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小学语文 > 小学语文德育渗透计划

小学语文德育渗透计划

发布时间:2021-01-02 09:17:41

小学语文怎样渗透德育

德育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21世纪的学生,首先是爱国、守法,有健全的人格,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其中把“德”放在首位。可见“德”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一个人道德品质不好,而智力很高,学富五车,对社会的危害比一般人要大得多。而反之,一个人道德品质很好,而智力较差,对社会是有益的。因此,从小学开始加强这方面的教育,打好思想政治基础是新世纪的需要,也是新世纪赋予我们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在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教材应该是主渠道。语文是渗透德育教育的重要学科,小学语文大纲要求:语文教学要在进行语言训练的同时,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政治思想教育,根据小学语文学科的性质特点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明确小学语文教材内容的广泛性
教材中,德育教育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如《日月潭》《黄山奇石》《葡萄沟》《我们的祖国多么广大》等,反映我们祖国山河壮丽、物产丰富、幅员辽阔;《雷锋叔叔和我们在一起》是反映新世纪祖国崭新的新风尚的,《英雄王小二》《珍贵的教科书》《小英雄雨来》等反映祖国人民遭受帝国主义侵略时英勇反抗的民族气节,《北京亮起来了》反映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建设的辉煌成就等等。这一篇篇教材,构成一个个德育教育整体。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材从不同的角度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让学生通过祖国的山、水、物等一个个事例,逐步加深对我们伟大祖国和人民的了解,深化对祖国人民的认识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培养他们建设祖国的责任感。
二、小学语文教材是语言文字和思想情感的结合体
(一)语言文字是思想情感的载体
小学生学习语文,是通过课文的语言文字,领会思想内容。因此,我们德育教育的内容渗透到语言文字训练的每一个环节中。对于课文中那些准确、生动而蕴含着丰富情感的语言,重点指导学生进行品析就能很好地把德育教育的内容渗透到语文教学之中,从而陶治学生的情操。但是,在语文教学中要想做好德育的渗透就应该明确:语文教材是通过描绘具体人物形象或景物来反映社会、反映生活,提示事物的某种属性的。这种形象的、直观的教育,比抽象的说教更有力、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因此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要潜移默化,要在渗透上下工夫,要在语言文字训练的过程中使学生的政治思想受到洗礼。
有些课文,可以通过讲解中心句、难句,去启发学生思考、分析、对比,在领会课文内容的过程中接受教育,如《邱少云》一文中“我不忍心看,但又忍不住看”一句,通过第三人的心理活动描写,写出了邱少云为祖国的解放,为了完成人民交给他们的任务,他宁可被大火活活烧死。表现了他遵守纪律,对祖国的热爱。在帮助学生理解邱少云行动的过程中,英雄人物对祖国爱的火种,也会点燃学生心灵中爱国的火花。再如《难忘的一课》中“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一句,在文中重复出现三次,教师通过引导学生领会作者的感情一次比一次加深,而第三次,强烈的爱国之情达到了高潮。学生在理解语言文字的过程中,就会受到爱国激情的感染,从中接受教育。
(二)通过教学对学生进行情感的的共鸣
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要充分重视情感教育,在课前教师就应该深挖教材中德育教育的内容和能够激发学生情感的内容,让学生在富有情感的、积极向上的德育教育素材中体验什么是情什么是理,什么是美和丑、是与非、爱与憎,从而陶治情操、净化心灵、丰富精神世界。这种激发情感式的教学应让学生多说、多想,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的情感融入到教学内容中去。
三、小学语文进行德育渗透要注意教育信息的含蓄性
教材中许多课文的观点较为含蓄,教育信息往往隐含在语言文字之中,让读者自己去深思、去挖掘。这就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进行德育教育的过程中要自觉地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教育的素材,但不可以随意拨高,更不能牵强附会。
教材中的典型事例、场景,特别是采用了以物喻人、借景抒情的手法或采用了比喻等修辞的,既形象又含蓄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这些都要求我们根据教学要求引导学生细心阅读。同时,还要抓住词、句、段的讲解,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
四、小学语文教学进行德育渗透要注意教育途径的立体性
教育途径的立体性要求既重视课内以延伸课外。语文课的教学形式多样。但是,语文教学活动的有效展开也并非仅限于课内,课堂是语文课德育渗透的主要场所,教师要抓住理想、道德、情操和审美观念等具体的内容,通过熏陶感染,潜移默化地把这些形象化了的德育因素迁移给学生。这在课堂教学的各种形式、各个过程都能体现。如阅读课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与学生思想实际恰当地选取重点、难点和疑点,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启迪。通过这样的教育可以把学生原来的具体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发展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帮助他们更加深刻地认识文章中的人物、事物,体会德育内涵,进行德育教育。
延伸课外就是将语文课的德育渗透由课内延伸到课外活动与广阔的社会活动中去。如开展语文课外调查、了解社会新人新事、收集广播电视的社会新闻。正确认识现象,深挖德育因素、陶治情操,广泛地接受德育教育,提高自身素质。

