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教师应该怎样组织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一种艺术,要组织好课堂教学,教师必须关注每一位学生,运用一定的组织艺术,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激发他们的情感,使其在愉快的心境中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中去。这里介绍几种最有效的组织教学的方法,与各位小学老师共勉。
一、目光吸引法
“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学生通过教师的目光窥见教师的心境,从中引起的相关的心里效应,产生或亲近或疏远或尊重或反感的情绪,进而形成这样或那样的师生关系,影响教学效果。经验丰富的教师的“眼睛会说话”,他们善于运用目光为教学服务。如开始上课时,教师用亲切的目光注视全体学生,可以安定学生的情绪,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使其愉快地投入学习。
二、情感交融法
表情是师生沟通情感,交流思想,建立联系的过程。教师的表情是传递信息,表路情感的重要手段。学生时时从教师的表情中获取信息,以确定出自己的反应。为了通过表情更加有效的吸引学生,顺利的完成教学任务,要求教师上课时,表情要自然。具体来看,一要让自己的内心活动与外在表情相一致,使学生感受到教师表里如一的真实形象;二要充满自信,对学生充满爱和希望,使学生爱受到鼓舞和激励;三要亲切、温和,并讲究分寸,使学生与教师产生心的共鸣,情的交融。
三、兴趣激励法
兴趣是人的一种带有趋向性的心里特征,是人行为的有力动机。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望,是组织教学的积极手段。小学生不可能40分钟对某一事物始终保持高度注意,我们教师应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在教学中设计一些有趣的活动,调节学生的注意力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如,教《认识第几》时,
我抛开教材中静止的画面,利用教室中活生生的资源,让全班学生一起来参与活动,学生兴趣很浓。先让学生准备好,我说“第一排”那么,第一排的学生就迅速地站起来。再说第几排的时候,营造一种紧张的气氛(把“第”字拖长声),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在游戏中充分体会第几的概念,轻松掌握所学的知识。
总之,组织教学法的方法多种多样的,小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教学内容及课堂教学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方法因势利导地组织好课堂教学,保证课堂教学计划顺利完成,达到理想的教学效
[教师如何有效的组织教学] (二)
发布时间:2008-6-25 阅读次数:256
成功教学的三要素
成功教学的条件有三个:以学生为起点,以学生参与为基础,以学生获得知识、获得智慧、形成良好人格为目标,亦称成功教学的三要素。
一、以学生为起点
课堂教学究竟以什么为起点?传统教学主张以课本为起点,成功教育以学生为起点,为什么呢?这是因为教学本身是以学生为对象的,是以学生发展为目标的,即一切教学活动都是为了学生,教师对学生的起点了解得愈清楚,教学也就愈切合学生的需要。那么教学怎样以学生为起点呢?首先是以学生的知识水平为起点。过去的学习是现在学习的基础,现在学习又是今后学习的基础,教师只有十分清楚目前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尚未获得哪些学习经验,才能开始新知识的传授。其次是以学生的学习特点为起点。每个学生的学习特点不一样,有的有较好的视觉辨别力和听觉记忆力;有的有较好的视觉观察力和视觉记忆力;有的则有较强的运动记忆能力;有的能调动各种感官,采用多种方式去获取新知。另外,有的学生反应快但欠准确,有的反应慢但很准确,还有快的准确的优秀生和慢而不准确性的差生。教师在教学中只有切实了解学生的这些特点,才能使教学卓有成效。最后是以学生原有的兴趣为起点,新兴趣不是凭空创造的,而是过去习得兴趣的产物,利用学生已经获得的兴趣,作为建立新兴趣的基础,这是成功教学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工作。
二、以学生参与为基础
任何一种有效的成功的教学都必须有学生参与。有一种习惯说法,认为学生是教师教会的,这是一种典型的教师中心论。应该说只有教师的教是教不会的,还得要学生主动地学,如果学生不学,教师教得再好也是枉然。教学的成败归根结底要看学生自身的努力,所有教学效果,都是以学生是否参与、怎样参与、参与多少来决定的。那么怎样使学生始终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学过程呢?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两者关系:一种是学生和教师的关系;一种是学生和知识的关系。
三、以学生获得知识、获得智慧与获得良好人格为目的
