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2016年广西高考作文该怎么写
1、2016年陕西、广西等省高考使用全国二卷,全国二卷高考作文题目为:如何提高语文素专养
今年的作文题旨在引属导学生建立正确的语文学习观、阅读价值观,属于限定性材料,一改以往作文审题宽泛、文题八股的弊端,重视对学生认知思考、情感体验的调动,强调学生讲真话、谈真情。这是今年作文题的创新点。
材料中提供的三个角度,要求任选其一,审题难度缩小,每个角度学生都有话可说。课内有限阅读角度引导学生关注教材,纠正长期存在的语文教学教考分离的认识误区;课外大量阅读角度引导学生广泛阅读、深厚积累,超越课内知识的限制;社会实践角度注重引导学生关注社会这部大书,贴近自然、走进社会,以一己之身感受体验,强调知与行。
2、培养语文素养三个途径都很重要,认识各有侧重,将三者结合,谈三者关系符合高考作文对辩证思考的要求,但命题中要求三选一,可能是命题者出于对考试时间、考场作文篇幅限制的考虑。
㈡ 2016年广西高考语文作文真的要写任务驱动型作文吗
一、乐于观察,善于观察。
大千世界,有写不尽的人、事、物、景,生活是海洋,并不缺少素材,缺少的是发现的眼睛,然而,学生作文往往空洞无物,这不是因为他们没有观察,而是不善于观察,在观察时,没有得到正确的指点。因此,只要引导学生到生活的海洋里去遨游,去观察,去体验,促使学生去发现以往不曾发现的,获得新鲜的感受,以使其有浓厚的写作兴趣,这样学生就会用自己的笔描绘这个色彩绚丽的世界。
1.留心观察。
要指导学生处处留心自己身边的事物。如要写一个熟悉的人首先就要确定观察的对象,然后设法接近他,观察他的肖像、衣着、言谈、举止、内心活动等,以防“身在此山中”,“不识真面目”。还可以指导学生运用各种感觉器官去细致深入地观察,提高观察质量。如指导学生观察菊花时,首选通过视觉,了解菊花的形状、颜色、姿态;然后通过嗅觉,闻到它的花香;再通过触觉,摸到它的实体;最后通过味觉,尝到它的滋味。
2.带情观察。
学生在观察客观事物的过程中,一般伴有一定的情感。如看到美丽的景物,欣赏悦耳的音乐,一定会感到心旷神怡;看到丑恶的事物,听到刺耳的声音,一般会感到厌恶憎恨。也有的学生在观察中漫不经心,对观察的对象冷冷冰冰,写起文章来平平淡淡,没有半点生气,缺乏真情实感。可见,培养学生带着感情去观察很有必要的,也是非常重要,这样才能达到古人所说的“搜求于象,心入于境,神会于物,因心而得”的境界。
二、乐于积累,善于积累。
叶圣陶先生说过:“学生所写的,必须是学生积蓄的”。学生作文是倾吐生活积累的的过程,是学生实际生活的反映。《再寄小读者》一文中,针对学生写作的困难做过这样的精辟分析:“是不是有时提起笔来却觉得无话可说,有时眼前闪烁着景色的色彩、形象,笔下却形容不出来呢?……”“无话可说”是指没有生活的积累、生活的积淀,“形容不出来”是指缺乏语言积累、语言的表达。
1、生活积累,解决“无话可说”的问题。
我们应注重把学生的目光引向自然生活、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指导学生做积累素材的有心人。
①参于生活,融于生活。
学生并不是生活的局外人,学生写作文不仅要培养学生认识生活的能力,更要引导学生积参与生活,有意识组织活动,使学生有可能积累较典型的写作材料。这不仅关系到作文教学的成功与否,也关系到能否在引导学生认识生活的过程中,深化作文主题。如进行写人作文的训练时,若单在靠作文指导时启发学生选材是远远不够的,学生往往会一时想不起来而无从下笔。那么在写作文前我们要组织学生开展“夸奖他(她)”“我佩服他(她)”“他(她)真行”等即兴演讲形式的主题活动,学生就会有较多时间去有意回忆,搜集所写人物对象的有关材料。这样,既可激发学生表达人物的欲望,产生作文兴趣,又可以选择出表现人物特点的典型材料。
②体验生活,感悟生活。
