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小学语文 > 小学语文多媒体使用要和教学配合

小学语文多媒体使用要和教学配合

发布时间:2021-01-06 21:10:54

1.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运用多媒体手段

现阶段多媒体辅助教学已广泛运用到小学教育中,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和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结合,对提高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学效率与质量有着重要作用。小学阶段教育由于容易受到学生心理、生理不成熟的影响,使学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难以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同时学生对新鲜事物的认识与了解是依靠形象思维,但同时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对新鲜事物有着浓厚的探知兴趣,而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运用可以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本文就多媒体运用到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意义进行分析,探讨小学语文教学应该如何正确使用多媒体教学方法。

2. 谈小学语文多媒体教学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多媒体现代教学方式已广泛运用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课堂教学逐渐活了起来。计算机技术与语文教育互相交融,互相整合的“一体化”逐步深入,现代教学方式与现代教学媒体互相结合,展现在世人面前的将是一个绚丽的前景。语文教学中多媒体的有效运用,为优化语文课堂教学创造了条件,注入了活力。特别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它能变静态为动态,变无声为有声,变抽象为具体,大大延长了学生有意注意的时间,提高了课堂效率,促进了师生互动与情感交流。 一、创设故事情境,将枯燥的内容趣味化,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 汉语拼音是一串枯燥无味的字符,要想让学生想学、乐学,就要变无趣为有趣。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联系生活、学习实际,创设语言环境,辅助多媒体,让音节在语言环境中反复出现,使学生熟练掌握、巩固、运用汉语拼音的技巧,最大限度发挥汉语拼音多功能的作用。 例如:在教学ba的四声时,笔者将多媒体穿插于故事中。故事的主人公是小明。教师:“老师知道同学们有的喜欢唱歌、跳舞,有的喜欢画画,还有的喜欢弹琴,那小明喜欢什么呢?”(课件出示喇叭画面,接着出现音节ba.)以多种形式练读。又说:“有一天,天气特别好,小明出去玩,走到田边,看到了什么?”(课件出示小男孩拔萝卜的画面)以多种形式练读ba。“小明继续走啊走,走到射击馆,又看到了什么?”(课件出示小女孩打靶的画面)多种形式练读ba。“小明看到这么多有趣的事情,真高兴,他要回去告诉爸爸。”(课件出示爸爸的画面)一个由课件辅助的故事讲完了,学生学得兴趣盎然,ba的四声也学会了。 在复习汉语拼音时,课件出示配乐故事画面:星期天,老师带着小朋友到野生动物园里参观。来到动物园里,他们看见了大象、河马、犀牛在河里洗澡,老虎、狮子正在睡懒觉,梅花鹿、山羊、斑马正在练习长跑,猴子在爬树,长颈鹿、野鸡、孔雀正在找食物吃。他们都想和你们交朋友,正准备作自本人介绍呢。(小动物身上都有相应的名字拼音卡片)生动有趣的故事,形象直观的画面深深吸引了学生,有利于学生在枯燥的复习课上集中注意力。小动物身上的名字拼音卡片为读准音节作好了铺垫。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学习,可以最大限度地放松自己,发挥创造力,有利于更好地学习。 二、创设画面情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小学的课文大多故事性较强。在朗读教学中,要尽量利用书中的语言拔动学生心灵的琴弦,运用多媒体展示课文内容的画面,配上生动优美的音乐,并以讲故事的语气将课文范读一遍,让学生在整体上感知全文内容的同时,也对阅读课文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激发学生一读为快的欲望。 例如:在指导朗读课文《回声》的第一自然段时,运用多媒体展示回声这个童话故事发生的背景,即第一自然段所描写的景象。这时教师相机指导:半圆的桥洞和水里的倒影连起来,像个大月亮,多美呀!看到这么美的景色高兴吗?大家读的时候要放慢些,美一些,边读头脑里边浮现出屏慕上美丽的画面。又如教学第二自然段时,先出示两个句子:(1)小青蛙问:“你是谁?你在哪儿?”(2)那只看不见的小青蛙也在问:“你是谁?你在哪儿?”目的是让学生区别出这两个句子,哪句是小青蛙说的,哪句是小青蛙听到的。接着用多媒体播放“原声”和“回声”的读法,让学生通过倾听,用心去感受两句话读法的区别。让学生在直观感受内化后,把上面两句话朗读起来,通过同桌对读的方法达到会读,读好的目的。 又如课文《王冕学画》的第二自然段是要求背诵的。教师可先通过动画演示第二自然段的内容,同时播放配乐朗诵,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大雨过后湖里荷花的鲜活、美丽。把学生带入迷人的情境之中,引导学生朗读欣赏,再单独出示湖水、荷花、花瓣、荷叶的画面,让学生独个欣赏、理解、朗读、背诵。 二、创设游戏情境,有效地提高学生识字的效率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的教学重点,也是难点。主要表现在识字量大,字形复杂,容易混淆。学生学得索然无味且效率不高。如果将多媒体教学寓于识字教学中,效果就大不相同了。 心理学家马斯洛在《成长心理学》中曾指出:“学生生来具有内发的成长潜力,不需要教师的刻意指导。”在识字教学中,辅助多媒体教学有利于让学生自由发挥想象识记生字。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而孩子的一个小小的“发现”,都是通过他自己的细心观察所获得的,在孩子的心目中这些小“发现”要比发现沙漠里的“绿洲”还要可贵。作为教师,一定要珍视孩子的这些小“发现”,及时肯定学生的这种“发现”,充分维护他们的想象力,增强学生自信心。 例如:在教学《小猴子下山》这一课的生字时,先在大屏幕上出示“非、棵、片、瓜、圆、回、可、空”让学生先观察,然后举手说说你记住了哪个字,是怎么记住的。这时,马上就有学生举手了,说:“老师,我记住了‘可’,就是小河的‘河’去掉三点水,就成了‘可’。”课件显示:河——可,并且伴有动听的音乐和赞美的声音:“你真聪明!”又有一个学生马上站起来说:“老师,我还有一种方法记住‘可’,就是‘丁’和‘口’组成‘可’。”学生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纷纷举手发言。 对于一、二年级的学生而言,学生识字学得快,忘得也快,如何解决这个难题呢。通过实践,笔者发现巩固识字的最佳方法就是让学生进入“游戏乐园”,在轻松、有趣的氛围中记住汉字的音、形、义,制作一些形式新颖,内容丰富,趣味性强的复习题课件,寓教于乐。 如巩固要求会认的字,可以通过“摘苹果”的游戏完成。即学生读正确了,苹果就掉下来。教师就奖一个“小苹果”给这位学生。而对于一些容易混淆的字可采取“小兔采蘑菇”的游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区别“园、原、圆”时,分别写有“草圆、花原、园桌”的是毒蘑菇,而写有“花园、草原、圆桌、果园”的为香蘑菇。然后把这些蘑菇混在一起,请学生帮小兔采蘑菇,学生学得兴趣盎然,在不知不觉中巩固了生字,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创设生活情境,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在教学中,教学情境的设置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口语交际的教学中,一定的情境是激发小学生口语交际兴趣的重要方面。有关研究表明,语言的表达是与其心理素质及环境紧密联系的。事实上,一些学生在课堂上说话声音小,语音含混不清,表达困难,在课外则声音大,乐于表达。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课外活动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情境,为学生的口语交际提供重要交际的自由天地,这种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交际的兴趣。而在传统的课堂上,气氛比较紧张,少数人会表现出羞涩,发言时大脑一片空白,难于表达自己的感情。这样,就要求本人们在课堂教学中创设一定的情境,淡化课堂气氛,强化生活气息,使课堂教学尽可能地贴近学生的生活,为学生提供一个自由想象的空间、自由表达的氛围。利用CAI课件就是创设情境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例如,在教学口语交际《本人会拼图》时,教师可以这样导入创设情境:教师:“小朋友们喜欢拼图吗?有位小朋友叫小明,可喜欢拼图了。(出示CAI课件:明明拼图)你们看,他用圆纸片拼成了许多可爱的小动物(出示CAI课件:圆纸片拼成的大熊猫、小白兔、小猪)。小朋友们,你们会用圆纸片拼成大熊猫、小白兔、小猪吗?这节课,老师就让你们先用圆纸片来拼图,然后告诉其他小朋友,你用圆纸片拼成了什么,你是怎么拼成的。”接着利用CAI课件示范小白兔,并讲述拼的过程。学生在悠扬的音乐声中动手拼图。 又如在教学口语交际《找春天》时,可先布置作业让学生自己到郊外去亲身感受春天的美景。课堂上,先用课件播放:清清的小河,刚发芽的柳树,嫩绿的小草,各种各样的野花以及燕子、小鸟,老师和同学们在放风筝组成的春天美景。配上动听舒缓的音乐。然后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亲身感受,通过小组讨论、集中汇报、教师总结等形式说说春天的特点。这样做极大地调动了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引导学生自觉地、自主地投入学习,在教学过程中落实“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总之,把握小学生的性格特点,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创设形象、有趣的教学环境,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能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以上回答你满意么?

