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经常会手捧语文书思考这样的问题:“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什么”?是学会书上的几个生字生词?还是会背几篇课文?还是每学期写8篇作文?或者是兼而有之?想了又想,还是不对!想来想去我认为至少应该有如下几点是学生必须通过语文课学会的!
第一,通过语文的学习,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兴趣,学生们愿意去学习语文,了解祖国的文化和历史。
第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个习惯不一定一成不变,在不同的年级、不同的学生个体上可以体现为不同的特色。如自主地进行课前预习、自发地爱好阅读大量的课外书、大胆地去寻找语文书中的不妥之处……
第三,受到美好情感的熏陶,从一年级到六年级,语文书中收集了许多的名家作品,有美好的大自然,有可爱的小动物,有人与动物和谐相处,有人与人之间的深厚情感,通过语文课的学习学生不能只是掌握几个生字、生词,会背课文,他们还要通过学习受到美好情感的熏陶,学会去热爱大自然,关心小动物,关爱他人,包括自己的家人,朋友,还有无数的陌生人。
第四,锻炼应用的能力。在语文课中最具体的表现应该是作文,但是并不仅限于此。学生们要通过语文的学习,愿意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说出来,写出来,画出来,让大家都能看到感受到。他们不会再觉得作文是一件头疼的事,而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他们将乐于在别人面前表现自己,听说读写,样样精通。
第五,培养学生和困难作斗争的勇气。语文学习不可能从头到尾轻轻松松,这中间可能会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难,在书中的榜样身上学习他们与困难作斗争的精神,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体会与困难作斗争的快乐。从而培养与困难作斗争的勇气。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什么?这是一个永无止尽的问题,他会不断变化,不断发展,所以老师和学生们也要不断地努力,这样我们的语文教学才能更成功,我们的语文学习才会更有效。
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基本的素养,使他们具有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等。
② 小学阶段语文学科教学目标三种表述方式
如果说,教学内容决定“教什么、学什么”,那么教学目标则规定“教到什么程度、学到什么水平”。 一般来说,教材中的课文大多是文质兼美的文章,在思想内容、语言表达、写作方式等方面都可以作为学习的样板。 因此,每一次阅读教学很有必要对每一篇课文的重点教学内容和目标有所选择和设计。
( 一) 紧扣课标,抓住中心
《安塞腰鼓》是苏教版六年级上册中的一篇艺术 散文,具有一种夺人魂魄的美。教学这一课,有人认 为可以指导学生朗读背诵,体味语言之情感; 有人认为这一课的构思很奇特,“好一个安塞腰鼓”在课文中出现多次,应引导学生品味构思之精当; 有人认为 这篇文章有深刻的寓意,应该探究意蕴之深远; 有人认为课文想象奇特,应该创设情境填补空白,展示想 象之瑰丽; 有人认为这篇文章就是王荣生先生所说 的“定篇”,应该理解透彻,上述内容都要涉及……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每一种说法都能找到依据,都能说出道理。究竟应该教什么? 打开课标,我们不难发现,第三学段重点目标之一是 : “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根据课标的规定,结合文本内容,我们很快拨开了“云雾” : 这篇课文的重点目标应界定在“体会情感与表达形式的关系”上。
(二)研透文本,突出重点
教材价值从实质上规定了一篇课文的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面对课文我们应该立足在一个阅读者的立场来思考。一个真正的阅读者,为了要掌握文本的内容,在阅读前会做些准备来帮助自己更容易 地理解将要阅读的文本; 阅读时,恰当地运用策略掌握文本的内涵,对文本进行赏析,或是以自己的观点 回应文本; 阅读后,反思自己运用的阅读策略。小学语文教材在选编课文时已经对文章的内容、文体、语言表达等有所分析和考虑,在单元说明或课后习题中也对文章的教学内容重点有所提示。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前,一定要把握课 文思想内容 对读者产生的精神影响、价值引领等,体现教材的人文性; 谙熟课文言语表达形式对学生积累语言材料、 习得言语规律、发展语文能力、获得言语智慧等方面 有独特功能,体现出语文的工具性。因此,教师必须 具备相关的学科知识,并从思想内容、言语形式、学 习方法等多个视角去发掘教材课文的教学价值。教学目标必须契合并体现一篇课文实质上的教学价 值,否则就会让教学偏离方向、失去意义。
(三)立足学生,指向有效
语文教师的任务就是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 趣,利用教材这个例子教给学生听说读写的方法,引 导学生运用掌握的方法进行听说读写的语文实践, 逐渐形成语文能力。现有的课程文化和教科书编写 者都主张充分发挥语文教师的专业自主性,希望教 师能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状况来确定具 体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但华东师范大学博导崔允漷先生提醒我们,“目标指向是学生通过学习之后的预期结果,行为主体必须是学生; 目标陈述是为了便 于后续评价,行为动词必须清晰、可把握。”
③ 如何实现小学语文教学目标
落实教学目标的方法