Ⅱ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学校的主要教育形式是课堂授课,学生在校受教育的绝大多数时间都是在课堂里度过的.因此,广大教师结合日常教学内容,找准道德教育的切入点,不失时机地渗透德育教育是学校德育最基本的而且是切实有效的途径.而语文课程在对学生渗透德育教育中又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为语文是生命之声,是文化之根,是人的精神家园,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语文教材中每篇精选的课文内容都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最佳蓝本,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现结合自己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体会,谈淡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一、利用小学语文课文中的插图及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语文教材思想内容丰富,插图及电教配套设施直观新颖,符合儿童观察特点,对儿童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插图及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直观感受,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达到陶冶学生情操的作用.如:第三册语文教材中《识字学词学句(一)》第一课,书中有八幅关于祖国的首都——北京建筑物的插图,教学时可先让学生观察插图,认识这些建筑物,然后利用多媒体播放有关天安门、故宫、天坛、颐和园等建筑物的资料,并进行适当的讲解,引起学生对首都北京的向往,激发学生热爱首都的思想感情.小学阶段的语文教材中,许多课文都涉及到爱国题材的内容,如《我爱祖国》、《北京》、《看雪》、《北京亮起来了》等,这些篇章都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极好素材.因此,我在讲授这些课文时,除了让学生掌握本课的基础知识外,还适时对学生进行爱国思想教育.我在教学《北京亮起来了》一文时,结合文章内容,播放介绍北京夜景的资料,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北京的亮丽、辉煌,课后许多学生产生向往北京、热爱祖国的理念. 二、将课文中关键性词句的理解与实践相 结合,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语文教材中,揭示课文思想内容的关键性词语、句子或段落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最佳“悟点”,它是入“道”之门.要找准“悟点”,十分重要的是把握教材的个性,不仅在深入挖掘每篇课文内在的思想教育因素的基础上把握课文的总体,而且把握课文的局部,即对每个关键性词语、句子、段落的个性均有所领悟.共性寓于个性之中,个性把握得准,把握的深,德育教育的点就越能落实.如:在讲授人教版第四册第二十一课《清澈的湖水》中“船靠岸了,小洁手里还是紧紧地攥着面包纸.”这一句时,我先让学生表演攥着面包纸的动作,理解“攥”的含义,再进一步提问,小洁为什么紧紧地攥着面包纸,如果她把面包纸扔进湖里,湖水会怎么样?通过诱导启发,学生充分认识到“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然后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带着学生到堵河边捡垃圾,让学生在实践中增强环保意识.再如:在教学第五册第八课《一次成功的实验》,理解实验成功的关键原因——小女孩不假思索地说:“有了危险,应该让别人先出去.”这句话时,我让学生先联系前文,想一想“先”的意思,接着提问:“从‘先’字,你体会出什么?”学生们分组讨论、交流后回答:“从先字,我体会出小女孩在危险时刻,先想到别人,后想到自己.”“那么,你从中受到什么教育?”学生们思考片刻,有位学生发言:“我想到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要总是以自我为中心,要心里多想着别人.”然后,我又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谈谈自己是否“心里想着别人”,学生纷纷举手发言,其中有几名学生对自己在生活中总是以自我为中心,从来不为他人着想而感到惭愧,并表示今后要向小女孩学习,做到“心中有他人”.最后,我给学生布置以“心中有他人”为内容写一篇小作文.有名学生以《献爱心,让我幸福》为题,写了自己走在路上,看见一位衣衫褴褛的老爷爷跪在地上乞讨,连忙把自己准备买月饼的钱捐给他的事.文章最后写道:“是啊,给别人幸福,自己也会感到幸福的.”由此可见,她已经把“心中有他人”这一良好的思想落实到行动中去了.教学中,把学生的学习与实践有机地相结合,既培养了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又使学生受到了正确的思想教育. 三、利用故事启迪学生的高尚美德.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有许多生动有趣且内容丰富的故事,如:《诚实的孩子》、《幸福是什么》、《丑小鸭》、《三个儿子》等,利用这些故事的意义可以使学生受到熏陶,从而启发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培养高尚的情操.在《诚实的孩子》一文中,讲述了列宁在姑妈家做客,不小心打碎了桌子上的花瓶,开始不敢承认错误,欺骗姑妈,后来回家以后,主动写信认错的事.学生学习了这个故事,懂得了犯了错误,应该勇于承认错误,并改正错误.孝敬父母是我国的传统美德,如今有许多独生子女,在家长的宠爱下,不仅不知道孝敬父母,反而把父母当成呼来唤去的“佣人”,作为老师我们可以利用课文内有关题材,对学生进行教育,第五册第四课《三个儿子》一文中,通过写三个儿子在看到各自的母亲艰难地提水,只有一个儿子跑上去接过 水桶帮助母亲提水的事,赞扬了