3. 如何把多媒体和小学语文课堂巧妙结合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 多媒体已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小学语文教学中, 多媒体的恰当运用, 使枯燥的教学内容变得有声有色, 感知过程活灵活现, 从而调动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 多媒体 小学 语文教学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 多媒体已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小学语文教学中, 多媒体的恰当运用, 使枯燥的教学内容变得有声有色, 感知过程活灵活现, 从而调动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下面我就任何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谈几点感受。 一、 运用多媒体创设情景 , 激发学生兴趣 1、 激发学习兴趣 在识字教学中, 教师可借助多媒体课件创设生动的童话情境, 把新授生字变成一个个生动的生字娃娃, 告诉学生, 这些生字娃娃找不到家了 , 如果你能根据房间的门牌号码(即生字的读音) 帮他找到家, 你就能与这个生字娃娃成为好朋友, 生字娃娃就会对你笑一笑。 生动的情景, 优美的音乐, 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欲望, 为快乐识字打下良好的基础。 2、 突破重点、 难点 在拼音教学中, 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的动画效果, 突出教学的重点。 例如, 在比较韵母 an 和 ang 的发音时, 我们设计了让“ang” 的 g 闪动或者变色, 并提醒学生拼读时注意舌头的变化, 给学生留下了 深刻的印象。 又如 j q x 和 ü 相拼的规则, 除了借助儿歌帮助记忆外,还设计成功画 ü 戴了一顶帽子, 帽子有两点, 看到 j q x 走过来, 他就脱帽敬礼, 学生看了 觉得十分有趣, 在笑声中, 他们就牢牢地记住了这一规则。 3、 加强读写训练 在课文教学时, 可以让学生模仿录音朗读, 强化朗读能力; 在指导背诵时, 第一遍, 可播放课文录像, 配以轻声的录音; 第二遍, 录音没有了 , 在画面旁有重点词的提示, 学生随着画面的变换轻声复核课文; 第三遍, 学生依据画面展示的内容轻声背诵。 采用这样的方法,学生记得牢, 背得快又准。 在写字训练时, 由演示多媒体课件代替老师的讲写, 学生的学习效果要好得多。 在蓝天白云的底幕上, 田字格显得格外显眼, 一支漂亮的笔为同学们范写着生字, 甜美的解说伴着轻柔的音乐, 让学生一下子就爱上了 写字, 写出来的作业比平时漂亮了许多。 4、 培养语言能力 作文无话可说, 无从说起, 是学生作文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在教学《我家的猫》 之后, 要学生仿全文写一种自己喜爱的小动物。 首先让学生看课文的动画片; 然后让学生说说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猫的; 接着运用课件: 笨拙可爱的小鸭, 美丽轻盈的小鸟, 蹦来跳去的小松鼠, 鲜活的画面, 悦耳的音乐, 学生的思维之门一下子就被打开了 , 他们纷纷选择其中的一种动物作为自己的描写对象, 用在全文中 学到的方法将这篇作文写得十分成功。 在口语交际训练中借助课件,创造特定的情境, 为学生营造一种接近生活实际环境, 能促使言之有物、 言之有序、 言之有理、 言之有情。 如以“我们身边的垃圾” 为题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时, 可以通过课件将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垃圾及其来源, 去向等展现出来, 让学生交流各自的发现、 想法。 还可将各自的想法进行设计, 在电脑里画出来, 或制成模型, 有价值的设想甚至向有关部门建议, 使学生真正体会到自己成功的快乐。 二、 运用多媒体, 化难为易 小学语文教材的内容可谓是古今中外、 天文地理无所不有。 课文中有许多事物对小学生来说都是陌生的, 难以理解的。 教师可以运用现代化手段使教学内容不收时空限制, 形象地传输、 保存和再现知识原型, 把间接的知识转化为直接的知识, 从而加快理解和记忆的速度。还可以凭借现代技术向学生提供了 动画、 图像、 解说、 文字、 音乐等多种信息, 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主动性, 能使他们更好更快吏准确地把握教学中的重点、 难点。 这就大大缩短了 教学进程, 提高了教学效率。 小学低年级学生年龄小, 以形象思维为主, 对词句的理解有限,对理解也有一定的难度。 如果运用多媒体, 就能克服时空限制, 将抽象的语言文字转化为直观、 形象、 具体的视听信息, 使静态的知识动态化, 抽象的知识具体化, 从而帮助学生理解词句、 课文。 如在《小蝌蚪找妈妈》 的教学中, 学生对“小蝌蚪看见鲤鱼妈妈迎上去; 看见乌龟妈妈追上去; 看见青蛙游过去” 中的“迎上去、 追上去、 游过去” 这三个词语的理解是教学的难点, 学生既不知词语何意, 又不知为什么要这样用。 我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 从资料中截取有关的三个片断, 并设计制作成慢放过程的画面, 让学生观察理解, “迎上去” 就是面对面游过去; “追上去” 就是从后面撵上去; “游过去” 就是从周围游到青蛙妈妈身边。 免费论文参考网。 他们理解了 在这三个句子中为什么要这样运用, 从而在脑中留下了 深刻印象, 也为他们在以后的口语交际、 写话中准确地用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圆明园的毁灭》 是四年级的讲读课文, 这是一篇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 可圆明园中的宏伟建筑、 价值连城的奇珍异宝、古玩字画, 对小学生来说是十分陌生的, 学生很难体会到圆明园昔日的辉煌与庞大。 故此我利用多媒体出示了 圆明园的图片以及许多被英法掠走的珍宝, 还让学生观看了 电影《火烧圆明园》 片段。 这样学生在赞叹圆明园美的同时, 既钦佩古代劳动人民高超的建筑才能, 萌生一种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又体会到强盗们的贪婪、 疯狂, 激发学生对英法联军的愤怒之情, 把学生带入当年的特定时代, 突破了 时空, 化远为近, 使学生情、 文本情、 作者情产生共鸣, 为学习课文作好了 情感铺垫。 三、 运用多媒体加以引导, 突破重点 多媒体教学以图形和动画为主要手段, 同时可将图形由静变动,由小变大或由大变小, 由慢变快或由快变慢。 学生通过观察, 使学生如同身临其境, 不仅可以接受到大量的教学信息, 而且能获得清晰明快的感受。 画面生动, 图、 声、 文配合, 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兴趣, 使 注意力更集中, 因而提高课堂效率。 如在教《称象》 这篇课文时, 其教学重难点是让学生懂得曹冲称象的办法以及他和官员称贷象的办法之间的联系。 在教学时, 我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 设置还原了 曹冲称象的动画效果, 让学生反复观察。 由于观察了 直观、 动画的图片, 学生就能很清楚地明白用船代替秤, 解决了 提不动的难题, 用石头代替大象, 化整为零, 找到了 称大象的巧办法这一道理, 教学的重难点顿时迎刃而解, 真是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提高了教学效率。 四、 巧妙利用网络, 培养学生能力 1、 查阅信息收集资料的能力 我经常设计一些开放的, 需要学生主动去探究、 收集、 整理、 获取信息, 并综合运用这些信息进行创新的“研究性学习” 的课余作业。例如: 要学生制作手抄小报, 在出版的过程中, 学生要寻找大量资料,要进行筛选、 排版、 打字等, 整个过程培养了 学生收集信息、 选择信息、 审美、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等能力。 2、 发散思维能力 在教学《黄山奇石》 中, 学生仅仅通过语言文字了 解了 黄山的奇美是不够的。 我们可以将黄山的视频资料制作成课堂教学网页。 课上,学生通过视频看到了 黄山的怪石嶙峋、 危峰突兀, 形象地理解了 文中的抽象词句。 3、 创新能力 在教学《只有一个地球》 时, 教师在屏幕上展示了 几个问题: 地球遭到破坏的原因是什么? 影响有哪些? 我们该如何保护地球? 显 然, 这是知识与思维并行的拓展型的探究性问题。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从校园网中下载查找到熟读炙, 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 做一些修正或补充。 教师做出适时点拨、 评价, 有效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之, 由于多媒体的灵活多样性, 用它作为教学手段有非常大的优越性。 它不仅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更能提高教师的综合教学水平。 因此, 我们要在语言教学的实践中, 恰当地运用电教媒体,提高教学质量, 让它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发挥更大更积极的作用。