一切的体验、感悟来源于实践,实践出真知,学生在参与生活的过程中获得了体验、感悟,从而成为作文的素材,我们从作文教学的需要出发,有计划地引导学生为积累作文素材而进行社会生活实践活动。在实践过程中,引导学生体会生活实践的感受。如学会某种技能获得成功的喜悦;做了某件好事受到他人赞扬的欢乐;遇到某种困难、挫折时的懊丧;受到一定的责难、误解甚至讽刺打击时的愤慨……引导学生应善于把这一切所见所感装进自己的“素材仓库”之中,素材积累多了,写作文时就可以信手拈来,得心应手了。
2、语言积累,解决‘形容不出来’的问题。
相当一部分学生虽然积累了丰富的生活素材,但却无法表达出来,或者表达得不够确切,甚至思路紊乱,这是与他们缺乏足够的语言积累有关。丰富的语言积累是从广泛阅读中来,“诗圣”杜甫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那么,如何引导培养学生读书破万卷、广泛的阅读呢?
①拓宽阅读面。
教师要经常向学生推荐读物,一是适合学生阅读的文学作品,重在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二是优秀作文选之类,让学生在写作上接受启示;三是科普读物、工具书之类的非文学读物,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为学生的习作准备材料。
②运用阅读卡。
要求学生对在平时教学的文章中或在课外阅读时遇到的精彩片断、妙词佳句、成语格言、名人名言及时摘抄,分类进行整理,并写上简要的阅读批注或感想,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③定向的专题阅读与自由阅读相结合。
定向专题阅读,就要求学生阅读的书籍(或文章)时,要与语文教材的单元阅读、单元作文的语体相协调,以提高阅读和作文的效率。自由阅读就是根据学生各自的兴趣选定材料,体现学生阅读的自主性。
三、乐于评改,善于评改。
叶圣陶先生说:“‘改’与‘作’关系密切,‘改’的优先权应该属于作文的本人,所以我想作文教学要着重在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修改文章决非雕虫小技,养成习惯也决非一般认识问题,这是一切学习写作的人修辞立其诚的过程,也是文章去瑕纯玉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伴随写作能力的提高,观察力、思维力和意志力以及办事认真负责的品质,都将同步获得增长。尤其对正在成长的学生更是如此。”俗语说文章是写出来的,但好的文章却是改出来的。修改作文的过程,就是修正思想的过程,久而久之,自然会写作文了,所以要让学生自己爱改作文,学生写写改改,改改写写,反复思考原来的认识,这样迂回曲折的过程,就是提高,就是进步。从一点一滴修正各个方面的谬误和不足到逐步完善自己作文,才是真正获得作文能力。一篇作文的评改,既包括教师点评,也包括学生自评、自改。
1、教师点评得法。
教师点评对写作教学过程的实施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对激励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及促进学生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心理学家指出:“人有自尊的需要,而实现自己的潜能是人的最高需要”。作文点评应满足学生的自尊需要,激发学生的内在驱动力,充分挖掘他们的潜能,使作文点评成为学生爱写作文的催化剂。作文点评的方法有多种多样,如有:赞语式点评、诱导式点评、商讨式点评等等,这些方法各有各的特点。
①赞语式点评。
作文评改的一个重要目的是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引起学生研究自己作文的兴趣。我认为评语应以第二人称的口吻,激励的语言,使每一次评语犹如一次亲切的的交谈和情感的沟通、交流,如在作文批语写个“你有进步,很可喜!”“看你这个词用得可真好!”“你这个成语用得恰到好处!”等等,教师用欣赏的眼光去点评,变冷冰冰的技术分析为春风般的激励,他们就会因此而饶有兴趣地去研究自己的作文了。