Ⅲ 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渗透德育教育

小学语文教学与德育渗透统过程两者密分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教师应教材主线课内外阅读、写作、作业批改渗透积极健康德育思想同时课外巩固正确德育思想;日常生活范例丰富活动动力推动德育教育语文学科教学与思想品德教育过程语文教师德育教育渗透语文教学全过程才会使德育成空泛口头说教从而更好地促进语文知识学习使语文学科教学和思想品德教育实现水乳交融齐头并进
教书育人教师重要使命德育育人灵魂学校教育应处于极其重要地位事实上学校里每位教师都应德育教育工作者都要参与德育教育全程管理要关注德育教育实效性问题经济转型期今天社会发展大变化学校要树立人本教育理念通过开展丰富多彩活动和抓住课堂教学各环节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要加强和提倡学校即时性教育与社会性教育应统起来让每孩子都能深刻体会正确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对其人生影响并帮助学生积极健康面对学习、生活德育教育终目小学语文教学实施德育方法与途径研究要牵强附会更要脱离语文课特点要讲究自渗透做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渗透语文教学进行德育有效途径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种教育现象孩子其越少感觉教育意图教育效越大我国著名教育家于永正也说过:当老师教育学生时学生知道教育教育失败了因此我想德育无处无时有小学语文教学应当露痕迹地渗透达水渠成而又润物细无声无痕效
二、教材阅读:德育教育基本手段
何达水渠成而又润物细无声无痕效首先教师必须要有德育渗透意识教材阅读进行与教育好方法教师帮助学生阅读并引导学生逐字逐句分析课文我们教师课堂教学要坚持文道统原则要只注重了语文工具性课堂上花大量时间去教学生字、词、句、段、篇、语法等等基础知识了考试而教了教书而教而忽视了对学生思想教育试想我们教出来顶级科学家没有爱国情感又会愿意祖国作贡献呢定会跑条件好国家去别人作贡献反之我们只注重了语文人文性课堂上耗费大量时间去进行思想教育而忽视了基础知识教学也取试想人连起码字、词都没有学会连课文都读通顺又能进行思想教育
教师教学生阅读文章时能太直、太白、用法规式命令教育教育能否内化能否使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内化并约束自己行要求教师要做潜移默化和风细雨无而治求本逐末循循善诱要有水滴石穿精神思想品德教育能搞得轰轰烈烈要求稳才能使孩子保持公正心进入社会种教育句能有效需要多年基础也老师能做而循环工程
各科教学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经常途径语文教学要贯彻文道统原则语言文字训练句段篇章学习与思想品德教育统于教学过程之充分利用课文内容丰富思想品德教育因素使学生经常地受多方面教育基于种理念需要我们认真挖掘教材德育渗透点失时机地、潜移默化地、自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对于任课教师学科教学何把思想品德教育渗透进去首先确定向学生教育内容并明确教材德育渗透要点同时寻找适合方法和途径来进行教学过程让孩子感受每位教师要研究其实我们日常生活社会实践都有德育我们教材也蕴涵着大量德育内容教师要注意挖掘教材所包含德育内容生活德育与教材德育进行有机结合充分发挥每位教师积极性和创造力让我们教育赋予生命力和感染力教师对教材深入理解并引导学生仔细阅读教材阅读活动体会深邃德育内容
三、课堂互动:德育教育有效途径
小学孩子们塑性都强老师言行们心目分量都重所教师与们打交道、授课过程自身要注意做好表率和榜样首先课堂上应当力求营造种轻松、平等、融洽互动氛围尽能地让孩子们成主体与学生平等交流尊重、引导们无论成绩好还好都要视同仁并能准确记住们每位名字遇问题时表现出急躁和训斥选择更有利于孩子们接受方式去沟通解决课堂上倡导多用些鼓励教学用语请大胆说出来、帮我指出来等等做权威者姿态自居课堂外则要主动给予学生们关心和鼓励经常与学生有知识交流和情感沟通
轻松、平等、融洽课堂氛围有助于德育教育活动顺利进行教师与学生间保持互动关系课文讲解、习题辅导等课堂环节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感受与教师沟通快乐对教师传递德育信息才能充分接受同时也应留给学生思考空间让学生也能发表意见并找出理由分析具体实际问题
普斯朗格说:教育绝非单纯文化传递教育之教育正于人格心灵唤醒教育核心所当今新形势下作小学语文教师也应当更加清楚自己工作价值取向把思想道德教育贯穿和渗透教学全过程真正培养出国家社会所需要全面发展、综合素质优秀有用人才
四、课程研究:德育教育重要方面
对课程本身要进行研究课题要进行立项要给予指导要组织团队进行团队式研究必须协作合起伙来干依靠集体智慧对课题进行分解德育内容挖掘德育方法选择探索小学语文课样进行德育品德方法探索对提升自身专业水平有定帮助分解子课题组备课时有思想准备列出表(栏目:章节、单元、课题、挖掘德育点、方法选择、课堂教学片段、教学实录、教学效、师生评价、教师反思等)全书所有德育内容点方法选择全都要列出来进行有效研究和探索
德育工作者要学科渗透德育教育作项重要工作来抓用充分时间要进行相关课题研究与探索样研究、何探索、否有效需要学科所有教师共同努力通过语文课堂教学展示和参与课题研究教师互动研讨教师总结同方法和途径互相间进行提示和借鉴《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教学目标之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语文教学过程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人生态度和正确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所我们头脑要树立德育渗透意识其次教师必须要有意识地做好德育渗透预设教学预设上好课必要条件我们教师进行教学预设时候也能做德育渗透预设教师课堂能做叙事与明理相协调知识传授与德育渗透相统能力培养与道德品质相致因此教师做课程研究时应做下几点:钻研教材寻找德育渗透点;课堂互动生成德育渗透点;明理提升落实德育渗透点