一、语文教学目标的制订要客观合理
有效完成小学语文教学目标是教学过程的宗旨,是“灵魂”。要想教学效果达到最佳,就要在总的教育目标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教师、学生和教学设施的具体情况,制订好客观合理的教学目标和具体的教学任务,设计好切实可行的教学环节,确保在教学中能灵活运用、机动实施,在有限的40分钟内实现最佳效果,让每个学生都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和全面的发展。
二、落实语文教学目标的途径――言语实践
一篇文章都有其主旨,都是围绕主旨的一个有机整体,有明确的思路、清晰的线索,不是简单的字、词、句、段堆砌,而是有机组合。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缺一不可,不能各自独立,也不能剥离出来孤立理解,要结合上下文的意思,还要结合具体的语境,综合分析理解。汉语与英语最大的区别就是非常注重言外之意,一个词语放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意思截然不同。言语实践是一种感悟式的、体验式的学习方式,细细品味语言形式中的丰富内涵。
三、做好语文教学目标评价
素质教育理论下,首先,必须摒弃唯分数至上的思想,要用新的评价工具、新的评价机制,多方位、多角度评价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其次,要积极提倡形成性评价,不唯结果,要注重过程,让评价激发师生的活力,成为促进教与学的动力。不搞一刀切,要在过程中多次评价学生,让多次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第三,要提倡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使评价个性化,评价中注重个体的参与,从而促进“自我”的内省与反思。
实现小学语文教学目标
一、教师要有亲和力,让学生争做学习的主人
在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始,教师首先必须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以真挚的情感,真诚的语言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强烈的主人翁意识,让学生明白这节课的学习内容是什么,让学生自己制定一个目标。当学生认识到自己既是学习活动中的一员,更是学习活动的主人时,他就会把自己的学习行为与整个课堂教学活动联系起来,把课堂教学活动看成是自己应积极参与的活动。学生主人意识越强,他的学习参与意识也就越强,越能克服种种障碍和阻力,去实现确定的目标,变"要我这样学"为"我要这样学",学生由被动变成主动,教育的可接受性也就越大。
二、教师要放开学生,让学生勇于实践
要让学生成为主体,就要真正地放开学生,而不要用考试、作业压学生,逼得学生在教师定下的框框里不敢出来。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敢于撒手,让学生自己来学,这样就会使得课堂活而不乱,活而有序。虽然,有时看起来很乱,但那是在讨论问题,而不是打闹;有时很安静,那是在听讲,是在做题。课堂上既有民主又有集中,该活的时候活得起来,该静的时候控制得住。我们都知道,学习是一种由外在活动到内部吸收的过程。学习中的外化过程,是学生动口的过程,更是一个动手动脑的过程。学生把所学的知识,经过头脑的加工,然后说出来、写出来、画出来、演出来、做出来,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实践"。学生通过实践,借助一定的操作技能,使主观见之于客观物质世界,使之在实践中完成学习过程。
三、教师要运用非智力因素,使学生激活课堂
非智力因素是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心理特征的总称。如果说,智力因素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工作系统,那么非智力因素就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动力系统。在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动力作用对于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形成、智力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促进学生主动发展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内在驱动力放在首位,重点培养学生较高的学习动机,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养成顽强的学习意志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肯定和奖励的评价方法,使课堂"活"起来。促进学生努力向前,让学生发现自己学习上的进步,不断获得学习预期的满足。还可以运用竞争方法,因为适度的竞争有助于激发学习热情。竞赛可以采取自己和自己竞赛的方法,即争取今天的学习要比昨天好,不必和别人比,只求自己的进步。教师要真诚地爱每一个学生,更不能歧视差生,班级要形成关心理解的亲密和谐的关系,让学生在班集体彼此尊重、共享快乐,从而真正满足主体的最大需要。一般学生总喜欢笑口常开、和蔼可亲、幽默善导、宽容赏识的良师,而从心底里拒绝神情严肃、心胸狭隘、苛刻责备、讽刺挖苦的教师,所以教师更新理念,改变角色非常重要。教师要创造和谐融洽的课堂气氛,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④ 小学语文教案的教学目标是什么,怎么写
我认为可以这样确定教学目标:
课时1:扫除阅读障碍(如,生字新词的认读)内,能读通课文容(应多读几遍课文,尽量做到读流利);了解课文的大意(根据年级的教学要求,理清课文的脉络,即:课文每部分的大意.),能用自己的话去概括.