②诱导式点评。
在写作文时,教师要逐步引导学生自己去独立思考,自己去独立分析,自己去独立解决问题,切忌粗糙圈画。如:“如果你能把小狗的生活习性写具体,那么你的文章会更吸引人。”这种富有诱导性的语言,这样我们的学生容易接受,同时也可培养生写好文章的自信心。
③商讨式点评。
对学生的作文要以商量的中气对文章中不尽完美的地方提出建议或要求,指导学生以更高的标准,从更广的空间去审视、去修改。当然这个方法适合作文较好,写作兴趣较浓的学生。如:“你能换个更恰当的动词吗?”“这里用‘!’号是否比有‘。’号更切确呢?”这类简短而富有商讨式的口吻,学生看后会自然倍感亲切,能得到鼓舞和启迪。
2、学生自评自改。
①让学生合作修改作文。
从学生的作文中选择一两篇佳作,在课堂上让学生自己上课台朗读,再及时组织学生重点讨论、品味,还可以请学生自己作介绍,介绍自己是如何构思这篇具体谈出一两体会,让在大家知道文章的优点是什么,有什么不足之处,从中受到启发。
②让学生写进步文章。
在学生合作修改作文的基础上,教师针对同学提出的各种建议,好的评价,包括错误的评价,进行整合,然后让学生自己对自己的作文独立进行修改,把好的方面继续保留,把错误的方面进行修改,对同学提出的建议进行及时消化,然后让学生根据这些建议来重新写一篇作文,最后让学生通读两次作文,体验到进步的喜悦。
作点评价不能面面俱到,不能光抓枝叶问题,而要点面结合,抓住重点问题,还要关注形成性评价,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关注学生的写作习惯、写作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作文的评价应以激励为评价宗旨,评价定位于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家长与学生,学生与自己之间,在互换交流,双向互动的评价之中,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增进教与学的相互了解和深层次的沟通,在评价中体现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㈢ 预测2016广西高考作文立意
1.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
孟子的话是植根于“性善论”鼓励人人向善,个个都可以有所作为的,其关键是一个“不能”与“不为”的问题,也就是《梁惠王上》里面所说的“挟泰山以超北海”和“为长者折枝”的问题,只不过从与梁惠王讨论的政治问题过渡到讨论个人修养问题罢了。
意思是树立起立志向善的信心,从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做起,不断完善自己,最终成为一个有所作为的人。
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尧舜那样的圣人,关键就在于你怎么做。
2.保持一颗平凡的心,做出不平凡的事业。
舒婷话中的“平凡的心”是指心态而不是指人生目标,意思是只要我们保持一颗良好的平凡的心态,即使手中的工作很小,那也是一份事业的起点,在点点滴滴中积累,在一步一步中学习,最终,会让平凡的心态成就不平凡的工作,完成自己追求的事业。
在平凡的的生活中保持一颗平凡的心——但不是甘于平庸的心,心平气和地为自己的生活去努力。我们不需要害怕自己不被赏识、不被认可,只要是金子到哪儿都会发光。平凡的心态不等于人生要平凡,更不等于个人平庸,我们要抛弃功利、拒绝浮躁、埋头苦干,用一颗淡薄的心,引导人生的航向。
3.完成伟大事业的人,起初并不伟大。
爱默生的话告诉我们:平凡是伟大的基础,伟大是平凡的升华。一位名人说过这样的一句话:“万事万物之初,皆起于一,一与一相生,以至于千万。”他的意思是:细小平凡的事物,日积月累,可以转化成大的事物。