Ⅳ 小学二年级语文《我是什么》德育渗透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我是什么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能按笔顺规则,在田字格中正确、端正、整洁地书写灾、害、黑、器4个生字。并通过观察与书写,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同时在老师的提醒下,自觉纠正不当的写字姿势,养成认真书写的良好习惯。2、借助图片、动作演示、等不同方式朗读课文,读出水的神奇。3、在反复朗读课文的基础上,知道云、雨、雹子、雪等自然现象都是水的变化形成的。评价方案的设计:1.对于目标1,可通过观察学生的写字姿势和书写习惯、学生在课本上书写的生字、巡视学生写生字的情况等方式来评价写字目标落实情况。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与良好的写字习惯应达95%以上。2.对于目标2,可采取倾听、观察、品读等手段,通过自由朗读、指名朗读,小组读,动作演示、创设情景读等方式来评价。最终落实目标的应达95%以上。3、对于目标3,在学生读懂句子,理解词义的基础上,通过指名说、以及倾听学生的读书声落实情况,目标达成度应95%以上。教学重点:认识生字、朗读课文。教学难点:知道云、雨、雹子、雪等自然现象都是水的变化形成的。教学准备:字卡、多媒体课件。教学流程预设:一、复习巩固,板书课题1.出示生字卡片认读。上一节课我们认识了30课的生字宝宝,还能叫出他的名字,并为他们找一个朋友吗?(请两至三列孩子读。)2、同学们的生字掌握得真好,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30课《我是什么》,(板书课题)。我是什么呢?老师贴小水珠图。(设计意图:让孩子在回顾生字同时,唤醒孩子对课文的整体感知,激起孩子学习兴趣。)二、品读课文(一)朗读感悟第一自然段。1、多么可爱的小水珠呀!它还会变魔术呢?就让我们看看小水珠都会变成什么呢?(课件展示)那文中又是怎么说的呢?请孩子们自由读读课文的1—3自然段,找出小水珠变成了什么?2、小水珠能有这么多变化,真神奇!那它是怎样变的呢?课文中是怎么说的呢?我请一位小朋友来读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其他小朋友边听边找小水珠是怎样变成汽的句子?(一名学生读文,其他学生听、找。)交流:谁能说说小水珠是怎么变成汽的?多神奇呀!谁能读出它的神奇?指名读,齐读。3、“汽”又是怎样变成“云”的呢?谁来读读汽变成云的句子?(指名读)“云”多像一位爱美的小姑娘啊!哪一句话告诉我们了?(有时候穿着白衣服,有时候穿着黑衣服,有时候又把红袍披在身上,)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位爱美的姑娘吧!(课件展示)穿白衣服的云叫什么云?那穿黑衣服的呢?早晨把红袍披在身上叫什么?晚上把红袍披在身上又叫什么?这样美丽的姑娘你喜欢吗?(喜欢)让我们来读一读,读出对她的喜爱吧!(自由读、指名读、齐读。)(二)、品读学习第二自然段1、飘浮在空中的云还会变呢?请小朋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第二自然段吧!交流:我又变成什么了呢?(雨、雹子、雪)(1)你能从文中找出变成“雨”的句子读一读吗?雨是怎样从天上下来的?你能边读边加上动作吗?(2)你能从文中找出变成“雹子”的句子读一读吗?“雹子”是怎样从天上下来的?那你也能加上动作读一读吗?(3)雪又是怎样从天上下来的?你能从文中找出变成“雪”的句子,边读边加动作读出来吗?(4)出示第二段,生齐读,边做动作边朗读。3、三个不一样的动作,就仿佛让我们看到了三种不一样的变化,雨落下来,雹子打下来,雪花飘下来,还会变成水的模样,水就是这样循环变化着,多么有趣的水呀!你在生活中看到过水在变吗?(生说后,教师补充。)山谷中总是弥漫着……(雾)冬天的早晨,草地上都有一层……(霜)雨过天晴,天空会出现……(彩虹)夏天的早晨,荷叶上会有……(露珠)冬天很冷,河里会……(冰)(三)学习第3自然段过渡:水有这么多的变化,可他总有居住的地方吧,那你们知道我平时生活在哪里吗?我的家在哪呢?(池子里、小溪里、江河里、海洋里。)1、现在孩子们都累了,请趴在桌子上睡一会儿吧!好!该起床了,刚才孩子们睡觉的时候没有一个人乱动、也没有一个人讲话,这就叫做——安静对!叫安静,那咱们去看看池子里的水安静不安静,(课件展示)大家看,这里的水好像在睡觉,安静吗?那谁能把这句话读得让大家觉得安静?(指导:平常我在池子里睡觉----读得真好,轻轻的就像在睡觉呢!你的声音有点大了,会吵醒他的,你轻轻的读一下。)2、大家再来看看小溪在散步的样子,谁能说说他是怎样散步的?对!谁能读出水在慢慢散步的语气。3、请孩子们再来看看水在江河里是怎样奔跑,在大海里是怎样跳舞、唱歌、开大会。(课件展示)。看图:你感觉到水在江河里奔跑的速度怎样?那跳舞呢?唱歌、开大会呢?谁能来读一读让大家感觉到水在奔跑、跳舞、唱歌、开大会(----读得真好,我仿佛到了江河里;在江河里跳舞、唱歌、开大会!多热闹的场面,请你大声读出来吧!)3.指名练读、分组读、比赛读、齐读。(四)学习第四自然段过渡:同学们的朗读让我感觉这些水好像都有了生命一样,可是他还有一点小脾气呢!1.请自由读一读第4自然段,看看文中是怎么说的?谁来介绍一下水的脾气呢?(有时候我很温和,有时候我很暴躁。)谁知道什么是“温和”?什么是“暴躁”?温和----暴躁还是一对反义词呢!2.那么,我什么时候我很“温和”?指导读;什么时候又很“暴躁”呢?指导读。读得真好!看来水的脾气的确时好时坏,温和时,他灌溉田地,发动机器,帮助人们工作,是人类的好朋友;可发起脾气来却也无情,给人们带来灾难。3.课件出示资料印尼在2004年的印度洋海啸中死亡的人数达16万6千人,全世界在此次海啸中死亡的人数竟高达22万5千人。(图片展示)同学们,了解了水的脾气,你想对她说点什么呢?4、那我们来读一读最后一句话,看看人们是怎样管理它的。交流:人们都想出了什么法来管理它的?(课件展示)修建水坝,排洪、蓄水,发电;修建水渠,合理利用水资源。5、谈话小结是呀!水是生命之源,没有水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面对世界上水资源的不断减少,我们应该怎么做呢?你想对身边的同学和老师说点什么吗?(节约用水)让我们从现在开始,节约每一滴水,争做“节水小卫士”吧!(设计意图:加强读书实践。语文学习的过程不在于接受系统的语文知识,本课我试图通过指导观看色彩鲜艳的图画、动作演示朗读等,使学生的情绪始终保持良好的状态,把有趣的东西学得更有趣。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三、写字指导1.观察字的结构,重点指导灾、害、黑、器2.师范写,生书空写。3.生描红、练习,师巡视指导。

