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素材题目 > 2016年全国卷2作文题目

2016年全国卷2作文题目

发布时间:2020-12-27 00:20:05

Ⅰ 2016高考全国卷2作文怎么写

2016年高考语文考的是关于教育主题的漫画作文。漫画作文这种经典的考题形式到今年还在延续着,备受关注的“教育”主题也在高考中持续升温。教育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近些年我们社会一直不断讨论的热点话题。大家都知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教育是家庭的核心。
漫画分两个部分:图片上方画的两个孩子,一个孩子考了100分,脸皮上面有一个亲吻印;另一个孩子55分,脸上有一个巴掌印。然后图片左下方这个孩子考了98分有一个巴掌印,右边61分却有一个亲吻印。这反映的是家长对孩子成绩的奖惩,但是这种奖惩的背后到底代表的是什么?我们除了横向比较以外可以纵向再来比较一下。第一个孩子是100分降到了98分,所以由奖励变成了惩罚,第二个孩子从55分升到61分及格了得到奖励。除了进步退步以外还可以分析背后的现象,为什么要做这样的漫画题?第一个从成绩的角度,现在高考的教育和学生的教育,就是一个追求成绩、追求升学的教育,这种教育到底是不是当今社会应该倡导的?第二个从教育的角度,我们上升到了家庭教育。虽然说教育有来自家庭方面的、社会方面的、学校方面的,但在这张图中我们看到的是亲吻的口红印,这是来自家庭的,所以这幅漫画其实是想强调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再深入一点,我们是不是可以探讨一下这种单一的奖惩制度,一个亲吻或者巴掌,有没有涉及到暴力的惩罚方式。很多家长在孩子快考试的时候,说考试以后给你买什么,或者奖励你带你去游乐园玩。单一化的奖惩方式到底有没有利于孩子的成长也是我们值得思考的。
这篇作文应该怎么去写呢?每次出题人在出作文题目的时候都会有一个分析,就是尽可能贴合考生大家的生活,让大家有话可说,但这样是不是意味着我们可以举自己的例子?我们要写的议论文有三要点:论点、论据、论证。这个论据应该怎么找?是不是自己的事组成一个小故事就可以了?当然不是,如果我们这样写就会把作文弄成议论文和记叙文混杂在一起不伦不类的东西。我们再回到作文题目,那我们不写自己的例子怎么办?其实我们在课本中就学到过傅雷家书,这篇文章包含了父亲对孩子呕心沥血的教育理念;我们小时候背三字经,养不教父之过,强调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孟母三迁也是,曾国藩的家书也是一样。有同学说知道孟母三迁,也知道养不教父之过,但是怎么把它节选出一个段落?因为我们写完分论点是要进行阐述和分析的,而不是一个事例的堆积。开头以及中间要去一步步一层层分析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分别举一些例子去论证。论证的时候用分析的口吻,你可以写得优美一些,比如用一些名人名言,用一些排比句,最后点一下材料,然后扣题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并且升华一下到呼吁,更多的教育应该放在孩子身上,不能把孩子放在学校就不管了,也不能进行简单的奖惩,这样会造成孩子不正确的价值观。

Ⅱ 2016年全国二卷高考作文应该怎么写如何立意,点评分析

1、2016年辽宁、陕西等省高考使用全国二卷,全国二卷高考作文题目为:如何提高语版文素养

今年的作权文题旨在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语文学习观、阅读价值观,属于限定性材料,一改以往作文审题宽泛、文题八股的弊端,重视对学生认知思考、情感体验的调动,强调学生讲真话、谈真情。这是今年作文题的创新点。
材料中提供的三个角度,要求任选其一,审题难度缩小,每个角度学生都有话可说。课内有限阅读角度引导学生关注教材,纠正长期存在的语文教学教考分离的认识误区;课外大量阅读角度引导学生广泛阅读、深厚积累,超越课内知识的限制;社会实践角度注重引导学生关注社会这部大书,贴近自然、走进社会,以一己之身感受体验,强调知与行。
2、培养语文素养三个途径都很重要,认识各有侧重,将三者结合,谈三者关系符合高考作文对辩证思考的要求,但命题中要求三选一,可能是命题者出于对考试时间、考场作文篇幅限制的考虑。

Ⅲ 2016全国二卷英语作文范文

从话题角度来看,和往年一样,社会类和教育类仍然是主要考查话题分别占到11次和6次,当然这里社会类的话题包括工作,生活,城市建设等,内容涉及多个层面,这也是数量偏多的一个原因;教育类包含学科教育, 教育方式, 家庭教育, 学校教育等一直是高频话题,科技类和环境类上半年考频正常,犯罪类和政府类考查偏少,各出现了一次。值得注意的是,新闻媒体考题一般出现在上半年,今年考频加大,上半年出现了2次。