4.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怎样取得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直是广大语文教师凝神思考、孜孜追求的目标。而其中的关键是选择恰当的教学手段促使课堂教学内容、方法的最优化。实践证明运用多媒体手段,充分发挥其教学功能,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实效的有效方法之一。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引进多媒体技术,把声、像、图、文、情境与听、说、读、写有机结合起来,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深奥的道理形象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能使课堂教学变得更为生动有趣,富有感染力。经过这几年的实践探索,我认为,小学语文课采用多媒体教学应遵循五项原则。
一、有度讲究趣味性原则
采用多媒体上语文课,是一种新型教学模式。趣味性强是它的明显特征,丰富的画面、美妙的音乐可以将传统教学中无法展示的东西栩栩如生地摆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尽情地欣赏千姿百态的四时风光,如临其境地聆听大自然中的各种声响,从而增添无穷的趣味,刺激学生的各种器官,寓教于乐,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现代心理学告诉我们:“新奇、多变的事物能增强大脑皮层的刺激强度。采用了新颖的方法,能使学生集中注意力,提高兴趣。”
针对小学生好奇心强、活泼好动的性格特点,多媒体以其特有的形象性、直观性、生动性,通过图文、动画、音响及色彩等形式,从视觉、听觉、触觉等多方面刺激学生的感官,实现多渠道信息传递,加强学生对知识感知的鲜明度,从而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自觉自主地参与学习活动。
比如《草船借箭》(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试用课本语文第十二册)是一篇历史人物传记,主要写了诸葛亮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向曹操巧借十万支箭的故事。如果教师仅利用幻灯或挂图,单靠课文的描述来让学生体会当时借箭的场面,理解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就有一些难度,并且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必然会下降。在教学中,如恰当地运用了CAI课件,集图、文、声一体,此时,学生很快进入了学习情景,经过仔细的观察和分析理解,从视觉与听觉上突破了诸葛亮如何神机妙算的难点。
再如《冀中的地道战》(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试用课本语文第十册),这篇课文写了在抗日战争时期劳动人民及游击队是如何利用地道这一有利地势打击敌人,保护自己的。很多学生虽然看过地道战的故事,但对地道打击敌人及保护自己的各种关口并不理解。如文中所说的“孓口”,有一位老师就成功的利用CAI课件的展示,使学生从视觉上理解了“孓口”。再如在CAI课件中还展示了人民是如何利用地道对敌人进行打击,又是如何对付敌人的水攻及放毒,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的兴趣从听觉、视觉上理解了这一“地道战是个奇迹”的难点。
因此,CAI课件的运用能增强视觉动感,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使学生个个思维活跃,情绪处于高度兴奋状态,从而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可见,恰当地使用多媒体手段,把真切的画面展现在学生眼前,可以使他们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充分调动多种感官展开丰富的想象或联想,激发起浓厚的学习兴趣,有了兴趣,学生学习才有成功的信心,才有对知识的渴望,从而产生主动学习的行为和优秀的学习效果。必须明确,运用多媒体手段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易于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语文的学习方法。讲趣味务必注意好“度”。曾有位教师教学时,一会儿放录像、听录音,一会儿用计算机控制显示画面,一会儿又使用投影,将各种手段都尽可能地使用,虽然热闹“有趣”,却因教学手段的演示过程喧宾夺主地替代了对教学内容的分析讲解,学生注意力分散,兴趣由教学内容转向了教学手段。这样的课只是让学生过了一把新鲜瘾,教学目的并不理想,这也许是有些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手段时所始料未及的。
二、有机运用直观性原则。
直观,是多媒体的优势。将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动画和视频等多种媒体集成在一起,使纯语言文字所描述的内容变成形、声结合的画面图式,使抽象的、静态的审美对象活跃成为具体的、动态的画面,从而使抽象的语言文字化为学生的直观感觉。有些平时不易看到或接触到的东西,用多媒体展示,更方便学生了解。制作多媒体课件时,我们可以把简单的文字说明变成一幅幅生动的图片展现于学生面前。像《爬山虎的脚》一课教学,可以让学生配乐朗读课文,分析课文时,再出示爬山虎长长藤蔓、细丝样根须、不同时段叶片颜色的特写投影图片,由学生仔细观察后讲出爬山虎的特点,引导学生从小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再如有一位教师在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时,首先精心布置了教室:讲台上端放着两盆碧绿的万年青;黑板上方正中,悬挂着周总理的遗像,遗像上披着黑纱;学生的课桌上放着每人精心制作的小白花。教室里充满了庄严、肃穆的气氛。
考虑到课文所产生的历史背景与学生所处时代有一定的差距,单凭教师讲述很难唤起他们的感情共鸣,引起他们的思想认同。于是我在课堂教学中,选择了首都人民在长安街上送总理的实况录

5. 我是如何让多媒体与小学语文教学巧妙结合

小学语文教学中,多媒体的恰当运用,使枯燥的教学内容变得有声有色,感知过程活灵活现,从而调动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6. 怎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多媒体手段的使用效率