Ⅳ 如何在小学语文学科中渗透德育内容

英盛观察为您解答: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语文教材优势,按主题特点进行德育渗透,让德育与智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也得到思想品德熏陶,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在语文教材中,很多篇章,或真实生动地展现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或热情讴歌我们民族的精神,或精彩地描绘美丽多娇的祖国山河,或深刻阐述生命意义……,因此,在具体的语文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语文教材优势,按主题特点进行德育渗透,让德育与智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也得到思想品德熏陶,促使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一、成长主题

正确对待成长中的问题,勇于面对生活,面对挑战。生活中有些事情会引起你的兴趣,给你以某种启示,使你久久难以忘怀。这类文章不仅向我们展示了生活的丰富多彩,还启发我们努力去创造人生的乐趣和幸福。《忆读书》一文以感受为纲,借助切身的体会来真实地传达情感。如作者回忆感动自己的书中情节――阅读《三国演义》的两次流泪;读《水浒传》尤其欣赏其中的林冲、武松、鲁智深等人物的性格;读《红楼梦》前后情感的变化,作者通过叙述自己童年时的读书经历,告诉读者读书的多种好处:一是能激起人的各种感情,让人获得多种美的享受;二是能扩大人的知识面;三是对写作有很大帮助;四是有助于提高人的修养,通过本文的学习,让学生徜徉书海,挖掘智慧的宝藏,在不断的探寻与收获中提升自己、净化自己,以求知的精神和爱的力量影响别人、感动别人。《我的第一次文学尝试》一文回忆了我们的第一次――有快乐、有辛酸;有幸福,有遗憾;有收获,有悔恨……第一次是经验与教训的代名词,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学会珍惜、拓展那些有益于我们成长的教益,克服并改正自身的缺点,继续勇于尝试、敢为人先,踏出人生坚实的一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一个人的才华和情怀,往往能成就一生的基业,勇敢地展现自己的风采,用热情的笑声和开阔的胸怀迎接旭日。

