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以说和做为话题写作文
我的说和做
“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做了也不一定说。”
这是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而小学时的我却是:说了再做,说了不一定做。
做为一年级的小学生,老师说:“回家后,把第x课的生词抄一遍。”我就会在底下大声嚷着:“老师,太多了。”老师说:“那抄两遍吧。”可是我呢!还是抄一遍,有时为了玩,干脆不写。
说了不做,说了再做,这仅是我一个方面——懵然无知的我。
而现在的我不再是那个不懂事的小男孩,说了不做,说了再做,那已经是昨天的我。
今天的我变了,做了再说,做了不一定说。
每当星期天回家,妈妈总会给我上“教育课”:“孩子呀!好好学吧,等你考上大学了,有了工作了,就不会再受苦了,我和你爸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不懂得啥 ,我们的希望都寄托在你身上。”
所以我一直努力着,功夫不负有心人,我每一次考试都占全班前十名。可是回家我却把奖状悄悄藏起来,不贴在墙上,妈妈问我时,我才说考的还行。因为那已经是昨天的荣誉,我要的是明天的辉煌。
昨天我是说的巨人,行动中的矮子,而今天,那个小矮子在一天天长大,我相信明天那个行动中的小矮子一定会长成高大威武的巨人。
说与做
自古以来,人们都是重做轻说的。好似说客个个都似王朗,隐士位位都是姜尚。但,事实确是如此么?
在与人接触的过程中,语言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一间看似普通的接待室里,决定着两个年轻人的命运。同样的学历,同样的年龄,同样的能力,乍一看,就好像是镜子里的重影。但是,一个因为能言善辩顺利通关,从此如鱼得水,从此大施才华。另一个却因为结结巴巴被公司拒之门外,空有一身本领却无处施展,终郁郁而终。决定这一切的法官,究竟是谁呢?正是口才!古今中外,不知有多少人,吃尽了茶壶煮饺子的亏。。
一个人,如果空有夸夸其谈,而永远是一个演说家,还是会在历史的长河中变成一个泡沫,不留一点痕迹。成功,向来是由双手创造的。日心说的确立,是建立在无数科学家用尽毕生心血的大量观测事实的基础上的。大千世界,变化万千,但凭本事吃饭这句话,在过去,在现在,在可见的将来,都是一句至理名言。上至国家主席,下到普通工人,试问哪一个只要上下嘴皮子一动,就可以坐地数钞票的?光说不做,正如一个绣满绚丽花纹的空米袋,终被人遗弃在路旁。
由此可见,一个人,空有三寸不烂之舌,只能讨得他人之残羹冷炙。单有满腹经纶,亦只能在市曹中叹上天之不公。那成功之道,路在何方?早在三国纷争之时,蜀相诸葛亮,就为人们点明了方向。还当曹操伐吴之际,他就曾只身到东吴联合破曹,先舌战群儒,镇得东吴白髯老臣莫敢再提降字,后又凭二十草船骗曹箭十万,七星台上借东风三天,助东吴火烧曹军八十三万,使曹操丢盔卸甲,险先与颜良文丑同做刀下之鬼,为三国鼎立之势打下了基础,使诸葛孔明的大名,至今仍响彻天地。丞相孔明的事迹向世人宣告,说与做的完美结合,才是成功之本。
说与做,好似一个木桶上的两块木板,而这桶里盛的,是成功!
对于“做”与“说”,闻一多先生的一句话让我铭记于心:“别人是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别人是说了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不一定说。”我亦斗胆跟着写了这么一句:别人是大声说了再慢慢做,我是用力做了再悄悄说。
但是,有时候我会成了那么一个“别人”。课间体锻时,同学说他每天做多少多少个俯卧撑,周末要跑多少多少个圈。我不服气了,扳开三个指头道:“我每天要做三次五十个的仰卧起坐呢!”事实上,我每天最多做两次仰卧起坐,有时还偷懒到一次。所以呀,我这“说了再做”的人,便每天坚持到三次,甚至更多。
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苏格拉底有一次在学期初是,对他的学生说:“我要求你们每天抡一百次手臂。”一周后,苏格拉底问:“谁坚持下来啦?”所有学生都骄傲地举起了手。三个月后,苏格拉底又问:“谁能坚持每天抡一百次手臂?”现在只有寥寥可数的几只手举了起来。期年之后,苏格拉底再次问:“谁还能坚持下来啊?”这次只有一个男孩自豪地举起手道:“我,老师。”这个男孩就是苏格拉底最得意的门生、著名的哲学家——柏拉图。
柏拉图就是这么一位“用力做了再悄悄说”的人,而哲人们都是实干家。看来,我离自己口中的目标还很远哪,但我相信,只要自己日后做得更多,说得更少,把更多精力放在“做”上,把更少时间费在“说”上,我就能成为一个实干家,成功的实干家。
其实,在一生中,我们能做的何其少,想说的又何其多呢?那么,我们何妨“用力做”再“悄悄说”,说给努力做了以后的自己听呢?