传统教学是以学生获得知识为唯一目的,采用灌输、强制方式传授知识,现代教学强调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注重发展智力、培养能力,获得良好的人格这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目标汽谓教书育人,教书只是手段,育人才是目的。
常用的五种教学模式
(一)传递——接受式 它主要用于系统知识技能的传授。基本程序: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复习旧课——讲授新课——巩固运用——检查。这种模式的特点是:能使学者比较迅速有效地在单位时间内掌握较多的信息,突出地体现了教师直接控制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但因不利于学生主动性的充分发挥而一直受到批评。要克服学生的被动性,教师必须便所授的内容同学生的原有认识结构建立实质性联系,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其主动从原有知识结构中提取最有联系的旧知识来“固定”或“同化”新知识。
(二)自学——辅导式 其基本程序为:自学——讨论交流——启发指导——练习总结。这种模式有利于学生自学能力和习惯的培养,有利于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教师虽然只起解惑,释疑的作用,但他要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辅导,否则,自学就会变成放任自流。
(三)引导——发现式 其基本程序是:问题——假设——验证——总结提高。这种模式最主要的功能在于使学习者学会如何学习,如怎样发现问题,怎样加工信息,对提出的假设如何推理验证等。其局限性是较适用于数理学科,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先行经验储备,怎样才能从强烈的问题意识中找到解决问题的线索。
(四)情境——陶冶式 其基本步骤是:创设情境——参与各类活动——总结转化。这一模式的主要作用是对学生进行个性的陶冶和人格的培养,较适用于思想器德课、外语课、语文课、课外各种文艺兴趣小组和社会实践活动。
(五)示范——模仿式 它多用于以训练行为技能为目的的教学,通过这种模式所掌握的一些基本行为技能,如读、写、算以及各种运动技能,对人的一生都是十分有用的。它包括:定向——参与性练习——自主练习——迁移四个基本程序。
在实际教学中,存在的教学模式远远不止这几种,且每种模式都可以有许多变式,各种教学模式并不是和各个具体教学单位时间(课时)一一对应的,有时一个课题的教学过程往往需要好几种教学模式综合运用来完成,而有时一种教学模式又需要通过苦干次具体教学活动才能完成。因此,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是选择教学模式的基本原则。
如何优化教学过程
就教学全过程来讲,应设计一个科学的教学结构、掌握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应达到的高度。教学过程优化的意思,就是按照教学的规律性和原则要求来制定和选择一个最好的教学方案,用尽可能少的教学时间,最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教学过程要求教师有熟练驾驭教材的能力,而不能让教材束缚教师。教师无权随意增删教学内容,但有权处理教材。教材处理的含义,无外乎就是,前后移动,引起过渡,适当换倒,加强结论等。所以教材处理得如何,反映出一个教师业务素质的高低。同一节教材,有的教师只能按教材罗列的顺序去扔给学生,而有的却经过动脑筋重新安排调整,使人听后感到有创新,有发展。教学过程要体现出对教材能融会贯通,能注意知识的结构和规律性,挖掘知识的内在联系,课内、课外同生产、生活实际的联系;能体现出教师知识渊博,能开拓学生知识视野。教学过程的课题设计层次清楚,条理分明,符合知识结构特点,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和知识水平。既要加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又要和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相结合;既重视“结论”的教学,更要重视“过程”的教学(所谓过程即分析总是的思路,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内容、尽可能多地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但要以学生能够接受或所猎取知识的能力为标准,而不单指教师讲了多少。节奏要紧凑,过渡要自然,方法要灵活,气氛要活路,时间分配要合理,有讲有练,有巩固检测的时间。
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上述各种教态都不能适应这全新的教学目标,应该形成新型的教育态,做学生的忘年朋友,既在品德修养上给他们以引导,又不使他们有压抑感,丧失自尊心和自信心;既传授给他们知识,培养他们的能力,又不在他们面前卖弄学识,这种教态称作朋友型吧!今天我们是老师和学生,明天是同志和朋友!
