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素材题目 > 作文书香味最浓的结尾

作文书香味最浓的结尾

发布时间:2020-12-29 08:36:23

A. 作文书香味最浓的提纲

书香伴我行 书籍是人类抄进步的阶梯。这句话你听了一定很耳熟吧,也许你已经猜着是高尔基的名言了,可现在,它已成为我精神上的目标了。因为我早已离不开书,为它,我可以废寝忘食。 当你走进我的房间,一眼就能望见那大大的书柜,里面放着网络全书、科幻小说、作文书等等。多得摆满了书柜,放满了抽屉。每当我翻开一本好书的时候,一定会津津有味地看,而且非要看完才能去干别的事。 有一次我正在看书,妈妈把刚热好的香肠放到我身旁让我趁热吃了。我一边看书,一边拿起“香肠”眼睛也不瞧便塞到嘴里。“啊!”我嘴里突然吃到了一种又涩又硬的东西,一看原来是写字台上的固体胶水。捂着牙齿,但挡不住我继续看书的心情—— 又有一次晚上,我在床上看书看得很投入的时候,突然妈妈对我说:“已经九点多了,小丹,你怎么还不睡觉呀!明天还要上学呢!”我死活不肯,一定要看完书,最终,我斗不过妈妈,没有办法只好关灯乖乖地睡觉。等到妈妈房间变暗了,又稍过一会儿,想想妈妈应该睡熟了,我便把灯打开,继续享受美味夜宵—— 这就是我,一个爱看书的女孩子,当闻到书中的墨香味时,便会精神百倍。

B. 书香味最浓 一作文600字

书香来伴我行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自梯。这句话你听了一定很耳熟吧,也许你已经猜着是高尔基的名言了,可现在,它已成为我精神上的目标了。因为我早已离不开书,为它,我可以废寝忘食。 当你走进我的房间,一眼就能望见那大大的书柜,里面放着网络全书、科幻小说、作文书等等。多得摆满了书柜,放满了抽屉。每当我翻开一本好书的时候,一定会津津有味地看,而且非要看完才能去干别的事。 有一次我正在看书,妈妈把刚热好的香肠放到我身旁让我趁热吃了。我一边看书,一边拿起“香肠”眼睛也不瞧便塞到嘴里。“啊!”我嘴里突然吃到了一种又涩又硬的东西,一看原来是写字台上的固体胶水。捂着牙齿,但挡不住我继续看书的心情—— 又有一次晚上,我在床上看书看得很投入的时候,突然妈妈对我说:“已经九点多了,小丹,你怎么还不睡觉呀!明天还要上学呢!”我死活不肯,一定要看完书,最终,我斗不过妈妈,没有办法只好关灯乖乖地睡觉。等到妈妈房间变暗了,又稍过一会儿,想想妈妈应该睡熟了,我便把灯打开,继续享受美味夜宵—— 这就是我,一个爱看书的女孩子,当闻到书中的墨香味时,便会精神百倍。

望采纳,谢谢

C. 宽容的香味作文600初三

曾在一本书上读到这样一句话:“宽容是生命的一种香味。”这句话很简单,却很美,很有诗意。每次读到它,我都会被深深感动着。与宽容结下了不解之缘,是在四年级的时候,一件事改变了我。
有一天,上书法课,坐我后面的一位同学不小心把一滴很浓的墨汁滴到了我的衣服上。那可是我的新衣服,而且是我最心爱的衣服啊!我不禁大叫起来:“你陪我的新衣服!”还把那位同学的书本拿起来摔倒地上。那位同学可能太紧张了,变得语无伦次。当时的气氛沉闷得快要爆炸了。这是班长走过来说:“回去洗洗就可以了。”“不行,一定得赔我新衣服,明天就赔。”我不依不饶地大叫。
第二天,那位同学一看到我就小声地对我说:“你那件衣服我帮你洗洗可以吗?”“不行,一定得赔我意见新衣服。”看到那位同学红着双眼,我把头转过去。这时班长又走过来说:“欧阳婷婷,别得理不饶人好不好?你知道吗,她爸爸病了,妈妈又下岗了,全家就靠她妈妈卖菜来维持生活。昨天回去,她已经哭了一个晚上,又不敢告诉她妈妈。你就不能宽容一些吗?”
衣服我自己洗干净了,可是我得到的是一份友谊和感激,得到了一份快乐。
从那以后,无论什么时候,和生么人在一起,我都会宽容地对待他们。每当回味起我宽容过别人的那惊喜的神色和感激的话语时,心中总会荡起一股甜津津的细浪。
┏ (^ω^)=☞