B. 以"说话"为话题的作文!快!
德国来诗人海涅曾说:
“言语之自力,大到可以从坟墓唤醒死人,可以把生者活埋,把侏儒变成巨无霸,把巨无霸彻底打垮。”
语言的力量真的不能轻视。
一句话说得合宜,会使忧愁转为欢喜;一句话说的失当,没准人心就此寒了。作家杨大侠认为,说话亦是一门艺术。
C. 以说与做为话题的作文600字数限制
不要求自拟文题,也不能另立文题。 在以上三个主要特点中,最主要的是“范围宽泛”这个特点。由于“范围宽泛”,给写作者提供了更广泛的发挥空间,有利于写作者表现个性特征,有利于选拔人才。可以说,以话题作文作为高考作文主要题型之一,是高考作文命题成熟的表现。 要想写好话题作文,首先要善于“化大为小”。话题作文的写作范围十分宽泛,如果仅把话题当做一个僵死的概念,视为“铁板一块,不可分割”的整体,笼而统之去做文章,势必内容空泛、文意散漫。所以,写好话题作文的第一点要求就是善于在一个宽泛的范围内,“择其一点,不及其余”,也就是只写“大范围”中的“某一方面”。给自己提供一个充分发挥、具体表现的好舞台,这样才能在800字左右的篇幅内写出立意鲜明集中、内容具体充实的好文章。 注意:不求“面面俱到”,只求“一针见血”。拿2000年高考作文来说,要把“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这样一个大范围“化而小之”,变为一个具体的小范围,可以写“生活态度”方面的,可以写“辨明是非”方面的,也可以写“意识转变”“思维方式”“教育改革”“道德修养”“人物评价”“历史反思”“职业选择”“个性发展”等等方面的,这样,“化大为小”,“化空为实”,文章才能“出彩”,才能出现题材多样、迭彩纷呈的好局面。 再拿下面一个话题作文为例:请以“压力”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要善于“以问领写”“什么可以构成压力?”“有没有压力?”“压力来自何方?”“压力带来什么?”“怎样对待压力?”等等,然后自己回答这些问题,从这些回答中选择一二来写文章,达到“化大为小”的目的。可以写压力来自过重负担,也可以写压力来自责任感;可以写压力的从无到有,也可以写压力的从有到无;可以写压力来自外界,也可以写压力来自自身;可以写在重压下喘不过气来,也可以写变压力为动力;可以写要善于自我减压,也可以写“把压力放在肩上,不要放在心上”等等。要选择其中一个来写,不要贪多,否则会造成东拉西扯,空谈漫议。 提醒同学们注意:善于“化大为小”,还要善于“以小见大”,从小的方面表现深刻的主题。这就要求作者在选择“小的方面”的时候,注意所选方面的“现实性、针对性、典型性”。 写好话题作文的第二个本事是“独辟蹊径、表现个性”。《考试说明》“发展等级”要求考生作文“有个性特征”。要达到这一要求,必须增强“选择意识”。首先要善于选择自己熟悉的、想说的(有话可说的),有一定拓展空间的内容去写。要善于选择新的切入点,也就是从新的方面认识事物、表现事物。 拿2000年高考话题作文来说,可以从“认识世界的多样性”“看到事物的两面性”“讲究包容性”“承认差异性”“尊重并发展个性”“增强批判性”“鼓励创新性
D. 以“”说话”为话题的作文
曾经是个好脾气的人,对别人的请求总是尽力帮助。
在学校,同学们都很喜欢我,“**,帮我倒一下水。”“**,帮我整理一下桌子”“**,帮我……”我以为我怎么对待别人,别人也会怎么对待我,于是,我总是干活干得乐颠颠的。
直到有一天,我感冒了,还发烧,头晕晕的。在家里时,妈妈肯定会对我嘘寒问暖,关怀备至,而在寝室里,同学们都躲着我,生怕我的感冒会传染到她们,连简单的问候也没有。
我伤心极了,一个人打水,一个人买药,一个人请假回寝室,孤独的躺在床上。
下课铃响了,我听见同学们喧闹的声音,酸涩地想:你们在快乐时想到我的难过了吗?
室友小清回来了,她一向独来独往,从未要求过我的帮助,也很少说话,这时却对我说:“你的感冒好点了没?我帮你买了晚饭,饿了吧?”