重点考题分析

Some people believe famous people’s support towards international aid organizations draws the attention to problems. While other think celebrities make the problems less important. Discuss both views and give your opinion. (2019/04/13)

4月13日考的这道题是整个上半年构思难度极高的一道题目,也是一道老题,很多有望上6的考生都因为这道题的构思问题,变成5.5分。有些学生对题目的理解有一些偏差,题目的意思是:名人对国际援助组织的捐助使得人们关注到问题,然而另一些人认为名人使得问题不那么重要。第一方面比较好理解,名人利用自身的影响力使得问题得到关注,比如尘肺病对于大众来说不是很常见,是煤矿工人得的一种病,很多明星通过公益活动,让更多的人关注到这部分需要帮助的群体。另一方面,淡化问题的原因是大众或者粉丝只关注名人的行为而忽视问题本身,对问题没有后续跟进,也就最终解决不了问题。

The increasing use of technology in the workplace has made it easier for young people to get work and hard for old people. To what extent do you agree or disagree? (2019/05/04)

这道题审题很容易跑偏, 很多同学把重心会放在科技让年轻人简单地获得工作,或者错误理解成科技让年轻人的工作简单化,忽视了后半句hard for old people。题目中含有并列关系and,需要两者都要提及,所以后面论证只证明对年轻人的好处是偏面的。

总而言之,上半年题目以老题重现居多,同学们还是要多刷机经,有可能就碰到自己写过的题目,下半年大作文犯罪类,政府类考题可能会增加,可以增加这两类话题的练习。另外,要注意审题常见的坑,乍一看不太懂的题目不妨多读几遍,不要贸然下笔。

Ⅳ 高考全国卷2作文题目怎么写,2016年高考语文新课标II作文题目

“好心办坏事”,这是我们常常听说的一句话。宇宙万物,世道人心,都是那样复杂。如果我们不踏踏实实的去了解实际情况,以为只要怀着一颗善良的心去做事,就可以把事情做好,最后的结果可能与我们的愿望正好相反。

这个为海龟赶走老鹰的人无疑是出于好心,但他并不了解海龟的生活习性,善意的帮助反而给小海龟们带来了巨大的灾难。这种事情,无论在历史和现实中都并不少见。

历史上辽宋对峙的时候,辽国占据了宋王朝的燕云十六州,并且不断入侵,给宋王朝的安全带来了很大的威胁,也让中原人民的生民财产受到了巨大的损失。这个时候,一个辽国的汉人发现:在辽国的后方,一个叫金的民族战斗力十分强悍。他虽然身在辽国,却十分希望自己的祖国能够繁荣昌盛。于是,他秘密向宋王朝建议扶持金国,并且制定了两国南北夹击消灭辽国的战略。这个战略十分成功,没过多久,辽国就在金宋夹击之下灭亡了。但这位爱国人士希望宋王朝振兴的希望却彻底落空,因为宋王朝不得不直接面对一个比辽国更加强悍,更富有侵略性的国家。很快,金国南侵,宋王朝半壁江山沦陷,两位皇帝也被金人俘虏。

这位爱国人士犯了和那个替海龟赶跑老鹰的游客同样的错误,他看到了辽国的弱点,却没有看清他要帮助的对象——宋王朝已经是一个内部腐朽、积贫积弱的国家。不在它的内部进行改革,而寄希望于外交策略来获得进步,其结果只能是适得其反。

Ⅳ 高考 全国一,二卷年的语文作文题目

2001年高考全国卷2作文题目:

有一个年轻人跋涉在漫长的人生路上,到了一个渡口的时候,他已经拥有了“健康”、“美貌”、“诚信”、“机敏”、“才学”、“金钱”、“荣誉”七个背囊。渡船开出时风平浪静,说不清过了多久,风起浪涌,小船上下颠簸,险象环生。艄公说:“船小负载重,客官须丢弃一个背囊方可安度难关。”看年轻人哪一个都舍不得丢。艄公又说:“有弃有取,有失有得。”年轻人思索了一会儿,把“诚信”抛进了水里。
寓言中“诚信”被抛弃了,它引发你想些什么呢?请以“诚信”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写你的经历、体验、感受、看法和信念,也可以编写故事、寓言等等。所写内容必须在“诚信”的范围之内。注意:(1)立意自定;(2)文体自选;(3)题目自拟;(4)不少于800字。

