【特点】夹叙夹议的特点是叙事和议论穿插进行,写法上灵活多变,作者可以自由自在表情达意。采用夹叙夹议的方法写作要注意叙事的连贯性,议论插入要自然。
15、以物为线索
【特点】在叙事的过程中,让某一物品在事件的各个阶段重复出现,并通过各种手段加强它的形象。这种物件往往起过渡作用或象征和点明中心思想。
16、以人为线索
【特点】以人为线索叙事,要注意不同时间、不同环境人物性格的统一,还要注意人物年龄特征、外貌、动作、地方和民族特征、生活习惯等方面的统一。否则,容易造成混乱。
17、以思想变化为线索
【特点】这种写法,思想发展的主线要分明。思想变化的各个阶段贯要自然,对照要清楚。
18、以中心事件为线索
【特点】主要事件记叙突出,次要事件交代清楚,主次搭配合理,叙述井然有序。这种写法,事件再复杂,也可繁而不乱。
19、写生法
【特点】学习画画,要从写生、素描学起;学习书法要从描红临帖练起;学习状物也需从写生素描练起。我们作文时,如果能把看到的物品用文字描绘出来,读者看了文章,如见其物,我们的作文就有了坚实的基础。用写生法描写物品要注意描写的顺序,或由上到下,或由下到上,或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或先中间后两边,或先两边后中间,或先整体后部分,或先部分后整体。其次要注意细部的描绘,使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20、转动法
【特点】采用转动法描写物品要有一定的顺序,不能颠来倒去。其次要准确地运用方位词如正面、反面、下面、上面、左面、右面等等,在转换物品的方向时,要用方位词标明。此外要有详有略,能反映物品特点的一面要详细描述,其他作简略交代,切忌面面俱到,平均使用力量。
21、剥笋法
【特点】有些物品结构比较复杂,光用转动法还描述不清,抓不住特点,我们就要从外到里或从里到外的顺序把物品的结构描述出来。这就要用过渡词语把进入哪一层交代清楚。此外,要有重点地介绍物品的结构。
22、拟人法
【特点】把动物比拟成人要注意找出动物的特征与人相似之处,并进行细致的描绘。把动物比拟成人,首先要从整体上把它比拟成人,然后找出局部相似之处。这样,我们读了以后才能有整体感。如果只抓住局部进行比拟,容易显得不伦不类,不易读者想象。把动物比拟成人,也用于动物动作的描写。这主要是按照人物的心理活动想象动物动作的目的。
23、化动法
【特点】想象物品的动态要与静态描写相结合,这样才能相映成趣。文章从描写静态转入想象动态或从动态转入想象静态,描写要交代清楚,否则会分不清楚哪部分是看到的,哪部分是想到的。文章所想象的物品动态要符合物品的特点,使人读了可信。
24、说明法
【特点】采用说明法描写物品时,首先要真实地说明它的特点浯我プ≈氐憷此得鳌@缍晕锲返母鞑糠纸兴得魇保械牟糠郑梢运得魉闹实兀挥械牟糠郑梢运得魉奶氐悖挥械牟糠郑梢运得魉淖饔谩4送馑得魑锲返睦贰⑻氐慊蛴猛臼币迫牡闹行模屑沙兜锰丁?
