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小学语文 > 人教版三下语文德育教学目标

人教版三下语文德育教学目标

发布时间:2021-01-07 00:13:28

A. 德育目标与小学语文课堂实效怎样结合

著名的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蔡汀、王义高、祖晶,2001)曾说过:“训练年轻一代投入生活,应当不只是让其掌握实际技能和技巧,而首先在于形成未来的人所必需的道德品质。”。教育学家赫尔巴特认为:“教学最高、最后的目的包含在这一概念之中——德行。”教学永远具有强烈的教育性。重视和加强青少年的品德教育,已经成为新课改的热点。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小学语文是基础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有很强的思想性。”《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同时,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和谐发展。
做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认为在课堂进行德育教育是当今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学生在的学习过程中,不仅可以净化学生的心灵,用积极和乐观的态度去接受美的事物,陶冶他们情操,同时也可以促进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习主动性,从“要我学”到“我要学”。
小学语文学科内含有丰富的德育素材,我们可以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内容,根据不同阶段学生成长的心理特征,创设不同的语言情境进行有机地德育渗透,使小学生健康成长,成为真正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本人就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进行初步探讨。

二、语文课堂德育教育的方法
2.1 言传身教 激发情感
德育在小学语文课堂的实施,语文教师责无旁贷。教师要以自身高尚的道德影响学生,以爱激发学生的情感世界。教师要树立良好的形象,注重自己的言谈举止,并在学生中树立教师的角色规范与威信。小学生的模仿能力是很强的,有时甚至超过大人的想象,教师的人生观、价值观、情感及教态,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
2.1.1言教
教学语言是重要的传播教学信息的媒体,它设立了一种语文学习和使用的环境,使学生真实地感受到语言的交际性,意义性及趣味性。它也是影响学生学习、身心成长的非常重要的因素。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教学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语文教师的语言艺术水平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质量。
语文教师不应总板着脸上课,这样学生就如芒刺在背。笑是感情激流的浪花课堂里常有笑的细流在潜动,师生感情融洽,课堂气氛活跃,教师要善于用风趣的语言开导学生,讲究幽默把情趣和理趣结合起来。教育家斯维洛夫讲过:“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在教《游园不值》这首诗时,忽然一位迟到的学生“砰”的一声,推门而入,径直人座,这位教师就诗取材,问道:“‘小扣柴门久不开’,诗人去拜访朋友,为什么是‘小扣’而不是‘猛扣’呢?”学生议论了一番,有的学生说,因为诗人知书达有教养,讲礼貌。然后教师走到那位迟到的学生身边,弯腰轻声问他:“你说大家说得对吗?你赞成‘小扣’还是‘猛扣’?”这位同学脸红了,同学们也笑了起来,在笑声中大家都受到了教育和感化。
2.1.2身行
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提倡教师应“以身作则” “以教人者教已”,因此教师的榜样作用尤其重要,教师的衣着、态度、教态将影响着学生的一言一行。教师要衣着美观得体,态度、热情活泼,教态亲切自然、大方,可让学生感受到美的愉悦。教态是无声的语言,它能对有声语言起到恰到好处的补充、配合、修饰作用,可以使教师通过表情让语言表达更丰富,更容易为学生所理解。所以,教师亲切的目光、期待的眼神可以使学生产生安全感,消除恐惧感,教师与学生的感情距离缩短了。教师的微笑、慈祥的面容可以使学生获得最最真切的感受;优美的身姿手势,无时不在感染着学生。
另外教师在教学或是生活中多说“谢谢、对不起、没关系”等。在教师的感染下学生形成运用礼貌用语的习惯,将习语脱口而出。同时,教师要在学习和生活上关心爱护学生特别注意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给他们更多的爱护与鼓励,用师爱去包围他们,使他们能在爱的沐浴中逐步发展。亲其师而信其道,爱屋及乌。
2.2 掘德育素材 渗透德育
教材是寓德的载体,依据教材挖掘德育因素是课堂寓德的前提。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如:诗歌、人物记事、寓言故事等,这些题材都渗透了德育因素,教师应努力挖掘这些德育因素,以知识为载体,适时适度地在教学中渗透人际关系、思想品质、爱国主义等方面的教育。
2.2.1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过程中,从德育着眼,密切结合教材,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既达到教学的目的,也进行了德育渗透。列宁说过:“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事情。”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学生高谈阔论爱祖国,代替教育学生爱祖国,这是不可思议的事。”热爱祖国、热爱集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教师有责任培养学生爱国、爱集体的美德,从小就有为祖国争光的志向。例如:
抓住课文题目的闪光点,领会爱国情。《富饶的西沙群岛》,引导学生分析出该课题的中心词(西沙群岛)和关键词(富饶)。“富饶”表明西沙群岛是物产丰富的,使学生在新授刚开始即对西沙群岛有了好感。
品味词句,体会爱国情。《小英雄雨来》一文中:鬼子毒打雨来打得累了,雨来还是咬着牙,说:“没看见!”启发品味该句:鬼子为什么毒打雨来?雨来为什么说没看见?(为了掩护抗日干部。)雨来咬着牙表现出了什么样的品质?(切齿恨敌,宁死不屈。)从而使学生体会雨来对祖国的赤胆忠心之情。
结合语文课外活动,强化爱国主义情感。几年来我们组织的活动有:微型报设计:“我爱家乡的特产”;作文比赛:“爱祖国,知国情”;知识竞赛:“给台湾小朋友介绍我的家乡”;等。通过各种有效的语文课外活动,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家乡,爱社会主义的教育,使爱国主义情感在学生心灵中深深扎下根。使思想教育真正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收效甚好。
2.2.2文明、礼貌常记心
对学生进行礼仪方面的养成教育是德育工作的重头戏。走进语文教材,仿佛进入了一个五彩斑斓的世界,宛如一幅幅美丽的画卷,讲述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在教学谢谢、对不起、没关系等礼貌用语时,通过认真研究教材,我将这方面的德育教育单独划出来进行重点突破,收集了很多关于礼仪方面的资料,像进门前要先敲门,主动向长辈问好。并提出问候的重要意义让学生在课后养成自觉使用问候语的良好习惯,这样,不仅复习了旧知识,又让学生学会了基本的礼节让学生了解我国是礼仪之邦,讲文明、讲礼貌是我们的光荣传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礼貌礼仪和言谈举止也是我们语文教师的一大任务。