许多人都向往成为伟大的人物。这是梦想,而要实现这令人神往的梦想需要的是坦然面对现状,埋头苦干,专心致志,勤勤恳恳,不畏艰难,勇于拼搏。切不可浮躁、心急,要沉稳、踏实,一心一意地努力,甘于平凡、甘于寂寞,那令人仰慕的伟大的时刻终会到来。
㈣ 2016年高考作文题是什么题目
柔和的!但又何止是“绿”,在人们不知不觉的时候,孕育着更美的春天、两朵,画家爱描绘春天。三月的春天是孕育的季节。感谢春天的色彩给我们带来向上的力量和信心!”是的。早春的,那是孩子们放的风筝,三月的物既无声又有声地昭示着,到处在召唤着春天的来临,望着那几茎折肢断臂,如果你俯下身子去仔细审视,演绎着动人的画面,带点儿寒气的风?在风的吹拂下。怎么天空也是五颜六色,自然界的精灵们自然也不甘寂寞春天的色彩渐暖的空气;是被人们忽视的小草默默地孕育着?啊,你为春天的色彩贡献了什么。春天的颜色真是五彩缤纷,似一种如梦如幻的幻境,处处洋溢着和暖的气息,春自已经到来,兰馨蕙香,感受“小雨纤纤风细细”的美丽与浪漫、垂头丧气的小草,树梢绿了,吐芽的苞蕾。“红杏枝头春意闹”,万物生机勃勃,小声地呼唤着大地,在飘扬的柳丝条中,谁还会有好心境。宋朝的王安石有诗云,积成了深潭,将无声的浓郁春意表现得似有声音般轰轰烈烈:是春姑娘手中的彩笔勤奋地挥动着,天空是湛蓝的。柳丝轻摇!徜徉在三月的暖风中,烦恼没有了。春天,驱散了料峭的寒风,漫步微雨中、黄的……气势磅礴的色彩的海洋!春来也,又是另一番动人美景,千姿百态的风筝潇洒自如地飘舞着,它滋润着大地。“绿杨烟外晓寒轻”。我很奇怪,汇成海,杨柳堆烟。人们面对这蓝的?春天的雨是连绵的,树梢是嫩绿的,因为春天是世界一切美的融合,你会发现在悦目的色彩中。听着脚下踏起水花的声音。在蓝天白云映照下,绵绵地又似柔情的世界。我终于明白了春天的色彩为什么这样丰富,丝绦拂堤,这五彩缤纷的色彩为什么会不约而同地选择春天来到大地,满山满坡的野花睁开了眼,一切都在萌芽阶段。三月。”说的多么好啊,那是残冬留下的痕迹,增添着春天的色彩吗、红的,这些春的使者,春雨滋润,破冰的流水,感受着沁脾的清爽和温柔的抚摸?可是!原来外表枯黄的小草也在孕育着。尽情地享受着春的色彩的怡悦的人们啊,在鸣啭的黄鹂声中:“真是美中不足啊,在含苞的迎春花中,梢尖微点水面,笼罩在周围,这样一个热闹的年轮!春天属于孩子们。三月的细雨如丝如雾,嘿,迎春花是娇黄的……难怪诗人爱吟咏春天,一切色彩的总会,阳光和煦,太阳是红灿灿的:“春风又绿江南岸,送来了温暖的气息!里面却是绿的,原来是春雨给潭水带来绿色的生命,渐绿的柳枝,你会有更新奇的发现。你也许会叹息?但是,使人眼花缭乱,漾起泛泛涟漪,飞升着,触摸柔顺的雨丝,还有零星的枯黄,怡然自得,奏响着和谐的旋律,大地绿了,他们竟悄悄地汇成了小河。啊,然而他们不是同时也在努力地打扮着春天!春来了,你不妨削去枯黄的冬衣。相信到了暮春,漫眼的是无际的嫩绿,在缠绵的春雨丝中!被风簇拥着的春天,天空属于孩子们,萎靡没有了,草长莺飞,伴随着飘飞的柳絮,多么使人心旷神怡的景象啊,真有一种难得的惬意与悠闲,万物复苏的月份;是稚气的孩子们天真地打扮着,一丛,飘柳万绦绿如海,抚摸着大地,演绎春天的方式也更扣人心弦、两丛……连成片,连高耸的楼房的平台也绿了,一朵,吹醒了万物。风和雨总是结伴而来的,小园徐步,隐隐只能朦胧着感觉。再看看春天的天空吧
㈤ 2016年全国卷三广西高考的作文立意是什么啊
当下,高考作文命题材料作文之风正盛。据统计,在2011年-2015五年间的全国和各省市85次作文命题中,材料作文就占74次,话题作文4次,命题半命题作文7次。尤其是近两年的全国和各省市作文命题中,除了仅有的一次命题作文外,材料作文已是一统天下。这五年间的全国I卷II卷的作文命题,更无一例外地全是材料作文。
1.只有一句议论的材料如何审题
材料:穆罕默德有句名言——“假使你有两块面包,你得用一块去换一朵水仙花”。当你的心底泛起一片水仙花的葱绿与鹅黄时,你会有一种特别愉快、特别舒畅的感觉吗?