二、祖国主题

体会课文中表现的强烈的爱国主题,培养爱国主义情操。《我爱这土地》抒发了对历经磨难而又充满希望的祖国的挚爱之情;《乡愁》表达了身居孤岛的游子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祖国统一的期盼;《海燕》一文通过对小燕子这一可爱形象的描绘,抒发了作者浓浓的乡愁,表达了他对祖国的无限眷恋与热爱之情。教学中,通过让学生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三、名人题材

学习名人的崇高品格和奉献精神。面对祖国的繁荣、富强、和平,我们不能忘记邓稼先、钱三强、钱学森等名人的丰功伟绩。是他们,淡泊名利,混系民族,冲破阻挠,回到祖国的怀抱;是他们隐姓埋名,深入荒漠,风餐露宿,与机械为伍,与数据共眠,与危险同在,克服种种困难,成功研制出原子弹、氢弹;让惊天一爆响彻地球,让中国人民真正扬眉吐气,让祖国赢得了宝贵的和平建设时期,让祖国成为有影响的大国、强国,他们,是人民的英雄,是祖国的骄傲,是我们学习的榜样。通过这类题材内容的学习,让学生明白:要想获得成功,必须克服种种困难,还让学生懂得作为一个中国人,应该欣然接受祖国、人们的重任,奉献自己,不辱使命。

四、文化艺术

开阔视野,接触各种各样的文化艺术形式,丰富文化素养,初步形成个性化的审美观、价值观。《苏州园林》中的苏州园林是我国园林建筑中的一朵奇葩,它不但影响中国的园林建筑,也影响了日本和欧洲的园林建筑。学习本文,赞扬了设计者和匠师们的智慧和才能,表达了作者对苏州园林的热爱、赞美之情。我们应该珍视它、保护它,同时也要让学生向那些无名的建筑者致以敬意。

五、探险主题

激起探险自然奥秘的兴趣,培养敢于探险的勇气、集体主义观念和必要时为所热爱的事业而献身的崇高精神。《骆驼寻宝记》一文赞美了骆驼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甘于吃苦的奋斗精神和它那善良、真诚、无私、正直的高洁灵魂,教育学生要学习骆驼的这些可贵精神,让学生从中懂得一个深刻的人生哲理:只有具备坚忍不拔的毅力和百折不饶的精神,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才有可能取得成功。《少年爱因斯坦》中的主人公为了证明直角三角形ABC中,AB的平方加BC的平方等于AC的平方这一定理,他独自关在屋子里,用了三周的时间终于证明出来;他偶然看见一本欧几里得平面几何学,便读得如醉如痴,对其中所包含的许多严整规律和宽广的世界肃然起敬。学习这一文章,让学生懂得爱因斯坦能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靠的是他敏锐的观察和思考,靠的是坚持不懈的努力,以及对科学真理充满好奇,敢于探索的精神。

六、动植物美文

万物皆有灵性,美无处不在。一棵树,一只鸟,一件小小的摆设,都可能触动你的情思。如石榴的热烈,燕子的伶俐,白鹅的傲慢,鹤群的团队精神。《石榴》一文让我们爱石榴,赞美石榴的精神,告诉我们更要做像石榴一样的人,不畏逆境和挫折,积极追求自己的理想,哪怕我们的理想很小、很渺茫。就像沙漠中的野草、墙缝间的种子、悬崖上的花,努力寻求适合生存的空间和条件,努力以顽强的毅力拼搏,我们就一定能迎来生命的辉煌。激发学生珍视生命、关爱动物的情感,引导学生初步思考和认识人与动物的关系,感悟动物身上所折射出来的可贵精神。

