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素材题目 > 2015山东作文题目立意

2015山东作文题目立意

发布时间:2020-12-27 19:26:57

⑴ 2015年天津高考作文题目怎么写立意审题解读

你好!目前高考还未结束,这还是属于国家绝密。往年高考出的每道题;不回是几个人能答完成的要经过很多过程,研究、审查、试做等等过程,高考明天老师一般都是由教育部,直接从各地中学中抽调的特级、高级教师,实行绝密隔离措施,没到高考完全结束,这些命题人员都不会与任何人接触!、

⑵ 山东高考作文题我的行囊怎么立意

【试卷】
山东卷
【题抄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行囊已经备好,开始一段新的旅程。路途漫漫,翻检行囊会发现,有的东西很快用到了,有的暂时用不上,有的想用而未曾准备,有的会一直伴随我们走向远方……
要求:1)选准角度,自定立意;2)自拟题目;3)除诗歌外,文体不限;4)文体特征鲜明。
【形式】
材料作文
【主题】
成功需要具备的条件
【材料分析】
行囊已经备好,开始一段新的旅程。这里的“旅程”可指具体的出行计划,更可指人生中的前行。路途漫漫,指代“漫漫人生路”。接下来谈及的“很快用到的”“暂时用不上的”“想用而未曾准备的”“一直陪伴我们走向远方的“均可指代人所具备的素质,如“坚持”“勤奋”“目标”“把握细节”“创新”等特征。
【特别注意】

⑶ 2015山东高考作文是什么立意

1、2015年山东省的高考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乡间有谚语:“丝瓜藤,肉豆须,分不清。”意思是丝瓜的藤蔓与肉豆的茎须一旦纠缠在一起,是很难分辨的。
有个小孩想分辨两者的不同,结果把自家庭院里丝瓜和肉豆的那些纠结错综的茎叶都扯断了。
父亲看了好笑,就说:“种它们是用来吃的,不是用来分辨的呀!你只要照顾它们长大,摘下瓜和豆来吃就好了。”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2、作文材料出自林清玄的文章《无风絮自飞》,原本作者从自己的生活经历中(也就是这则材料所叙述的)得到了两个启示:一、一个人要的只是站稳脚跟,努力向上生长,只要结出果实,一切纠缠就自然没有了;二、顺应自然,因果是必然的,我们只要做好我们的努力照顾即可。

上述两个角度都是很有深度的,是作者本人的经验认知和感悟。考生在审读材料时可以抓住关键句“种它们是用来吃的,不是用来分辨的呀!你只要照顾它们长大,摘下瓜和豆来吃就好了”从而得出上面两个立意角度。但单纯看这则材料,考 生可能更多的会用多角度分析的方法来审读立意。比如从父亲的角度,可以肯定父亲的生活经验,也可以否定父亲的实用主义;从儿子的角度看,可以肯定儿子的探究精神,也可以建议儿子向生活学习等等。总之,这则材料作文可写的角度非常宽泛,考生可以通过开放式思维进行个性化写作。

⑷ 山东高考作文题目立意错了大约可以得多少分

非命题作文。一位商人得到一块价值不菲的宝石,但却发现宝石上有一条裂缝回,如果能从裂缝处答切开,就能得到两块完美的宝石。许多老工匠不敢尝试,这时,一位年轻工匠勇敢的站了出来,并且完美的切割出了两块宝石。有时不仅需要足够的经验,更需要抛却许多顾虑的勇气。请根据以上材料作文。
10
本词条 无基本信息模块, 欢迎各位 编辑词条,额外获取10个积分。

