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较有特色的小学语文教研活动有哪些
如何开展小学语文特色教研活动
特色教研核心是“特色”二字,所有教研活动均落实在“特色”上。学校应形成“特色”氛围:“学校办有特色、教师教有特点、学生学有特长。”我认为,可从以下角度开展小学语文特色教研活动——
1、“做课”活动
有计划地开展“名师示范课”、“新教师展示课”、“优秀教师评比课”、“骨干教师献艺课”、“学习汇报课”、“识字写字教学研讨课”、“阅读教学研讨课”、“作文教学研讨课”、“城乡教师互动课”、“兄弟学校教师互动课”、“学习汇报课”、“读书会”等“做课”活动。
2、专题教研活动
开展集体备课研讨、复习专题研讨、识字写字专题教研、古诗文阅读专题教研、作文教学专题教研、阅读教学专题讲座、集体探讨教研课例、新教师展示课后的交流、研究课题的确定等多方面的内容。
3、校本研修活动
开展校本教研、“城乡联动,乡镇联片”活动。
4、苦练基本功活动
组织教师开展“三字”(毛笔字、钢笔字、粉笔字)比赛、演讲比赛、案例分析比赛、读书笔记评比、特长展示等活动。
5、“语文沙龙”活动
开展学生语文沙龙活动,如:拼音过关、听写过关、书法过关、书法比赛、朗诵比赛、演讲比赛、阅读竞赛、口头作文竞赛、现场作文竞赛、积累竞赛、古诗文诵读、科学小论文评比等一系列活动。
当然,究竟如何开展小学语文特色活动,还必须结合学校与班级学生实际,整合教研组力量,发挥教学之长,优化个人教学,形成自己的“特色”。
二〇一二年九月三日
Ⅱ 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内涵与特征包括哪些内容
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内涵与特征
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内涵从广义角度辨析应有四方面的含义:
1.教师是专业人员。教师专业化发展所表达的一个最基本的内涵即教师是专业人员。这就意味着教师承载着教育的根本意义和价值。把教师定位于专业人员,才能真正确立教师的主体意识和首创精神,发挥教师的主体性,使教师自觉、自主地为自身发展开创广阔空间。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观念的变化,我们有理由提出这样的问题,究竟什么是教师的专业?我们认为:教育学科应该被看作是教师共同的专业。因为教育人、全面的培养人的素质、创新意识与能力,是每个教师都要承担的共同任务。
2.教师是发展中人。教育学的理想是:在师生共同生活的世界中教学相长,学生在教师的发展中成长,教师在学生的成长中发展。新课程改革极为强调师生要结成“学习共同体”。然而,在现代教育理论中,无论是赫尔巴特的教育理论,赞可夫的发展性教学理论,还是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都只强调了学生的发展,忽视了教师的发展,造成教师发展的旁落与教师自我的迷失。正视与解决教师发展的旁落,在探索与思考中建构新的理论,推动教育实践向前发展。在教师的发展过程中,其中心是教师的专业成长,所谓专业成长,就是一个终身学习、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一个教师的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情感、社会责任感,包括教师对所教学科的价值、认知、审美等方面的理解与把握,教育实践能力不断成熟,教育经验不断提升、不断创新的过程。教师的专业成长集中代表了教师发展的意义。
3.教师是学习者。新的课程改革明确提出教师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教师教学生学将逐渐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这对教学而言意味着人人参与、平等对话、合作建构;对教师而言,意味着上课不仅是传授知识,而是与学生相互理解、相互启发、教学相长,上课也不是单向度的付出,而是生命活动、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随着学生获取知识、信息渠道的多样化,教师作为学生唯一知识源的地位已彻底动摇。教师需要重新定位,以学习来促发展,改变自己的生存状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要改变过于强调接受性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形成学生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这意味着教师要学会研究性学习,进行反思性实践。