作为青年教师,充满活力,对工作充满信心,在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等方面有老教师不可比的优势,但现实的工作却时常给我们泼瓢冷水,美好的设想变为泡影。今天就我们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结合自己几年来的教育教学工作,粗浅的谈一些见解。
一、提高对组织教学的认识,组织教学是良好教学效果的必要保障。
①组织教学时时存在,不是我们说了一次,一节课就顺利的进行了。
②要有看不惯的习惯,许多青年教师课上乱哄哄,教师的滔滔不绝,只顾按照自己的教学设计,自顾自的继续讲授,这里就是看惯与看不惯的问题。出现乱哄哄就是我们没有有效的重视组织教学,教师只考虑这节课的任务而没有注意教学效果,疏不知,正是你对学生乱哄哄的容忍,才导致尽管你很卖力气,但教学成绩不高,我们都知道一句话,磨刀不误砍柴功,容忍就是没有及时进行组织教学,以至到今天,有的同学敢于与我们正面对抗,对我们的批评不听,我认为学生的一切不尊师、不守纪,均是教师自己给惯出来,培养出来的。
③组织教学就是对学生行为习惯、学习习惯的培养过程,没有有效的组织教学就不会有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师在学期初必须利用一节课时间,提出学科学习中应注意的问题,“订条条、立框框”。
④消除组织教学是学生违纪了,教师才进行的错误认识认识。现在很多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课不会听讲,这时的提示也是组织教学。
⑤培养自己“没有良好的课堂秩序”不讲课的习惯,是养成组织教学习惯的重要方法。
⑥课堂松迟有度,放的开,收得回的能力是青年教师急需解决的问题。要注意只有控得住,才能松,青年教师尤其要先学控,我认为新接手的班,无论是班主任还是任课教师都要先控,任课教师要把自己当作班主任的标准来要求,要对学生存在的任何问题都要敢于批评指正,不要存在“这些都是班主任的事”的错误观念,要知道你的全方位要求学生,正是在树立您在学生心目的的威望与威信,使学生对我们首先要有“畏惧感”是很有必要的,只有这样才有后来教学中的松弛。
二、严而有度,严中的爱,学会宽容。
教师之所以称之为师,教师的职业与其他职业的最大区别在于教师是培养人的工作,没有错误发生的学生是木头人,因此,首先教师要正确的看待学生身上的问题,没问题还需要教师干什么,灵魂的工程师本身就在说我们不光是教学,还有管理的责任。
我们有些教师根本不充许学生犯错误,在处理学生问题时比学生还要固执,这是教师认识不够。
①要给学生改正错误的机会,错了,认识到了,我们要允许学生改。
②要有抓反复、反复抓的准备,我们存在一个误区:错了就不能再犯,我们在批评学生中经常说:上次如何如何。
③学会宽容。宽容是美德,我们经常教育学生,发生矛盾要会宽容别人,事实上,作为教师我们在处理学生问题恰恰缺乏宽容,这也是造成您的教学中经常与学生发生不愉快的根本原因。简单的问题复杂化,甚至因教师的不宽容而发生激化。
④处理学生要找准突破口,不值的问题要弱化,原则性的问题不放过。
⑤处理学生忌集体处罚,忌一次叫三人以上。
“你们班如何如何,今天谁都不许走!”集体处罚引发所有学生的不满,要注意抓少数人,争取更多的同学认可你对违纪学生的处理,认为你这样做是为集体建设出力。试想:如果大多数同学对您有意见,是谁的问题?
⑥处理学生要因人而异,不可一刀切。
三、教师要学会反思,善于总结。
处理学生身上的问题,处理与学生间的矛盾要反思自己是否有不足,这次失误了,不可怕,反思了下次不再犯,在与学生交流时有些学生提到某某教师说话克薄,教师也有毛病等,我只讲让他们自己从自身上找不足,今天,没有学生向我提出来,现代社会教育形势要求我们改变,处理不同的学生是困难也是在培养自身能力,善于总结发生在您与学生之间的故事,是一笔财富,现在我们个别教师缺乏反思。
教学后记是反思的具体体现,应将成功之处,不足之处及下一步措施写好。
四、抓住教育契机,促进师生沟通。事实上每一名学生都有闪光点,教师要善于发现这此闪光点,要善于与学生沟通,只有这样,才能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才能有针对性的对待学生日常出现的各种问题。
五、改进教学方法,吸引学生参与。
总之,组织教学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需要大家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实践,不断反思,争取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优秀的人民教师。
Ⅱ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因素,是与学习相关的某种需要所引起的有意识的行为倾向。能否调动少年儿童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抓住学习主体的心理需求,兴趣爱好和审美情感来激发他们对知识的追求,喜爱和感悟,使他们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形成主动学习的习惯。这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是致关重要的,也是小学语文课的重要任务,也是能否提高语文成绩的关键所在。在教学当中,如果能正确了解、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充分发挥其潜在能力,一定能使学业在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上有一个非常大的飞跃。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使他们对学习乐此不疲呢?下面就笔者二十多年的教学经验,粗浅地来谈谈自己的几点做法。
一、激发学生认知的内驱力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
激发学习的动机首先要激发学生认知的内驱力,认知内驱力是满足求知欲的学习动机,是一种内在动机。这种动机以求知作为需要,是从好奇和好胜的倾向派生出来的。如何来获得认知的内驱力呢?我是这样做的。
(一)、精心设计导语,诱导好奇心、好胜心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应精心设计起始课,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好胜心,使学生产生要“一探究竟”的冲动。学生好奇心强,一个悬念、一个亟待弄清的疑问,都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我针对这一特点,巧设悬念,巧用多媒体设备,诱发学生的认知内驱力。如《鸟的天堂》一课教学中,巧用电化教学,化静为动,变无声为有声,将教学内容生动、形象地展现给学生。当学生面对绚丽的画面、鲜艳的色彩、优美的音乐,进入其声可闻、其景可观、其物可赏的境地时,板书课题后可以设疑:“你能用语言描绘你所见到的景色吗?‘鸟的天堂’指的是什么?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这样的导语使学生处于一种兴奋、好奇的心态,急切地希望了解课文的内容,学生的学习兴趣被转化为欲“一睹庐山真面目”的认知内驱力。所谓的将乐贯穿于教学之中,也就是这个道理。