D. 600字作文——《记忆中的香味》

原以为,失去的就永远会消逝,但现在,我知道了。果然,那温暖的爱与馨香,不会褪去,永远、永远……

——题记

回忆

很多年以后,我站在窗边,面朝夕阳,面朝凡世起伏的喧嚣,泪流满面。那些岁月在头顶轰轰作响,席卷着,漫延着,好像才过去短短的一日,又好像是漫长的千年。

记得,在我很小很小的时候。有那么一次,父母将我带到了一个地方。那是我祖母的母亲住的地方,我想,那应该是一个永远有阳光、有花香的地方吧。不然在记忆里,我怎么会感到十分温暖与馨香?在祖母身边,我感觉到了一股老人身上特有的味道。依稀记得我在那儿大概待了三天左右,每天,祖母都会到田野里采一大束散发着淡淡香味的野花放在屋子里。自从我第一次闻到那个香味之后,我就牢牢地记住了它。

漫步

光阴似箭,不知过了多少个春夏秋冬,我长大了。但我的祖母,却已经过世许久了。那年春天,父母再次带我去看望我那慈爱的祖母。可惜,我再也无法和她说话了。她也再无法将一大束野花放在屋子里,让花香充满整个小屋。我现在只能跟随着父母去祖母的坟上看望她了。

随着父母的脚步,我们走在一条乡间小路上。路旁开满了五颜六色的小野花,但我始终没有找到当年的香味。因为这里是农村,工厂不多。一眼望去,都是绿油油的农田,田埂上,还种着许许多多的不知名植物。到处洋溢着春的温暖。但我的内心,却怎么也明媚不起来。我甚至觉得,祖母不在了,当年的香味也将不复存在。

释然

一路春景,我无心欣赏。就算是枝头小鸟那清脆婉转的嗓音,也无法将我内心那空缺的一角填满。直到走到祖母坟前,我才被眼前的景象惊呆。在祖母坟后,一颗松树矗立在蓝天之间。坟的周围,开满了当年的野花,格外灿烂而夺目。原来,祖母知道我喜欢这样的花。祖母很想我,却不想影响我的学业。于是,她拜托别人在她的坟周围种满野花。让野花代替我,永远陪着她。看着野花,闻着香味,想着祖母。刹那间,我明白了:原来那温暖的爱与馨香,从未离去。