4.教师是研究者。《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教师应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如果教师的教育教学没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没有以研究为依托的深化和提高,就容易在固守旧经验、照搬老方法的窠臼里不能自拔。教师的发展,是在真实的教育环境中进行研究、是把教学变成教育、是教育意义的实现。这个观念强调:教师不再是局外人,不是别人研究成果的消费者,而是“局内”的一个不断反思的研究者或参与观察者,特别是在某些不可重复的特定的教育情境下,教师是最适宜的观察者与研究者。
综上所述,就个体而言,我们认为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内涵具体表现为两方面:专业素养和人文素养。
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首先表现为教师自身的专业形象。我国学者叶澜教授指出,教师的专业形象必须包括:一是与时代相通的教育理论,并以此作为自己专业行为的基本理性支点;二是具备多层复合的知识结构;三是特别要具备理解他人及与他人交往的能力、管理能力和教育研究能力。由此,依据对专业化发展内涵的理解,我们总结出,小学语文教师应具备教学教研的专业知识、实施教学教研的专业能力和终身教学教研的专业精神。
而语文教师的人文素养则绝对不能简单地等同于知识水平,更不能简单地等同于学历水平。教师的文化素养是难以“培训”和“灌输”的,靠的是日积月累的“浸润”和“孕育”。它是指语文教师经过较长时间培育而逐渐形成的一种从事教育工作所专门需要的涵养。是我们语文教师的学识水平、知识视野、思维品质、创新意识、审美能力、气质品位、价值取向、人格修养等的总和。它的核心表现是:(1)思维的深刻和独到;(2)知识的丰富和广博;(3)人性的丰满和善良。一个人文素养高的语文老师的形象标志就是成为一个有修养有智慧的老师,拥有善的心灵、美的情怀,是智慧的化身、人格的楷模。无论是对学生,还是对同事,都以灵性启迪悟性思维引导思维,人格塑造人格,生命润泽生命。
就一个群体而言,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内涵还具体表现为以下四点:
1.有群体发展愿景——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方向和核心价值。愿景是对未来的愿望,是对发展前景的美好描述,体现的是希望、愿意看到的景象,在这个意义上与“愿望”是近义词。在某些语言环境下两者是可以相互替代的。愿景与愿望的不同之处就是愿景在某些语言环境中意思侧重点是前景、未来景象。
愿景与目标有何不同呢?一般而言,目标是针对未来特定的时间内,可以具体明确评估的努力方向。目标是愿景的一部分,但一个愿景所要包括的内涵应该远远超过目标。愿景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核心理念,另一部分则为未来的蓝图。后者体现目标性内容,前者体现价值体系。
从我们这所学校的角度来说,着眼于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需要进行愿景管理,也就是通过本校语文教师参与讨论对学校全力以赴的未来方向取得一定程度的共识。结合个人价值观与学校发展方向,通过开发愿景、瞄准愿景、落实愿景的三部曲,来组织教师队伍,使教师的力量极大化发挥。愿景形成后,学校着力将愿景转化为学校具体的发展规划,将办学的基本理念和学校发展目标用规划和行动方案的形式表现出来,以此来引领和规范全校教师的行为。愿景清晰了,学校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灵魂也就有了,发展的方向和路径也就明了了。
2.有校本教育科研——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动力。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是一种内源性的发展。学校发展要获得小学语文教师群体发展的动力支持,保证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健康、协调、稳定,这就需要高度关注学校的教育科研,通过校本研修找准发展的定位,明确发展的路径,理顺发展的关系,探索发展的举措。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给我校科研提供了一个新的契机,这要求校本研修必须与学校语文教师发展的实际需求结合起来,分析语文教师群体实际存在的问题和困境,探寻语文教学出现的新情况、新矛盾,在破解学校语文教育发展难题的过程中实现教育科研的“升级换代”,实现学校的变革与进步。