25、运用“五觉”法
【特点】眼睛可以看到物品的颜色、形状;耳朵可以听到各样的声音;鼻子可以嗅出香、臭、腥、臊;舌头可以知道物品的苦、辣、酸、甜、咸、淡、涩;皮肤可以感知物品的软硬、冷热。我们描写物品时,可以通过各种感觉器官的感受来写物品的特点。采用“五觉”法来描写物品,要注意围绕物品最主要的特点写,切忌支离破碎。此外,还要注意按一定的顺序描述。
26、借物抒情法
【特点】借物抒情要求我们在描写物品时,把感情寄托于对事物的爱憎之中,要借物品的形象含蓄地抒发自己的感情。运用借物抒情的方法,关键是找准物品的特点与自己的感情引起共鸣的地方,使物品与感情相统一,使感情有所依托。
27、托物言志法
【特点】采用托物言志法写的文章的特点是用某一物品来比拟或象征某种精神、品格、思想、感情等。要写好这样的文章,就要掌握好“物品”与“志向”,“物品”与“感情”的内在联系。首先是物品的主要特点要与自已的志向和意愿有某种相同点和相似点。其次,描述时,自己的志向要以物品的特点为核心。物品要能表达自己的意愿。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最常用的有比喻、拟人、象征等。
28、物品自述法
【特点】物品自述法是采用第一人称来描述物品,因此要我物品具有人的特点。在具体描写时,要注意准确地把握物品的特征,做到人格化后的物品既体现了人的特点,又不失去物的本色。具有人的特点,物品显得形象生动,吸引读者的兴趣,可鲜明地表现出作者的思想感情。保存物的本质特点,物品描写则显真实自然。
29、远眺近看法
【特点】建筑物可以远眺,也可以近看。远眺建筑物,可以得到建筑物整体印象,看法楚建筑物的整体轮廓。但是,远眺不可能看清各个部分的具体情况,但是对建筑物在空间的位置,缺乏一种整体感,往往有一叶障目的感觉。我们描写建筑物时,把远眺和近看的结果结合起来写,可以使读者对建筑物的整体和各部分情况有详细的了解,从而获得完整的印象。
30、内外结合法
【特点】从外面看建筑物,主要了解建筑物的轮廓,使读者对建筑物有一个完整的印象。从内部看建筑物,主要了解建筑物的构造,因此要作详细的介绍。从外面观察建筑物要着重从整体上进行描写,切忌写得支离破碎。从内部观察建筑物要细致,因此要按方位顺序依次进行介绍,这样才能条理清楚,读者也看得明白。采用内外结合法描写建筑物,要注意采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法。
31、移步换形法
【特点】采用移步换形的方法描写建筑物,可以不断地变换立足点和观察点,对建筑物进行多方面的观察描写。同一个建筑物,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得到的印象是不一样的。因此采用移步换形法描写建筑物首先要把观察点和立足点交代清楚,使读者明白你所描述的建筑物形象是从哪一个角度看到的。否则,容易把读者搞糊涂了。其次,采用移步换形法描写建筑物时,一定要抓住建筑物的最主要的特征来写。如果采用面面俱到的方法来描写,文章容易变成一本流水账。
32、说明介绍法
【特点】采用说明介绍法描写建筑物时,首先要注意紧扣文章确定的中心进行必要的说明介绍,切忌不着边际的东拉西扯。在说明介绍的过程中要简明扼要,切忌拖泥带水。采用说明介绍法描写建筑物时,还要注意整体的连贯性,也就是说在说明介绍完毕以后,文章要返回到描写建筑物上来,并与前文衔接。文章从描写建筑物转到介绍说明,或从介绍说明回到描写建筑物要有过渡词或过渡句。
33、环境衬托法
【特点】周围都是绿色,中间的一点红色就特别鲜艳夺目,所以说“万绿丛中一点红”。对建筑物周围的景色进行适当描写,建筑物就显得突出。描写建筑物周围景色的目的是为了突出建筑物,因此描写景色时要能衬托建筑物的特点,切忌离开建筑物而大写特写景色。造成喧宾夺主。在描写建筑物周围的景色时,要把观察点和立足点交代清楚,便于读者了解建筑物的位置。
34、彩笔描绘法
【特点】植物总是由根、茎、叶、花、果组成的。运用彩笔描绘法时,要把根、茎、叶、花、果各个部位的最主要特点写出来,要写出它们的形状,写出它们的颜色。采用这种方法描写植物,要仔细观察。要分辨出植物各个部位的颜色,同样是红色,要分出是火红的,还是粉红的;同样是黄色,要分出是桔黄的,还是金黄的;同样是绿色,要分出是碧绿的,还是嫩绿的……要仔细区分各个部位的形状特点,同样是花,花骨朵与盛开的花就不一样。观察得仔细,描写得具体,读者就好像看到一张植物的彩色照片。采用这种方法描写植物,还要运用恰当的比喻,要写出自己的情感。
35、远近结合法
【特点】同一棵植物,远看和近看是不一样的。这同照相一样,放在照相机的前面和远离照相机,摄下来的照片是大小不相同的。采用远近结合法描写植物,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反映出植物的形状和颜色的特点,给读者以完美的印象。采用这种方法描写植物要把观察点交代清楚,也就是要说清楚是远看的还是近看的。其次要注意叙述的顺序,或由远及近,或由近及远,这样文章才能条理分明。