站在最高处,我抬起头,天空浮现出祖母温暖如同晚霞的笑容。在那一刻,我感觉到了一种力量,叫做释然。

E. 写一道菜的作文,写出他的味道颜色和香味

美味的小笼包
常听人们说小笼包美味可口,我却从没尝过,也不知是啥味道.这天下午,爸爸妈妈带我来到小笼包子店让我开开眼界,饱饱口福.那天终于如愿以偿了.小笼包一个个白生生,皮薄薄的,里面好象有一包汁水在,小笼包小巧玲珑,形似宝塔,呈半透明壮,晶莹透黄,宝塔顶上一阵阵香气随风四溢,形状也和包子差不多,难怪叫小笼包.小笼包以上一般都是一笼里面有十个,每个都是圆鼓鼓的像一个个小雪球似的,只不过上面有一个凹凸不平的地方,还没上来我就被这香气熏得如痴如醉了.真恨不得把整个蒸好的小笼包一口吞掉. 一笼小笼包上来了,我坐在椅子上,刚蒸完的小笼包发出了一丝淡淡的香气息.一闻到这种香气息,我就忍不住要去大口大口的吃它了.刚夹起一个 “小胖墩”塞进嘴里,它就开始反 抗. 我这时肚子正饿得咕咕叫,恨不得将嘴巴变大,把四笼小笼包一口吞下去.于是我就用筷子小心翼翼地夹起小笼包,因为轻咬了一小口,汁水就像千军万马往我嘴里奔跑.我把它沾一点醋,轻进我的嘴里,肉馅又松又软,只要一嚼,它的肉就一下子松了下来,鲜美无比 妈妈说:“吃小笼包应该先醮点醋,轻轻咬一个洞,把里面鲜美的汤汁吸干,再吃皮和肉.小笼包的美味精华就在汤汁里.我按照妈妈的方法吃,汤汁鲜、皮薄肉嫩,真是好吃极了.果然,小笼包一会儿不吃不知道,一吃忘不了.我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它的肉非常十足,咬一口鲜鲜的,浓浓的,咸咸的,让你吃了还想吃.于是我又缠着妈妈去买一客,当阿姨笑盈盈端来后,我又怎能放过呢?吃了一个又一个,在吃得满口流香,砸咂嘴,不住称赞道:“美!真是美味之极.”一眨眼,又被我消灭了,摸了摸鼓鼓的小肚子,添添嘴,余兴未了. 怎么样,心动了?西东不如行动,去吃吃你们家乡的小笼包吧!
油炸臭豆腐
这是江南冬天特有的地方小吃.
小的时候,一放学就往街上跑,当然,这是在口袋里有几个钱的时候.穿过小巷,翻过小桥,就可闻到油炸臭豆腐的香味.经营油炸臭豆腐的是个瘦瘦的老人,眉毛胡子全白了,他总是挑一副担子,担子其实是木头做的箱子,前面一个箱子放着臭豆腐、酱油、辣椒酱和一叠小盘子,还有一个罐头瓶,里面插着几双筷子.后面一个箱子安放着一只小煤炉和一口锅.
老人总是站在街的拐角,专心致致地油炸臭豆腐.从没有听过他的吆喝声,但总有许多食客寻着香味而来,在他的小担子前站成一圈.他的臭豆腐很有特色,乍看上去黑不溜湫,和别的臭豆腐没有什么两样,但一入锅再一出锅,就变得金灿灿、香喷喷,涂上一层酱油或辣椒酱(他的辣椒酱是自制的,红艳艳的,辣得香,辣得舒服),黄黄红红,煞是好看.小心翼翼咬上一口(因为非常烫),外黄内白,外酥内嫩,香辣刺激,此时已不是在吃而是舌头打着卷往下吞.