三、语文课堂德育教育的要求
3.1注重情感教育 促进身心发展
苏联教育家赞可夫指出:“教学法必须触及学生的情感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才能发挥高度有效的功能。”学生学习的过程,是身心整体发展的过程。小学阶段正是情感性学习形成的时期。教师在教学中如果注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效应,充分利用情感的积极作用,必将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教师如何通过教学活动将爱渗入学生心田,触动学生的道德情感呢?
3.1.1润情感
孔子在《论语》中早已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教育应尽量激励儿童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带着快乐的情绪去学习知识,变求知为一种快乐事,从而获得情感的满足。
如在教学〈〈钱塘江大潮〉〉时,为了让学生对钱塘江大潮有一个直观、全面、形象的认识,在开始上课时,我播放了钱塘江大潮的一段视频为导入。当钱塘江大潮的壮丽景象出现在学生们面前时,教室里鸦雀无声,大家都被这大潮神奇壮观的自然景观所震撼,拥抱大自然的情感油然而生。由此调动了学生的情感,让他们沿着这条情感轨道走近课文,走近钱塘江,激发了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3.1.2磨意志
小学中的语文课让学生有兴趣就是成功的,但是有了兴趣并不等于就能学好。我们要求学生不仅在玩中学,而且能学以至用。所以意志在语文学习中是非常关键的,我们必须把学生性格和意志的培养渗透在教学中。学习本身是一种艰苦的劳动。对初学者来说,尤其是在学习识字阶段,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学习目标,树立不断克服困难信心,还要尽可能设置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掌握方法。把艰苦的劳动变为轻松又愉快的体验,消除了学生厌学的情绪。
我们在上完一个单元的内容之后,往往通过测验来检测学生学的情况,这不仅对学生施加了一定的压力,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3.2组织课外活动 加深德育渗透
课堂时间是有限的,而课外的时间是无限的。如果说课堂教学是德育渗透的主渠道,那么富于思想性、娱乐性和创造性的课外活动无疑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教师在某些方面设计、组织活动时要注意:
3.2.1结合教材内容
结合教材内容,要让学生感觉得在复习旧知识,而不是另有目的。在教学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小学语文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三“说说我自己”时,分小组评一评,选出说的最像本人的同学。通过小组汇报、与他人对比的形式,提高学生自我认识,尊重他人的能力。
又如:在教学三年上册语文园地一“我们的课余生活”时,在班上开展以“我丰富的课余生活”为主题的班会,学生各抒己见,接接着再发给每位学生发一张能力调查表,大家激烈地讨论着,生怕落后了一样,个个都把表格填得满满的。随着年龄的增大,孩子们的内心渴望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渴望自己的劳动得到别人的认同,也渴望成功。用这种小组合作的方式不仅可以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同时也增强了他们热爱劳动的观念。
3.2.2德与智紧密结合
德与智紧密结合,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提高自己的德育行为。低年级开展栏目“我的发现”,成立6人一组的语文学习合作小组。每位成员轮流收集课外信息,一周进行一次汇报。收集得多的一组,给予适当的奖励。使学生自己发现语文学习的规律、方法,随着年级的增高而扩展。“ 宽带网”是二年级下册安排的,不是让学生上网,而是借网络中的这个名字,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到了高年级,“回顾与拓展”引导学生回顾总结这一组的学习收获,总结学习的收获、交流和收获,包括学生的自我评价。
在语文教学中,适时组织学生开展一些课外教学活动,不仅延伸了课堂教学的内涵,也丰富了学生的课外活动,同时还创造了口语交际的氛围,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