36、时序变换法
【特点】植物各个部位的形态和颜色是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如果我们把植物在不同季节的特点写出来,同时把前后有关的情况交代清楚,就等于在不同的时间给植物拍了彩色照片。看了这一组彩色照片,读者对它就有了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采用时序变换法描写植物,首先要注意在平时积累资料。要有计划地在不同季节对同一植物进行仔细观察,并记下观察日记,这样,写作时才能对积累的材料进行取舍,写出一篇好文章。其次要注意观察的连续性。
37、生长变化法
【特点】植物总是要生长的,一般要经过发芽、生枝、长叶、开花、结果等阶段。如果把植物生长的不同阶段的形状、颜色的特点和生长的情况与下来,就好像给这棵植物拍了一部小电影。读者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通过阅读,了解植物生长的全过程。采用生长变化法描写植物,首先要注意把植物生长过程中最突出的变化写下来;其次要交代植物发生变化的原因、前后情况和过程;此外要注意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有条不紊地写下来。
38、展开联想法
【特点】我们看到一棵植物,往往联想到其它事物,这些事物往往与这棵植物有共同之处。例如我们看到棉桃,联想到洁白的雪花,这是因为雪花和棉花的颜色相同;我们看到大西瓜,联想到篮球,这是因为西瓜和篮球的形状相似;我们看到冰在雪地中郁郁葱葱的松树,想起那些在敌人面前不怕严刑拷打,决不屈膝的英雄,那是松树与英雄的品质上有相似之处。采用联想的方法描写植物,要注意抓住植物的主要特点,展开丰富的想象。要提高自己的联想能力,首先要认真读书,了解生活,使自己的头脑储备丰富的知识。其次是勤思勤想,经常训练,使自己有丰富的想象能力。
39、突出重点法
【特点】植物总是由根、茎、枝、叶、花、果组成。我们在描写植物的时候,可以对植物的根、茎、枝、叶、花、果的各个部分进行描述,也可以只对植物的某一部分进行描述。采用重点突出法描写植物时,首先要找出这棵植物与众不同的地方。其次要对最能体现这棵植物特点的部分从颜色、形状、气味等多方面进行具体描写。此外还可以恰当地运用拟人、比喻等方法。
40、对照比较法
【特点】俗话说:“不见高山,不知平地。”事物的特点往往在比较中得到显现。我们描写植物时,往往通过对照比较的方法来突出植物的特点。对照比较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把这种植物与另一种植物进行比较;一种是把植物本身两种截然不同的特点放在一起比较。采用对照比较法要注意抓住所要描写的植物最显著的特点与其他植物作比较。这样才能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和启示。采用对照比较法还要注意表达作者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倾向性。这样才能使文章感人。抓住同一植物不同部位进行比较时,要注意找出矛盾点,这样才能引起读者的注意。
41、赞美颂扬法
【特点】各种植物都有自己的特点,如青松不怕严寒,杨柳随处生长,莲花出污泥而不染,桂花香飘十里,留芳人间,野草有顽强的生命力,……植物的这些特点往往使我们联想到做人的道理。如看到莲花出污泥而不染,我们可以联想到要对不正之风作斗争;看到野草有顽强的生命力,我们可以联想到做人要不怕困难,不怕挫折……赞美颂扬法就是对植物的这些特点进行赞颂。采用赞美颂扬法首先要对植物的能联想到怎样做人的特点进行具体的描写,并以此贯穿全文,这样文章的中心才能突出。其次文章中要把赞美的感情抒发出来,要在描写植物中写出自己的情感,这样才能感人。此外还要注意首尾呼应,突出赞颂。
42、静态素描法
【特点】动物的外形包括身体、毛色、脑袋、四肢、眼睛、耳朵、尾巴等。不同的动物,身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不同,例如鸟只有两只脚,但有一对翅膀;鱼没有脚,但不鳞和鳍。静态素描法就是把动物静态时各个部位的形状和颜色的特点写出来。采用这种方法描写动物,首先要仔细观察,分辨动物各个部位的颜色有什么不一样。其次要找出各个部位形状的特点。此外,要运用恰当的比喻。这样,可以使读者好像看到一幅动物的写生画。
43、总分结合法
【特点】采用总分结合法描述动物,要注意总述与分述之间关系。分述部分要紧紧围绕总述所讲的特点描写。如果总述是讲动物的美丽,分述部分都要围绕着美丽来写;如果总述是讲动物的“灵活”,分述部分就要围绕它的灵活来写。此外分述部分要有一定的顺序,或从上到下,或先形状后颜色,或先中间后两边,一定要有条理。
44、特征举例法
【特点】采用特征举例法描写动物时,一般先指出动物的某一方面特点,然后举具体的例子加以证实。采用这种方法描写动物要注意抓住最能反映动物的这一方面的特点,而且要尽量写具体,使读者觉得可信。