老人一次总是只炸几块,炸好几块卖几块,所以等的人都是一个吃,其他的人共同行注目礼.吃油炸臭豆腐的人大多是女人和孩子,真的很奇怪,江南女子都是不吃辣的,但一到这担子前就都变成“辣妹子”了,辣椒酱涂了厚厚的一层还要涂,女人此时也不管斯文了,直吃得嘴唇通红,涕泪交加,热汗直冒.老人只是不住地说:辣得结棍,勿要吃得格许多.说归说,他也不去阻挡.所以,老人的辣椒酱每天都要消耗一瓶.
那时,我父亲每月给我五毛钱,至少有一半的钱是贡献给臭豆腐了.一块臭豆腐一分钱,吃完一块,这一天才能安静下来.有时候没有计划好超支了,那么,我就克制住自己不往那里跑,怕自己的眼睛里会长出钩子来.不过,那样的时候,只要我不小心溜到老人的担子前,老人总会洞察一切,好象发现了我的口袋里没有半分钱,就会笑眯眯地炸一块最脆最嫩的送给我吃.不好意思白吃,等下个月父亲寄钱来的时候,我马上就去还给他,老人也收下,但必定多炸一块臭豆腐给我.
离开那个江南小城二十多年了,我再也没有吃过那样美味的油炸臭豆腐(虽然我在其他江南城市也吃过油炸臭豆腐,但是味道好象总是差了一点).它总是出现在我的梦里,和它一起出现的还有那个连名字都不知道的白胡子白眉毛的瘦老人.
肉骨头粥
我只吃过一次肉骨头粥.
那是江南冬日的一个星期日的早晨,一向节俭的舅母突然提出带我去吃肉骨头粥.我受宠若惊,一路屁颠屁颠地紧跟在她身后,生怕她又突然改变主意.
沿着青石板路,穿过熙熙攘攘的菜市,拐进一条小巷.远远看见一个小铺子飘出阵阵白雾,还听到铁勺敲锅沿的声音.舅母领着我走进这间铺子,铺子里已经座无虚席.大家都在唏哩哗啦地喝这叫肉骨头粥的东西,好象这东西真的很好吃.
老板娘把我们领进里间的灶旁,满脸歉意地说:“就在这里吃吧.”老板娘是一个40来岁的女人,头发齐耳,一丝不苟地用黑色的发卡别在耳后.我生怕舅母临阵脱逃,赶紧自做主张说:“可以可以.”结果招来舅母两个白眼.“好吧,来一碗肉骨头粥.”老板娘一手抄起大铁勺,一手揭开大锅盖,顿时一股热浪席卷着肉粥的香味扑鼻而来.她用大铁勺在锅里搅了搅,盛了一大碗粥递给我.这碗粥是灰白色的,米已经煮得不见原形,粥面上还点缀着几小块肉骨头.我小心翼翼地尝了尝,嗯,香香糯糯,黏黏呼呼.真的不需要“吃”,只要喝就行了.我就这样站在大灶旁,端着大碗,呼啦呼啦地喝着有生以来第一次肉骨头粥.最后还像小狗一样把那几块肉骨头啃得干干净净.那碗粥花了舅母5分钱.
后来,舅母告诉我,煮肉骨头很麻烦.先要把肉骨头(连着些肉的骨头)煮上几小时,然后再把新米淘好放进去,再煮.不能煮焦,关键是要掌握火候,细火慢熬才行.最后放上盐和味精.所以,一般家庭是不做肉骨头粥的,费时费力还不经喝.她还警告我,街上的肉骨头粥不能多吃,因为有的老板为省钱把客人吃过的骨头,又重新放进锅里煮.也不知她说的是真是假.反正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吃过肉骨头粥,不是因为害怕不卫生,而是口袋里的钱还不够分配的呢.
不过,我还是经常到那家肉骨头粥铺去,主要是想看看她们怎么处理吃完的骨头的.可老板娘好象明白我的意图,总是笑眯眯的招呼我:“小姑娘,来吃一碗啊.”然后,我撒腿就逃.
阳春面