Ⅵ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当作外在的,附加的任务,应当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因此,教师在教学语文的过程中,除了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还要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诸育的和谐发展。 俗话说人无德不立,业无德不兴,这句话就点明了德的重要性。在应试教育中教育者只关注学生成绩的提高,而忽视了德育教育,导致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落后,出现一些社会问题,因此必须重视德育。所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也就是除了要牢固树立教书育人的观念外,还要善于把握教材中德育的内容,选好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教育的方法,讲究德育时分寸的适度,让学生潜移默化的提高社会主义觉悟,初步具有辨别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这样能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小学语文教学中蕴含着丰富多彩的育人典型,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渗透,从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我认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渗透德育教育:
一、正确把握好教材,找准德育切入点。
语文学科不仅是集工具、知识、能力、文学欣赏于一体,更重要的也是一门思想教育学科。它的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拓宽,它不仅是人的交际、思维、生活的工具,还是人认知世界、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工具,同时又有着强烈的人文因素,对学生人格的熏陶、情感的陶冶、社会责任感的形成有着其它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一篇篇文章,或是对真、善、美的颂扬,或是对假、丑、恶的鞭笞,或是作者高洁品性、高尚人格魅力的写照,或是对祖国大好河山、社会主义建设日新月异的热情洋溢的赞美无一不是作者某种思想感情的渲泻,其间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内容。这是语文学科得天独厚的教书育人的有利条件。我们语文老师就应该充分把握好语文学科的这优越性,积极探索在语文教学中如何用好语文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素材,找准德育切入点,加强德育渗透。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既不能空泛,枯燥地说教,也不能人为地拨高,因为语文教学中的德育并不等同于政治课程中的思想教育。要避免在教学实践中走极端:不能光讲授语文知识,也不能一味强调思想教育。要寓教于情,寓教于理,做到有的放矢。如在教学《画杨桃》时,结合一个学生将杨桃画成五角星惹来同学们的哄笑,最后在老师的指导下这些学生终于知道了坐在不同的位置观察杨桃,其形状是不相同的这一深刻的道理,让学生明白在做事做人中要实事求是,不能想当然;教学《古井》时让学生学习无私奉献的精神;教学《示儿》时,让学生通过反复诵读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这首脍炙人口的爱国诗句,从而理解诗人陆游至死念念不忘北定中原、统一祖国的深挚强烈的爱国激情,让学生从中受到熏陶,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人生观、道德观、生死观、荣辱观等多方面的思想教育,让他们的人格逐渐完善,成熟起来,明白要怎样做人,做什么样的人的深刻道理。这是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们一定要深入研究新课程标准和教材,做好教学过程中的德育工作。
二、正确处理好德育与语文教学之间的关系。
作为语文教师,不仅要让学生获得最基本的语文素养,还要从中受到思想品德教育。这是语文学科的性质与地位决定的,是社会、国家赋与的我们语文教师的历史使命。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花时不宜过多,要点到为止,不能影响语文教学。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出除了要正确把握好教材,找准德育切入点;还要认真研究教材,处理好德育与语文教学两者之间的关系,不能主次不分,本末倒置。语文教学毕竟语文素养的提高才是主旋律、主产品。德育仅仅是语文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也绝不能少的衍生品。所以在教学实践中,只有正确处理好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才不至于喧宾夺主、流于形式。也就是说,教师在具体操作中,不能把德育看作归纳文章的主题的程式,轻描淡写地带过,也不能像分析文章一样,深入细致。正确的做法是: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抓住关键,引导学生分析文章最能感动自己、震撼自己的语言文字,从中加深体会,产生共鸣,在潜移默化中教育学生、影响学生、塑造学生。通过突出文章中的闪光点,使学生发现其光辉,且深切地感悟到其道理的正确或精神的可贵,让他们把这些精神的种子撒播到自己的心田。如在教学《再见了,亲人》这一课时,教师除了要教学作者是如何选择材料来体现、突出中朝两国人人民比山高、比海深的共产国际主义情谊的,,还要让学生在学习课文知识的同时受到这方面的教育。
(一)、在教学作者背景中渗透德育教育
每篇文章的时代、作者背景都是不同的,让学生课前预习寻找关于这篇文章的时代背景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因为这不仅能帮助学生加深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还能让学生从中深切感受到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认识作者的高尚品格,从而情不自禁的受到感染,有助于进行道德教育
(二)、在解读课文时渗透德育教育
教材编排者选的这些课文都是有原因的,从各个角度进行选材,达到各种育人的目的。而教师就是在分析这些课文的过程中,根据其内容和特点,掌握适当时机,灵活地进行德育教育,从而达到良好的育人效果。
1、从学习古诗中渗透德育
诗歌自古就是传统和弘扬中华文化最形象的载体,诗歌更是千百年来塑造炎黄子孙人格气质最独特而有效的方式。学生通过学习古诗了解我国博大精深的诗文化,古诗语言简练精辟,每一首诗都融入了作者的感情,从而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思想感情,进而达到爱国教育的目的。通过读诗来陶冶学生的情操,通过积累古诗,来沐浴学生的心灵。
2、反复诵读,悟出情感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意自现。指的是通过反复朗读,就能明白文意,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语文教材中有些意境优美、情感浓郁的文章特别适合用多读的方法来达到道德教育的目的。只有把课文读通、读熟了才能很好的理解课文内容,人物的思想感情。读的方式很多种在把课文读熟的前提下可以采用分角色朗读,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加了解课文内容,更加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
3、通过分析词句领会内涵
语言文字是情感的载体。在教学中,教师要抓住文章中重点的字词语句,引导学生进行分析,从而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
(三)、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渗透德育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他不仅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有效途径,也是进行德育渗透的重要渠道。教师要很好的利用综合性学习活动,进行德育教育,使德育进一步延伸。比如在语文实践性作业设置时可以让学生做一个农民种花生、起花生以及花生生长过程中除草、打药的调查报告,简单的一个作业,由学生向家长咨询,然后自己做这个调查报告,让学生了解种花生的整个过程,从而了解到父母的辛苦,达到了一个很好的德育效果。
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要求教师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充分挖掘语文学科中的德育素材,灵活运用,把学生自然地引入到和谐自然的情感氛围中,让他们自己去体会人性的光辉。在小学教育中应该重视德育,这样培养出的学生在社会上才更加有竞争力,更能适应社会的进步。
三、认真研究学生,深化德育效果。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任何教学活动的开展都离不开他们的参与、互动。德育也如此。品德素质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宣教代替学生的德育实践。应该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与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体验德育魅力。只有珍视、尊重学生独特的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我们的德育工作才能被学生接受,才能达到教育培养的目的。因为, 如今的孩子,要么是独生子女,在家庭中地位优越,深得父辈的宠爱,缺乏对他人的关爱、给予与奉献的精神、意志薄弱,承受不起挫折等;要么知识面广、生活经验丰富、叛逆心强、容易与教师唱反调这些,都给我们的教育工作到来了一定的难度,如果我们不认真分析、研究学生,区别对待,不能结合课文内容适时开展德育工作,那我们的语文教学就是不成功的,就没有达到培养人的目的。
综上所述,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是一个对学生进行祖国语言文字学习的同时进行的心灵净化的过程,它不比思想品德课那么直接,它是蕴含在文章的字里行间之中的,是在对文章开展深入学习的过程中去发现和感知的。它与教师的发现、挖掘、利用、引导有着密切的关系,与学生的学习、感悟、体验与实践有着密切的关系,与新课程标准、教材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有着密切的关系。要真正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搞好德育工作,只有深入学习新课程标准,认真研究教材编排体系,深挖文章中的思想教育点,捉摸透学生,着眼于把思想教育渗透到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活动中去,将品德培养与语文知识训练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教材中刻化的一个个鲜明的形象,讲述的一件件具体的事例,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与熏陶,在语文素养提高的同时,思想道德素质也得到提高。