⑸ 2016山东高考作文立意

【题目点评】
属材料作文,题目范围要求较广。行囊随身带,有里面应有尽有,但有的有用,有的没用,有的也许会用,有的也许永远不用,但却不会丢掉,直到永远。其实,事先谁也说不准那个有用,那个没用,一切皆有可能。宁可带着不用,宁可带着不用,也不能用着没有。
这个题目会有争议的,但不大。但写作角度还是有变化的。最后写议论文,也可以写记叙文。
【立意分析】
①做什么事都要有充分的准备。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把将来可能发生的事考虑全面些,许多时候不是一帆风顺的,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一旦踏上征程,很可能发现困难重重,充分的准备会使你从容应对,有备无患。
②适当的的减负。总是带着沉重的行囊会加重负担,何况有的还是终生的负担呢。有的时候可以就地取材,或放开思路想想办法,谁能事事提前就考虑周到呢,有时候再大的困难也会“柳暗花明又一村”, 重新找到新的出路,使我们豁然开朗。
③保持好的心态,缺着不灰心,用着也不得意。世界上没有走不通的路只有不敢走的路。“条条大路通罗马”,只要你敢走,很多时候“船到桥头自然直”。
如果仅仅把“行囊”理解为成功路上的知识储备或工具用品会显得很肤浅;边缘化的立意:扔掉多余的负担,轻装前进。因为谁又能知道那个是多余的呢?

⑹ 2015年江苏高考作文题目怎么写,如何立意审题解读

作文阅卷已经结束,详细信息如下:
高考阅卷结束,作文阅卷专家——
满眼都是名人名言,背诵拼凑现象严重
南报网讯(记者 谈洁)高考阅卷今天(6月19日)结束。记者采访多位作文阅卷专家了解到,今年63分以上的好作文偏少,学生背诵、抄袭、拼凑作文的现象比较突出。
谈“智慧”就好,不需要和大自然扯上关系
今年的高考是材料作文,命题者给出了这样一段话:“智慧是一种经验,一种能力,一种境界。和大自然一样,智慧也有他自己的景象。”高考结束后,不少作文专家在评点这篇作文题目时认为,从材料看,只写“智慧”,而不将其和大自然联系在一起,属于审题不清,只能得基本分。记者在采访中却得知,今年的阅卷中,并没有这样评分。
“今年的作文题,其实是‘伪材料,真话题’。”一位作文阅卷专家组成员告诉记者,真正的材料作文,一是材料本身应该包蕴丰富的瞬间,很形象很生动,比如“爱与忧,给出材料‘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看了材料后可以让人迸发出很多思考和想象,二是对关键词进行解释,比如智慧是什么、智慧不同于智商,不要让学生将两个概念混淆。但是今年的材料作文,用的是一个概念解释另外一个概念,其充其量只能算是话题作文的提示语。
“从材料作文的角度看,极易误导学生,在写作时把智慧和经验、能力、境界联系在一起,3点全部涉及,每一点都不深入,成了一个大拼盘。”这位专家说,因此今年阅卷组在评卷时掌握了这样一个标准,“谈智慧”就好,不需要将其和大自然联系起来。
一旦发现抄袭,高分直接降到“不及格”
阅卷专家告诉记者,从今年高考作文得分情况看,63分以上的高分作文占到0.5%左右,比往年偏少;56-63分的二类作文占到了4—5%,比往年多了些;49—55分的三类作文最多,占到60%。去除没有答题的0分作文,今年作文均分在47分多点。
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不及格的作文占到了5%-6%。专家介绍,这与作文抄袭、拼凑的现象增多有关。“今年的抄袭现象尤其严重。”专家介绍,江苏高考作文阅卷组有个专门的搜查队,就是检查考生作文的抄袭情况,一篇作文只要有60%以上的内容和网上发表的文章内容相同,即被认为抄袭,“我们有个强大的数据库,30年前的文章都能查到。”这位专家说,因此今年一些本来被判67、68分的高分作文被查到后,立即就被降到了不及格。
专家说,一位考生今年写的就是“作文的智慧”,他说,语文老师平时在教他们写作文时,就是让他们背诵,而他认为,那不是“智慧”,在这么重要的考试,作文就应该“我笔写我心”。“这位学生的作文真实地反映了时下作文教学中的种种问题,很智慧,得的几乎是满分。”专家说。
满眼都是名人名言,游戏高考的学生不少
今年的高分作文中,议论文、记叙文都有。“有一个考生写的是小区里老人卖混沌不涨价,每天顾客盈门,原来他没有子女很孤独,用的是这样的方式打发时间,生活得很智慧;还有一个考生写的是维也纳的音乐、生活、城市设计等,夹叙夹议的方式写了这座城市的智慧,也得了很高的分数。”
专家介绍,今年的高考作文中,另一个问题就是杜撰的名人名言特别多。“作文中满眼都是周国平、王国维、汪国真,阅卷老师戏称‘三国演义’。”这位专家说,好多学生动不动就来一串外国人的名人名言,很多都是不存在、自己瞎杜撰,还有什么“莫斯科的霜”、“巴黎的雪”,看起来显得特别的“高大上”,其实内容空洞,“让阅卷老师觉得不是在说‘人话’。”
另外,游戏高考的学生今年也有不少。有的学生在试卷上来一段与作文毫不相干的段子,抄一段前面阅读的短文,写一些看不懂的网络字符,还有一位考生干脆在试卷上画了一个二维码,并附上这么一段话:“请将二维码放入框内,扫一扫,查看详情”,让阅卷老师哭笑不得。