3.有良性运行机制——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根本保障。“机制” 这一通用术语的基本含义包括以下要素:(1)事物各组成部分相互作用;(2)表现为一定的运动方式;(3)随时间发生变化;(4)运动的性质主要取决于构成部分的数量及其联系或影响方式。也就是说,学校运行机制既包括工作方式,也包括工作方式运行过程,以及运行所依赖的组织机体。
从学校运行的理念来看,以学生的语文素养发展作为立足点,学校需将以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为本的理念放在突出位置;从学校运行的制度来看,以学校的内涵发展作为着眼点,学校需要从自身实际出发,建立健全一系列规章制度,用制度保障发展,靠制度促进发展;从学校运行的方式来看,以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作为目标,学校需要考虑开展哪些活动,借助于何种渠道或途径将教师的发展推向深入。
4.有和谐的学校文化——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人际生态环境。和谐的学校文化,是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人际生态环境。人际生态环境也是生产力,是被当今企业管理所证实了的一个命题。在教师专业化发展中,如果没有良好的人际情感关系,没有和谐的学校文化,没有学校内各组成要素的协同配合,就难以实现持久、健康的发展。在当今社会中,营造温馨和谐的学校文化,形成教师之间、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良好的人际关系至关重要。发展需要有发展的环境,教师群体发展需要有协调的内部环境。有了和谐的学校文化,教师之间相互情感支撑,无论是课程的开发,还是课堂教学的变革,都有了可靠的保障和空间,语文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才会切实落到实处。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内涵无论从个体,还是群体来看都是相互交融、和谐共生;相互促进、同步发展的。因此它具有如下基本特征:
1.内在缄默性:从经验型教师到研究型教师,对语文教育教学中的问题与现象做出及时准确的判断,这样的实践智慧是语文教师长期内省反思所得隐性知识转化而成的高级思维形式,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是对语文教学问题瞬时的直觉反应,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教学活动。
2.动态生成性: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学研究过程中对复杂教学关系的顿悟,是语文教师在具体语文教学情境中随机应变能力的体现。变化的教学实践活动使得语文教师的专业成长永远处于发展生成的过程中。语文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成为建构智慧的过程。
3.个体独特性:一个学校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多个教师个性的独特表现,教育方法的灵活运用,教学风格的异彩纷呈,具体表现为与众不同的教学行为和处理教学及研究问题的独特方式。
Ⅲ 怎样抓好小学语文教学的课外活动组织
如何开展小学语文特色教研活动 特色教研核心是“特色”二字,所有教研活动均落实在“特色”上。学校应形 成“特色”氛围:“学校办有特色、教师教有特点、学生学有特长。”我认为,可 从以下角度开展小学语文特色教研活动—— 1、“做课”活动 有计划地开展“名师示范课”、“新教师展示课”、“优秀教师评比课”、“骨 干教师献艺课”、“学习汇报课”、“识字写字教学研讨课”、“阅读教学研讨课”、 “作文教学研讨课”、“城乡教师互动课”、“兄弟学校教师互动课”、“学习汇报 课”、“读书会”等“做课”活动。 2、专题教研活动 开展集体备课研讨、复习专题研讨、识字写字专题教研、古诗文阅读专题 教研、作文教学专题教研、阅读教学专题讲座、集体探讨教研课例、新教师展 示课后的交流、研究课题的确定等多方面的内容。 3、校本研修活动 开展校本教研、“城乡联动,乡镇联片”活动。 4、苦练基本功活动 组织教师开展“三字”(毛笔字、钢笔字、粉笔字)比赛、演讲比赛、案例 分析比赛、读书笔记评比、特长展示等活动。 5、“语文沙龙”活动 开展学生语文沙龙活动,如:拼音过关、听写过关、书法过关、书法比赛、 朗诵比赛、演讲比赛、阅读竞赛、口头作文竞赛、现场作文竞赛、积累竞赛、 古诗文诵读、科学小论文评比等一系列活动。 当然,究竟如何开展小学语文特色活动,还必须结合学校与班级学生实际,整 合教研组力量,发挥教学之长,优化个人教学,形成自己的“特色”。
Ⅳ 小学一年级语文校本培训讲稿
共同编织“互联网”
董繁繁