(二)、对教学语言进行艺术处理,调动认知内驱力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艺术地处理讲课的语速、语调、手势、表情等,不断调节教学节奏,讲到课文的主要地方就把速度放慢;讲到快乐的地方就自然地露出微笑;讲到悲伤的地方声音就变得低沉??当学生注意力分散,忽然听到教师或高昂或低沉,或急促或缓慢的声音,看到教师或喜或悲,或忧或愤的表情时,不禁自问:“咦,怎么回事?”认知内驱力重新被调动,注意力又集中到课堂上。如在探讨“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深进泥土里”这句时,我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悟。学生兴味盎然,有的动手作画,凭借简笔画介绍榕树的奇特、繁茂;有的反复吟诵,以声传情:好奇之意、惊讶之感、喜爱之情??一时课堂气氛热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从而提高语文成绩。
二、以人的基本需要来引发求知的欲望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根据心理学家马斯洛的理论,儿童只有满足了爱的需要、自尊需要后,才会发自内心地产生认知需要。学生的学业成绩名列前茅,会得到教师、父母的赞杨和奖励,同学们的羡慕钦佩,因而尊重的需要得以满足。于是他们进一步努力学习的积极性就提高七、教学内容难度合理,让学生体验成功。成功的体验有利于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树立学生学好语文的自信心。学生通过辛勤的劳动,获得了成功,就会学习产生莫大的兴趣。相反,如果学生在学习中不管怎样努力总是得不到成功的体验,那么他们的学习兴趣就会逐日递减甚至消失。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制定的教学目标应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提出的问题或出的练习题难度要适中,要使大部分学生经过自己的努力,都能完成,获得成功的体验。心理学也认为,适当的难度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如果学习难度太大,无论学生怎么努力都学不会,会挫伤学习积极性;如果学习难度太低,毫不费力就可学会,
也不能激发学习积极性。
一)让学生体味成功和满足,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够不断地获得成功的学习经验,而成功的学习经验又会使他们期望在随后学习中获得进一步的满足。
(二)要满足学生“自我肯定的需要”,培养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教师在学生学习取得一定的成功之后,因人而异,及时地给予适当的认可和表扬,以强化其成就感,,增强学习信心,提高学习愿望,使其心理上得到适当的满足,
生进一步投入学习的愿望,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和取得成绩后的心理变化,给予及时表扬,学生听到了这样的表扬,心理十分的高兴,这样就能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发言时消除顾虑,充满信心,增强自我肯定的欲望。
(三)批评要有针对性,启发性和教育性,教师中肯而又切合实际的批评会成为激发学生进一步努力学习的动力,但应掌握好批评的“度”,切不可走向极端,不应该让学生在学业上屡遭失败,如果考试一直得低分,给学生较低的评价,便会使学生产生焦虑,从而严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经常失败的体验还会导致志向水平降低,最终将会引起回避和退缩反应,以致丧失学习信心。
三、让学生明白学习语文的目的及意义来激发学习的动机。
只有让学生明白了学习的目的和意义,才能激发起学习的需要和兴趣,从而全力以赴地去学习。教师若能使学生对语文知识产生迫切的需要,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能充分地调动起来,学习效率自然也就会提高。
四、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来激发学习的动机
课堂教学情景化、趣味化、多样化和游戏化,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想让学生成为语文学习的“乐之者”,首先要在活跃课堂气氛上下功夫。活跃的表现形式包括“思” 的活跃和“言”的活跃。只有在宽松的环境中,学生才能充分发挥思维,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感悟。教师既要为学生的“思”和“言”尽可能多地提供机会,也要适时地加以引导。而要活跃课堂气氛,就得使课堂教学情景化、趣味化、多样化和游戏化。
五、更新教学方法,采用授课艺术化来激发学习的动机
语文教学中教学内容的不断更新,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保持和发展他们的求知欲。而更新教学方法更为重要:无论什么样的课文,如果教师长期用一种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的话,学生会觉得枯燥无味,必然会使学生学习兴趣大减。因此教师要从教材内容出发,考虑到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承受能力,积极改进教学方法,让每篇课文的教法经常有变化,经常有新意,才能使学生有新鲜感,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七、科学合理地设计和布置少而精的作业。
作业作为教学反馈的手段,它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过多过滥的作业,特别是惩罚性的作业,不但收不到好的效果,反而会让学生厌恶学习。因此,语文作业的布置一定要科学合理,少而精。
总之,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方式和手段多种多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无论采用哪种教学方法、哪种教学手段、哪种教学设备,这一切都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只要教师们有效地利用上述手段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就有可能学得积极主动,并学有成效。
Ⅲ 如何设计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
案例是一个实际情境的描述,包括有一个或多个疑难问题,同时也能包含有解决这些问题的专方法;属教学案例描述的教学实践,它以丰富的叙述形式向人们展示了一些包含有教师和学生的典型行为、思想、情感在内的故事;教育案例是一个教育情境的故事,在叙述一个故事的同时人们常常还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也就是点评。所以一个好的案例就是一个生动的故事加上精彩的点评。
Ⅳ 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如何渗透环保教育
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环保行为习惯,空洞的说教是苍白的.应该找准教材与环境教育结合的切入点,将有关环境知识有机地渗透到课堂教学中,通过入情入理的讲授分析,向学生传授基本的环境知识,强化学生的环境意识.
