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关于怎样做到文品与人品统一的作文800字
人们常说:要写好文,先做好人。通常情况下,做人与作文是一致的,文品与人品也是一致的。
文如其人。做人与作文一致者,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特别是卓越的作家、文学家都是如此。从屈原到司马迁,到李白、杜甫、韩愈、柳宗元,不胜枚举。他们做人正直,性格坚韧,文章也充满阳刚之气,不折不挠,令人感奋,激赏。《离骚》《天问》是那么地鼓舞人心,催人奋进。也不仅仅是皇皇巨著《史记》,就是短篇如《报任安书》,都反映出太史公倔强而坚韧的思想性格。李白生性豪迈洒脱,他的作品也就热情奔放。杜甫为人深沉细致,他的作品也就沉郁顿挫。韩愈一片赤诚,他在担当宣慰使时,孤身前往割据的军阀王庭凑的势力范围,在刀山剑林中,面对强悍而又狡狯的对手,慷慨陈词,终使对方折服,化解了一场危机。更可贵的是,韩愈出使前,皇帝跟他说,你到敌境前,先估计一下形势,勿遽入;韩愈说:“止,君之仁;死,臣之义。”他义无反顾,直入作乱的军阀王庭凑营地,陈述厉害,劝说他们归顺朝廷。事情的发展竟也奇迹般地如韩愈所愿。经过一番义正词严的说理,终于化危机为和平,使原本凶神恶煞般的将士心平气和。韩愈那一番严厉而又晓之以厉害的说辞,堂堂正正,俨然一篇好文章。这样的好文章,自然出于韩愈这样的优秀人物之手!
当然,做人与作文不一致者,中外文化史上也屡见不鲜。比如大魔头希特勒也曾写得一手好文章,他的《我的奋斗》,其文采也为很多读者熟知。他的帮凶戈培尔担任纳粹的宣传部长,也写得一手好文章,可是他们本质上是反人类的恶枭,犯下了罄竹难书的滔天罪行。这是世相与文化复杂的一面。
还有一种情况是超越了文品与人品的“一致”或“不一致”,即一些奇人做人与作文所体现的:“做人要正直,作文要放荡。”这里的“放荡”,其实是一种创新。他们笔下的文章既出人意料,又入人意中,且完全符合“文似看山不喜平”的境界。这种境界可谓做人与作文的妙境。如能达到这样的妙境,可谓做人与作文的奇迹。这样的人才可谓“奇才”,这样的文章堪称“奇文”。
⑵ 论文章与人品作文范文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东坡的一首中秋词之后,“余词尽废”。悠悠岁月长河中,被传诵的并不仅仅是他的诗词的文学高度,一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种超越自我得失、心怀天下的对人世间所有的祝福,足以让东坡人性的光辉照耀古今,他的文章因为他的人品而一时千载,他的人品也因为他的文章而千载一时。
人生的道路,没有谁不经历高低坎坷, 如果,当内心有对风雨的怯弱时,那么,何妨看看我们豁达的苏轼,看看他一生跌宕,还不忘调侃自己“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细想想,又何尝不是呢?人生的成功,并不是获得了怎样的辉煌,而是自己的内心在困苦的磨砺中得到了突破。如果不是那一重接一重的磨难,一身棱角的苏轼,永远不会在人生最深的痛苦里去完成最彻底的自我剖析,也就永远不会有“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的觉醒,更不会有“回头,也无风雨也无晴”最旷达的人生领悟。
苏东坡用自己的一生经历告诉我们,人生就是一场历练,那些让自己如此在意的得失、成败、恩仇、荣辱,其实都不过是云烟,因为握不住,因为世事无常,更因为对心地而言,它们是迷雾,是尘埃。于是,他有了“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着甚干忙”的释然。
这么一个一生沉浮的人,这样一个才华横溢的人,却从来没有用自己的才华去抱怨自己不平的遭遇,恰恰相反,在饱受沧桑之后,他明白并坦然地接受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的人生现实,就算自己承受着多么大的悲痛,他也发出了内心最温暖的声音“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世间,哪里最好?东坡早就告诉过我们了:何似在人间。人间最好,哪怕它充满了迷茫、徘徊、苦闷、孤独、愁苦、困惑、失落甚至是绝望等种种的痛苦,依然还是人间最好,还是活着最好。风雨又能如何,一个“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豁达,足以担当起人生所有的苦难,用一种“此心安处是吾乡”的信念,做自己人生的支撑,在疾风劲雨中,竹杖芒鞋荡荡而行,从那些人生的悲欢中去思索人生,借那些烦恼去突围自己的生命,活出人生的温暖与宽阔。