感冒好了以后,我的性格也发生了变化。我不再对人笑眯眯的,换上了冷冷的表情。别人的请求我也爱理不理。
我明显地感到别人对我的指指点点,心里越发生气,对你们的请求我总是尽心尽力,从不说一个“不”字,你们在我生病时却躲得远远的,我的请求你们是怎么看的呢?
小清还是独来独往,但是有一天,她却对我说:“无理的要求要拒绝,合理的帮忙也别忽视啊。”说罢,她微笑:“借我一本字典好吗?”
我猛然醒悟,说:“好的。”
说“不”,需要的不仅仅是勇气,还有尺度
E. 以“说”为话题的作文怎么写
给您一篇范文,希望对您有帮助:
曾经看过这样一个故事:“我”是一个大一学生,一天姨妈进城请我陪她吃饭,“我”当时身上只有20先令。姨妈却偏要去最贵的餐馆,“我”无奈地同意了;姨妈又要点许多昂贵的食物,“我”只好一一照办;最后总算还好,刚好20先令。“我”付完钱后,姨妈看着我,问:“那是你全部的钱?”“是的,姨妈。”“你用全部的钱来招待我吃一顿美味的午餐?那太好了——可太傻了。你知道所有语言中哪个字最难念?就是‘不’。你已长大成人,你得学会说‘不’。天那!你这顿午餐差点儿撑死你可怜的姨妈了,我通常的午餐只是一杯牛奶!”
初读这篇文章,觉得很可笑。可笑过之后再想想,就再也笑不出来了。其实,类似这类午餐的事相信我们很多人都曾经经历过,生活中有太多的尴尬和无奈,而造成这种尴尬和无奈的原因,很多就是因为我们不太会说那个最难念的字:“不”。这位姨妈不惜让自己被食物撑得很难受,其目的不就是想用事实来教育她的内侄学会说“不”吗?
不敢说“不”的人往往缺乏实力。他们或许害怕不顺着对方的意自己会吃亏,岂知愈想讨好所有人,可能最后一个好也讨不了,因为没有人珍视他的“好”,却要加倍地责备他的不周到。愈是想对得起每一个人,愈可能对不起人,因为精力、时间、财力有限,不可能处处顾及周详,结果虽然帮了别人,却没帮好,还是对不起人,就算拼老命应付了所有人,至少他还是对不住自己。
所以,当你的能力有限,无法帮助别人时,千万不要勉强,误人误己,你应该学会说“不”,学会拒绝。说“不”不是不近人情,不是自私冷酷。所谓“长痛不如短痛”,你既然无力帮助,如果过于勉强,弄不好反而会耽误了别人重新获取有效帮助的机会,因此倒不如事前让对方知道你的苦衷,让他可以另请高明。我想,只要你真诚地道出你的苦衷,你的原则必能获得朋友的谅解,得到对方的尊重。
说“不”(内容提要)
(记叙文)我曾经是个好脾气的人,对别人的请求总是尽力帮助。
在学校,同学们都很喜欢我,“**,帮我倒一下水。”“**,帮我整理一下桌子”“**,帮我……”我以为我怎么对待别人,别人也会怎么对待我,于是,我总是干活干得乐颠颠的。
直到有一天,我感冒了,还发烧,头晕晕的。在家里时,妈妈肯定会对我嘘寒问暖,关怀备至,而在寝室里,同学们都躲着我,生怕我的感冒会传染到她们,连简单的问候也没有。
我伤心极了,一个人打水,一个人买药,一个人请假回寝室,孤独的躺在床上。
下课铃响了,我听见同学们喧闹的声音,酸涩地想:你们在快乐时想到我的难过了吗?
室友小清回来了,她一向独来独往,从未要求过我的帮助,也很少说话,这时却对我说:“你的感冒好点了没?我帮你买了晚饭,饿了吧?”
感冒好了以后,我的性格也发生了变化。我不再对人笑眯眯的,换上了冷冷的表情。别人的请求我也爱理不理。
我明显地感到别人对我的指指点点,心里越发生气,对你们的请求我总是尽心尽力,从不说一个“不”字,你们在我生病时却躲得远远的,我的请求你们是怎么看的呢?
小清还是独来独往,但是有一天,她却对我说:“无理的要求要拒绝,合理的帮忙也别忽视啊。”说罢,她微笑:“借我一本字典好吗?”
我猛然醒悟,说:“好的。”
说“不”,需要的不仅仅是勇气,还有尺度。
F. 以“说话”为话题写一篇作文800字左右
说话的艺术
谈好事,把重心放在对方身上;要责备,先把箭头指在自己身上。最重要的是,当你表扬自己的时候,千万别忘了别人。因为没有一个听话的人,会希望被讲话者忽略。也没有一个忽略听众的说话者,能获得好的反应!