45、特征说明法
【特点】采用特征说明法描写动物,一般先介绍动物的某一特征,再说明它的作用,或说明为什么具有这一特征。接着采用同一方法逐一介绍动物的其他特征。采用这种方法描写动物,要注意科学性,要有依据,不能采取想当然的方法加以说明。为了提高写作能力,我们要注意多阅读科普读物,了解动物的习性。
46、重点突出法
【特点】采用重点突出法描写动物,首先要仔细观察某一动物,找出它与众不同的地方加以描述。在描写动物的最主要特点时,要注意采用比喻、拟人、比较等方法,使重点部分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采用重点突出法描写动物,有的对主要特点详细描述,次要特点一笔带过;有的则内写主要特点,不写次要特点。
47、成长变化法
【特点】用成长变化法描写动物,要注意把动物从小到大整个过程中的几个主要阶段写下来,不能采用写流水帐的方法。描写动物成长过程中的几个主要阶段时,要注意把前因后果交代清楚,避免中间衔接不上,使读者看了莫明其妙。动物的成长过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此采用这种方法描写动物,要注意系统地观察,要不意识地写系列观察日记,把观察结果写下来。最后,只要将观察日记加以剪裁,就可成一篇反映动物成长过程的文章。
48、实验证明法
【特点】采用实验证明法首先要找出动物的一些鲜为人知的特点及习性,然后通过实验来证明动物确实具有这方面的特点和习性。在记叙实验的过程时,要把实验的方法、经过、结果有条理地写下来,这样才能使读者信服。这一类作文一般按提出问题---进行实验---明白道理的顺序写。
49、群体描写法
【特点】描写一群动物,最要紧的是有详有略,详略得当。要选择具有特色的动物,重点观察,重点描写,其它的或者概括地写,或者略写一笔,要做到选材典型,重点突出。对重点描写的动物,要抓住它的形状、颜色、动作,进行具体的描绘。对略写的动物,可抓住某一方面略提一下。描写一群动物,切忌面面俱到。
50、现场目击法
【特点】采用现场目击法描写动物,要把观察的地点交代清楚,这样读起来具有真实感。由于现场目击是以作者的观察视点作为写作的出发点,因此,描写时不强求全面、完整,但是也要慎重选择描写的内容,做到突出重点。采用现场目击法描写动物,要注意在叙述过程中交代清楚哪些是亲眼见到的,哪些是猜想的。这样文章具有科学性。
㈤ 小学语文的写作方法有哪些
1、学好语文重点之一:字词、古诗词、古文等的记忆背诵或赏析。这类知识的学习重点在课堂上,课上要专心,课后多花点时间去记忆背诵、理解运用。
2、学好语文重点二:阅读一定要强化,最好能够做到每天练习一篇阅读。另外可以学习一下快速阅读,快速阅读是一种高效的阅读、学习方法,其训练可以激活我们“脑、眼”潜能,培养和提高我们的阅读速度、归纳分析、理解记忆等方面的能力。掌握快速阅读之后,在阅读文章、材料的时候可以快速的提取段落、文章的脉络和重点,促进整理归纳分析,提高做提效率;同时可以节约大量的时间,游刃有余的做其它事情。快速阅读的具体练习可以参考《精英特全脑速读记忆软件》,我自己学生时代练习过,现在也在受益。
3、学好语文重点三:提高写作能力。写作的基础是素材和思路,平时要多阅读多积累。高中学习是比较紧张的、时间也很有限,我前面提到的快速阅读在素材积累上就可以提现出很大作用。有了积累,可以多看看那些优秀作文,找找写作的思路,要多动笔写,学会借鉴、运用、融会贯通,这样写作能力才会不断地提高。
关于写作技巧的书,我推荐家长可以给孩子看些意林类的杂志,和作文书,杂志的话涉猎比较广泛,好像有少儿版的,书籍的话,有个《满分作文我有招》小学版的,里面有图文的分析和讲述,还挺有意思的。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哦~
㈥ 如何实现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的有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高效的语文教学有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写作技巧的提升,更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综合素养。近年来,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对小学语文教学的要求不断提高,如何将阅读与写作有效契合是新课改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的要求,本文通过分析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有效契合的重要性、当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研究阅读与写作有效契合的途径。