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的各个领域中得到较好的应用和发展,多媒体教学手段在课程改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它有效克服了传统教学手段的弊端,增加了课堂容量,丰富了教学形式,提高了教学效果。多媒体已经成为了教师教学的好帮手。但多媒体教学手段如何才能得到合理的运用呢?
(一)多媒体教学中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课堂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学生接受新知识、新内容,使用多媒体教学是为了加深学生对新知识、新内容的理解。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方法不同是因为介入了现代教学媒体,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只顾教师对学生的灌输或学生脱离教师而单纯与机器交互学习。只有充分体现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教育教学质量才有可能提高,才能充分体现多媒体教学的真正含义。因此,教师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要切实把握好以下几点:(1)采取启发式教学,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与互动。在问卷调查中发现:在多媒体教学中,个别教师把主要精力用在了播放课件上,而忽视了与师生的双向交流,造成教学效果不佳。如果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教学的同时,把主要精力用在与学生的双向交流上,这种教学方法不但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还会紧跟教师的思路去进行积极思考。这样教学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巧设悬念,注意提问的性质。有意义的课堂提问不仅可以使沉闷的教学气氛变得活跃,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要注意,绝对不能为提问而提问,要看所提的问题有没有思考空间,能不能唤起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共鸣。所以教师在课前准备时都要根据本节课所讲内容,给学生提出一些问题,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二)多媒体课件的运用要突出实用性。
多媒体教学要从教学的实际需要出发,不能以运用了电教媒体就说明是电化教学或者运用电教媒体的种类越多、档次越高教学效果就越好。教师在多媒体课件制作时要注重课件的实用性,要充分考虑学生现有的认知、理解能力。多媒体课件的内容应是教材内容的浓缩和归纳,它要高于教材,精于教材,新于教材,应便于教师使用。因此,在多媒体课件制作中教师应遵循以下原则:(1)吃透教材,掌握要点。教师在制作课件前,要通读教材,吃透教材内容,并进行必要的浓缩或归纳,课件要反映出教材的基本精神和重点内容。(2)重点突出,条理清晰。在传统教学模式下,课堂教学重点需要教师反复强调和重复,但有时学生也把握不住。而多媒体教学就能有效克服这一不足,它可以将教学重点、难点问题直接展现在学生面前,并结合教学课件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或论述。(3)简单直观,生动形象,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多媒体教学可以更好的将教师所要表达的内容直观形象的显示出来,可以给学生一种生动形象的画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反之,如果课件内容是教材的原版内容,不仅不能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反而会让学生感到疲倦无味、失去学习兴趣。(4)切忌照搬他人课件。由于计算机技术的普遍运用,人们可以从网上下载一些课件以便使用,这给不少教师提供了便利,但网上下载的课件并不一定适合你的教学对象和你自己的教学特点,尚需进行必要的修改和加工,如果不加审查拿来就用,肯定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因此,我们提倡自己用自己做的课件,自己设计自己的课件,也可借鉴他人的优秀课件。
(三)多媒体课件内容要层次分明、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多媒体课件的内容应来于教材,高于教材,内容的设计要层次分明、详略得当、重点突出,便于学生掌握和记忆。教师不能图省事把教材原原本本地搬到多媒体课件上,而应该在认真把握教材结构、内容、重点的基础上,进行认真的归纳与,对教材内容进行有机整合或浓缩,对一些新知识、新观点、新内容可进行必要补充。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制作出学生所喜闻乐见的教学课件。
(四)在教学手段运用上,应充分发挥多种教学手段的综合效能。
任何一种教学手段,无论是多媒体教学手段,还是传统的教学手段,都是前人在教学实践中得来的,各自都有其独特的优长,也各有一定的局限性。多媒体教学手段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它是对传统教学手段的扬弃和发展,我们应清楚地认识到多媒体教学是实施教学的一种有效手段,而不是唯一手段。因此,在教学中,应根据教学需要和教学内容,选择适应对路的教学手段。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多种教学手段结合并用,教师的一招拭,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个手势,一句赞扬都能给学生以极大的精神安慰和满足。
合理、充分地设计、开发、利用多媒体资源还需进一步探索研究。只有巧妙地借助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善于发挥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优势,有机结合语文教学的特征,多媒体优化小学语文教学目标才能更好地实现,课堂教学效率才能得到有效的提高。

7. 怎样在小学语文课堂上使用多媒体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多媒体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手段,越来越多地走进了课堂。它集图像、文字、声音、动画于一体,以其直观、生动、高效的特点,多角度地调动起学生的兴趣、情绪和注意力,给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它在新课程改革中所起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但凡事有利必有弊,多媒体的作用也不是万能的。它并不能包办代替一切教学手段。如果在使用过程中,忽视其“辅助性”,使用不当,反而会有损于教学。结合这几年运用多媒体教学的实践经验,笔者认为使用多媒体教学应注意如下几个问题。
1 注重语文学科特点,讲求课件的实用性
语文是有关语言与文字的基础学科。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语文课件可以调用多种媒体,使其声情并茂、形象可感,但同时也将其直观化、固定化。这必将遏制学生通过抽象的文字进行想象的能力,也遏制了学生的创造力。作为培养学生“读书”的主阵地——语文课堂,如果也被“多媒体”垄断,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就会很难。因此,老师在运用多媒体进行语文教学时,过于倚重多媒体方式而忽视了语文学科的自身特色,单纯追求教学方式的现代性,忽视了语文学科自身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是不正确的。我们要将多媒体技术跟传统的教学模式结合起来,抓住语文学科特点,按需制作课件,生成教学。 我们提倡利用多媒体的视听优势进行语文教学,以弥补文字不能给学生带来直观感受的遗憾,但制作的课件不能过于娱乐性,更不能盲目从众,脱离学生实际,将别人的课件挪为己用,应该注重课件的实用价值,保证使用的科学性。
2 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的特点设计、使用多媒体
在解决教学的重点问题时使用。在教学重点句段时,可以考虑使用多媒体。如《董存瑞舍身炸暗堡》中“舍身炸堡”一段,要求学生能抓住文中所描写的董存瑞的动作、神态、语言来体会在万分危急的关头,董存瑞为了祖国的解放事业勇于献身的精神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由于这个特定的环境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太远,为拉近语言描述的情景与学生的距离,就可以让学生看一看“舍身炸堡”的电影剪辑,让他们的听觉、视觉同时接受形象、生动的刺激。这样,学生就能体会到文章中所蕴含的感情,同时也可以让学生领悟这篇文章用词造句的准确。
在课文语言表达抽象,用传统的教学手段无法讲清或教学效率不高时使用。如《詹天佑》中的“人”字形线路,用口语讲解既费口舌,又难以让学生理解透彻。用这样一个课件就比较容易让学生理解:在“人”字形的火车轨道上,设计一列两头可以拖动的火车,让学生按课文的描述用鼠标拖一遍,学生就能真正感受“人”字形线路的妙处了。
3 多媒体的使用要因文体而异
不是任何体裁的文章都适宜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一般说来,知识类、说明类的文体较适合运用多媒体,比如《恐龙》、《秦兵马俑》、《莫高窟》、《海底世界》等文章。
《富饶的西沙群岛》是一篇描写祖国南海美丽风光的散文,但对绝大多数人来说,西沙群岛更是一个遥远、模糊、神秘的地方。如何让三年级的小学生也走近西沙群岛,与西沙群岛进行零距离的对话呢?如果只靠教师枯燥的语言讲授,学生定难以感受西沙群岛的奇美。采用计算机教学,对特殊环境作生动再现,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去感受,以激发学生情感,其学习效果是传统的阅读课所望尘莫及的。课堂上,教师边讲解边操作,银幕上的海底世界动起来了,再配上协调、悦耳的欢快音乐,祖国美丽富饶的西沙群岛便立刻呈现在了学生眼前。现代教学技术突破了地域局限和感官局限,仿佛把学生带到了海边,刹那间引起学生心理上的愉悦,给学生以美的感受,使学生深深地赞叹祖国的河山之美。同时,又能使学生在美的熏陶中学得知识,陶冶意趣。
对于文学作品而言,就应慎用多媒体。现实的文学作品教学常常是不加思考地乱用多媒体,似乎不用多媒体,就不能体现现代化,以至于每篇课文都有一个相应的多媒体课件,并美其名曰:为了节省教学时间,给学生留出创造性思维的空间。殊不知,从审美的角度来看,这种做法恰恰堵塞了学生自由创造性思维的空间,因为阅读教学是师生在特定情景中的对话。
4 使用多媒体教学不能抑制师生的主观能动性
由于多媒体对声音、文字、图像、动画的处理已经达到比较完善的地步,因此有些教师在制作课件时总是力求将课件设计得非常全面,从导入、提问、分析、答案、板书到作业甚至各部分之间的连接语都全部放进了课件中。表面上看,教师准备得相当充分、周密。但实际上灵活的教学过程变成了固定的机械的程式。在教学中,教师只能按程序一步一步进行演示,一旦出现问题需要修改,不仅会浪费时间,而且会影响整个课堂的流畅。而课堂教学的过程是千变万化的,需要教师灵活地把持掌握,常常会有一些预料不到的情况需要教师随机应变地去应付,而往往正是在这随机应变中显示出教师的教育机智、收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因此这种固定的教学程式在一定程度上压抑了教师的个性和特长,使教师的能动性难于很好地发挥。而且由于一切都是设定好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势必一步一步将学生引导到自己设计好的答案中,学生便没有机会通过与文本对话产生个性阅读感受,一些学生很有创意的、丰富多彩的见解也没有机会得到肯定。长此下去就会严重抑制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得不到,造成思维的单一性。