根据各年级各学科教学内容的不同,可以分门别类地把环境教育渗透到教学活动中去.如自然课,可以结合水土保持、自然保护、珍稀动植物保护等内容,通过养花、植草、驯养小动物、制作动植物标本,培养他们热爱自然、关心环境的兴趣.语文课,可以结合课文《只有一个地球》、《鸟的天堂》,让学生理解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感知大自然的美好,强化环境知识的储备,自觉形成保护环境的意识.开展环保作文竞赛,让学生分析环境污染的危害性,抒发保护环境的理想.数学活动课,可以进行“节约资源”、“绿化校园”的实践活动,进一步加深学生的环境意识.
一、创设情景,树立理念
要树立绿色理念,首先就要注意创设情景、营造气氛.如在班级宣传栏里设置“绿色报告栏”,如,以植树节、爱鸟周、世界无烟日等纪念性节日为契机,让学生展开调查,参与环境保护的实践活动,做到环保从我做起.同时,师生之间可以自主设置与研发环境保护方面的课题.
二、感知插图,潜移默化
小学语文教材插图多,教材插图就是“物”,要引导学生用“心”去观察.比如,第九册《迷人的张家界》,介绍张家界的奇山秀水及其丰富的动植物资源,说明美丽张家界为什么会被联合国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在这里就可以引导学生边欣赏课文,边把收集到的张家界的风景图片用多媒体投影到屏幕上,让学生观察:张家界“奇、野、峻、幽、秀”的景色.使学生初步形成印象然后旁敲侧击教育学生,努力环保留住美景.
三、一字一词,见缝插针可以从一些基本字词去引申阐发与环境联系着的知识.比如,与“竹”有关的成语:胸有成竹、势如破竹、罄竹难书、雨后春笋等,说明之所以有这么多有关竹的成语,是因为中国盛产竹.秦汉以前,黄河以北的地区也是盛产竹类的.古人的衣食住行便同“竹”发生了密切的关系,就有了“宁可食无肉,不可住无竹”的说法.但是现在的北方已然不复历史上的那样温暖.
四、寻章摘句,归类迁移
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环境教育的课程资源可以说是无处不在.语文教师可以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多途径搜集环境知识,多渠道地展示,用更形象优美的语言,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阅读理解,画龙点睛
语文学科具有形象性和贴近生活的特点,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结合课文内容渗透环境教育,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有很多语文课都是渗透环境教育的好教材,如《只有一个地球》第四自然段提到:“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做贡献的.但是因为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不但不能使他们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害,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威胁.”教师应该借机启发学生牢记历史上破坏生态环境的惨痛教训,自觉地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告戒同学们:如果不按自然规律办事,破坏了生态平衡,人类自身也将受到自然界的惩罚与报复.
在讲授《两只鸟蛋》中,让孩子看到了小鸟的明天,我们看到了人类的希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讲授课文《大瀑布的葬礼》时,教师可以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出人们在塞特凯达斯瀑布举行葬礼时的沉重气氛,引起学生心灵的震撼,体会到作者和授课老师所要表达的情感,自然而然地萌生出保护环境的想法.