有这样一个笑话:
有个人探望朋友,因为尿急,指着黑暗处一口缸问:"这是尿缸吗?"
"是……是……"主人口吃,说了半天没有下文。当他艰难地将"是水缸"三个字说齐,朋友早将尿撒完了。
这个人吃亏就吃亏在说话的技巧上。如果他一开始就说"不",就算他将"不是"这两个字说足一个小时才说完,也不会影响他阻止朋友将尿撒进水缸里。
所谓说话的技巧,说白了,就是该怎么说就怎么说。有时为了达到某种善意的目的,或者开开无伤大雅的玩笑,又或者要强调某件事,该直说的也变得含蓄。
我有个朋友,中国象棋下得不错,跟人对弈赢多输少。每次复述与人下棋,他先夸赞对方如何如何稳健,如何如何了得,借此反衬自己棋艺高超。
"家具厂那个老陈你认识呀?"有一次,他问我。
"认识。"我说,"有什么事吗?"
"他呀,棋艺很精湛!"他挺夸张地说,"跟他下棋要打醒十二分精神。你走一步棋,他已经看到第三步棋了。"
"那,你一定输给他了。"我明知他下棋输给谁就绝对不提谁,有意逗逗他。
"好险!"他大声说,"五局棋,他只拿下一局!"
有一篇文章,说的是一位阿婆参加学校召开的家长会,回家后对孙子说,老师在会上表扬了他,说他懂事,进步很快。孙子大受鼓舞,发奋读书,终于成材。其实,那次家长会,老师批评了他。
一句谎言也许能造就一个人才。说话的技巧可见重要。
最后,你可以按照以下归纳的几点检查一下自己:
利用录音机审视自己的语音条件;
如果你-开口,鼻子便嗡嗡作响,你就是在用鼻音说话;
除非你在说秘密之事,否则不要使用低语;
说话时嘴唇要活泼;
大声朗读,检查自己的声音是否单调;
检查自己说话的速度;
不要让口头禅脱口而出;
说话时动作不可太多,否则会分散听众的注意力;
眼神能向他人传递信息,也能让你知道他人的意思。
说话是一门艺术,会说话的人,可以在某些时候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还可以曾近人缘,去吧,用自己的艺术来换回一生的精彩!
G. 发一篇以“说”为话题的作文
梦想,我想对你说
每日,当旭日东升,金灿灿的阳光散满大地,梦想,你知道吗?你的身影早已出现在我的梦中。
每天,当夕阳西下,橙红的余辉笼罩天际,梦想,你知道吗?就算黑夜降临,你的光芒始终照亮在我的心中。
春日,当万物复苏,和煦的春风吹过一切,梦想,你知道吗?你播下的希望和种子正萌发在我脑海中。
夏至,当蝴蝶起舞,美好的一切迅速成长,梦想,你知道吗?我希望我能有一双努力的翅膀,飞向你。
秋天,当树叶纷飞,世间万物萧条时,梦想,你知道吗?你在我心中永不凋谢。
冬天,当大雪漫漫,一切的一切都沉睡了,梦想,你知道吗?我追逐你的心不会沉睡。
梦想,我要飞向你,用你的光芒驱走我内心的彷徨;梦想,我要迎着你,在你的歌声中快乐成长;
梦想,我要对着你,在你的微笑中默默祈祷。
梦想,我想,当小鸟的羽翼丰满,当小树的茎干强壮,当努力的岁月走过,我会见到你。
梦想,我想,当小小的水蒸气变成白云,当小小的水滴汇成大海,当时间刻下见证,我会抱着你。
那时,我会看着你,在你的光芒中看见我的努力。
那时,我会看着你,在你的歌声中见证我的成长。
那时,我会看着你,在你的微笑中找到我的艰苦历程。
那时,我要放声歌唱,往日的辛酸会交织成一首幸福的乐曲。
[点评]
作者说:我是一个爱梦想的女孩,更有一颗积极上进的心,文章内容是我真实情感的表露,我更爱散文和散文诗。因此,我选择了我最擅长的文体。
同窗说:文章采用拟人的手法,把梦想比作人作为倾诉对象,情真意切,抒情味浓;文笔细腻,使整篇文章读起来如汩汩泉水,清澈明净。
老师说:立意新奇,以自己的人生理想作为倾诉对象,表现了考生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和蓬勃向上的情怀,反映了当代中学生勤奋务实,激情昂扬的精神面貌。采用散文诗的形式,通过一组意象把作者的心路历程一一展现,形象生动、便于抒情,也反映了考生良好的文学素养。句式整齐而又善于变化,利于表情达意;语言优美而不浮华,准确恰当,确实值得借鉴。该文被评为一类文,5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