8.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怎样取得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直是广大语文教师凝神思考、孜孜追求的目标。而其中的关键是选择恰当的教学手段促使课堂教学内容、方法的最优化。实践证明运用多媒体手段,充分发挥其教学功能,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实效的有效方法之一。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引进多媒体技术,把声、像、图、文、情境与听、说、读、写有机结合起来,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深奥的道理形象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能使课堂教学变得更为生动有趣,富有感染力。经过这几年的实践探索,我认为,小学语文课采用多媒体教学应遵循五项原则。
一、有度讲究趣味性原则
采用多媒体上语文课,是一种新型教学模式。趣味性强是它的明显特征,丰富的画面、美妙的音乐可以将传统教学中无法展示的东西栩栩如生地摆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尽情地欣赏千姿百态的四时风光,如临其境地聆听大自然中的各种声响,从而增添无穷的趣味,刺激学生的各种器官,寓教于乐,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现代心理学告诉我们:“新奇、多变的事物能增强大脑皮层的刺激强度。采用了新颖的方法,能使学生集中注意力,提高兴趣。”
针对小学生好奇心强、活泼好动的性格特点,多媒体以其特有的形象性、直观性、生动性,通过图文、动画、音响及色彩等形式,从视觉、听觉、触觉等多方面刺激学生的感官,实现多渠道信息传递,加强学生对知识感知的鲜明度,从而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自觉自主地参与学习活动。
比如《草船借箭》(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试用课本语文第十二册)是一篇历史人物传记,主要写了诸葛亮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向曹操巧借十万支箭的故事。如果教师仅利用幻灯或挂图,单靠课文的描述来让学生体会当时借箭的场面,理解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就有一些难度,并且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必然会下降。在教学中,如恰当地运用了CAI课件,集图、文、声一体,此时,学生很快进入了学习情景,经过仔细的观察和分析理解,从视觉与听觉上突破了诸葛亮如何神机妙算的难点。
再如《冀中的地道战》(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试用课本语文第十册),这篇课文写了在抗日战争时期劳动人民及游击队是如何利用地道这一有利地势打击敌人,保护自己的。很多学生虽然看过地道战的故事,但对地道打击敌人及保护自己的各种关口并不理解。如文中所说的“孓口”,有一位老师就成功的利用CAI课件的展示,使学生从视觉上理解了“孓口”。再如在CAI课件中还展示了人民是如何利用地道对敌人进行打击,又是如何对付敌人的水攻及放毒,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的兴趣从听觉、视觉上理解了这一“地道战是个奇迹”的难点。
因此,CAI课件的运用能增强视觉动感,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使学生个个思维活跃,情绪处于高度兴奋状态,从而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可见,恰当地使用多媒体手段,把真切的画面展现在学生眼前,可以使他们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充分调动多种感官展开丰富的想象或联想,激发起浓厚的学习兴趣,有了兴趣,学生学习才有成功的信心,才有对知识的渴望,从而产生主动学习的行为和优秀的学习效果。必须明确,运用多媒体手段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易于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语文的学习方法。讲趣味务必注意好“度”。曾有位教师教学时,一会儿放录像、听录音,一会儿用计算机控制显示画面,一会儿又使用投影,将各种手段都尽可能地使用,虽然热闹“有趣”,却因教学手段的演示过程喧宾夺主地替代了对教学内容的分析讲解,学生注意力分散,兴趣由教学内容转向了教学手段。这样的课只是让学生过了一把新鲜瘾,教学目的并不理想,这也许是有些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手段时所始料未及的。
二、有机运用直观性原则。
直观,是多媒体的优势。将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动画和视频等多种媒体集成在一起,使纯语言文字所描述的内容变成形、声结合的画面图式,使抽象的、静态的审美对象活跃成为具体的、动态的画面,从而使抽象的语言文字化为学生的直观感觉。有些平时不易看到或接触到的东西,用多媒体展示,更方便学生了解。制作多媒体课件时,我们可以把简单的文字说明变成一幅幅生动的图片展现于学生面前。像《爬山虎的脚》一课教学,可以让学生配乐朗读课文,分析课文时,再出示爬山虎长长藤蔓、细丝样根须、不同时段叶片颜色的特写投影图片,由学生仔细观察后讲出爬山虎的特点,引导学生从小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再如有一位教师在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时,首先精心布置了教室:讲台上端放着两盆碧绿的万年青;黑板上方正中,悬挂着周总理的遗像,遗像上披着黑纱;学生的课桌上放着每人精心制作的小白花。教室里充满了庄严、肃穆的气氛。
考虑到课文所产生的历史背景与学生所处时代有一定的差距,单凭教师讲述很难唤起他们的感情共鸣,引起他们的思想认同。于是我在课堂教学中,选择了首都人民在长安街上送总理的实况录像,将课文内容用字幕显示在录像下面,再配上哀乐,先让学生边看边听教师范读,使他们沉浸在对周恩来总理的沉痛缅怀追忆中。整个音乐、文字、声音、画面造成了巨大的情感磁场,真正营造了一个可感、可知的情境,让人如临其境,心灵受到难以言状的震颤,从而被悲痛欲绝的送别场面所深深吸引与感动。然后我再让学生们在用画面、文字、背景音乐集合而形成的情境氛围中,一边看录像、一边自己读课文。由于之前的铺垫,气氛的渲染,学生犹如身临其境,无需老师多加讲解,竟能把对周总理的无限哀思与敬佩之情读得淋漓尽致。当读到“老人、青年、小孩,都不约而同地站直了身体,摘下帽子,眼睁睁地望着灵车,哭泣着,顾不得擦去腮边的泪水。”“然而今天,他静静地躺在灵车里,越去越远,和我们永别了!”等句子时,许多同学情不自禁地泪流满面,泣不成声。
这堂课,充分利用了多媒体技术,把声音、图像、文字有机地结合起来,图文并茂,声情兼备,对于学生来说不管是语言的发展,思维的训练,还是热爱、怀念周总理的情感都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然而,多媒体并非适用于所有教学课程的万能“钥匙”,粉笔与黑板也不能完全抛弃。有时大量展示性的课件实际上会剥夺学生宝贵的自主阅读时间。阅读教学就必须以学生直接接触文本、感悟文本为主,不能以视觉形象代替文本的阅读与感悟。教学中要实事求是地分析情况,因文而异,因课而异,别千篇一律,否则,会事倍功半。
三、有力把握启发性原则
教是为了不教,教学过程应该给学生以道德、审美、思维等方面的启迪,使学生既能比较顺利地接受新知识,又能始终保持求知的欲望,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也应该体现这一原则。教学时,教师要创设特定情境,启发引导学生放胆提问、答疑,形成师生课堂情感交流、互动的双向配合,让学生不知不觉地完成着一个又一个并不简单的学习与训练任务,而不感到他们的学习有什么负担,从而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古诗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是一朵绮丽的奇葩,有的寓意深邃,有的富于哲理,有的寄情山水……指导学生学习这些诗篇,可以帮助他们拓宽视野、丰富语言、陶冶情操,从而发展他们的思维,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但由于古诗语言的高度凝炼性,诗的形象美就往往是浑然天成的总体概念,刻画不细,为读者留下很多的“艺术空白”,这就需要教师匠心独具,启发引导学生去作丰富的想象,进行艺术的再造,感受诗的底蕴,从中得到美的熏陶、情感的升华。