总之,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可以启发学生,让学生感受文人笔下优美的自然景物,理解环境与作者抒发感情之间的关系,以及环境对健康人格养成的积极作用,从而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树立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Ⅳ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开展小学语文课外活动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 程,是以活动为基本形式、以实践为主要环节、以综合为重要特征, 与学生自身生活、社会生活和时代发展紧密联系的一门课程.小学语 文综合性学习就是一种综合性的实践活动,它是以生活为源泉、实践 为根基、综合为特征、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目标的学科综合实 践活动.综合性学习是新课改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小学语文课程中一 项崭新的教学形式. 《语文课程标准》将“综合性学习”与 “识字与 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并列,共同组成了语文学习内 、 、 、 容的五大板块.它体现着新课改的精神,将成为引导语文教学改革的 亮点. 关键词:综合性实践活动、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新课改、研究性、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一种综合性的实践活动, 是新课改的 一个重要内容,是小学语文课程中一项崭新的教学形式.它依据 学生所学习的语文知识为基础, 结合学生的实践经验和知识能力 水平,根据社会和科技发展的需要,以培养学生终身发展的综合 素养为目标,指导学生围绕某一课题积极开展社会研究性的学 习.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对第三学段“综合性学习”提 出具体的目标要求是:1 为解决与学习和生活相关的问题,利用 图书馆、网络等信息资源获取资料,尝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2、 策划简单的校园活动和社会活动, 对所策划的主题进行讨论和分 析,学写活动计划和活动总结.3、对自己身边的、大家共同关 注的问题,或电视、电影中的故事和形象,组织讨论、 专题演讲, 学习辨别是非善恶.4、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 法.那么,如何有效地在小学高年级开展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课 呢, 我在这里结合五年级上册的综合性学习的内容谈一下我的一 些看法与认识. 五年级上册第五组教材《遨游汉字王国》 ,这是一种全新的 教材形式——独立的综合性学习单元.教材对“综合性学习”的 内容、呈现特点,及具体的目标都有了较大的变化:从过去的与 课文、口语交际、习作及单元主题的整合发展到既有整合,又有 分离而独立为一个单元组.无疑,这是对《课标》重视“综合性 学习”的最好诠释.对于这种新型课程,学生在进行综合性学习 时所采取的方式必须要走出传统的学习方式的藩篱. 但是在实践 中, 学生往往缺乏综合性学习的意识或者还没建构综合性学习的 方法;同时,教师也还没有在综合性学习这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没有积累相关的经验, 所有的这些现状都必然影响这一课程形态 的正常进行,同时对老师的教学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在这一单元综合性学习活动中, 教材内容和教材的编排形式 上都有许多不同于以往教材的特点,教师必须明确这些特点、充 分把握教材,做好与之相适应的教学安排,才能实施正确的教学 策略. 这个单元主体部分包括两个综合性学习主题活动——“有 趣的汉字”和“我爱你,汉字” .单元的导语是全组学习的纲领, 为我们指出了汉字的三个特点: 历史悠久 2、 1、 使用人口最多 3、 书法是独特的艺术,又紧接着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三个任务:1、 感受汉字的神奇有趣 2、了解汉字文化 3、为纯洁汉字做些实事. 完成每一个活动都要以学习阅读资料为先导, 但阅读资料和一般 的课文不同,在教学中不能以学习阅读资料为主,而要把阅读资 料作为学生搜集、查找相关材料的例子,利用阅读资料的学习为 开展活动做一个引领. “有趣的汉字”这个板块的重点是让学生 感受汉字的有趣和神奇.教材建议开展的活动有:搜集和编写字 谜,开展猜谜活动;查找利用汉字谐音特点的古诗、歇后语、对 联或笑话;搜集有关汉字来历的资料. “阅读材料”是围绕着活 动提供的,分为字谜、有趣的谐音、汉字的来历三个部分.字谜 是中国特有的文字游戏形式.教材提供了一些字谜范例,有文字 谜、画谜、动作谜,学生会很有兴趣.通过猜字谜,学生可以体 会到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汉字的字型往往表示一定的意 义.学生在搜集使用谐音的文字作品中,可以进一步感受汉字的 有趣. 教材提供的运用谐音的传统语文形式, 有歇后语、 笑话等. 《仓颉造字》是一个传说,介绍了汉字的来历.学生阅读这个传 说,并讲讲这个故事,可以从中了解到汉字的历史非常久远,最 早的汉字是从模拟事物的形状开始创造的.“册”“典”“删” 《 、 、 的来历》是一篇有关汉字知识的短文.它告诉我们,我国历史上 曾经很长一段时间在竹子和木头上写字, “册、典、删”三个字 和这段历史有关.从这三个字可以举一反三:汉字是一种表意文 字,如果我们明白了一些汉字的来历,就可以更好地理解字义, 识记字形. “我爱你,汉字”这个板块,重点是让学生会初步认识汉 字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但也面临着如何正确、规范地使用汉字的 现实问题.建议开展的活动主要有:初步了解汉字演变的历史; 欣赏和学习汉字书法;通过搜集有关错别字的笑话、社会用字调 查等,认识错别字造成的危害,自觉规范地使用汉字. “阅读材 料”分汉字的演变、错别字的危害、 汉字书法欣赏三个部分. 《汉 字的演变》以“日、月、车、马”四个字为例,显示几千年来汉 字的演变过程.从这四个字的发展变化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汉字 有着悠久的历史,汉字的字形逐渐趋向简约.