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与写作在义务教育阶段对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能力、审美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阅读和写作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对话的过程,阅读和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工具性、人文性统一的体现[1]。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小学阶段的阅读教学、写作教学、阅读与写作关系逐渐成为广泛讨论的课题,与传统的重阅读轻写作不同,新课改要求小学语文教学必须找到阅读与写作的契合点,以读促写,提高语文教学水平。
一、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有效契合的重要性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被看作两部分内容,这种将阅读和写作分离的教学模式,不仅不利于提高语文教学的完整性和效率,也不利于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的提高。促进小学语文阅读和写作的有效契合,对于小学阶段语文教学具有重要意义[2]。首先,有利于语文教学更加契合“新课标”的教学理念,新课标提出的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不仅仅包括学生的阅读素养,也包括写作素养,促进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有效契合,能够理顺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教学的关系,写作教学不从属与阅读教学,二者相辅相成。其次,写作能力是义务教育阶段培养学生的主要任务之一,写作教学要为培养学生写作能力服务,割裂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往往导致学生写作缺乏素材,在阅读学习中学习到的知识和技巧难以应用到写作上,促进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有效契合,就是要以阅读促进写作、以写作促进阅读,学生将阅读学习中学习到的知识、技巧应用到作文写作中,再将通过写作发现的不足反馈到阅读学习中,更加有目标的进行阅读。此外,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有效契合的重要性还体现在当前小学语文教学模式迫切需要转变、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亟待提高等方面。
二、当前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
随着新课改的逐渐深入,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也逐步推进,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通过考察部分地区、部分学校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可以发现,其阅读和写作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教师教学理念及模式陈旧,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割裂,过度重视阅读教学轻视写作教学。其次,课程安排存在重视阅读轻视写作的现象,部分学校课程安排阅读课程数量与写作课程数量相差悬殊,每周写作课程普遍在两节左右,而阅读课程多达八节[3]。第三,教学方法不科学,阅读教学以课堂讲解为主,学生主动阅读、思考的时间少,写作教学以写作练习为主,尤其缺少“说”的内容。第四,学生阅读能力与表达能力不平衡,由于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课程数量存在不平均的问题,导致学生阅读能力普遍高于表达能力。
三、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有效契合途径
小学语文教学在义务教育阶段具有重要地位,促进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的有效契合,有助于小学语文教学契合新课标教学理念,促进小学语文教学水平提高,促进学生全面语文素养的提升。