多媒体利用视、听、说向学生提供声、像、图、文等综合信息,通过有声的画面,再现生动的形象,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扩大直观视野,充实直观内容,强化直观效果,丰富感知材料,很轻易地把学生引入古诗所描绘的意境,为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提供了一个理想环境。
在教《望庐山瀑布》一诗时,为了使学生能够更直观、更深刻地感受到庐山的美、瀑布的美,我先是熟练地运用色彩鲜艳的简笔画配诗,让学生感知诗中所描绘的情境,紧接着引导学生“紧扣字词赏意境”,如提出:“诗中哪个字用得好?你从这个字想象到一幅怎样的画画?”,使学生从中领悟想象意境的途径,从而进入这首诗所表现的青山陡峭、烟雾缭绕、急流飞泻、气势磅礴的意境。
之后我播放了一段庐山瀑布的录像,那凌空而下、半洒云天的奇特壮美景观赫然呈现在同学们面前,巨大的瀑布从陡峭的峰顶喷泻而下,水流湍急,如滚滚长河般奔腾不息,犹如一条巨大、耀眼的白练悬挂于苍翠青山之间,它以千军万马之势飞泻而下,咆哮着,怒吼着,发出震耳欲聋的轰然巨响。这样,美的配乐,美的解说,美的画面充分调动了学生用多种感官去进行体验,使学生入情入境,一种爱美、赞美的情感油然而生,进而让学生畅谈此时此刻的感受,领悟诗人那强烈的感情和丰富的想象。
最后让学生在这壮美的奇景前吟诵诗文,体会诗的音韵美,领略祖国大好河山的雄伟壮丽,从而更加深入地领会到了古诗意境之美。学生在情绪饱满、心境愉悦的环境中学习,不但发挥了想象力,陶冶了情操,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也得到了发展。
教学时,教师创设特定情境,启发引导学生放胆提问、答疑,形成师生课堂情感交流、互动的双向配合,让学生不知不觉地完成着一个又一个并不简单的学习与训练任务,而不感到他们的学习有什么负担,从而达到最佳教学效果。但教师进行多媒体语文教学,有力的启发学生的思维,而不是一步步牵着学生走。那种简单按照准备好的流程机械地操作鼠标,完成教学步骤,费尽心机引导学生朝着课件指示思路走下去的做法,很容易让学生滋生并养成惰性,教学中要防止出现这种状况。
四、有意张扬拓展性原则
。运用多媒体上语文课,比传统的语文课节省时间,它打破了课堂四十分钟的时空限制,纵贯古今,横跨中外。课堂上减少了教师的工作量,鼠标代替了板书,轻轻一点鼠标即可完成,问题无需重复,已经在大屏幕上显示出来;而且借助于直观的形象,有些内容无需长篇大论,学生已了然在胸了。因此,有的课程用多媒体方式上效果特别好,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必须大力张扬。例如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在学生深入感悟文本,真切体会情感后,教者没有结束课堂教学,而是播放了一段《火柴天堂》的flash音乐录像,学生听着悲凉的音乐,看着感人的画面,个个眼含泪水,情感得到了升华。随后抓住这一课堂契机,顺势而导:“同学们,相信你们此刻的感受一定更深了吧?如果卖火柴的小女孩来到我们中间,你又会对她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呢?请拿起笔记下你一时的感动吧!请把你对小女孩的浓浓的爱继续下去吧!”。此时,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一句句精妙的语言在同学们的笔尖流淌……让学生扎实掌握文本知识的同时,又开拓学生的视野,发散学生的思维,将课文内容延伸到文本之外,延伸到生活之中,真正做到让教材“活”起来。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灵活而巧妙地运用多媒体,充分发挥多媒体的辅助功能,引领学生融入大语文的殿堂,才能培育出学生积极动口动脑动手、自主探索学习的智慧之花,从而在语文课堂上生成更多的精彩。相信在多媒体之花开得更烂漫之际,也是小学语文课堂更精彩之时。
五、有心突出创新性原则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将静态的教学材料变得鲜活而富有生命力。语言文字不是单纯的符号系统,而是一个民族认识世界、阐释世界的意义体系和价值体系,它与深厚的民族文化联系在一起,所以语文课件的制作不宜与数学、艺术等课相比,讲究动画、插图的数量与美观,而要注重听、说、读、写的训练,在教学过程中渗透认知教育、情感教育和人格教育,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以及个性、灵气等。采用多媒体,就要让它丰富的表现力引发学生无限的遐想,激发学生无穷的联想,思维高度活跃而引发创新的火花,激发主动探究的欲望。
如有一位教师在教《秋天到了》时,针对低年段学生的训练重点,我在处理教材时把注意力放在了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思维能力上,但如何才能使学生想说、乐说、能说、会说呢?首先就要使他们有内容可说,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只有全面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感官,才能激发想象力,使他们在轻松、活泼的教学氛围下自主、积极地学习。
教学时,教者快速帮助学生弄懂了短文的内容,然后提出一个问题:“你知道秋天里还会有哪些景象吗?”孩子们似乎有些茫然,这时候我出示课前准备好的多媒体动画软件:“高高的蓝天上飘浮着几朵淡淡的云朵,一群大雁排列着整齐的队形向南方飞去,几只色彩艳丽的风筝在秋风中欢快地舞蹈。一棵棵高大挺拔的梧桐树、洋槐树摆动着枝条,一片片黄叶从高处盘旋着落下,像翩翩落地的彩蝶。池塘里还残留着几片凋零的荷叶,岸边毛茸茸的小草们也纷纷换上了嫩黄的衣裳……”优美的画面再配以悦耳的音乐,孩子们的积极性立刻被调动起来了,你一言,我一语,争先恐后地描述自己所看到的景象,抒发自己的感受。在如此诗情画意的情境里,学生们丰富的想象力也被激发起来了,他们谈秋风、谈秋雨、丰收的果实、收获的喜悦,思维被激活了,思维深度也大大增加,有些孩子还能对比其它季节来讲述秋天的特色。
这堂课,充分发挥了学生主体性作用,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只是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的作用,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恰当地提出开放性的问题,设计美妙的情境,提供丰富的信息素材,激发学生强烈的参与意识,增强学生的学习内在动力,从而锻炼了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培养了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由上可观,多媒体教学手段的确有它独具的优势,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也将愈来愈广泛地被应用于语文课堂教学中,它为教学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极为广阔的前景,也对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多媒体教学是一个全新的课题,需要我们努力去探索,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改进与积累,并随时用先进的教育理论来指导自己的多媒体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培养新世纪人才。
综上所述,只有正确地认识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恰如其分地应用到语文教学中,才能实现以媒传知、以媒生情,才能为学生认识过程的重点、难点服务,并为其感官提供愉悦的刺激,才能发挥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教育教学。
感悟: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在课堂教学中只有正确的运用农远工程教学,会使你的课堂呈现出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为了尝试这一观点,我结合了多年的教学和一些优质课的案例来分析和归纳了农远工程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及应用的原则。希望农远工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越走越远、越走越宽。