阳春面名字挺好听,很高贵的样子,其实是江南老百姓最爱吃最便宜因而也最能爽气掏钱的大众面食.《上海的早晨》中资本家徐义德为了逃避公私合营装穷,叫小伙计送的午饭就是这个阳春面,可见,阳春面是属于劳苦大众的专利.至于为什么取这样一个阳春白雪的名字,可能是取其反义吧,但我敢肯定,取这个名字的人绝不是下里巴人.
二十多年前,舅舅一家好象特别喜欢吃阳春面,每到星期天,舅舅就必定带领全家到镇上的面馆去吃阳春面.两个表弟兴高采烈,但我却很不喜欢.阳春面上除了撒一些葱花就没有别的了,光溜溜的,一点味道都没有,吃了第一口就不想吃第二口.每次我都没有方法把一碗阳春面吃完,我总是旁敲侧击地提醒舅舅还是吃馄饨好,至少还有点肉味.但舅舅坚决不肯,说馄饨太贵,又不经吃,同样一角钱,阳春面吃得饱饱的,而馄饨却只能塞牙缝.舅舅的牙缝好大.不喜欢吃,但每个星期天都得陪舅舅全家去吃,因为这是他们的节日,整整六天他们都在等着这一天.镇上那家面馆都认识舅舅,每次一来不用吩咐,就很快端上阳春面来,然后,舅舅一家就开始埋头苦干,并制造出幸福的声响来.每当此时,我就望着面前的阳春面愁眉苦脸.
陆文夫在《美食家》里专门提到过阳春面,说第一锅的阳春面最清爽最可口,因此,很多人都赶早去吃头汤.我想,舅舅们吃得绝对不是这种阳春面.但不管怎么说,我对阳春面是没有兴趣的了,胃口早在二十多年前就倒了.
光饼
光饼是福州的小吃.据说是记念戚继光而来的,总之和这位民族英雄有一定的关系.
小的时候总喜欢站在高高的桶炉前面,看师傅做光饼.做光饼的师傅到处都有,一个案板,一个炉子就是全部的道具.光饼师傅把袖子卷得高高的,把放了碱水和盐水的面团摔得啪啪作响,然后分成一个一个剂子,用手左右一拍,一个小圆饼就出来了,再用一根竹签往中间戳一个小洞,就势往桶炉内壁一贴,等着吧,不一会,炉内就飘出香味来.估计差不多了,光饼师傅就用小铁铲利索地一铲,焦黄的光饼就跳出来了.
这光饼硬梆梆、黄通通的,咬得很费劲,没有一口好牙和顽强的拼搏精神是对付不了它的,但一旦入口就越嚼越香,越香越嚼,最后总是吃了一块还想带走第二块.光饼耐嚼还耐储藏,放它十天半月没有问题,坚韧不拔,很有民族气概,可能这就是它和戚继光的关系吧.光饼很便宜,一分钱一块,那时经常光顾光饼炉,买上一两块,一路嚼着上学校.
冬天光饼师傅比较幸福,守着炉子暖烘烘的,夏天就苦了,赤膊上阵还是大汗淋漓,汗水滴在炉子上嗤嗤作响.我就不敢买了,因为那光饼里必定也有光饼师傅勤劳的汗水.
前段时间,在福建“老乡”处提到光饼,他们都说那玩意好吃而且对牙齿有利,经常嚼嚼绝对比“白箭”“绿箭”效果好.但不知现在还有没有了,都好多年没有吃过了.但愿,这光饼炉子还能在福州的某个街角看到.
芋头果
芋头果是福州的早点之一,也称三角糕.据说是把槟榔芋煮熟后剥皮碾成糊状,再掺入米粉揉合而成.然后,切成一块一块三角形状,放到油锅里去炸,直炸得两面焦黄,出锅.吃的时候,用一张纸包着芋头果的下端(因为很油),以一个角为突破口,咬一口,外焦内嫩(内色灰白),还有一股芋头的清香,嗯,味道好极了.