第一,转变教学理念,贯彻新课标对小学语文教学的要求,在重视阅读教学的同时加强写作教学。教务部门应该根据新课改要求,在咨询语文教学专家基础上,制定语文课程计划;教师要根据学校制定的教学计划,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合理安排阅读与写作教学,不可偏废;教师必须正视写作教学的重要性,要认识到写作教学有助于提高阅读教学,将写作教学作为与阅读教学并重的教学任务。
第二,立足文本阅读教学,促进学生写作技巧的提高。小学阅读教学所使用的文本是根据小学生身心发展水平所选取的,以文本为中心,从文本形式、内容两个角度,开展阅读教学,并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学习文本的篇章结构、段落布局、内容选材、行文技巧,在阅读训练的同时,潜移默化的培养写作能力。比如,人教版新课程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2篇课文《山雨》的教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学习文章结构及行文后,安排学生仿写自己听雨、看雨的一次经历,或者为这篇课文增加段落,在文后补充内容。
第三,丰富教学方法,提高学生语文全面素养。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因此,阅读和写作教学都应该将学生作为主体,教师积极组织和引导学生思考、练习,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针对阅读教学,可以采用小组合作教学法,将学习任务分配给各个小组,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提高学生阅读和合作能力;针对写作教学,不仅仅要重视书面写作教学,还要重视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比如,设置课前演讲培养学生表达能力,或者利用读书会形式的教学方法开展口语表达教学,即在写作课上先引导学生阅读经典文本,让学生转述故事等;此外,还可以利用排演情景剧等形式,教师引导学生阅读经典名著片段,学生自主讨论、改编名著,写作情景剧剧本,并演出,可以培养学生语文综合能力。
第四,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和写作学习习惯。小学语文阅读和写作有效契合不仅仅需要教师教学的努力,还需要学生的配合。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已经养成了重阅读轻写作的习惯,大部分学生阅读能力较高而写作水平比较差,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必然会喜欢阅读学习厌恶写作练习,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提高对写作的认识,循序渐进的培养写作能力,提高对写作练习的兴趣,最终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教师要培养学生精度、通读相结合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效率。其次,要培养学生摘抄、做笔记的习惯,尤其是小学生普遍爱好阅读故事性文本,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不仅仅关注故事内容,还要关注文本的结构、行文技巧、语言表达。再次,要引导学生对优秀文本进行摹写、仿写,不断提高写作能力。最后,要引导学生以写作作为阅读目的,不断提高学生对写作的兴趣。
小学语文教学在小学教育乃至义务教育阶段都有着奠基作用,重视小学语文教学,就是抓住了小学教学的关键。新课标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的全面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要求,将阅读和写作的有效契合提高到至关重要的地位,促进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有效契合,是深化小学语文改革、提高教学水平、培养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
㈦ 如何提高小学生语文写作水平