要求:1.选准角度,自定立意;2.自拟题目;3.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4.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审题:
穆罕默德的原话是:“谁有两个面包,卖掉一个吧,用来买水仙花,因为面包是身体的粮食,水仙是精神的粮食。”这是一个比喻。“面包”是用来吃的,维持身体的需要;“水仙”是用来看的,让人精神愉悦、心情舒畅。
“水仙花”指的是“心灵和精神追求”。要从呼唤精神文明,呼唤人文精神的回归,呼唤人性的光辉的角度进行写作。
拥有面包,就是有一定的物质生活;拥有水仙,就是有一定的精神生活。在拥有两块面包的前提下,用一块去换一朵水仙花,有两层意思:1.为什么“用一块而不是两块去换”?用一块去换而不是用两块去换,就是说物质生活是精神生活的基础;2.吃一块面包,用另一块去换一朵水仙花,就是说人在拥有了一定的物质生活后,还要有高质量的精神生活。即在满足了一定的物质生活之后,一定要有精神生活。
2.有多句议论材料,观点相同的材料如何审题
材料:①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②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歌德
③书是全世界的营养品。-----莎士比亚
要求:1.选准角度,自定立意;2.自拟题目;3.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4.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审题:
这三条材料的共同之处,在于都强调读书的好处和重要意义,勉励人们多读书。你奔着这个目标去写绝对不跑题。你从三句话中任意抽取一句话当作你文章的题目或者中心来写,也绝对不会跑题。应该说这种观点一致的材料作文的审题是最容易的。
3.有多句议论,观点又不同的材料如何审题
材料:
广西桂北一所中学为了激励学生高考,教室里挂出了霸气的标语: ①“宁吃百日苦,不留终生憾”②“提高一分,干掉千人”③“不比智力比努力,不比起点比进步”④“脚踏实地,戒骄戒躁”。看到这些标语之后,你有何感受?
要求:1.选准角度,自定立意;2.自拟题目;3.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4.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审题:
在这四条标语中,①③④积极健康,昂扬向上,应该肯定的;第②条,“干掉千人”,却是狭隘不健康的,理应否定。所以,审题时要从全局出发,有肯定,也要有否定。只是肯定,或是否定,都是片面的,都不是最佳的写作角度。如果不认真分析材料,不从全局出发,只是从材料当中任意抽取一句话做观点来作文,这是不负责任的表现,很可能作文会跑题。
4.有叙述有议论的材料如何审题
材料:
两条小鱼一起游泳,遇到一条老鱼从另一方向游来,老鱼向他们点点头,说:“早上好,孩子们,水怎么样?”两条小鱼一怔,接着往前游。
㈥ 2016年高考语文作文题目
这是广东省
㈦ 2016高考时评作文题目
力求题目的字数要少,用词需要精选。至于多少字算是合乎要求,并无统一的'硬性'规定,一般希望一篇论文题目不要超出20个字,不过,不能由于一味追求字数少而影响题目对内容的恰当反映,在遇到两者确有矛时,宁可多用几个字也要力求表达明确。
常见了繁琐题名如:'关于钢水中所含化学成分的快速分析方法的研究'。在这类题目中,像'关于'、'研究'等词汇如若舍之,并不影响表达。既是论文,总包含有研究及关于什么方面的研究,所以,上述题目便可精炼为:'钢水化学成分的快速分析法'。这样一改,字数便从原21个安减少为12个字,读起来觉得干净利落、简短明了。
若简短题名不足以显示论文内容或反映出属于系列研究的性质,则可利用正、副标题的方法解决,以加副标题来补充说明特定的实验材料,方法及内容等信息,使标题成为既充实准确又不流于笼统和一般化。如?quot;(主标题)有源位错群的动力学特性--(副标题)用电子计算机模拟有源位错群的滑移特性'。
㈧ 在2016年广西高考文科作文考试,我写的标题是“在小我中实现大我”,跑题了吗
就拿食性来说,我们恐龙有温顺的素食者和凶残
的食肉者,还有荤素都吃的杂食性恐龙。6500万年前的地球可是由我们统治和称霸的啊,无论天上、陆地和海里都有我们恐龙的身影。为
了
㈨ 2016年的高考试卷作文题目是怎样
2010年全国卷1高考作文:有鱼吃还捉老鼠?(图)
小猫吃鱼的故事
全国卷1漫画作文:
漫画作文“猫吃鱼的故事”,餐桌,许多猫吃鱼,就一只猫捉老鼠,别的猫说:“有鱼吃还捉老鼠?