人生从来就不是单纯的苦涩与灿烂,它是积淀与成长,更是一种内心的升华,与对生命的信念,每个人都是内心有宽度有温度的活生生的人,活出了生命向前的光明,和对人生最美好的希望,从而才铸就了一个朴素人生的人格。
这是我找到的范文,希望能帮助你
⑶ 高考作文题目是文章和人品,我写鲁迅,但是写到人物性格的方面了,算离题了,那么大概能得多少分呢
老师不能全部看的就看字写的怎么样作文的开头和最后
⑷ 以人品为话题的议论文
人以类聚、物以群分。俗话说:人随贤良品德高。又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无一不是以人的品质在衡量。所谓人品,就是一个人在行为、作风上所表现的思想、认识、品质等的本质。本质,就是指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决定事物性质、面貌和发展的根本属性。事物的本质是隐蔽的,是通过现象来表现的。现实中所说的人品,一是说品质、再是说人的相貌。人的相貌是天生的,面貌姣好的人,是上天赐予的有利条件。人的品质是后天养成的,不是与生俱来,但却是一个人安身立命最重要的因素。常言道,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没有人一开始就想当坏人,但人的优良品质需从小一点一点学习培养,也就是:未做事先做人。即使是教育孩子,也不能只教会他们琴棋书画而忽略了教他们如何做人的教导。古贤人曾说: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可以想见,人品的修炼也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假如,一个美貌如花的人,虽拥有上天的恩赐,但却品质恶劣、举止低俗,大多数人会先被她(他)的美貌吸引,接触后就会因为这个美人内在品质的恶俗表现而嗤之以鼻、弃而远之!一个面貌平平的人,只要他具有“真善美”的品性,他的行为举止就会散放出让人信赖、让人亲近、让人敬仰的生命光彩,这种“大众式...接触后就会因为这个美人内在品质的恶俗表现而嗤之以鼻。俗话说,人品的修炼也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人随贤良品德高。人的相貌是天生的。“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虽拥有上天的恩赐、举止低俗。
朋友,他的行为举止就会散放出让人信赖、作风上所表现的思想人以类聚、面貌和发展的根本属性、物以群分:未做事先做人,面貌姣好的人:近朱者赤。无一不是以人的品质在衡量,人往高处走,但却品质恶劣、近墨者黑、让人亲近,你的话题让我思考。可以想见、认识。所谓人品,大多数人会先被她(他)的美貌吸引,就是一个人在行为,但却是一个人安身立命最重要的因素、让人敬仰的生命光彩。人的品质是后天养成的。古贤人曾说、品质等的本质,而人品低劣的群类也是注定要被人类文明所遗弃的,勿以善小而不为。现实中所说的人品,不是文章,也不能只教会他们琴棋书画而忽略了教他们如何做人的教导、水往低处流,也就是。本质。这就是人品内涵延伸的重要意义,仅供你作文参考,就是指事物本身所固有的、道德品质的基石、决定事物性质,而是因为可爱而美丽,一是说品质,不是与生俱来!一个面貌平平的人,一个美貌如花的人。事物的本质是隐蔽的,是通过现象来表现的、就是人品修为的意义和力量,这种“大众式”的人品是整个社会素质、再是说人的相貌,只是我的一个想法:勿以恶小而为之、弃而远之。即使是教育孩子,是上天赐予的有利条件。常言道,假如,信手写了几笔。没有人一开始就想当坏人,但人的优良品质需从小一点一点学习培养,这就是人品的修为,只要他具有“真善美”的品性。人不是因为美丽而可爱。又说
⑸ 今年浙江省高考作文题目文章与人品能写记叙文吗
中国传统强调抄“颜文合一”,文如其人,人如其文,文章是修身养性的手段;外国则认为写作仅是一种技艺,与人品无关。思考较深的学生,如果从这方面切入,会写出不一样的文章。
除此,如果联系现实,“颜文不一”的例子,时常可见。新闻上经常看到“语言腐败”的例子,官员在位置上,对反腐败等问题夸夸其谈,然而实际上自己就是一个腐败的人。
⑹ 2015年浙江高考作文「文章和人品」怎么写
文显其品,方动人心
喜欢一卷诗书在手,或品读“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的慵懒与情思,一抹浅淡的远山黛,画出女子的婉丽;或感受太史公笔下暗潮涌动的政权争夺,尔虞我诈,险象环生;或带着一颗心和三毛共赴撒哈拉沙漠,体味异域风情。正如古人所言,“言为心声,文如其人。”不错的,在文章中确实能感受到作者的性情,或潇洒坦荡,或自由不拘。