六(7)班是一个拥有41名少先队员,团结互助、积极进取的班级体。六年来,同学间互学互助,共同进步,大家手拉手,肩并肩,从无知到有知,从bpmf到ABCD,在互助中成长,在互学中成熟。老师与同学之间,同学与同学之间,老师与家长之间,联系互动,取长补短,和谐进取。有困难大家互帮助,有快乐大家齐分享,组成了一个和和美美、朝气蓬勃的大家庭。六年来,老师、学生、家长共同编织了这张启迪的网、知识的网,承载着每个孩子梦想的网,前途的网,寄托着老师、家长、社会希望的“互联网”。
一、互学互助,实现班级从他律到自我管理
1.互相讨论,建立班级管理制度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一个优秀的班级应有较完善的管理制度,从而营造一种健康向上的氛围,使每个学生在群体舆论的约束下,严格要求自己,摒除自己的一些不良行为习惯。针对本班级特点和学生的个性特征,班级学生和辅导员老师互相讨论、整理,建立了班级管理制度。制定了“众星闪耀”个人竞赛制度,“互帮助,齐进步”小组竞赛制度,班干部轮换竞争制度,“每月之星”评比制度,图书管理制度、劳动卫生制度……结合校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制定了班级行规章程。在实践中,我们又进行不断地改进和完善,在每次班规制定或修改后,通过召开队干部会议和班会课的形式,让学生明确班规。班级管理制度的建立,都是由孩子们自己出谋划策,这样能变老师的管束为内在的需要,实施起来就更加有效了。
2.互相合作,共同参与班级管理
班干部是联系班主任与学生的桥梁,是老师的助手。成为班干部,不仅能让孩子获得成功的体验,更能培养和锻炼孩子的能力。因此,我们班鼓励每一个孩子都参与到“班干部竞选”的活动中来。班干部竞选一个月进行一次,可以是同学、老师推荐你,也可以你自己自我推荐。成为班干部的学生在班长和各个部门委员的带领下,进行班级工作分工和合作。你可以服从分配,也可以自己安排工作,甚至可以创设新的工作岗位。像整理讲台桌、擦黑板由专人负责就是在管理中学生自设的新岗位。班级里的大部分学生成了班级的干部,班级工作分工更加细致,责任到人。为了让当上班干部的孩子更好地开展工作,培训和表彰工作必不可。每一次轮换前,我们都要对上一届班干部工作进行评议、表彰,或留任或转岗并将工作成效纳入小组竞赛活动中;每一次轮换后,都要进行新一届班委上任培训,召开队干部会议。学生轮流参与班级的日常管理,负责班级大小事务,让班干部不再只是优等生的专利,工作中学生学会发现自己的长处,赏识别人的优点;工作中,学生体会到了当家作主的辛苦,增加了他们强烈的责任感,从而进一步热爱和关心自己的班集体。
3.互相帮助,争取在小组竞赛活动中胜出
我们将班级的各项工作都容纳在“互帮助,齐进步”小组竞赛活动之中,以加分换星的方式确定优胜小组。小组竞赛一月一评,获胜小组将得到由家委会家长为孩子们精心准备的奖状和奖品。竞赛活动不仅有精神鼓励,又有物质奖赏,学生积极性很高。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帮助,谁有问题大家帮,每人都为自己小组在月评比中能胜出而努力。
互学互助,实现了孩子从他律到自我管理。五年来本班连续被评为校行为规范达标班级,先后获得“校先进班集体”、“城南学区先进班集体”的称号。
二、家校联动,搭建学生自主成长的平台
1.让学生走进家长会,和家长、老师对话
本班改变以往家长会一家讲坛的单一模式,在家长会上尝试让学生参与其中。家长会内容根据班级情况和学生一同商量确定;会议由学生主持;会上安排学生各项学习成果的展示。这样的家长会,让学生与家长、老师对话,家长喜欢,孩子高兴,更重要的是它成为孩子展示才能的平台。
2.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上好属于他们自己的班队课
班队课是一门既让队员学习道德知识,培养道德情感,指导道德行为,又能培养学生各种能力的课程。为了充分发挥各个队员的自主性,班队课分小队负责组织。由扶到放,刚开始小队成员和我一起确定主题,一起组织。现在,各小队的队员经过几年的锻炼,知道结合学校主题教育、传统节日、各门学科、本班情况、生活实际等确定主题,并有序地组织开展活动。“走进温州名小吃”、“小小新闻发布会”、“走进鲁迅的故乡”、“母亲河在哭泣”、“徜徉书海快乐成长”,
这一堂堂丰富多彩的班队课,展示了学生实践的成果。
3、创新设计,让孩子在活动中积累宝贵的精神资源。
活动是培养队员各项素质、增强中队凝聚力的最有效的载体,是培养优秀种子的最好的土壤。在开展小队活动,学校活动的同时,我们中队每年开展一次大型的富有创意的亲子活动。
“趣味知识运动会”——把课本知识搬到了运动场,让孩子们获得知识的同时也给家长进行了小学知识的复习;在其乐融融的亲子运动中,增进了孩子与家长的情感。
“探访永嘉古村落——埭头村”之行——参观古村落,让孩子们更多地了解温州古老的地方文化;孩子们自己动手搓麻绳、编草鞋、捣谷子、挖地瓜、做麦饼,感受农村生活,乐在其中;用编好的麻绳开展跳绳活动、拔河活动,孩子们更团结了,家长们更年轻了。