9. 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合理使用多媒体,使课堂教学更有效

多媒体技术,顾名思义,即将声音、文字、图画、动画、视频等形式合理组合的技术,以此来创造生动有趣、对多种感官形成刺激的环境,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的教学方式称为多媒体辅助教学。
语文课程是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除了发展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还要培养学生适应未来信息社会所必备的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实践中,有意识地将信息技术有效地引进语文教学的课堂,使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下面我以课为例,就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整合谈一谈自己的认识。
一、多媒体技术辅助汉语拼音教学
拼音字母是一种抽象的符号,这就很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我们传统的拼音教学,教师既教得累,学生也学得很苦。我们可以将多媒体技术与拼音教学结合起来,力求课堂教学生动、活泼。
设计动画情境,营造愉悦氛围
人教版教材在拼音教学内容的编排上集科学性、人文性、趣味性于一体。每一课都有一个配合字母教学的情境图,教师可以通过情境图,指导学生观察、说话、激情,引出学习的内容。但是由于画面是静止的,刺激的强度还不能足以让学生进入情境,不能足够地点燃学生求知的火花。我在教学中,把情境图制作成为动画。如 i u ü 一课的情境动画是这样设计的:随着优美动听的背景音乐,展现一幅夏日小河的画面,清清的河水,绿绿的水草,一只小蚂蚁在岸边要过河,可是它不会游泳,非常着急,该怎么办呢?一只乌龟游了过来,把小蚂蚁背过河去。一条鱼儿看见了,连连夸奖。如此,那么生动的画面、那么动听的音乐、那么可爱的形象,那充满人文的内容,学生一看,学习的兴趣立刻被激发出来,此时学生已经不需要教师过多地去组织教学,只需稍稍点拨,一首有趣的儿歌便脱口而出。学生喜欢哪个形象就用鼠标点击一下,这样与蚂蚁的“蚁”、乌龟的“乌”、鱼儿的“鱼”谐音形似的“i”、“u”、“ü”便从画面上跳了出来,画外音:“你想学会我吗?”、“你想和我做朋友吗?”等鼓励的语言,此时此刻,学生欢呼雀跃,情绪高涨。从动画设计的创意来看,画面要鲜艳美观,动作要精心设计,注意对象与背景形成反差,声音与音乐形成对比。这样,通过动画情境,给学生营造一个愉悦的学习氛围,学生的无意注意就很容易地被唤醒,觉得学习拼音有趣、有情、有意,于是每天都期待着语文课的到来。
运用动画演示,揭示拼读规律
拼音教学中,准确拼读是教学的重点。在教学中,我们既要重视传统教学方法的运用,将字母读音与表音的图片结合起来,通过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迁移,如“p”的发音与“猴子爬坡”的“坡”联系起来,我们还要开发更有效的手段来突破拼读教学的难点。
口腔动画,辅助发音
在拼音教学中,由于受方言的影响,声母中的鼻音与边音、平舌音与翘舌音,韵母中的前鼻音与后鼻音,一直是教学的难点。根据它们的发音规律,研究发音的生理特征,制作口腔的纵剖面的发音动画(这些在网上都有)。学生在观察、模仿的基础上,通过动画的演示,找准发音的位置与感觉,通过练习、矫正,学生很容易地掌握发音的要领,从而突破教学的难点。
动画演示,教学拼读
学生在学习拼读时要掌握声母与韵母相拼、三拼音的拼读方法与技巧。在教学声母与韵母拼读时,设计了“小猴推字母”的动画,设计中注意了推声母的速度要快,推韵母的速度要慢,然后揭示“前音轻短后音重,两音相连猛一碰”的拼读规则。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将动画的感性认识转化为理性认识,通过练习、内化形成熟练的技能。
二、多媒体技术辅助识字教学
小学阶段有较重的识字任务,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之一。尤其是低年级,许多课时都是围绕识字展开。所以,优化识字教学,打下扎实基础,对中、高年级语文教学,甚至学生的终身教育都是大有益处的。
低年级儿童的学习并没有明确的目的性,他们的注意具有随意性和不稳定性。这就使得苦口婆心地劝说、枯燥乏味地训练效果不佳。多媒体技术为我们提供了一把打开成功之门的金钥匙。
识字是阅读和作文的基础,它直接影响儿童的认识能力,关系到儿童早期智力开发和一生的成长。就汉字本身来说,由于其演变历史的久远和造字方法的多样性,决定了汉字是一种较为复杂的文字,尤其对于以形象思维和直觉思维为主的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多音字、形近字的频繁出现,为他们的识字学习带来了很大困难。当前小学实施的新课标语文中,每篇课文都有10到12个的识字任务,而现在的教学普遍存在着重机械记忆、重重复训练、学生学习枯燥无味、兴趣不高的现状,运用多媒体,把声、像、动画等信息引入课堂,则不仅能够充分调动小学生的感官,还可以为他们展示汉字形成与发展的过程和规律,从而解放孩子们的学习,让洋溢着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的无意识识记代替痛苦不堪的反复训练、机械识记,提高儿童识字效率。因此,利用多媒体技术优化识字教学,是提高儿童识字效率的新方法、新途径。
1、看视频,赏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学之不如知之者也,知之者不如好之者也”。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就开了一个好头。激发学生的兴趣,这正是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之一。多媒体教学有色彩鲜明、生动有趣的动画形象。它可以把象形字的演变过程简单明了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如:在教学第一个汉字“日”时,屏幕上首先出现一个火红的圆圆的太阳,随着鼠标的控制,那圆圆的红太阳就演变成了一个色彩鲜艳的“日”字。学生看到这奇妙的变化,不禁兴奋地拍起手来,异口同声地说:“再来一次!再来一次!”学生的识字兴趣被激发了,这一由形象到抽象的变化,使原本抽象的汉字变得具体可感。
2、看动画,教笔画,正确识字书写。
小学生的具体形象思维占主导,利用动画教学笔画,分析结构,运笔示范,把比较抽象的起笔、行笔、收笔等过程直接地展现在学生眼前,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诱发学趣,易于理解笔画、结构等特点,便于记忆摹仿。一般生字学生都能自己分析字形理解字意,遇到难写、不易理解的字,则可以充分发挥电教优势,化难为易,使学生正确识字书写。如新课程小学语文第二册中“弓”字的笔顺和第三笔(ㄅ)不易掌握,就制作一个写“弓”字的动画,一笔笔写出来,配之笔划声的音乐,让学生认识笔顺,“ㄅ”这个笔划学生难写到位,显示这一笔时,动画速度较慢,学生看了动画,留在记忆里的痕迹就深。又如“都”、“教”、“甜”等字多笔画的难写字,可让学生跟着动画,完成书写一个个部首,再整合在一起。又如一些易写错字“绿”中的“氺”;“冷”中最后一点不要忘记;“声”中的“士”是上横长,下横短,闪动笔画或偏旁,加强刺激。在教“禾”字时,运用多媒体课件,先慢速播放由谷子的根、茎、穗整体形象变成“禾”字的动画,让学生观察后提问:“谷穗”变成了禾字的哪一笔?学生很容易地指出谷穗变成了“禾”字的第一笔,这样一来,“禾”的字形被牢牢记住了,不会与形近字“木”相混淆。
在多媒体课件中运用不同的颜色进行对比显示。如:好、妈、请、爸等合体字,部首是红色的、偏旁是蓝色的,鲜明的色彩,强烈地刺激着学生的感观,突出了汉字部件及其部位,较早较好地让学生感知了偏旁部首的概念。学生很快学会了利用部件识记合体字,而不是一笔一笔的零星记忆,这就简化了儿童识字的心理过程。在范写时,屏幕上可以出现一个较大的田字格,教师可根据需要调控“描红”的速度。学生跟着屏幕逐笔“描红”。书空完毕,田字格中出现的是笔画形状准确、布局合理的范字,右边是同步显示的该字的笔顺。这种比传统书本、小黑板字样更清晰、对比更强烈的范例,使学生一开始学写字就有规可循。经过这样有序的训练,学生的字一般都写得较整齐规范。
3、多形式,巧练习,巩固识字内容。
一个汉字在学生的脑中扎下根,还必须通过反复练习,及时反馈,来强化记忆。多媒体技术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交互性。设计了程序,计算机可以成为能反馈练习的老师。这一点在学生自学时优势很大,我谈谈课堂教学中运用的几个例子。
(1)出示声旁,繁衍新字。
针对低年级学生识字记忆较快、回生也快的特点,教师可采用举一反三的练习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如出示“令”、“青”等字,分别让学生以这些字为母体,繁衍出另一字。屏幕显示两个文字框,上面是母体字,下面是新产生的字。设计动画,等学生说出新的字,移去形旁,电脑给予鼓励:“太棒了,还有吗?”学生热情高涨,思绪活跃。“令”繁衍出“领、铃、零、岭”等字,“青”繁衍出“请、清、睛、晴”等字。这样的巩固练习,扩大了识字量,又促进了自学能力的形成。
(2)相近字比较。
汉字中许多相近字,小学生用字不分语言环境,不管字义,随便就用,所以必须通过练习,强化记忆,形成正确的用字习惯。如“漂浮”和“飘浮”两个词语中的“飘”和“漂”,极易混淆。教学中可这样设计,先随图出示“漂浮”这个词语,让学生明白这个词语跟水有关,闪动偏旁“氵”,加深刺激,再让学生自己来举一些例子。接着随图出示“飘浮”这个词语,让学生明白它与风有关,是“风”旁,闪动“风”,也让学生举一些例子。最后出示几句话,让学生结合语言环境,说说要用“漂浮”还是“飘浮”。这种由图到字(词),再应用的学习过程,符合小学生的认识规律,并能培养学生的正确的学习习惯。
(3)寻找错别字。
我早在一年级下的时候就训练学生写话。从写一句话到写两句话,到现在写三句以上的话或段。当然在写话中,学生写错别字的数量多得惊人。尤其是学习了一段时间的字。小学生写错字,有一些字是因为还不会写,另外就是受其它字的影响,如草写成 “?”(受木影响),桌写成卓(受早影响),挖写成 “?”(受九影响),念写成“?” (受令影响)。小学生写错别字,多用音近字或声旁相同的字来代替。针对小学生犯错的原因,设计改错题,让学生做寻找错别字的“啄木鸟”的过程中,正确书写、合理用字,如出示几句话或引导学生,找出后放大错字或将别字移至别处,闪动错的笔划或用错的形旁。换之正确的字,返回原处。
(4)读字谜猜字。