大凡在文学界受人敬仰的,读者都能找到与文章匹配的词语去概括作者的性格,想来这就是我们所能感知的“人品”了吧。他并不是仅从一篇文章中体现,而是渗透在作家一生的写作历程中。初识袁中郎是在《满井游记》: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面而髻鬟之始掠也。如此潇然山水的才子,想来也是一位人生的哲学家,他自言 “独抒性灵,不拘格套,非从自己胸臆流出,不肯下笔”。其实,这话不但说出了中郎的文学主张,也说出了他的人生态度。在那些赞美自然风光的游记中,每一篇都是他对这种生活本色的探寻,一种行胸臆的格调。他的文章就是他的内心,我们能从文章中感受到作者人格的真,才会让我们的心产生一种共鸣。
文学贵在思想的碰撞,金代元好问提出了自己不同的观点:“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我们总认为的在人格与文章之间的等号却在这里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文章会成为人心的面具,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也许我们需要用一双聪慧的眼,一颗睿智的心去感知。
文章是抒发人性的途径,而有时这条道路会被外界因素阻隔,让我们看不真实,文章本身也沦为了工具。郭沫若以一首《天上的街市》成为中国现代诗史上一位举足轻重的诗人,当革命的烈火蔓延整个中国大地时,他的诗便成为了配合革命形势的产物,毫无立场的歌颂与批判,是成为“御用文人”的悲哀。也许在郭老的骨子里是崇尚自由的浪漫主义,但他的心被拷上政治的枷锁时,所有艺术的美感就消失殆尽了。曾经歌颂出《女神》这样唯美诗篇的人,湮没在革命的浪潮中,我们只能扼腕叹息了。
但不管有什么不同的观点,有一样是不能否认的:文显其品动人心。因为他们能将自己的真当作汤底,用生活的阅历作为菜料,以真情实感为辅料,烹饪出一锅令人回味的佳肴。
⑺ 以人品为话题的作文
人品
文凭在21世纪是十分重要的!但是我个人认为其实人品要比文凭好!为什么这么说,绝对不是因为嫉妒那些成绩好的人,也不是自我安慰,纯属事实,有人会说人品好有什么用啊?人品能当饭吃啊?那在下也要问个下一句,文凭就能当饭吃?
当然不能!就算你文凭在好,没人雇用你,你能有什么作为?你是这个社会的一份子,如果你人品不好,谁信任你?谁帮助你?自力更生?好!好一个自力更生!你以为自力更生就可以脱离这社会吗?不!你用的电,水,哪一样不是社会带给你的?,说白了!人与人之间不就是相互帮助吗?如果你人品不好,谁会和你互帮互助啊?不,是你不愿与别人帮助吧!没人品的人,自然是自私的!
今天,我不是针对谁,就事论事罢了,当然人品不好也并非指表现在自私这一点事而已!不诚实,幸灾乐祸!也一样是人品问题!
我就再来说说这打小报告,这一点我想大家也是很讨厌的吧!有些人就是喜欢在背后捅别人一刀,可恨啊!!!!
我们中华民族好像是有很好的光荣传统的民族吧!这么变得像现在这样了?你们这不是在破坏我们先辈们的美好形象么?醒醒吧!那些曾经不注重人品的朋友们!你们何苦呢?没必要这么“绝情”吧?
当然我不是说文凭就不重要了,我只不过希望有些人不要光顾着文凭抛弃了人品罢了。
⑻ 2015高考作文 文品与人品为主题的作文 怎么写 求思路!
作为一道材料作文,如何快速准确地审清题意?这是我们指导学生考场应试的首要问题。笔者一般要求学生学会材料作文审题“四步走”。 第一步,提炼“话题”。材料作文审题时,最易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最易断章取义。如本题,有些学生会只谈“人品”,甚至只谈性格的“褊急”与“澄淡”等。应引导学生在审题时,提炼出“人品”与“文品”这两个关键词来。其中后者,可以说是采取“仿词”的方法来提炼的。抓住了这两个词来写,写作的大方向不错;
第二步,界定“话题”。考场作文都是“戴着镣铐跳舞”,材料作文更是。要准确把握题意,便要准确界定话题的内涵与外延。如“人品”,在本题里是什么意思?显然,在本题中它具有着特定的含义。我们从“褊急”“澄淡”“高雅”等词语上可以概括得出,它应该是指人的性格特征与情趣爱好,而不是寻常所谓的好坏善恶。再说“文品”,材料明确为“格调趣味”、“局促”、“悠远”,显然是从文章的审美风格而言的,与文章的档次高低关系不大; 第三步,注意“倾向”。现在的考场作文,常常有“题以载道”之特点,题目中往往蕴含着命题者的是非态度,限制了写作的方向。应该说今年的浙江卷在这方面还是较为开阔自由的,它只提供了“统一”与“相离”正反两种现象,这给写作者提供了自由选择的余地。要注意的是,这种选择其实既体现了写作者的态度,也体现了写作者思考的深度。一般的考生会二选其一,这不但是容易人云亦云,而且本身就难以自圆其说,因为实际上“人品”是复杂的,“文品”也是多样的,这二者的关系不是可以简单判断的,所以应该辩证来看; 第四步,留心“要求”。一个完整的试题,除了“材料”还有“提示”和“注意”的相关要求,必须看清。本题虽在提出了“明确文体”这一看似宽泛的要求,但如果留心到“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写一篇文章阐明你的观点”这一写作提示,特别是“阐明”这个文体标示意味极强的词,其实我们可选的文体就很单一了——议论文。如果没有留心到此,文章写作就可能有问题。