炸芋头果的摊子也是到处都有,每天一大早,就可看到街头巷尾支起的一个个摊子,烟雾缭绕,香气四溢,买芋头果的人端着碗或提着小竹篮,等着芋头果出锅.往往炸出一锅就买出一锅.但也有买不完剩下的,搁一两个时辰也不要紧,吃起来还是很香的,它不象油条,登陆不久就成了嚼不烂的老油条.所以,卖芋头果的摊主都很自得,有时候上午九十点钟了,还不见他们收摊子,慢悠悠地守着还没有卖掉的几块芋头果.他们知道总有肚子容易饿的人自会寻香而去.
福州的市民通常是一碗锅边糊外加一只芋头果就解决了早饭问题,既好吃也实在,吃完后,打一个饱咯去上班,这革命干劲足得没法说.
锅边糊
一次在办公室里和同事们侃吃,我说要论吃,还是福州的锅边糊好吃.他们齐声问:什么叫锅边糊?这帮平日里吃遍天下无敌手的家伙竟然也有不知道的东西.我得意洋洋地开始向他们介绍福州小吃——锅边糊.
锅边糊在福州乃至福建许多地方都有,但在外地我却从来没有看到过,不出产的原因可能是外地没有一种叫“虾油”的调味品,而锅边糊没有加虾油就不成为锅边糊了.
锅边糊的制做很复杂,要先把大米淘净浸泡几小时,然后磨成糊状待用.支一口大锅,煮上一锅汤,汤里放上虾米、蛏干、香菇、葱、蒜、芹菜,最后放进必不可少的虾油若干勺,这浓汤就做成了.这还没有完,万里长征第一步.将汤倒出另装,下清水若干烧到七成热时,锅边抹匀花生油,然后舀一碗米糊绕锅浇一圈,盖上锅盖.三分钟后见锅边米浆起卷时,用锅铲铲入清水中,再加入清水,重复上述行为.当最后也就是第四次浇完时,放入一份浓汤料,并视情再加入虾油等辅助调料.煮熟后盛放在另一口锅中,用微火保持温度,待售.
总之这是一个循环反复的过程,没有耐心是做不成的.所以,一般家庭是不做锅边糊的,要吃就到街上去买.福州的大街小巷饭店小摊都有买,而且很便宜.锅边糊味道特别,海鲜味浓,每片米糊都打着卷,白白的,象一管管青葱,非常爽口,再配上黄黄的虾米、蛏干,黑黑的香菇,绿绿的葱蒜,色泽鲜明,令人食欲大开.
听到这里,同事们的喉咙都动了一下.然后商量,什么时候能去福建出差,一定要去尝尝这锅边糊.我补充说,在福建,锅边糊都是作为早点和茶余饭后的点心的,并不把它当正餐,大概它是管吃不管饱的缘故吧.想想本地品种单一而又甜得发腻的小吃,大家都说:福建人民真是幸福.
是啊,福建人民真幸福.
馄饨
我想,大概没有什么小吃有馄饨那么普及和名称多样了.馄饨在福建叫扁肉;在四川叫抄手;在云南广西一带叫云吞;只有在江南才叫馄饨.
内容差不多,形式却有些差别.福建的馄饨注重鲜,加虾油是它的一大特色.小时候总是被喜欢吃馄饨的母亲支出去买馄饨,买来买去,也就买出经验来了.知道街头的那家馄饨味太浓,吃完后就要赶紧灌开水;而街尾的那家馄饨味道尚好,就是只见皮不见肉;最好的是穿过几条街的那家“野”店,说它野,是因为时开时不开的,好像全凭主人兴趣.这家的馄饨量足味最地道,每只馄饨雪白剔透,中间一点红红的肉馅若隐若现,再配上几粒葱花,就好象一池秋水中的白莲.福建的馄饨一般都很节俭,一根小木棍往肉泥上一点再往馄饨皮上一翻,一只馄饨就完成了,往往一盘肉泥可以对付一天所要出售的馄饨.吃馄饨的一般都是女孩子,她们可以不计较得失,慢悠悠地翘起兰花指,用小调羹小心翼翼地舀起馄饨往樱桃小口里送.所以,较之其他小吃,福建馄饨更显得女人味一些.