读读《甲骨文的发 现》 ,我们可以知道,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甲骨文是我国现存的 最早的文字,距今已有四五千年了. 《一点值万金》是一件真实 的事,讲由于一“点”之差使价值 18 万的塑料袋成为一堆废品, 警示我们要防止错别字.目前街头招牌、广告、电视上的错别字 相当多, 《街头错别字》的照片就是一个例子.以此为例,引导 学生去调查社会用字,为纯洁祖国的语言文字出一点力. 《赞汉 字》 《书法作品欣赏》 和 分别用文字和图片的形式表现汉字之美. 《赞汉字》用凝练的四言句式,概括了篆、隶、行、楷、草等不 同的字体特点, 赞美了汉字书法艺术. 本组最后一篇阅读材料 《我 爱你,中国的汉字》是当代作家刘湛秋的一篇文情并茂的散文. 在作者眼里,一个个汉字“像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在纸上玩笑嬉 戏,像一朵朵美丽多姿的鲜花愉悦你的眼睛” .作者觉得每个字 都有不同的风韵,而它们在书法家的笔下,更能生发出无穷无尽 的变化.本文语言生动,比喻形象,通过对汉字的赞颂,表达了 强烈的民族自豪感,读来令人振奋.这篇文章可以让学生有感情 地朗读,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作为本次综合性学习的小结. 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教师既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 者,又是学习活动的积极参与者.课程标准关于综合性学习教学 建议指出: “综合性学习应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 极的参与精神,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特别注重探索 和研究的过程. ”所以这次综合性学习活动教学中既要体现综合 性,又要凸显学科个性.所以特别要注意: 一、开展有效活动,完善学生能力. 本次综合性学习的内容虽然都是在语文学科领域的内部, 但 突破了传统教学的模式,通过猜字谜,搜集有汉字谐音特点的诗 词、歇后语、对联,调查街头错别字,举办书法展览等活动,让 学生充分体验汉字的神奇和有趣. 教材为我们提供了比较广阔的 空间,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个空间,让学生“动”起来,在活动中 综合学习和运用语文知识,实现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说到 让学生活动,我们难免会担心:有些活动城市里容易开展,教学 资源丰富的地区容易开展,农村和边远地区做起来就会有困难. 好在教材的弹性相当大,教材提示的活动,不必全部去做,可以 根据地区和学校实际选做几项. 比如调查招牌广告等社会用字的 活动,在农村开展起来有困难,可以改成调查自己和班上同学习 作中的错别字.教材为我们提供了活动的基本材料.如猜字谜、 搜集谐音歇后语等, 资料缺乏的学校可以用教材上的材料作为主 要活动内容. 二、突出学生的自主性.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综合性学习应突出学生的自主性, 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 动. ”这是综合性学习与普通单元教学上重要的差别.教材的提 示是: “我们可以自由组成小组,讨论可以从哪些方面了解汉 字……活动结束以后,我们可以用多种方式展示活动的成果. ” “自主性” 的一个重要内涵, 就是要学会分析和判断, 学会选择. 这对一个人的一生来说都是极为重要的综合能力. 学生自由组成 小组,小组同学一起商量开展哪几项活动,怎样开展以及用什么 形式呈现学习的成果等,是锻炼自主与合作能力的极好机会.值 得注意的是,小学生毕竟年龄较小,又是初次开展时间较长的综 合性学习,要避免放任自流.教师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条件,就适 合开展哪些活动、 不适合开展哪些活动, 积极地向学生提出建议. 例如, “办一个书法展览” ,如果当地有书法展览,可以组织学生 去参观;如果学校里学生、教师、家长中有书法好的,可以请他 们提供作品,举办展览;如果班上喜欢书法的同学很多,也可以 办班级书法展.这些需要教师作通盘的考虑.教师对学生自由组 合小组的过程以及小组的活动进展,要及时了解和关注. 三、不可忽略探究过程. 从目前的教学情况开看,教师对知识形成以后的“实践”相 当重视:设计多种练习让学生巩固,联系生活实际组织活动,包 括课外实践活动, 而对知识形成以前的探究性实践活动却重视得 不够.比较多的情况是,教师匆忙导入新课,尽快得出结论,学 生没有经历理解、感受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皮亚杰的认知结 构理论认为,个体的认识起因于主体对客体的不断同化、顺应和 平衡.在皮亚杰看来, “复制的真理只能算半个真理” ,真正理解 一个概念和理论, 就意味着主体对它们的重新探索、 发现和创造, 而不是简单地接受、重复和记忆.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 究的学习方式, 在综合性学习中更能够得到体现. 在这个单元中, 学生接触到的有关汉字的材料比较丰富, 我们可以有意识地引导 学生探究,掌握方法和规律.如猜字谜,不能猜出来了就完了, 还要引导学生说说你是怎么想的,琢磨猜字谜的方法,还可以尝 试用这些方法编字谜;读了《 “册”“典”“删”的来历》 、 、 ,知道 了汉字跟我国古代的生活,文化关系密切,可以自己去了解一些 汉字的来历;从《汉字的演变》表中,可以发现汉字的发展有由 繁到简的趋势,离实物形状越来越远;再如调查错别字产生的原 因,研究防止和纠正错别字的办法等.其实,研究结果如何并不 重要.重要的是学生参与了,学生的兴趣得到了培养.学生在研 究的过程中增长知识,在研究过程中真正的实践,在研究过程中 使思维活跃,在研究过程中提高了语文素养. 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语文 素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等最为有效的途径,老师、家长、社会 有责任想尽一切办法为孩子营造合适环境!作为一名语文老师, 只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本着将“活动”与“语文”有机地融为 一体的原则,就能抓住时机,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促进学 生的全面发展
Ⅵ 小学语文活动有哪些