2002年高考全国卷2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位登山者,在途中遇上暴风雪。他深知不尽快找到避风处,非冻死不可。他走啊走啊,腿已经迈不开了。就在这时,脚碰到一个硬硬的东西,扒开雪一看,竟然是个快冻僵的人。登山者犯难了:是继续向前,还是停下来援救这个陌生人?心灵深处翻江倒海之后,他毅然作出决定,脱下手套,给那人做按摩。经过一番按摩,陌生人可以活动了,而登山者也因此暖和了自己的身心。最后,两个人互相搀扶着走出了困境。
也许不是人人都会碰上这种生死的抉择,但是每个人却常常遇到、见到、听到一些触动心灵需要作出选择的事情。那时,我们大家是怎样选择的呢?又应该如何选择呢?请以“心灵的选择”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所写内容必须在这个话题范围之内。

Ⅵ 2016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2满分作文

不知什么时候落了春雨,像娟丝一样,又清又细。如果说春天是一首温馨的乐曲,那么春雨则是其中最动听的音符。春雨,来自天堂,像轻纱一样抚摸着人们的脸颊;来自瑶台,让那仙境的甘露流进人们的心脾;来自遥远的天涯,把那飘洒的风韵融入人们飘逸的长发。
一串串晶莹剔透的小珍珠,不断地从屋檐坠落下来,敲击着石板“滴嗒、滴嗒……”如一首清脆的乐章,这独特的乐声是那么的轻柔,如薄雾,轻纱,伴着春风。没有形状,也没有声响,轻柔地滋润着大地和人心。大概这就是“润物细无声”吧!
春雨,向万物传送着春的信息。看:
那无边无际的雨帘随风斜挂。啊!这难道是仙子垂下来的珠帘?整个大地被雨帘的垂落而模糊了。那绵绵的春雨,是它润醒了小草,润绿了柳树,润开了迎春花,给大地带来了浓浓的春意。春夜更美,细雨滴滴嗒嗒地为我们奏着动听的催眠曲,令我们进入甜美的梦乡。
雨淅淅沥沥地下着,累了累了,渐渐停了下来。湿润的空气夹着泥土的芳香随着春风迎面飘来,花儿经过春雨的漂洗,穿上了五彩缤纷的裙子,簇在一起,露出迷人的笑脸;小草钻出地面,新奇地四处张望;柳树摆动它娇柔的腰枝,随风舞蹈……
哦,春雨!我愿化作一朵雨云,与你融为一体,无私地滋润大地,唤醒一个又一个绿色的生命。

Ⅶ 2016年语文全国2卷满分作文

材料中主要提到了语文学习的作用和语文学习的途径。题目的要求是从自己的语文学习历程中得到的心得体会出发,对语文素养提高的三个途径“课堂有效教学、课外大量阅读、社会生活实践”,进行分析比较。 故作文的写作方向可由三种方式的优缺点入手,举其中你认为最好的方式与其他两种进行比较,表明自己的观点;也可从全面的角度来看,比较后得出语文素养要从各个渠道进行提升,三个途径都不可缺。但作文一定要从自己在语文学习中的心得体会出发。 以下立意仅供参考: ①课堂学习得到的知识更为精华,但内容有限;课外学习扩大了知识面,但知识不成系统;社会实践得来的知识更好理解,但信息优劣难辨。 ②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课堂、课外和社会实践三个途径都不可少。

Ⅷ 2016年高考语文作文全国卷2满分作文

作者:崔菀琪 | 学校:浙江杭州余杭区杭二中树兰中学 | 时间:2015-12-14

秋意在一个多回雾的黎明溜答来,早上的阳光温馨恬静,和煦轻柔,蔚蓝的天空飘逸悠扬,宁静,温暖。我无意中翻开了相册,看到了您—我的爷爷。那已破损的一寸照片上,绘出的是您那一脸严肃的的表情。您从来都不笑,后面的也只是勉强地挤出来,很不自然。照片上的您,感觉轻松自在。或许您曾经同样过着静享清福的生活;或许您曾经同样踩着露水结伴出去晨练;或许您曾经一样拎着一个小布包,在市场上面红耳赤地砍着价。但,在我的记忆力,你是一个病患,您几乎只做那一个动作,您只说那一句话。

阅读全文

与2016年全国卷2作文题目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浏览:59
变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660
2011台州中考语文 浏览:250
识字一的教案 浏览:85
语文作业本凡卡答案 浏览:619
300书信作文大全 浏览:227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补充成语ppt 浏览:891
爱的方式作文开头结尾 浏览:694
端午节的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70
3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答案 浏览:265
高考语文与小学的联系 浏览:965
2015北京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979
双分点地步法教学 浏览:714
小学二年级作文辅导课 浏览:693
关于成功条件的作文素材 浏览:848
建军节作文的结尾 浏览:88
五年级下册语文mp3在线收听 浏览:696
ie教案6 浏览:907
三年级语文培优补差计划 浏览:679
二胡独奏一枝花教学 浏览:525