“走进鲁迅的故乡” 绍兴之行暨“我十岁了”生日庆祝会更给孩子的童年留下了美好的回忆。活动前,我们先召开了一次“走进鲁迅的故乡”的主题班队课,让孩子们对绍兴、鲁迅有了一定的认知。在参观鲁迅故居后,孩子们对这位伟大的文学巨匠就有了更深的了解,活动回来,学生纷纷看起了鲁迅的作品。而当晚的“我十岁了”学生生日party,家长们深情的祝福,孩子们精彩的演出,家长孩子默契的表演,快乐的游戏活动,我想这也许是孩子过的最难忘的生日吧。
黄岩蜜橘采摘活动、丹璐广场运动会、……
班级亲子系列活动的开展,得到了家委会家长的支持和协助,受到了家长和学生们的欢迎,它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增长了他们多方面的知识和实践能力,成了本班的常规活动,也是本班一项富有特色的活动。
三、积极引导,师生共同编织“互联网”
六年来,学生在老师与家长的积极引导下,培养了自己课余的兴趣,锻炼了自身的才能:本班共有50人次在各级各类竞赛中获奖。郑佳泓同学在德国国际舞蹈比赛中获一等奖;吴悦茜同学在韩国国际“首尔杯”器乐比赛中获二个最高奖,一个大金奖;吴悦茜同学还作为校朗诵小明星被推荐到北京参加全国朗诵比赛获一等奖;黄诗雅同学在全国找错别字竞赛中获二等奖;陈加根、祝伊颖、曹方铭、陈温雅、朱晨雅、谢雨初等同学分别在各级各类书法比赛中获一、二、三等奖;高源同学获鹿城区科技三小“小发明”三等奖;郑雯轩在区征文比赛中获三等奖;陈信儒获区智力七巧板三等奖;叶舒霖、郑雯轩、黄诗雅、陈温雅的作文在各报刊、《学生时代》刊登;金航仕同学获校艺术节“美术小明星”称号;王逸环同学获校艺术节“习作小明星”称号;杨凌风获校艺术节“英语小明星”称号;班级课本剧《啄木鸟和大树》获校艺术节一等奖,并被推荐参加学校艺术节汇报演出;班级荣区小学生规范汉字书写竞赛三等奖;班级先后被评为校先进班集体、城南学区先进班集体、校十佳班级、校文明班级;班级荣获校科技节“报纸承重”赛二等奖
六年来,“乐学、善思”的班风逐渐形成,班级凝聚力逐渐增强。学生在朝气蓬勃的大家庭中不断成长,不断进步。在互帮互助中,在家校联动的各项活动中,学生、家长、老师齐心协力,共同编织着承载每个孩子梦想的网,寄托着老师、家长、社会希望的“互联网”。
Ⅳ 小学二年级语文校本研修总结
先说第二种语文,这种语文就是生活中的语文,每天每时都在学习语文,可以说此外,要学会分析总结。学习成效大的同学,往往是他比别人更有心,更善于
Ⅵ 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校本实施途径与策略有哪些
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校本实施途径与策略 促进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最便捷有效的途径是实施有效培训策略,开展校本培训。 校本培训是以问题为切入点,以教师的迫切需求为培训内容,以教师自觉参与,主动发展为原动力,以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促进教师自身发展为最终目标。为了提高对语文教师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开展校本培训中,采取有效的策略是非常必要的。 1.模块培训策略 按着教师专业发展领域,把校本培训内容划分成不同的模块,以模块的方式向教师进行培训,按着这种形式,把培训内容划分为师德培训、学科知识培训、教育教学理论培训、教育教学技能培训。 2.全员培训策略 (1)是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县级以上主管部门组织的通识培训,学科培训。(2)是通过观看录象讲座,请上级教研员进行课改理念,学习方式,评价策略方面的讲座。(3)是学校主管业务的领导组织教师研究、学习、讨论、领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新课程标准》等有关理论精髓,树立了新的教师观、学生观、教学观。 3.行动研究策略 行动研究是校本培训主要策略之一,简单地说行动研究就是教师在自然、真实的教育场景中对自身实践的系统反思。它不是一种独立研究方法,而且对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是教师反思的一种有效形式,行动研究提出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教育理论与实践的脱节,为了倡导教师在实践中反思对教师来说,参与行动研究的收获之一就是实践智慧的提升。 (1)层次目标策略:即按教学经验和专业水平的不同确定不同层次的培训目标,使教师即能达成,又能经过一定的努力达到自身的发展目标。 (2)领导与教师互动策略,即培训者,学校领导,教师相互之间的互动,首先培训者与教师一起座谈交流,进行教情情况分析,把握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结合点,撑握校本培训资源,确立互动培训核心,其次选准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让局内人充分发表意见和建议,形成民主、和谐、融洽的氛围。 (3)任务驱动策略,即教师带着任务参加校本培训,通过“任务驱动”,提高教师学习,研究的积极性,如学期内做一节校级以上公开课,每月写一篇教学反思,每周搞次问题研究交流会,搞一节课堂教学设计,每月写一篇案例分析,每学年读一本著作,写一篇教学体会等等,这样教师在任务驱动下,便会进行自主教育、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与理论水平。 (4)科研管理策略,结合本课题实验,开展了以课题研究为载体的“校本培训”,这对于提升教师素质,转变教师教育教学理念,改进教师教育教学方式,促进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如,针对学校的实验课题,以课题研究为先导,以课堂教学改革为重心,以系列化研究为主要形式,把科研贯穿于课改的全过程,每学年要求教师立一项专题,每学期开展一项样本研究交流会,以科研推动教研,在教科研的互动中,对教师进行了培训。 (5)开展研培互动策略。面对新课程改革中语文教育的诸多问题,以校为本的理念逐步深入人心,校教研也成为当前把学校建成为学习化组织,提升教师专业水平,促进教师和学校发展的必然要求。为使校本教研,校本培训,有计划有实效,有质量的平移进行,实行研培互动:①是实行集中培训和自学相结合,引领教师走进新课程。为加大课改实验培训的力度,加强课标、教材、教学、评价等方面的研究,我们采用学--研--培--评互动的行动研究方式,开展了校本教研、校本培训的活动。②学校现应每周四下午为集中研究日,针对教学中存的问题,困惑进行集中研究交流,领导与教师,教师与教师进行互动研究,共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找准课改研究方向,探索学科有效的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和评价方式,确保课改,培训的有效运行。 (6)课堂培训策略。新课程理念的巩固,需要一个鲜活的教学来实践课程理念转化成行为又需要一定的示范,有些理念的落实,需要在尝试上实现。为此,对教师的培训也要放在课堂教学中进行,使培训走进课堂,为了促进教师在教学岗位上更好地践行新课堂理念,更好地运用新课程呈现的教学方式,学习方式,我们从校本实践出发,挖掘校本资源,充分发挥学校教学能手,骨干教师的作用,进行课堂“校本培训”这既能锻炼教学能手,骨干教师,也迫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理论,大胆科学实践,促进他们持续发展,又能使广大教师受到培训,每次课堂教学之后,授课教师与看课教师都进行广泛交流与充分的讨论,使参加训教师在观摩他人的课堂教学与评课的过程中,感悟和理解新课程理念。在如何把新课程理念转化成为教学行为的问题上获得一定的启示,在此基础上,专家面向全体教师进行课堂培训,专家与教师,教师与教师之间面对面的交流,重点指出教学行为与理念没有结合好的一面,并提出如何改进建议,类似这样的培训我们主要动用专题研讨课,示范课,尝试课等。这样的培训形式,执教者直接受益,旁听者也得到启发,效果非常明显,这种培训形式是“校本培训”的一条持续可行之路。
Ⅶ 小学四年级语文校本教研小课题有哪些
很多啊,例如:标点符号的使用﹑书信的格式﹑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如何培养学样的写作兴趣﹑还可以拿出一课去说,这些都可以作为课题
Ⅷ 随笔小学语文校本研修课题有那些
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幸福.杜甫有诗云:“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专颜.”这是杜甫认属为的幸福.“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自由自在的幸福是李白的人生写照.司马迁用“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诠释着自己对幸福的理解,而登上岳阳楼的范仲淹面对滚滚的江水,吟诵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以此为幸福.
感叹古人对幸福的深刻理解,我也渐渐得出自己要的幸福究竟是什么样的.它不是千金的财富,不是受人注目的地位,而是为人,为别人着想的奉献,是付出,这就是我要的幸福.
一份有自己声音的幸福
作家朵拉有一句至理名言:第一个孩子都是一滴有自己声音的水.因而引发了我,我觉得每一份幸福也正如那一滴有自己声音的水,你可以选择其滴落的方式,但它的声音你别无选择.
人打一落地,便是一个生命个体,有自己必须经历的人生,有自己的理想抱负,更有着对幸福不同的诠释.假如,真的只有当幸福失去后才知道幸福的可贵,那么还有谁有勇气去追寻幸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