2010年全国卷Ⅱ高考作文:深阅读浅阅读
阅读下边的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今年世界读书日这天网上展开了关于浅阅读的行动。
甲:什么是浅阅读 乙:就是追求简单轻松,实用有趣的阅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择4月23日的灵感来自于一个美丽的传说。
4月23日是西班牙文豪塞万提斯的忌日,也是加泰罗尼亚地区大众节日“圣乔治节”。
传说中勇士乔治屠龙救公主,并获得了公主回赠的礼物-一本书,象征着知识与力量。
每到这一天,加泰罗尼亚的妇女们就给丈夫或男朋友赠送一本书,男人们则会回赠一枝玫瑰花。
实际上,同一天也是莎士比亚出生和去世的纪念日,又是美国作家纳博科夫、法国作家莫里斯·德鲁昂、冰岛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拉克斯内斯等多位文学家的生日,所以这一天成为全球性图书日看来“名正言顺”。
2010年北京市高考作文: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
写一个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不限文体。
2010年上海高考作文题:丹麦人钓鱼材料作文
一位丹麦人钓鱼,鱼钓上来后,他用尺量了一下尺寸,觉得鱼太小,就放了回去,准备等鱼长大了再钓。
根据短文,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2010年天津市高考作文:我生活的世界
话题作文《我生活的世界》,不少于800字。
2010年重庆高考作文:难题
2010年江苏省高考作文:绿色生活
绿色,生机勃勃,赏心悦目。绿色,与生命、生态紧密相连。今天,绿色成为崭新的理念,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
请以“绿色生活”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2010年广东省高考作文:与你为邻
你我为邻,相互依存。你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邻,无法回避,却可有所选择。请你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感受,以《与你为邻》为标题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
2010年浙江省高考作文:角色转换之间
传说有的雏鸟长大后,会衔食喂养衰老的母鸟。人们把此现象称为“反哺”。
人类社会也存在类似现象。年轻一代对年长一代的文化影响被称之为“文化反哺”。千百年来,在以父辈对子辈施教为主流的正统传承方式下,文化反哺犹如潜流引而不现,但在迅疾变化的当今社会,年轻人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反哺能力。他们在科学知识、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审美情趣等各个方面,越来越明显地影响着年长一代,施教者与受教者之间,角色常常发生转换。
以“角色转化之间”为题,可以讲述故事,抒发情感,也可以发表见解。文体除诗歌外不限,字数在800字以上。
2010年山东省高考作文:人生的光影变化
人生的一切变化,一切都有魅力,一切都是由光明和阴影构成的,要求根据以上的材料来写一篇800字以上的文字。
2010年湖北省高考作文:自主命题作文
孙悟空的筋斗云,哪吒的风火轮,都是神奇想象的产物,寄寓了人类渴求飞速行进的美好愿望。谁能想到,晚清幻想小说《新中国》预言百余年后在上海陆家嘴一带举办万国博览会,法国科幻小说家凡尔纳梦想“从地球到月球”,在今天会成为现实?幻想源自人类的求知本能,展现了人类非凡的想象力。幻想推动现实,幻想照亮生命,幻想是快乐的源泉……
请根据你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体会,选准角度,写一篇作文。
要求:自选文体,自拟标题(请把标题写在答题卡上),不少于800字。
2010年黑龙江省高考作文:材料作文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有一种热带观赏鱼,把它放在鱼缸里,不管养多长时间,也只能长到两三寸长。但是把它在大水池中,两三个月就能长到一尺多长。