课时2:根据课文的内容,引导学生去理解、感悟重点段落;学习文中的一些写作方法、积累好词佳句(中、高年级);有感情地朗读或背诵全文(段落)(这要根据课后的要求去定)
⑤ 小学语文教学目标是什么
1、主张“和谐”。在语文教育的价值追求上注重工具素养和人文素养的和谐统一;在语文教育过程中注重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关系的和谐统一;在阅读体验上注重尊重儿童独特见解和遵循文本特点的和谐统一;在教学手段应用上注重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的和谐统一。
2、主张“本真”。语文教育应基于本真的儿童,应真正从儿童需要出发,遵循儿童认知特点,联系儿童生活世界;语文教育应追求本真的课堂,教学目标应当切实,教学过程应当真实,教学风格应当朴实。
(5)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目标扩展阅读:
语文教学要贯彻终身教育思想,把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放到重要地位。语文是一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人们正是通过听、说、读、写,与外部世界(自然、他人、社会)进行交流,不断地丰富和发展自己的内心世界,开拓精神的自由空间,开发自我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未来的信息社会,知识更新速度加快,社会发展加速,人们的职业、地位以及所扮演的角色,呈现出多变性和多样化的特点,终身学习是每个公民的基本素养。因此,语文教学要从以知识积累为取向,转向以促进学生能力发展为取向,立足于促进学生一生的可持续发展。
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最基本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喜欢语文,学会学习语文,为他们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⑥ 小学语文中段教学目标是哪个阶段
(考虑到需要这个资料的,一定是我的同行,所以使用了“自己的图书馆资料”给你下载,但愿我能帮到你)
小学语文中段教学的重点
1.识字与写字教学
【教学任务】: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其中1800个(比原减少200个)左右会写;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继续巩固识字成果,理解词语。
【教学建议】:多让学生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词典来识字,理解词意。尽量把识字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以培养学生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由低段二年级的重点教学,到了中段教学时,词语的教学就转化为基础了,这个基础要一直延续到高段。
2.阅读教学
【教学任务】: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像,领悟内容;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
【教学建议】:教师可按上面的一些教学任务,设计一些问题,创设一定的情境,引导学生完成相应的学习体验。但要注意一篇课文只围绕一、二个教学任务(或重点问题或课后的思考题)进行教学就行了,绝不能面面俱到。以段的训练为重点,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在朗读中重点指导“有感情”。初步培养想象与联想的意境效果。
一般情况下,阅读教学教师只围绕三个目标进行:一是朗读指导与训练;二是让学生说他读懂了什么(教师可以根据上面的教学任务作必要的提示);三是让学生说他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当然在做这三件事时,教师要作必要的引导。
3.习作教学
【教学任务】:学生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像,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书面交流;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冒号、引号等标点符号
【教学建议】: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三年级能写好一个段(落)的文章。四年级能写好文章的主要(重点)内容。四年级(下)渗透暗示分段。
中段的主要任务概括为:①段的训练;②理解主要内容。
中段教学抓好词语的教学非常关键,因为它是最基本的语言细胞。在解决读得正确、流利的同时,在识字的基础上,对于词语的教学,主要以查字典的方法,向学生传递的是标准的解释,学生学到的是非常精确的知识,不容有半点马虎与疏忽。这样学生才能在词语的理解上规范地积淀起来。词语要放到语言环境中去理解。通过理解词语的本意与引申义,去品味词语,去品味语言,去理解句子的内涵,去理解文本的内涵,去理解文本的人文情怀。
⑦ 如何确定小学语文课的教学目标
语文教学要求循序渐进。学生识字、写字、词语这些最基础的知识需要日积月累,阅读和写作更需要一点一点地提高,这就需要教师既要有所教学年段的总目标,还要有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并采用恰当的教学手段落实好教学目标。
一、明确小学语文教学总目标和阶段性目标
1、小学语文教学目标有以下几个方面:
(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和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2)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
(3)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
(4)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
(5)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
(6)学会汉语拼音,能说普通话,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
(7)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
(8)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
(9)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10)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2、阶段目标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要求。课程标准还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内部诸多方面的联系,加强与其它课程以及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全面协调地发展。
二、教师要制定好每个单元和课时目标
小学语文教材安排非常合理,教材根据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和不同的内容构建单元,每个学期课本有八个单元。前五个单元都有不同的综合学习内容,每个单元都设计了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和回顾拓展四个部分。
教师要根据单元的这一设计安排好课堂活动,采用灵活多样的课堂教学方法,让单元目标成为课时目标的指导。课时目标要权衡所教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生的认识水平来制定。单元和单元之间的知识联系要突出出来,课时之间的承上启下要做好,教师还要注意知识的适当扩展。
(7)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目标扩展阅读:
教学目标是关于教学将使学生发生何种变化的明确表述,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所期待得到的学生的学习结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学活动以教学目标为导向,且始终围绕实现教学目标而进行。
教学目标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课程目标;二是课堂教学目标;三是教育成才目标。这也是教学的最终目标。
课堂教学目标就是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教与学的互动目标。新课程倡导的课堂教学目标有三个维度: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⑧ 小学语文教学目标如何确立
教学目标的确立,要牢牢把握课程标准的要求,还应针对所教年
段学生
的
认知水平
来确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