Ⅶ 小学语文德育渗透有哪些方面

语文复是一门兼具工具性和人制文性的学科意味着语文不但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智力,而且肩负着提升他们德育的重任。《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语文应通过教学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养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和谐发展”。可见,德育已被提升到了相当重要的地位。本文主要讨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途径和意义,主要从语文教材、教学实践出发,结合当前小学德育目标及实施方法进行了探讨。文章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节主要介绍了目前小学德育的内容与小学语文课程目标并简要讨论它们之间的关系;第二部分是本文的重点部分,从教学实践中寻找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最佳途径;第三部分讨论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重要意义。最后一部分本文在讨论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途径与意义的同时,通过对这些现象的学习也发现了这种现象存在的问题。

Ⅷ 小学语文德育渗透方法有哪些

语文是一门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学科意味着语文不但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智力回,而且肩负着提升他们德育的重任答。《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语文应通过教学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养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和谐发展”。可见,德育已被提升到了相当重要的地位。本文主要讨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途径和意义,主要从语文教材、教学实践出发,结合当前小学德育目标及实施方法进行了探讨。文章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节主要介绍了目前小学德育的内容与小学语文课程目标并简要讨论它们之间的关系;第二部分是本文的重点部分,从教学实践中寻找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最佳途径;第三部分讨论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重要意义。最后一部分本文在讨论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途径与意义的同时,通过对这些现象的学习也发现了这种现象存在的问题。

阅读全文

与小学语文德育渗透计划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浏览:59
变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660
2011台州中考语文 浏览:250
识字一的教案 浏览:85
语文作业本凡卡答案 浏览:619
300书信作文大全 浏览:227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补充成语ppt 浏览:891
爱的方式作文开头结尾 浏览:694
端午节的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70
3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答案 浏览:265
高考语文与小学的联系 浏览:965
2015北京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979
双分点地步法教学 浏览:714
小学二年级作文辅导课 浏览:693
关于成功条件的作文素材 浏览:848
建军节作文的结尾 浏览:88
五年级下册语文mp3在线收听 浏览:696
ie教案6 浏览:907
三年级语文培优补差计划 浏览:679
二胡独奏一枝花教学 浏览: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