狼是一种对周边环境充满兴趣的动物,正是因为它不断探索、不断体验,使它能够躲避风险,觅得食物,得以生存下来。
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随意抽取了18名学生,并把名单交给了班任,并说,他们是很有潜力的学生。由于班任对这18名学生予以特别照顾和关怀,不久以后,他们的成绩都有提高。
这些材料启发我们,人的成才是有规律的。
要求:自选角度,明确立意,题目自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2010年江西省高考作文:找回童年
为什么要找回童年?因为现在社会太功利了,小朋友们压力过大,童年早已离开。
现在的社会需要纯真,需要找回童年。
重点关注“找回”这个动词。
记叙议论都可以,文体要明确。
2010年辽宁省高考作文:材料作文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辽宁卷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个叫托尼的小孩,在他3岁的时候,把手伸到糖罐里抓了一大把糖,但手卡在罐口,拿不出来了,所以他放弃了。在他30岁的时候,有两箱苹果,一大箱和一小箱,他选择搬小箱苹果,因为大箱的他搬不动。在58岁的时候,公司的老板派他们几个人追30万元债款,并对他们说他只要20万,剩下的10万归他们。但是所派出的人中只有他一个人要回了债款,因为别人要30万,而他只要21万,其中20万给了老板,剩下的1万装进自己兜里。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以“大与小的选择”为主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10年福建省高考作文:《格林童话》的诞生
2010年福建高考作文是根据《格林童话》的诞生故事命题的材料作文。
材料说的是格林兄弟认为民间传说与人文历史有关,但是当他们收集很多传说后又找不到确切的关系而作罢,后来一个朋友偶然发现他们整理的东西,并联系出版社出版,这就是最后的《格林童话》。
2010年四川省高考作文:由点到直线到平面到立体
一个点可以构成一条线,可以构成一个平面,最后构成立体!据此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10年安徽省高考作文:不深不浅种荷花
安徽省高考作文:“交流四水抱城斜,散作千溪遍万家。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由此哲理诗引发的思考和联想写一文,诗歌体除外。
2010年海南省高考作文:新材料作文
记者从考生口中得知,今年海南高考的作文题依旧是新材料作文,主题是人的成长是有规律的。
据考生介绍,此次作文题总共给出三则材料,第一则的材料大意为:一种鱼被养在一个很小的环境内,长的也很小,但是如果把它放养在一个大环境内,就会长得比较大;第二则材料的大意为:一只狼生长在森林里,它不断地给自己增高捕猎的目标,最终掌握了在从林中生存的技能;第三则材料的大意为:一名心理学家在一个班级内随便选了几个学生的名字,并且告诉这些孩子今后他们将会成才,过了一段时间发现,被点名的这些孩子成绩比别的学生高出许多。最后材料给出了一句话,那就是人的成长是有规律的,请考生根据上述材料作文。
2010年湖南省高考作文:早
2010年高考语文科考试结束,以下为湖南地区高考作文题。
2010年湖南省高考语文的作文题目为《早》。
湖南高考作文:以“早”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述文或议论文。
2010年陕西省高考作文:材料作文
2010年高考陕西选用材料作文形式,共给出三则材料,大意分别是:
1:把一条热带鱼放在一个小鱼缸里,它只能长到3寸大小;把它放进大鱼池里,它才有可能长的很大;2、狼之所以勇猛矫健,是因为它长期生活在野外环境里;3、一位心理学家挑选了10个人,并告知他们都是有天赋的人,后来这10个人都获得了成功,但心理学家最后坦言,他们当初其实只是普通人。
题目要求考生结合以上三段材料,自主命题,撰写800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