四、结束语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寓德育于语文教学之中,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教师的目的必须是明确而又统一的,也就是教师言传身教;善于挖掘德育素材;润情感磨意志,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让德育走进现实生活。教师还要提供信息,加强指导,积极创设情境,使小学生通过语言知识、技能的学习与训练,其思想情感,道德品质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时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及其辨别能力,帮助学生成为思想素质高,思维能力强的语文新生代。愿德育之花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全面开花。

B. 如何表述教学目标

本人认为,好的教学目标具有教学的指导性和操作性,具有“明确、具体、可测”的特点,其表述中要含有“行为、条件、标准”这三个要素,并且是以陈述句表述。目标三要素与陈述句结构关系如下:目标三要素行为主体条件、标准行为陈述句结构主语状语谓语宾语学生条件、标准行为动词教学内容
(1)行为主体(陈述句的主语部分),即教学对象,一定要是“学生”,但大多在不会发生误解的情况下可省略掉。
为了有针对性的说明表述的方法,我以教师编写的教学目标为例说明 (黑体字为原目标,括号中是省略部分,楷体字为目标分析):
(一)知识目标:(1)(学生)根据元素周期表,
判断Na、Mg、Al元素金属性的相对强弱。主体条件行为动词教学内容行为(2)(学生)能抓住事物的突出特点,撰写出广告词。主体标准行为动词教学内容行为(3)(学生)能描述
滚珠丝杠螺母副轴向间隙的调整原理和方法。主体行为动词教学内容行为
(二)能力目标(1)(学生)
能够根据简单体模型正确绘制三视图。主体条件标准行为动词教学内容行为(2)(学生)能用万用表判断安装的线路是否正确。主体条件行为动词教学内容标准行为(3)(学生)能选择合适的工具,
完成垂头上的内外圆弧及圆弧连接的加工。主体行为行为(4)(学生)能灵活完成
运球、上篮、投球的连续动作。主体标准行为
(三)德育目标
德育目标与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的表述大体相同,只是陈述句的宾语部分不再是教学内容,而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德育范畴的内容,由于德育目标是无形的抽象目标,一般不易“明确、具体、可测”,因此要用“体验性”语言来描述,如下。(1)(学生)亲历
设计和制作的过程,体验
成功的快乐。主体行为动词教学内容行为动词情感行为行为(2)(学生)体味
文章所表现出的浓浓的父子情谊。主体行为动词情感行为(3)(学生)认真标注元件符号,
养成
严谨的作风。主体
行为动词教学内容行为动词态度行为行为(4)(学生)体会加工方法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养成严谨认真的工作习惯。主体行为动词教学内容行为动词态度行为行为
郑重说明以上目标表述只是本人的“一家之言”,是否合理仅供参考。

C. 德育基础之三 什么是德育目标制定德育目标的主要依据有哪些

德育来目标是通过德自育活动在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的总体规格要求,亦即德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或结果的质量标准。 德育目标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它不仅决定了德育的内容、形式和方法,而且制约着德育工作的基本过程。 制定德育目标的主要依据是:时代与社会发展需要;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民族文化及道德传统;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及心理特征。

D. 包含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德育目标),教学重难点及教学设计、教学过程的初中数学教案

你把要写教案的内容输到搜索里,会出现很多的网页,你选一个喜欢的就好了

E. “德育目标”是指什么

“德来育目标”是指:源通过德育活动在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的总体规格要求,亦即德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或结果的质量标准。

德育目标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它不仅决定了德育的内容、形式和方法,而且制约着德育工作的基本过程。