这种形式是学生最受欢迎的。如:“大雨推倒一座山”———雪,“人在门中站”———闪,“一边绿,一边红,一边喜雨,一边喜风”———秋,这些字谜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引发了丰富的联想,他们在猜字谜的过程中,产生了创造的欲望,要自己给新学的汉字编顺口溜。学“天”时,有的同学说:“大字上面加一横”,有的说“一人顶个二”,学“入”时,有同学说出:“人字照镜子”,还有的如:“国”———口里含块玉,“会”———人在云上站,“雷”———雨在田地上等等。这些充满稚趣的儿歌都闪烁着智慧的火花。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相关知识的练习。学“月”时,就有“什么时候的月亮最圆”———八月十五;“弯弯的月牙象什么?”———相继出现小船、香蕉、眉毛等图象。这样就扩大了知识面,增长了见识。配合所学汉字,教师有选择地让学生做些练习,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儿童的创造力,增强观察力,从而促进儿童智力的发展。
(5)游戏巩固识字。
爱做游戏是小学生的共性。教师利用这一点将游戏融于识字教学中。如:我在教学新课程小学语文第四册《找春天》一课中,学习到初读课文、认写生字在这个环节时,首先让学生自读课文,读准字音,把觉得难读的字做个记号,在语言环境中识字,通过大屏幕出现生字,(点击出现生字画面),让学生边认读边交流识字方法,可以运用已掌握的方法识字,如加偏旁、去偏旁、换偏旁、熟字变形、找规律、分解字形等,也可以结合生活实际如:猜谜语、编儿歌、比动作、引用同学或家人的姓名等方法进行识记。运用多媒体课件的演示,充分引起学生的注意,随着孩子们大声的朗读,一个个生字完整的出现,孩子们的注意力高度集中,积极自主的寻找出各种不同的识字方法。
三、多媒体技术辅助阅读教学
语文教学中多媒体的有效运用,为优化语文课堂教学创造了条件,注入了活力。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多媒体,精心设计课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1、运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思维活动是建立在浓厚的兴趣和丰富的情感基础上的。我们的多媒体课件大多由影视图像或图片剪辑而成,它可使学生置身于一种五彩斑斓、声像同步、动静结合的教学环境中,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2、运用多媒体,丰富学生学习内容。
教材只是教学的凭借,课堂上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书本知识,体会它所包含的思想内涵,更重要的是教给他们学习知识的本领,引导他们去阅读各类课外书籍,同时深化课内知识。这就要借助多媒体课件存储量大、功能强、操作简便等特点,给学生提供大量的知识。
3、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陶冶情操
情感对人的认识和行动起着刺激的作用。多媒体无疑为创设情景、陶冶学生的情感提供了最大的可能性和最佳的视听效果。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感情变化,不失时机地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激发和陶冶学生的情感,使之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来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4、运用多媒体,促使学生自主探究。
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若能紧扣课文内容,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挖掘教材中的创新因素,教师让学生把他们想出的好办法输入电脑演示出来,定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在学生享受成功中,增添自主探究的劲头。
5、运用多媒体,启发学生的想象力。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知识是无限的,而想象力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利用多媒体课件组织教学,以特定的音响、画面全方位地刺激学生的感观,能有效地诱发学生的想象力因子,开拓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四、多媒体网络使作文教学如虎添翼
小学生作文感到困难主要原因有二:一是不知道写什么,既不懂得观察生活,欠缺题材;二是不懂得怎样写,缺少写作方法。所以,作文教学的着力点在于帮助学生解决“写什么”和“怎样写”的问题,这也是作文教学中的两个难点。而把多媒体网络运用于作文教学,有助于难点的解决,因为多么为提网络具有很强的表现力、感染力和吸引力,它通过形、声、色的传递,有效的调动了学生的各种感官,诱发学生的情感活动,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是学生身临其境,迸发出其强烈的写作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情景中去,从而轻松愉快主动地完成写作任务。
1、 运用多媒体网络,创设激趣氛围,诱发学生的有意注意
学生的注意带有浓厚的情感色彩。课伊始,或播放引人入境的音乐,或演示绚丽多彩的画面,能激发兴趣,引起学生对表达对象的有意注意。例如:我在指导学生写“记一次比赛活动”这篇作文时,首先通过多媒体技术,放映了拔河比赛的录象软盘,学生们随着镜头仿佛又回到了比赛之中,个个兴致盎然。接着又把这次训练要求配以有趣的动画演示在屏幕上,和大家一起审题、分析、讨论,让学生知道这是一篇写活动的记叙文,既要写清楚活动全过程,又要点面结合,写好重点部分,突出活动特色。这样,不仅创造了情境,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使学生记忆犹新,为后面的写作做了良好的铺垫。
2、发挥多媒体网络功能,指导细致观察,突破重点、难点
教师在引导学生分析与教学目标有关的例文,总结出写作后,应借助多媒体网络功能逐步演播学生喜爱的直观形象,从而让学生有序、细致地观察,引起积极、活跃的思维,带动具体、生动的表达。例如:我在指导学生写《拔河比赛》时,第一次放映录象软盘,意在显示拔河比赛的全过程,给学生一个整体印象。当学生有序地把比赛经过叙述完整之后,再运用多媒体网络功能展示赛前准备、比赛经过、赛后场面的情景及某些特写任务的写作、表情,并且对需要重点观察的画面进行任意定镜、放大、重播等处理,为学生提供可控观察。从而让学生知道看什么、怎样看、怎样想,通过分析、鉴别,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描述出比赛过程中印象最深的场面和让人最激动、最开心、最有趣的一些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这样迅速清理比赛的全过程,选择“体现意义,突出中心”的材料,知道“记一次活动”要按活动顺序观察、描写,也要抓重点细致观察、写具体。当学生通过观察知道产生“会写”的情感时,抓住契机,要求学生进行片段练习,即练习写作文的重点部分。可见,多媒体网络提供物象使观察作用大、效果好,学生写作有序,有物有情,实现了重点的突破。
3、依靠多媒体网络,提高师生评改作文的效果与质量
作文指导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而作文批改更是一项需要掌握方法的工作。在教学中,灵活运用多媒体网络:实物投影、电影显示、放映软盘、录象收听等,把学生写的好的或出现的问题及时反馈出来,通过学生互评互改,集体评改,总结优点,给予表扬,寻找毛病,及时纠正,不但提高了修改效率,进一步激发了学生作文的兴趣,提高了欣赏水平,而且使教师从繁重的作文批改中解脱出来,学生直接大面积地参与教学活动,通过斟词酌句,实现了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宗旨。
五、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利与弊
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在语文教学中带来了用其他方法无法比拟的好处,它让学生更加清晰的认识了语文这一门学科,让学生能够更为简单快速的了解自己所不懂的问题,给学生枯燥无味的语文课程带来了巨大的乐趣,能够让学生更好的去了解语文,学习语文,成了语文教学的一个很好的助手。
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虽然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好处,但是它也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一些不好的影响。如果学生过度的在语文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那么它很容易使的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丧失主动性,会使的学生过分的去依赖于电脑,而不会自己去思考、理解问题;还使的学生在写字方面出现很不好的现象,学生首先要把字写好,如果经常运用信息技术而字写不好那也是很不好的。所以信息技术我们在运用时一定要合理,千万不要运用过度。

阅读全文

与小学语文多媒体使用要和教学配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浏览:59
变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660
2011台州中考语文 浏览:250
识字一的教案 浏览:85
语文作业本凡卡答案 浏览:619
300书信作文大全 浏览:227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补充成语ppt 浏览:891
爱的方式作文开头结尾 浏览:694
端午节的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70
3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答案 浏览:265
高考语文与小学的联系 浏览:965
2015北京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979
双分点地步法教学 浏览:714
小学二年级作文辅导课 浏览:693
关于成功条件的作文素材 浏览:848
建军节作文的结尾 浏览:88
五年级下册语文mp3在线收听 浏览:696
ie教案6 浏览:907
三年级语文培优补差计划 浏览:679
二胡独奏一枝花教学 浏览: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