可以做游戏、词语接龙、抓错别字“俘虏”诗歌朗诵比赛、绕口令比赛、讲故事比赛、水果拼盘比赛
Ⅶ 小学语文职称考试中设计一个学生学习的教学活动怎么写
识字、写字教学设计
1.地位
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 1 ~ 2 年级的教学重点。 根据汉字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进行科学的汉字教育,是从根本上改革语文教学的最基本的一环。
2.识字、写字课程目标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识字教学总目标:“ 学会汉语拼音。 能说普通话。 认识 3500 个左右常用汉字。 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
3.识字教学的内容和方法
(1)字音教学
①加强同音字的归类比较;②多音字要据词按义定音;③利用形声字的声旁帮助记忆字音。
(2)字形教学
①重视形近字的比较; ② 利用汉字的构字规律,引导学生分析、辨认和记忆字形。
(3)字义教学
在课堂中采用较多的方法有:运用直观教具帮助学生理解字义;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字义和联系上下文理解字义。
写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
4.写字教学具体指导
(1)因势利导,激趣励志,激发学生写字的兴趣
(2)及时指导,培养学生的写字能力,提高书写质量
教师指导学生写字是要教给学生写字的方法和技巧。 可采用以下办法:
①常规性指导。 常规性指导包括坐姿要领、执笔姿势、运笔技巧以及字的间架结构等。 ② 阶段性指导。 ③ 规律性指导。④总体性指导。
(3)把握正确导向,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提高学生的书写素质
阅读教学设计
1.目标
核心目标: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 有较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 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觉和理解的能力。
2.阅读教学的策略
个性化、创造性阅读倡导以下一些观点:
(1) 学生是阅读的主体,应该还学生以真正的读者地位;
(2) 学生阅读的过程应该伴随着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
(3) 阅读应该是探索与创造的过程,是读者与作品、作者对话的过程;
(4) 教师与学生之间也是一种平等的对话关系;
(5) 教师应该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而不应该以标准化解读去规范学生的阅读和理解;
(6) 个性化、创造性阅读并不排斥合作学习。
3.阅读教学的基本步骤和方式
(1)基本步骤
导入激趣,唤起学生参与动机。 导读提示,激发学生自读质疑。 引导点拨,组织学生合作探究。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入境悟情。 因势利导,鼓励学生迁移拓展。
(2)基本方式
①精读和略读。 这是培养阅读能力的基本方法。 ②快速阅读。 ③书面及多种形式的扩展阅读。
写作教学设计
1.目标
(1)总目标
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发展书面语言运用能力。
(2)阶段性目标
第一学段: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第二学段: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第三学段: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写作素材; 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学写读书笔记和常见应用文。
3.写作教学策略
(1) 注重激发写作兴趣和自信心,养成写作的良好习惯;
( 2 ) 注重发展个性, 培养创新精神;
(3)注重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同步发展;
( 4 ) 重视写作中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口语交际教学设计
1.目标
(1)总目标
使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运用口头语言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际。
(2)阶段性目标
这些目标总起来看大致涉及九个方面:情感与态度、用语规范、用语文明、文风端正、学会倾听、语言有修养、表达有章法、交流和应对、即席讲话和演讲。
2.口语交际教学策略
(1)准确把握口语交际教学的目标。
(2)提升口语交际意识,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①挖掘语文教科书中的口语交际因素;
②创造发展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常规做法。
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设计
1.地位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一种综合运用语文知识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体验性、实践性、研究性的学习。 它是综合性课程、生活化的课程、经验性的课程和个性化的课程。
2.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设计策略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设计应该从以下几方面来考虑:
(1)教学目标的综合设计
①“ 三维” 目标的综合;
②预设目标与生成目标的综合;
③学科内部的综合;
④各学科之间的综合;
⑤语文学习与社会生活的结合。
(2)教学方式的综合设计
①教学方式的整体考查; ② 教学方式的重点转变。
Ⅷ 运用信息技术优化小学语文教学活动应该有三个维度它们分别是
应用技术化,小学生语文活动应该维持他们的上下文结构,然后快速的讲述课文的大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