在应试教育的压制下,家庭、学校教育几乎清一色地重才智而轻德育,以至于无数人感慨当今的青少年是垮掉的一代,是不堪重任的一代。

而德与才的孰重孰轻,坊间一度流传着这样几句话有德有才是正品,有德无才是次品,无德无才是废品,有才无德是危险品。



(5)人教版三下语文德育教学目标扩展阅读:

德育是各个社会共有的教育现象,具有社会性,与人类社会共始终。德育随着社会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具有历史性。德育在阶级和民族存在的社会具有阶级性和民族性。在德育历史发展过程中,其原理、原则和内容、方法等存在一定的共同性,因此德育具有继承性。

德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和心理品质的教育。思想教育是形成学生一定的世界观、人生观的教育;政治教育是形成学生一定的政治观念、信念和政治信仰的教育;道德教育即促进学生道德发展的教育。

F. 小学教育的培养目标

我国中小学培养目标 1992 年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第一章 中明确规定了中小的培养目标。

小学阶段的培养目标:

一、德育方面

初步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初步养成关心他人、关心集体、认真负责、诚实、勤俭、勇敢、正直、合群、 活泼向上等良好品德和个性品质,养成讲文明、讲礼貌、守纪律的行为习惯,初步具有自我管理以及分辩是非的能力。

二、智育方面

具有阅读、书写、表达、计算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一些生活、自然和社会常识,初步具有基本的观察、思维、动手操作和自学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体育方面

初步养成锻炼身体和讲究卫生的习惯,具有健康的身体。

四、美育方面

具有较广泛的兴趣和健康的爱美情趣。

五、劳动教育方面

初步学会生活自理,会使用简单的劳动工具,养成爱劳动的习惯。

拓展资料:

一、简介

小学,是人们接受最初阶段正规教育的学校,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发展,在其前又开设了幼儿园。一般6-12岁为小学适龄儿童,现阶段小学阶段教育的年限是6年,有些地区仍是5年。小学教育阶段后为中学教育阶段。

二、特点

小学教育除了教育的特点外,还有独特的基本特征:一是全民性;二是义务性;三是全面性。

三、学制

1、六年制

小学教育一般是六年制,分三个阶段:一年级、二年级叫低年级,三年级、四年级叫中年级,五年级、六年级叫高年级。1970年初,本着“教育要革命,学制要缩短”的理念,开始将小学六年制改为五年制。1979年,又将五年制改回到六年制。

2、五四学制

21世纪初,一些地区又进行试验,实行小学五年制教育。如宁波山东地区2006年在部分学校试行小学五年、初中四年的“五四学制”试点。济宁等地点现今也沿用着“五四学制”。