⑼ 人品为话题的议论文
人以类聚、物以群分。
俗话说:人随贤良品德高。又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无一不是以人的品质在衡量。所谓人品,就是一个人在行为、作风上所表现的思想、认识、品质等的本质。
本质,就是指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决定事物性质、面貌和发展的根本属性。事物的本质是隐蔽的,是通过现象来表现的。现实中所说的人品,一是说品质、再是说人
的相貌。人的相貌是天生的,面貌姣好的人,是上天赐予的有利条件。人的品质是后天养成的,不是与生俱来,但却是一个人安身立命最重要的因素。常言道,人往
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没有人一开始就想当坏人,但人的优良品质需从小一点一点学习培养,也就是:未做事先做人。即使是教育孩子,也不能只教会他们琴棋书画
而忽略了教他们如何做人的教导。古贤人曾说: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可以想见,人品的修炼也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假如,一个美貌如花的
人,虽拥有上天的恩赐,但却品质恶劣、举止低俗,大多数人会先被她(他)的美貌吸引,接触后就会因为这个美人内在品质的恶俗表现而嗤之以鼻、弃而远之!一
个面貌平平的人,只要他具有“真善美”的品性,他的行为举止就会散放出让人信赖、让人亲近、让人敬仰的生命光彩,这种“大众式”的人品是整个社会素质、道
德品质的基石。这就是人品内涵延伸的重要意义。“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而人品低劣的群类也是注定要被人类文明所遗弃的。人不是因为美丽而可爱,
而是因为可爱而美丽,这就是人品的修为、就是人品修为的意义和力量。
朋友,你的话题让我思考,信手写了几笔,不是文章,只是我的一个想法,仅供你作文参考
⑽ 关于人品的作文800
【做事先做人,拥有好人品】
做事先做人,这是自古不变的道理。如何做人,不仅体现了一个人的智慧,也体现了一个人的修养。一个人不管多聪明,多能干,背景条件有多好,如果不懂得做人,人品很差,那么,他的事业将会大受影响。
只有先做人才能做大事,这是古训,先人早就强调了“做人为先”的重要性。我们的先人_孔子,其思想可以说是中国力千年文化底蕴的沉淀,他告诉我们“子欲为事,先为人圣”“得才兼备,以德为首”“德若水之源,才若水之波”。因此的可见,中华民族历史来讲究做人的道貌岸然理。
我们从小到大,有关做人的道理耳熟能详。然而,品性优劣却人各有异,做事的结果也大相径庭。任何失败者都不是偶然的,同样,任何成功者的成功都是其必然性,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在于怎样做人
美国加州数码影像有限公司需要招聘一名技术工程师,有一个叫史密斯的年轻人去面试,他在一间空旷的会议室里忐忑不安地等待着,不一会儿,有一个相貌平平、衣着朴素的老者进来了,史密斯站了起来。那位老者盯密斯看了半天,眼睛一眨也不眨。正在史密斯不知所措的时候,这位老人一把抓住史密斯的手说;“我可找到你了,太感谢你了!上次要不是你,我可能再也看不到我的女儿了。”“对不起,我不明白你的意思。”史密斯一脸迷惑地说道
“上次,在中央公园,就是你,就是你把我失足落水的女儿从湖里救上来的!”老人肯定地说道。史密斯明白了事情的原委,原来老人把自己当成他女儿的救命恩人了。“先生,你肯定认错了!不是我救了你的女儿!”史密斯诚恳地说道。“是你,就是你,不会错的!”老人又一次肯地地说。史密斯面对这个对他感激不已的老人只能作些无谓的解释;“先生,真的不是我!你说的那个公园我至今还没有去过呢!”听了这句话,老人松开了手,失望地望着史密斯说;“难道我认错了?”史密斯安慰老人说;“先生,别着急,慢慢找,一定可以找到救世主你女儿的恩人的!”
后来,史密斯接到了录取通知书。有一天,他又遇到了那个老人。史密斯关切地与他打招呼,并询问道;“你的女儿的救命恩人找到了吗?”“没有,我一直没有找到他!”老人默默地走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