小学语文写作对于学好语文、打下良好的文笔基础非常关键,非常重要。一个爱好写作、乐于写作并能写好的孩子,我们不难想像,其未来的语文学习很容易成功。而且不论其未来从事何种职业、何种岗位,良好的写作基础可帮助人们清晰传递思想、表达情感。特别是对于开阔视野、阅读书籍、理解力、文学功底等诸方面打下较好的扎实的基础,并因此受益终生。写作也是对一个孩子综合素质、能力的全面教育和培养。 但在我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我常常发现有不少小学生在写作方面提不起兴趣,语文成绩因此而受影响,最终失去学习语文的动力。当然,更多的同学是对于写作不知从何下手,要么言之无物、不知所云。而大部份有兴趣写作的学生,往往在写作当中存在:词汇量少;内容脱离主题;情感、想像力不够丰富;表述事实、观点不清;内容涉及面窄;写作格式不够规范等。 上述常见问题和现象,在小学语文作文教育中较为常见,是小学语文教育的重点,也是难点。本人通过多年小学语文教学实践,就此浅谈。 一、激发、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在实际教学中,常常看到学生对写作比较“悚”。一说到写作,就有畏难心理。不知从何下笔,也不知写什么,久而久之,兴趣锐减。为完成作业任务,出现要么记流水账形式,要么抄袭,要么简单了事......缺少学生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也缺乏学生自己的观察、思考、辨别、归纳、分析与总结。 因此,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学生对写作有浓厚的兴趣,写作就有了一个好的开始。 那么,如何激发、培养学生兴趣呢?“文学或艺术一切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教师要掌握每个学生日常生活的兴趣与爱好,生活环境、家庭环境等。引导学生注意观察自己个体的日常生活和环境,积累每个人不同的写作素材,并进行个体化、差异化的写作要求,而不是千遍一律。这样,学生个体的兴趣就能与写作的兴趣结为一体,写作的内容与生活也就更能贴近。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能力。 小学语文课本中有意境优美的散文,也有寓理于事的寓言故事,还有朗朗上口的经典诗歌,均是学生学习写作的优秀范文。教师除了耐心细致给学生讲解范文如何对情、景、物的描写外,还要多引导学生阅读一些课本以外的书。“日积月累,方能生悟。”(叶圣陶语)。以扩大学生的词汇量、阅读面和知识面。经典名人名言、诗歌、散文、佳句等要求学生多读、多背。“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讲的就是“熟能生巧”的道理。 学生通过阅读,在不知不觉中提高词汇量、用词造句水平以及语感。当写作需要时,才能信手拈来,巧妙编排文章布局。 三、以学生的实际生活和认识为依据,布置作文。 “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叶圣陶先生的这番话十分精辟地道出了作文与生活的关系。因此,在布置作文时,要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和认识。使作文真正成为学生生活中的一部分,让学生真正成为作文的主人。这样,写起来才有真情实感。同时,学生的作文意识也会不断增强。 我经常布置一些与学生日常生活紧密结合的作文,比如:有些学生家里或小区里有喜爱的植物,我就要求学生观察植物的生长变化,再仿照《广玉兰》的写法,把它写出来。又比如:我又布置学生亲自做上一道拿手的菜让妈妈品尝,然后再让学生把做菜的过程、妈妈的反应以及自己的感想如实地写下来,学生便觉得有话可写了。 四、让学生学会观察与思考,成就学生发现“美”的眼睛。 在日常生活以及小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无时无刻不处在变化当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学会观察与思考。比如,根据季节的变化、或者天气的变化,要求小学生经常去观察周围的人物、环境,发现一些变化,说给同学或家长听,树立小学生强烈的观察意识。鼓励小学生每天把自己看到的事或情、景、物写一篇简单的日记,培养坚持观察事物的良好习惯,同时培养写作能力和对写作的兴趣。“生活中到处都有美,只是确少发现美的眼睛。” 五、注重日常学习中的写作指导与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小学生由于知识面有限,写作当中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是难免的。因此,作为教师应当及时对学生的写作进行总结评价,把写作当中的问题讲清、讲透,使学生能得到启发。对一些优秀的作文,应当及时在班中张贴,或有条件通过多媒体展现给全班学生,给予学生恰当适时的表扬和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