⑺ 作文的题目,从哪些角度立意

材料作文写法指抄导:先要“读”:袭①读文题。要研读文题,明确考试范围,了解写作要求。②读材料。粗知材料内容,初步理解含义,以做到心中有底。 其次要“析”:析读材料是必不可少的一步,这个过程需要认真地咀嚼、品味、联想、提炼。
由于“析材料”是材料作文的关键性的一环,所以可运用发现法。主要用于意义显豁、中心明确的材料。发现的目标,一是材料的中心句,二是文题中关于中心的提示,三是材料中关于中心的提示。发现了这些内容,就找到了据以立意的突破口。

⑻ 2014山东高考语文作文题目立意

2014年山东卷高考作文题:开窗看问题。材料作文:窗口下一个画框,通过它可以看到不同的画面,有的人看的雅,有的人看到的是俗。有的人看到的是静,有的人看到的是闹。自拟题目。

⑼ 2015年广东高考作文题怎么写如何立意分析

写这篇文章,要注意不可离开以下论述核心:1.人亲自去自然体验2.人通过现代专化手段感知自然。
也就是说属,你要围绕这两点展开来写
我的论点:这二者缺一不可。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深入感知自然,我们离自然是“近”的。
我的论据:人的亲自体验:人感受冬暖夏凉,随四季变化而更换衣着,改变劳动方式。科学家亲自去南极观察冰川融化情况,臭氧空洞,拍摄有关影像
人通过现代化手段感知自然:利用计算机绘制气温变化曲线,模拟气候变变,深入探究自然界的原理。
建议标题:感知自然

⑽ 2016年山东高考作文题目我的行囊审题立意解读应该怎么写不走题

对于今年的语文作文题目我们该如何理解呢?山东省实验中学语文老师吉林絮版认为这个话权题在形式上界定为哲理性话题,重点是探讨“人生行囊中的东西”这个比喻到底是什么。他说,“行囊中的东西可以务实,也可以务虚。务实可以是我们学到的很多知识、技能。还有务虚的层面,可能有些同学就会想到的,人生中需要一颗诗心、诗意的情怀、从容淡定的心态、还有理想、信仰之类的,这是务虚的层面。行文的过程中我认为要特别注意行文的思辨型,有用、无用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青岛九中高三年级语文教师马晓博认为“舍与得”、“机会留给有准备的人”、“学会放弃”等等都是不错的写作角度。“今年的题还是比较平和的。考查的还是一贯体现的对于学生人生观、态度观的塑造。题目对学生来说不难。立意方面的话,其实人生旅途当中你所看重的个人的一些精神品质啊都可以选,对考生而言审题没有难度。”

阅读全文

与2015山东作文题目立意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浏览:59
变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660
2011台州中考语文 浏览:250
识字一的教案 浏览:85
语文作业本凡卡答案 浏览:619
300书信作文大全 浏览:227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补充成语ppt 浏览:891
爱的方式作文开头结尾 浏览:694
端午节的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70
3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答案 浏览:265
高考语文与小学的联系 浏览:965
2015北京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979
双分点地步法教学 浏览:714
小学二年级作文辅导课 浏览:693
关于成功条件的作文素材 浏览:848
建军节作文的结尾 浏览:88
五年级下册语文mp3在线收听 浏览:696
ie教案6 浏览:907
三年级语文培优补差计划 浏览:679
二胡独奏一枝花教学 浏览: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