参考资料:网络 小学

G. 怎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落实德育目标

一、优化设计,注重积累。
小学语文教学应该注重引导学生积累、感悟和运用语言,注重开发学生创造潜能,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审美能力,促进他们形成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促进他们持续发展。但小学语文教学要实现这一目标,非瞬间能奏效,它必须经过教师精心策划和长期努力才能达到。这正如荀子所说“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诚然,学生积累语文知识和养成良好思想品德需要长期过程。教师首先必须创新教学模式,优化教学设计,注重从“三维目标”整体出发,综合考虑教学方法、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习者特征、教学环境、教学媒体以及其它约束因素,有效整合各种教学资源、学习资源,以优化教学过程,为引导学生积累知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做铺垫。其次,教师在教学中一方面要注重引导学生积累知识,懂得知识迁移运用:如引导学生不仅要学会字的读法、字形、字义,而且要了解这个生字来源、使用价值或现实意义等;另一方面要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读书兴趣,促使学生主动探究与新知识相关的一切,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促其养成好品格。这样,小学语文教师教给学生的知识才算是能够“搬家”的知识,也才算是他们亲身经历或体验过的有用的知识或有价值的知识。学生如果乐于这样学习知识,那么他们主动学习态度就会随之逐步形成,他们情感个性就会得到发展。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只有优化语文教学设计,才能正确引导学生,促使他们知识水平和个性情感同步上升。我校五教学模式(目标引导、探究巡导、交流示导、达标训导和拓展疏导)从新课标要求出发,特别注重对学生进行引导。这使教师在教学逐步培养了学生积极探索的好品质,促使学生向良性方面发展。
二、知行合一,力求实效
“知行合一”就是主张理论和实践相统一,它阐明了教学不能只重视传授书本知识,而忽视学生生活实际;也不能过分强调学生现实需要,而脱离教育理论指导。它要求教师要注重教学过程,让学生根据实际需要,亲身经历知识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最终获取知识;要求教师引导学生体验所学知识的运用价值,即重视让学生将所学知识用于实践。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积极为学生搭建学习新知识的途径,帮助学生找到新旧知识间的联系,方便学在进行知识探究或寻求到建构新知识的方法;还应该对学生进行调查,了解他们需要什么,对什么感兴趣,然后根据学生需要选择内容,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知识的积极性。国培时某专家讲道:一位教师上《狼牙山五壮士》时,第一次上课总感觉学生对这篇课文学习兴趣不浓,能发问的学生很少,许多学生处在游离状态,教学效果不甚理想。接下来,这位教师对学生进行了摸底,根据学生需要选择教学内容。第二次上课时,学生争先恐后地提出问题:作者为什么称他们为壮士而不叫战士呢?他们为什么要把敌人引向山颠来?他们为什么要把自己的枪砸断?他们为什么要自己跳下悬崖?……两次上课效果迥然不同,后者效果甚佳。程颐说:“为学之道,必本于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所以小学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思考,有所思就有所获;教师也应该遵循这个规律,有所思才能有所获,才能不断创造出教学奇迹。小学语文教学过程,实际上就是教师引导学生潜心读书,让学生获得知识体验和审美感受的过程;是学生和教师思维碰撞,情感交流的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在学习实践中不断实现知识建构或知识再生的过程;是教师帮助学生解答疑难的过程,是教师指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实践的过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从学生那里得到启发,学生从教师那儿学会思考,他们一会儿从书本到现实,一会儿又从现实回到书本,双方共同在学生探究新知识问题上促使彼此知识日益上升,并在学生学习知识的基础上产生共鸣,师生良好互动增进了彼此间友谊,加深了彼此间感情,让教师轻易地落实了情感教学目标。所以人们常说学科教学是落实德育目标的主要渠道,教师在这种“知行合一”思想指导下,定然会收到最佳教学效益。
三、倾注爱心,促进发展
巴特尔说:“教师的爱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灵也能苏醒;教师的爱是融融春风,即使冰冻了的感情也会消融。”小学语文教师应该采取适当教学手段,在教学中具体落实德育目标,倾注爱心,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如教师应创建德育与教学相统一的新模式,建立落实德育目标长效机制;尊重学生人格、正确评价学生;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帮助学困生;不断加强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等等,千方百计地使学生源源不断地得到爱的滋润,促使学生情感个性发展。因此,教师从教学设计到批改作业,至始至终都要关心学生,给学生以正确引导,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对学生进行正确评价,使学生在完成知识建构全过程中,永远得到老师帮助和呵护,使他们身心得到健康发展。这正如著名语文教育专家周一贯所说:“一个具有倾听意识和习惯的教师不会满足于仅仅听到了学生的言辞,他还善于倾听言辞背后的思绪和性情、欲望和需求,并加以热情地呵护和细心地引导”。学生在教师正确引导下,不仅学会了学习、合作和交流;而且学会乐做人。只有这样,小学语文教学才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费莱雷所说:“教师不再仅仅是授业者,在与学生的对话中,教师本身也得到教益;学生在被教的同时反过来也在教育教师,他们合作起来共同成长。”在实际小学语文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要“信孩子、尊重孩子,用心灵去塑造心灵”,积极探寻落实德育目标的多种途径,营造良好、和谐的学习环境,建构良性的教与学“生态系统”,有效促进学生知识与情感同步发展。与此同时,这也使小学语文教师自己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获得进步,从而为其今后创造精彩课堂打下坚实基础。

H. 中小学德育教育三维目标体系是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专、态度属与价值观”三个方面提出了目标要求,构成了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三维目标”指向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学生在品德、才智、审美等方面的成长。
“知识与技能”是教学的目标核心、“过程与方法”是课堂教学的操作系统,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则是课堂教学的动力系统,它随着其他“二维”的实现而实现,是在此基础上对教学目标的深层次开拓。“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学生的一生而言意义就更加深远,它突出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阅读全文

与人教版三下语文德育教学目标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浏览:59
变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660
2011台州中考语文 浏览:250
识字一的教案 浏览:85
语文作业本凡卡答案 浏览:619
300书信作文大全 浏览:227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补充成语ppt 浏览:891
爱的方式作文开头结尾 浏览:694
端午节的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70
3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答案 浏览:265
高考语文与小学的联系 浏览:965
2015北京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979
双分点地步法教学 浏览:714
小学二年级作文辅导课 浏览:693
关于成功条件的作文素材 浏览:848
建军节作文的结尾 浏览:88
五年级下册语文mp3在线收听 浏览:696
ie教案6 浏览:907
三年级语文培优补差计划 浏览:679
二胡独奏一枝花教学 浏览: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