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小学语文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30课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30课

发布时间:2021-01-02 11:53:39

1. 2013年秋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30课课后题第四大题

拍张照片我好回答你啊

2. 八年级语文版上30课 课文

归园田居抄(其三) 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篷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登岳阳楼(其一) 陈于义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
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
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

3. 初二语文下册第30课原文(人教版)

额。。确实很无聊喏

3 0.诗五首

饮酒(其五) 行路难(其一)
陶渊明 李白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俄倾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己亥杂诗
岑参 龚自珍
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散入珠帘湿罗幕,胡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望采纳!

4. 八年级语文上册30课课文谁有

什么版的 人教

5.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1-30课读一读,写一写的音、形、意

哇.要求跟分数不符喔 .- -!

6.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30课全文翻译

《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有贤德、有才能的人选出来(给大家办事),(人人)讲求诚信,崇尚和睦。因此人们不单奉养自己的父母,不单抚育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能终其天年,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地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年丧父的孩子、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供养。男子要有职业,女子要及时婚配。(人们)憎恶财货被抛弃在地上的现象(而要去收贮它),却不是为了独自享用;(也)憎恶那种在共同劳动中不肯尽力的行为,总要不为私利而劳动。这样一来,就不会有人搞阴谋,不会有人盗窃财物和兴兵作乱,(家家户户)都不用关大门了,这就叫做“大同”社会

7. 语文 八年级上册 30课

历史背景和诗人情怀

8. 求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30课教案

诗四首教学方案
教学目标:1、朗诵这四首诗,要求能够正确背诵、默写。
2、引导学生领会诗词的意境美,语言美,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3、充分调动学生联想和想象,以提高理解、欣赏古诗的能力。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任务:《归田园居》和《使至塞上》
教学过程:(一)《归田园居》
(1)陶渊明及其《桃花源》
(2)熟读《归田园居》
全诗可以分为几个层次?
①种豆的地点以及劳动成果
②劳作的辛苦与执著
③自己的田园之乐
(3)学生发挥想象 本文描写了什么场景?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什么?
表面上写劳作之乐,实际上“愿”有它的特殊的内涵——要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不想在那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自我。即使做一个农夫也比在官场“为五斗米折腰”强。
(4)联想:鄙弃官场生活的诗文语句联想。
A、张志和的《渔歌子》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鱼不须归。
B、柳宗元的《江雪》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C、刘禹锡《陋室铭》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5)诗歌特点:平淡自然,不见修饰。平淡的口语和醇美的诗意和谐统一起来,形成了陶渊明的艺术特点。
(二)《使至塞上》
A、背景:开元25年(737年)的春天,王维奉唐玄宗之命,赴西北边疆慰问战胜吐蕃的河西副使崔希逸。
B、诗歌内容:
所行:单车欲问边——写自己轻车简从,要前往边疆慰问将士。
属国过居延——是要到远在西北边塞的居延。
所感:征篷出汉塞,归雁入胡天。比喻诗人觉得自己就象“征蓬”一样随风而去,又恰似“归 雁”一般进入胡天。既言事又写景。更在写景中传达出幽微难言的内心情感。
所见: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两句诗充分体现了诗中有画的特色,非常讲究景物的画面感。诗人的传神笔墨刻画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
所遇: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将官在燕然前线,故事似乎还要延续下去,但是诗歌却在于此戛然而止,给人留下回味的余地。
第二课时
教学任务:《渡荆门送别》与《游山西村》
教学过程:(一)《渡荆门送别》(从表达方式入手)
(1)不同的表达方式在诗歌中的表现:
首联:叙述,交代起因。叙事
颔联:用游动的视角来描绘景物的变化。写景
颈联:通过两幅画来形容江上的美景。写景 末联:发出深沉的乡情之叹。抒情
全诗运用古诗深沉豪放的气势于声调格律之中。
(2)学生赏析本诗 以“我最喜欢…………这一句诗”为句式说话。
(二)教学《游山西村》
在一个丰收的年景,诗人受到邀请,来到农家。走在通往山西村的山路上“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路似无而实有,景似绝而复出,终于来到山西村,这里山环水绕,柳暗花明。一派花团锦簇的景象,这两句诗蕴涵着生活的哲理,比喻困境中也常常蕴涵着希望。在山西村,正值社日临近,农民衣着简朴,吹萧击鼓,结队而行,热闹非凡。诗人盼望着以后能够有时间乘月色出游,随时拄着手杖来敲门拜访,恋恋不舍之情溢于言表。诗人陶醉在山野风光和农村的人情美,对这次郊游发出了由衷的感叹。 全诗紧扣“游”字,按时间推移展开叙述,层次清楚,语言生动,中间两联对偶自然工整。显示出诗人锤炼语言的非凡动力。
用“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造句。
与《归田园居》进行比较:《归田园居》流露了归隐田园的遁世思路,《游山西村》主要侧重于对农村纯朴风俗的留恋。

9. 八年级上册语文练习册30课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诗四首》配套练习册答案
一、.shǔ péng jì sài yān jīng hè huì jīng xǐ zhǎng péng
2.(1)出使。 边塞。 (2)慰问边塞战士。(3)泛指胡人居住的地方。
(4)飘飞的蓬草 (5)广阔无际的原野。(6)爱。 (7)起。
(8)扛着。 (9)徘徊 (10)指登楼。
3.(1)王维 摩诘 边塞 战地 (2)太白 青莲居士浪漫主义
(3)潜 元亮 叙事抒情 议论(4)去非 简斋南北宋之交
4.(1)带月荷锄归 (2)萧关逢候骑(3)云生结海楼
(4)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5)萧关逢候骑 都护在燕然
(6)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二、(一)1.比喻。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激愤与忧郁之情,抒发了政治上失意的苦闷。
2.作者按自己的意愿生活,不愿在黑暗的现实与污浊的官场中迷失自我。
3.“征蓬”随风飘飞,“归雁”入胡天,这与作者当时的境遇相似。作者受命去西北边塞,实则是受排挤被贬,山高路远的跋涉不正像“征蓬”与“归雁”吗?
4.李白笔下水含情,通有人性,能“送”“我”至万里之外。
(二)1.B 2.C
(三)1.C
2.凄凉、悲凉。
3.爱国,抗金保卫边疆。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阅读全文

与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30课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浏览:59
变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660
2011台州中考语文 浏览:250
识字一的教案 浏览:85
语文作业本凡卡答案 浏览:619
300书信作文大全 浏览:227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补充成语ppt 浏览:891
爱的方式作文开头结尾 浏览:694
端午节的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70
3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答案 浏览:265
高考语文与小学的联系 浏览:965
2015北京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979
双分点地步法教学 浏览:714
小学二年级作文辅导课 浏览:693
关于成功条件的作文素材 浏览:848
建军节作文的结尾 浏览:88
五年级下册语文mp3在线收听 浏览:696
ie教案6 浏览:907
三年级语文培优补差计划 浏览:679
二胡独奏一枝花教学 浏览: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