而四川馄饨则个性鲜明,阳刚味十足.首先一大特色是没有汤,第二大特色是辣得过口不忘.那一年去成都调研,特地拜访“抄手”,谁知端上来的是几只干巴巴的结结实实的饺子状馄饨,上面还浇了一层红彤彤的辣椒油.仗着本人吃辣还有一些功底,挣扎着把这碗“抄手”给吞了.结果,除了辣,我已经不记得它还有没有其它味道.
江南一带,馄饨是最常见的小吃,这里的馄饨分为大馄饨和小馄饨两种.大馄饨里馅比较多,有鲜肉的也有青菜的,但它又不同北方的饺子那样皮厚馅足,江南人总是不肯象北方人那样干脆利落地做出饺子风格,他们总要保持馄饨的传统,哪怕再大一些,小家碧玉的本色不变.江南大馄饨是放大了的小馄饨,样子象修女的帽子,汤多量也足,一般人吃一碗也就有了七分饱的感觉.
正宗的江南小馄饨是最具江南文化味的,皮擀得讲究,贴着碗能看到碗里的花纹,真正是薄如蝉翳.肉要精瘦的,处理得细腻无渣,烧好后的馄饨,皮子晶莹舒展,“白里透红,与众不同”,象一只只美丽的白蝴蝶 .这时候的注意力就不会在吃上了.不过,这样的小馄饨现在已经不多了,做的人和吃的人好象都已经缺少了这份精致的心情.取而代之的是满街都是的大众小馄饨,简单一裹,完事,连皮也不擀了,买现成的.
在北方读书的时候,思念馄饨(福建的江南的),思念得咬牙切齿.北方同学很不以为然,说,那有什么好吃的?清汤寡水的,不如咱北方饺子实在.
是的,要想实在,吃北方饺子;要想苗条,吃江南馄饨.
羊肉串
很奇怪,我向来不吃羊肉,但对羊肉串却来者不拒.
第一次吃羊肉串是在北京.那一天,从北京图书馆查资料出来,拐到白石桥附近,那里有一片饭店餐馆和小吃摊点.先买了仿膳食品窝窝头,吃得直冒酸水,发了一通诸如慈禧太后的胃口怎么这么好对付之类的牢骚后,就站到了烤羊肉串的摊子前.并没有想要吃,的的确确是被那种香里带膻的味道吸引过来的.
同学也是南方人,不吃羊肉,但他敢想敢干的精神令我佩服.他先买了三串,然后视死如归地说:“我先吃吃看.”他小心翼翼地先咬了一口,翻翻眼珠,接着就加快了频率.我盯着他上下翻飞的大嘴,直问:“哎,别顾吃啊,到底好吃不好吃?”他“嗯嗯”地一气吃完了三串,才摸摸肚子很满意地说:“不吃真傻.”赶紧掏钱,一手抓一把,这串咬一口,那串咬一口,真的很好吃,肥而不腻,焦香十足,还有一种特有的,说不出来的怪怪的味道(后来才听新疆的同学说,那是孜然的味道).我们就这样边走边吃,吃完了,就地再买,反正羊肉串摊子到处都有.直吃得饱咯里都带羊膻味,不能再吃了,再吃下去,我们非得变成草原牧民了.
本来以为羊肉串就是这样好吃了,谁知新疆的同学说:那算什么羊肉串?真正好吃的是咱们新疆的羊肉串,那可是羊肉串的老家.第一次那么羡慕新疆人,真正觉得新疆是个好地方.
咱也没有机会去新疆啊,就把北京的羊肉串当新疆的吧.
回到南方后,也见过羊肉串,但不仅外貌小里小气,味道也完全变了样,如果说北京的羊肉串是仿名牌,那么南方的羊肉串就是假冒伪劣了.也有例外,一次到南京出差,在新街口发现了久违的羊肉串,那味道,那相貌和北京的一样.我又一次站在南京的大街上不顾斯文地大嚼起来.以后只要去南京,都要想方设法地溜到新街口去过过瘾.
但总是心有不甘,有事没事总鼓动头儿:“咱们也到乌鲁木齐去开个读者作者联谊会?”

F. 作文:书香味的浓情

书是有香味的,它是甜甜的牛奶味,浓浓的咖啡味,悠悠的陈酒味,凉凉的可乐味。

我很小的时候,母亲就为我订了《婴儿画报》、《幼儿画报》、《儿童智力世界》等幼儿读物。这些书里的彩色图片把我引入神奇的世界,那里有广阔的海洋,蓝蓝的天空,美丽的花园......让我幼稚的心里充满了好奇。我从书中尝到了甜甜的牛奶味。

在我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有一次母亲到上海,给我带回了很多书。有《科学6W》、《生命工程》、《外星人100问》、《儒林外史》、《东周列国志》等。我从这些读物中,读懂了自然的奥秘,读到了人类文化中的一小部分。是这些书教我学会用科学的眼光观察事物,用理性思考人生。书里散发着浓浓的咖啡香。

以后的日子里,我接触的书越来越多。在书的海洋里,我最喜欢读古典小说,满满当当的"四大名著"让我仿佛穿越了时空隧道。翻开书页,眼前呈现的是吴蜀魏的纷争,孙悟空的神勇,梁山泊的英雄,大观园的悲情。我读着书中人物的命运,看着历史的变迁,仿佛品着一盏陈年佳酿,回味无穷。

我也读过玄幻小说,漫画等流行书刊,它们是我休闲的最佳选择。它们是凉凉的可乐,在我学习紧张之余,来上"一杯",舒心爽口。

书,让我品尝到了各种滋味,是这浓浓的书香伴着我成长。

G. 浓浓的香味作文170字

夏天即将过去,秋天即将来临。
秋天不是一个万物复苏、春意盎然的季节。却回拥有让果答实成熟的魔力。秋天是丰收的季节,能让勤劳的劳动者作的劳动得到回报的时候。它没有春天那样大紫大红,没有夏天显得枝繁叶茂,它有它自己的魅力。
说起秋天,更多人会知道是果实成熟的季节。熬过了炎热的夏天,凉爽的秋天总是那么令人向往的。凉风吹透了每个人那干旱已久的心田,人的心里会感受到来自那大自然的亲切问候,是空调、风扇等永不可及的。
秋天,是落叶纷飞的时节,是总带有一丝悲哀的,人们总会在秋天叹着气,感慨这神奇的大自然,又好像是自己把树叶一片一片地叹着气吹了下来似的。我过古代的诗人写诗也总是离不开秋天,好像秋天就是悲伤的时候,总能让人在秋天

H. 作文《那一缕书香味》800字

书,似一片宽广深邃的大海,让我这艘无知的小船在里面任意遨游;书,似一片广阔蔚蓝的天空,任我这渴望知识的雏燕尽情飞翔;书,又像一缕幽幽的芬芳,滋润着我干涸的心灵。
我喜欢读书并不是从小时候培养起来的,只不过是在上了三年级后才慢慢迷恋上了它。我读过很多书,其中不乏漫画、小说、名着,更有哲学、医学和科技方面的书籍。反正不管什么类型的书,我都看过几本,但我看书也不是没有原则性的。首先,我喜欢那些较为健康的书开看,俄国世界着名文学评论家别林斯基说过:“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读还要坏。我们必须学会这样一种本领,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所需要的读物。”所以,我从不看那些无聊的肥皂小说,我觉得那是在虚度光阴,不是吗?第二,我十分喜欢读名着,什么《虎啸山庄》,《悲惨世界》,《战争与和平》等等在世界上都享有盛誉的名着,都是我所要选择的书。其中,我最喜欢的还是苏联作家尼古拉·奥斯托洛夫斯基的长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书中主角保尔的一系列故事都让我感动不已——伟大的革命战士保尔在一次次逆境中超越自己,创造了不朽的传奇,他用血和泪凝聚成了一面钢铁般的旗帜。这使我明白了生命的意义——人,最宝贵的是生命;它,给予我们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
我爱书。我常常站在书架前,这时我觉得我面前展开了一个广阔的世界,一个浩瀚的海洋,一个苍茫的宇宙。
求采纳~

阅读全文

与作文书香味最浓的结尾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浏览:59
变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660
2011台州中考语文 浏览:250
识字一的教案 浏览:85
语文作业本凡卡答案 浏览:619
300书信作文大全 浏览:227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补充成语ppt 浏览:891
爱的方式作文开头结尾 浏览:694
端午节的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70
3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答案 浏览:265
高考语文与小学的联系 浏览:965
2015北京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979
双分点地步法教学 浏览:714
小学二年级作文辅导课 浏览:693
关于成功条件的作文素材 浏览:848
建军节作文的结尾 浏览:88
五年级下册语文mp3在线收听 浏览:696
ie教案6 浏览:907
三年级语文培优补差计划 浏览:679
二胡独奏一枝花教学 浏览: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